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0579U - 耳机 - Google Patents

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40579U
CN219740579U CN202320658458.0U CN202320658458U CN219740579U CN 219740579 U CN219740579 U CN 219740579U CN 202320658458 U CN202320658458 U CN 202320658458U CN 219740579 U CN219740579 U CN 2197405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main body
ear
hook
reci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584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涤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Padma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Padma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Padma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Padmate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405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405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机,包括置于耳甲腔的主体和置于耳甲艇的耳钩,所述耳钩具有弹性;所述主体与所述耳钩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置耳轮脚的凹槽;所述主体与所述耳钩配合以夹持耳轮脚而实现所述耳机的佩戴。本实用新型通过主体配合在耳甲腔内、耳钩配合在耳甲艇内,两者之间形成的凹槽可以“抱住”耳朵的耳轮脚,以使耳钩与主体配合而夹持住耳轮脚,实现耳机在耳朵上的固定,且该佩戴方式新颖、佩戴牢固且无需插入外耳道、更加舒适;耳钩具有弹性,其具有一定的变形量,可以适配不同个体的耳朵,具有良好的适配性;耳机佩戴于耳朵时,耳钩隐藏于耳甲艇内并被耳机的背面遮挡,不会影响耳机佩戴时的美观。

Description

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可以提供舒适佩戴体验的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耳机技术的进步,其在工作、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蓝牙耳机,由于应用了蓝牙技术而实现免持,可以让用户免除电线的牵绊,因而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
在免除了电线牵绊的同时,蓝牙耳机的防丢失性能也相应遭受弱化,因此对蓝牙耳机佩戴时的牢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蓝牙耳机的类型一般包括入耳式和挂耳式,两者各有优缺点:①入耳式耳机是依靠过盈配合在外耳道的耳塞而实现固定,用户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每个人的外耳道大小不一样,导致存在不同个体佩戴入耳式耳机时松紧程度不一致的问题,因此需要配备多种型号的耳塞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并且存在长时间佩戴耳朵容易胀痛、佩戴不舒适的问题;②挂耳式耳机则是依靠钩在耳轮上的挂钩,不仅会让耳机整体变得更大而不便存放,同时钩在耳轮上也影响美观;③另外,还有头戴式、颈挂式耳机,都较为笨重,同样佩戴舒适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可以提供一种全新的佩戴方式,既能够实现牢固佩戴,也具有良好的适配性,可适应不同个体的差异。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耳机,包括置于耳甲腔的主体和置于耳甲艇的耳钩,所述耳钩具有弹性;所述主体与所述耳钩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置耳轮脚的凹槽;所述主体与所述耳钩配合以夹持耳轮脚而实现所述耳机的佩戴。
所述耳钩的截面包括支撑部和变形部;所述支撑部分别连接所述主体和变形部。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为一截自所述主体的边缘向耳朵方向延伸的柔性件。
优选地,所述变形部为一截自所述支撑部的末端向内、向所述主体方向翻卷的弹性件。具体地,所述变形部的径向尺寸大于耳甲艇;所述变形部呈C形,或者所述变形部呈螺旋形,如阿基米德螺旋形。
所述耳钩在其长度延伸方向上包括第一钩部和第二钩部,所述第一钩部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钩部,且所述第一钩部的内侧配合所述主体以夹持耳轮脚,所述第二钩部的外侧与耳甲艇的内壁贴合。
所述主体面向耳朵的一面凸出形成有出声部,所述出声部与人耳的外耳道相对设置且所述出声部的端面设置有出声孔;所述出声部与所述耳钩设置在所述主体的相同侧面上。具体地,所述出声部的侧面为曲面。
优选地,所述主体为覆盖在耳机壳体面向耳朵一面的软质体,所述软质体与所述耳机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出声部、耳钩均成型于所述软质体上,所述出声部与所述耳钩之间形成有所述凹槽。具体地,所述主体为硅胶材质制成。
或者,所述耳钩与所述主体一体连接,且所述耳钩为硅胶材质制成。
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充电接口。
所述耳机是蓝牙耳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①通过主体配合在耳甲腔内、耳钩配合在耳甲艇内,两者之间形成的凹槽可以“抱住”耳朵的耳轮脚,以使耳钩与主体配合而夹持住耳轮脚,实现耳机在耳朵上的固定,且该佩戴方式新颖、佩戴牢固且无需插入外耳道、更加舒适;
②耳钩具有弹性,其具有一定的变形量,可以适配不同个体的耳朵,具有良好的适配性;
③耳机佩戴于耳朵时,耳钩隐藏于耳甲艇内并被耳机的背面遮挡,不会影响耳机佩戴时的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软质体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佩戴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佩戴状态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主体;
2----耳钩;21---支撑部;22---变形部;2a---第一钩部;2b---第二钩部;
3----凹槽;
4----出声部;41---曲面;
5----出声孔;
6----耳机壳体;
7----充电接口;
A----耳甲腔;B----耳甲艇;C----耳轮脚;D----外耳道。
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要保护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参考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机,包括置于耳甲腔A的主体1和置于耳甲艇B的耳钩2,耳钩2具有弹性;
主体1与耳钩2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置耳轮脚C的凹槽3;
主体1与耳钩2配合以夹持耳轮脚C而实现耳机的佩戴。
参考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
上述耳钩2的截面包括支撑部21和变形部22;支撑部21分别连接主体1和变形部22,以实现变形部22在主体1上的连接;变形部22可被挤压变形以适配不同个体耳甲艇B的形状和/或尺寸,实现变形部22在耳甲艇B内的过盈配合,从而保证与主体1配合实现对耳轮脚C的夹持,进而达到牢固佩戴耳机的目的。
进一步地,上述支撑部21为一截自主体1的边缘向耳朵方向延伸的柔性件,支撑部21向外延伸的长度以满足耳甲艇B的深度为准。具体地,上述变形部22连接于支撑部21的末端。
同时,上述变形部22为一截自支撑部21的末端向内、向主体1方向翻卷的弹性件,当耳机佩戴于耳朵时,变形部22能够过盈地塞置于耳甲艇B内,提高耳机于佩戴耳朵时的牢固性。具体地,变形部22的径向尺寸大于耳甲艇B,当变形部22塞置于耳甲艇B时,变形部22会被压缩变形并稳定地卡在耳甲艇B内,进而让耳机可以牢固地佩戴于耳朵,并让耳机具有良好的适配性。
其次,上述变形部22呈C形。
上述耳钩2在其长度延伸方向上包括第一钩部2a和第二钩部2b,第一钩部2a的尺寸大于第二钩部2b,且第一钩部2a的内侧配合主体1(如下述的出声部4)以夹持耳轮脚C,第二钩部2b的外侧与耳甲艇B的内壁贴合。
上述主体1面向耳朵的一面凸出形成有出声部4,出声部4与人耳的外耳道D相对设置且出声部4的端面设置有出声孔5,当耳机佩戴于耳朵时出声孔5对准外耳道D的入口;出声部4与耳钩2设置在主体1的相同侧面上。此外,主体1内置有耳机工作所需要的电路等元器件(常规设计,图中未示出),使得出声部4能够向外发出声波。
进一步地,上述主体1为覆盖在耳机壳体6面向耳朵一面的软质体,软质体与耳机壳体6可拆卸连接;上述的出声部4、耳钩2均成型于软质体上,也即出声部4与耳钩2一体成型,耳钩2的连接强度得以保证,也可以避免两者的连接位置存在不平顺的凸起等结构,让耳机佩戴于耳朵时更具舒适感;此外出声部4与耳钩2之间形成有上述的凹槽3。主体1与耳机壳体6可拆卸连接,可以实现耳机的两种不同材质零件的分别加工,而且主体1为与耳朵接触的零件,采用软质体制成后,其本身所具备的弹性可以提高耳机佩戴时的舒适性,同时可以满足耳钩2变形的需要。
同时,上述出声部4的侧面为曲面41,以达到贴合外耳道D入口内壁的目的,佩戴更加舒适。
其次,上述主体1为软胶类材质制成,如硅胶等。
此外,上述主体1也可以是耳机的整个外壳部分,则耳钩2则可以是通过焊接等方式一体连接在主体1上的硅胶件,使得主体1具有足够的硬度,而耳钩2则具有一定的弹性以进行变形。
上述凹槽3内设置有充电接口7,充电接口7连接于耳机内部的电路和电池,以实现耳机放置于耳机盒时对耳机的充电,同时充电接口7隐藏于凹槽3内,可以避免佩戴时的不适感。
上述耳机可以是蓝牙耳机。
参考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佩戴过程为:
将出声部4、耳钩2分别对准人体的耳甲腔A和耳甲艇B,并将耳机推入耳朵,使得出声部4贴紧耳甲腔A、其出声孔5对准外耳道D并伸入,并使得耳钩2嵌入耳甲艇B,耳钩2的变形部22被挤压变形以过盈地配合在耳甲艇B内,同时耳钩2与出声部4配合以夹紧耳轮脚C,完成耳机佩戴于耳朵。
参考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在第二实施例中,上述变形部22呈螺旋形。呈螺旋形的变形部22在满足可压缩变形的同时,还可以让变形部22可以更加牢固地塞置于耳甲艇B内。
进一步地,上述变形部22可以呈阿基米德螺旋形。
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其主体1配合在耳甲腔A内、耳钩2配合在耳甲艇B内,两者之间形成的凹槽3可以“抱住”耳朵的耳轮脚C,以使耳钩2与主体1配合而夹持住耳轮脚C,实现耳机在耳朵上的固定,且该佩戴方式新颖、佩戴牢固且无需插入外耳道、更加舒适;耳钩2具有弹性,其具有一定的变形量,可以适配不同个体的耳朵,具有良好的适配性;耳机佩戴于耳朵时,耳钩2隐藏于耳甲艇B内并被耳机的背面遮挡,不会影响耳机佩戴时的美观。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16)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置于耳甲腔的主体和置于耳甲艇的耳钩,所述耳钩具有弹性;
所述主体与所述耳钩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置耳轮脚的凹槽;
所述主体与所述耳钩配合以夹持耳轮脚而实现所述耳机的佩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钩的截面包括支撑部和变形部;所述支撑部分别连接所述主体和变形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为一截自所述主体的边缘向耳朵方向延伸的柔性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部为一截自所述支撑部的末端向内、向所述主体方向翻卷的弹性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部的径向尺寸大于耳甲艇。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部呈C形。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部呈螺旋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部呈阿基米德螺旋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钩在其长度延伸方向上包括第一钩部和第二钩部,所述第一钩部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钩部,且所述第一钩部的内侧配合所述主体以夹持耳轮脚,所述第二钩部的外侧与耳甲艇的内壁贴合。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面向耳朵的一面凸出形成有出声部,所述出声部与人耳的外耳道相对设置且所述出声部的端面设置有出声孔;所述出声部与所述耳钩设置在所述主体的相同侧面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为覆盖在耳机壳体面向耳朵一面的软质体,所述软质体与所述耳机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出声部、耳钩均成型于所述软质体上,所述出声部与所述耳钩之间形成有所述凹槽。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声部的侧面为曲面。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为硅胶材质制成。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钩与所述主体一体连接,且所述耳钩为硅胶材质制成。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充电接口。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机是蓝牙耳机。
CN202320658458.0U 2022-10-18 2023-03-29 耳机 Active CN21974057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373852 2022-10-18
CN202222737385 2022-10-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40579U true CN219740579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52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58458.0U Active CN219740579U (zh) 2022-10-18 2023-03-29 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405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44858B2 (ja) イヤピース位置決めおよび保持構造体
CN218162797U (zh) 一种耳机
US9788099B2 (en) Ear tip with stabilizer
CN107172512B (zh) 耳机耳翼
US10587947B2 (en) Ear tip with anti-tragus stabilizer
US20080298626A1 (en) Audio earbud carrier
CN115767343A (zh) 骨传导耳机
US10687138B2 (en) Conformable headset earloop for stability and comfort
CN210431786U (zh) 耳撑及耳机
CN217011123U (zh) 骨传导耳机
CN215379193U (zh) 耳机及其耳撑
CN219780340U (zh) 一种耳夹式耳机结构
WO2024103725A1 (zh) 耳机
CN219740579U (zh) 耳机
CN212519393U (zh) 一种耳机
WO2021212359A1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及耳机固持结构
CN210225693U (zh) 耳机耳翼结构及耳机
WO2024082556A1 (zh) 耳机
CN219960799U (zh) 耳机
CN221127456U (zh) 一种两用佩戴型耳机
CN215991176U (zh) 耳罩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113271517B (zh) 护耳耳机
CN212086444U (zh) 一种适应人耳耳廓的耳壳及耳机
CN210518775U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216531746U (zh) 一种耳机外壳及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