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54686U - 一种喷油器高压腔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油器高压腔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54686U
CN219754686U CN202222569547.6U CN202222569547U CN219754686U CN 219754686 U CN219754686 U CN 219754686U CN 202222569547 U CN202222569547 U CN 202222569547U CN 219754686 U CN219754686 U CN 2197546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oil
cavity
coil assembly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6954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礼万
莫宗华
覃江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6954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546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546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546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油器高压腔结构,属于发动机配件领域。该喷油器高压腔结构,包括器体机构和喷油控制机构,所述器体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端开设有控制腔,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高压油腔,所述蓄压腔连通于所述高压油腔,所述喷油控制机构包括线圈总成、第一弹簧、第二弹簧、衔铁、针阀杆、压力环和第三弹簧和球阀,所述衔铁设置在所述控制腔中,所述球阀设置在所述衔铁下端中部,所述球阀和所述释放控制孔对应设置,所述针阀杆设置在所述高压油腔和所述蓄压腔中,所述压力环设置在所述针阀杆上,本实用新型可使柴油机在工作时得到较好的混合气进而使燃烧更加完善,提高柴油机的功率和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喷油器高压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配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喷油器高压腔结构。
背景技术
柴油机用喷油器的动态流量范围大,抗堵塞和抗污染能力强以及雾化性能好,可接受ECU送来的喷油脉冲信号,精确的控制燃油喷射量,可较好地控制雾化粒度、油雾分布、油束方向、射程和扩散锥角等,以达到柴油机燃烧系统的要求,使混合气形成和燃烧完善,并使柴油机工作时获得较高的功率和热效率。
目前,现有的柴油机用喷油器内部设有低压油路和高压油路,高压油路从进油口到蓄压腔都是细长油道,加工难度高,且较长的油孔会导致轨压损失大,压力波动大,控制精度低,低压油路也较深,无法快速回油,需要使用负压回油,极为不利于在柴油机工作时得到较好的混合气,易造成燃烧不完善,严重影响柴油机的功率和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油器高压腔结构,旨在改善现有的柴油机用喷油器的油路设置不合理,难以达到较高的功率和热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油器高压腔结构,包括器体机构和喷油控制机构。
所述器体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端开设有控制腔,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高压油腔,所述高压油腔上端通过释放控制孔连通于所述控制腔,所述壳体内部下端开设有蓄压腔,所述蓄压腔连通于所述高压油腔,所述高压油腔上侧一端开设有油道,所述油道一侧通过充油控制孔连通于所述高压油腔上端,所述油道一侧通过充油控制孔和所述释放控制孔连通于所述控制腔,所述控制腔内部设置有腔板,所述壳体下端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喷孔,所述喷油控制机构包括线圈总成、第一弹簧、第二弹簧、衔铁、针阀杆、压力环和第三弹簧和球阀,所述线圈总成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腔上端内部,所述线圈总成中部开设有回油道,所述回油道下端连通于所述控制腔,所述衔铁设置在所述控制腔中,所述衔铁下端滑动贯穿于所述腔板,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衔铁上端和所述线圈总成之间,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衔铁上端和所述线圈总成,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衔铁上端和所述腔板之间,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衔铁上端和所述腔板上侧,所述球阀设置在所述衔铁下端中部,所述球阀和所述释放控制孔对应设置,所述针阀杆设置在所述高压油腔和所述蓄压腔中,所述针阀杆上端滑动贯穿于所述高压油腔上侧,所述充油控制孔和所述释放控制孔均设置在所述针阀杆上端的上方,所述压力环设置在所述针阀杆上,所述压力环设置在所述高压油腔和所述蓄压腔之间,所述第三弹簧设置在所述压力环上端和所述高压油腔上侧之间,所述第三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压力环上端和所述高压油腔上侧,所述针阀杆下端贴合于所述蓄压腔下端,若干个所述喷孔均设置在所述针阀杆下端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油道外端设置有油管接头,所述油管接头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线圈总成通过螺套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腔上端内部,所述螺套套接在所述线圈总成外侧,所述螺套下端螺纹贯穿于所述控制腔上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螺套上端设置有多棱柱,所述线圈总成上端贯穿于所述多棱柱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回油道上端设置有回油管头,所述回油管头固定连接于所述线圈总成上端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线圈总成的插头外部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固定连接于所述线圈总成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衔铁上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弹簧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板上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衔铁下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球阀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板下侧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针阀杆下端做钝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压力环下端周围均做斜面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喷油器高压腔结构,使用时,来自高压油路的燃油经油道、充油控制孔和释放控制孔流入控制腔,控制腔和燃油回路经回油道相连,燃油还经油道直接进入高压油腔和蓄压腔,当球阀封闭释放控制孔时,作用于针阀杆顶端的油压力大于作用于压力环下端的向上的力,针阀杆下端被压进蓄压腔下端,使喷孔和蓄压腔隔离密封,当线圈总成通电后,吸引衔铁使球阀和释放控制孔分离,控制腔内部油压力下降,针阀杆顶端的油压力消失,作用于压力环下端的向上的力将使针阀杆下端和蓄压腔下端分离,燃油经喷孔雾化喷出,按照如此方式将低压油腔更改为高压油腔并增大,形成蓄压,降低压力损失,相对提高了轨压,喷射更快,达到更低的油耗和排放,不仅可减小压力波动,还可使多次喷射的油量精度更高,使低压油路短,回油快且控制精确高,使柴油机在工作时得到较好的混合气,使燃烧更加完善,显著提高柴油机的功率和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喷油器高压腔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器体机构和喷油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线圈总成、防护壳和回油管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螺套和多棱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器体机构;110-壳体;111-腔板;112-喷孔;120-控制腔;130-高压油腔;131-释放控制孔;140-蓄压腔;150-油道;151-充油控制孔;160-油管接头;200-喷油控制机构;210-线圈总成;211-螺套;2111-多棱柱;212-回油道;2121-回油管头;213-防护壳;220-第一弹簧;230-第二弹簧;240-衔铁;241-第一限位板;242-第二限位板;250-针阀杆;260-压力环;270-第三弹簧;280-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喷油器高压腔结构,包括器体机构100和喷油控制机构200,喷油控制机构200设置在器体机构100内部,便于对燃油喷射进行更好地控制,以便使柴油机在工作时获得更好的混合气。
请参阅图2,器体机构100包括壳体110,壳体110上端开设有控制腔120,壳体110内部开设有高压油腔130,高压油腔130上端通过释放控制孔131连通于控制腔120,壳体110内部下端开设有蓄压腔140,蓄压腔140连通于高压油腔130,高压油腔130上侧一端开设有油道150,油道150一侧通过充油控制孔151连通于高压油腔130上端,油道150一侧通过充油控制孔151和释放控制孔131连通于控制腔120,控制腔120内部设置有腔板111,壳体110下端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喷孔112,可根据具体机型的装配使用情况不同设置合适的壳体110结构,或采用利于拆装的分体式结构,油道150外端设置有油管接头160,油管接头160设置在壳体110外部,通过油管接头160便于连接油路以保障柴油机稳定正常的工作状态。
请参阅图2-图4,喷油控制机构200包括线圈总成210、第一弹簧220、第二弹簧230、衔铁240、针阀杆250、压力环260和第三弹簧270和球阀280,线圈总成210固定连接于控制腔120上端内部,线圈总成210中部开设有回油道212,回油道212下端连通于控制腔120,衔铁240设置在控制腔120中,衔铁240下端滑动贯穿于腔板111,第一弹簧220设置在衔铁240上端和线圈总成210之间,第一弹簧220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衔铁240上端和线圈总成210,第二弹簧230设置在衔铁240上端和腔板111之间,第二弹簧230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衔铁240上端和腔板111上侧,球阀280设置在衔铁240下端中部,球阀280和释放控制孔131对应设置,针阀杆250设置在高压油腔130和蓄压腔140中,针阀杆250上端滑动贯穿于高压油腔130上侧,充油控制孔151和释放控制孔131均设置在针阀杆250上端的上方,压力环260设置在针阀杆250上,压力环260设置在高压油腔130和蓄压腔140之间,第三弹簧270设置在压力环260上端和高压油腔130上侧之间,第三弹簧270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压力环260上端和高压油腔130上侧,针阀杆250下端贴合于蓄压腔140下端,若干个喷孔112均设置在针阀杆250下端的下方,回油道212上端设置有回油管头2121,回油管头2121固定连接于线圈总成210上端中部,线圈总成210通过螺套211固定连接于控制腔120上端内部,螺套211套接在线圈总成210外侧,螺套211下端螺纹贯穿于控制腔120上端,螺套211上端设置有多棱柱2111,线圈总成210上端贯穿于多棱柱2111中部,通过螺套211便于拆装线圈总成210,通过多棱柱2111便于拆装螺套211,线圈总成210的插头外部设置有防护壳213,防护壳213固定连接于线圈总成210外侧,防护壳213不仅便于线圈总成210的插头接电,也利于保护接线和接头,防止漏电,衔铁240上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板241,第一弹簧220下端固定连接于第一限位板241上侧,衔铁240下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板242,球阀280固定连接于第二限位板242下侧中部,压力环260下端周围均做斜面设置,针阀杆250下端做钝头设置,以利于针阀杆250下端更好地贴合蓄压腔140下端。
具体的,该一种喷油器高压腔结构的工作原理:使用时,来自高压油路的燃油经油道150、充油控制孔151和释放控制孔131流入控制腔120,控制腔120和燃油回路经回油道212相连,燃油还经油道150直接进入高压油腔130和蓄压腔140,当球阀280封闭释放控制孔131时,作用于针阀杆250顶端的油压力大于作用于压力环260下端的向上的力,针阀杆250下端被压进蓄压腔140下端,使喷孔112和蓄压腔140隔离密封,当线圈总成210通电后,吸引衔铁240使球阀280和释放控制孔131分离,控制腔120内部油压力下降,针阀杆250顶端的油压力消失,作用于压力环260下端的向上的力将使针阀杆250下端和蓄压腔140下端分离,燃油经喷孔112雾化喷出,通过螺套211便于拆装线圈总成210,通过多棱柱2111便于拆装螺套211,按照如此方式将低压油腔更改为高压油腔130并增大,形成蓄压,降低压力损失,相对提高了轨压,喷射更快,达到更低的油耗和排放,不仅可减小压力波动,还可使多次喷射的油量精度更高,使低压油路短,回油快且控制精确高,使柴油机在工作时得到较好的混合气,使燃烧更加完善,显著提高柴油机的功率和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油管接头160、线圈总成210和螺套211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线圈总成21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喷油器高压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器体机构(100),所述器体机构(100)包括壳体(110),所述壳体(110)上端开设有控制腔(120),所述壳体(110)内部开设有高压油腔(130),所述高压油腔(130)上端通过释放控制孔(131)连通于所述控制腔(120),所述壳体(110)内部下端开设有蓄压腔(140),所述蓄压腔(140)连通于所述高压油腔(130),所述高压油腔(130)上侧一端开设有油道(150),所述油道(150)一侧通过充油控制孔(151)连通于所述高压油腔(130)上端,所述油道(150)一侧通过充油控制孔(151)和所述释放控制孔(131)连通于所述控制腔(120),所述控制腔(120)内部设置有腔板(111),所述壳体(110)下端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喷孔(112);
喷油控制机构(200),所述喷油控制机构(200)包括线圈总成(210)、第一弹簧(220)、第二弹簧(230)、衔铁(240)、针阀杆(250)、压力环(260)和第三弹簧(270)和球阀(280),所述线圈总成(210)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腔(120)上端内部,所述线圈总成(210)中部开设有回油道(212),所述回油道(212)下端连通于所述控制腔(120),所述衔铁(240)设置在所述控制腔(120)中,所述衔铁(240)下端滑动贯穿于所述腔板(111),所述第一弹簧(220)设置在所述衔铁(240)上端和所述线圈总成(210)之间,所述第一弹簧(220)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衔铁(240)上端和所述线圈总成(210),所述第二弹簧(230)设置在所述衔铁(240)上端和所述腔板(111)之间,所述第二弹簧(230)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衔铁(240)上端和所述腔板(111)上侧,所述球阀(280)设置在所述衔铁(240)下端中部,所述球阀(280)和所述释放控制孔(131)对应设置,所述针阀杆(250)设置在所述高压油腔(130)和所述蓄压腔(140)中,所述针阀杆(250)上端滑动贯穿于所述高压油腔(130)上侧,所述充油控制孔(151)和所述释放控制孔(131)均设置在所述针阀杆(250)上端的上方,所述压力环(260)设置在所述针阀杆(250)上,所述压力环(260)设置在所述高压油腔(130)和所述蓄压腔(140)之间,所述第三弹簧(270)设置在所述压力环(260)上端和所述高压油腔(130)上侧之间,所述第三弹簧(270)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压力环(260)上端和所述高压油腔(130)上侧,所述针阀杆(250)下端贴合于所述蓄压腔(140)下端,若干个所述喷孔(112)均设置在所述针阀杆(250)下端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油器高压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道(150)外端设置有油管接头(160),所述油管接头(160)设置在所述壳体(110)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油器高压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总成(210)通过螺套(211)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腔(120)上端内部,所述螺套(211)套接在所述线圈总成(210)外侧,所述螺套(211)下端螺纹贯穿于所述控制腔(120)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喷油器高压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套(211)上端设置有多棱柱(2111),所述线圈总成(210)上端贯穿于所述多棱柱(2111)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油器高压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道(212)上端设置有回油管头(2121),所述回油管头(2121)固定连接于所述线圈总成(210)上端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油器高压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总成(210)的插头外部设置有防护壳(213),所述防护壳(213)固定连接于所述线圈总成(210)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油器高压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240)上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板(241),所述第一弹簧(220)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板(241)上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油器高压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240)下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板(242),所述球阀(28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板(242)下侧中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油器高压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阀杆(250)下端做钝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油器高压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环(260)下端周围均做斜面设置。
CN202222569547.6U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喷油器高压腔结构 Active CN2197546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9547.6U CN219754686U (zh)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喷油器高压腔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9547.6U CN219754686U (zh)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喷油器高压腔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54686U true CN219754686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89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69547.6U Active CN219754686U (zh)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喷油器高压腔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546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14725B (zh) 中孔蓄压无静态泄漏喷油器
CN203022939U (zh) 具备混合型喷嘴的用于柴油发动机与燃气发动机的双重燃料喷射阀装置
CN101811269A (zh) 一种低温微量润滑系统
CN201880628U (zh) 一种内混式空气雾化喷嘴
CN205744229U (zh) 一种无静态泄漏低惯量喷油器组件及喷油器
CN204783409U (zh) 一种喷油器
CN105351130B (zh) 增压无泄漏压电控制式燃气喷射装置
CN219754686U (zh) 一种喷油器高压腔结构
CN105840376B (zh) 一种无静态泄漏低惯量喷油器组件及喷油器
CN105927445B (zh) 一种可视化液体燃料喷油器
CN210153862U (zh) 一种可调航空喷嘴
CN105351115B (zh) 无泄漏压电控制式燃气喷射装置
CN202673522U (zh) 一种二甲醚燃料隔膜泵低压喷射系统
CN101275525A (zh) 一种汽油机高压油轨
CN209990581U (zh) 一种耐用的燃油喷油器
CN110118138A (zh) 一种气体燃料喷射器
CN2895778Y (zh) 双液体喷嘴
CN211874632U (zh) 一种船用及发电用的大流量少回油共轨喷油器
CN201025200Y (zh) 喷油器针阀偶件
CN105822477B (zh) 一种无静态泄漏变压腔式低惯量喷油器组件及喷油器
CN207999323U (zh) 汽车喷油嘴销
CN211038879U (zh) 低速柴油机用燃油喷嘴
CN210564861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柴油机燃油喷射器
CN208763763U (zh) 重油发动机的双火花塞缸头总成及航空发动机
CN207761860U (zh) 一种防泄漏易安装式喷油器内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