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00291A - 一种联合支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联合支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00291A CN110700291A CN201911015618.4A CN201911015618A CN110700291A CN 110700291 A CN110700291 A CN 110700291A CN 201911015618 A CN201911015618 A CN 201911015618A CN 110700291 A CN110700291 A CN 1107002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taining wall
- pile
- soil
- anchor
- ty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20—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20—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 E02D17/202—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with flexible securing mea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20—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 E02D17/207—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with means incorporating sheet piles or pil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2—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2—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 E02D29/0225—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comprising retention means in the backfill
- E02D29/0233—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comprising retention means in the backfill the retention means being anchor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2—Piles
- E02D5/34—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74—Means for anchoring structural elements or bulkhead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合支挡结构,包括:抗滑桩、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悬壁式挡土墙、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及其连接部件;所述的抗滑桩采用多根并行设置,在抗滑桩顶部设置与其固定连接的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在抗滑桩的上顶部预埋用作连接构件的竖向连接钢筋,所述的竖向连接钢筋与悬臂式挡土墙相连接;在悬壁式挡土墙上设置与其高度相适应的不少于一个的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在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的杆体上设置一个以上的锚定板。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联合支挡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联合支挡结构具有受力合理、稳定性好、施工方便、节省空间等优点;本发明施工方法施工步骤科学合理,可保证各施工步骤的有序进行和施工质量的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岩土加固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高陡填方路基工程中的联合支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和路网建设布局的需要,山区公路建设规模日益增大,工程建设中常常遇到大量地形复杂的高陡填方路基工程,路基支护方式的不合理可能会造成路基垮塌,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因此,对高陡填方路基支护方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此类高陡填方路基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原天然边坡陡峻,坡体稳定性差,可能存在深层滑动问题,需对原坡体进行加固处理;(2)新填方路基高度大,工后不均匀沉降及稳定性问题显著;(3)位于地形复杂、场地狭窄的高陡坡地形上,交通不便,大型施工机械难以进场,路基填方设计方案应能方便施工。
发明内容
为解决岩土工程领域中高陡填方路基现有支护技术的不足,结合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和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悬臂式挡土墙各自的优点,通过对上述四种结构的组合并进行改进,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高陡填方路基加固工程中的联合支挡结构及其实施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联合支挡结构,应用于高陡填方路基工程中,包括:抗滑桩、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悬壁式挡土墙、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及其连接部件;所述的抗滑桩采用多根并行设置,在距抗滑桩顶部1/6~1/5处设置与其固定连接的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在抗滑桩的上顶部预埋用作连接构件的竖向连接钢筋,所述的竖向连接钢筋与悬臂式挡土墙相连接;在悬壁式挡土墙上设置与其高度相适应的不少于一个的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在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的杆体上设置一个以上的锚定板。
本发明通过在高陡填方路基坡脚设置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上部填方路基采用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悬臂式挡土墙,形成一种针对性强、且经济有效的联合支挡结构。该结构中的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可利用深部稳定岩层的锚固作用平衡滑坡推力,防止沿坡脚的深层滑动的产生。其上方的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可保证锚定板前方的岩土体处于压应力状态,能够充分发挥填方路基岩土体自身的承载能力,其与悬臂式挡土墙的组合结构在保证填方路基稳定性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省了用地,也方便了大型机械施工。最后,将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与抗滑桩进行刚性连接,则使该联合支挡结构具有了受力合理、抗变形能力强、节省空间、自身重量轻、施工方便、工程造价低等优点。
作为优选,所述的竖向连接钢筋在抗滑桩及悬壁式挡土墙内的锚固长度均不应小于130cm,钢筋直径不小于20mm,钢筋水平间距应小于10cm。
作为优选,在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杆体上设置2~4个边长尺寸为80~130cm×50~80cm×20~40cm的立方体锚定板,锚定板间距1.0~3.0m;锚定板采用强度等级大于C20的混凝土进行现场浇筑。
作为优选,所述的抗滑桩的桩身截面为矩形,抗滑桩的桩长应不大于30m,桩中心间距5.0~9.0m,所述的抗滑桩与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通过设置在抗滑桩上部的圆形斜向锚孔实现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的内锚固段长度为6~10m。
作为优选,所述的悬壁式挡土墙为悬壁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墙身及底板混凝土采用强度等级大于C20的混凝土浇筑;所述悬臂式挡土墙每隔2~3m沿墙身竖向设置2-4个排水孔,排水孔内埋设内径4~8cm的PVC管。
作为优选,所述悬臂式挡土墙沿墙高变化处或沿长度方向每隔15~25m设置缝宽1~3cm的沉降缝及伸缩缝;所述的沉降缝及伸缩缝中填塞有沥青麻布、沥青木板或微膨胀橡胶条;所述悬臂式挡土墙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20cm。
作为优选,所采用的填土的粒径不大于120mm,其颗粒的不均匀系数不小于10;所述填土包括但不限于砾类土、砂类土和小粒径碎石土;所述填土中的粒径小于0.075mm的细粒土料小于20%。
一种联合支挡结构的施工方法,应用于高陡填方路基工程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原材料及张拉设备准备,具体包括:抗滑桩、锚定板和悬臂式挡土墙、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钢绞线、锚具、注浆材料等原材料及张拉设备;
步骤2.施工准备:包括测量放线、整平场地、设备进场和确定抗滑桩的桩位等;
步骤3.抗滑桩及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施工,包括桩孔开挖及支护、钢筋笼绑扎与安装、混凝土灌注和养护、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钻孔、锚索制作及安装、内锚固段注浆等;
步骤4.悬臂式挡土墙施工与养护;
步骤5.新填方路基填土及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施工;
步骤6.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及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的张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联合支挡结构具有受力合理、稳定性好、施工方便、节省空间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地形复杂条件下的高陡填方路基加固工程。
2)本发明的联合支挡结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科学合理,保证了各施工步骤的有序进行和施工质量的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联合支挡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抗滑桩,2-圆形斜向锚孔,3-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3a-内锚固段,4-竖向连接钢筋,5-悬臂式挡土墙,6-排水孔,7-新填方路基,8-锚定板,9-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10-预测滑裂面,11-原坡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一种联合支挡结构,应用于高陡填方路基工程中,包括:抗滑桩1、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3、悬壁式挡土墙5、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9及其连接部件。
所述的抗滑桩1采用多根并行设置,距其顶部1/6~1/5处设置内锚固段3a长度为6~10m的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3。所述的抗滑桩1的桩身截面为矩形,抗滑桩1的桩长应不大于30m,桩中心间距5.0~9.0m。所述的抗滑桩1在稳定地层中的锚固段长度应不小于抗滑桩1桩长的1/4~1/3。所述的抗滑桩1与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3通过设置在抗滑桩1上部的圆形斜向锚孔2实现固定连接。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3与抗滑桩1的组合结构,可有效避免原坡体11及新填方路基7沿坡脚的深层滑动。
在抗滑桩1的上顶部预埋用作连接构件的竖向连接钢筋4,所述的竖向连接钢筋4与悬臂式挡土墙5相连接。所述的竖向连接钢筋4在抗滑桩1及悬壁式挡土墙5内的锚固长度均不应小于130cm,钢筋直径不小于20mm,钢筋水平间距应小于10cm。
在悬壁式挡土墙5上设置与其高度相适应的不少于一个的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9,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9与悬臂式挡土墙5联合支护新填方路基7。在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9杆体上设置2~4个边长尺寸为80~130cm应力锚杆少于一连接钢筋桩包括:抗的立方体锚定板8,锚定板8间距1.0~3.0m;锚定板8采用强度等级大于C20的混凝土进行现场浇筑。
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悬壁式挡土墙5为悬壁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墙身及底板混凝土采用强度等级大于C20的混凝土浇筑;所述悬臂式挡土墙5每隔2~3m沿墙身竖向设置2-4个排水孔6,排水孔6内埋设内径4~8cm的PVC管;所述悬臂式挡土墙5沿墙高变化处或沿长度方向每隔15~25m设置缝宽1~3cm的沉降缝及伸缩缝;所述沉降缝及伸缩缝中填塞有沥青麻布、沥青木板或微膨胀橡胶条;所述挡土墙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20cm。
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填土粒径不大于120mm,其颗粒的不均匀系数不小于10;所述填土包括但不限于砾类土、砂类土和小粒径碎石土;所述填土中粒径小于0.075mm的细粒土料小于20%。
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3的内锚固段3a应位于稳定岩层中,即内锚固段3a应穿过预测滑裂面10。
一种联合支挡结构的施工方法,应用于高陡填方路基工程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原材料及张拉设备准备,具体包括:抗滑桩1、锚定板8和悬臂式挡土墙5均采用强度等级大于C20的混凝土浇筑;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3及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9所用的受拉杆件均为由7条5mm钢丝组成的强度级别为1860MPa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钢绞线公称直径为15.24mm,每个锚孔由3~7根钢绞线组成;锚具宜选用柳州海维姆建筑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HVM15-1型锚具;锚定板8处锚具宜采用HVM15固定段P型锚具;注浆材料宜选用425号纯水泥浆,水灰比为0.4~0.6。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3内锚固段3a注浆压力为0.2~0.5Mpa;悬臂式挡土墙5内侧防腐涂料宜选用环氧煤沥青重防腐涂料。张拉设备宜选用穿心式张拉千斤顶,并采用整体张拉方式。
步骤2.施工准备:包括测量放线、整平场地、设备进场和确定抗滑桩1的桩位等。
步骤3.抗滑桩1及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3施工:其过程包括桩孔开挖及支护、钢筋笼绑扎与安装、混凝土灌注和养护、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3钻孔、锚索制作及安装、内锚固段3a注浆等;桩孔开挖应分节进行,每节开挖深度宜为0.5~2.0m,开挖后应立即进行支护;埋设的纵向受拉钢筋应选用H级及以上的钢筋,钢筋直径大于17mm,净距100~250mm,钢筋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在抗滑桩1的两侧边及受压边配置纵向构造钢筋,净距280~380mm,直径不小于11mm;桩身选用强度等级大于C20的混凝土进行连续灌注,在距桩顶1/6~1/5处预留直径110~130mm圆形斜向锚孔,为后期从桩身穿过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3打下基础;抗滑桩1桩顶预留长度不小于130cm的竖向连接钢筋4。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3钻孔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准确定出孔位,钻孔直径110~130mm,钻孔深度应穿过预测滑裂面10,确保位于稳定岩层中的内锚固段3a长度为6~10m。锚索制作时沿索体轴向每隔1.0~1.5m设置对中支架。锚索安装完毕后采用0.2~0.5Mpa注浆压力对内锚固段3a进行高压注浆。
步骤4.悬臂式挡土墙5施工:绑扎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钢筋,并确保与抗滑桩1上预留的长度不小于130cm的竖向连接钢筋4进行轴向焊接;在钢筋外侧支设挡土墙模板,模板上在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9穿过悬臂式挡土墙5位置以及设置的挡土墙排水孔6位置预埋PVC管,PVC管外径应大于相应孔径要求。选用强度等级大于C20的混凝土逐段进行整体现浇并养护。
步骤5.新填方路基7填土及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9施工:根据悬臂式挡土墙5的高度,对挡土墙内填土分2~6次分层填筑并压实;由于笨重的压实机械可能会对挡土墙造成损坏,故距离挡土墙2.0m范围内采用小型夯实机夯实。当填筑至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9杆体布置高度30cm以上时,根据杆体、锚定板8位置及相应尺寸要求进行反开挖,以形成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9杆体及其锚定板8的埋设位置。为保证公路运营期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9杆体防腐耐久性要求,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9杆体外部应套PVC塑料套管,套管内充填水泥浆液。杆体及套管水平安放在开挖槽底部,塑料套管与预埋于悬臂式挡土墙5内的PVC套管连接;锚定板8开挖槽尺寸应满足锚定板8的设计尺寸要求,绑扎锚定板8钢筋并支设锚定板8模板时,应注意在锚定板8中心位置预留直径110-130mm的圆孔,以方便后期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9杆体穿过。采用强度等级大于C20的混凝土现场浇注锚定板8并注意养护。将锚具、锚定板8与杆体同轴安装,钢绞线穿过锚定板8后,用P型锚具锚固钢绞线;按要求安装好钢绞线及其外部套管后,将钢绞线预拉直。其余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9的施工步骤同上所述。
步骤6.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3及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9的张拉。当所有的混凝土结构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以后,将抗滑桩1上的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3及悬臂式挡土墙5上的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9进行统一张拉。由于同一锚孔中锚索或锚杆可能由多根钢绞线组成,为保证多根钢绞线受力均匀,张拉宜采用整体张拉方式。张拉完成1个月后,为补偿预应力损失,应进行补偿张拉,以确保钢绞线的设计张拉力。张拉完成后,对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3及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9外部套管内进行全长有压注浆,注浆压力0.2-0.3Mpa。若后期浆液干缩,应进行孔口补浆,以确保水泥浆液充满各部分空隙。外锚头采用强度等级大于C20的混凝土浇筑并封闭外锚头。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联合支挡结构,应用于高陡填方路基工程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抗滑桩(1)、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3)、悬壁式挡土墙(5)、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9)及其连接部件;
所述的抗滑桩(1)采用多根并行设置,在距抗滑桩(1)顶部1/6~1/5处设置与其固定连接的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3);在抗滑桩(1)的上顶部预埋用作连接构件的竖向连接钢筋(4),所述的竖向连接钢筋(4)与悬臂式挡土墙(5)相连接;在悬壁式挡土墙(5)上设置与其高度相适应的不少于一个的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9),在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9)的杆体上设置一个以上的锚定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向连接钢筋(4)在抗滑桩(1)及悬壁式挡土墙(5)内的锚固长度均不应小于130cm,钢筋直径不小于20mm,钢筋水平间距应小于10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联合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9)杆体上设置2~4个边长尺寸为80~130cm×50~80cm×20~40cm的立方体锚定板(8),锚定板(8)间距1.0~3.0m;锚定板(8)采用强度等级大于C20的混凝土进行现场浇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联合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滑桩(1)的桩身截面为矩形,抗滑桩(1)的桩长应不大于30m,桩中心间距5.0~9.0m,所述的抗滑桩(1)与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3)通过设置在抗滑桩(1)上部的圆形斜向锚孔(2)实现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联合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3)的内锚固段(3a)长度为6~10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联合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壁式挡土墙(5)为悬壁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墙身及底板混凝土采用强度等级大于C20的混凝土浇筑;所述悬臂式挡土墙(5)每隔2~3m沿墙身竖向设置2-4个排水孔(6),排水孔(6)内埋设内径4~8cm的PVC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联合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式挡土墙(5)沿墙高变化处或沿长度方向每隔15~25m设置缝宽1~3cm的沉降缝及伸缩缝;所述的沉降缝及伸缩缝中填塞有沥青麻布、沥青木板或微膨胀橡胶条;所述悬臂式挡土墙(5)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20cm。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联合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填土的粒径不大于120mm,其颗粒的不均匀系数不小于10;所述填土包括但不限于砾类土、砂类土和小粒径碎石土;所述填土中的粒径小于0.075mm的细粒土料小于20%。
9.一种联合支挡结构的施工方法,应用于高陡填方路基工程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原材料及张拉设备准备,具体包括:抗滑桩、锚定板和悬臂式挡土墙、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钢绞线、锚具、注浆材料等原材料及张拉设备;
步骤2.施工准备:包括测量放线、整平场地、设备进场和确定抗滑桩的桩位等;
步骤3.抗滑桩及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施工,包括桩孔开挖及支护、钢筋笼绑扎与安装、混凝土灌注和养护、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钻孔、锚索制作及安装、内锚固段注浆等;
步骤4.悬臂式挡土墙施工与养护;
步骤5.新填方路基填土及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施工;
步骤6.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及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的张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联合支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原材料及张拉设备准备,具体包括:抗滑桩、锚定板和悬臂式挡土墙均采用强度等级大于C20的混凝土浇筑;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及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所用的受拉杆件均为由7条5mm钢丝组成的强度级别为1860MPa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钢绞线公称直径为15.24mm,每个锚孔由3~7根钢绞线组成;锚具选用HVM15-1型锚具;锚定板处锚具采用HVM15固定段P型锚具;注浆材料选用425号纯水泥浆,水灰比为0.4~0.6;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内锚固段注浆压力为0.2~0.5Mpa;悬臂式挡土墙内侧防腐涂料选用环氧煤沥青重防腐涂料;张拉设备宜选用穿心式张拉千斤顶,并采用整体张拉方式;
步骤3所述的抗滑桩及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施工,具体包括:桩孔开挖分节进行,每节开挖深度为0.5~2.0m,开挖后立即进行支护;纵向受拉钢筋选用H级及以上的钢筋,钢筋直径大于17mm,净距100~250mm,钢筋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在抗滑桩的两侧边及受压边配置纵向构造钢筋,净距280~380mm,直径不小于11mm;桩身选用强度等级大于C20的混凝土进行连续灌注,在距桩顶1/6~1/5处预留直径110~130mm圆形斜向锚孔;抗滑桩桩顶预留长度不小于130cm的竖向连接钢筋;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钻孔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准确定出孔位,钻孔直径110~130mm,钻孔深度应穿过预测滑裂面,确保位于稳定岩层中的内锚固段长度为6~10m;锚索制作时沿索体轴向每隔1.0~1.5m设置对中支架;锚索安装完毕后采用0.2~0.5Mpa注浆压力对内锚固段进行高压注浆;
步骤4所述的悬臂式挡土墙施工,具体包括:绑扎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钢筋,并确保与抗滑桩上预留的长度不小于130cm的竖向连接钢筋进行轴向焊接;在钢筋外侧支设挡土墙模板,模板上在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穿过悬臂式挡土墙位置以及设置的挡土墙排水孔位置预埋PVC管,PVC管外径应大于相应孔径要求;选用强度等级大于C20的混凝土逐段进行整体现浇并养护;
步骤5所述的新填方路基填土及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施工,具体包括:根据悬臂式挡土墙的高度,对挡土墙内填土分2~6次分层填筑并压实,距离挡土墙2.0m范围内采用小型夯实机夯实;当填筑至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杆体布置高度30cm以上时,根据杆体、锚定板位置及相应尺寸要求进行反开挖;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杆体外部套PVC塑料套管,套管内充填水泥浆液;杆体及套管水平安放在开挖槽底部,塑料套管与预埋于悬臂式挡土墙内的PVC套管连接;锚定板开挖槽尺寸应满足锚定板的设计尺寸要求,绑扎锚定板钢筋并支设锚定板模板时,在锚定板中心位置预留直径110-130mm的圆孔;采用强度等级大于C20的混凝土现场浇注锚定板并养护;将锚具、锚定板与杆体同轴安装,钢绞线穿过锚定板后,用P型锚具锚固钢绞线;按要求安装好钢绞线及其外部套管后,将钢绞线预拉直;
步骤6所述的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及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的张拉,具体包括:将抗滑桩上的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及悬臂式挡土墙上的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进行统一张拉,张拉采用整体张拉方式;张拉完成1个月后,进行补偿张拉;张拉完成后,对拉力型岩土预应力锚索及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杆外部套管内进行全长有压注浆,注浆压力0.2-0.3Mpa;外锚头采用强度等级大于C20的混凝土浇筑并封闭外锚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15618.4A CN110700291A (zh) | 2019-10-23 | 2019-10-23 | 一种联合支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15618.4A CN110700291A (zh) | 2019-10-23 | 2019-10-23 | 一种联合支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00291A true CN110700291A (zh) | 2020-01-17 |
Family
ID=69200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015618.4A Pending CN110700291A (zh) | 2019-10-23 | 2019-10-23 | 一种联合支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00291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95656A (zh) * | 2020-09-24 | 2020-12-18 | 湖南工业大学 | 一种拉压复合式预应力锚索挡土墙结构 |
CN112411617A (zh) * | 2020-11-23 | 2021-02-26 | 安徽华盛国际建筑设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垂直挡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15130184A (zh) * | 2022-07-05 | 2022-09-30 |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响应面的隧道掌子面支护压力可靠度确定方法 |
CN115162379A (zh) * | 2022-08-19 | 2022-10-11 | 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支挡结构施工工艺 |
-
2019
- 2019-10-23 CN CN201911015618.4A patent/CN11070029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95656A (zh) * | 2020-09-24 | 2020-12-18 | 湖南工业大学 | 一种拉压复合式预应力锚索挡土墙结构 |
CN112411617A (zh) * | 2020-11-23 | 2021-02-26 | 安徽华盛国际建筑设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垂直挡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12411617B (zh) * | 2020-11-23 | 2022-03-18 | 安徽华盛国际建筑设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垂直挡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15130184A (zh) * | 2022-07-05 | 2022-09-30 |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响应面的隧道掌子面支护压力可靠度确定方法 |
CN115162379A (zh) * | 2022-08-19 | 2022-10-11 | 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支挡结构施工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00291A (zh) | 一种联合支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2966119B (zh) | 土工格栅加筋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9750571B (zh) | 一种道路塌方应急与永久支挡一体化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6522242A (zh) | 用于软弱地层紧邻地下结构的基坑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3711056B (zh) | 钢质工具式临时施工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5976664U (zh) | 一种下卧管廊构筑物的刚性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构 | |
CN113174958A (zh) | 一种劣质地况下临近道路基坑施工方法 | |
CN111379253A (zh) | 高速铁路膨胀水泥浆后注浆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法 | |
CN114263211A (zh) | 一种挡土墙及其构建方法 | |
CN203334154U (zh) | 一种高架桥下桩基承台伸入路基的路堤结构 | |
CN108221528B (zh) | 路基建筑搭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12554167A (zh) | 一种新型浇筑的大粒径骨料uhpc软土路基桩 | |
CN106836034B (zh) | 一种高填方盖板涵柔性减载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107100179B (zh) | 轻型组合支挡结构及治理大范围高填方边坡工程的方法 | |
CN215977211U (zh) | 一种管桩联合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构 | |
CN105804101A (zh) | 减小支挡结构受力的减荷支挡体系及施工方法及应用 | |
CN211006716U (zh) | 一种联合支挡结构 | |
CN204940310U (zh) | 一种组合支挡结构 | |
CN110805049B (zh) | 一种山体边坡超厚度喷锚永久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 |
CN204401485U (zh) | 高填方排水钢波纹管涵的构筑结构 | |
CN210163739U (zh) | 基于预应力混凝土板桩构筑的市政道路 | |
CN109113080B (zh) | 一种岩质高切坡锚墩网箱耦合生态护坡方法 | |
CN112323559A (zh) | 一种横向新旧路基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3821058B (zh) | 加筋路堤的结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1816326U (zh) | 一种半h形抗滑桩和挡土板的联合支挡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