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20380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720380U CN219720380U CN202321026751.1U CN202321026751U CN219720380U CN 219720380 U CN219720380 U CN 219720380U CN 202321026751 U CN202321026751 U CN 202321026751U CN 219720380 U CN219720380 U CN 2197203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ring
- pressure
- edge
- bearing plate
- p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51468 Actinopterygi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包括:上盖,具有第一扣合部;锅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内锅,上盖可开合地盖设在内锅上;其中,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承压板,承压板为沿壳体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结构,承压板的外边沿设置有第二扣合部,第一扣合部与第二扣合部相扣合,承压板的内边沿设置有承压边,内锅设置在承压边上,承压边设置有低于其下表面的加强结构。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承压件的承压强度不足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烹饪器具包括上盖和锅体,锅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内锅,在上盖盖合在内锅上时,通过对内锅进行加热,使得内锅的腔体压力上升,以对内锅内的食材进行压力烹饪。
在相关技术中,锅体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承压件,承压件的上端搭设在壳体上,承压件的下端向下延伸至内锅的外底壁的下方,以利用承压件支撑内锅的外底壁,在内锅的腔体压力上升的过程中,将内锅的腔体压力由内锅传递至承压件上。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承压件的承压强度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承压件的承压强度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上盖,具有第一扣合部;锅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内锅,上盖可开合地盖设在内锅上;其中,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承压板,承压板为沿壳体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结构,承压板的外边沿设置有第二扣合部,第一扣合部与第二扣合部相扣合,承压板的内边沿设置有承压边,内锅设置在承压边上,承压边设置有低于其下表面的加强结构。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烹饪器具包括上盖和锅体,锅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内锅,在上盖盖合在内锅上时,通过对内锅进行加热,使得内锅的腔体压力上升,以对内锅内的食材进行压力烹饪,在内锅的腔体压力上升的过程中,受内锅的腔体压力上升的影响,上盖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内锅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由于上盖的第一扣合部与承压板的第二扣合部相扣合,内锅搭设在承压板的承压边上,从而使得内锅的腔体压力通过上盖作用在第二扣合部上,内锅的腔体压力通过内锅作用在承压边上,从而使得内锅的腔体压力在承压板上达到平衡。由于承压边为沿壳体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结构,承压边设置有低于其下表面的加强结构,在内锅的腔体压力一定的前提下,通过增加承压板在内锅的周向上的面积,降低承压板所承受的压强,通过在承压边设置加强结构,提高承压板的结构可靠性,提高承压板的承压能力,并且由于加强结构低于承压边的下表面,缩短内锅与承压边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使得烹饪器具的结构紧凑。
进一步地,加强结构包括沿竖向设置的翻边,翻边为沿承压板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结构,翻边的上端与承压边的内边沿连接。采用上述的翻边,在内锅的腔体压力一定的前提下,通过在承压边的内边沿设置翻边,提高承压板的结构可靠性,提高承压板的承压能力。
进一步地,加强结构包括沿横向设置的折边,折边为沿承压板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结构,折边的内边沿与承压边的内边沿连接,采用上述的折边,在内锅的腔体压力一定的前提下,通过在承压边的内边沿设置折边,提高承压板的结构可靠性,提高承压板的承压能力;或者,加强结构包括卷边,卷边为沿承压板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结构,卷边的一端与承压边的内边沿连接,卷边的竖向截面为弧形结构。具体的,卷边为沿承压板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结构,卷边的一端与承压边的内边沿连接,卷边的竖向截面为弧形结构,采用上述的卷边,在内锅的腔体压力一定的前提下,通过在承压边的内边沿设置卷边,提高承压板的结构可靠性,提高承压板的承压能力。
进一步地,承压边上设置有第一支撑件,内锅通过第一支撑件搭设在承压边上。由于内锅通过第一支撑件搭设在承压边上,使得内锅的腔体压力通过内锅传递至第一支撑件再传递至承压边上。并且采用上述分体设置的承压板和第一支撑件,在加工成型的过程中,能够根据使用需求对承压板和第一支撑件的材料进行选取,使得承压板的材料能够选取强度高的材料,以满足承压板的承压能力,并且使得第一支撑件的材料能够选取不同于承压板的材料,以避免对内锅的外表面造成损伤。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件包括支撑圈,支撑圈为沿承压板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结构,支撑圈的下端与承压边连接,内锅搭设在支撑圈的上表面。采用上述的环形结构的支撑圈,使得内锅的外表面在其周向上均与支撑圈接触,从而利用环形结构的支撑圈对内锅在内锅的周向上进行全面保护,避免内锅的外表面与承压板直接接触,避免内锅的外表面出现划伤,并且由于支撑圈为一体注塑成型,简化装配步骤,使得烹饪器具的装配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件包括多个支撑块,多个支撑块沿承压板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承压边的上表面,内锅搭设在支撑块的上表面。采用上述的多个支撑块,由于多个支撑块沿承压板的周向间隔设置,在利用多个支撑块对内锅在内锅的周向上进行全面保护的同时,减小第一支撑件的体积,在加工成型第一支撑件时,降低第一支撑件的材料用量,从而降低烹饪器具的第一支撑件的成本。
进一步地,承压板采用金属材质制成,第一支撑件采用塑胶材质制成;和/或,承压边设置有连接孔,紧固件穿设于连接孔,紧固件的两端分别与壳体和第一支撑件连接。采用上述的金属材料制成的承压板,提高承压板的结构强度,以提高承压板的承压能力和结构可靠性,采用上述的塑胶材质制成的第一支撑件,在内锅的上部搭设在第一支撑件的上表面时,避免对内锅的外表面造成损伤。在加工成型的过程中,能够根据使用需求对承压板和第一支撑件的材料进行选取,以降低承压板和第一支撑件的加工成本。
进一步地,承压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件,承压板搭设在第二支撑件上,第二支撑件搭设在壳体的上端。通过将承压板搭设在第二支撑件上,第二支撑件搭设在壳体的上端,使得承压板通过第二支撑件间接搭设在壳体上。
进一步地,内锅的上端设置有锅口翻边,内锅的外侧壁设置有位于锅口翻边的下方的承压台阶,内锅通过承压台阶搭设在承压边上;和/或,壳体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保温圈,内锅设置在保温圈内,承压板设置在保温圈上。在承压边的结构强度一定的前提下,由于内锅通过承压台阶搭设在承压边上,使得承压台阶的下表面搭设在承压边上,承压边对承压台阶的作用力沿竖直方向,并且在内锅的上端设置锅口翻边,便于将内锅通过锅口翻边放置在承压边上,便于对内锅进行放置,在竖直方向上充分利用承压边的结构强度以支撑内锅,在保证承压边的承压效果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承压边的加工成本。
进一步地,锅体还包括线圈盘,线圈盘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内锅的下方。通过线圈盘对内锅进行加热,使得内锅的腔体压力上升,以对内锅内的食材进行压力烹饪。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剖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爆炸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爆炸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提供的烹饪器具的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承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内锅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上盖;11、第一扣合部;
20、锅体;21、壳体;211、外壳;212、保温圈;22、内锅;221、承压台阶;222、锅口翻边;23、承压板;231、第二扣合部;232、承压边;2321、加强结构;2322、翻边;2323、连接孔;24、第一支撑件;241、支撑圈;242、支撑块;25、第二支撑件;26、线圈盘;27、电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包括上盖10和锅体20,上盖10具有第一扣合部11,锅体20包括壳体21以及设置在壳体21内的内锅22,上盖10可开合地盖设在内锅22上,其中,壳体21的上端设置有承压板23,承压板23为沿壳体21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结构,承压板23的外边沿设置有第二扣合部231,第一扣合部11与第二扣合部231相扣合,承压板23的内边沿设置有承压边232,内锅22设置在承压边232上,承压边232设置有低于其下表面的加强结构2321。
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包括上盖10和锅体20,锅体20包括壳体21以及设置在壳体21内的内锅22,在上盖10盖合在内锅22上时,通过对内锅22进行加热,使得内锅22的腔体压力上升,以对内锅22内的食材进行压力烹饪,在内锅22的腔体压力上升的过程中,受内锅22的腔体压力上升的影响,上盖10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内锅22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由于上盖10的第一扣合部11与承压板23的第二扣合部231相扣合,内锅22搭设在承压板23的承压边232上,从而使得内锅22的腔体压力通过上盖10作用在第二扣合部231上,内锅22的腔体压力通过内锅22作用在承压边232上,从而使得内锅22的腔体压力在承压板23上达到平衡。由于承压边232为沿壳体21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结构,承压边232设置有低于其下表面的加强结构2321,在内锅22的腔体压力一定的前提下,通过增加承压板23在内锅22的周向上的面积,降低承压板23所承受的压强,通过在承压边232设置加强结构2321,提高承压板23的结构可靠性,提高承压板23的承压能力,并且由于加强结构2321低于承压边232的下表面,缩短内锅22与承压边232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使得烹饪器具的结构紧凑。
其中,内锅22设置在承压边232上包括以下两种实施例:
(1)内锅22直接搭设在承压边232上,即内锅22与承压边232直接接触,以实现内锅22直接搭设在承压边232上;
(2)内锅22间接搭设在承压边232上,即内锅22与间接承压件(例如第一支撑件)的第一侧相接触,间接承压件的第二侧与承压边232相接触,以实现内锅22通过间接承压件间接搭设在承压边232上。
需要说明的是,承压板23为沿壳体21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结构,包括以下两种结构:第一种为承压板23为圆环状结构,即承压板23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第二种为承压板23为多边形环状结构,即承压板23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例如矩形。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利用承压板23支撑内锅22即可。
具体地,设置在承压边232上的加强结构2321包括以下三种结构:第一种为,加强结构2321包括沿竖向设置的翻边2322;第二种为,加强结构2321包括沿横向设置的折边;第三种为,加强结构2321包括卷边。
其中,烹饪器具的扣合结构包括以下两种实施方式:第一种为第一扣合部11为盖牙,第二扣合部231为锅牙,盖牙与锅牙相扣合;第二种为第一扣合部11为卡钳,第二扣合部231为设置在承压板23的外边沿的环形板,卡钳与环形板相扣合或解锁。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加强结构2321包括沿竖向设置的翻边2322,翻边2322为沿承压板23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结构,翻边2322的上端与承压边232的内边沿连接。采用上述的翻边2322,在内锅22的腔体压力一定的前提下,通过在承压边232的内边沿设置翻边2322,提高承压板23的结构可靠性,提高承压板23的承压能力。
如图1所示,承压边232上设置有第一支撑件24,内锅22通过第一支撑件24搭设在承压边232上。由于内锅22通过第一支撑件24搭设在承压边232上,使得内锅22的腔体压力通过内锅22传递至第一支撑件24再传递至承压边232上。并且采用上述分体设置的承压板23和第一支撑件24,在加工成型的过程中,能够根据使用需求对承压板23和第一支撑件24的材料进行选取,使得承压板23的材料能够选取强度高的材料,以满足承压板23的承压能力,并且使得第一支撑件24的材料能够选取不同于承压板23的材料,以避免对内锅22的外表面造成损伤。
如图1所示,承压板23设置在壳体21的上部,内锅22的上部搭设在第一支撑件24上,第一支撑件24搭设在承压边232上。在内锅22的腔体压力上升的过程中,利用承压板23连接内锅22以及盖合于内锅22上的上盖10,由于承压板23设置在壳体21的上部,内锅22的上部搭设在承压边232上,减小承压板23的整体高度,使得承压板23的加工工艺简单、易成型,在加工成型承压板23时,降低承压板23的材料用量,从而降低烹饪器具的承压板23的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21的上部指的是,在内锅22放置在壳体21中时,内锅22的上部所对应的壳体21的部分;内锅22的上部指的是,内锅22的高度的二分之一处及以上部分或者内锅22的容积的二分之一处及以上部分。
具体地,设置在承压边232上的第一支撑件24包括以下两种结构:第一种为,第一支撑件24包括支撑圈241,支撑圈241为沿承压板23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结构;第二种为,第一支撑件24包括多个支撑块242,多个支撑块242沿承压板23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承压边232的上表面。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一支撑件24包括支撑圈241,支撑圈241为沿承压板23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结构,支撑圈241的下端与承压边232连接,内锅22搭设在支撑圈241的上表面。采用上述的环形结构的支撑圈241,使得内锅22的外表面在其周向上均与支撑圈241接触,从而利用环形结构的支撑圈241对内锅22在内锅22的周向上进行全面保护,避免内锅22的外表面与承压板23直接接触,避免内锅22的外表面出现划伤,并且由于支撑圈241为一体注塑成型,简化装配步骤,使得烹饪器具的装配方便快捷。
本实施例中,承压板23采用金属材质制成,第一支撑件24采用塑胶材质制成。采用上述的金属材料制成的承压板23,提高承压板23的结构强度,以提高承压板23的承压能力和结构可靠性,采用上述的塑胶材质制成的第一支撑件24,在内锅22的上部搭设在第一支撑件24的上表面时,避免对内锅22的外表面造成损伤。在加工成型的过程中,能够根据使用需求对承压板23和第一支撑件24的材料进行选取,以降低承压板23和第一支撑件24的加工成本。
如图2和图6所示,承压边232设置有连接孔2323,紧固件穿设于连接孔2323,紧固件的两端分别与壳体21和第一支撑件24连接。通过将紧固件穿设于连接孔2323中,且紧固件的两端分别与壳体21和第一支撑件24连接,使得承压边232、第一支撑件24以及壳体21的连接共用一个紧固件,简化连接结构,使得烹饪器具的装配方便快捷。
如图1所示,承压板23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件25,承压板23搭设在第二支撑件25上,第二支撑件25搭设在壳体21的上端。通过将承压板23搭设在第二支撑件25上,第二支撑件25搭设在壳体21上,使得承压板23通过第二支撑件25间接搭设在壳体21上。
如图2所示,内锅22的上端设置有锅口翻边222,内锅22的外侧壁设置有位于锅口翻边222的下方的承压台阶221,内锅22通过承压台阶221搭设在承压边232上。在承压边232的结构强度一定的前提下,由于内锅22通过承压台阶221搭设在承压边232上,使得承压台阶221的下表面搭设在承压边232上,承压边232对承压台阶221的作用力沿竖直方向,并且在内锅22的上端设置锅口翻边222,便于将内锅22通过锅口翻边222放置在承压边232上,便于对内锅22进行放置,在竖直方向上充分利用承压边232的结构强度以支撑内锅22,在保证承压边232的承压效果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承压边232的加工成本。
如图1所示,壳体21包括外壳211以及设置在外壳211内的保温圈212,内锅22设置在保温圈212内,承压板23设置在保温圈212上。采用上述的保温圈212,在利用内锅22烹饪食材时,通过保温圈212对内锅22起到保温效果,降低内锅22的热量损失,从而降低对内锅22的加热成本。
如图1所示,锅体20还包括线圈盘26,线圈盘26设置在壳体21内并位于内锅22的下方。通过线圈盘26对内锅22进行加热,使得内锅22的腔体压力上升,以对内锅22内的食材进行压力烹饪。
如图1所示,锅体20还包括电控板27,电控板27与线圈盘26电连接,以通过电控板27根据不同烹饪需求控制线圈盘26的工作状态,调节线圈盘26对内锅22的加热过程,满足不同烹饪需求,提高烹饪器具的烹饪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二中,加强结构2321包括沿横向设置的折边。具体的,折边为沿承压板23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结构,折边的内边沿与承压边232的内边沿连接。采用上述的折边,在内锅22的腔体压力一定的前提下,通过在承压边232的内边沿设置折边,提高承压板23的结构可靠性,提高承压板23的承压能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三中,加强结构2321包括卷边。具体的,卷边为沿承压板23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结构,卷边的一端与承压边232的内边沿连接,卷边的竖向截面为弧形结构。采用上述的卷边,在内锅22的腔体压力一定的前提下,通过在承压边232的内边沿设置卷边,提高承压板23的结构可靠性,提高承压板23的承压能力。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四中,第一支撑件24包括多个支撑块242,多个支撑块242沿承压板23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承压边232的上表面,内锅22搭设在支撑块242的上表面。采用上述的多个支撑块242,由于多个支撑块242沿承压板23的周向间隔设置,在利用多个支撑块242对内锅22在内锅22的周向上进行全面保护的同时,减小第一支撑件24的体积,在加工成型第一支撑件24时,降低第一支撑件24的材料用量,从而降低烹饪器具的第一支撑件24的成本。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4包括三个或四个支撑块242。
其中,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包括电压力锅。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上盖(10),具有第一扣合部(11);
锅体(20),包括壳体(21)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21)内的内锅(22),所述上盖(10)可开合地盖设在所述内锅(22)上;
其中,所述壳体(21)的上端设置有承压板(23),所述承压板(23)为沿所述壳体(21)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结构,所述承压板(23)的外边沿设置有第二扣合部(231),所述第一扣合部(11)与所述第二扣合部(231)相扣合,所述承压板(23)的内边沿设置有承压边(232),所述内锅(22)设置在所述承压边(232)上,所述承压边(232)设置有低于其下表面的加强结构(23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2321)包括沿竖向设置的翻边(2322),所述翻边(2322)为沿所述承压板(23)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结构,所述翻边(2322)的上端与所述承压边(232)的内边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结构(2321)包括沿横向设置的折边,所述折边为沿所述承压板(23)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结构,所述折边的内边沿与所述承压边(232)的内边沿连接;或者,
所述加强结构(2321)包括卷边,所述卷边为沿所述承压板(23)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结构,所述卷边的一端与所述承压边(232)的内边沿连接,所述卷边的竖向截面为弧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边(232)上设置有第一支撑件(24),所述内锅(22)通过所述第一支撑件(24)搭设在所述承压边(23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24)包括支撑圈(241),所述支撑圈(241)为沿所述承压板(23)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结构,所述支撑圈(241)的下端与所述承压边(232)连接,所述内锅(22)搭设在所述支撑圈(241)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24)包括多个支撑块(242),多个所述支撑块(242)沿所述承压板(23)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承压边(232)的上表面,所述内锅(22)搭设在所述支撑块(242)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压板(23)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所述第一支撑件(24)采用塑胶材质制成;和/或,
所述承压边(232)设置有连接孔(2323),紧固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2323),所述紧固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21)和所述第一支撑件(2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板(23)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件(25),所述承压板(23)搭设在所述第二支撑件(25)上,所述第二支撑件(25)搭设在所述壳体(21)的上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锅(22)的上端设置有锅口翻边(222),所述内锅(22)的外侧壁设置有位于所述锅口翻边(222)的下方的承压台阶(221),所述内锅(22)通过所述承压台阶(221)搭设在所述承压边(232)上;和/或,
所述壳体(21)包括外壳(211)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211)内的保温圈(212),所述内锅(22)设置在所述保温圈(212)内,所述承压板(23)设置在所述保温圈(21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20)还包括线圈盘(26),所述线圈盘(26)设置在所述壳体(21)内并位于所述内锅(22)的下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026751.1U CN219720380U (zh) | 2023-04-28 | 2023-04-28 | 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026751.1U CN219720380U (zh) | 2023-04-28 | 2023-04-28 | 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720380U true CN219720380U (zh) | 2023-09-22 |
Family
ID=88063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026751.1U Active CN219720380U (zh) | 2023-04-28 | 2023-04-28 | 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720380U (zh) |
-
2023
- 2023-04-28 CN CN202321026751.1U patent/CN21972038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720380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9720383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9720388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4048557U (zh) | 锅盖组件及具有的烹饪器具 | |
CN219720385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9720384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1408610U (zh) | 面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9720381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9720389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9720379U (zh) | 内锅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20988453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6006900U (zh) | 煲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9331376U (zh) |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117045107A (zh) | 烹饪器具 | |
CN209629499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9863290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9813850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3248323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9720387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3248493U (zh) | 保温罩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9720360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1673700U (zh) |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6797309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3909883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0077416U (zh) | 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