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3811U - 一种卧式流化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卧式流化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13811U
CN219713811U CN202321060404.0U CN202321060404U CN219713811U CN 219713811 U CN219713811 U CN 219713811U CN 202321060404 U CN202321060404 U CN 202321060404U CN 219713811 U CN219713811 U CN 219713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ization
section
fluidized bed
bed body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6040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骞李鸽
于凯
单国峰
李贵营
张谦
郎咸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chang Xinhecheng Vitamin Co ltd
Zhejiang Weierxin Animal Nutrition And Health Products Co ltd
Shandong Xinhecheng Amino Acid Co ltd
Zhejiang NH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chang Xinhecheng Vitamin Co ltd
Zhejiang Weierxin Animal Nutrition And Health Products Co ltd
Shandong Xinhecheng Amino Acid Co ltd
Zhejiang NH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chang Xinhecheng Vitamin Co ltd, Zhejiang Weierxin Animal Nutrition And Health Products Co ltd, Shandong Xinhecheng Amino Acid Co ltd, Zhejiang NHU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chang Xinhecheng Vitam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6040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13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13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13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流化床,包括床体,床体包括多个流化段,多个流化段依次连通,进料口与首个流化段连通,出料口与尾个流化段连通,进气口、排渣口位于流化段的底部,出气口位于流化段的顶部,流化床还包括设置在床体内且位于相邻两个流化段之间的隔断调节单元,隔断调节单元包括挡板,挡板呈弧形且朝远离进料口一侧弯曲,挡板的一边可转动地连接在床体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单独控制各个流化段的工艺参数,满足不同品种,不同质量标准产品的干燥或者冷却要求;使流化段的气流形成循环回风的气体流场,提高气流在流化段的停留时间和加热或冷却气流的能量利用率;整体结构紧凑合理,不易产生粉体输送的死区,能量利用率高,产品均匀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卧式流化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体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流化床。
背景技术
卧式流化床是一种粉体加工机械,主要应用于粉体物料的气流干燥或气流冷却过程。卧式流化床与立式流化床最大的区别是:卧式流化床可以连续化操作。如果卧式流化床结构设计不合理,很容易出现粉体流化的死区,造成产品质量均匀性差,容易出现粉体外表面干裂,产品含水量指标不能调控以及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由于卧式流化床主要是连续化操作,一旦出现产品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尤其是在蛋氨酸,维生素等连续性生产过程中,将会出现产品返工或造成装置停车,将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大大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流化床,通过设计成多段式结构以及循环回风的方式,提高了产品均匀性,可控制烘干强度,避免产品表面干裂问题的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卧式流化床,包括床体、所述的床体上开设有进料口、出料口、进气口、出气口以及排渣口,所述的床体包括多个流化段,多个所述的流化段依次连通,所述的进料口与首个所述的流化段连通,所述的出料口与尾个所述的流化段连通,所述的进气口、排渣口位于所述的流化段的底部,所述的出气口位于所述的流化段的顶部,
所述的流化床还包括隔断调节单元,所述的隔断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的床体内且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的流化段之间,所述的隔断调节单元包括挡板,所述的挡板呈弧形且朝远离所述的进料口一侧弯曲,所述的挡板的一边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床体上。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隔断调节单元还包括转动驱动组件,所述的转动驱动组件包括转轴、旋转操作件,所述的转轴贯穿所述的床体的两侧且至少一端伸出所述的床体,所述的旋转操作件连接在所述的转轴的伸出端,所述的挡板的一边连接在所述的转轴上,转动所述的旋转操作件可以带动所述的转轴旋转,最终带动固定在所述的转轴上的挡板绕所述的转轴旋转,达到调节所述的挡板角度的目的。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床体还包括缓冲段,所述的缓冲段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的流化段之间,所述的隔断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的缓冲段的底部。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弧形所述的挡板所在圆的直径与所述的床体高度的比例为0.8~1.5:1,可以有效的组织气流的循环流场并最大限度的降低气流阻力。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弧形所述的挡板的弦长与所述的床体高度的比例为0.5~0.9:1,可以控制粉体具有合适的床层高度,满足烘干或冷却的工艺参数要求。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流化段的底部、所述的进气口、排渣口的上方设置有流化板,所述的流化板上开设有孔,所述的孔的出口朝向所述的出料口一侧,所述的孔将进料区的物料通过气流的输送作用向出料区域输送,并同时完成气流干燥或气流冷却过程。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流化段的顶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顶锥部,所述的顶锥部构成所述的流化段的吸风罩;所述的顶锥部的顶部连接有开设所述的出气口的出气管,能够达到均匀排风的目的。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流化段的底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底锥部,所述的底锥部相当于气体分布器,能够将进风均匀分配到所述的流化板上的每个孔;所述的底锥部的底部有连接开设所述的进气口的进气管、开设所述的排渣口的排渣管,底部进风有利于所述的底锥部的气体分布,又不影响排渣口的正常排渣,方便排出由所述的流化板上孔漏下的粉体。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排渣管与所述的底锥部的底部连通,所述的进气管与所述的排渣管的侧部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首个所述的流化段的前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前锥部,所述的前锥部的顶部连接开设所述的进料口的进料管,所述的前锥部和所述的进料口共同构成进料区,所述的前锥部可以减少湿物料在卧式流化床内的积料,避免出现死区。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尾个所述的流化段的后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后锥部,所述的后锥部的底部连接开设所述的出料口的出料管,所述的后锥部和所述的出料口共同构成出料区,所述的后锥部可以减少干物料在卧式流化床内的积料,避免出现死区。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床体为长方体。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弧形挡板可以单独控制各个流化段的工艺参数,满足不同品种,不同质量标准产品的干燥或者冷却要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弧形挡板的调节作用,使流化段的气流形成循环回风的气体流场,一方面提高了气流在流化段的停留时间,提高了加热或冷却气流的能量利用率;另一方面作为挡板可以控制粉体在流化段的停留时间,控制烘干或冷却的质量工艺参数;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紧凑合理,不易产生粉体输送的死区,能量利用率高,产品均匀性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4为附图3中A-A剖视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流化板的示意图;
附图8为附图7中B部放大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流化板上孔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
1、床体;10、流化段;11、缓冲段;12、流化板;120、孔;1200、出口;
20、顶锥部;200、出气管;2000、出气口;21、底锥部;210、进气管;2100、进气口;211、排渣管;2110、排渣口;22、前锥部;220、进料管;2200、进料口;23、后锥部;230、出料管;2300、出料口;
30、挡板;31、转轴;32、旋转操作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6所示一种卧式流化床,包括床体1、床体1上开设有进料口2200、出料口2300、进气口2100、出气口2000以及排渣口2110。
在本实施例中:床体1为长方体,其包括多个流化段10、缓冲段11,多个流化段10通过缓冲段11依次连通,根据待处理粉体的处理负荷划分段数,每一段提供不同风温、风量、湿度的气流,满足粉体对烘干或冷却的工艺参数的要求,图示中流化段10设置有四段。进料口2000与首个流化段10连通,出料口2300与尾个流化段10连通,进气口2100、排渣口2110位于流化段10的底部,出气口2000位于流化段10的顶部。
如图7-9所示:流化段10内设置有流化板12,流化板12设置在流化段10的底部、进气口2100、排渣口2110的上方,流化板12上开设有孔120,孔120布满整个流化板12,且孔120的出口1200朝向出料口2300一侧,孔120可以采用鱼鳞孔,孔120中高速喷出的气流将进料区的物料在气流的输送作用向出料区域输送,并同时完成气流干燥或气流冷却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流化段10的顶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顶锥部20,如开口朝下的四棱锥,顶锥部20构成流化段10的吸风罩;顶锥部20的顶部连接有开设出气口2000的出气管200,能够达到均匀排风的目的。同样的,流化段10的底部也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底锥部21,如开口朝上的四棱锥,底锥部21相当于气体分布器,能够将进风均匀分配到流化板12上的每个孔120;底锥部21的底部有连接开设进气口2100的进气管210、开设排渣口2110的排渣管211,具体的:排渣管211与底锥部21的底部连通,进气管210则与排渣管211的侧部连通。底部进风有利于底锥部21的气体分布,又不影响排渣口2110的正常排渣,方便排出由流化板12上孔120漏下的粉体收集并排出流化床,合二为一的进气管210利用了底锥部21唯一的最低端出口。总体来说:顶锥部20、底锥部21有利于气体的收集和气体的分布,进气口2100、出气口2000有利于流化段10内形成稳定的气体流场。
在本实施例中:首个流化段10的前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前锥部22,如开口朝尾端的四棱锥,前锥部22的顶部连接开设进料口2200的进料管220,前锥部22和进料口2200共同构成进料区,从进料口2200进入流化床的物料直接滑落到流化板12上,并直接受到孔120中气流的作用向流化床出口方向移动,减少湿物料在卧式流化床内的积料,避免出现死区。同样的,尾个流化段10的后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后锥部23,如开口朝首端的四棱锥,后锥部23的底部连接开设出料口2300的出料管230,后锥部23和出料口2300共同构成出料区,进入出料区的物料受气流的作用会全部从出料口2300离开流化床,减少干物料在卧式流化床内的积料,避免出现死区。
流化床还包括隔断调节单元,隔断调节单元设置在缓冲段11的底部。隔断调节单元包括挡板30、转动驱动组件。其中:
挡板30呈弧形且朝远离进料口2200一侧弯曲,或者说朝靠近出料口2300一侧弯曲,挡板30可以在流化段10内形成贴近流化板12向流化床出口方向,靠近床体1顶部向进口方向的旋转气流,提高了气流在流化床内的停留时间。弧形挡板30所在圆的直径与床体1高度的比例为0.8~1.5:1,挡板30的弧形面对气流造成的阻力最小,可以有效的组织气流的循环流场并最大限度的降低气流阻力;弧形挡板30的弦长与床体1高度的比例为0.5~0.9:1,可以控制粉体具有合适的床层高度,保证物料在流化床内有充足的停留时间,满足烘干或冷却的工艺参数要求。
转动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挡板30的转动调节,在本实施例中:转动驱动组件包括转轴31、旋转操作件32,转轴31贯穿床体1的两侧且至少一端伸出床体1,旋转操作件32连接在转轴31的伸出端,挡板30的一边连接在转轴31上,转动旋转操作件32可以带动转轴31旋转,最终带动固定在转轴31上的挡板30绕转轴31旋转,调节挡板30的角度,调整气流方向和流化段10内流态化床层的高度。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卧式流化床,包括床体、所述的床体上开设有进料口、出料口、进气口、出气口以及排渣口,所述的床体包括多个流化段,多个所述的流化段依次连通,所述的进料口与首个所述的流化段连通,所述的出料口与尾个所述的流化段连通,所述的进气口、排渣口位于所述的流化段的底部,所述的出气口位于所述的流化段的顶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流化床还包括隔断调节单元,所述的隔断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的床体内且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的流化段之间,所述的隔断调节单元包括挡板,所述的挡板呈弧形且朝远离所述的进料口一侧弯曲,所述的挡板的一边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床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断调节单元还包括转动驱动组件,所述的转动驱动组件包括转轴、旋转操作件,所述的转轴贯穿所述的床体的两侧且至少一端伸出所述的床体,所述的旋转操作件连接在所述的转轴的伸出端,所述的挡板的一边连接在所述的转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还包括缓冲段,所述的缓冲段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的流化段之间,所述的隔断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的缓冲段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卧式流化床,其特征在于:弧形所述的挡板所在圆的直径与所述的床体高度的比例为0.8~1.5: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卧式流化床,其特征在于:弧形所述的挡板的弦长与所述的床体高度的比例为0.5~0.9: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化段的底部、所述的进气口、排渣口的上方设置有流化板,所述的流化板上开设有孔,所述的孔的出口朝向所述的出料口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化段的顶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顶锥部,所述的顶锥部的顶部连接有开设所述的出气口的出气管;和/或
所述的流化段的底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底锥部,所述的底锥部的底部连接有开设所述的进气口的进气管、开设所述的排渣口的排渣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卧式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渣管与所述的底锥部的底部连通,所述的进气管与所述的排渣管的侧部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流化床,其特征在于:首个所述的流化段的前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前锥部,所述的前锥部的顶部连接有开设所述的进料口的进料管;和/或
尾个所述的流化段的后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后锥部,所述的后锥部的底部连接有开设所述的出料口的出料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为长方体。
CN202321060404.0U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卧式流化床 Active CN219713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60404.0U CN219713811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卧式流化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60404.0U CN219713811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卧式流化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13811U true CN219713811U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00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60404.0U Active CN219713811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卧式流化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138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46209B (zh) 一种节能型自动控制的多室米粉烘干机
CN212806422U (zh) 一种高效环保型谷物烘干机
CN202973780U (zh) 一种生物制炭过程中的物料烘干装置
CN219713811U (zh) 一种卧式流化床
CN110369072A (zh) 一种羽毛揉搓机
CN209537273U (zh) 一种易于烘干的污泥饼烘干装置
CN208510054U (zh) 一种饲料油脂喷涂机
CN207163145U (zh) 一种稻谷粒烘干装置
CN215724936U (zh) 一种农药用生产加工装置
CN216897953U (zh) 滚筒冷却装置
CN204047896U (zh) 一种节能型自动控制的多室米粉烘干机
CN2415323Y (zh) 谷物复合工艺干燥机
CN206909627U (zh) 一种粉条挤压成型模具
CN1166593A (zh) 复合工艺干燥机
CN208860043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小麦烘干装置
CN208983812U (zh) 一种重整加氢催化剂生产用的带式干燥机
CN209991808U (zh) 逆流式冷却机
CN202993763U (zh) 一种丸粒干燥机
CN215724961U (zh) 一种掏取式烘干机喂料装置
CN206891079U (zh) 高氯酸钾一体式气流干燥装置
CN219674739U (zh) 一种机制砂生产用烘干设备
CN108917339A (zh) 一种稻谷粒烘干装置
CN207413341U (zh) 一种通用型饲料制粒装置
CN109737711A (zh) 一种农产品加工用能够增大谷物流动速度的加工装置
CN216776068U (zh) 一种升温加湿式双螺杆膨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