CN219755438U - 一种新型无o型圈止回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无o型圈止回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55438U
CN219755438U CN202321317433.0U CN202321317433U CN219755438U CN 219755438 U CN219755438 U CN 219755438U CN 202321317433 U CN202321317433 U CN 202321317433U CN 219755438 U CN219755438 U CN 2197554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shell
check valve
novel
diaphrag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174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一如
王文轩
何园
张琳琳
司巧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luoro Micro Shanghai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luoro Micro Shanghai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luoro Micro Shanghai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luoro Micro Shanghai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174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554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554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554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止回阀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无O型圈止回阀,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侧边固定安装有连接端,连接端顶端安装有贴片,且另一端安装有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内部安装有孔板,孔板侧边开设有一组通孔,通孔内部滑动安装有校准杆,校准杆侧边固定安装有膜片,第一壳体另一侧安装有堵头,堵头外周面转动安装有螺母,第二壳体内部安装有弹簧,该装置操作简单,安装方便,在功能上可以完全实现现有技术止回阀的所有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O型圈在长时间使用过后的潜在污染风险,延长了所用设备的寿命以及维保性能,且解决流体介质输送使用管直螺纹在6公斤压力下不能起到密封效果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无O型圈止回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止回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无O型圈止回阀。
背景技术
止回阀是指启闭件为圆形阀瓣并靠自身重量及介质压力产生动作来阻断介质倒流的一种阀门。属自动阀类,又称逆止阀、单向阀、回流阀或隔离阀。阀瓣运动方式分为升降式和旋启式,传统的止回阀内部一般都是通过安装O型圈进行密封,但是O型圈对沟槽、间隙等的加工尺寸以及精度要求比较高,且超纯阀门尺寸一般都较小更增加了加工难度,且O型圈在长时间使用后有污染介质的风险,故考虑无O型圈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无O型圈止回阀,具备操作简单,安装方便,在功能上可以完全实现现有技术止回阀的所有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O型圈在长时间使用过后的潜在污染风险,延长了所用设备的寿命以及维保性能,且解决流体介质输送使用管直螺纹在6公斤压力下不能起到密封效果的问题等优点,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无O型圈止回阀,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侧边安装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顶端安装有贴片,且另一端安装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安装有孔板,所述孔板侧边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安装有校准杆,所述校准杆侧边安装有膜片,所述第一壳体另一侧安装有堵头,所述堵头外周面安装有螺母,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安装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侧边固定安装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顶端固定安装有贴片,且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壳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二壳体安装于连接端,使连接端带动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连接,便于对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进行安装,且通过贴片对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的衔接处进行密封,加强密封性。
优选的,所述孔板侧边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滑动安装有校准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液体介质推动膜片靠近孔板的同时,带动校准杆在通孔内部滑动,从而对膜片进行导位。
优选的,所述校准杆侧边固定安装有膜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在开启状态时,第一壳体为流体入口端,第二壳体为液体出口端,当止回阀安装于管道上后,液态介质通过管道从第一壳体进入内部结构,首先接触膜片,通过压力推动膜片带动校准杆在通孔内部滑动,同时膜片和孔板向介质出口轴向位移并压缩弹簧至最小,液体通过膜片外缘与第一壳体之间的间隙后再通过孔板的孔洞,最后穿过压缩的弹簧内径到达第二壳体介质出口,当在关闭状态时,第一壳体的介质入口端无介质压力,弹簧复位并推动孔板和膜片轴向运动紧贴第一壳体内壁,起到密封作用,此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O型圈在长时间使用过后的潜在污染风险,延长了所用设备的寿命以及维保性能,且解决流体介质输送使用管直螺纹在6公斤压力下不能起到密封效果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堵头设置有两组,且分别套接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顶端,所述螺母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转动安装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顶端的外周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螺母拧下并且套于软管上,将软管进行热扩,热扩完成后取下堵头并套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两端,最后拧紧螺母完成安装。
优选的,所述弹簧设置有一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在流体流动的状态下,压力推动膜片与孔板对弹簧进行压缩,液体通过膜片外缘与第一壳体之间的间隙后再通过孔板的孔洞,最后穿过压缩的弹簧内径到达第二壳体介质出口,当在关闭状态下,第一壳体的介质入口端无介质压力,弹簧复位并推动孔板和膜片轴向运动紧贴第一壳体内壁,起到密封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无O型圈止回阀,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二壳体安装于连接端,使连接端带动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连接,便于对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进行安装,且通过贴片对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的衔接处进行密封,防止液态介质泄漏,将螺母拧下并且套于软管上,将软管进行热扩,热扩完成后取下堵头并套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两端,最后拧紧螺母完成安装。
2、本实用新型通过当在开启状态时,第一壳体为流体入口端,第二壳体为液体出口端,当止回阀安装于管道上后,液态介质通过管道从第一壳体进入内部结构,首先接触膜片,通过压力推动膜片带动校准杆在通孔内部滑动,同时膜片和孔板向介质出口轴向位移并压缩弹簧至最小,液体通过膜片外缘与第一壳体之间的间隙后再通过孔板的孔洞,最后穿过压缩的弹簧内径到达第二壳体介质出口,当在关闭状态时,第一壳体的介质入口端无介质压力,弹簧复位并推动孔板和膜片轴向运动紧贴第一壳体内壁,起到密封作用,此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O型圈在长时间使用过后的潜在污染风险,延长了所用设备的寿命以及维保性能,且解决流体介质输送使用管直螺纹在6公斤压力下不能起到密封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止回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止回阀前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止回阀剖视示意图。
其中:1、第一壳体;2、连接端;3、贴片;4、第二壳体;5、孔板;6、通孔;7、校准杆;8、膜片;9、堵头;10、螺母;1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新型无O型圈止回阀,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侧边安装有连接端2,连接端2顶端安装有贴片3,且另一端安装有第二壳体4,第一壳体1内部安装有孔板5,孔板5侧边开设有通孔6,通孔6内部安装有校准杆7,校准杆7侧边安装有膜片8,第一壳体1另一侧安装有堵头9,堵头9外周面安装有螺母10,第二壳体4内部安装有弹簧11。
具体的,第一壳体1侧边固定安装有连接端2,连接端2顶端固定安装有贴片3,且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壳体4,优点是,通过将第二壳体4安装于连接端2,使连接端2带动第二壳体4与第一壳体1连接,便于对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4进行安装,且通过贴片3对第二壳体4与第一壳体1的衔接处进行密封,防止液态介质泄漏。
具体的,孔板5侧边贯穿开设有通孔6,通孔6内部滑动安装有校准杆7,优点是,当液体介质推动膜片8靠近孔板5的同时,带动校准杆7在通孔6内部滑动,从而对膜片8进行导位。
具体的,校准杆7侧边固定安装有膜片8,优点是,当在开启状态时,第一壳体1为流体入口端,第二壳体4为液体出口端,当止回阀安装于管道上后,液态介质通过管道从第一壳体1进入内部结构,首先接触膜片8,通过压力推动膜片8带动校准杆7在通孔6内部滑动,同时膜片8和孔板5向介质出口轴向位移并压缩弹簧11至最小,液体通过膜片8外缘与第一壳体1之间的间隙后再通过孔板5的孔洞,最后穿过压缩的弹簧11内径到达第二壳体4介质出口,当在关闭状态时,第一壳体1的介质入口端无介质压力,弹簧11复位并推动孔板5和膜片8轴向运动紧贴第一壳体1内壁,起到密封作用,此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O型圈在长时间使用过后的潜在污染风险,延长了所用设备的寿命以及维保性能,且解决流体介质输送使用管直螺纹在6公斤压力下不能起到密封效果的问题。
具体的,堵头9设置有两组,且分别套接于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4顶端,螺母10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转动安装于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4顶端的外周面,优点是,将螺母10拧下并且套于软管上,将软管进行热扩,热扩完成后取下堵头9并套在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4两端,最后拧紧螺母10完成安装。
具体的,弹簧11设置有一组,优点是,当在流体流动的状态下,压力推动膜片8与孔板5对弹簧11进行压缩,液体通过膜片8外缘与第一壳体1之间的间隙后再通过孔板5的孔洞,最后穿过压缩的弹簧11内径到达第二壳体4介质出口,当在关闭状态下,第一壳体1的介质入口端无介质压力,弹簧11复位并推动孔板5和膜片8轴向运动紧贴第一壳体1内壁,起到密封作用。
在使用时,通过将第二壳体4安装于连接端2,使连接端2带动第二壳体4与第一壳体1连接,便于对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4进行安装,且通过贴片3对第二壳体4与第一壳体1的衔接处进行密封,防止液态介质泄漏,将螺母10拧下并且套于软管上,将软管进行热扩,热扩完成后取下堵头9并套在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4两端,最后拧紧螺母10完成安装,通过当在开启状态时,第一壳体1为流体入口端,第二壳体4为液体出口端,当止回阀安装于管道上后,液态介质通过管道从第一壳体1进入内部结构,首先接触膜片8,通过压力推动膜片8带动校准杆7在通孔6内部滑动,同时膜片8和孔板5向介质出口轴向位移并压缩弹簧11至最小,液体通过膜片8外缘与第一壳体1之间的间隙后再通过孔板5的孔洞,最后穿过压缩的弹簧11内径到达第二壳体4介质出口,当在关闭状态时,第一壳体1的介质入口端无介质压力,弹簧11复位并推动孔板5和膜片8轴向运动紧贴第一壳体1内壁,起到密封作用,此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O型圈在长时间使用过后的潜在污染风险,延长了所用设备的寿命以及维保性能,且解决流体介质输送使用管直螺纹在6公斤压力下不能起到密封效果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新型无O型圈止回阀,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侧边安装有连接端(2),所述连接端(2)顶端安装有贴片(3),且另一端安装有第二壳体(4),所述第一壳体(1)内部安装有孔板(5),所述孔板(5)侧边开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内部安装有校准杆(7),所述校准杆(7)侧边安装有膜片(8),所述第一壳体(1)另一侧安装有堵头(9),所述堵头(9)外周面安装有螺母(10),所述第二壳体(4)内部安装有弹簧(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O型圈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侧边固定安装有连接端(2),所述连接端(2)顶端固定安装有贴片(3),且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壳体(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O型圈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5)侧边贯穿开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内部滑动安装有校准杆(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O型圈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杆(7)侧边固定安装有膜片(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O型圈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9)设置有两组,且分别套接于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4)顶端,所述螺母(10)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转动安装于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4)顶端的外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O型圈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1)设置有一组。
CN202321317433.0U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新型无o型圈止回阀 Active CN2197554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7433.0U CN219755438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新型无o型圈止回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7433.0U CN219755438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新型无o型圈止回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55438U true CN219755438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92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17433.0U Active CN219755438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新型无o型圈止回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554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755438U (zh) 一种新型无o型圈止回阀
CN206268517U (zh) 一种整体外接头式单向阀
CN110939864B (zh) 一种液氢加注用超低温加注阀及其实现方法
CN217030030U (zh) 一种可防止内漏和外漏的输渣管道阀门
CN113178839B (zh) 一种海缆中间接头保护方法及保护器
WO2022120720A1 (zh) 一种旧小区改造用室内暗管渗漏检测装置
CN114060574A (zh) 一种单向阀、火箭发动机增压系统及火箭发动机
CN208653568U (zh) 一种下开门自泄压防冻水表
CN219493360U (zh) 燃气输送计量装置
CN216846403U (zh) 一种具有防漏水结构的物联网水表
CN219866278U (zh) 一种密封性强的电站用截止阀
CN117090979B (zh) 一种波纹管截止止回阀
CN219413589U (zh) 一种高密封性的球体阀门
CN220816625U (zh) 一种真空球阀
CN212055920U (zh) 一种低氮燃烧器用径向燃油流量调节装置
CN220201427U (zh) 一种具有旋转结构的加油枪
CN219954289U (zh) 一种具有优异密封性能的金属阀门
CN219453050U (zh) 一种燃气瓶防泄漏防爆智能微电阀门
CN220488390U (zh) 一种液体恒流控制装置
CN219911794U (zh) 一种高精度流量控制阀机械密封装置
CN216383030U (zh) 一种直角双向高密封性旋转接头
CN210770135U (zh) 免操作双截止阀门装置
CN219796218U (zh) 双法兰止回阀
CN219062505U (zh) 一种四片式双联止回球阀
CN214366964U (zh) 一种新型防漏耐腐四通阀封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