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8011U - 一种便于实现温控的直驱转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实现温控的直驱转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18011U
CN219718011U CN202320184939.2U CN202320184939U CN219718011U CN 219718011 U CN219718011 U CN 219718011U CN 202320184939 U CN202320184939 U CN 202320184939U CN 219718011 U CN219718011 U CN 2197180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stator
wall
temperature control
dir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849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松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Best Direct Driv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Best Direct Driv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Best Direct Driv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Best Direct Driv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8493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180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180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180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实现温控的直驱转台,包括机座、定子、冷却系统以及测温组件;所述机座顶部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容纳腔,用以套设所述定子,所述机座的外壁环绕开设有让位孔,用以嵌设所述测温组件;所述测温组件包括警示灯,所述警示灯对应设置于所述让位孔的外侧;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水冷循环器、与所述水冷循环器连通的若干冷却管路,若干所述冷却管路嵌设于所述机座的内壁并与所述定子的外壁抵接,且每两相邻的所述冷却管路之间设置有缓释空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座的内壁嵌设冷却管路并通过测温组件和缓释空间可有效实现平缓降温和降温检测与报警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实现温控的直驱转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驱转台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实现温控的直驱转台。
背景技术
直驱转台主要包括工作转台和用于驱动工作转台的直驱电机。直驱电机在驱动工作转台转动的过程中,其电机内部的定子会散发大量热量,若不能得到有效的散热,会影响转台的和机床的精度稳定性。
公开号为CN216216123U 一种用于直驱转台的冷却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通过在定子的周壁开设冷却流道,使得冷却液可以通过冷却流道流动并将定子的热量进行吸收,有效降低定子的热量。
但是上述冷却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定子一般由若干绝缘的硅钢片堆叠并压紧而成,在定子的周壁开设冷却通道不仅存在加工难的问题,且密封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即冷却流道的结构设计不合理;此外,由于定子的周壁开设有两个冷却流道,水槽沿定子的轴线间隔分布且依次首尾相通,这使得位于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液有极好的流通性和更好的冷却效果,这也使得冷却液可能会对电机的定子部分造成过度冷却,进而让电机产生冷凝现象并降低电机的绝缘性,最终使得电机无法达到标定扭矩(即冷却流道与冷却液的组合设计虽然具备较好的降温效果,但是却无法实现平缓降温以及对可能存在的过度降温现象实现检测与预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实现温控的直驱转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却装置结构不合理且无法实现平缓降温以及温度检测与预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实现温控的直驱转台,包括机座、定子、冷却系统以及测温组件;
所述机座顶部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容纳腔,用以套设所述定子,所述机座的外壁环绕开设有让位孔,用以嵌设所述测温组件;
所述测温组件包括警示灯,所述警示灯对应设置于所述让位孔的外侧;
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水冷循环器、与所述水冷循环器连通的若干冷却管路,若干所述冷却管路嵌设于所述机座的内壁并与所述定子的外壁抵接,且每两相邻的所述冷却管路之间设置有缓释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座与所述定子为同轴心设置,且所述机座的内壁与所述定子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缓释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座的外壁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水冷循环器上连接有管道,用以分别伸入所述进水孔和所述出水孔内并与所述冷却管路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让位孔位于所述出水孔的一侧下方,且所述让位孔与所述进水孔不同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管道为直管,且所述管道上连通有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座的内壁开设有环槽,用以嵌设所述冷却管路。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环槽沿所述定子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管路呈空心圆环状,且所述冷却管路靠近所述定子的一侧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且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探头指向所述定子的外壁。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嵌设于所述水冷循环器的外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实现温控的直驱转台,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若干冷却管路并将若干冷却管路嵌设于机座的内壁,使得冷却管路与定子的外壁抵接,从而让冷却管路可以与定子发生热量交换并对定子实现降温,避免了对定子本身的破坏;进一步的,通过在每两相邻的冷却管路之间设置缓释空间,使得定子释放的部分热量会聚集在每两相邻的冷却管路之间,并在相对封闭的缓释空间内平缓的进行热量交换,进而从整体上使得定子与冷却管路的热量交换变得趋于平缓,有效降低了过度冷却发生的可能;此外,通过在让位孔的外侧设置警示灯,使得在测温组件对温度进行检测后可以针对降温过低的情况通过警示灯向外界发出警示。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实现温控的直驱转台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只示出局部测温组件与让位孔);
图2为图1中机座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实现温控的直驱转台一实施例的冷却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冷却管路一实施例的断面剖视图;
图5为图1中机座的结构示意图2(含全部让位孔);
图6为图1中机座的结构示意图3(含冷却管路以及全部让位孔);
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测温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机座;110、容纳腔;120、让位孔;130、进水孔;140、出水孔;150、环槽;200、定子;300、冷却系统;310、水冷循环器;320、冷却管路;330、控制器;340、调节阀;350、管道;400、测温组件;410、警示灯;420、温度传感器;421、探头;500、缓释空间;600、转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见图1-图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实现温控的直驱转台,包括机座100、定子200、冷却系统300以及测温组件400;机座100顶部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容纳腔110,用以套设定子200,机座100的外壁环绕开设有让位孔120,用以嵌设测温组件400;测温组件400包括警示灯410,警示灯410对应设置于让位孔120的外侧;冷却系统300包括水冷循环器310、与水冷循环器310连通的若干冷却管路320,若干冷却管路320嵌设于机座100的内壁并与定子200的外壁抵接,且每两相邻的冷却管路320之间设置有缓释空间500。
在使用时,首先启动冷却系统300,水冷循环器310会向冷却管路320内供给冷却液,当冷却液流入冷却管路320后,冷却管路320会与定子200的外壁发生热交换,从而使得定子200(定子200内同轴设置有转子600,用以连通定子200一齐使得驱动轴转动)的温度下降,有效避免了对定子200本身的破坏(即开槽)。与此同时,由于测温组件400嵌设于机座100的外壁上的让位孔120内,这使得测温组件400可以较好的通过机座100的内壁感知定子200外壁的温度,并通过位于让位孔120外侧的警示灯410发出警报。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每两相邻的冷却管路320之间设置有缓释空间500,这使得定子200释放的部分热量会聚集在每两相邻的冷却管路320之间,并在相对封闭的缓释空间500内平缓的进行热量交换,进而从整体上使得定子200与冷却管路320的热量交换变得趋于平缓。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机座100与定子200为同轴心设置,且机座100的内壁与定子200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缓释空间500,这样可以使得定子200外壁上的部分热量可以在缓释空间500内存储并得以缓慢释放以及进行热量交换(具体的释放路径为冷却管路320和定子200外壁之间的缝隙以及通过冷却管路320的外壁进行热量交换)。
为了能够使得冷却管路320中的冷却液可以实现循环流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机座100的外壁设置有进水孔130和出水孔140,水冷循环器310上连接有管道350,用以分别伸入进水孔130和出水孔140内并与冷却管路320连通。
为了能够使得测温组件400更加精准的捕获温度变化,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让位孔120位于出水孔140的一侧下方,且让位孔120与进水孔130不同侧。具体的,让测温组件400的一端经由让位孔120伸入机座100内并与定子200的外壁抵近,从而提升温度检测的精度。
为了减少冷却液的流动路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管道350为直管,且管道350上连通有调节阀340,优选的,冷却系统300还包括控制器330和调节阀340,这样可以使得测温组件400的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器330,控制器330根据温度信号的变化命令调节阀340对冷却管路320实现不同的开合度,进而通过冷却液在单位时间的流量与流速变化去把控降温范围。优选的,调节阀340选型电子式调节阀,这样可以增大可调节范围且能实现流量的线性调节与等比调节,进而更好的为控制降温提供条件。
为了使得冷却管路320得到更好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机座100的内壁开设有环槽150,用以嵌设冷却管路320。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环槽150沿定子200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这样可以使得定子200沿轴线方向的各处均能通过对应的环槽150内的冷却管路320实现均匀的降温。
为了进一步提升降温效率,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冷却管路320呈空心圆环状,且冷却管路320靠近定子200的一侧为弧形,这样可以与定子200的外壁更好的贴合,通过提高接触面积提升降温效果。
为了增强温度检测的精度,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测温组件40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420,且温度传感器420的探头421指向定子200的外壁。优选的,让位孔120可开在两相邻的环槽150之间,通过探头421对该处的定子200外壁的温度变化,进而判断是否存在过度冷却的问题。
为了方槽操作者操作控制器330,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控制器330嵌设于水冷循环器310的外壁。优选的,控制器330选型PLC控制器,便于提供可靠性以及抗干扰能力。
上述直驱转台在具体操作时,首先将冷却管路320嵌设于机座100内的环槽150中,然后通过管道350经由进水孔130和出水孔140将冷却管路320与水冷循环器310连通。然后通过套设在机座100内的定子200与转子600的共同作用使得驱动轴带动工作转台转动,待直驱转台工作后便可启动水冷循环器310,冷却液会在冷却管路320内循环流动并与定子200的外壁抵接,实现热交换的同时给定子200降温,这有效避免了对定子200的破坏。由于机座100的外壁环绕开设有让位孔120,温度传感器420的探头421指向定子200的外壁,这使得温度传感器420可以在第一时间较为准确且在多个位置捕获定子200自身以及周边的温度变化,进而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后传递给控制器330,再由控制器330对调节阀340实现不同的开合控制,让管道350内的流量以及流速得到变化,从而实现对温度在合理的区间内的调节。而每两相邻的冷却管路320之间设置有缓释空间500则使得定子200外壁部分的热量可以被暂时的存储在缓释空间500内并得以缓慢的释放与进行热量交换,这有效避免了定子200冷却过快和过度的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于实现温控的直驱转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定子、冷却系统以及测温组件;
所述机座顶部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容纳腔,用以套设所述定子,所述机座的外壁环绕开设有让位孔,用以嵌设所述测温组件;
所述测温组件包括警示灯,所述警示灯对应设置于所述让位孔的外侧;
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水冷循环器、与所述水冷循环器连通的若干冷却管路,若干所述冷却管路嵌设于所述机座的内壁并与所述定子的外壁抵接,且每两相邻的所述冷却管路之间设置有缓释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实现温控的直驱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与所述定子为同轴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实现温控的直驱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的外壁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水冷循环器上连接有管道,用以分别伸入所述进水孔和所述出水孔内并与所述冷却管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实现温控的直驱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孔位于所述出水孔的一侧下方,且所述让位孔与所述进水孔不同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实现温控的直驱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为直管,且所述管道上连通有调节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实现温控的直驱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的内壁开设有环槽,用以嵌设所述冷却管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实现温控的直驱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槽沿所述定子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实现温控的直驱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呈空心圆环状,且所述冷却管路靠近所述定子的一侧为弧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实现温控的直驱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探头指向所述定子的外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实现温控的直驱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嵌设于所述水冷循环器的外壁。
CN202320184939.2U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便于实现温控的直驱转台 Active CN2197180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84939.2U CN219718011U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便于实现温控的直驱转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84939.2U CN219718011U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便于实现温控的直驱转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18011U true CN219718011U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97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84939.2U Active CN219718011U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便于实现温控的直驱转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180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0623B (zh) 压缩机单元
CN205846986U (zh) 水冷式散热电机
CN202405953U (zh) 设有自动调控降温系统的永磁电机
CN103062162A (zh) 一种液压油散热系统及工程机械
CN109347261B (zh) 压缩机及其电机
CN219718011U (zh) 一种便于实现温控的直驱转台
CN105675172A (zh) 一种变压器温度计的校验装置
CN112476051A (zh) 一种电主轴散热装置
CN101286685A (zh) 全密封驱动装置
CN111693205B (zh) 一种方便维修更换的压力传感器
CN112762735B (zh) 一种换热器的热交换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374681A (zh) 用于电机的液体散热装置及方法
JP2008286311A (ja) 3方向流量制御バルブ
KR101394708B1 (ko) 풍력발전용 증속기의 냉각시스템
CN206442201U (zh) 具有水冷功能的电机转子组件和用于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
CN109245489A (zh) 一种液压反馈永磁调速装置
CN213598625U (zh) 电控调节阀
CN115065200A (zh) 内部为真空环境的液冷储能飞轮和储能设备
CN211059123U (zh) 一种高空作业车用液压油散热装置
CN202870647U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试验的机油温度调节装置
CN211145456U (zh) 一种多通进样阀
CN220792248U (zh) 一种便于测温可视调节阀门
CN219366855U (zh) 一种节能球阀电机控制器
CN214838820U (zh) 一种具有介质传感功能的管路阀
CN220956733U (zh) 传动丝杆冷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