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6877U - 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和薄膜光学组件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和薄膜光学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16877U
CN219716877U CN202320768074.4U CN202320768074U CN219716877U CN 219716877 U CN219716877 U CN 219716877U CN 202320768074 U CN202320768074 U CN 202320768074U CN 219716877 U CN219716877 U CN 219716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film
wire
sub
battery module
metal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680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Utmoligh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Utmol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Utmoligh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Utmol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680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16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16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16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和薄膜光学组件。薄膜芯片包括基底、子电池模块、金属丝和粘附层,子电池模块设置在基底的一侧表面,子电池模块包括正极和负极,金属丝包括第一金属丝和第二金属丝,第一金属丝连接正极,第二金属丝连接负极;粘附层覆盖在金属丝上以使金属丝固定在子电池模块表面。该薄膜芯片具有优异的电性能,且生产成本低,视觉美感强。

Description

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和薄膜光学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和薄膜光学组件。
背景技术
光伏建筑一体化(简称BIPV)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具体包括屋顶、幕墙、玻璃等多个形式。其中光伏幕墙是指选用BIPV光伏组件代替原使用的钢化玻璃进行幕墙的建设,是当下BIPV建筑的重要使用场景之一。光伏幕墙的前板一般为薄膜光伏组件,薄膜光伏组件具有透光率高,颜色均匀的优点,适合于对美观度要求较高的建筑上使用。现有的薄膜光伏组件的薄膜芯片上采用导电胶带实现电子引流的目的,但是,光伏级导电胶带需考虑其电阻及粘性,首先导电胶带本身不是纯金属,其中的银离子、锡离子等使薄膜光伏组件的美感较差,其次导电胶带电阻会随着使用年限变大,导电胶带粘性也会随时使用年限变小,同时现有的导电胶带较宽,较宽的导电胶带会影响整个薄膜光伏组件的透光性和美观性,如果将导电胶带做窄,首先会减少导电胶带与导电膜层的接触面,增大接触电阻,进而会加剧导电胶带发热情况,在T型区发热尤为明显,进一步导致其粘性变差,影响组件效率。因此,现有的薄膜芯片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和薄膜光学组件。该薄膜芯片具有优异的电性能,且生产成本低,视觉美感强。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
基底;
子电池模块,所述子电池模块设置在所述基底的一侧表面,所述子电池模块包括正极和负极;
金属丝,所述金属丝包括第一金属丝和第二金属丝,所述第一金属丝连接所述正极,所述第二金属丝连接所述负极;
粘附层,所述粘附层覆盖在所述金属丝上以使所述金属丝固定在所述子电池模块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薄膜芯片,包括基底、子电池模块、金属丝和粘附层,子电池模块设置在基底的一侧表面,子电池模块包括正极和负极,金属丝包括第一金属丝和第二金属丝,第一金属丝连接所述正极,第二金属丝连接所述负极,从而金属丝对子电池模块上的电子进行引流,因为金属丝自身没有黏性,无法固定在子电池模块上,因此粘附层覆盖在金属丝上使金属丝固定在子电池模块表面,通过选用金属丝对电子进行引流,一方面金属丝长期使用后仍具有较小的接触电阻,散热性能好,不会引起薄膜光伏组件电性能的降低,另一方面,金属丝相比于导电胶带的视觉效果好,使薄膜光伏组件具有较高的美感,且金属丝成本低,用粘附层将金属丝固定在子电池模块表面,粘附性能好,金属丝不易脱落。由此,该薄膜芯片具有优异的电性能,且生产成本低,视觉美感强。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薄膜芯片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电池模块包括多个串联的子电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电池模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均为条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附层上靠近所述子电池模块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金属丝嵌入所述凹槽内。由此,可以避免粘附层贴合金属丝时,金属丝拱起太高的弧度使贴敷不牢产生气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丝的电阻率为1.7×10-8Ωm2/m~4.4×10-7Ωm2/m,断裂伸长率为15%~2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丝的形状和所述凹槽的形状相匹配。由此,可以使金属丝和粘附层贴合的更加稳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丝的截面形状包括圆形、半圆形、矩形或梯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丝的截面的面积为0.08mm2~0.8mm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丝包括银丝、铜丝、锰铜丝、镀锡铜丝、铝丝或铜镁合金。由此,金属丝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附层的材料包括PET聚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聚氯乙烯薄膜或聚烯烃薄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电池模块为半透明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丝包括2~4根并联金属丝,所述第二金属丝包括2~4根并联金属丝。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薄膜光学组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薄膜光学组件包括上述薄膜芯片。由此,该薄膜光学组件具有优异的电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薄膜芯片的侧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薄膜芯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粘附层上凹槽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基底,200-子电池模块,210-子电池,300-金属丝,310-第一金属丝,320-第二金属丝,400-粘附层,50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2,包括基底100、子电池模块200、金属丝300和粘附层400,子电池模块200设置在基底100的一侧表面,子电池模块200包括正极和负极。需要说明的是,基底100和子电池模块200是本领域常规的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对基底100子电池模块200的材料、厚度等进行选择。例如基底100可采用导电玻璃;子电池模块200为半透明模块;子电池模块200包括多个串联的子电池210,多个串联的子电池210之间通过划线分隔,各子电池210之间有相连的微结构(未示出),金属丝300与上述划线平行,子电池模块200的两端分别设置正极和负极,正极和负极均为条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负极和正极连接的子电池210不是同一个子电池210。需要说明的是,一根金属丝只能连接正极或负极,例如金属丝连接正极时,负极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案连接,此处不再赘述,本申请的薄膜芯片指太阳能薄膜光伏组件的光电效应的半导体器件,其被光照后产生电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2,金属丝300包括第一金属丝310和第二金属丝320,第一金属丝310连接正极,第二金属丝320连接负极。通过选用金属丝300对电子进行引流,一方面金属丝300长期使用后仍具有较小的接触电阻,散热性能好,不会引起薄膜光伏组件电性能的降低,另一方面,金属丝300相比于导电胶带的视觉效果好,使薄膜光伏组件具有较高的美感,且金属丝成本低。需要说明的是,金属丝300是本领域常规材料,只需要金属丝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对具体的金属丝进行选择,例如包括银丝、铜丝、锰铜丝、镀锡铜丝、铝丝或铜镁合金,优选电阻率在1.7×10-8到4.4×10-7Ωm2/m,断裂伸长率在15%-25%的金属丝。进一步地,金属丝的截面的面积为0.08mm2~0.8mm2,既满足一般组件承载电流需求,又满足外观上对线径较小的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2,粘附层400覆盖在金属丝300上以使金属丝300固定在子电池模块200表面。因为金属丝300自身没有黏性,无法固定在子电池模块200表面,因此粘附层400覆盖在金属丝300上使金属丝300固定在子电池模块200表面,用粘附层400将金属丝300固定在子电池模块200表面,粘附性能好,金属丝300不易脱落,且粘附层400使金属丝300不会发生偏移或扭曲,同时由于粘附层400的隔离,薄膜光伏组件生产过程中避免了胶膜融化填充在金属丝300与子电池模块200中间,造成接触不良。需要说明的是,粘附层400是本领域常规的组件,粘附层400具有一定黏性,能将金属丝300牢固固定在子电池模块表面200即可,例如,可选用一侧带有黏性的胶带,先将金属丝粘附在胶带上,再将带有金属丝的胶带贴附在子电池模块200表面,对于粘附层400的具体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进行选择,例如粘附层的材料包括PET聚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聚氯乙烯薄膜或聚烯烃薄膜。进一步地,可根据具体输出电性能的要求,第一金属丝包括2~4根并联金属丝,第二金属丝包括2~4根并联金属丝,多根金属丝并联,可以提高输出电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3,粘附层400上靠近子电池模块的一侧设有凹槽500,金属丝300嵌入凹槽500内,可以避免粘附层400贴合金属丝300时,金属丝300拱起太高的弧度使贴敷不牢产生气泡。进一步地,金属丝300的截面的最大高度不小于凹槽500的最大深度,由此,可以使金属丝300和子电池模块200表面保持良好的接触。为了使金属丝300和粘附层400贴合的更加稳固,金属丝300的形状和凹槽500的形状相匹配。具体地,参考图3,金属丝300的截面形状包括圆形、半圆形、矩形或梯形。需要说明的是,圆形包括椭圆形,半圆形包括半椭圆形,圆形、半圆形、矩形、梯形指的是截面形状的整体形状,出于加工或者使用的方便,可以对上述形状进行辅助性的改进,例如将上述形状的边加工成曲边或者将上述形状的角加工成圆角,这些辅助性的改进并不影响金属丝截面的整体形状,均属于所述截面形状所限定的范围。另外,当矩形的长宽之比逐渐增大时,金属丝的截面将逐渐接近线形形状,但这仍然属于矩形所包含的范围,此时所述金属丝接近片状结构,与子电池模块可以有较好的贴敷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薄膜光学组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薄膜光学组件包括上述薄膜芯片。由此,该薄膜光学组件具有优异的电性能。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针对薄膜芯片所描述的特征和优点同样适用于该薄膜光学组件,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底;
子电池模块,所述子电池模块设置在所述基底的一侧表面,所述子电池模块包括正极和负极;
金属丝,所述金属丝包括第一金属丝和第二金属丝,所述第一金属丝连接所述正极,所述第二金属丝连接所述负极;
粘附层,所述粘附层覆盖在所述金属丝上以使所述金属丝固定在所述子电池模块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电池模块包括多个串联的子电池;
所述子电池模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均为条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层上靠近所述子电池模块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金属丝嵌入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的电阻率为1.7×10-8Ωm2/m~4.4×10-7Ωm2/m,断裂伸长率为15%~2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的截面形状包括圆形、半圆形、矩形或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的截面的面积为0.08mm2~0.8mm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包括银丝、铜丝、锰铜丝、镀锡铜丝、铝丝或铜镁合金;
所述粘附层的材料包括PET聚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聚氯乙烯薄膜或聚烯烃薄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电池模块为半透明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丝包括2~4根并联金属丝,所述第二金属丝包括2~4根并联金属丝。
10.一种薄膜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薄膜芯片。
CN202320768074.4U 2023-04-06 2023-04-06 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和薄膜光学组件 Active CN219716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8074.4U CN219716877U (zh) 2023-04-06 2023-04-06 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和薄膜光学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8074.4U CN219716877U (zh) 2023-04-06 2023-04-06 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和薄膜光学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16877U true CN219716877U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81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68074.4U Active CN219716877U (zh) 2023-04-06 2023-04-06 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和薄膜光学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168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06784B (zh) 可挠式太阳能板模块及其固定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TW201349529A (zh) 背接觸型太陽能電池模組
JP2013506975A (ja) ガラス上の薄膜部品、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使用
CN209000924U (zh) 双面光伏组件
CN113851550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04223925A (ja) 積層シート、太陽電池用裏面保護シート、並びに太陽電池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4101611B2 (ja) 薄膜太陽電池
CN108023537A (zh) 一种彩钢瓦屋顶光伏组件结构
CN104465837A (zh) 光伏背板、其制作方法及光伏组件
JP3200412U (ja) 可撓性ソーラーパネルモジュールとそれの固定構造
JP2010027972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作成方法
CN219716877U (zh) 适用于薄膜光学组件的薄膜芯片和薄膜光学组件
CN211957659U (zh) 一种新型光伏组件
CN205336211U (zh) 可挠式太阳能板模块
CN216381063U (zh) 一种光伏发电组件及光伏发电中空玻璃
JP5460882B2 (ja) 光電変換モジュール
CN212934635U (zh) 叠瓦组件的导电互联件及叠瓦组件
US20120048347A1 (en) Photovoltaic panel
CN208271916U (zh) 一种带有融雪功能的双玻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5811944U (zh) 一种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
JP2009010262A (ja) 薄膜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9435887U (zh) 一种半透明薄膜光伏组件
CN218006193U (zh) 一种光伏组件接线盒的扁平线缆、光伏组件接线盒
CN220021142U (zh) 黑色汇流条和光伏组件
CN108198883A (zh) 一种带有融雪功能的双玻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