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9079U - 一种编织袋套内袋用开口辅助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编织袋套内袋用开口辅助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49079U
CN219749079U CN202321014912.5U CN202321014912U CN219749079U CN 219749079 U CN219749079 U CN 219749079U CN 202321014912 U CN202321014912 U CN 202321014912U CN 219749079 U CN219749079 U CN 2197490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suction disc
fixed
woven bag
movab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1491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毅
戴月红
戴之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ANYUAN PLAST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ANYUAN PLAST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ANYUAN PLASTICS Inc filed Critical ANHUI ANYUAN PLASTICS Inc
Priority to CN20232101491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490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490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490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lying Of Containers To The Packaging St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袋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编织袋套内袋用开口辅助机构,包括设备框架,设备框架的底部固定有水平板,设备框架的顶部设有活动架,活动架上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中部固定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伸缩端固定有同步块,同步块底部设有三个上吸盘头,活动架底部设有与上吸盘头对应的两个下吸盘头,设备框架一端设有两个输送杆,两个输送杆端面均固定有取料吸盘头,两个输送杆侧边均设有开口板,两个输送杆之间设有与两个开口板匹配的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可对编织袋端口上下侧同步吸附,可将编织袋开口拉开到足够大,有效避免出现编织袋端口贴合且张开情况不足的情况,工作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编织袋套内袋用开口辅助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袋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编织袋套内袋用开口辅助机构。
背景技术
编织袋,是以塑料为原料制作而成的包装袋,是通过拉丝机、高速圆织机等设备加工生产而成,编织袋用途很广,主要用于各种物品的盛装和包装用,在工业、农业、运输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制作编织袋的原料一般是聚乙烯、聚丙烯等各种化学塑料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再经织造、编制、制袋而成,无毒无味,对人身体伤害一般较小。
现有的编织袋是经纬编织而成,其防潮、防漏等效果差,因此需要在编织袋内套一层内膜,即在编织袋内部套内袋,现有的编织袋套内袋装置,主要通过吸盘将编织袋端口吸附并向上提起,使得编织袋的开口下端依靠自然重力下坠达到张开效果,再通过两个转动的侧板,将编织袋开口进一步张开,来实现编织袋开口操作,实际使用时,若编织袋端口存在贴合情况,依靠自然重力张开的效果较差,易出现开口不足的情况,极大影响工作效率,同时两个转动侧板转动张开编织袋的过程也较为占用生产时间,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编织袋套内袋用开口辅助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编织袋套内袋用开口辅助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编织袋套内袋用开口辅助机构,包括设备框架,所述设备框架的底部固定有水平板,设备框架的顶部设有活动架,活动架上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中部固定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伸缩端固定有同步块,同步块底部设有三个上吸盘头,活动架底部设有与上吸盘头对应的两个下吸盘头,设备框架一端设有两个输送杆,两个输送杆与活动架对应,两个输送杆端面均固定有取料吸盘头,两个输送杆侧边均设有开口板,开口板的前端呈弧形,两个输送杆之间设有与两个开口板匹配的调节机构。
优选地,所述水平板设有矩形口,且矩形口内水平滑动设有矩形板,矩形板与上吸盘头以及下吸盘头方位对应。
优选地,所述活动架呈匚字型,活动架上下端均与设备框架滑动连接,活动架顶部两端与设备框架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设备框架设有与第一螺栓匹配的若干圆孔,若干圆孔呈等距设置。
优选地,三个所述上吸盘头呈等高度设置,位于中部的上吸盘头与同步块底部固定连接,位于两侧的两个上吸盘头均竖直固定有光杆,且上吸盘头与光杆之间固定有滑块,同步块设有与滑块匹配的滑槽。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两个定位块,两个定位块分别滑动套设在两个光杆上,两个定位块与安装板通过若干第二螺栓固定连接,安装板设有与第二螺栓匹配的若干通孔,若干通孔呈等距设置。
优选地,两个所述下吸盘头均固定有侧边块,且侧边块滑动套设在活动架上,侧边块上设有紧固旋钮。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两个输送杆之间的螺纹杆,两个输送杆之间固定有连接架,螺纹杆与连接架转动连接,螺纹杆中部同轴固定有旋转块,两个开口板相对的侧边均固定有矩形杆,两个矩形杆分别滑动贯穿两个输送杆,两个矩形杆分别设有与螺纹杆两端匹配的螺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吸盘头和下吸盘头以及对应的伸缩气缸,编织袋在上料后,其端口处于上吸盘头和下吸盘头之间,伸缩气缸先带动上吸盘头向下移动贴合到编织袋上侧,下吸盘头贴合编织袋下侧,上吸盘头和下吸盘头同时真空吸气并吸附住编织袋,伸缩气缸上升过程中将编织袋的开口拉开,拉开后可进行内袋套入操作,上吸盘头和下吸盘头提供了足够的吸力,可实现将编织袋的开口拉开到足够大,有效避免出现编织袋端口贴合且张开情况不足的情况,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输送杆上设置开口板,使得编织袋在进行套袋操作时,两个开口板可将编织袋开口有效撑开,且开口板随着输送杆的移动而移动,两个开口板实现进一步撑开编织袋的同时,有效防止在插入过程中出现内袋被碰撞的情况,进而有效避免内袋出现掉落的情况。由于两个开口板随着输送杆的移动而移动,有效避免占用生产时间,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编织袋套内袋用开口辅助机构的轴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编织袋套内袋用开口辅助机构的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编织袋套内袋用开口辅助机构的侧边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编织袋套内袋用开口辅助机构的开口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编织袋套内袋用开口辅助机构的矩形杆移动调节后的示意图。
图中:1、设备框架;2、水平板;3、活动架;4、安装板;5、伸缩气缸;6、同步块;7、上吸盘头;8、下吸盘头;9、输送杆;10、取料吸盘头;11、开口板;12、矩形板;13、光杆;14、滑块;15、定位块;16、侧边块;17、螺纹杆;18、连接架;19、旋转块;20、矩形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编织袋套内袋用开口辅助机构,包括设备框架1,设备框架1与现有地面固定,设备框架1的底部固定有水平板2,水平板2上侧用于放置等待套内袋的编织袋,等待套内袋的编织袋由现有的取料机构上料到水平板2上,设备框架1的顶部设有活动架3,活动架3上固定有安装板4,安装板4竖直设置,安装板4中部固定有伸缩气缸5,伸缩气缸5伸缩端朝下,伸缩气缸5的伸缩端固定有同步块6,同步块6底部设有三个上吸盘头7,活动架3底部设有与上吸盘头7对应的两个下吸盘头8,两个下吸盘头8与水平板2平齐,上吸盘头7和下吸盘头8均与外部气管连接,气管可与空压机连接,上吸盘头7和下吸盘头8依靠真空发生器实现吸附编织袋的效果。设备框架1一端设有两个输送杆9,两个输送杆9与活动架3对应,两个输送杆9端面均固定有取料吸盘头10,取料吸盘头10也与外部气管连接,气管与空压机连接,取料吸盘头10也依靠真空发生器实现吸附效果,取料吸盘头10用于吸附内袋。两个输送杆9侧边均设有开口板11,开口板11的前端呈弧形,两个输送杆9之间设有与两个开口板11匹配的调节机构,两个输送杆9依靠侧边现有的动力机构实现往复来回移动,通过取料吸盘头10吸附内袋并插入编织袋内,实现将内袋套入编织袋内部的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水平板2设有矩形口,且矩形口内水平滑动设有矩形板12,矩形板12与上吸盘头7以及下吸盘头8方位对应,矩形板12可滑动调节,矩形板12可实现对矩形口开口大小的调节,使得矩形口能够与上吸盘头7和下吸盘头8有效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活动架3呈匚字型,活动架3的开口处便于上料编织袋,活动架3上下端均与设备框架1滑动连接,活动架3可进行位置调节,活动架3顶部两端与设备框架1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设备框架1设有与第一螺栓匹配的若干圆孔,若干圆孔呈等距设置,活动架3设有与第一螺栓对应的固定孔,第一螺栓插入圆孔和固定孔后可通过螺母拧紧固定,调节后的活动架3可被第一螺栓有效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三个上吸盘头7呈等高度设置,位于中部的上吸盘头7与同步块6底部固定连接,位于两侧的两个上吸盘头7均竖直固定有光杆13,且上吸盘头7与光杆13之间固定有滑块14,同步块6设有与滑块14匹配的滑槽,位于两侧的两个上吸盘头7可进行左右滑动调节,且滑块14将上吸盘头7与同步块6有效连接。伸缩气缸5启动,可带动三个上吸盘头7上下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安装板4上设有两个定位块15,两个定位块15分别滑动套设在两个光杆13上,两个定位块15与安装板4通过若干第二螺栓固定连接,安装板4设有与第二螺栓匹配的若干通孔,若干通孔呈等距设置,定位块15设有与通孔对应的孔,第二螺栓插入通孔中可通过螺母拧紧固定。两个定位块15对两个光杆13起到限位的作用,即对两个上吸盘头7起到稳定的作用,两个定位块15可调节位置,并可通过第二螺栓与安装板4有效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两个下吸盘头8均固定有侧边块16,且侧边块16滑动套设在活动架3上,侧边块16上设有紧固旋钮,紧固旋钮螺纹贯穿侧边块16并与活动架3相抵,下吸盘头8可移动调节并可通过紧固旋钮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调节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两个输送杆9之间的螺纹杆17,两个输送杆9之间固定有连接架18,螺纹杆17与连接架18转动连接,螺纹杆17中部同轴固定有旋转块19,旋转块19便于转动螺纹杆17,两个开口板11相对的侧边均固定有矩形杆20,两个矩形杆20分别滑动贯穿两个输送杆9,两个矩形杆20分别设有与螺纹杆17两端匹配的螺纹孔,螺纹杆17两端的两个螺纹相反,通过转动螺纹杆17可实现对两个输送杆9的移动,且两个输送杆9呈相同方向或者相反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中,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对编织袋进行套内袋操作时,编织袋首先经过上料放置到水平板2上,此时编织袋的端口在三个上吸盘头7和两个下吸盘头8之间。之后伸缩气缸5启动,伸缩气缸5带动三个上吸盘头7向下移动,三个上吸盘头7贴合到编织袋端口上侧,此时两个下吸盘头8对应编织袋端口下侧,三个上吸盘头7和两个下吸盘头8同时真空吸气并吸附住编织袋,伸缩气缸5带动三个上吸盘头7向上移动。三个上吸盘头7向下移动吸附编织袋上侧,两个下吸盘头8吸附编织袋下侧,上升过程中将编织袋的开口拉开,可将编织袋贴合的开口有效拉开。拉开后,两个输送杆9通过取料吸盘头10吸附内袋并插入到编织袋内,实现将内袋套入编织袋内部的操作,且在插入过程中,开口板11随着输送杆9的移动而移动,两个开口板11将编织袋有效撑开,有效防止在插入过程中出现内袋被碰撞的情况,进而有效避免内袋出现掉落的情况。
在对不同规格批次的编织袋进行套袋操作时,可根据编织袋的规格进行调整。可对活动架3进行整体水平移动调节,调节后的活动架3通过第一螺栓有效固定。可拆下两个定位块15并调节位置,对位于两侧的两个上吸盘头7进行滑动调节,之后通过第二螺栓将定位块15与安装板4有效固定。同样的,两个下吸盘头8可通过侧边块16在活动架3上滑动调节,与三个上吸盘头7交错对应,调节后通过紧固旋钮旋紧固定。之后对两个开口板11进行调节,通过旋转块19转动螺纹杆17,实现对两个输送杆9的移动调节,改变两个开口板11的间距。完成上述调节后,能够有效适应范围内不同规格的编织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编织袋套内袋用开口辅助机构,包括设备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框架(1)的底部固定有水平板(2),设备框架(1)的顶部设有活动架(3),活动架(3)上固定有安装板(4),安装板(4)中部固定有伸缩气缸(5),伸缩气缸(5)的伸缩端固定有同步块(6),同步块(6)底部设有三个上吸盘头(7),活动架(3)底部设有与上吸盘头(7)对应的两个下吸盘头(8),设备框架(1)一端设有两个输送杆(9),两个输送杆(9)与活动架(3)对应,两个输送杆(9)端面均固定有取料吸盘头(10),两个输送杆(9)侧边均设有开口板(11),开口板(11)的前端呈弧形,两个输送杆(9)之间设有与两个开口板(11)匹配的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袋套内袋用开口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2)设有矩形口,且矩形口内水平滑动设有矩形板(12),矩形板(12)与上吸盘头(7)以及下吸盘头(8)方位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袋套内袋用开口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3)呈匚字型,活动架(3)上下端均与设备框架(1)滑动连接,活动架(3)顶部两端与设备框架(1)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设备框架(1)设有与第一螺栓匹配的若干圆孔,若干圆孔呈等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袋套内袋用开口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上吸盘头(7)呈等高度设置,位于中部的上吸盘头(7)与同步块(6)底部固定连接,位于两侧的两个上吸盘头(7)均竖直固定有光杆(13),且上吸盘头(7)与光杆(13)之间固定有滑块(14),同步块(6)设有与滑块(14)匹配的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编织袋套内袋用开口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上设有两个定位块(15),两个定位块(15)分别滑动套设在两个光杆(13)上,两个定位块(15)与安装板(4)通过若干第二螺栓固定连接,安装板(4)设有与第二螺栓匹配的若干通孔,若干通孔呈等距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袋套内袋用开口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下吸盘头(8)均固定有侧边块(16),且侧边块(16)滑动套设在活动架(3)上,侧边块(16)上设有紧固旋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袋套内袋用开口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两个输送杆(9)之间的螺纹杆(17),两个输送杆(9)之间固定有连接架(18),螺纹杆(17)与连接架(18)转动连接,螺纹杆(17)中部同轴固定有旋转块(19),两个开口板(11)相对的侧边均固定有矩形杆(20),两个矩形杆(20)分别滑动贯穿两个输送杆(9),两个矩形杆(20)分别设有与螺纹杆(17)两端匹配的螺纹孔。
CN202321014912.5U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编织袋套内袋用开口辅助机构 Active CN2197490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4912.5U CN219749079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编织袋套内袋用开口辅助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4912.5U CN219749079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编织袋套内袋用开口辅助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49079U true CN219749079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83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14912.5U Active CN219749079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编织袋套内袋用开口辅助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490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53416B (zh) 压花过程全自动化的自动压花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08235678A (zh) 一种电子产品自动化组装生产线
CN105839299A (zh) 贴袋缝纫机
CN207483306U (zh) 一种电梯门板生产用夹持翻转机构
CN110184754A (zh) 一种自动智能贴袋机及贴袋制作方法
CN113430725A (zh) 一种开袋缝纫一体机
CN110315802A (zh) 一种编织袋内膜袋套袋机及其套袋方法
CN104354924A (zh) 用于大米袋包装的包装机
CN219749079U (zh) 一种编织袋套内袋用开口辅助机构
CN203765969U (zh) 注塑产品送料机的取料机构
CN112976690A (zh) 一种编织袋内外袋套袋及上口粘合装置
CN208802561U (zh) 一种橡胶原料的等间距可调装置
CN215818803U (zh) 一种用于smt贴片机的元件供料装置
CN113564821B (zh) 一种服装花边试样缝制用机器人
CN206589289U (zh) 培养皿自动组合装置
CN211416480U (zh) 一种塑料编织袋生产用折边装置
CN104444251B (zh) 筷子自动拉漆进筷装置
CN112047120A (zh) 一种易碎餐盘码垛托盘夹具及夹取方法
CN108085916B (zh) 一种牛仔裤表面做旧用自动擦拭机
CN208324194U (zh) 一种塑料薄膜拉伸机构
CN111874352A (zh) 装包机的一种套袋装置
CN213447554U (zh) 一种无纺布缝纫机拖布轮装置
CN108820301A (zh) 一种瓶体装箱机
CN216375153U (zh) 一种吸真空装置
CN217073328U (zh) 一种可吸塑阻燃薄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