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0669U - 一种底板高低跨处剪力墙施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底板高低跨处剪力墙施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10669U
CN219710669U CN202320563327.4U CN202320563327U CN219710669U CN 219710669 U CN219710669 U CN 219710669U CN 202320563327 U CN202320563327 U CN 202320563327U CN 219710669 U CN219710669 U CN 2197106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ide wall
construction structure
wall
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6332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光
田旺旺
张相书
邱日辉
傅嘉恒
蔡煌
郑佳宇
钟崇朗
凌嘉鹏
林家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No1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No1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No1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No1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6332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106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106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106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底板高低跨处剪力墙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低层、侧壁和高层;所述侧壁上端连接所述高层,所述侧壁下端连接所述低层;所述低层采用多层胶合板吊模施工结构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高层与所述侧壁施工缝处设有竖向加腋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低层与侧壁采用多层胶合板吊模施工结构,减少底部一道施工缝的留置,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减少质量隐患。高层与侧壁剪力墙连接处做一道竖向加腋处理,能够易于做好侧壁与高层衔接处的防水卷材施工工作,并能够有效减少因该处施工缝存在的防水渗漏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底板高低跨处剪力墙施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土建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底板高低跨处剪力墙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有些工程地下室负N层与负N+1层底板交接处为一道侧壁,其中,墙内侧为地下室车库,外侧为回填土。常规地下室侧壁施工技术采用传统的地下室底板和墙体钢筋混凝土隔开分步施工方法,但是该施工方法不仅工序繁琐,且易使地下室外墙上下部位与底板之间出现冷缝,防水效果不理想;并且还可能会影响房建工程的外观,甚至使地下室外墙存在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底板一种高低跨处剪力墙施工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底板高低跨处剪力墙施工结构,包括:低层、侧壁和高层;所述侧壁上端连接所述高层,所述侧壁下端连接所述低层;所述低层采用多层胶合板吊模施工结构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高层与所述侧壁施工缝处设有竖向加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多层胶合板吊模施工结构包括面板、主龙骨、次龙骨、穿墙螺栓和钢管;所述面板上竖立若干所述次龙骨,若干所述主龙骨平行所述面板方向采用所述穿墙螺栓安装在所述次龙骨上,所述钢管自一段间距斜向支撑连接所述主龙骨与所述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多层胶合板吊模施工结构还包括地锚,所述地锚穿过所述钢管连接所述钢管与所述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低层与所述侧壁整体混凝土浇筑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加腋结构为沿侧壁双向加腋。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外侧设有防水层。
进一步地,所述高层和所述低层与土地接触面设有C15素砼垫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低层与侧壁采用多层胶合板吊模施工结构,减少底部一道施工缝的留置,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减少质量隐患。高层与侧壁剪力墙连接处做一道竖向加腋处理,能够易于做好侧壁与高层衔接处的防水卷材施工工作,并能够有效减少因该处施工缝存在的防水渗漏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高低跨处剪力墙施工结构的高层与低层交接平面示意图;
图2为一种高低跨处剪力墙施工结构的高层与低层交接剖面示意图;
图3为一种高低跨处剪力墙施工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高低跨处剪力墙施工结构的多层胶合板吊模施工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高低跨处剪力墙施工结构的竖向加腋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低层,2-侧壁,3-高层,4-回填土,5-防水层,6--C15素砼垫层;101-面板,102-主龙骨,103-次龙骨,104-穿墙螺栓,105-钢管,106-地锚;31-竖向加腋结构,32-施工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公开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公开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公开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负三层底板与负二层底板交接处为一道地下室侧壁2,其中墙内侧为地下室车库,外侧为回填土4。在本实例中,该侧壁2长约127.31m,高度3.8m。
如图3-5所示,一种底板高低跨处剪力墙施工结构,包括:低层1、侧壁2和高层3;侧壁2上端连接高层3,侧壁2下端连接低层1;低层1采用多层胶合板吊模施工结构与侧壁2连接;高层3与侧壁2施工缝32处设有竖向加腋结构31。侧壁2即为剪力墙。
在本实例中,多层胶合板吊模施工结构包括面板101、主龙骨102、次龙骨103、穿墙螺栓104和钢管105;面板101上竖立若干次龙骨103,若干主龙骨102平行面板101方向采用穿墙螺栓104安装在次龙骨103上,钢管105自一段间距斜向支撑连接主龙骨102与面板101。采用多层胶合板体系进行吊模施工,实现负三层底板与剪力墙整体混凝土浇筑。通过减少侧壁2施工缝留置的原理对常规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处理,即通过负三层底板与墙体钢筋混凝土整体施工的方法来减少底部一道施工缝的留置,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减少质量隐患。
具体地,面板101为18mm厚多层胶合板,胶合板具有耐用性,很高的强度,可以承担很大的压力,同时胶合板密封性好,可以防止水分进入,耐腐蚀,可以抵挡外部环境的侵蚀。次龙骨103为40mm×80mm木方,主龙骨102采用双钢管105,穿墙螺栓104采用Φ14mm止水螺栓104,间距按背楞间距设置。采用Φ48mm钢管105作斜支撑对加固模板,另外自下而上间隔1500m进行一道加固,上部不足1500mm时也进行一道加固,水平方向间距为1500mm进行一道加固。多层胶合板吊模施工结构还包括地锚106,地锚106穿过钢管105连接钢管105与面板101。
在本实例中,通过板加腋技术的原理对负二层底板与剪力墙连接处做一道竖向加腋处理,能够易于侧壁2与底版衔接处的防水卷材施工,并能够有效减少因该处施工缝32存在的防水渗漏问题。
具体地,负二层底板下300mm留置一道施工缝32,在该处做一道竖向加腋处理。竖向加腋长度500mm,宽度300mm,加腋钢筋按双向加腋12@150布置,沿整个侧壁2布置,提高整体侧壁2强度。
在本实例中,侧壁2外侧设有防水层5,防水层5包括30mm聚苯乙烯泡沫板、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和20mm水泥砂浆找平层。高层3的底板和低层1的底板与土地接触面设有C15素砼垫层6。使低层1、侧壁2和高层3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具体地,负三层和侧壁2浇筑连接后,待回填土4后,依次施工C15素砼垫层6、防水层5、负二层底板竖向加腋钢筋、浇筑混凝土。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长度”、“上”、“下”、“前”、“后”、“竖直”、“水平”、“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底板高低跨处剪力墙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低层、侧壁和高层;所述侧壁上端连接所述高层,所述侧壁下端连接所述低层;所述低层采用多层胶合板吊模施工结构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高层与所述侧壁施工缝处设有竖向加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高低跨处剪力墙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胶合板吊模施工结构包括面板、主龙骨、次龙骨、穿墙螺栓和钢管;所述面板上竖立若干所述次龙骨,若干所述主龙骨平行所述面板方向采用所述穿墙螺栓安装在所述次龙骨上,所述钢管自一段间距斜向支撑连接所述主龙骨与所述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板高低跨处剪力墙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胶合板吊模施工结构还包括地锚,所述地锚穿过所述钢管连接所述钢管与所述面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底板高低跨处剪力墙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层与所述侧壁整体混凝土浇筑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高低跨处剪力墙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加腋结构为沿侧壁双向加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高低跨处剪力墙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外侧设有防水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高低跨处剪力墙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层和所述低层与土地接触面设有C15素砼垫层。
CN202320563327.4U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底板高低跨处剪力墙施工结构 Active CN2197106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63327.4U CN219710669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底板高低跨处剪力墙施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63327.4U CN219710669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底板高低跨处剪力墙施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10669U true CN219710669U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03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63327.4U Active CN219710669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底板高低跨处剪力墙施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106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86002U (zh) 一种装配式楼盖体系
US20160362867A1 (en) Modular construction mol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concrete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WO2021013200A1 (zh) 一种咬合桩与地连墙联合基坑支护结构及方法
CN107355077A (zh) 一种地下室挡墙单侧支模加固装置及方法
CN112878535B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墙板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043024A (zh) 一种邻近既有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施工方法
CN101503888B (zh) 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
CN109797871B (zh) 支撑角钢连接的双钢板组合剪力墙与组合楼板连接节点
CN114673169A (zh) 一种城市核心区域多层大跨深基坑盖挖顺逆结合施工方法
CN101503887B (zh) 内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
CN110805165A (zh) 一种装配式排钢管混凝土叠合墙建筑结构
CN110644646A (zh) 一种错层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剪力墙体系
CN212153472U (zh) 地下连续墙止水结构
CN219710669U (zh) 一种底板高低跨处剪力墙施工结构
US20180223520A1 (en) Prefabricated Modular Constructive System
CN215562745U (zh) 一种双拼型钢基础
CN215165648U (zh) 一种可以回收的逆作区结构竖向承重装置
CN201433465Y (zh) 外剪力墙与板及剪力墙层间连接节点
CN210002862U (zh) 一种邻近既有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体系
CN211622194U (zh) 一种楼板系统
CN114517426A (zh) 钢管承插式有轨电车预制轨道梁与管桩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1172444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与涉水房间混凝土连接处的防水构造
CN109736509B (zh) 一种“l”型部分预制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和应用
CN211172365U (zh) 装配式低层住宅结构体系
CN112982692A (zh) 一种单向叠合板拼缝处连接构造和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