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25895U - 薄板分段翻身装置 - Google Patents

薄板分段翻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25895U
CN219725895U CN202320709098.2U CN202320709098U CN219725895U CN 219725895 U CN219725895 U CN 219725895U CN 202320709098 U CN202320709098 U CN 202320709098U CN 219725895 U CN219725895 U CN 219725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turning
upset
sheet
turn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090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Quzhang Ship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Quzhang Ship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Quzhang Ship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Quzhang Ship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090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25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25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258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具体为薄板分段翻身装置,包括第一翻身框,第一翻身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翻身框,第一翻身框和第二翻身框的结构相同,第一翻身框的四角开设有板螺纹槽,第一翻身框和第二翻身框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接螺栓,连接螺栓的一端套接有紧固螺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翻身框、第二翻身框、板螺纹槽、连接螺栓和紧固螺母,可以有效的提高设备整体的翻板稳定性,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工作首先将需要进行使用的多组第一翻身框和第二翻身框根据实际薄板的尺寸进行拼接,然后拼接好的第一翻身框和第二翻身框只需将连接螺栓先拧固到第一翻身框和第二翻身框四角板螺纹槽对接组成的螺孔内。

Description

薄板分段翻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具体为薄板分段翻身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建造是研究钢质船舶焊接船体和上层建筑的制造方法与工艺,它是综合采用各种先进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为前提的指导下实施的过程,即如何把设计阶段经过实验和计算机并按照规范而设计绘制的船舶图样转变成实船,同时满足船舶在正常技术指标的控制下确保其使用性能。
比如公告号为CN 206857994 U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豪华邮轮薄板分段的翻身装置,其特点是该翻身装置由底座和支撑管组成,所述底座由两平行设置的支撑板和顶板组成,顶板与支撑板为“T”形设置,两支撑板之间由数块连接板与其焊接;所述支撑板设有吊装眼;所述支撑管两端承插在底座的撑管眼环内,且由撑管复板固定连接两底座组成框架结构的翻身底座。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较好的避免了薄板分段在翻身过程的变形,可靠性高,安全性能好,有效控制薄板分段的安装精度,尤其满足了豪华邮轮薄板分段以及其他船舶上层建筑分段吊运和翻身的作业需求。
然而该结构在进行实际的船舶建造薄板分段翻身时,由于自身尺寸规格固定,无法快速根据实际的薄板尺寸进行快速的拼接使用,往往只能通过多个设备同时使用,无法保证整体连接的牢固性,同时设备无法针对薄板的两侧进行进步的限位,保证翻身使用的稳定性,不利于日常的使用,因此亟需设计薄板分段翻身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薄板分段翻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结构在进行实际的船舶建造薄板分段翻身时,由于自身尺寸规格固定,无法快速根据实际的薄板尺寸进行快速的拼接使用,往往只能通过多个设备同时使用,无法保证整体连接的牢固性,同时设备无法针对薄板的两侧进行进步的限位,保证翻身使用的稳定性,不利于日常的使用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薄板分段翻身装置,包括第一翻身框,所述第一翻身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翻身框,所述第一翻身框和第二翻身框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翻身框的四角开设有板螺纹槽,所述第一翻身框和第二翻身框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的一端套接有紧固螺母,所述第一翻身框远离第二翻身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侧架,所述第二翻身框远离第一翻身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侧架,所述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座。
优选的,所述螺纹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设置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背面设置有轴承座。
优选的,所述移动架的内部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壁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卡接斜胶板,所述卡接槽内壁的一端设置有收缩弧胶板。
优选的,所述移动架底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相互靠近一侧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滑轨。
优选的,所述第一翻身框和第二翻身框的中心固定连接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表面设置有条形吸附盘。
优选的,所述第一翻身框和第二翻身框的一侧均设置有扭力转轴,所述第一翻身框和第二翻身框的一侧均通过扭力转轴活动连接有铲板斜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薄板分段翻身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翻身框、第二翻身框、板螺纹槽、连接螺栓、紧固螺母、第一侧架、第二侧架、中心柱和条形吸附盘,可以有效的提高设备整体的翻板稳定性,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工作首先将需要进行使用的多组第一翻身框和第二翻身框根据实际薄板的尺寸进行拼接,然后拼接好的第一翻身框和第二翻身框只需将连接螺栓先拧固到第一翻身框和第二翻身框四角板螺纹槽对接组成的螺孔内,之后再将连接螺栓在螺孔的另一端通过紧固螺母进行限位紧固,使得第一翻身框和第二翻身框的连接处更加的牢固,在后续翻板过程中不会出现松动的问题,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同样采用相同的方式与第一翻身框和第二翻身框的边缘进行对接安装,快速完成对整体设备的尺寸调节操作,同时日常当薄板来到第一翻身框和第二翻身框表面时,可以按压薄板,使得薄板底部与中心柱表面的条形吸附盘处进行吸附连接,保证翻板过程中壁板处于稳定的固定状态,体现了设备设计的实用性。
该薄板分段翻身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侧架、第二侧架、螺纹座、螺杆、移动架、轴承座、卡接槽、卡接斜胶板、收缩弧胶板、滑块和铲板斜架,进一步提高设备整体的使用效果,日常当薄板来到第一翻身框和第二翻身框组成的翻身架之上后,此时通过拧动螺纹座内部的螺杆,使其带动一端的移动架向薄板的两侧进行对接操作,将薄板的两侧卡接进移动架的卡接槽内部,并通过卡接斜胶板和收缩弧胶板进行逐步的顶固操作,对薄板的两侧进行紧密的辅助固定操作,满足后续生产时薄板的稳定需求,同时日常通过铲板斜架可以将薄板快速的铲向第一翻身框和第二翻身框表面,后续在进行翻身时,铲板斜架可以沿着扭力转轴进行适配性的转动,为整体的翻身提供稳定的支撑力,体现了设备设计的全面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翻身框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架结构的分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第一翻身框;2、第二翻身框;3、板螺纹槽;4、连接螺栓;5、紧固螺母;6、第一侧架;7、第二侧架;8、螺纹座;9、螺杆;10、移动架;11、轴承座;12、卡接槽;13、卡接斜胶板;14、收缩弧胶板;15、滑块;16、滑轨;17、中心柱;18、条形吸附盘;19、扭力转轴;20、铲板斜架。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薄板分段翻身装置,包括第一翻身框1,第一翻身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翻身框2,第一翻身框1和第二翻身框2的结构相同,第一翻身框1的四角开设有板螺纹槽3,第一翻身框1和第二翻身框2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接螺栓4,连接螺栓4的一端套接有紧固螺母5,第一翻身框1和第二翻身框2的中心固定连接有中心柱17,中心柱17的表面设置有条形吸附盘18,第一翻身框1和第二翻身框2的一侧均设置有扭力转轴19,第一翻身框1和第二翻身框2的一侧均通过扭力转轴19活动连接有铲板斜架20,拼接好的第一翻身框1和第二翻身框2只需将连接螺栓4先拧固到第一翻身框1和第二翻身框2四角板螺纹槽3对接组成的螺孔内,之后再将连接螺栓4在螺孔的另一端通过紧固螺母5进行限位紧固,使得第一翻身框1和第二翻身框2的连接处更加的牢固,在后续翻板过程中不会出现松动的问题。
第一侧架6和第二侧架7,第一翻身框1远离第二翻身框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侧架6,第二翻身框2远离第一翻身框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侧架7,第一侧架6和第二侧架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座8,螺纹座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杆9,螺杆9的一端设置有移动架10,移动架10的背面设置有轴承座11,移动架10的内部开设有卡接槽12,卡接槽12内壁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卡接斜胶板13,卡接槽12内壁的一端设置有收缩弧胶板14,移动架10底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5,第一侧架6和第二侧架7相互靠近一侧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滑轨16,通过拧动螺纹座8内部的螺杆9,使其带动一端的移动架10向薄板的两侧进行对接操作,将薄板的两侧卡接进移动架10的卡接槽12内部,并通过卡接斜胶板13和收缩弧胶板14进行逐步的顶固操作,对薄板的两侧进行紧密的辅助固定操作,满足后续生产时薄板的稳定需求。
工作原理:使用时,使用人员首先将需要进行使用的多组第一翻身框1和第二翻身框2根据实际薄板的尺寸进行拼接,然后拼接好的第一翻身框1和第二翻身框2只需将连接螺栓4先拧固到第一翻身框1和第二翻身框2四角板螺纹槽3对接组成的螺孔内,之后再将连接螺栓4在螺孔的另一端通过紧固螺母5进行限位紧固,使得第一翻身框1和第二翻身框2的连接处更加的牢固,在后续翻板过程中不会出现松动的问题,第一侧架6和第二侧架7同样采用相同的方式与第一翻身框1和第二翻身框2的边缘进行对接安装,快速完成对整体设备的尺寸调节操作,同时日常当薄板来到第一翻身框1和第二翻身框2表面时,可以按压薄板,使得薄板底部与中心柱17表面的条形吸附盘18处进行吸附连接,保证翻板过程中壁板处于稳定的固定状态,日常当薄板来到第一翻身框1和第二翻身框2组成的翻身架之上后,此时通过拧动螺纹座8内部的螺杆9,使其带动一端的移动架10向薄板的两侧进行对接操作,将薄板的两侧卡接进移动架10的卡接槽12内部,并通过卡接斜胶板13和收缩弧胶板14进行逐步的顶固操作,对薄板的两侧进行紧密的辅助固定操作,满足后续生产时薄板的稳定需求,同时日常通过铲板斜架20可以将薄板快速的铲向第一翻身框1和第二翻身框2表面,后续在进行翻身时,铲板斜架20可以沿着扭力转轴19进行适配性的转动,为整体的翻身提供稳定的支撑力,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工作原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薄板分段翻身装置,包括第一翻身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身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翻身框(2),所述第一翻身框(1)和第二翻身框(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翻身框(1)的四角开设有板螺纹槽(3),所述第一翻身框(1)和第二翻身框(2)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接螺栓(4),所述连接螺栓(4)的一端套接有紧固螺母(5),所述第一翻身框(1)远离第二翻身框(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侧架(6),所述第二翻身框(2)远离第一翻身框(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侧架(7),所述第一侧架(6)和第二侧架(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座(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分段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座(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杆(9),所述螺杆(9)的一端设置有移动架(10),所述移动架(10)的背面设置有轴承座(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板分段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10)的内部开设有卡接槽(12),所述卡接槽(12)内壁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卡接斜胶板(13),所述卡接槽(12)内壁的一端设置有收缩弧胶板(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板分段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10)底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5),所述第一侧架(6)和第二侧架(7)相互靠近一侧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滑轨(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分段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身框(1)和第二翻身框(2)的中心固定连接有中心柱(17),所述中心柱(17)的表面设置有条形吸附盘(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分段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身框(1)和第二翻身框(2)的一侧均设置有扭力转轴(19),所述第一翻身框(1)和第二翻身框(2)的一侧均通过扭力转轴(19)活动连接有铲板斜架(20)。
CN202320709098.2U 2023-04-03 2023-04-03 薄板分段翻身装置 Active CN219725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09098.2U CN219725895U (zh) 2023-04-03 2023-04-03 薄板分段翻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09098.2U CN219725895U (zh) 2023-04-03 2023-04-03 薄板分段翻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25895U true CN219725895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63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09098.2U Active CN219725895U (zh) 2023-04-03 2023-04-03 薄板分段翻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258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15278B2 (en) Adjustable clamp used for marine deck welding test
CN212043360U (zh) 一种管道焊接用管道支撑装置
CN210704390U (zh) 一种定位机构
CN219725895U (zh) 薄板分段翻身装置
CN206363581U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教学模型的展示装置
CN213034102U (zh) 一种法兰加工用固定装置
CN217727630U (zh) 一种建筑铝模板加工用夹紧装置
CN207245189U (zh) 一种铝合金建筑模板用斜支撑
CN209812576U (zh) 一种用于圆木车床的圆木升降装置
CN217530083U (zh) 一种铁附件固定工装
CN216324320U (zh) 一种电梯加工用折弯装置
CN215201605U (zh) 一种十字轴加工用夹具
CN112192474B (zh) 一种铝合金方管加工用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5588336U (zh) 一种钢结构对接焊接调整装置
CN212456046U (zh) 一种通信信息技术展示装置
CN216734218U (zh) 一种桥式起重机轨道维修辅助小车
CN212192836U (zh) 一种钣金件加工用夹具
CN216859054U (zh) 一种汽车夹具加工用顶升装置
CN218402333U (zh) 一种改进型旋转台
CN212027230U (zh) 一种提升泵站浇筑质量的建筑装置
CN213216076U (zh) 一种防止图纸飘动的建筑设计用图纸展示装置
CN110292500B (zh) 一种移位机的移动机架
CN21998947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修船用脚手架平台
CN220318948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钢结构六边型钢柱
CN217107716U (zh) 一种可调节加固板材拼装连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