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3039U - 一种颈椎牵引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颈椎牵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43039U
CN219743039U CN202321133752.6U CN202321133752U CN219743039U CN 219743039 U CN219743039 U CN 219743039U CN 202321133752 U CN202321133752 U CN 202321133752U CN 219743039 U CN219743039 U CN 219743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ck
tractor
support structure
cervical vertebra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337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素珍
王婷婷
吴文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211337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43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43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430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颈椎牵引器,属于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牵引器支撑结构(1)和颈部支撑结构(2),所述牵引器支撑结构(1)形状与肩部相匹配,牵引器支撑结构(1)中间设有与头部相匹配的通孔,所述颈部支撑结构(2)为与颈部相匹配的筒状结构;所述颈部支撑结构(2)转动连接在牵引器支撑结构(1)上,所述颈部支撑结构(2)内部中空部分与牵引器支撑结构(1)的通孔连通;所述牵引器支撑结构(1)上安装有若干复位弹簧(109),所述复位弹簧(109)的活动端部连接在颈部支撑结构(2)上;所述复位弹簧(109)的伸缩方向与颈部支撑结构(2)的转动方向相同;本装置结构简单,且能实现颈椎的有效拉伸,同时使患者头部能在一定范围内左右转动,使用舒适的同时,保证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颈椎牵引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椎牵引器。
背景技术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而牵引是非手术治疗中治疗颈椎病的主要缓解症状手段。
有效的牵引能解除颈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症状、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有利于已外突的髓核及纤维环组织稳定、缓解和解除神经根受压与刺激、促进神经根水肿吸取、解除椎对椎动脉的压迫、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局部淤血肿胀及增生消退、松懈黏连的关节囊、改善和恢复钩椎关节、调节小关节错位和椎体滑脱、调整和恢复已被破坏的颈椎内外平衡、恢复颈椎的正常功能。
颈椎牵引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而成的方便患者在家中使用的颈椎病治疗用品。
公开号为CN20298232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牵引器,尤其是公开了一种颈椎病动态牵引器,属于医疗器械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治疗效果极佳,使用过程中,不会使病患感觉既不舒服、又不方便的颈椎病动态牵引器。所述颈椎病动态牵引器包括支撑基座、可调式牵引机构和可动式头部固定座,支撑基座安装在可调式牵引机构的下部,可动式头部固定座安装在可调式牵引机构的上部,使用时,支撑基座分别同时支撑在病患的左右肩上,病患的头部可左右转动的固定在可动式头部固定座上,支撑基座与可动式头部固定座之间的垂直距离通过可调式牵引机构进行调节。
上述牵引器虽然能让患者的头部实现更灵活的转动(包括左右和上下转动),但存在以下问题:
1、整体结构复杂;
2、仅考虑了患者头部的灵活转动,却忽视了对患者头部的固定,具体表现在:
第一、可动式固定座3转动连接在可调式牵引机构 2上,使得可动式固定座3可以绕着连接点前后转动,但却没有限制机构,这容易使得患者保持既往的病态姿势(比如头部前倾),无法对颈部造成有效的牵引,治疗效果差;
第二、可动式固定座3通过上部的圆形固定座9和下部的圆形导轨10配合实现了左右转动,但是同样没有限制机构,颈椎病患者原本颈椎就有问题,而在颈椎被拉伸的过程中,过于自由的转动头部,容易对颈部肌肉或者颈椎造成二次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提供一种颈椎牵引器,结构简单,且能实现颈椎的有效拉伸,同时使患者头部能在一定范围内左右转动,使用舒适的同时,保证治疗效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颈椎牵引器,包括牵引器支撑结构和颈部支撑结构,所述牵引器支撑结构形状与肩部相匹配,牵引器支撑结构中间设有与头部相匹配的通孔,所述颈部支撑结构为与颈部相匹配的筒状结构;所述颈部支撑结构转动连接在牵引器支撑结构上,所述颈部支撑结构内部中空部分与牵引器支撑结构的通孔连通;所述牵引器支撑结构上安装有若干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活动端部连接在颈部支撑结构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伸缩方向与颈部支撑结构的转动方向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牵引器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两者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安装架的左侧设有若干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沿第一安装架的水平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架右侧设有与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和定位孔过渡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孔内部设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设有与定位柱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定位筒与定位柱和定位孔均为过渡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牵引器支撑结构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侧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牵引器支撑结构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
作为优选,所述颈部支撑结构包括第一颈部架和第二颈部架,所述第一颈部架顶部转动连接有卡合板,所述卡合板设有卡槽,所述第二颈部架顶部设置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扣。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颈部架和第二颈部架的底部均设有径向延伸的限位环,所述牵引器支撑结构通孔外围设有与第一颈部架和第二颈部架以及其限位环相匹配的滑槽。
作为优选,所述颈部支撑结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
作为优选,所述颈部支撑结构内部设有支撑层,所述支撑层两侧均依次设有内衬层和透气层。
作为优选,所述复位弹簧采用弓形弹簧;所述颈部支撑结构上设有与复位弹簧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复位弹簧的活动端部卡接在限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颈部支撑结构设置成与颈部相匹配的形状,能包裹住颈部的四周,这样能实现对颈椎各个方向的均匀拉伸,避免了在拉伸过程中,头部前倾或者其他不良姿态,导致无法实现对颈椎的有效拉伸,降低治疗效果。
2、本装置实际就只有牵引器支撑结构和颈部支撑结构,结构简单,易制造,安装使用也方便。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颈部支撑结构在对患者的颈椎进行支撑的过程中,患者需要轻微转动颈部时,患者的颈部带动颈部支撑结构底部的限位环在牵引器支撑结构的滑槽内滑动,第一颈部架和第二颈部架分别对一侧的复位弹簧进行挤压或拉伸,患者的颈部可以不被颈椎牵引器限制左右轻微转动,复位弹簧在患者的颈部不对第一颈部架和第二颈部架受力之后,复位弹簧通过第一颈部架和第二颈部架还能辅助推动患者的颈部复位,使得患者头部复位更加容易;这使得患者的头部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左右转动,同时复位弹簧又使得患者不至于在拉伸过程中太容易转动头部,这样一方面能更好的固定头部,实现更好的拉伸治疗效果,另一方面也避免头部转动过快或者幅度过大造成颈椎或者颈部肌肉的损伤。
4、牵引器支撑结构和颈部支撑结构分别设有透气孔和散热孔,都有助于透气散热,使得患者长期佩戴更加舒适。
5、颈部支撑结构设有支撑层保证了整体的结构强度,能实现对头部的有效支撑和颈部的牵引,设置透气层和内衬层则使得佩戴者佩戴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牵引器支撑结构立体展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颈部支撑结构立体展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颈部支撑结构正剖图。
图中标记名称:
1、牵引器支撑结构;101、第一安装架;102、定位柱;103、第二安装架;104、定位孔;105、限位块;106、滑槽;107、透气孔;108、支撑杆;109、复位弹簧;
2、颈部支撑结构;201、第一颈部架;202、卡合板;203、第二颈部架;204、卡扣;205、散热孔;206、限位环;207、内限位环;208、透气层;209、内衬层;210、支撑层。
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前”、“后”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椎牵引器,包括牵引器支撑结构1和颈部支撑结构2,所述牵引器支撑结构1形状与肩部相匹配,所述牵引器支撑结构1中间设有与头部相匹配的通孔,本实施例中牵引器支撑结构1采用的是左右对称的两部分(也可以是不对称的,优选还是对称结构)也即第一安装架101和第二安装架103,两者可拆卸连接,连接在一起时组成牵引器支撑结构1(需注意,牵引器支撑结构1也可以不分为两部分,直接采用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本实施例中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
所述第一安装架101的左侧设有若干定位柱102,所述定位柱102沿第一安装架101的水平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架103右侧设有与定位柱102相匹配的定位孔104,所述定位柱102和定位孔104过渡配合,通过将定位柱102插入定位孔104中实现第一安装架101和第二安装架103的连接;
优选方案,还可以在所述定位孔104内部设有定位筒105,所述定位筒105设有与定位柱102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定位筒105与定位柱102和定位孔104均为过渡配合,也就是通过定位筒105实现定位柱102和定位孔104的过渡配合,而设置定位筒105可以进一步加强定位柱102和定位孔104连接的牢固性;需注意,也可以不设置定位筒105。
所述牵引器支撑结构1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107,这样方便透气,使得佩戴者长期使用时更加舒适。
所述颈部支撑结构2为与颈部相匹配的筒状结构(可以根据患者颈部的高度,设置不同高度的颈部支撑结构2,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对应的型号),本实施例同样采用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同样仅是优选对称结构)即第一颈部架201和第二颈部架203,两部分都是弧形片状结构(如图3所示),两者连接在一起时,能包裹住颈部,这样在支撑头部的同时,还能均匀的牵引拉伸颈部,避免头部保持不良的姿势(比如前倾),影响治疗效果;需注意,颈部支撑结构2也可以不分为两部分,采用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但是这样就需要将颈部支撑结构2的内孔孔径设置的较大(不能小于头围的最大尺寸),这样不能很好的贴合颈部,难以对颈椎进行均匀拉伸,所以优选还是分成两部分;
所述第一颈部架201和第二颈部架203同样是可拆卸连接方式,具体方式如下:
所述第一颈部架201顶部转动连接有卡合板202,所述卡合板202设有卡槽,所述第二颈部架203顶部设置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扣204,第一颈部架201和第二颈部架203通过将卡合板202卡接在卡扣204上实现连接,需要分离时,只需要转动卡合板202,使卡扣204脱离其卡槽即可。
所述第一颈部架201和第二颈部架203的底部均设有径向延伸的限位环206(限位环206可以设置在两个颈部架的内侧或者外侧,或者内外侧都设置(图3就是内外侧都设置了,可以分为限位环206相当于外侧的限位环,内限位环207为内侧限位环;内外侧限位环的高度也不一定要平齐,只要能起到限位作用,即防止两个颈部支架中的任一个与牵引器支撑结构1在竖直方向上出现位移即可),只要两个颈部架的限位环设置在同一侧(都是内侧或者都是外侧,或者两侧都设置)即可);
所述牵引器支撑结构1的通孔外围(如图2所示,也就是分别设置在也就是第一安装架101和第二安装架103上)设有与第一颈部架201和第二颈部架203以及其限位环206相匹配的滑槽106,所述滑槽106图中未展示出详细结构,其应为与两个颈部架相匹配的弧形槽,同时弧形槽内有与限位环206相匹配的凹槽,这样两个颈部架能在其内部转动,同时对颈部架起到限位的作用;
通过限位环206和滑槽106实现两个颈部架(也就是颈部支撑结构2)与牵引器支撑结构1的转动连接;需注意,牵引器支撑结构1和颈部支撑结构2也可以采用其他转动连接的方式;
所述颈部支撑结构2内部中空部分与牵引器支撑结构1的通孔连通,也就是颈部支撑结构2的轴向朝向牵引器支撑结构2的通孔,颈部支撑结构2在牵引器支撑机构1的通孔外围转动;
所述第一安装架101和第二安装架103上的外壁上分别安装有一个支撑杆108,所述支撑杆108的两侧设置有复位弹簧109,所述复位弹簧109采用弓形弹簧;所述复位弹簧109的活动端部连接在颈部支撑结构2上;本实施例是在颈部支撑结构2的外围设有凸片,复位弹簧109的活动端部连接在凸片上,可以采用直接抵接在凸片上;
优选的还可以在颈部支撑结构2外围设有凸起块,凸起块内设置与复位弹簧109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复位弹簧109的活动端部卡接在限位槽内,这样能更好的固定复位弹簧109,也方便其与颈部支撑结构2的拆分(该优选方案为在附图中展示);
所述复位弹簧109的伸缩方向与颈部支撑结构2的转动方向相同,这样在患者的颈部转动时候,颈部带动第一颈部架201和第二颈部架203转动,第一颈部架201和第二颈部架203带动并且第一颈部架201和第二颈部架203在滑槽106的内壁滑动且对复位弹簧109进行挤压或拉伸,然后在颈部不对第一颈部架201和第二颈部架203受力之后,复位弹簧109推动第一颈部架201和第二颈部架203对患者的颈部进行复位,保持颈椎内外平衡。
所述颈部支撑结构2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205,方便透气散热;
所述颈部支撑结构2内部设有支撑层210,所述支撑层210两侧均依次设有内衬层209和透气层208,支撑层210可以采用硬质塑料或者金属材料,从而起到支撑作用,所述内衬层209和透气层208可以采用透气布料,透气层208可以采用比内城层209更加柔软舒适的布料,因为其与颈部皮肤直接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颈椎牵引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先将第一安装架101和第二安装架103分别置于肩部,然后定位柱102插入定位孔104内,再插入定位筒105,使第一安装架101和第二安装架103连接在一起;然后将第一颈部架201和第二颈部架203分别插入滑槽106内,再转动卡合板202,将其卡接在卡扣204上,实现第一颈部架201和第二颈部架203的连接,然后再将复位弹簧109的活动端连接在第一颈部架201和第二颈部架203外围的凸起片或者凸起块的限位槽内;这样就完成了整个装置的安装,使用完毕后,再拆开即可;本装置结构简单,使得患者的头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转动,同时又能对颈椎进行均匀的拉伸,确保佩戴舒适性的同时,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颈椎牵引器,包括牵引器支撑结构(1)和颈部支撑结构(2),所述牵引器支撑结构(1)形状与肩部相匹配,牵引器支撑结构(1)中间设有与头部相匹配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支撑结构(2)为与颈部相匹配的筒状结构;所述颈部支撑结构(2)转动连接在牵引器支撑结构(1)上,所述颈部支撑结构(2)内部中空部分与牵引器支撑结构(1)的通孔连通;所述牵引器支撑结构(1)上安装有若干复位弹簧(109),所述复位弹簧(109)的活动端部连接在颈部支撑结构(2)上;所述复位弹簧(109)的伸缩方向与颈部支撑结构(2)的转动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器支撑结构(1)包括第一安装架(101)和第二安装架(103),两者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01)的左侧设有若干定位柱(102),所述定位柱(102)沿第一安装架(101)的水平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架(103)右侧设有与定位柱(102)相匹配的定位孔(104),所述定位柱(102)和定位孔(104)过渡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104)内部设有定位筒(105),所述定位筒(105)设有与定位柱(102)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定位筒(105)与定位柱(102)和定位孔(104)均为过渡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器支撑结构(1)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支撑杆(108),所述支撑杆(108)的两侧设置有复位弹簧(109);所述牵引器支撑结构(1)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10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支撑结构(2)包括第一颈部架(201)和第二颈部架(203),所述第一颈部架(201)顶部转动连接有卡合板(202),所述卡合板(202)设有卡槽,所述第二颈部架(203)顶部设置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扣(2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颈部架(201)和第二颈部架(203)的底部均设有径向延伸的限位环(206),所述牵引器支撑结构(1)通孔外围设有与第一颈部架(201)和第二颈部架(203)以及其限位环(206)相匹配的滑槽(10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支撑结构(2)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20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支撑结构(2)内部设有支撑层(210),所述支撑层(210)两侧均依次设有内衬层(209)和透气层(20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109)采用弓形弹簧;所述颈部支撑结构(2)上设有与复位弹簧(109)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复位弹簧(109)的活动端部卡接在限位槽内。
CN202321133752.6U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颈椎牵引器 Active CN219743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3752.6U CN219743039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颈椎牵引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3752.6U CN219743039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颈椎牵引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43039U true CN219743039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83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33752.6U Active CN219743039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颈椎牵引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430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51683A (zh) 一种用于医疗的腰椎牵引器
CN101637417A (zh) 一种俯卧式颈椎校正装置
KR101937835B1 (ko) 요추천골 견인 장치
CN219743039U (zh) 一种颈椎牵引器
CN100430011C (zh) 颈椎枕
CN214549767U (zh) 一种脊柱外科术后康复用牵引装置
CN115887089A (zh) 一种中医人体仿生康复装置
CN211934465U (zh) 一种框架式颈托功能锻炼器
CN201453444U (zh) 一种俯卧式颈椎校正装置
CN210056381U (zh) 一种康复护理装置
CN211326543U (zh) 一种腰穿体位固定装置
CN210494342U (zh) 颈椎牵引器用头套、颈椎牵引器
CN219090014U (zh) 一种可调节的颈前路手术体位垫
CN214967282U (zh) 一种中医骨伤治疗用的腰椎牵引器
CN201067451Y (zh) 眼内填充术后充气式、可拆卸体位调节组合装置
CN214157621U (zh) 一种可透气的充气式颈椎牵引器
CN215226564U (zh) 一种颈椎矫形枕
CN208926999U (zh) 分娩镇痛椅
CN214415210U (zh) 一种小儿神经患者护理辅助行走装置
CN215607391U (zh) 一种脊柱患者康复护理装置
CN213156759U (zh) 一种方便锻炼的脊柱矫正座椅
CN111530028B (zh) 一种主动参与式的脊柱矫正器械
CN201064507Y (zh) 颈椎牵引器的颈托架
CN217828094U (zh) 用于方便甲状腺手术的固定装置
CN215584518U (zh) 一种可调节布朗式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