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1729U - 一种内置安装型舱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置安装型舱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11729U
CN219711729U CN202320472488.2U CN202320472488U CN219711729U CN 219711729 U CN219711729 U CN 219711729U CN 202320472488 U CN202320472488 U CN 202320472488U CN 219711729 U CN219711729 U CN 2197117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hinge
groove
lower frame
insta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724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长盛
邓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Wandefe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Wandefe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Wandefe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Wandefe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724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117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117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117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舱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内置安装型舱盖,包括下框架和上盖,上盖包括上框架和面板,上框架与面板四周密封连接,上框架通过阻尼铰链与下框架连接,上框架的周向内侧壁与下框架的周向外侧壁配合密封,当上盖为关闭状态时,上框架将下框架覆盖在上框架内,所述面板上设有双向把手,所述双向把手与下框架卡接,通过上盖将下框架与舱口的固定处进行遮挡,同时配合上框架的周向内侧壁与下框架的周向外侧壁密封作用,对内置安装的固定处发挥保护作用,增加了安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装孔暴露在外使安装时要经行逐一密封处理,后期维护不方便,年久使用有渗漏隐患及焊接连接导致的后期不可维护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内置安装型舱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舱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内置安装型舱盖。
背景技术
风电舱盖设置在风机舱口处,工作环境恶略复杂,其中要求较高的防水等级,一般防水要求不小于IP4等级,能够经受任意方向雨水侵袭,甚至要求达到防止浸泡浸入的IP7等级。舱盖与风机连接,通常采用几十个螺栓穿过性连接,一般舱盖的这些安装孔为外置设计,位置位于主密封条以外,这种设计虽然易于解决下铰链与下框架的连接设计,但缺点是安装孔暴露在外,安装时要经行逐一密封处理,后期维护不方便,年久使用有渗漏隐患。
同时,因为舱盖主密封及结构空间限制,一般下铰链与下框架连接,多采用焊接连接,对产品工艺要求高,强度要求高,后期不可维护。本设计将下铰链与下框架连接改为螺栓连接,通过改进下框架连接结构,实现螺栓连接,有效的提升了连接强度,防止焊接变形,并实现了后期可维护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孔暴露在外使安装时要经行逐一密封处理,后期维护不方便,年久使用有渗漏隐患及焊接连接导致的后期不可维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安装型舱盖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内置安装型舱盖,包括固定在舱口上的下框架和上盖,所述上盖包括上框架和面板,所述上框架与面板四周密封连接,上框架通过阻尼铰链与下框架连接,所述上框架的周向内侧壁与下框架的周向外侧壁配合密封,当上盖为关闭状态时,上框架将下框架覆盖在上框架内,所述面板上设有双向把手,所述双向把手与下框架卡接,阻尼铰链上与下框架相对的一侧设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通过螺栓与下框架连接。
进一步,所述下框架包括固定台,下框架通过固定台固定在舱口上,所述固定台的下端面上设有第一装配槽,所述第一装配槽用于容纳密封胶体,所述固定台上还设有铰链安装槽,所述铰链安装槽与阻尼铰链配合连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台外周设有密封沿,所述密封沿沿垂直固定台方向向上延伸呈几字型结构,密封沿与上框架的周向内侧壁配合密封。
进一步,所述阻尼铰链包括上铰链和下铰链,所述上铰链和下铰链通过固定装置连接,所述下铰链的两端分别设有下铰链座,所述上铰链设置在两个下铰链座之间,所述下铰链与下框架相对的一侧设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与铰链安装槽配合连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臂上设有第一凸台、第二凸台和横向固定臂,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位于密封沿下方,第一凸台嵌入在密封沿的几字型结构内,第二凸台与密封沿的几字型结构的外壁配合接触,所述横向固定臂设置在固定臂与铰链安装槽配合的端面上,沿垂直于端面上向靠近铰链安装槽的方向延伸,所述横向固定臂的大小与铰链安装槽的大小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横向固定臂上与舱口相对的面上设有第二装配槽,所述第二装配槽的位置与第一装配槽的位置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装配槽的大小与第一装配槽的大小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上框架上设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远离上框架内壁的方向设有短壁,所述面板置于短壁上位于安装台上方,所述面板与安装台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密封胶体的腔体。
进一步,所述上框架的周向内侧壁上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卡接有密封条,用于密封上框架的周向内侧壁与密封沿之间的缝隙,所述密封条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包括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直径小于第二空腔的直径且位于第二空腔上端,密封条上设有第一空腔位置的两侧设有卡接臂,所述卡接臂与密封槽内的凸台配合卡接。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支撑面板的上支架,所述上支架上设有上支架卡接臂和上支架固定臂,所述上支架通过上支架固定臂固定在安装台上,上支架卡接臂与设置在短壁上的卡槽卡接。
进一步,还包括支撑杆,支撑杆一端通过上支架与上盖连接,另一端通过下支架与下框架连接,所述固定台的内周设有延伸壁,所述延伸壁沿垂直固定台方向向下延伸,所述下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延伸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下框架设置在上框架闭合范围内,下框架与舱口固定的安装的位置即再下框架闭合范围内,上盖将下框架与舱口的固定处进行遮挡,同时配合上框架的周向内侧壁与下框架的周向外侧壁密封作用,对内置安装的固定处发挥保护作用,增加了安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装孔暴露在外使安装时要经行逐一密封处理,后期维护不方便,年久使用有渗漏隐患的问题;通过设置固定臂422,提供了下框架3与阻尼铰链4的装配区域,通过螺栓进行紧固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焊接导致的无法维修的问题,当需要维护时,拆卸螺栓进行更换,有效的提升了连接强度,防止焊接变形,并实现了后期可维护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方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C-C方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框架与阻尼铰链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框架;11、安装台;12、短壁;121、卡槽;13、密封槽;14、密封条;141、第一空腔;142、第二空腔;143、卡接臂;2、面板;3、下框架;31、密封沿;32、固定台;321、第一装配槽;3211、装配孔;322、铰链安装槽;33、延伸壁;4、阻尼铰链;41、上铰链;411、阻尼套;42、下铰链;421、下铰链座;422、固定臂;4221、第一凸台;4222、第二凸台;4223、横向固定臂;4224、第二装配槽;43、固定装置;5、双向把手;50、限位锁槽;51、外把手;511、第二连接槽;52、内把手;521、第一连接槽;522、锁舌;53、锁芯;531、第一连接端;532、第二连接端;54、上固定帽;55、下固定帽;6、上支架;61、上支架卡接臂;62、上支架固定臂;7、下支架;8、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各安装方式及各技术术语,都是所属技术领域中早已明确知晓的技术用语,故不再做过多解释。此外,对于相同的部件采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但这并不影响也不应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技术方案的准确理解。
实施例一
结合图1-图8进行说明,一种内置安装型舱盖,包括固定在舱口上的下框架3和上盖,所述上盖包括上框架1和面板2,所述上框架1与面板2四周密封连接,上框架1通过阻尼铰链4与下框架3连接,所述上框架1的周向内侧壁与下框架3的周向外侧壁配合密封,当上盖为关闭状态时,上框架1将下框架3覆盖在上框架1内,所述面板2上设有双向把手5,所述双向把手5与下框架3卡接,阻尼铰链4上与下框架3相对的一侧设有固定臂422,所述固定臂422通过螺栓与下框架3连接。
通过将下框架3设置在上框架1闭合范围内,下框架3与舱口固定的安装的位置即再下框架3闭合范围内,上盖将下框架3与舱口的固定处进行遮挡,同时配合上框架1的周向内侧壁与下框架3的周向外侧壁密封作用,对内置安装的固定处发挥保护作用,增加了安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装孔暴露在外使安装时要经行逐一密封处理,后期维护不方便,年久使用有渗漏隐患的问题,通过设置固定臂422,提供了下框架3与阻尼铰链4的装配区域,通过螺栓进行紧固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焊接导致的无法维修的问题,当需要维护时,拆卸螺栓进行更换。
所述下框架3包括固定台32,下框架(3)通过固定台(32)固定在舱口上,,固定台32用于固定安装下框架3,所述固定台32的下端面上设有第一装配槽321,所述第一装配槽321用于容纳密封胶体,固定台32一般通过螺栓与舱口连接,通过螺栓的紧固连接和密封胶体使下框架3与舱口实现密封连接,为了便于施工,还可在固定台32上对应第一装配槽321的位置设置装配孔3211,配合螺栓穿过与舱口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台32外周设有密封沿31,所述密封沿31沿垂直固定台32方向向上延伸呈几字型结构,密封沿31与上框架1的周向内侧壁配合密封。通过高于固定台的密封沿避免外部异物对固定台32的安装牢固性的影响,同时密封沿31向上凸起能够更好的与上框架1的周向内侧壁配合密封,进一步增加安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当下框架3内置安装后,对阻尼铰链4的装配产生了一定的困难,为了使阻尼铰链4更好的与下框架3的内置安装结构配合,在固定台32上还设有铰链安装槽322,所述铰链安装槽322与阻尼铰链4配合连接,是阻尼铰链4顺利的与下框架3连接,同时对上盖不产生影响。
所述阻尼铰链4包括上铰链41和下铰链42,所述上铰链41和下铰链42通过固定装置43连接,所述下铰链42的两端分别设有下铰链座421,下铰链座421内设有阻尼套411,阻尼套411与下铰链座421键连接,所述上铰链41设置在两个下铰链座421之间与阻尼套411接触,所述固定臂422设置在下铰链42上与下框架3相对的一侧,所述固定臂422与铰链安装槽322配合连接。通过下铰链42上设置的固定臂422使下铰链42固定在下框架3上,避免了由于遮挡上框架1对下框架3遮挡作用带来的下铰链42安装困难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配合下铰链42的安装,所述固定臂422上设有第一凸台4221、第二凸台4222和横向固定臂4223,所述第一凸台4221和第二凸台4222位于密封沿31下方,第一凸台4221嵌入在密封沿31的几字型结构内,增大了下铰链42安装的牢固性,第二凸台4222与密封沿31的几字型结构的外壁配合接触,发挥了支撑的作用,所述横向固定臂4223设置在固定臂422与铰链安装槽322配合的端面上,沿垂直于端面上向靠近铰链安装槽322的方向延伸,所述横向固定臂4223的大小与铰链安装槽322的大小相匹配,通过第一凸台4221、第二凸台4222和横向固定臂4223相互配合进一步解决下铰链42安装困难的问题。
所述横向固定臂4223上与舱口相对的面上设有第二装配槽4224,所述第二装配槽4224的位置与第一装配槽321的位置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装配槽4224的大小与第一装配槽321的大小相匹配,使固定臂上安装有下铰链42的位置与其他保持一致,都具有容纳密封胶体的位置。
所述上框架1上设有安装台11,所述安装台11上远离上框架1内壁的方向设有短壁12,所述面板2置于短壁12上位于安装台11上方,所述面板2与安装台11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密封胶体的腔体,通过密封胶体使面板2与上框架1相互密封连接。
为了提高密封沿31与上框架1的周向内侧壁相互的密封性能,所述上框架1的周向内侧壁上设有密封槽13,所述密封槽13内卡接有密封条14,用于密封上框架1的周向内侧壁与密封沿31之间的缝隙,所述密封条14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包括第一空腔141和第二空腔142,所述第一空腔141的直径小于的第二空腔142直径位于第二空腔142上端,密封条14上设有第一空腔141位置的两侧设有卡接臂143,所述卡接臂143与密封槽13内的凸台配合卡接。通过第一空腔141和第二空腔142时密封条14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避免了长期压迫使密封条变形的问题,卡接臂143与密封槽13内的凸台配合卡接作用,便于更换密封条14。
所述固定台32的内周设有延伸壁33,所述延伸壁33沿垂直固定台32方向向下延伸。
双向把手5包括外把手51和内把手52,所述外把手51通过锁芯53与内把手52连接,锁芯53贯穿面板2设置,且通过上固定帽54和下固定帽55密封固定在面板2上,所述锁芯53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531,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532,所述第一连接端531通过设置在内把手52上的第一连接槽521与内把手5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532通过设置在外把手51上的第二连接槽511与外把手5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531和第二连接端532均为多边型柱体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槽521和第二连接槽511均与多边型柱体结构相匹配,内把手52上设有锁舌522,所述锁舌522与设置在延伸壁33上的限位锁槽50配合使用,限位锁槽50用于限定锁舌522的位置。
实施例二
结合图6进行说明,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用于支撑面板的上支架6,所述上支架6上设有上支架卡接臂61和上支架固定臂62,所述上支架6通过上支架固定臂62固定在安装台11上,上支架卡接臂61与设置在短壁12上的卡槽121卡接。通过设置上支架6,为面板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增大面板2的牢固性。
实施例三
结合图9进行说明,基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当需要对舱盖打开定位时,还可设置支撑杆8,支撑杆8一端通过上支架6与上盖连接,另一端通过下支架7与下框架3连接,所述固定台32的内周设有延伸壁33,所述延伸壁33沿垂直固定台32方向向下延伸,所述下支架7通过螺栓固定在延伸壁33上。支撑杆8为气动支撑杆。
工作原理:
需要关闭上盖时,通过拉动或推动双向把手5带动面板2和上框架1向闭合的方向移动,使密封条14与密封沿31接触,持续拉动或推动双向把手5时锁舌522到达限位锁槽50配合的位置,同时压紧密封条14,通过转动内把手52或外把手51使锁舌522与限位锁槽50配合使舱盖保持关闭状态。
需要打开时,通过转动内把手52或外把手51使锁舌522与限位锁槽50解除配合状态,同时拉动或推动双向把手5带动面板2和上框架1向打开的方向移动至支撑杆8打开。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内置安装型舱盖,包括固定在舱口上的下框架(3)和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上框架(1)和面板(2),所述上框架(1)与面板(2)四周密封连接,上框架(1)通过阻尼铰链(4)与下框架(3)连接,所述上框架(1)的周向内侧壁与下框架(3)的周向外侧壁配合密封,当上盖为关闭状态时,上框架(1)将下框架(3)覆盖在上框架(1)内,所述面板(2)上设有双向把手(5),所述双向把手(5)与下框架(3)卡接,阻尼铰链(4)上与下框架(3)相对的一侧设有固定臂(422),所述固定臂(422)通过螺栓与下框架(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安装型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架(3)包括固定台(32),下框架(3)通过固定台(32)固定在舱口上,所述固定台(32)的下端面上设有第一装配槽(321),所述第一装配槽(321)用于容纳密封胶体,所述固定台(32)上还设有铰链安装槽(322),所述铰链安装槽(322)与阻尼铰链(4)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安装型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32)外周设有密封沿(31),所述密封沿(31)沿垂直固定台(32)方向向上延伸呈几字型结构,密封沿(31)与上框架(1)的周向内侧壁配合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置安装型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铰链(4)包括上铰链(41)和下铰链(42),所述上铰链(41)和下铰链(42)通过固定装置(43)连接,所述下铰链(42)的两端分别设有下铰链座(421),所述上铰链(41)设置在两个下铰链座(421)之间,所述固定臂(422)设置在下铰链(42)上与下框架(3)相对的一侧,所述固定臂(422)与铰链安装槽(322)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置安装型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422)上设有第一凸台(4221)、第二凸台(4222)和横向固定臂(4223),所述第一凸台(4221)和第二凸台(4222)位于密封沿(31)下方,第一凸台(4221)嵌入在密封沿(31)的几字型结构内,第二凸台(4222)与密封沿(31)的几字型结构的外壁配合接触,所述横向固定臂(4223)设置在固定臂(422)与铰链安装槽(322)配合的端面上,沿垂直于端面上向靠近铰链安装槽(322)的方向延伸,所述横向固定臂(4223)的大小与铰链安装槽(322)的大小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置安装型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固定臂(4223)上与舱口相对的面上设有第二装配槽(4224),所述第二装配槽(4224)的位置与第一装配槽(321)的位置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装配槽(4224)的大小与第一装配槽(321)的大小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置安装型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1)上设有安装台(11),所述安装台(11)上远离上框架(1)内壁的方向设有短壁(12),所述面板(2)置于短壁(12)上位于安装台(11)上方,所述面板(2)与安装台(11)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密封胶体的腔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内置安装型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1)的周向内侧壁上设有密封槽(13),所述密封槽(13)内卡接有密封条(14),用于密封上框架(1)的周向内侧壁与密封沿(31)之间的缝隙,所述密封条(14)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包括第一空腔(141)和第二空腔(142),所述第一空腔(141)的直径小于第二空腔(142)的直径且位于第二空腔(142)上端,密封条(14)上设有第一空腔(141)位置的两侧设有卡接臂(143),所述卡接臂(143)与密封槽(13)内的凸台配合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内置安装型舱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面板的上支架(6),所述上支架(6)上设有上支架卡接臂(61)和上支架固定臂(62),所述上支架(6)通过上支架固定臂(62)固定在安装台(11)上,上支架卡接臂(61)与设置在短壁(12)上的卡槽(121)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内置安装型舱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8),支撑杆(8)一端通过上支架(6)与上盖连接,另一端通过下支架(7)与下框架(3)连接,所述固定台(32)的内周设有延伸壁(33),所述延伸壁(33)沿垂直固定台(32)方向向下延伸,所述下支架(7)通过螺栓固定在延伸壁(33)上。
CN202320472488.2U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内置安装型舱盖 Active CN2197117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2488.2U CN219711729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内置安装型舱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2488.2U CN219711729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内置安装型舱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11729U true CN219711729U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81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72488.2U Active CN219711729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内置安装型舱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117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711729U (zh) 一种内置安装型舱盖
CN210724438U (zh) 一种高防水等级无立柱双开门结构发电机防音罩
CN213510164U (zh) 一种手动密封门装置
CN212079030U (zh) 一种门窗的定位结构
CN109703581B (zh) 导流罩开闭机构及导流罩
CN117052250B (zh) 一种推拉窗的滑轨结构、推拉窗以及推拉窗安装方法
CN217001387U (zh) 一种具有支撑垫的窗户
CN208106154U (zh) 一种门用合页结构
CN217159415U (zh) 一种电动平推窗电机隐藏结构
CN217269710U (zh) 一种推拉窗下边框的降噪结构
CN218029808U (zh) 一种无框式玻璃窗扇
CN219826661U (zh) 一种顶升式密封平开窗结构
CN212660062U (zh) 一种带有防水结构的电动推杆
CN211950246U (zh) 一种泳池除湿热泵机组用防冷桥检修门
CN219138864U (zh) 一种开启式百叶窗角部连接结构
CN214999056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阻尼弹簧减振器
CN213087769U (zh) 一种防渗漏的门窗安装结构
CN211549241U (zh) 一种抗风压的转动门窗
CN212656695U (zh) 一种新能源车门铰链
CN219261812U (zh) 一种放线洞盖板装置
CN213330544U (zh) 新型冷库门吊耳
CN218903611U (zh) 一种安装大包下水口密封垫托架
CN216517634U (zh) 一种防尘防雨泄压装置
CN214292877U (zh) 一种夹具底座夹取稳定的零件装夹设备
CN220955049U (zh) 一种防风护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