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32135U -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32135U
CN219732135U CN202320790355.XU CN202320790355U CN219732135U CN 219732135 U CN219732135 U CN 219732135U CN 202320790355 U CN202320790355 U CN 202320790355U CN 219732135 U CN219732135 U CN 2197321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hydraulic engineering
objective table
rotating shaft
support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9035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甘达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79035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321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321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321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利工程领域的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包括载物台,载物台底部设有行走机构,载物台顶部装配有操控机构、机械臂和收集槽,机械臂的输出端依次设有清淤泵和粉碎组件,收集槽与清淤泵之间通过排污管连通,排污管沿机械臂的伸出方向布置,且排污管与机械臂侧壁固定连接。本方案通过设置粉碎组件,对硬化状态下的淤泥块进行粉碎切割后,再通过清淤泵吸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清淤泵工作时,较大的淤泥块难以吸附,较小的淤泥块在吸附进清淤泵时容易损坏泵体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化的因素的积累,河道底部堆积了许多沉积物或泥沙从而形成了淤泥,若不及时清理则会造成河道堵塞,容易影响防洪、排水、灌溉和航运等工作,因此需要清淤装置定期对河道的淤泥进行清理。现有的清淤手段主要有:人工掏挖清淤、淤泥抓斗车掏挖、清淤泵吸取淤泥及清淤船掏挖等,清淤时根据不同的清淤需求选择不同的清淤手段。
在水位较浅的河道不便采用清淤船,通常采用清淤泵或者清淤抓斗车的方式进行清淤,如公告号为CN21323360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包括移动装置、连接装置、操控装置、机械手臂以及清理装置,移动装置包括履带板,连接装置两端分别与若干履带板一表面连接,操控装置一端与连接装置一表面连接,机械手臂安装于连接装置一表面,清理装置包括探头、扩容舱、清淤泵、中介箱以及排污管,探头一端与清淤泵一端通过扩容舱两端连接,中介箱一端与清淤泵上表面连接,排污管一端与中介箱一侧表面连接。
该专利通过移动装置、操控装置、机械手臂以及清理装置的配合,将清理装置上的探头插入淤泥中,通过清淤泵将水位较浅的河道中的淤泥吸取出来,然而一些河道底部的淤泥由于堆积时间长逐渐硬化形成较大的淤泥块,清淤泵工作时,较大的淤泥块难以吸附,较小的淤泥块在吸附进清淤泵时容易损坏泵体,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通过粉碎组件在清淤泵吸附淤泥前对硬化的淤泥块进行粉碎,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清淤泵工作时,较大的淤泥块难以吸附,较小的淤泥块在吸附进清淤泵时容易损坏泵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包括载物台,载物台底部设有行走机构,载物台顶部装配有操控机构、机械臂和收集槽,机械臂的输出端依次设有清淤泵和粉碎组件,收集槽与清淤泵之间通过排污管连通,排污管沿机械臂的伸出方向布置,且排污管与机械臂侧壁固定连接。
本方案的原理:
行走机构带动装置整体移动至待清淤区域,操控机构操控机械臂、清淤泵及粉碎组件进行清淤工作,粉碎组件将淤泥块进行粉碎后,通过清淤泵将粉碎后的泥水吸附至收集槽进行集中处理。
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通过设置粉碎组件,对硬化状态下的淤泥块进行粉碎切割后,再通过清淤泵吸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清淤泵工作时,较大的淤泥块难以吸附,较小的淤泥块在吸附进清淤泵时容易损坏泵体的问题。
进一步,粉碎组件与清淤泵的输入端可拆卸连接。
有益效果:对于水位较浅淤泥较少,且淤泥未硬化的小河道,可将粉碎组件拆卸,直接通过清淤泵进行清淤;对于存在硬化淤泥的河道,将粉碎组件与清淤泵连接,以切割粉碎硬化状态的淤泥,避免泵体损坏;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适应不同的清淤需求,尽可能的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粉碎组件包括支撑筒,支撑筒顶部设有开口,开口与清淤泵的输入端连通,支撑筒底部设有若干过滤孔,支撑筒底部边缘设有若干与支撑筒一体成型的尖刺,尖刺与支撑筒底部围绕形成粉碎区,支撑筒内设有遮挡区,遮挡区内设有供电模块和驱动件,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有切割组件,且切割组件远离驱动件的一端贯穿支撑筒并延伸至粉碎区。
有益效果:机械臂向下施力时,尖刺穿破较大的淤泥块,使其初步碎裂,遮挡区内的驱动件带动切割组件对粉碎区的淤泥块进行切割粉碎,粉碎后的淤泥通过过滤孔进入支撑筒内部,再通过清淤泵吸附支撑筒内的淤泥,避免了硬化状态下的淤泥块损坏清淤泵,并且,尖刺可以用于探测待清淤区域的硬物是石块还是淤泥块,避免石块与切割组件直接接触导致设备受损。
进一步,尖刺沿支撑筒底部周向均匀布置。
有益效果:尖刺将石块等硬物阻隔于粉碎区外,避免粉碎淤泥块时,其他硬物对切割组件造成干扰从而损坏设备。
进一步,切割组件包括与遮挡区顶部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顶部套设有第一锥齿轮,第一转轴上同轴套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与支撑筒底部转动配合,第二转轴顶部套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刀片和若干第二刀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之间啮合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与驱动件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由于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同轴相对放置,且通过第三锥齿轮啮合,驱动件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时,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反向转动,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反向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反向转动,将粉碎区的淤泥块粉碎更均匀。
进一步,第一转轴底部呈锥形。
有益效果:支撑筒边缘的尖刺将待清淤区域的淤泥块进行初步碎裂时,底部呈锥形的第一转轴对粉碎区的淤泥块进一步碎裂,避免存在较大的淤泥块阻碍粉碎,提高粉碎效率,同时避免粉碎组件受损。
进一步,行走机构包括沿载物台长度方向对称布置的履带组件,履带组件之间设有承重台,承重台位于载物台下方,承重台与载物台之间设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靠近承重台的一端与承重台转动连接,升降组件靠近载物台的一端与载物台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履带组件带动清淤装置进行位移变化,承重台与载物台之间设置升降组件,通过调节升降组件可以改变载物台与承重台的间距,能够满足不同浅水位的河道清淤需求,避免载物台上的设备及工作人员陷入淤泥中,升降组件与承重台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便于调节载物台和清淤机构的工作方向。
进一步,清淤泵与收集槽之间连通有泥水分离机构,泥水分离机构连通有回水管,回水管沿机械臂的伸出方向布置,回水管位于机械臂远离排污管的一侧,且回水管与机械臂侧壁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清淤泵吸附的淤泥通过泥水分离机构进行固液分离,去除水分后的泥渣沿着排污管进入收集槽以便后续集中处理,分离后的水通过回水管回流至待清淤区域,用于粉碎组件粉碎硬化状态的淤泥块时对粉碎组件上的淤泥渣进行冲洗,避免淤泥渣影响粉碎效率,不仅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还避免了粉碎组件受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清淤泵内设有吸淤通道,吸淤通道呈文丘里管状。
有益效果:由于吸淤通道呈文丘里管状,粉碎后的淤泥通过吸淤通道时产生文丘里效应,增大了吸附时的流速,提高了吸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利工程清淤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利工程清淤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粉碎组件的剖面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操控机构1、载物台2、行走机构3、履带组件31、承重台32、升降组件33、收集槽4、泥水分离机构5、排污管6、机械臂7、清淤泵8、粉碎组件9、支撑筒91、过滤孔92、尖刺93、遮挡区94、回水管10、供电模块11、驱动件12、第一转轴13、第二转轴14、第一锥齿轮15、第二锥齿轮16、第三锥齿轮17、第一刀片18、第二刀片19。
实施例1: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所示: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包括载物台2,载物台2底部设有行走机构3,载物台2顶部装配有操控机构1、机械臂7和收集槽4,机械臂7的输出端依次设有清淤泵8和粉碎组件9,收集槽4与清淤泵8之间通过排污管6连通,排污管6沿机械臂7的伸出方向布置,且排污管6与机械臂7侧壁固定连接。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行走机构3带动装置整体移动至待清淤区域,操控机构1操控机械臂7、清淤泵8及粉碎组件9进行清淤工作,粉碎组件9将淤泥块进行粉碎后,通过清淤泵8将粉碎后的泥水吸附至收集槽4进行集中处理。通过设置粉碎组件9,对硬化状态下的淤泥块进行粉碎切割后,再通过清淤泵8吸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清淤泵工作时,较大的淤泥块难以吸附,较小的淤泥块在吸附进清淤泵8时容易损坏泵体的问题。
实施例2:
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粉碎组件9与清淤泵8的输入端可拆卸连接。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对于水位较浅淤泥较少,且淤泥未硬化的小河道,可将粉碎组件9拆卸,直接通过清淤泵8进行清淤;对于存在硬化淤泥的河道,将粉碎组件9与清淤泵8连接,以切割粉碎硬化状态的淤泥,避免泵体损坏;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适应不同的清淤需求,尽可能的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3:
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如附图3所示,粉碎组件9包括支撑筒91,支撑筒91顶部设有开口,开口与清淤泵8的输入端连通,支撑筒91底部设有若干过滤孔92,支撑筒91底部边缘设有若干与支撑筒一体成型的尖刺93,尖刺93与支撑筒91底部围绕形成粉碎区,支撑筒91内设有遮挡区94,遮挡区94内设有供电模块11和驱动件12,本实施例中驱动件12为电机,驱动件12的输出端连接有切割组件,且切割组件远离驱动件12的一端贯穿支撑筒91并延伸至粉碎区。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机械臂6向下施力时,尖刺93穿破较大的淤泥块,使其初步碎裂,遮挡区94内的驱动件12带动切割组件对粉碎区的淤泥块进行切割粉碎,粉碎后的淤泥通过过滤孔92进入支撑筒91内部,再通过清淤泵8吸附支撑筒91内的淤泥,避免了硬化状态下的淤泥块损坏清淤泵8,并且,尖刺93可以用于探测待清淤区域的硬物是石块还是淤泥块,避免石块与切割组件直接接触导致设备受损。
实施例4:
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尖刺93沿支撑筒91底部周向均匀布置。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尖刺93将石块等硬物阻隔于粉碎区外,避免粉碎淤泥块时,其他硬物对切割组件造成干扰从而损坏设备。
实施例5:
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如附图3和图4所示,切割组件包括与遮挡区93顶部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13,第一转轴13顶部套设有第一锥齿轮15,第一转轴13上同轴套设有第二转轴14,第二转轴14与支撑筒91底部转动配合,第二转轴14顶部套设有第二锥齿轮16,第一转轴13和第二转轴14上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刀片18和若干第二刀片19,第一锥齿轮15和第二锥齿轮16之间啮合有第三锥齿轮17,第三锥齿轮17与驱动件12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由于第一锥齿轮15和第二锥齿轮16同轴相对放置,且通过第三锥齿轮17啮合,驱动件13带动第三锥齿轮17转动时,第一锥齿轮15和第二锥齿轮16反向转动,带动第一转轴13和第二转轴14反向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刀片18和第二刀片19反向转动,将粉碎区的淤泥块粉碎更均匀。
实施例6:
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如附图3所示,第一转轴13底部呈锥形。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支撑筒91边缘的尖刺93将待清淤区域的淤泥块进行初步碎裂时,底部呈锥形的第一转轴13对粉碎区的淤泥块进一步碎裂,避免存在较大的淤泥块阻碍粉碎,提高粉碎效率,同时避免粉碎组件受损。
实施例7:
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如附图1和图2所示,行走机构3包括沿载物台2长度方向对称布置的履带组件31,履带组件31之间设有承重台32,承重台32位于载物台2下方,承重台32与载物台2之间设有升降组件33,升降组件33靠近承重台2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承重台32转动连接,升降组件33靠近载物台2的一端与载物台2固定连接。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履带组件31带动清淤装置进行位移变化,承重台32与载物台2之间设置升降组件33,通过调节升降组件33可以改变载物台2与承重台32的间距,能够满足不同浅水位的河道清淤需求,避免载物台2上的设备及工作人员陷入淤泥中,升降组件33与承重台3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便于调节载物台2和清淤机构的工作方向。
实施例8:
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如附图1和图2所示,清淤泵8与收集槽4之间连通有泥水分离机构5,泥水分离机构5连通有回水管10,回水管10沿机械臂7的伸出方向布置,回水管10位于机械臂7远离排污管6的一侧,且回水管10与机械臂7侧壁固定连接。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清淤泵8吸附的淤泥通过泥水分离机构5进行固液分离,去除水分后的泥渣沿着排污管6进入收集槽4以便后续集中处理,分离后的水通过回水管10回流至待清淤区域,用于粉碎组件9粉碎硬化状态的淤泥块时,对粉碎组,9上的淤泥渣进行冲洗,避免淤泥渣影响粉碎效率,不仅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还避免了粉碎组件9受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9:
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清淤泵8内设有吸淤通道,吸淤通道呈文丘里管状。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由于吸淤通道呈文丘里管状,粉碎后的淤泥通过吸淤通道时产生文丘里效应,增大了吸附时的流速,提高了吸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物台,载物台底部设有行走机构,载物台顶部装配有操控机构、机械臂和收集槽,机械臂的输出端依次设有清淤泵和粉碎组件,收集槽与清淤泵之间通过排污管连通,排污管沿机械臂的伸出方向布置,且排污管与机械臂侧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粉碎组件与清淤泵的输入端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粉碎组件包括支撑筒,支撑筒顶部设有开口,开口与清淤泵的输入端连通,支撑筒底部设有若干过滤孔,支撑筒底部边缘设有若干与支撑筒一体成型的尖刺,尖刺与支撑筒底部围绕形成粉碎区,支撑筒内设有遮挡区,遮挡区内设有供电模块和驱动件,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有切割组件,且切割组件远离驱动件的一端贯穿支撑筒并延伸至粉碎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尖刺沿支撑筒底部周向均匀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切割组件包括与遮挡区顶部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顶部套设有第一锥齿轮,第一转轴上同轴套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与支撑筒底部转动配合,第二转轴顶部套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刀片和若干第二刀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之间啮合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与驱动件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转轴底部呈锥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行走机构包括沿载物台长度方向对称布置的履带组件,履带组件之间设有承重台,承重台位于载物台下方,承重台与载物台之间设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靠近承重台的一端与承重台转动连接,升降组件靠近载物台的一端与载物台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淤泵与收集槽之间连通有泥水分离机构,泥水分离机构连通有回水管,回水管沿机械臂的伸出方向布置,回水管位于机械臂远离排污管的一侧,且回水管与机械臂侧壁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淤泵内设有吸淤通道,吸淤通道呈文丘里管状。
CN202320790355.XU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Active CN2197321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0355.XU CN219732135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0355.XU CN219732135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32135U true CN219732135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56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90355.XU Active CN219732135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321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85081B (zh)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垃圾淤泥清除机构
CN110130434B (zh) 渠道长边坡清淤过滤机
CN211143158U (zh) 一种河道清淤装置
US2016024492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epening riverbeds and their cleaning from sediments
CN115467385B (zh) 一种配套于黄河流域的清淤设备及其应用
JP2006223154A (ja) 蓮根掘取装置
KR200393717Y1 (ko) 수중의 오니퇴적물 제거장치
KR102037793B1 (ko) 수중 청소장치 및 방법
CN219732135U (zh)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215518938U (zh) 一种湿地河道的清淤疏导装置
CN213868017U (zh) 水利施工排淤装置
CN219136507U (zh) 一种用于曝气生物滤池的污杂物去除装置
CN210216552U (zh)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垃圾淤泥清除机构
KR100498119B1 (ko) 건축폐기물 파쇄후 발생된 재생모래 세척장치
CN210032070U (zh) 市政排水工程沉泥井清淤装置
CN208088489U (zh) 一种地下管道淤泥清理装置
CN216552140U (zh) 一种搅吸装置
JP2856668B2 (ja) 高濃度浚渫装置
CN220284911U (zh) 一种水渠清淤装置
CN219308912U (zh) 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水下污物粉碎装置
CN218204804U (zh) 一种设有防堵清理结构的合流排水管道
CN218810982U (zh) 一种带有吸附功能的水面藻类收集装置
CN217232214U (zh) 一种网管清淤设备
CN220888788U (zh) 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设备
CN210636408U (zh) 一种开式水域除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