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24264U - 进风口与叶轮前盘拉深模 - Google Patents

进风口与叶轮前盘拉深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24264U
CN219724264U CN202321029199.1U CN202321029199U CN219724264U CN 219724264 U CN219724264 U CN 219724264U CN 202321029199 U CN202321029199 U CN 202321029199U CN 219724264 U CN219724264 U CN 2197242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circular
die
pressing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2919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宁
董建军
穆利克
郑建新
黄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mai F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imai F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imai F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imai F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2919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242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242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242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进风口与叶轮前盘拉深模,涉及拉深模技术领域,解决了离心风机生产过程中模具很多,实际使用的次数较少的情况,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和资源的浪费的问题。进风口与叶轮前盘拉深模,包括:压料圈;所述压料圈采用圆环形结构;且压料圈的外壁开设有圆环形凹槽结构;压料圈外壁的圆环形凹槽内固定设置有固定环;压料圈的底部外侧固定设置有蓄水环;压料圈还包括有:下模,下模设置于压料圈的内侧,且下模的顶部中间开设有贯穿式的圆形通槽结构;调整板,调整板采用圆环形结构;达到一模多用的目的,降低了模具的生产成本,避免资源浪费的现象。

Description

进风口与叶轮前盘拉深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拉深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进风口与叶轮前盘拉深模。
背景技术
拉深是冲压工艺中一种较复杂的变形工序,是指把毛坯拉压成空心体,或者把空心体拉压成外形更小而板厚没有明显变化的空心体的冲模,拉深模通常应用在叶轮生产等领域。
目前的拉深模还存在有以下不足:
离心风机的型号很多,为做好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应用大量的模具辅助,出现模具很多,实际使用的次数较少的情况,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和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进风口与叶轮前盘拉深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离心风机生产过程中模具很多,实际使用的次数较少的情况,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和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风口与叶轮前盘拉深模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进风口与叶轮前盘拉深模,包括:压料圈;所述压料圈采用圆环形结构;且压料圈的外壁开设有圆环形凹槽结构;压料圈外壁的圆环形凹槽内固定设置有固定环;压料圈的底部外侧固定设置有蓄水环;压料圈还包括有:下模,下模设置于压料圈的内侧,且下模的顶部中间开设有贯穿式的圆形通槽结构,下模的圆形通槽顶端和底端内侧均开设有圆环形凹槽结构,且下模顶端和底端的圆环形凹槽直径不同;调整板,调整板采用圆环形结构,且调整板设置于压料圈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压料圈还包括有:定位板,定位板采用圆环形结构,且定位板设置于下模顶端的圆环形凹槽内;上模,上模设置于下模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采用圆环形结构;固定环还包括有:滑杆,滑杆采用圆柱形结构,且滑杆固定设置于固定环的右侧;螺杆,螺杆旋转设置于固定环左侧顶部;散热环,散热环采用内部中空的圆环形结构,散热环的上下两侧均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散热槽结构,散热环滑动设置于滑杆的外侧,且散热环的顶部左侧开设有与螺杆螺纹配合的螺孔结构;压板,压板采用U形板结构,压板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压板分别固定设置于散热环的内侧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环采用内部中空的圆环形结构,且蓄水环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蓄水环还包括有:循环管,循环管共设置有两组,两组循环管分别连接设置于蓄水环的两侧,且两组循环管的顶端分别与散热环的两侧连通;循环泵,循环泵固定设置于循环管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有下模、定位板和调整板,通过调整板能够对于工件的大口尺寸进行调整,通过定位板能够对于工件的小口尺寸进行调整,使得一组下模能够匹配两组不同直径的定位板,进而能够满足于不同工件小口的尺寸使用,使得下模能够翻转使用,只使用一组压料圈便可,达到一模多用的目的,无需生产多种不同尺寸的模具,降低了模具的生产成本,进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避免资源浪费的现象。
通过设置有固定环、滑杆、螺杆和压板,通过旋转螺杆带动散热环沿着滑杆向下滑动,使得压板对于上模的两侧进行压实,从而对于上模进行限位,使得上模能够与压料圈保持平行,避免上模与调整板或者压料圈之间贴合不紧密,导致上模与压料圈之间不处于平行状态,容易使得工件在拉深接近死点时产生断裂的现象,从而能够增加工件生产的成功率,降低废品率,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
通过设置有散热环、蓄水环和循环泵,通过循环泵对于蓄水环内的冷却水通过循环管进行循环,使得冷却水能够带走散热环产生的热量,进而通过散热环带走上模的热量,有利于加快对于上模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料圈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料圈、下模、上模和调整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压料圈;101、下模;102、定位板;103、上模;104、调整板;2、固定环;201、滑杆;202、螺杆;203、散热环;204、压板;3、蓄水环;301、循环管;302、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进风口与叶轮前盘拉深模,包括:压料圈1;压料圈1采用圆环形结构;且压料圈1的外壁开设有圆环形凹槽结构;压料圈1外壁的圆环形凹槽内固定设置有固定环2;压料圈1的底部外侧固定设置有蓄水环3;压料圈1还包括有:下模101,下模101设置于压料圈1的内侧,且下模101的顶部中间开设有贯穿式的圆形通槽结构,下模101的圆形通槽顶端和底端内侧均开设有圆环形凹槽结构,且下模101顶端和底端的圆环形凹槽直径不同;调整板104,调整板104采用圆环形结构,且调整板104设置于压料圈1的顶部。
其中,压料圈1还包括有:定位板102,定位板102采用圆环形结构,且定位板102设置于下模101顶端的圆环形凹槽内;上模103,上模103设置于下模101的顶部。
其中,固定环2采用圆环形结构;固定环2还包括有:滑杆201,滑杆201采用圆柱形结构,且滑杆201固定设置于固定环2的右侧;螺杆202,螺杆202旋转设置于固定环2左侧顶部;散热环203,散热环203采用内部中空的圆环形结构,散热环203的上下两侧均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散热槽结构,散热环203滑动设置于滑杆201的外侧,且散热环203的顶部左侧开设有与螺杆202螺纹配合的螺孔结构;压板204,压板204采用U形板结构,压板204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压板204分别固定设置于散热环203的内侧两端。
其中,蓄水环3采用内部中空的圆环形结构,且蓄水环3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蓄水环3还包括有:循环管301,循环管301共设置有两组,两组循环管301分别连接设置于蓄水环3的两侧,且两组循环管301的顶端分别与散热环203的两侧连通;循环泵302,循环泵302固定设置于循环管301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循环泵302对于蓄水环3内的冷却水通过循环管301进行循环,使得冷却水能够带走散热环203产生的热量,进而通过散热环203带走上模103的热量,有利于加快对于上模103的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将压料圈1固定好后,将下模101放置于压料圈1的内部,需要调整工件的大口尺寸时,需要大口尺寸收小时,可以添加相应组数的调整板104,将调整板104放置到压料圈1的顶部,使得压料圈1与上模103之间的距离变大,上模103的高度增加,进而使得工件大口尺寸变小,将调整板104取下后,则可使得工件大口尺寸变大,达到对于工件大口尺寸调整目的,需要对于工件小口的尺寸进行调整时,可以选择相应尺寸的定位板102,并将相应尺寸的定位板102安装到下模101顶端或者底端相应的圆环形凹槽内,由于一组下模101顶端和底端的圆环形凹槽直径不同,因此使得一组下模101能够匹配两组不同直径的定位板102,进而能够满足于不同工件小口的尺寸使用,使得下模101能够翻转使用,只使用一组压料圈1便可,达到一模多用的目的,无需生产多种不同尺寸的模具,降低了模具的生产成本,进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避免资源浪费的现象;调试完毕后,通过旋转螺杆202带动散热环203沿着滑杆201向下滑动,使得压板204对于上模103的两侧进行压实,从而对于上模103进行限位,使得上模103能够与压料圈1保持平行,避免上模103与调整板104或者压料圈1之间贴合不紧密,导致上模103与压料圈1之间不处于平行状态,容易使得工件在拉深接近死点时产生断裂的现象,从而能够增加工件生产的成功率,降低废品率,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同时可以通过循环泵302对于蓄水环3内的冷却水通过循环管301进行循环,使得冷却水能够带走散热环203产生的热量,进而通过散热环203带走上模103的热量,有利于加快对于上模103的散热效果。

Claims (6)

1.进风口与叶轮前盘拉深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料圈(1);所述压料圈(1)采用圆环形结构;且压料圈(1)的外壁开设有圆环形凹槽结构;压料圈(1)外壁的圆环形凹槽内固定设置有固定环(2);压料圈(1)的底部外侧固定设置有蓄水环(3);压料圈(1)还包括有:下模(101),下模(101)设置于压料圈(1)的内侧,且下模(101)的顶部中间开设有贯穿式的圆形通槽结构,下模(101)的圆形通槽顶端和底端内侧均开设有圆环形凹槽结构,且下模(101)顶端和底端的圆环形凹槽直径不同;调整板(104),调整板(104)采用圆环形结构,且调整板(104)设置于压料圈(1)的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进风口与叶轮前盘拉深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圈(1)还包括有:定位板(102),定位板(102)采用圆环形结构,且定位板(102)设置于下模(101)顶端的圆环形凹槽内;上模(103),上模(103)设置于下模(101)的顶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进风口与叶轮前盘拉深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2)采用圆环形结构;固定环(2)还包括有:滑杆(201),滑杆(201)采用圆柱形结构,且滑杆(201)固定设置于固定环(2)的右侧;螺杆(202),螺杆(202)旋转设置于固定环(2)左侧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进风口与叶轮前盘拉深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2)还包括有:散热环(203),散热环(203)采用内部中空的圆环形结构,散热环(203)的上下两侧均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散热槽结构,散热环(203)滑动设置于滑杆(201)的外侧,且散热环(203)的顶部左侧开设有与螺杆(202)螺纹配合的螺孔结构;压板(204),压板(204)采用U形板结构,压板(204)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压板(204)分别固定设置于散热环(203)的内侧两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进风口与叶轮前盘拉深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环(3)采用内部中空的圆环形结构,且蓄水环(3)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进风口与叶轮前盘拉深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环(3)还包括有:循环管(301),循环管(301)共设置有两组,两组循环管(301)分别连接设置于蓄水环(3)的两侧,且两组循环管(301)的顶端分别与散热环(203)的两侧连通;循环泵(302),循环泵(302)固定设置于循环管(301)的外侧。
CN202321029199.1U 2023-05-04 2023-05-04 进风口与叶轮前盘拉深模 Active CN2197242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9199.1U CN219724264U (zh) 2023-05-04 2023-05-04 进风口与叶轮前盘拉深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9199.1U CN219724264U (zh) 2023-05-04 2023-05-04 进风口与叶轮前盘拉深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24264U true CN219724264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32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29199.1U Active CN219724264U (zh) 2023-05-04 2023-05-04 进风口与叶轮前盘拉深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242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39959A (zh) 一种轴套零件成形模具
CN219724264U (zh) 进风口与叶轮前盘拉深模
CN208303590U (zh) 一种钢法兰毛坯加工装置
CN207547284U (zh) 一种铝型材挤压机
CN107626760B (zh) 一种大型带凸耳镁合金构件成形方法
CN201871727U (zh) 粉末冶金成形机
CN208450230U (zh) 一种多向挤压成型机
CN208728634U (zh) 一种铸造用金属模具
CN210280354U (zh) 一种散热式不锈钢冲孔模具
CN215614517U (zh) 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装置
CN212190645U (zh) 大型薄壁铝型材挤压模具
CN206326043U (zh) 一种带散热片的液压成型机
CN219443044U (zh) 一种高强合金壳体成型模具
CN112895358B (zh) 一种硅橡胶模具
CN211464625U (zh) 一种可变尺寸冰箱压缩机外壳生产用拉伸装置
CN214321543U (zh) 一种螺母收口装置
CN207839899U (zh) 一种高产出双动复合模冲杯机
CN220698224U (zh) 一种轻量化制动毂模具
CN220348631U (zh) 一种竹材圆柱成型模具
CN214133597U (zh) 一种快速脱模的模具装置
CN212579149U (zh)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冲压模具
CN220198330U (zh) 一种水管接头成型模具
CN211590989U (zh) 一种精密预成型机
CN216373259U (zh) 一种耐高温热缩管生产用挤压引导装置
CN109013966A (zh) 一种不锈钢杯生产用冲压装置及冲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