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32060U - 一种应用于松散地质结构的桩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松散地质结构的桩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32060U
CN219732060U CN202321066543.4U CN202321066543U CN219732060U CN 219732060 U CN219732060 U CN 219732060U CN 202321066543 U CN202321066543 U CN 202321066543U CN 219732060 U CN219732060 U CN 219732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arc
soft soil
soil layer
pile found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6654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汝培
邓柏声
梁建杭
何宗灼
冯嘉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ingg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ingg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ingg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ingg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6654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320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32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320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路基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松散地质结构的桩基结构,包括软土层,所述软土层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桩筒,所述桩筒的外壁面开设有多个滑动孔,且多个所述滑动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弧形滑动板,重力敲击柱外表面与弧形滑动板的边侧斜面相接触,使得弧形滑动板向外延伸并进入软土层的内部,当重力敲击柱到达桩筒的内部底部并使得所有弧形滑动板延伸至软土层的内部后,此时使用人员向桩筒的内部注入高压浆液,高压浆液会经注浆孔一进入注浆孔二的内部,从而便于高压浆液经注浆孔二向软土层的周围分散胶结连成整体,从而提高桩筒的承载力与稳定性,使得桩筒不会轻易的出现沉降和侧向变形,增加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松散地质结构的桩基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路基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松散地质结构的桩基结构。
背景技术
松散地质在我国较多地区均有分布,而在道路、桥梁、建筑等工程施工中,桩基应用广泛,但由于松散地质机构本身的特点导致无法较好的承受桩基的荷载,如何使松散地质机构更加结实与桩基的使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如公告号为CN215165777U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软土地基的桩基结构,包括打入软土地基的刚性桩体,刚性桩体顶部固设有桩帽,相邻桩帽经EPS结构层连接,所述EPS结构层包括铺设于EPS板与桩帽下部的防水结构层和铺设于EPS板与桩帽上部的钢筋混凝土板,EPS板铺设于相邻桩帽之间,EPS板与桩帽和防水结构层之间铺设有砂垫层,桩帽与EPS板之间的缝隙用膨胀水泥砂浆进行填缝,钢筋混凝土板与桩帽上部铺设加筋垫层,加筋垫层上部铺设路堤填料。本实用新型不受桩帽间狭窄空间的限制,施工简单快捷,方便无噪音,同时保证施工质量和缩短工期,适用于路基施工技术领域。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该技术有以下问题,该装置通过将刚性桩体打入软土地基内并在桩帽之间铺设EPS板并通过膨胀水泥砂浆填缝,从而使得不需要夯实设备的繁琐操作,施工方便无噪音并通过在钢筋混凝土上铺设加筋垫层,进一步增加路堤下方的承载能力,其下方受力更加均匀,减小不均匀沉降和侧向变形,但是该装置刚性桩体是打入软土地基内的,由于软土地基内是软土结构刚性桩体在打入后只通过桩壁和软土之间间保持摩擦力,使得整体的稳定性差,为此提供一种应用于松散地质结构的桩基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该装置刚性桩体是打入软土地基内的,由于软土地基内是软土结构刚性桩体在打入后只通过桩壁和软土之间间保持摩擦力,使得整体的稳定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松散地质结构的桩基结构。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于松散地质结构的桩基结构,包括软土层,所述软土层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桩筒,所述桩筒的外壁面开设有多个滑动孔,且多个所述滑动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弧形滑动板,所述弧形滑动板位于所述桩筒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弧形挡块,所述桩筒的外壁面位于所述滑动孔的边侧开设有多个安装槽,且多个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小型磁块,所述小型磁块与所述弧形挡块的一侧相吸附,所述弧形滑动板的一端开设有注浆孔一,所述弧形滑动板的左右两边开设有与所述注浆孔一相对应的注浆孔二,所述注浆孔一与所述注浆孔二相连通,所述桩筒的内部设置有重力敲击柱,所述重力敲击柱的外壁面与所述弧形滑动板的一端边侧相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重力敲击柱外表面与弧形滑动板的边侧斜面相接触,使得弧形滑动板向外延伸并进入软土层的内部,当重力敲击柱到达桩筒的内部底部并使得所有弧形滑动板延伸至软土层的内部后,此时使用人员取出重力敲击柱,然后向桩筒的内部注入高压浆液,进入桩筒内部的高压浆液会对桩筒内部的空间进行填充且部分高压浆液会经注浆孔一进入注浆孔二的内部,通过高压浆液进入注浆孔二的内部,从而便于高压浆液经注浆孔二向软土层的周围分散胶结连成整体,从而提高桩筒的承载力与稳定性,使得桩筒不会轻易的出现沉降和侧向变形,增加实用性。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桩筒的外壁面固定安装有压紧底板,且所述压紧底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固定环,所述连接固定环的外壁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插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设置的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插槽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插槽,便于连接杆插接在内部通过螺栓固定,通过设置的连接杆,便于对多个桩筒进行连接加固,使其形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的增加桩筒的稳定性。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述压紧底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加固柱,且所述加固柱的一端插入所述软土层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加固柱,便于对压紧底板进行加固,使得压紧底板更加的牢固。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桩筒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桩帽,且所述连接桩帽之间浇筑有混凝土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连接桩帽,便于对混凝土层进行浇筑。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滑动板的一端边侧为斜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弧形滑动板的一端边侧为斜面结构,便于弧形滑动板在重力敲击柱的挤压推动下向软土层内部延伸。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固定环的外表面开设有四个插槽,且四个所述插槽呈圆周阵列开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四个插槽,便于连接杆插接在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方便对多个桩筒进行连接加固。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固柱的外壁面固定安装有多个倒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倒钩,便于增加加固柱的支撑加固效果。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中,由于采用了上述该方案,使用人员首先使用外部设备敲击重力敲击柱使其向下移动,便于重力敲击柱外表面与弧形滑动板的边侧斜面相接触,使得弧形滑动板向外延伸并进入软土层的内部,当重力敲击柱到达桩筒的内部底部并使得所有弧形滑动板延伸至软土层的内部后,此时使用人员取出重力敲击柱,然后向桩筒的内部注入高压浆液,进入桩筒内部的高压浆液会对桩筒内部的空间进行填充且部分高压浆液会经注浆孔一进入注浆孔二的内部,通过高压浆液进入注浆孔二的内部,从而便于高压浆液经注浆孔二向软土层的周围分散胶结连成整体,从而提高桩筒的承载力与稳定性,使得桩筒不会轻易的出现沉降和侧向变形,增加实用性。
2、本申请中,由于采用了上述该方案,通过设置的四个插槽,便于连接杆插接在内部通过螺栓固定,通过设置的连接杆,便于对多个桩筒进行连接加固,使其形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的增加桩筒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混凝土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注浆孔二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软土层;2、桩筒;3、滑动孔;4、弧形滑动板;5、弧形挡块;6、安装槽;7、小型磁块;8、注浆孔一;9、注浆孔二;10、重力敲击柱;11、压紧底板;12、连接固定环;13、插槽;14、连接杆;15、加固柱;16、连接桩帽;17、混凝土层;18、倒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考图1、图2和图3,一种应用于松散地质结构的桩基结构,包括软土层1,软土层1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桩筒2;通过设置的软土层1,便于使用人员将桩筒2稳定垂直的打入其内部,便于后续施工时对其他物体进行支撑。
参考图2、图3和图4,桩筒2的外壁面开设有多个滑动孔3,且多个滑动孔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弧形滑动板4;通过设置的滑动孔3,便于弧形滑动板4在内部滑动,且多个滑动孔3共分为六层,每层桩筒2外壁面呈圆周阵列开设有三个滑动孔3。
参考图2、图4和图5,弧形滑动板4位于桩筒2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弧形挡块5;通过设置的弧形挡块5,尽量防止桩筒2在打入软土层1内部时土壤进入桩筒2的内部。
参考图1、图2,桩筒2的外壁面位于滑动孔3的边侧开设有多个安装槽6,且多个安装槽6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小型磁块7,小型磁块7与弧形挡块5的一侧相吸附;通过设置的安装槽6,便于对小型磁块7进行安装固定,小型磁块7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安装,通过设置的小型磁块7,便于对弧形挡块5进行吸附固定,使得桩筒2在运输或者安装时弧形滑动板4不会来回滑动并脱离滑动孔3的内部。
参考图2、图4和图5,弧形滑动板4的一端开设有注浆孔一8,弧形滑动板4的左右两边开设有与注浆孔一8相对应的注浆孔二9,注浆孔一8与注浆孔二9相连通,弧形滑动板4的一端边侧为斜面结构,桩筒2的内部设置有重力敲击柱10,重力敲击柱10的外壁面与弧形滑动板4的一端边侧相接触;使用人员首先将桩筒2打入软土层1的内部,然后再将重力敲击柱10放入桩筒2的内部并敲击重力敲击柱10使其向下移动,通过重力敲击柱10的向下移动,从而便于重力敲击柱10外表面与弧形滑动板4的边侧斜面相接触,使得弧形滑动板4向外延伸并进入软土层1的内部,当重力敲击柱10到达桩筒2的内部底部并使得所有弧形滑动板4延伸至软土层1的内部后,此时使用人员取出重力敲击柱10,然后向桩筒2的内部注入高压浆液,进入桩筒2内部的高压浆液会对桩筒2内部的空间进行填充且部分高压浆液会经注浆孔一8进入注浆孔二9的内部,通过高压浆液进入注浆孔二9的内部,从而便于向软土层1的周围注入高压浆液使得软土层1胶结连成整体,进一步的提高桩筒2的承载力,尽量防止桩筒2出现沉降和侧向变形。
参考图1、图3,桩筒2的外壁面固定安装有压紧底板11,且压紧底板1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固定环12,连接固定环12的外壁面开设有插槽13,插槽13的内部插接有连接杆14,连接固定环12的外表面开设有四个插槽13,且四个插槽13呈圆周阵列开设,连接杆14通过设置的螺栓固定安装在插槽13的内部;通过设置的压紧底板11,便于对连接固定环12进行安装固定,通过设置的四个插槽13,便于连接杆14插接在内部通过螺栓固定,通过设置的连接杆14,便于对多个桩筒2进行连接,使其形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的增加桩筒2的稳定性。
参考图1,压紧底板1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加固柱15,且加固柱15的一端插入软土层1的内部,加固柱15的外壁面固定安装有多个倒钩18;通过设置的加固柱15,便于对压紧底板11进行加固,使得压紧底板11更加的牢固。
参考图1、图4,桩筒2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桩帽16,且连接桩帽16之间浇筑有混凝土层17;通过设置的连接桩帽16,便于对混凝土层17进行浇筑。
本申请一种应用于松散地质结构的桩基结构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人员首先将桩筒2稳定垂直的打入软土层1的内部,当桩筒2进入软土层1的内部后,此时使用人员将重力敲击柱10放入桩筒2的内部并使用外部设备敲击重力敲击柱10使其向下移动,通过重力敲击柱10的向下移动,从而便于重力敲击柱10外表面与弧形滑动板4的边侧斜面相接触,使得弧形滑动板4向外延伸并进入软土层1的内部,当重力敲击柱10到达桩筒2的内部底部并使得所有弧形滑动板4延伸至软土层1的内部后,此时使用人员取出重力敲击柱10,然后向桩筒2的内部注入高压浆液,进入桩筒2内部的高压浆液会对桩筒2内部的空间进行填充且部分高压浆液会经注浆孔一8进入注浆孔二9的内部,通过高压浆液进入注浆孔二9的内部,从而便于高压浆液经注浆孔二9向软土层1的周围分散胶结连成整体,从而提高桩筒2的承载力与稳定性,使得桩筒2不会轻易的出现沉降和侧向变形,增加实用性。
通过设置的压紧底板11,便于对连接固定环12进行安装固定,通过设置的四个插槽13,便于连接杆14插接在内部通过螺栓固定,通过设置的连接杆14,便于对多个桩筒2进行连接加固,使其形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的增加桩筒2的稳定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应用于松散地质结构的桩基结构,包括软土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土层(1)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桩筒(2),所述桩筒(2)的外壁面开设有多个滑动孔(3),且多个所述滑动孔(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弧形滑动板(4),所述弧形滑动板(4)位于所述桩筒(2)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弧形挡块(5),所述桩筒(2)的外壁面位于所述滑动孔(3)的边侧开设有多个安装槽(6),且多个所述安装槽(6)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小型磁块(7),所述小型磁块(7)与所述弧形挡块(5)的一侧相吸附,所述弧形滑动板(4)的一端开设有注浆孔一(8),所述弧形滑动板(4)的左右两边开设有与所述注浆孔一(8)相对应的注浆孔二(9),所述注浆孔一(8)与所述注浆孔二(9)相连通,所述桩筒(2)的内部设置有重力敲击柱(10),所述重力敲击柱(10)的外壁面与所述弧形滑动板(4)的一端边侧相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松散地质结构的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筒(2)的外壁面固定安装有压紧底板(11),且所述压紧底板(1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固定环(12),所述连接固定环(12)的外壁面开设有插槽(13),所述插槽(13)的内部插接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通过设置的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插槽(13)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松散地质结构的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底板(1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加固柱(15),且所述加固柱(15)的一端插入所述软土层(1)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松散地质结构的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筒(2)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桩帽(16),且所述连接桩帽(16)之间浇筑有混凝土层(1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松散地质结构的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滑动板(4)的一端边侧为斜面结构。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松散地质结构的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固定环(12)的外表面开设有四个插槽(13),且四个所述插槽(13)呈圆周阵列开设。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松散地质结构的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柱(15)的外壁面固定安装有多个倒钩(18)。
CN202321066543.4U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应用于松散地质结构的桩基结构 Active CN219732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66543.4U CN219732060U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应用于松散地质结构的桩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66543.4U CN219732060U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应用于松散地质结构的桩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32060U true CN219732060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63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66543.4U Active CN219732060U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应用于松散地质结构的桩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320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37567B (zh) 利用原有桩基础支撑既有建筑地下增层的方法
US6050749A (en) Concrete masonry unit for reinforced retaining wall
CN110700291A (zh) 一种联合支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526781B (zh) 一种古建筑基础整体托盘隔震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1770942U (zh) 用于软土地基现场浇注混凝土连续梁桥支架
CN104988948A (zh) 一种肋板式挡土墙及其构筑方法
CN219732060U (zh) 一种应用于松散地质结构的桩基结构
CN209759925U (zh) 一种适用于深厚软基的装配式路基施工系统
CN108166524A (zh) 治理大范围、高填方边坡的工程方法及其薄壁箱式挡土墙
KR20050115012A (ko) 포스트 텐션을 통한 보강토 교대 축조공법
CN106245546A (zh) 一种波纹钢管廊结构
CN203603176U (zh) 一种古建筑基础整体托盘隔震加固结构
CN214883846U (zh) 一种高填方路堤轻质挡土墙
CN110528495A (zh) 一种废弃橡胶轮胎构造地基的施工方法
CN113403903B (zh) 一种公路施工用路基加固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211228589U (zh) 支挡结构
CN113216225A (zh) 一种抵御高边坡墙背填土压力的超静定防护结构
CN114182591A (zh) 沉井式软土地基及软土地基加固方法
CN201554035U (zh) 一种马蹄形加筋土挡土墙用预制块式墙面板结构
CN216238614U (zh) 建筑回填基坑用承台装配结构
CN110847444A (zh) 一种圈梁、构造柱和夯土墙协同沉降的施工方法
CN217758694U (zh) 一种用于房建回填施工的夯实装置
CN215976665U (zh) 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
CN217974367U (zh) 一种软土地基加固挤密桩施工装置
CN214993736U (zh) 用原竹加固的软土地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