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93736U - 用原竹加固的软土地基 - Google Patents

用原竹加固的软土地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93736U
CN214993736U CN202121151466.3U CN202121151466U CN214993736U CN 214993736 U CN214993736 U CN 214993736U CN 202121151466 U CN202121151466 U CN 202121151466U CN 214993736 U CN214993736 U CN 214993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ft soil
soil foundation
bamboo
raw
reinforc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5146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崇喜
周丕健
毛兴平
程树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12115146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93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93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937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基,尤其是公开了一种用原竹加固的软土地基,属于工程建设辅助施工设施设计建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施工成本低,施工周期相对较低,处理效果显著提高的用原竹加固的软土地基。所述的软土地基包括软土地基本体,所述的软土地基还包括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和复合表面硬化体,所述的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插接在所述的软土地基本体中,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未伸入软土地基本体内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的复合表面硬化体内。

Description

用原竹加固的软土地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土地基,尤其是涉及一种用原竹加固的软土地基,属于工程建设辅助施工设施设计建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软土地段,对于软土地基普遍的处理方法是换填法、沙(碎石)桩挤密法、强夯法等进行加固处理,然而,以上方法工序多,工程量大,成本高,周期长,对交通和周边环境影响大等一系列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成本低,施工周期相对较低,处理效果显著提高的用原竹加固的软土地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原竹加固的软土地基,包括软土地基本体,所述的软土地基还包括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和复合表面硬化体,所述的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插接在所述的软土地基本体中,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未伸入软土地基本体内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的复合表面硬化体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复合表面硬化体至少包括土工布和混凝土垫层,所述的土工布垫接在混凝土垫层与软土地基本体之间,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未伸入软土地基本体内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的混凝土垫层中。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复合表面硬化体还包括砂石垫层,所述的砂石垫层布置在土工布与软土地基本体之间。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包括原竹网架和灌浆复合体,所述的灌浆复合体位于所述的原竹网架中。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原竹网架包括竖向原竹、横向原竹和纵向原竹,所述的横向原竹和所述的纵向原竹分别与竖向原竹内腔连通的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的竖向原竹插接在所述的软土地基本体中,至少在复合表面硬化体的砂石垫层内布置有所述的横向原竹和所述的纵向原竹,位于原竹网架连通空腔中的所述灌浆复合体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是,至少在所述的竖向原竹上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的圆孔,通过所述圆孔渗出的水泥浆液与相连的软土地基本体凝固为一个整体。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在每一根竖向原竹的下端还布置有棱锥形加固头。
进一步的是,在横向原竹和纵向原竹围成的方框内还插接有加筋原竹。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复合表面硬化体的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不低于180mm,复合表面硬化体的砂石垫层的厚度不低于450mm。
进一步的是,所述竖向原竹的长度在5-8m之间,直径不小于200mm;所述加筋原竹的长度在3-4m之间,直径在150-200mm之间,在竖向原竹上设置的圆孔的直径不小于2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软土地基以现有的软土地基本体,通过增加设置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和复合表面硬化体,并将所述的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插接到所述的软土地基本体中,然后使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未伸入软土地基本体内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的复合表面硬化体内。这样,由于本申请的软土地基不需要大量的进行软土置换,也不需要进行大量挤压柱的压入,更不需要对软土地基本体进行通场的普遍夯砸,而仅仅只需要向软土地基本体内压入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的竖向原竹,并使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的原竹网架内灌注的浆液渗出原竹网架与邻近的软土地基凝结为一个整体,最后铺上复合表面硬化体即可,不仅施工成本低,施工周期相对较低,而且由于在软土地基内形成有水泥凝结体,所以处理效果显著提高。。进一步的,依据竹材是一种常用且广泛存在的绿色资源的特点,而且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生长周期短等优点,本申请的挤压占位基础件采用原竹构成,还可以更加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达到降低施工周期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原竹加固的软土地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原竹加固的软土地基涉及到的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的侧视图。
图中标记为:软土地基本体1、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2、复合表面硬化体3、土工布4、混凝土垫层5、砂石垫层6、原竹网架7、灌浆复合体8、竖向原竹9、横向原竹10、纵向原竹11、圆孔12、棱锥形加固头13、加筋原竹1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施工成本低,施工周期相对较低,处理效果显著提高的用原竹加固的软土地基。所述的软土地基包括软土地基本体1,所述的软土地基还包括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2和复合表面硬化体3,所述的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3插接在所述的软土地基本体1中,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3未伸入软土地基本体1内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的复合表面硬化体3内。本申请提供的软土地基以现有的软土地基本体,通过增加设置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和复合表面硬化体,并将所述的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插接到所述的软土地基本体中,然后使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未伸入软土地基本体内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的复合表面硬化体内。这样,由于本申请的软土地基不需要大量的进行软土置换,也不需要进行大量挤压柱的压入,更不需要对软土地基本体进行通场的普遍夯砸,而仅仅只需要向软土地基本体内压入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的竖向原竹,并使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的原竹网架内灌注的浆液渗出原竹网架与邻近的软土地基凝结为一个整体,最后铺上复合表面硬化体即可,不仅施工成本低,施工周期相对较低,而且由于在软土地基内形成有水泥凝结体,所以处理效果显著提高。。进一步的,依据竹材是一种常用且广泛存在的绿色资源的特点,而且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生长周期短等优点,本申请的挤压占位基础件采用原竹构成,还可以更加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达到降低施工周期的目的。
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处理后的表面的质量,所述的复合表面硬化体3至少包括土工布4和混凝土垫层5,所述的土工布4垫接在混凝土垫层5与软土地基本体1之间,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2未伸入软土地基本体1内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的混凝土垫层5中。此时,所述的复合表面硬化体3还可以包括砂石垫层6,所述的砂石垫层6布置在土工布4与软土地基本体1之间。相应的,所述的复合表面硬化体3的混凝土垫层5的厚度不低于180mm,复合表面硬化体3的砂石垫层6的厚度不低于450mm。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对软土地基本体1的处理效果,进而提高其承载能力,本申请所述的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2包括原竹网架7和灌浆复合体8,所述的灌浆复合体8位于所述的原竹网架7中。此时所述的原竹网架7包括竖向原竹9、横向原竹10和纵向原竹11,所述的横向原竹10和所述的纵向原竹11分别与竖向原竹内腔连通的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的竖向原竹9插接在所述的软土地基本体1中,至少在复合表面硬化体3的砂石垫层6内布置有所述的横向原竹10和所述的纵向原竹11,位于原竹网架连通空腔中的所述灌浆复合体8为一体结构。而且在横向原竹10和纵向原竹11围成的方框内还插接有加筋原竹14。为了实现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2与软土地基本体的连接,至少在所述的竖向原竹9上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的圆孔12,通过所述圆孔12渗出的混凝土浆液与相连的软土地基本体1凝固为一个整体。相应的,为了方便将竖向原竹压入软土地基内,在每一根竖向原竹9的下端还布置有棱锥形加固头13。同时,所述竖向原竹9的长度在5-8m之间,直径不小于200mm;所述加筋原竹14的长度在3-4m之间,直径在150-200mm之间,在竖向原竹9上设置的圆孔12的直径不小于20mm。
综上所述,,本申请针对现有处理方法存在的缺陷,而本申请的施工方法先去除原竹竹节,竖向和水平原竹竹管内均形成联通的内腔,管壁设有圆孔,机械方式将竖向原竹压入软土中,软土层表面安装纵横向水平原竹,分层填筑压实砂石垫层,原竹内再高压注入水泥浆使原竹空腔形成桩体而周围软土形成土钉,将加筋原竹垂直压入软土的内部,再次对软土进行挤密,表面浇筑混凝土垫层共同加强软土层地基,提高承载力,施工速度快,简便,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能有效改善下部土层结构,加强地基承载力,并节约工程成本。解决了现有对软土地质条件下地基加固处理工程量大、工期长、成本高、工序复杂的问题,以提高软土下部地基承载力,加快建设工程施工效率。
本申请施工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本方案利用可再生、成材快的原竹,取材方便、材料绿色环保可再生,可持续发展,施工方法简单、快捷,成本低。注浆的原竹、砂石垫层、混凝土垫层共同提高软土承载力,且施工快速、简单,布设灵活,能有效改善下部土层结构,加强地基承载力,并大大节约工程成本。
2、采用机械的方式将带有圆孔的竖向原竹压入软土中,挤密软土,上部纵横方向布设带有圆孔的水平原竹,高压注入水泥浆使原竹空腔形成桩体而周围软土形成土钉,软土强度提高,面层上分层填筑压实砂石垫层,浇筑混凝土垫层,进一步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提高软土承载能力。
实施例一
本申请涉及一种原竹注浆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的方法,包括软土即上述的软土地基、竖向原竹、棱锥形加固头、加筋原竹、纵向水平原竹即上述的纵向原竹、横向水平原竹即上述的横向原竹、圆孔即上述的通孔、砂石垫层、土工布、混凝土垫层组成。
1、去除原竹竹节:选用5-8m秆高直、坚硬的原竹刚竹、毛竹、茶杆竹,直径200mm以上的原竹,去除竖向原竹和纵向水平原竹、横向水平原竹竹管内的竹节,清理空腔,竹管内形成联通的内腔。
2、原竹开孔:使用电钻在竖向原竹和纵向水平原竹、横向水平原竹的管壁上成梅花形开设圆孔,孔径25mm,并清理干净。
3、棱锥形加固头安装:根据竖向原竹的直径定制加工棱锥形加固头,下端为棱锥形,上端为圆形钢箍,直径比原竹稍大,棱锥形加固头要有足够的强度,保证入土后不变形、脱落,采用钢制材料制作,将棱锥形加固头安装锁紧竖向原竹的入土端,安装牢固。
4、压入原竹:按@600的间距,将竖向原竹采用机械(挖掘机)压入的方法垂直安装于软土的内部,压入时竖向原竹带棱锥形加固头端朝下,成纵横向排列布置,并根据竖向原竹进入软土的松软程度调整间距疏密。
5、安装纵横向水平原竹:纵横向水平原竹间距均为@600,纵向水平原竹、横向水平原竹与竖向原竹的相交点确定水平原竹安装位置,并在竖向原竹侧面开设直径50mm的注浆孔,使水平原竹与竖向原竹空腔联通,竖向原竹与水平原竹之间相互连接围合成一个个矩形方格,纵向水平原竹和横向水平原竹与竖向长原竹采用卡接连接、并采用铁丝绑扎加固。
6、砂石垫层填筑:分两层填筑砂石垫层,每层填筑250mm,总厚度500mm,采用小型机械分层压实。
7、原竹注浆:向多根竖向原竹的空腔内插入注浆管,注浆管前端伸入至竖向原竹底部,开始高压注入水泥浆,使水泥浆从孔底向孔口反向注入,注浆压力为0.1-0.4Mpa,水泥浆进入注浆管后通过原竹圆孔进入土壤中,当所有原竹空腔充满水泥浆后停止注浆。水泥浆必须保证竖向原竹和纵向水平原竹和横向水平原竹的空腔内全部注满水泥浆。
8、加筋原竹:加筋原竹选用长度约3-4m原竹,直径150-200mm,竹节不去除,管壁不钻孔,待水泥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在水平原竹围合的矩形方格内采用机械(挖掘机)将加筋原竹垂直压入软土的内部,再次对软土进行挤密,原竹上端用砂石填平,加筋原竹可根据进入软土松软程度加密。
9、铺设土工布及垫层:找平砂石垫层,表面铺设一层土工布,起防水加强作用,土工布上面浇筑200mm厚混凝土垫层。

Claims (10)

1.一种用原竹加固的软土地基,包括软土地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土地基还包括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2)和复合表面硬化体(3),所述的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2)插接在所述的软土地基本体(1)中,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2)未伸入软土地基本体(1)内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的复合表面硬化体(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原竹加固的软土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表面硬化体(3)至少包括土工布(4)和混凝土垫层(5),所述的土工布(4)垫接在混凝土垫层(5)与软土地基本体(1)之间,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2)未伸入软土地基本体(1)内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的混凝土垫层(5)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原竹加固的软土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表面硬化体(3)还包括砂石垫层(6),所述的砂石垫层(6)布置在土工布(4)与软土地基本体(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用原竹加固的软土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2)包括原竹网架(7)和灌浆复合体(8),所述的灌浆复合体(8)位于所述的原竹网架(7)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原竹加固的软土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竹网架(7)包括竖向原竹(9)、横向原竹(10)和纵向原竹(11),所述的横向原竹(10)和所述的纵向原竹(11)分别与竖向原竹内腔连通的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的竖向原竹(9)插接在所述的软土地基本体(1)中,至少在复合表面硬化体(3)的砂石垫层(6)内布置有所述的横向原竹(10)和所述的纵向原竹(11),位于原竹网架连通空腔中的所述灌浆复合体(8)为一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原竹加固的软土地基,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的竖向原竹(9)上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的圆孔(12),通过所述圆孔(12)渗出的水泥浆液与相连的软土地基本体(1)凝固为一个整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原竹加固的软土地基,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根竖向原竹(9)的下端还布置有棱锥形加固头(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原竹加固的软土地基,其特征在于:在横向原竹(10)和纵向原竹(11)围成的方框内还插接有加筋原竹(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原竹加固的软土地基,其特征在于:复合表面硬化体(3)的混凝土垫层(5)的厚度不低于180mm,复合表面硬化体(3)的砂石垫层(6)的厚度不低于450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原竹加固的软土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原竹(9) 的长度在5-8m之间,直径不小于200mm;所述加筋原竹(14)的长度在3-4m之间,直径在150-200mm之间,在竖向原竹(9)上设置的圆孔(12)的直径不小于20mm。
CN202121151466.3U 2021-05-26 2021-05-26 用原竹加固的软土地基 Active CN214993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51466.3U CN214993736U (zh) 2021-05-26 2021-05-26 用原竹加固的软土地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51466.3U CN214993736U (zh) 2021-05-26 2021-05-26 用原竹加固的软土地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93736U true CN214993736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087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51466.3U Active CN214993736U (zh) 2021-05-26 2021-05-26 用原竹加固的软土地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937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1328B (zh) 一种带砂墙翼板的后注浆碎石桩及施工方法
CN103233454A (zh)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砂桩浸水真空预压及注浆处理方法
WO2021027025A1 (zh) 一种高层建筑沉降加固抬升纠偏的施工方法
CN103015396A (zh) 软土地基施工方法
CN103526781B (zh) 一种古建筑基础整体托盘隔震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2900079A (zh) 高频液振水泥土插芯组合桩施工工法
CN203066056U (zh) 一种带砂墙翼板的后注浆碎石桩及其专用沉管
CN100516374C (zh) 大面积软弱地基动力加固表层移动填料及其施工方法
CN111455966A (zh) 一种加强桩体和土工囊袋结合的复合地基处理方法
CN108824412B (zh) 基于石笼墙加筋土以及强夯联合的软基处理方法
CN113550270B (zh) 滩涂堤坝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14993736U (zh) 用原竹加固的软土地基
CN102899972A (zh) 一种运行条件下既有铁路路基钢花管注浆加固结构
CN204000848U (zh) 一种用于水下施工的嵌岩桩
CN217078704U (zh) 一种钢渣桩复合地基结构
CN214993581U (zh) 滩涂堤坝加固结构
CN203007761U (zh) 一种运行条件下既有铁路路基钢花管注浆加固结构
CN216040465U (zh) 一种基于原有道路的海绵城市生态路基构造
CN113250182A (zh) 用于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施工方法
CN209760216U (zh) 一种基于软土地基排水固结的加固体系
CN211036960U (zh) 电渗碎石注浆桩
KR100920688B1 (ko) 팽이파일을 이용한 연약지반 보강구조
CN210529683U (zh) 一种用于软土地基的管桩
CN211200425U (zh) 一种碎石土高填方边坡复合支护结构
CN113818300A (zh) 一种基于原有道路的海绵城市生态路基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