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31217U - 一种无尘卫衣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尘卫衣面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31217U
CN219731217U CN202321189096.1U CN202321189096U CN219731217U CN 219731217 U CN219731217 U CN 219731217U CN 202321189096 U CN202321189096 U CN 202321189096U CN 219731217 U CN219731217 U CN 219731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yarns
knitting
minimum pattern
transve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8909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兆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Jiameilun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Jiameilu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Jiameilun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Jiameilu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8909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31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31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312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尘卫衣面料,所述无尘卫衣面料由若干最小花型循环组成,所述最小花型循环包括9个横路,第1、4、7横路穿底纱,第2、5、8横路穿面纱,第3、6、9横路穿中间纱,所述底纱为纤维素纤维纱线,所述纤维素纤维纱线是通过气压流旋转聚束的方式把纤维素纤维像蚕束状形态成纱结合,然后再加捻合成股线。本实用新型中的纤维素纤维纱线通过气压流旋转聚束的方式把纤维素纤维像蚕束状形态成纱结合,然后再加捻合成股线,再做成卫衣底纱,能够解决卫衣掉纤维和抗起毛球的效果,且因为是纤维素纤维,即便是秋冬季节穿起来也不会起静电从而达到舒适的感觉。

Description

一种无尘卫衣面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尘卫衣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服装面料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新型的服装面料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人们审美观价值观也在不断改变,对面料要求更加舒适,美观引人注目。而卫衣因其厚身有型保型性好,穿戴舒适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喜欢与认可,但普通卫衣仍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其外观、舒适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尘卫衣面料,整齐度高,能够增强面料稳定性,观赏性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无尘卫衣面料,所述无尘卫衣面料由若干最小花型循环组成,所述最小花型循环包括9个横路,第1、4、7横路穿底纱,第2、5、8横路穿面纱,第3、6、9横路穿中间纱,每个横路包括3个编织位,所述底纱为纤维素纤维纱线,所述纤维素纤维纱线是通过气压流旋转聚束的方式把纤维素纤维像蚕束状形态成纱结合,然后再加捻合成股线。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横路包括3个编织位。
进一步的,所述最小花型循环的第2、5、8横路的编织位均为成圈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最小花型循环的第3、6、9横路的编织位均为成圈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最小花型循环的第1横路的第一编织位为集圈单元,其他编织位为不编织单元;所述最小花型循环的第4横路的第二编织位为集圈单元,其他编织位为不编织单元;所述最小花型循环的第7横路的第一编织位为集圈单元,其他编织位为不编织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面纱为100%纯棉纱线,所述中间纱为聚酯纤维或100%纯棉纱线。
通过9个横路组成的最小花型循环编织组成的卫衣面料,能够增强面料稳定性,使得纹路特别整齐、服帖,观赏性高。
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尘卫衣面料,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9个横路组成的最小花型循环编织组成的卫衣面料,能够增强面料稳定性,使得面料纹路特别整齐、服帖,观赏性高。本实用新型中的纤维素纤维纱线通过气压流旋转聚束的方式把纤维素纤维像蚕束状形态成纱结合,然后再加捻合成股线,再做成卫衣底纱,能够解决卫衣掉纤维和抗起毛球的效果,且因为是纤维素纤维,即便是秋冬季节穿起来也不会起静电从而达到舒适的感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尘卫衣面料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产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无尘卫衣面料,所述无尘卫衣面料由若干最小花型循环组成,所述最小花型循环包括9个横路,第1、4、7横路穿底纱,第2、5、8横路穿面纱,第3、6、9横路穿中间纱,每个横路包括3个编织位。所述底纱为纤维素纤维纱线,所述纤维素纤维纱线是通过气压流旋转聚束的方式把纤维素纤维像蚕束状形态成纱结合,然后再加捻合成股线。所述面纱为100%纯棉纱线,所述中间纱为聚酯纤维或100%纯棉纱线。
其中,所述最小花型循环的第2、5、8横路的编织位均为成圈单元。
其中,所述最小花型循环的第3、6、9横路的编织位均为成圈单元。
其中,所述最小花型循环的第1横路的第一编织位为集圈单元,其他编织位为不编织单元;所述最小花型循环的第4横路的第二编织位为集圈单元,其他编织位为不编织单元;所述最小花型循环的第7横路的第一编织位为集圈单元,其他编织位为不编织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三角编织表如下表1所示:
表1
A - -
B - -
C - -
针路 1 2 3 4 5 6 7 8 9
其中,“∧”、“∩”、“-”分别为成圈单元、集圈单元、不编织单元。以ABC为一个循环。利用该编织方法得到的面料厚实、紧密和挺括,穿着暖和舒适,不掉毛。
对本实施例的面料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测试项目 测试结果
毛球测试/级 4
柔软度 67.15
弹性回复(经向) 81.36
弹性回复(纬向) 82.21
洗水色牢度/级 5
顶破强力psi 370N
测试标准以及方法如下:
毛球测试:GB/T4802.1-2008,圆轨迹法,起球次数为600次,压力为780CN;
柔软度:通过phabrometer 3智能风格仪评估织物的柔软度、刚韧度,和光滑度。在相对湿度65%、温度21℃的条件下,将织物调湿4个小时,随即取5块织物,施加重力4磅进行测量;
弹性回复:按照FZ/T70006—2004《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方法》中“定力伸长率的测定”规定,随机取直、横向各3块试样,且试样的有效尺寸为100mm×50mm,定力为40N,恒定速度为100mm/min,回程速度为50mm/min,预加张力为1N,定长控制时间为2h,伸长循环4次;
洗水色牢度:GB/T 3921-2008,标准要求为色变3-4;
顶破强力:GB/T 19976-2005,钢球直径为38mm。
由表2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面料具有良好的胀破性能、抗起球性能、柔软度、拉伸性能和色牢度。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无尘卫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尘卫衣面料由若干最小花型循环组成,所述最小花型循环包括9个横路,第1、4、7横路穿底纱,第2、5、8横路穿面纱,第3、6、9横路穿中间纱,所述底纱为纤维素纤维纱线,所述纤维素纤维纱线是通过气压流旋转聚束的方式把纤维素纤维像蚕束状形态成纱结合,然后再加捻合成股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尘卫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横路包括3个编织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尘卫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花型循环的第2、5、8横路的编织位均为成圈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尘卫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花型循环的第3、6、9横路的编织位均为成圈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尘卫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花型循环的第1横路的第一编织位为集圈单元,其他编织位为不编织单元;所述最小花型循环的第4横路的第二编织位为集圈单元,其他编织位为不编织单元;所述最小花型循环的第7横路的第一编织位为集圈单元,其他编织位为不编织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尘卫衣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纱为100%纯棉纱线,所述中间纱为聚酯纤维或100%纯棉纱线。
CN202321189096.1U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无尘卫衣面料 Active CN219731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89096.1U CN219731217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无尘卫衣面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89096.1U CN219731217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无尘卫衣面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31217U true CN219731217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30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89096.1U Active CN219731217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无尘卫衣面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312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42823B (zh) 机织弹力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CN101407973A (zh) 三维经编针织物及由该三维经编针织物组成的纤维制品
CN101338468A (zh) 一种特高支高密特宽大提花床上用品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7287754A (zh) 一种仿棉全消光经编绒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CN105506814A (zh) 一种涤黏ab纱仿毛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06367873A (zh) 一种观感和性能如针织物的四面弹牛仔布及其工艺
CN203792824U (zh) 一种四层结构的透气针织花边面料
CN214646514U (zh) 一种舒适耐磨鸟眼布
CN203866495U (zh) 一种复合针织花边面料
CN106192179B (zh) 一种醋青纤维功能性针织织物及织造方法
CN219731217U (zh) 一种无尘卫衣面料
CN201545998U (zh) 耐磨性好的抗静电仿毛织物
CN206245001U (zh) 一种无氨经编微弹面料
CN205929650U (zh) 一种双股线加捻凹凸沙发面料
CN209010704U (zh) 一种家居服用舒适性面料
CN211005843U (zh) 一种磨砂肌理感面料
CN105220333A (zh) 一种天然微粉蛋白复合纤维针织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N109518348A (zh) 一种有机棉毛混纺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89172A (zh) 一种针织网眼结构衬衫面料及其制作方法
CN206256240U (zh) 一种醋青纤维功能性针织织物
CN101397709A (zh) 一种含“工”形纤维的面料
US10370782B1 (en) Article of apparel
CN201049992Y (zh) 羊毛与改性涤纶混纺呢绒面料
CN206308463U (zh) 一种观感和性能如针织物的四面弹牛仔布
CN219260379U (zh) 一种乱花高弹透气罗纹针织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