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0626U - 一种双电阻陶瓷发热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电阻陶瓷发热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40626U
CN219740626U CN202320815173.3U CN202320815173U CN219740626U CN 219740626 U CN219740626 U CN 219740626U CN 202320815173 U CN202320815173 U CN 202320815173U CN 219740626 U CN219740626 U CN 2197406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shaped
heating circuit
heating
cera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1517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振然
郭亚东
李俊红
张慧鸽
程英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Xiangt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Xiangt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Xiangt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Xiangt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1517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406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406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406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阻陶瓷发热芯,包括陶瓷圆片、以及设置于陶瓷圆片一端的三根引线,所述陶瓷圆片的内部设置有圆形的发热芯主体,所述发热芯主体包括第一发热电路、以及与第一发热电路错位设置的第二发热电路,第一发热电路与第二发热电路上下平行且同心,三根引线分别连接第一发热电路和第二发热电路,且第一发热电路和第二发热电路只连接两根引线;本实用新型具有档位切换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双电阻陶瓷发热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陶瓷发热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电阻陶瓷发热芯。
背景技术
MCH陶瓷加热元件是继PTC陶瓷发热片之后更加节能环保,更加方便耐用的加热器件,目前MCH陶瓷加热元件已被广泛应用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665003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电阻型发热陶瓷芯,包括陶瓷板体、套管、引线、发热电路、点胶、第三连接点、第二连接点、第一连接点;在使用时,通过双蛇形发热电路的设置,能够大大增加陶瓷板体发热效果,但是该技术方案中的双蛇形发射电路在使用时是同时工作的,并不能根据不同的发热需求通过不同电压实现档位的切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档位切换的双电阻陶瓷发热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电阻陶瓷发热芯,包括陶瓷圆片、以及设置于陶瓷圆片一端的三根引线,所述陶瓷圆片的内部设置有圆形的发热芯主体,所述发热芯主体包括第一发热电路、以及与第一发热电路错位设置的第二发热电路,第一发热电路与第二发热电路上下平行且同心,三根引线分别连接第一发热电路和第二发热电路,且第一发热电路和第二发热电路只连接两根引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错位第一发热电路和第二发热电路发热,并通过引线实现不同电压的连接,从而实现挡位的切换,方便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发热;
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档位切换的优点。
进一步,所述第一发热电路包括两个镜像设置的第一弧形部、两个镜像设置的第二弧形部、以及设置于两个第二弧形部内侧面的圆形部,所述第二弧形部位于第一弧形部与圆形部之间,所述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以及圆形部同心设置,所述圆形部的上端设置有缺口,以形成两个端点,端点连接有与第二弧形部上端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二弧形部的下端与第一弧形部的下端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弧形部的上端均连接有与引线独立连接的第一连接点。
进一步,所述第二发热电路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子电路,所述子电路包括直径逐个增加的一个第三弧形部、两个第六弧形部、一个第五弧形部、以及三个第四弧形部,所述第三弧形部的下端均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直线部,两个直线部的下端连接,两个所述第六弧形部的下端连接,两个所述第六弧形部的上端分别与临近的第三弧形部和第五弧形部独立连接,所述第五弧形部连接临近的第四弧形部的下端,相邻的第四弧形部首尾相接,位于最外侧的第四弧形部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点,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点与其中一个第一连接点重合并连接,另一个第二连接点与剩余的一根引线连接。
进一步,所述圆形部位于两个第三弧形部之间,所述第二弧形部和第一弧形部位于第五弧形部与最内侧的第四弧形部之间,所述连接部位于最内侧的第四弧形部内侧且与第三弧形部、第五弧形部、以及第六弧形部不接触。
进一步,所述引线靠近陶瓷圆片一端的表面包裹有一端抵接在陶瓷圆片上的套管。
进一步,所述套管的材质为铁氟龙。
进一步,所述引线远离陶瓷圆片的一端沾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发热芯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第一发热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第二发热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陶瓷圆片,2、套管,3、引线,4、第一发热电路,41、第一连接点,42、圆形部,43、第一弧形部,44、第二弧形部,45、连接部,5、第二发热电路,51、第二连接点,52、第三弧形部,53、第四弧形部;54、第五弧形部,55、直线部,56、第六弧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双电阻陶瓷发热芯,包括陶瓷圆片1、以及设置于陶瓷圆片1一端的三根引线3,陶瓷圆片1分为上下两部分且内部开设有放置腔,放置腔内设置有圆形的发热芯主体,发热芯主体通过电阻浆料印刷在放置腔内,发热芯主体包括第一发热电路4、以及与第一发热电路4错位设置的第二发热电路5,第一发热电路4与第二发热电路5上下平行且同心,三根引线3分别连接第一发热电路4和第二发热电路5,且第一发热电路4和第二发热电路5只连接两根引线3;
当需要发热温度高时,将与第二发热电路5连接的引线3连接220V电源,第二发热电路5通电发热,而当需要发热温度低时,将与第一发热电路4连接的引线3连接12V电源,第一发热电路4通电发热,当使用完成后,将电路断开即可,满足不同的发热需求;
采用圆形设置的发热芯主体保证对某一点位的加热,从而保证热效率高和加热均匀。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热电路4包括两个镜像设置的第一弧形部43、两个镜像设置的第二弧形部44、以及设置于两个第二弧形部44内侧面的圆形部42,第二弧形部44位于第一弧形部43与圆形部42之间,第一弧形部43、第二弧形部44、以及圆形部42同心设置,圆形部42的上端设置有缺口,以形成两个端点,端点连接有与第二弧形部44上端连接的连接部45,第二弧形部44的下端与第一弧形部43的下端连接,两个第一弧形部43的上端均真空钎焊连接有第一连接点41,第一连接点41通过真空钎焊独立连接引线3,圆形部42、第一弧形部43、第二弧形部44、以及连接部45为一体成型,其中成型过程为压制、切割并在1650℃的还原气氛下烧制成型。
第二发热电路5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子电路,子电路包括直径逐个增加的一个第三弧形部52、两个第六弧形部56、一个第五弧形部54、以及三个第四弧形部53,第三弧形部52的下端均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直线部55,两个直线部55的下端连接,两个第六弧形部56的下端连接,两个第六弧形部56的上端分别与临近的第三弧形部52和第五弧形部54独立连接,第五弧形部54连接临近的第四弧形部53的下端,相邻的第四弧形部53首尾相接,位于最外侧的第四弧形部53的上端真空钎焊连接有第二连接点51,其中一个第二连接点51与其中一个第一连接点41重合并真空钎焊连接,另一个第二连接点51与剩余的一根引线3真空钎焊连接,第二连接点51、第三弧形部52、第四弧形部53、第五弧形部54、直线部55、以及第六弧形部56一体成型,其中成型过程为压制、切割并在1650℃的还原气氛下烧制而成;
圆形部42位于两个第三弧形部52之间,第二弧形部44和第一弧形部43位于第五弧形部54与最内侧的第四弧形部53之间,连接部45位于最内侧的第四弧形部53内侧且与第三弧形部52、第五弧形部54、以及第六弧形部56不接触。
在使用时,通过将第一加热电路的圆形部42、第一弧形部43、第二弧形部44、以及连接部45放置在第二加热电路的第二连接点51、第三弧形部52、第四弧形部53、第五弧形部54、直线部55、以及第六弧形部56之间使得在切换档位后仍然能够对加热区域进行加热,保证加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引线3靠近陶瓷圆片1一端的表面包裹有套管2,套管2一端通过点胶密封连接在陶瓷圆片1上,套管2的材质为铁氟龙;通过采用铁氟龙材质的套管2实现对引线3的防护,保证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引线3远离陶瓷圆片1的一端沾锡。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双电阻陶瓷发热芯,包括陶瓷圆片、以及设置于陶瓷圆片一端的三根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圆片的内部设置有圆形的发热芯主体,所述发热芯主体包括第一发热电路、以及与第一发热电路错位设置的第二发热电路,第一发热电路与第二发热电路上下平行且同心,三根引线分别连接第一发热电路和第二发热电路,且第一发热电路和第二发热电路只连接两根引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阻陶瓷发热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电路包括两个镜像设置的第一弧形部、两个镜像设置的第二弧形部、以及设置于两个第二弧形部内侧面的圆形部,所述第二弧形部位于第一弧形部与圆形部之间,所述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以及圆形部同心设置,所述圆形部的上端设置有缺口,以形成两个端点,端点连接有与第二弧形部上端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二弧形部的下端与第一弧形部的下端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弧形部的上端均连接有与引线独立连接的第一连接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阻陶瓷发热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热电路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子电路,所述子电路包括直径逐个增加的一个第三弧形部、两个第六弧形部、一个第五弧形部、以及三个第四弧形部,所述第三弧形部的下端均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直线部,两个直线部的下端连接,两个所述第六弧形部的下端连接,两个所述第六弧形部的上端分别与临近的第三弧形部和第五弧形部独立连接,所述第五弧形部连接临近的第四弧形部的下端,相邻的第四弧形部首尾相接,位于最外侧的第四弧形部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点,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点与其中一个第一连接点重合并连接,另一个第二连接点与剩余的一根引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阻陶瓷发热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部位于两个第三弧形部之间,所述第二弧形部和第一弧形部位于第五弧形部与最内侧的第四弧形部之间,所述连接部位于最内侧的第四弧形部内侧且与第三弧形部、第五弧形部、以及第六弧形部不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阻陶瓷发热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靠近陶瓷圆片一端的表面包裹有一端抵接在陶瓷圆片上的套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电阻陶瓷发热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材质为铁氟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电阻陶瓷发热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远离陶瓷圆片的一端沾锡。
CN202320815173.3U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双电阻陶瓷发热芯 Active CN2197406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5173.3U CN219740626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双电阻陶瓷发热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5173.3U CN219740626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双电阻陶瓷发热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40626U true CN219740626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59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15173.3U Active CN219740626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双电阻陶瓷发热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406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64847Y (zh) 大电流电极接触器桥形触头专用高频感应钎焊机
CN102297544A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或制热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CN219740626U (zh) 一种双电阻陶瓷发热芯
CN202254474U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或制热模块
CN204496316U (zh) 一种基于555定时器的智能加热电路
CN201230379Y (zh) Ptc发热元件
CN201735923U (zh) 长寿命插接式电烙铁
CN105813243A (zh) 带电波纹节能电加热控制系统
CN204029936U (zh) 一种圆柱电池电芯整形模具
CN210629885U (zh) 一种方便卡合镂空陶瓷发热体的电热板
CN209570012U (zh) 高效率的箱式加热炉
CN109392202B (zh) 一种放热面为电绝缘材料面阻垢电加热器
CN209526903U (zh) 一种双电阻陶瓷加热管
CN203523058U (zh) 陶瓷发热体及具有其的电暖器
CN209057384U (zh) 液体加热式氮化硅陶瓷电热元件
CN206353531U (zh) 一种具有金属端子的fpc型led灯丝
CN202919923U (zh) 一种豆浆机
CN216650017U (zh) 一种双控温型电子加热器发热芯
CN109041291A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加热板
CN216650032U (zh) 一种双电阻型发热陶瓷芯
CN2506384Y (zh) 一种用于扁铜线直角对焊的中频感应圈
CN220673958U (zh) 一种拔筋按摩仪用陶瓷加热芯
CN208424808U (zh) 一种香薰炉香料加热用发热体
CN215429972U (zh) 一种电子热熔胶陶瓷发热芯
CN219124386U (zh) 异形结构红外加热管及红外加热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