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51059U - 电芯模组翻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芯模组翻转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751059U CN219751059U CN202320774200.7U CN202320774200U CN219751059U CN 219751059 U CN219751059 U CN 219751059U CN 202320774200 U CN202320774200 U CN 202320774200U CN 219751059 U CN219751059 U CN 2197510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jaw
- clamping
- cell module
- driving piece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芯模组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机构与夹持机构;翻转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夹持组件及第二夹持组件;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二夹持组件沿电芯模组的长度方向分设于电芯模组的两侧,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二夹持组件相靠近或相远离;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二夹持组件均用于从相互垂直的两个沿电芯模组的高度方向及宽度方向夹持电芯模组的端部;夹持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一夹爪及第二夹爪;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沿电芯模组的宽度方向分设于电芯模组的两侧,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相靠近或相远离;本实用新型提升了电芯模组在翻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模组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电芯模组堆叠和捆扎时,电芯极柱朝下,完成堆叠和捆扎后,为满足下一工序设备的生产需求,需要翻转电芯模组,使得电芯极柱朝上。
现有的翻转设备的工作过程为,上料夹具将电芯模组夹至翻转设备,翻转设备与电芯模组相抵接,从而带动电芯模组翻转,在翻转的过程中,电芯模组的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模组翻转装置,用以解决或改善现有翻转设备在对电芯模组进行翻转的过程中存在电芯模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模组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机构与夹持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夹持组件及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沿电芯模组的长度方向分设于所述电芯模组的两侧,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相靠近或相远离;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均用于从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夹持所述电芯模组的端部;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一夹爪及第二夹爪;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沿电芯模组的宽度方向分设于所述电芯模组的两侧,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相靠近或相远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芯模组翻转装置,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固定夹爪、第二固定夹爪、第一活动夹爪、第二活动夹爪及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一固定夹爪与所述第二固定夹爪沿所述电芯模组的高度方向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活动夹爪与所述第二活动夹爪沿所述电芯模组的宽度方向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活动夹爪与所述第二活动夹爪相靠近或相远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芯模组翻转装置,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上均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二夹持组件伸入的避让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芯模组翻转装置,所述第一夹爪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呈平行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第三侧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及所述第三侧板围成所述第一夹爪上的所述避让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芯模组翻转装置,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对中组件;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所述对中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夹爪及所述第二夹爪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通过所述对中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夹爪及所述第二夹爪同步相靠近或同步相远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芯模组翻转装置,所述对中组件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及齿轮;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均沿所述电芯模组的宽度方向排布,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分设于所述齿轮的两侧,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分别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夹爪连接,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二夹爪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一齿条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芯模组翻转装置,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的输出端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与所述第二齿条可分离式连接;所述第一夹爪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及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齿条分离,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之间为第一间距;在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齿条分离,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之间为第二间距;在所述第三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齿条分离,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之间为第三间距,所述第一间距、所述第二间距及所述第三间距依次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芯模组翻转装置,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双行程气缸;所述双行程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爪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及第三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之间为第一间距,在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之间为第二间距,在所述第三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之间为第三间距,所述第一间距、所述第二间距及所述第三间距依次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芯模组翻转装置,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旋转驱动件;所述旋转驱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及所述第二夹持组件连接,所述旋转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及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绕所述电芯模组的长度方向的轴线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芯模组翻转装置,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夹持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模组翻转装置,通过利用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二夹持组件从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对电芯模组的端部分别进行夹持,保证了电芯模组在翻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在实际使用时,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在第二驱动件的驱动下相靠近以夹紧电芯模组,第一驱动件带动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二夹持组件相靠近,直至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二夹持组件从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夹紧电芯模组的端部,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相远离以释放电芯模组,以保证足够的翻转空间,由翻转机构带动电芯模组翻转,翻转完毕后,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重新夹紧电芯模组,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二夹持组件相远离以释放电芯模组,从而完成一个电芯模组的翻转操作,由于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二夹持组件能够从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对电芯模组的端部进行夹持,从而保证了电芯模组夹持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电芯模组在翻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模组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模组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模组翻转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翻转机构;11:第一驱动件;12:第一夹持组件;121:第一固定夹爪;122:第二固定夹爪;123:第一活动夹爪;124:第二活动夹爪;125:第三驱动件;13:第二夹持组件;14:旋转驱动件;
2:夹持机构;
21:第二驱动件;22:第一夹爪;221:第一侧板;222:第二侧板;223:第三侧板;23:第二夹爪;24:对中组件;241:第一齿条;242:第二齿条;243:齿轮;25:第四驱动件;
3:电芯模组;
4:升降机构;41:升降驱动件;42:安装板;421:导向筒;43:导向杆;
5:机架;51: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7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模组翻转装置。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电芯模组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机构1与夹持机构2。
翻转机构1包括第一驱动件11、第一夹持组件12及第二夹持组件13;第一夹持组件12与第二夹持组件13沿电芯模组3的长度方向分设于电芯模组3的两侧,第一驱动件11用于驱动第一夹持组件12与第二夹持组件13相靠近或相远离;第一夹持组件12与第二夹持组件13均用于从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夹持电芯模组3的端部;夹持机构2包括第二驱动件21、第一夹爪22及第二夹爪23;第一夹爪22与第二夹爪23沿电芯模组3的宽度方向分设于电芯模组3的两侧,第二驱动件21用于驱动第一夹爪22与第二夹爪23相靠近或相远离。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示的电芯模组翻转装置,通过利用第一夹持组件12与第二夹持组件13从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对电芯模组3的端部分别进行夹持,保证了电芯模组3在翻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在实际使用时,第一夹爪22与第二夹爪23在第二驱动件21的驱动下相靠近以夹紧电芯模组3,第一驱动件11带动第一夹持组件12与第二夹持组件13相靠近,直至第一夹持组件12与第二夹持组件13从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夹紧电芯模组3的端部,第一夹爪22与第二夹爪23相远离以释放电芯模组3,以保证足够的翻转空间,由翻转机构1带动电芯模组3翻转,翻转完毕后,第一夹爪22与第二夹爪23重新夹紧电芯模组3,第一夹持组件12与第二夹持组件13相远离以释放电芯模组3,从而完成一个电芯模组3的翻转操作,由于第一夹持组件12与第二夹持组件13能够从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对电芯模组3的端部进行夹持,从而保证了电芯模组3夹持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电芯模组3在翻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其中,第一驱动件11与第二驱动件21可以为气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夹持组件12与第二夹持组件13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固定夹爪121、第二固定夹爪122、第一活动夹爪123、第二活动夹爪124及第三驱动件125;第一固定夹爪121与第二固定夹爪122沿电芯模组3的高度方向呈相对设置,第一活动夹爪123与第二活动夹爪124沿电芯模组3的宽度方向呈相对设置,第三驱动件125用于驱动第一活动夹爪123与第二活动夹爪124相靠近或相远离。
具体地,第一固定夹爪121与第二固定夹爪122之间的距离略大于电芯模组3的高度,以使得在第一驱动件11的驱动下,电芯模组3的端部能够伸入第一固定夹爪121与第二固定夹爪122之间;而第一活动夹爪123与第二活动夹爪124在第三驱动件125的带动下从电芯模组3的宽度方向将电芯模组3的端部夹紧,即第一夹持组件12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将电芯模组3的一端兜住,第二夹持组件13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将电芯模组3的另一端兜住,从而避免电芯模组3出现偏移,保证了夹持位置的准确性。
其中,第三驱动件125可以为气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夹爪22与第二夹爪23上均设有用于供第一夹持组件12与第二夹持组件13伸入的避让空间。
具体地,在电芯模组3的长度较小时,相应地,为了夹紧电芯模组3,第一夹持组件12与第二夹持组件13之间的间距也较小,在第一夹持组件12与第二夹持组件13逐渐相靠近的过程中,第一夹持组件12与第二夹持组件13能够逐渐伸入避让空间,既保证了电芯模组3能够有足够的有效夹持面积,又避免第一夹持组件12或第二夹持组件13与夹持机构2的干涉,进而保证了电芯模组3夹持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满足不同长度的电芯模组3的夹持需求,适应性较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夹爪22包括第一侧板221、第二侧板222及第三侧板223;第一侧板221与第二侧板222呈平行相对设置,第三侧板223的一端与第一侧板221连接,第三侧板223的另一端与第二侧板222连接,第一侧板221、第二侧板222及第三侧板223围成第一夹爪22上的避让空间。
具体地,第一侧板221、第二侧板222及第三侧板223围成一个凹槽,凹槽沿电芯模组3的长度方向延伸,在第一夹持组件12与第二夹持组件13相靠近的过程中,第一夹持组件12与第二夹持组件13能够分别由凹槽的两端伸入凹槽内,从而实现第一夹持组件12与第二夹持组件13的避让。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二夹爪23包括靠位板,靠位板沿电芯模组3高度方向的宽度小于电芯模组3高度的二分之一,即靠位板夹住电芯模组3的上半部分,第二夹爪23的避让空间形成于靠位板的下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夹持机构2还包括对中组件24;第二驱动件21通过对中组件24分别与第一夹爪22及第二夹爪23连接,第二驱动件21用于通过对中组件24驱动第一夹爪22及第二夹爪23同步相靠近或同步相远离。
具体地,通过对中组件24实现第一夹爪22与第二夹爪23的同步动作,从而能够对电芯模组3起到一定的纠偏作用,使得电芯模组3能够稳定置于第一夹爪22与第二夹爪23之间的中心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对中组件24包括第一齿条241、第二齿条242及齿轮243;第一齿条241与第二齿条242均沿电芯模组3的宽度方向排布,第一齿条241与第二齿条242分设于齿轮243的两侧,第一齿条241与第二齿条242分别与齿轮243啮合,第一齿条241与第一夹爪22连接,第二齿条242与第二夹爪23连接,第二驱动件21与第一齿条241连接。
具体地,在第二驱动件21带动第一齿条241移动时,第一齿条241带动齿轮243转动,齿轮243带动第二齿条242移动,以实现第一齿条241与第二齿条242的联动,进而实现第一夹爪22与第二夹爪23的联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夹持机构2还包括第四驱动件25;第四驱动件25的输出端设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与第二齿条242可分离式连接;第一夹爪22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及第三位置,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限位结构与第二齿条242分离,第一夹爪22与第二夹爪23之间为第一间距;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限位结构与第二齿条242连接,第一夹爪22与第二夹爪23之间为第二间距;在第三位置的情况下,限位结构与第二齿条242分离,第一夹爪22与第二夹爪23之间为第三间距;第一间距、第二间距及第三间距依次增大。
具体地,在第一夹爪22与第二夹爪23夹取电芯模组3前,第一夹爪22与第二夹爪23需作取料准备,此时,第四驱动件25带动限位结构伸出,从而对第二齿条242限位,由第二驱动件21带动第一夹爪22与第二夹爪23相靠近,在限位结构的限位作用下,第一夹爪22保持于第二位置,以使得第一夹爪22与第二夹爪23呈半打开状态,既能够保证电芯模组3能够伸入第一夹爪22与第二夹爪23之间,又减小了第一夹爪22与第二夹爪23之间的相对距离,使得后续第一夹爪22与第二夹爪23仅需移动较小的距离即可夹取电芯模组3,提升了夹取的效率;在需要夹紧电芯模组3时,第四驱动件25带动限位结构缩回,第二齿条242得到释放,使得第一夹爪22能够移动至第一位置,此时第一夹爪22与第二夹爪23能够完全夹紧电芯模组3,即第一夹爪22与第二夹爪23呈闭合状态;在需要对电芯模组3进行翻转时,第二驱动件21带动第一夹爪22与第二夹爪23相远离,直至第一夹爪22移动至第三位置,此时第一夹爪22与第二夹爪23呈完全打开状态,保证了电芯模组3具有足够的翻转空间;即通过限位结构,以使得第一夹爪22与第二夹爪23具有三种状态,分别为夹持状态,半打开状态以及完全打开状态。
其中,第二驱动件21与第四驱动件25均为单行程气缸,通过限位结构的限位使得第一夹爪22与第二夹爪23能够在三种状态之间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第四驱动件25有两种排布形式,第一种排布形式如图4所示,第四驱动件25沿第二齿条242移动的方向排布,相应地,限位结构的移动方向与第二齿条242的移动方向平行;第二种排布形式如图5所示,第四驱动件25沿与第二齿条242相垂直的方向排布,相应地,限位结构的移动方向与第二齿条242的移动方向垂直,不论是第一种排布形式还是第二种排布形式,均是通过限位结构的伸出从而对第二齿条242进行限位,进而将第一夹爪22限制在第二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二驱动件21包括双行程气缸;双行程气缸用于驱动第一夹爪22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及第三位置之间切换;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之间为第一间距,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之间为第二间距,在第三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之间为第三间距,第一间距、第二间距及第三间距依次增大。
具体地,在第二驱动件21为双行程气缸的情况下,无需通过第四驱动件25与限位结构的限位即可实现第一夹爪22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及第三位置之间切换,进而实现第一夹爪22与第二夹爪23在夹持状态、半打开状态以及完全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翻转机构1还包括旋转驱动件14;旋转驱动件14分别与第一夹持组件12及第二夹持组件13连接,旋转驱动件14用于驱动第一夹持组件12及第二夹持组件13绕电芯模组3的长度方向的轴线旋转。
具体地,在第一夹持组件12与第二夹持组件13将电芯模组3的两端夹紧后,旋转驱动件14开启,并带动第一夹持组件12、第二夹持组件13及电芯模组3共同旋转180度,以使得电芯极柱朝上。
其中,旋转驱动件14可以为电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电芯模组翻转装置还包括:升降机构4;升降机构4与夹持机构2连接。
具体地,通过升降机构4带动夹持机构2的升降,一方面,可将未翻转的电芯模组3移至第一夹持组件12与第二夹持组件13之间,另一方面,可将翻转完成的电芯模组3移出第一夹持组件12与第二夹持组件13之间,进而便于电芯模组3的转移。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示升降机构4包括升降驱动件41、安装板42及导向杆43;安装板42上设有导向筒421,导向杆43设于导向筒421内,升降驱动件41通过导向杆43与夹持机构2连接。
具体地,在导向杆43与导向筒421的导向作用下,以使得夹持机构2能够稳定升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电芯模组翻转装置还包括:机架5;升降机构4沿电芯模组3的宽度方向可移动地设于机架5上。
具体地,通过调整升降机构4在机架5上的相对位置,以使得升降机构4的升降作用能够将电芯模组3准确移至第一夹持组件12与第二夹持组件13之间,进而保证第一夹持组件12与第二夹持组件13能够稳定夹持电芯模组3。
其中,机架5上设有滑轨51,滑轨51沿电芯模组3的宽度方向延伸,滑轨51上设有滑块,滑块与升降机构4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芯模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翻转机构与夹持机构;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夹持组件及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沿电芯模组的长度方向分设于所述电芯模组的两侧,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相靠近或相远离;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均用于从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夹持所述电芯模组的端部;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一夹爪及第二夹爪;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沿电芯模组的宽度方向分设于所述电芯模组的两侧,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相靠近或相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模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固定夹爪、第二固定夹爪、第一活动夹爪、第二活动夹爪及第三驱动件;
所述第一固定夹爪与所述第二固定夹爪沿所述电芯模组的高度方向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活动夹爪与所述第二活动夹爪沿所述电芯模组的宽度方向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活动夹爪与所述第二活动夹爪相靠近或相远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模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上均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二夹持组件伸入的避让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模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爪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第三侧板;
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呈平行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第三侧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及所述第三侧板围成所述第一夹爪上的所述避让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模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对中组件;
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所述对中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夹爪及所述第二夹爪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通过所述对中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夹爪及所述第二夹爪同步相靠近或同步相远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模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中组件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及齿轮;
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均沿所述电芯模组的宽度方向排布,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分设于所述齿轮的两侧,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分别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夹爪连接,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二夹爪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一齿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模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第四驱动件;
所述第四驱动件的输出端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齿条可分离式连接;
所述第一夹爪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及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齿条分离,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之间为第一间距;在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齿条连接,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之间为第二间距;在所述第三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齿条分离,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之间为第三间距,所述第一间距、所述第二间距及所述第三间距依次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模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双行程气缸;
所述双行程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爪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及第三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之间为第一间距,在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之间为第二间距,在所述第三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之间为第三间距,所述第一间距、所述第二间距及所述第三间距依次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模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旋转驱动件;
所述旋转驱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及所述第二夹持组件连接,所述旋转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及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绕所述电芯模组的长度方向的轴线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模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升降机构;
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夹持机构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774200.7U CN219751059U (zh) | 2023-04-10 | 2023-04-10 | 电芯模组翻转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774200.7U CN219751059U (zh) | 2023-04-10 | 2023-04-10 | 电芯模组翻转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751059U true CN219751059U (zh) | 2023-09-26 |
Family
ID=88074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774200.7U Active CN219751059U (zh) | 2023-04-10 | 2023-04-10 | 电芯模组翻转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751059U (zh) |
-
2023
- 2023-04-10 CN CN202320774200.7U patent/CN21975105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1022843A1 (zh) | 一种纤维筒的夹紧取放设备 | |
CN111055272A (zh) | 一种把控性强的机器爪 | |
CN219751059U (zh) | 电芯模组翻转装置 | |
CN109904529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夹具 | |
CN117086546A (zh) | 一种汽车电池壳焊接夹具侧面夹紧装置 | |
CN220172175U (zh) | 电芯模组挤压捆扎装置 | |
CN219550089U (zh) | 可升降结构及挂轨式巡检机器人 | |
CN219521914U (zh) | 用于集装箱生产线的装配设备 | |
CN116237703A (zh) | 一种用于电芯蝴蝶焊的合芯装置及其合芯工艺 | |
CN216353584U (zh) | 一种全自动母排绝缘包覆装置 | |
CN216161783U (zh) | 一种方形铝壳包膜机的上下料机构 | |
CN215967619U (zh) | 一种自动化生产线用机械夹持装置 | |
CN213775277U (zh) | 抽油杆自动定位装置及包括其的修井机 | |
CN113745633A (zh) | 一种刀片电池夹取装置 | |
CN217334170U (zh) | 一种新能源电池模组变向机构 | |
CN219563145U (zh) | 垂直夹持装置 | |
CN220856656U (zh) | 一种长条电芯极耳折弯预焊传输线 | |
CN219098027U (zh) | 一种循环线换向装置 | |
CN221818392U (zh) | 一种机器人手臂加工夹具 | |
CN220611857U (zh) | 一种极耳折弯模组 | |
CN221530561U (zh) | 一种剥皮模组 | |
CN219799510U (zh) | 一种探针模组自动换型装置 | |
CN219739749U (zh) | 一种配电柜组装辅助装置 | |
CN221747308U (zh) | 一种铅酸电池叠片装置 | |
CN216749947U (zh) | 一种压电复合薄膜材料用极化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