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20375U - 烹饪箱体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箱体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20375U
CN219720375U CN202321353345.6U CN202321353345U CN219720375U CN 219720375 U CN219720375 U CN 219720375U CN 202321353345 U CN202321353345 U CN 202321353345U CN 219720375 U CN219720375 U CN 2197203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assembly
push
cooking
p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533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爽夏
首军
刘天毅
张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533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203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203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203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Ove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箱体和烹饪器具,其中,烹饪箱体包括:主体,包括烹饪腔;门体组件,与主体活动连接,门体组件用于打开或关闭烹饪腔;多个推门组件,设于主体,推门组件用于推动门体组件以打开烹饪腔,多个推门组件能够分别独立运行或共同运行,以将门体组件推动至不同的位置。

Description

烹饪箱体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箱体和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用户对空气炸功能的使用需求,现有技术中的蒸烤箱添加了空气炸功能,但是由于蒸烤箱的密闭性较好,蒸烤箱在执行空气炸模式时,若将门体组件关闭,烹饪腔内的水汽则难以排出,烹饪腔内湿度较大,这会影响食材的烹饪效果,而若将门体组件打开,则容易导致烹饪腔内温度下降,同样会影响食材的烹饪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烹饪箱体。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
为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箱体,包括:主体,包括烹饪腔;门体组件,与主体活动连接,门体组件用于打开或关闭烹饪腔;多个推门组件,设于主体,推门组件用于推动门体组件以打开烹饪腔,多个推门组件能够分别独立运行或共同运行,以将门体组件推动至不同的位置。
本申请所提出的烹饪箱体,能够用于烹饪器具中。烹饪箱体包括主体,主体包括烹饪腔,烹饪腔用于容纳食材,烹饪器具能够对放置于烹饪腔内的食材进行烹饪。烹饪箱体还包括门体组件,门体组件与主体活动连接,门体组件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当门体组件位于打开位置的情况下,门体组件与主体之间具有开口,门体组件打开烹饪腔,烹饪腔内的水汽能够通过开口排出。当门体组件位于关闭位置的情况下,门体组件关闭烹饪腔。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将门体组件由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本申请在烹饪箱体中还设置了多个推门组件,推门组件用于将门体组件推动至打开位置。具体地,推门组件设于主体,在推门组件运行的情况下,推门组件能够推动门体组件朝打开位置移动,以使门体组件打开烹饪腔。
进一步地,推门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各个推门组件的推门效果不同,各个推门组件能够分别将门体组件推动至不同的位置,门体组件在位于不同的位置时,门体组件与主体之间的开口大小不同。多个推门组件之间相互独立,各个推门组件能够分别独立运行,如此,可根据使用需求通过不同的推门组件将门体组件推动至不同的位置。可理解地,烹饪器具具有空气炸功能,空气炸模式包括升温阶段、上色阶段和提脆阶段。在升温阶段时,烹饪腔内的温度逐渐升高,此时需要使门体组件关闭烹饪腔,以使烹饪腔内的温度能够快速升高。在进入上色阶段时,食材在被空气炸的过程中生成水汽,为了防止水汽影响食材的酥脆程度,需要将门体组件打开。此时,可先通过多个推门组件中的一者将门体组件推动至开口较小的位置,当门体组件与主体之间的开口较小时,既能够维持烹饪腔内的高温环境,以对食材进行上色,同时还能够将烹饪腔内的水汽排出,使烹饪腔内保持湿度较低的状态。在进入提脆阶段时,食材已完成上色,在此阶段可通过多个推门组件中的另一者将门体组件推动至开口较大的位置,当门体组件与主体之间的开口较大时,烹饪腔内的水汽可快速地通过开口排出,以使烹饪腔内保持湿度较低的状态,提升食材的脆度。
进一步地,多个推门组件还能够共同运行,当多个推门组件共同运行时,可进一步增大门体组件与主体之间的开口。
通过在烹饪箱体中设置多个推门组件,可通过多个推门组件的独立运行或共同运行将门体组件推动至不同的位置,使门体组件具有不同的开度,以使烹饪箱体具有不同的排湿效果。多个推门组件能够根据烹饪模式的不同将门体组件推动至不同的位置,以使门体组件与主体之间的开口与烹饪模式适配,提升了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烹饪箱体,还可以具有以下区别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任一推门组件包括:基座,设于主体;推杆,设于基座,推杆与门体组件相连,推杆能够沿朝向门体组件的方向伸出,以推动门体组件打开烹饪腔。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推门组件的结构进行限定。任一推门组件包括基座和推杆,基座设于主体,推杆活动地设于基座,推杆用于推动门体组件移动。具体地,推杆远离基座的一端与门体组件相连,推杆能够相对于基座沿朝向或背离门体组件的方向移动。当推杆相对于基座沿朝向门体组件的方向移动时,推杆推动门体组件沿背离主体的方向移动,门体组件被推动至打开位置。当用户将门体组件移动至关闭位置时,推杆相对于基座沿背离门体组件的方向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推门组件包括蜡马达。
通过在推门组件中设置基座和能够相对于基座移动的推杆,可通过推杆推动门体组件移动,以实现打开门体组件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个推门组件包括:第一推门组件,第一推门组件能够将门体组件推动至第一位置,在门体组件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门体组件与主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H1;第二推门组件,第二推门组件能够将门体组件推动至第二位置,在门体组件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门体组件与主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H2,H2≥H1。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多个推门组件进行限定。多个推门组件包括第一推门组件和第二推门组件,第一推门组件和第二推门组件能够分别将门体组件推动至不同的位置。其中,第一推门组件能够将门体组件推动至第一位置,在门体组件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门体组件与主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H1,第一推门组件能够将门体组件推动至第二位置,在门体组件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门体组件与主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H2,H2≥H1。当门体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门体组件与箱体之间的开口较小,此时烹饪箱体既能够将烹饪腔内的水汽排出,还能够使烹饪腔内保持高温状态。当门体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门体组件与箱体之间的开口较大,此时烹饪箱体可快速地将烹饪腔内的水汽排出,以降低烹饪腔内的湿度。
具体地,烹饪器具具有空气炸功能,空气炸模式包括升温阶段、上色阶段和提脆阶段。在升温阶段时,烹饪腔内的温度逐渐升高,此时需要使门体组件关闭烹饪腔,以使烹饪腔内的温度能够快速升高。在进入上色阶段时,食材在被空气炸的过程中生成水汽,为了防止水汽影响食材的酥脆程度,需要将门体组件打开。此时,可通过第一推门组件将门体组件推动至第一位置,在门体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门体组件与主体之间的开口较小,如此,既能够维持烹饪腔内的高温环境,以对食材进行上色,同时还能够将烹饪腔内的水汽排出,使烹饪腔内保持湿度较低的状态。在进入提脆阶段时,食材已完成上色,在此阶段,可通过第二推门组件将门体组件推动至第二位置,在门体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门体组件与主体之间的开口较大,以使烹饪腔内的水汽可快速地通过开口排出,烹饪腔内保持湿度较低的状态,提升食材的脆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推门组件和第二推门组件还能够共同将门体组件推动至第三位置,在门体组件位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门体组件与主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H3,H3>H2,并且H3≤H1+H2。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第一推门组件和第二推门组件进行进一步限定。第一推门组件和第二推门组件还能够共同运行,在第一推门组件和第二推门组件共同运行的情况下,两者可共同将门体组件推动至第三位置。在门体组件位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门体组件与主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H3,H3>H2,并且H3≤H1+H2。当第一推门组件和第二推门组件共同推动门体组件时,可将门体组件推动至开度最大的位置,以提升烹饪箱体的排湿速度。
具体地,在烹饪器具所烹饪的食材水分含量较高时,食材在被烹饪的过程中所生成的水汽较多,烹饪腔内的湿度较高,在此种情况下,需要提升烹饪腔的排湿速度。为此,本申请将第一推门组件和第二推门组件设置为能够共同推动门体组件,以将门体组件推动至开度最大的位置,即第三位置。在门体组件位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烹饪腔内的水汽能够快速地通过门体组件与主体之间的开口排出,提升了烹饪箱体的排湿速度,提升食材的脆度,从而提升了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门体组件的底部铰接于主体,第一推门组件和第二推门组件分别设于主体的两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第一推门组件和第二推门组件的设置位置进行限定。门体组件的底部铰接于主体,第一推门组件和第二推门组件分别设于主体的两侧,在第一推门组件和/或第二推门组件推动门体组件时,门体组件以底部的铰接点为转轴,围绕其底部的铰接点转动,以使门体组件的顶部与主体之间形成开口,即门体组件与主体之间的最大距离所在的位置。
在第一推门组件和第二推门组件共同推动门体组件移动的情况下,由于第一推门组件和第二推门组件分别位于主体的两侧,从而使得门体组件的两侧均受到推力,以使门体组件受力均衡,门体组件能够平稳地打开烹饪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推杆伸出的长度与推杆所受到的阻力负相关,第一推门组件与第二推门组件的高度不同,以使第一推门组件和第二推门组件能够分别将门体组件推动至不同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推门组件进行进一步限定。推门组件包括基座和推杆,通过使推杆沿朝向门体组件的方向伸出以推动门体组件移动至打开位置。推杆伸出的长度与推杆所受到的阻力负相关,即推杆所受到的阻力越大,推杆能够伸出的长度越小。可理解地,门体组件的底部铰接于主体,在推门组件推动门体组件打开烹饪腔时,推门组件越靠近于门体组件底部的铰接点,该推门组件中的推杆所受到的阻力越大,推杆伸出的长度越小,门体组件与主体之间的开口也就越小。因此,为了使不同的推杆组件能够分别将门体组件推动至不同的位置,本申请将多个推杆组件分别设置在不同的高度上,以使多个推杆组件能够分别将门体组件推动至不同的位置,使门体组件具有多个开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推门组件的高度高于第一推门组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第一推门组件和第二推门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限定。具体地,第二推门组件的高度高于第一推门组件。可理解地,由于推门组件中推杆能够伸出的长度与推杆所受到的阻力正相关,因此,推门组件所位于的高度越低,推门组件中推杆在推动门体组件时所受到的阻力越大,推杆能够伸出的长度越短,该推门组件能够将门体组件所推至的开度越小。通过将第二推门组件所设置的高度高于第一推门组件,可以使第二推门组件能够将门体组件推至开度更大的位置,实现使门体组件具有多个开度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推门组件和第二推门组件位于门体组件的顶点与门体组件的二分之一高度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第一推门组件和第二推门组件的设置位置进行进一步限定。具体地,第一推门组件和第二推门组件位于门体组件的顶点与门体组件的二分之一高度之间。可理解地,由于推门组件中推杆能够伸出的长度与推杆所受到的阻力正相关,因此,推门组件所位于的高度越低,推门组件中推杆在推动门体组件时所受到的阻力越大,推杆能够伸出的长度越短,该推门组件能够将门体组件所推至的开度越小。若将第一推门组件和第二推门组件设置于高度较低的位置(即靠近于门体组件与主体铰接的位置),则会导致第一推门组件和第二推门组件在推动门体组件时受到较大的阻力,进而导致门体组件的开度较小。为了避免该问题,本申请将第一推门组件和第二推门组件所在的高度设置在门体组件的顶点与门体组件的二分之一高度之间,以减小第一门体组件和第二门体组件在推动门体使所受到的阻力,使各个推门组件能够将门体组件推动至适合的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烹饪箱体还包括:操作面板,设于主体,操作面板与第一推门组件和第二推门组件导电连接,操作面板用于输入食材的参数,操作面板接收到的食材的参数用于控制第一推门组件和/或第二推门组件将门体组件推动至不同的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烹饪箱体的结构进行进一步限定。烹饪箱体还包括操作面板,操作面板设置于主体,用户能够通过操作面板输入食材的参数。用户通过操作面板所输入的食材的参数用于控制第一推门组件和/或第二推门组件的运行,以将门体组件推动至不同的位置。可理解地,不同食材的水分含量不同,因此,不同的食材在被烹饪的过程中所挥发出的水分总量也不同,通过根据食材的参数来控制第一推门组件和/或第二推门组件的运行,可以使门体组件的开度与食材的水分含量相适配。具体地,在食材的水分含量较高的情况下,可先控制第一推门组件将门体组件推动至第一位置,然后再控制第一推门组件和第二推门组件共同将门体组件推动至第三位置,以提升排湿效果。在食材的水分含量较低的情况下,可先控制第一推门组件将门体组件推动至第一位置,然后再控制第二推门组件将门体组件推动至第二位置,在保证排湿效果的同时,避免烹饪腔内的热量流失过快。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烹饪箱体还包括:热风组件,设于主体,热风组件用于向烹饪腔内吹入热风,操作面板接收到的食材的参数用于控制热风组件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烹饪箱体的结构进行进一步限定。烹饪箱体还包括热风组件,热风组件用于向烹饪腔内吹入热风,以使烹饪器具能够对食材进行空气炸。操作面板接收到的食材的参数用于控制热风组件运行。具体地,根据食材的参数可以确定热风组件对烹饪腔内的加热温度以及加热时长,从而能够根据食材种类的不同使热风组件以相应的功率运行,提升烹饪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烹饪箱体还包括:加热管组件,设于主体,加热管组件用于对烹饪腔进行加热,操作面板接收到的食材的参数用于控制加热管组件的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烹饪器具的结构进行进一步限定。烹饪箱体还包括加热管组件,加热管组件用于对烹饪腔进行加热,如此,可使烹饪器具具有多种不同的烹饪模式,丰富了食材的烹饪效果。操作面板接收到的食材的参数用于控制加热管组件运行。具体地,根据食材的参数可以确定加热管组件对烹饪腔内的加热温度以及加热时长,从而能够根据食材种类的不同使加热管组件以相应的功率运行,提升烹饪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热风组件与加热管组件能够分别独立运行或共同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热风组件与加热管组件能够分别独立运行或共同运行,如此,可以丰富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并且还能够通过加热管组件与热风组件的同时运行加快烹饪腔内的升温速度,提升烹饪效率,缩短烹饪时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烹饪箱体还包括:蒸汽发生装置,设于主体,蒸汽发生装置用于向烹饪腔内排入蒸汽。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烹饪箱体的结构进行进一步限定。烹饪箱体还包括蒸汽发生装置,蒸汽发生装置用于向烹饪腔内排入蒸汽,以对烹饪腔内的食材进行蒸制,如此,可丰富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提出的烹饪箱体。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烹饪器具,因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的烹饪箱体,因此具有烹饪箱体的全部有益效果。
烹饪器具包括蒸烤箱或微蒸烤一体机。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箱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箱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门体组件位于关闭位置时烹饪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门体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烹饪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门体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烹饪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门体组件位于第三位置时烹饪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推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推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推门组件的爆炸图。
其中,图1至图9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烹饪箱体,110主体,111烹饪腔,120门体组件,130推门组件,131第一推门组件,132第二推门组件,140基座,141蜡马达上盖,142蜡马达下盖,143蜡马达,144弹簧,145装饰盖,150推杆,160操作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烹饪箱体100和烹饪器具。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箱体100,包括:主体110,包括烹饪腔111;门体组件120,与主体110活动连接,门体组件120用于打开或关闭烹饪腔111;多个推门组件130,设于主体110,推门组件130用于推动门体组件120以打开烹饪腔111,多个推门组件130能够分别独立运行或共同运行,以将门体组件120推动至不同的位置。
本申请所提出的烹饪箱体100,能够用于烹饪器具中。烹饪箱体100包括主体110,主体110包括烹饪腔111,烹饪腔111用于容纳食材,烹饪器具能够对放置于烹饪腔111内的食材进行烹饪。烹饪箱体100还包括门体组件120,门体组件120与主体110活动连接,门体组件120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当门体组件120位于打开位置的情况下,门体组件120与主体110之间具有开口,门体组件120打开烹饪腔111,烹饪腔111内的水汽能够通过开口排出。当门体组件120位于关闭位置的情况下,门体组件120关闭烹饪腔111。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将门体组件120由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本申请在烹饪箱体100中还设置了多个推门组件130,推门组件130用于将门体组件120推动至打开位置。具体地,推门组件130设于主体110,在推门组件130运行的情况下,推门组件130能够推动门体组件120朝打开位置移动,以使门体组件120打开烹饪腔111。
进一步地,推门组件130的数量为多个,各个推门组件130的推门效果不同,各个推门组件130能够分别将门体组件120推动至不同的位置,门体组件120在位于不同的位置时,门体组件120与主体110之间的开口大小不同。多个推门组件130之间相互独立,各个推门组件130能够分别独立运行,如此,可根据使用需求通过不同的推门组件130将门体组件120推动至不同的位置。可理解地,烹饪器具具有空气炸功能,空气炸模式包括升温阶段、上色阶段和提脆阶段。在升温阶段时,烹饪腔111内的温度逐渐升高,此时需要使门体组件120关闭烹饪腔111,以使烹饪腔111内的温度能够快速升高。在进入上色阶段时,食材在被空气炸的过程中生成水汽,为了防止水汽影响食材的酥脆程度,需要将门体组件120打开。此时,可先通过多个推门组件130中的一者将门体组件120推动至开口较小的位置,当门体组件120与主体110之间的开口较小时,既能够维持烹饪腔111内的高温环境,以对食材进行上色,同时还能够将烹饪腔111内的水汽排出,使烹饪腔111内保持湿度较低的状态。在进入提脆阶段时,食材已完成上色,在此阶段可通过多个推门组件130中的另一者将门体组件120推动至开口较大的位置,当门体组件120与主体110之间的开口较大时,烹饪腔111内的水汽可快速地通过开口排出,以使烹饪腔111内保持湿度较低的状态,提升食材的脆度。
进一步地,多个推门组件130还能够共同运行,当多个推门组件130共同运行时,可进一步增大门体组件120与主体110之间的开口。
通过在烹饪箱体100中设置多个推门组件130,可通过多个推门组件130的独立运行或共同运行将门体组件120推动至不同的位置,使门体组件120具有不同的开度,以使烹饪箱体100具有不同的排湿效果。多个推门组件130能够根据烹饪模式的不同将门体组件120推动至不同的位置,以使门体组件120与主体110之间的开口与烹饪模式适配,提升了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图8和图9所示,任一推门组件130包括:基座140,设于主体110;推杆150,设于基座140,推杆150与门体组件120相连,推杆150能够沿朝向门体组件120的方向伸出,以推动门体组件120打开烹饪腔111。
在该实施例中,对推门组件130的结构进行限定。任一推门组件130包括基座140和推杆150,基座140设于主体110,推杆150活动地设于基座140,推杆150用于推动门体组件120移动。具体地,推杆150远离基座140的一端与门体组件120相连,推杆150能够相对于基座140沿朝向或背离门体组件120的方向移动。当推杆150相对于基座140沿朝向门体组件120的方向移动时,推杆150推动门体组件120沿背离主体110的方向移动,门体组件120被推动至打开位置。当用户将门体组件120移动至关闭位置时,推杆150相对于基座140沿背离门体组件120的方向移动。
如图9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推门组件130装配在主体110的前板的左或右上角位置,推门组件130包括蜡马达143组件,蜡马达143组件包含蜡马达143、蜡马达上盖141、蜡马达下盖142、弹簧144、推杆150。蜡马达143、弹簧144装配在蜡马达上盖141内部,蜡马达上盖141与蜡马达下盖142再通过对应的卡扣方式连接固定。蜡马达上盖141与下盖的凸起结构用于限制蜡马达143的位置,弹簧144设置在蜡马达143与下盖中间,弹簧144的作用主要是两个:第一,用于固定顶住蜡马达143,防止蜡马达143随意来回移动;第二,用户在推杆150处于顶出状态非正常关门时,弹簧144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防止用户大力关门导致炉门(即门体组件120)玻璃与蜡马达143推杆150硬接触造成玻璃损坏。蜡马达143组件与装饰盖145,先通过装饰盖145上的卡扣将蜡马达143组件预固定在主体110的前板上,再通过螺钉将蜡马达143组件固定牢固。
推门组件130的工作过程如下:烹饪器具开始执行烹饪程序,当腔体温度上升至用户设定温度时,程序控制启动蜡马达143开始通电,蜡马达143通电后推动推杆150向前运动,推杆150在向前运动时候接触到炉门,并推动炉门将炉门顶开,在主体110与炉门之间形成缝隙,烹饪腔111内的湿气从缝隙中排出至烹饪腔111外,同时烹饪腔111外的干燥空气进入烹饪腔111内进行交换,从而达到降低烹饪腔111内湿度的目的。在整个蜡马达143推门过程,烹饪腔111内的发热元器件(包括发热管组件和热风组件)持续工作,以保证烹饪腔111内的温度满足烹饪需求。当烹饪程序运行至结束前的预设时长,程序控制断开蜡马达143,蜡马达143断电后推杆150慢慢缩回,在烹饪结束时,炉门完全关闭。用户开门即可拿出烹饪好的食物。
通过在推门组件130中设置基座140和能够相对于基座140移动的推杆150,可通过推杆150推动门体组件120移动,以实现打开门体组件120的技术效果。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多个推门组件130包括:第一推门组件131,第一推门组件131能够将门体组件120推动至第一位置,在门体组件12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门体组件120与主体110之间的最大距离为H1;第二推门组件132,第二推门组件132能够将门体组件120推动至第二位置,在门体组件12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门体组件120与主体110之间的最大距离为H2,H2≥H1。
在该实施例中,对多个推门组件130进行限定。多个推门组件130包括第一推门组件131和第二推门组件132,第一推门组件131和第二推门组件132能够分别将门体组件120推动至不同的位置。其中,第一推门组件131能够将门体组件120推动至第一位置,在门体组件12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门体组件120与主体110之间的最大距离为H1,第一推门组件131能够将门体组件120推动至第二位置,在门体组件12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门体组件120与主体110之间的最大距离为H2,H2≥H1。当门体组件120位于第一位置时,门体组件120与箱体之间的开口较小,此时烹饪箱体100既能够将烹饪腔111内的水汽排出,还能够使烹饪腔111内保持高温状态。当门体组件120位于第二位置时,门体组件120与箱体之间的开口较大,此时烹饪箱体100可快速地将烹饪腔111内的水汽排出,以降低烹饪腔111内的湿度。
具体地,烹饪器具具有空气炸功能,空气炸模式包括升温阶段、上色阶段和提脆阶段。在升温阶段时,烹饪腔111内的温度逐渐升高,此时需要使门体组件120关闭烹饪腔111,以使烹饪腔111内的温度能够快速升高。在进入上色阶段时,食材在被空气炸的过程中生成水汽,为了防止水汽影响食材的酥脆程度,需要将门体组件120打开。此时,可通过第一推门组件131将门体组件120推动至第一位置,在门体组件120位于第一位置时,门体组件120与主体110之间的开口较小,如此,既能够维持烹饪腔111内的高温环境,以对食材进行上色,同时还能够将烹饪腔111内的水汽排出,使烹饪腔111内保持湿度较低的状态。在进入提脆阶段时,食材已完成上色,在此阶段,可通过第二推门组件132将门体组件120推动至第二位置,在门体组件120位于第二位置时,门体组件120与主体110之间的开口较大,以使烹饪腔111内的水汽可快速地通过开口排出,烹饪腔111内保持湿度较低的状态,提升食材的脆度。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4、图5和图6所示,第一推门组件131和第二推门组件132还能够共同将门体组件120推动至第三位置,在门体组件120位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门体组件120与主体110之间的最大距离为H3,H3>H2,并且H3≤H1+H2。
在该实施例中,对第一推门组件131和第二推门组件132进行进一步限定。第一推门组件131和第二推门组件132还能够共同运行,在第一推门组件131和第二推门组件132共同运行的情况下,两者可共同将门体组件120推动至第三位置。在门体组件120位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门体组件120与主体110之间的最大距离为H3,H3>H2,并且H3≤H1+H2。当第一推门组件131和第二推门组件132共同推动门体组件120时,可将门体组件120推动至开度最大的位置,以提升烹饪箱体100的排湿速度。
具体地,在烹饪器具所烹饪的食材水分含量较高时,食材在被烹饪的过程中所生成的水汽较多,烹饪腔111内的湿度较高,在此种情况下,需要提升烹饪腔111的排湿速度。为此,本申请将第一推门组件131和第二推门组件132设置为能够共同推动门体组件120,以将门体组件120推动至开度最大的位置,即第三位置。在门体组件120位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烹饪腔111内的水汽能够快速地通过门体组件120与主体110之间的开口排出,提升了烹饪箱体100的排湿速度,提升食材的脆度,从而提升了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门体组件120的底部铰接于主体110,第一推门组件131和第二推门组件132分别设于主体110的两侧。
在该实施例中,对第一推门组件131和第二推门组件132的设置位置进行限定。门体组件120的底部铰接于主体110,第一推门组件131和第二推门组件132分别设于主体110的两侧,在第一推门组件131和/或第二推门组件132推动门体组件120时,门体组件120以底部的铰接点为转轴,围绕其底部的铰接点转动,以使门体组件120的顶部与主体110之间形成开口,即门体组件120与主体110之间的最大距离所在的位置。
在第一推门组件131和第二推门组件132共同推动门体组件120移动的情况下,由于第一推门组件131和第二推门组件132分别位于主体110的两侧,从而使得门体组件120的两侧均受到推力,以使门体组件120受力均衡,门体组件120能够平稳地打开烹饪腔111。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推杆150伸出的长度与推杆150所受到的阻力负相关,第一推门组件131与第二推门组件132的高度不同,以使第一推门组件131和第二推门组件132能够分别将门体组件120推动至不同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对推门组件130进行进一步限定。推门组件130包括基座140和推杆150,通过使推杆150沿朝向门体组件120的方向伸出以推动门体组件120移动至打开位置。推杆150伸出的长度与推杆150所受到的阻力负相关,即推杆150所受到的阻力越大,推杆150能够伸出的长度越小。可理解地,门体组件120的底部铰接于主体110,在推门组件130推动门体组件120打开烹饪腔111时,推门组件130越靠近于门体组件120底部的铰接点,该推门组件130中的推杆150所受到的阻力越大,推杆150伸出的长度越小,门体组件120与主体110之间的开口也就越小。因此,为了使不同的推杆150组件能够分别将门体组件120推动至不同的位置,本申请将多个推杆150组件分别设置在不同的高度上,以使多个推杆150组件能够分别将门体组件120推动至不同的位置,使门体组件120具有多个开度。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推门组件132的高度高于第一推门组件131。
在该实施例中,对第一推门组件131和第二推门组件132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限定。具体地,第二推门组件132的高度高于第一推门组件131。可理解地,由于推门组件130中推杆150能够伸出的长度与推杆150所受到的阻力正相关,因此,推门组件130所位于的高度越低,推门组件130中推杆150在推动门体组件120时所受到的阻力越大,推杆150能够伸出的长度越短,该推门组件130能够将门体组件120所推至的开度越小。通过将第二推门组件132所设置的高度高于第一推门组件131,可以使第二推门组件132能够将门体组件120推至开度更大的位置,实现使门体组件120具有多个开度的技术效果。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推门组件131和第二推门组件132位于门体组件120的顶点与门体组件120的二分之一高度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对第一推门组件131和第二推门组件132的设置位置进行进一步限定。具体地,第一推门组件131和第二推门组件132位于门体组件120的顶点与门体组件120的二分之一高度之间。可理解地,由于推门组件130中推杆150能够伸出的长度与推杆150所受到的阻力正相关,因此,推门组件130所位于的高度越低,推门组件130中推杆150在推动门体组件120时所受到的阻力越大,推杆150能够伸出的长度越短,该推门组件130能够将门体组件120所推至的开度越小。若将第一推门组件131和第二推门组件132设置于高度较低的位置(即靠近于门体组件120与主体110铰接的位置),则会导致第一推门组件131和第二推门组件132在推动门体组件120时受到较大的阻力,进而导致门体组件120的开度较小。为了避免该问题,本申请将第一推门组件131和第二推门组件132所在的高度设置在门体组件120的顶点与门体组件120的二分之一高度之间,以减小第一门体组件120和第二门体组件120在推动门体使所受到的阻力,使各个推门组件130能够将门体组件120推动至适合的位置。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烹饪箱体100还包括:操作面板160,设于主体110,操作面板160与第一推门组件131和第二推门组件132导电连接,操作面板160用于输入食材的参数,操作面板160接收到的食材的参数用于控制第一推门组件131和/或第二推门组件132将门体组件120推动至不同的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对烹饪箱体100的结构进行进一步限定。烹饪箱体100还包括操作面板160,操作面板160设置于主体110,用户能够通过操作面板160输入食材的参数。用户通过操作面板160所输入的食材的参数用于控制第一推门组件131和/或第二推门组件132的运行,以将门体组件120推动至不同的位置。可理解地,不同食材的水分含量不同,因此,不同的食材在被烹饪的过程中所挥发出的水分总量也不同,通过根据食材的参数来控制第一推门组件131和/或第二推门组件132的运行,可以使门体组件120的开度与食材的水分含量相适配。具体地,在食材的水分含量较高的情况下,可先控制第一推门组件131将门体组件120推动至第一位置,然后再控制第一推门组件131和第二推门组件132共同将门体组件120推动至第三位置,以提升排湿效果。在食材的水分含量较低的情况下,可先控制第一推门组件131将门体组件120推动至第一位置,然后再控制第二推门组件132将门体组件120推动至第二位置,在保证排湿效果的同时,避免烹饪腔111内的热量流失过快。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烹饪箱体100还包括:热风组件,设于主体110,热风组件用于向烹饪腔111内吹入热风,操作面板160接收到的食材的参数用于控制热风组件运行。
在该实施例中,对烹饪箱体100的结构进行进一步限定。烹饪箱体100还包括热风组件,热风组件用于向烹饪腔111内吹入热风,以使烹饪器具能够对食材进行空气炸。操作面板160接收到的食材的参数用于控制热风组件运行。具体地,根据食材的参数可以确定热风组件对烹饪腔111内的加热温度以及加热时长,从而能够根据食材种类的不同使热风组件以相应的功率运行,提升烹饪效果。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烹饪箱体100还包括:加热管组件,设于主体110,加热管组件用于对烹饪腔111进行加热,操作面板160接收到的食材的参数用于控制加热管组件的运行。
在该实施例中,对烹饪器具的结构进行进一步限定。烹饪箱体100还包括加热管组件,加热管组件用于对烹饪腔111进行加热,如此,可使烹饪器具具有多种不同的烹饪模式,丰富了食材的烹饪效果。操作面板160接收到的食材的参数用于控制加热管组件运行。具体地,根据食材的参数可以确定加热管组件对烹饪腔111内的加热温度以及加热时长,从而能够根据食材种类的不同使加热管组件以相应的功率运行,提升烹饪效果。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热风组件与加热管组件能够分别独立运行或共同运行。
在该实施例中,热风组件与加热管组件能够分别独立运行或共同运行,如此,可以丰富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并且还能够通过加热管组件与热风组件的同时运行加快烹饪腔111内的升温速度,提升烹饪效率,缩短烹饪时长。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烹饪箱体100还包括:蒸汽发生装置,设于主体110,蒸汽发生装置用于向烹饪腔111内排入蒸汽。
在该实施例中,对烹饪箱体100的结构进行进一步限定。烹饪箱体100还包括蒸汽发生装置,蒸汽发生装置用于向烹饪腔111内排入蒸汽,以对烹饪腔111内的食材进行蒸制,如此,可丰富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烹饪箱体100包含排湿模块,排湿模块包括第一推门组件131和第二推门组件132,热风模块,热风模块包括热风组件,发热管模块,发热管模块包括加热管组件,计算模块,控制模块,信息输入模块,信息输入模块包括操作面板160。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根据信息输入模块的信息,通过计算模块计算排湿模块、热风模块和发热管模块的工作模式及时间,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推门组件131、第二推门组件132、热风模块和发热管模块的工作,同时通过热风模块和发热管模块的交叉运行实现空气炸功能,通过热风模块和发热管模块的联合运行实现速热模块功能,实现组合高效空气炸循环的效果。
本结构采用双推门组件130结构对门体组件120进行控制,第一推门组件131和第二推门组件132的联合控制实现不同排湿效果。结合推门力和推门位置,双推门组件130分别安装在主体110两侧,实现推门排湿三级调节。
第一推门组件131和第二推门组件132位于门体组件120的顶点与门体组件120的二分之一高度之间,第一推门组件131和第二推门组件132分别放置在主体110的不同侧,其中第一推门组件131和第二推门组件132通过设置位置的不同从而具备不同的打开门体组件120的距离,其中,第一推门组件131推动门体组件120与主体110之间的最大距离为H1,第二推门组件132推动门体组件120与主体110之间的最大距离为H2,H2≥H1。门体组件120包括三个开度,具体如下:一级开度排湿(H1)(mm):此时第一推门组件131运行;二级开度排湿(H2)(mm):此时第二推门组件132运行;三级开度排湿(H3≤H1+H2)(mm):此时第一推门组件131和第二推门组件132同时运行。
烹饪阶段结合针对不同功能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距离排湿控制。
输入和计算阶段:
在此阶段,通过信息输入模块输入食材的参数,食材的参数包括烹饪食物的重量,烹饪食物的种类(薯条,鸡块,鸡翅,孢子甘蓝等,也可根据产品功能需求更改为具体菜单,例如炸猪排,炸虾),此部分可以由用户选择输入,也可以由智能传感器输入。
计算模块根据输入的食材的参数,确定烹饪算法每个阶段的运行规则。
空气炸烹饪流程涉及升温阶段、上色阶段和提脆阶段。
升温阶段:为了保持温度的稳定,在到达设定温度前,不会进行排湿操作。
上色阶段:为了实现好的上色效果,推荐使用一级开度或二级开度排湿,上色需要温度相对较高,当门体组件120位于一级开度或二级开度的状态,烹饪腔111内的湿度可以实现在维持相对高温情况下维持相对低湿度环境,促进美拉德反应。对于水分含量低于60%的食材推荐将门体组件120打开至一级开度;对于水分含量高于60%的食材推荐将门体组件120打开至二级开度,促进排湿。
提脆阶段:空气炸酥脆的外壳需要干燥的环境,而对于温度的要求不高,选择三级开度进行排湿,可以提升烹饪腔111内的干燥度,以提升食品烹饪酥脆感。
烘培烹饪流程中涉及到补湿阶段和提脆阶段。
补湿阶段:提升腔体的湿度抑制食材内部水分的蒸发,该阶段不会进行排湿操作,即不会打开门体组件120。
提脆阶段:烘焙进行一段时间后,烘焙食材表皮形成脆壳,阻碍内部水分蒸发,切可以随着表面壳层的酥脆性提高效果提升,该阶段可以选择将门体组件120打开至一级开度或二级开度,可以实现在维持相对高温情况下维持相对低湿度环境,促进脆壳形成。
蒸烤烹饪流程中涉及高湿脱脂阶段和提脆阶段。
高湿脱脂阶段:将烹饪腔111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利于水蒸气的高汽化潜热促进烤制阶段的高效加热,同时流动水蒸气也会携带油脂,实现健康烹饪。
提脆阶段:高湿度的环境会阻碍食材表面形成金黄酥脆的脆壳,选择将门体组件120打开至三级开度可以实现在迅速排湿,待烹饪结束后开门无水雾。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烹饪烤重量为600g的薯条,烹饪温度为230℃,烹饪时长为24min。烹饪过程包括升温阶段、上色阶段、提脆阶段和结束阶段,其中,升温阶段时长为10min,上色阶段时长为4min,提脆阶段时长为6min,结束阶段时长为4min,最终测试薯条脱水率为42.5%。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提出的烹饪箱体100。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烹饪器具,因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的烹饪箱体100,因此具有烹饪箱体100的全部有益效果。
烹饪器具包括蒸烤箱或微蒸烤一体机。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烹饪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包括烹饪腔;
门体组件,与所述主体活动连接,所述门体组件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烹饪腔;
多个推门组件,设于所述主体,所述推门组件用于推动所述门体组件以打开所述烹饪腔,所述多个推门组件能够分别独立运行或共同运行,以将所述门体组件推动至不同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箱体,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推门组件包括:
基座,设于所述主体;
推杆,设于所述基座,所述推杆与所述门体组件相连,所述推杆能够沿朝向所述门体组件的方向伸出,以推动所述门体组件打开所述烹饪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推门组件包括:
第一推门组件,所述第一推门组件能够将所述门体组件推动至第一位置,在所述门体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门体组件与所述主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H1;
第二推门组件,所述第二推门组件能够将所述门体组件推动至第二位置,在所述门体组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门体组件与所述主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H2,H2≥H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推门组件和所述第二推门组件还能够共同将所述门体组件推动至第三位置,在所述门体组件位于所述第三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门体组件与所述主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H3,H3>H2,并且H3≤H1+H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体组件的底部铰接于所述主体,所述第一推门组件和所述第二推门组件分别设于所述主体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杆伸出的长度与所述推杆所受到的阻力负相关,所述第一推门组件与所述第二推门组件的高度不同,以使所述第一推门组件和所述第二推门组件能够分别将所述门体组件推动至不同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推门组件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推门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推门组件和所述第二推门组件位于所述门体组件的顶点与所述门体组件的二分之一高度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操作面板,设于所述主体,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第一推门组件和所述第二推门组件导电连接,所述操作面板用于输入食材的参数,所述操作面板接收到的所述食材的参数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推门组件和/或所述第二推门组件将所述门体组件推动至不同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热风组件,设于所述主体,所述热风组件用于向所述烹饪腔内吹入热风,所述操作面板接收到的所述食材的参数用于控制所述热风组件运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热管组件,设于所述主体,所述加热管组件用于对所述烹饪腔进行加热,所述操作面板接收到的所述食材的参数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管组件的运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风组件与所述加热管组件能够分别独立运行或共同运行。
13.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蒸汽发生装置,设于所述主体,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用于向所述烹饪腔内排入蒸汽。
14.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箱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器具包括蒸烤箱或微蒸烤一体机。
CN202321353345.6U 2023-05-31 2023-05-31 烹饪箱体和烹饪器具 Active CN2197203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3345.6U CN219720375U (zh) 2023-05-31 2023-05-31 烹饪箱体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3345.6U CN219720375U (zh) 2023-05-31 2023-05-31 烹饪箱体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20375U true CN219720375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61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53345.6U Active CN219720375U (zh) 2023-05-31 2023-05-31 烹饪箱体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203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93416B1 (en) Cooking appliance
EP1748255B1 (en) Electric oven
EP2716977B1 (en) Cooking oven
KR100705147B1 (ko) 가열 조리기
CA2759917C (en) Home appliance with improved rack system
JP2002235924A (ja) トースターを具備した電子レンジ
CN110916485A (zh) 蒸烤装置
CN219720375U (zh) 烹饪箱体和烹饪器具
US9759432B2 (en) Cooking applian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100407311B1 (ko) 토스터를 구비한 후드겸용 전자레인지
CN111700510B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烹饪器具和存储介质
CN208876247U (zh) 一种家用多功能蒸烤箱
CN211625347U (zh) 一种集成灶搭配用消毒蒸烤一体箱
JP2005233467A (ja) 加熱調理器
KR100420352B1 (ko) 히터에 의한 가열실을 구비한 전자레인지
CN219126075U (zh) 双联动门空气炸烤箱
CN216256749U (zh) 平移开关式排气装置及空气炸锅烤箱
CN114794902A (zh) 一种风热式内循环烤箱
CN217635764U (zh) 双腔集成灶
KR100209965B1 (ko) 오븐
CN115590387A (zh)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209574444U (zh) 可分腔烤箱
KR100589769B1 (ko) 피자오븐 겸용 전자레인지
CN117190261A (zh) 烹饪箱体和烹饪器具
KR100730947B1 (ko) 피자 오븐 겸용 전자레인지의 피자 팬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