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0369U - 一种砖墙结构托换基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砖墙结构托换基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10369U
CN219710369U CN202320803511.1U CN202320803511U CN219710369U CN 219710369 U CN219710369 U CN 219710369U CN 202320803511 U CN202320803511 U CN 202320803511U CN 219710369 U CN219710369 U CN 2197103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ement cage
wall
concrete
horizontal reinforcement
brick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0351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鹏
文学
付镇华
廖宗亮
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0351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103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103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10369U/zh
Priority to DE202023105553.2U priority patent/DE202023105553U1/de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18Increasing or restoring the load-bearing capacit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elements
    • E04G23/0229Increasing or restoring the load-bearing capacit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elements of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w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10Deep foundations
    • E02D27/12Pile foundations
    • E02D27/14Pile framings, i.e. piles assembled to form the substruct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32Foundations for special purposes
    • E02D27/48Foundations inserted underneath existing buildings or construc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7/00Repair of damaged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undations (AREA)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砖墙结构托换基础,包括位于室外标高及原基础圈梁以下的混凝土承台,以及间隔设于砖墙结构内外两侧、混凝土承台下方的混凝土桩,混凝土承台内设有横向水平钢筋笼和纵向水平钢筋笼,横向水平钢筋笼为穿墙钢筋笼,穿墙钢筋笼穿过开设于砖墙结构的孔洞,并与设于孔洞内的钢筋支架绑扎固定,钢筋支架支设于孔洞内用于加强孔洞四周墙体支撑,混凝土桩内钢筋笼的竖筋向上延伸浇筑至混凝土承台内,并与横向水平钢筋笼或纵向水平钢筋笼绑扎固定。相比较现有技术钢管式穿插结构,钢筋笼式穿插结构,稳定性强,耐受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砖墙结构托换基础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属于一种砖墙结构托换基础。
背景技术
砖木或砖混建筑物基础常规托换结构为开孔(抗剪槽)或其他托换构件,与托换夹梁采用混凝土浇筑成整体, 老旧红砖基础加固,基于保护原有墙体,不影响其观感、保护历史风貌的原则,在参考了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和效果后,选择了混凝土承台+混凝土桩的技术方案对老旧红砖基础进行加固。
现有技术中,如专利一种砖墙大放脚基础低扰动托换结构 ,申请号为201620758087 .3,其托换结构内部刚骨架为钢管,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差,且不清楚其在地面以上还是以下,不符合施工要求,基于此,开发出了一种砖墙结构托换基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砖墙结构托换基础,采用在老旧砖墙底部挖沟后浇筑承台的方式,解决老旧砖墙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砖墙结构托换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室外标高及原基础圈梁以下的混凝土承台,以及间隔设于砖墙结构内外两侧、混凝土承台下方的混凝土桩,所述混凝土承台内设有横向水平钢筋笼和纵向水平钢筋笼,所述横向水平钢筋笼为穿墙钢筋笼,穿墙钢筋笼穿过开设于砖墙结构的孔洞,并与设于孔洞内的钢筋支架绑扎固定,钢筋支架支设于孔洞内用于加强孔洞四周墙体支撑,所述混凝土桩内钢筋笼的竖筋向上延伸浇筑至混凝土承台内,并与横向水平钢筋笼或纵向水平钢筋笼绑扎固定;所述横向水平钢筋笼和纵向水平钢筋笼均包括配筋、箍筋、腰筋和拉筋,纵向水平钢筋笼与砖墙结构平行设置,所述横向水平钢筋笼两侧端部伸入到两侧纵向水平钢筋笼内并通过钢丝绑扎固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横向水平钢筋笼穿出墙内侧的长度小于穿出外侧的长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横向水平钢筋笼穿出墙内侧的长度为700mm,穿出墙外侧的长度为350mm,所述混凝土承台顶面低于墙外侧标高至少0.1m,孔洞尺寸为700 mm *700mm,横向水平钢筋笼的截面尺寸为500 mm *500mm。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桩的底面标高低于原墙下基础底面标高。
此外,所述横向水平钢筋笼上还设有穿墙封闭箍,穿墙封闭箍穿墙设置并与横向水平钢筋笼绑扎固定,相邻所述横向水平钢筋笼上穿墙封闭箍间距600~650mm。
更加优选地,所述混凝土承台高度为600~65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申请加固基础主要处于地面以下,在保证既有墙体设计使用年限内结构安全可靠的同时既能满足原风貌保持的同时,钢筋笼加混凝土桩的设计,既可以避免不均匀沉降造成既有墙体开裂变形,也避免了墙体失去原有风貌,有助于城市文化留存,具有安全、适用等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砖墙结构托换基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涉及的钢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涉及穿墙封闭箍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原基础圈梁;2-混凝土承台;21-横向水平钢筋笼;211-穿墙封闭箍;22-纵向水平钢筋笼; 3-混凝土桩;4-孔洞;5-钢筋支架;6-原墙下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一种砖墙结构托换基础,包括位于室外标高及原基础圈梁1以下的混凝土承台2,以及间隔设于砖墙结构内外两侧、混凝土承台2下方的混凝土桩3,混凝土承台2内设有横向水平钢筋笼21和纵向水平钢筋笼22,横向水平钢筋笼21为穿墙钢筋笼,穿墙钢筋笼穿过开设于砖墙结构的孔洞4,并与设于孔洞4内的钢筋支架5绑扎固定,钢筋支架5支设于孔洞4内用于加强孔洞4四周墙体支撑,混凝土桩3内钢筋笼的竖筋向上延伸浇筑至混凝土承台2内,并与横向水平钢筋笼21或纵向水平钢筋笼22绑扎固定,钢筋支架5随后与横向水平钢筋笼21一同绑扎后浇筑;横向水平钢筋笼21和纵向水平钢筋笼22均包括配筋、箍筋、腰筋和拉筋,纵向水平钢筋笼22与砖墙结构平行设置,横向水平钢筋笼21两侧端部伸入到两侧纵向水平钢筋笼22内并通过钢丝绑扎固定,横向水平钢筋笼21上还设有穿墙封闭箍211,穿墙封闭箍211穿墙设置并与横向水平钢筋笼21绑扎固定,相邻横向水平钢筋笼21上穿墙封闭箍211间距600~650mm。
横向水平钢筋笼21穿出墙内侧的长度小于穿出外侧的长度,横向水平钢筋笼21穿出墙内侧的长度为700mm,穿出墙外侧的长度为350mm,混凝土承台2顶面低于墙外侧标高至少0.1m,孔洞4尺寸为700 mm *700mm,横向水平钢筋笼21的截面尺寸为500 mm *500mm,混凝土桩3的底面标高低于原墙下基础6底面标高。混凝土承台2高度为600~650mm。
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1)图纸下发前,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及劳务队伍施工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各种规范、规程、验收标准,进行岗前培训,并将技术要求传达到每个施工作业人员。
2)图纸下发后,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及劳务队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认真熟读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并对图纸中不清楚或有疑问的地方书面提交技术部复核,与设计沟通,协商处理。
3)钢筋翻样员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对施工部位钢筋提前翻样,并交项目总工审核签字。
4)项目施工员组织操作人员进行本分项工程的详细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过程中重点和难点、注意事项、操作方法、缺陷处理等内容,并让接受交底的每位操作人员签字确认。
5)直螺纹进场前,必须将厂家技术人员提前进场,对施工队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结业后颁发上岗证书。钢筋机械连接必须由专人操作,此外,厂家技术员在整个钢筋施工过程中应全程监督、指导。
6)了解和掌握新工艺、新的施工方法及施工规范。尤其在直螺纹的加工及材质上要严格把关,有关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7)钢筋绑扎完成及模板支设完毕加固牢固后,每一道工序必须经过多方验收合格,才可以进行浇筑;
8)填写的砼建筑申请表,各单位及部门签字齐全;
9)浇筑前,做好各种机械及工具的保养工作;
10)新旧混凝土交接部位踢打至露出粗骨料一半,清扫干净,湿润透彻。
施工人员准备
小工:主要工作为清理柱承台边、墙边200范围内的土方、配合机械浇筑混凝土以及一些材料的运输工作。
表1施工人员投入表
序号 分项工程 人员
1 小工 12
2 植筋工 15
3 钢筋工 20
4 模板工 15
5 混凝土浇筑工 10
6 共计 70
表2施工机具准备表
材料名称 型号 数量 功率(KW)
平刨 MB-503 3 3
压刨 MB1065 3 7.5
圆盘锯 MJ-106 5 3
电钻 VV5086 7 0.52
手提电锯 W-651A 6 1.05
表3施工机具准备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生产能力 用途
1 钢筋切断机 2台 优良 用于普通钢筋下料
2 钢筋切割机 2台 优良 用于机械连接钢筋下料
3 钢筋弯曲机 2台 优良 用于箍筋弯曲,梁柱墙钢筋弯曲以及其他需要弯折钢筋加工
4 钢筋调直机 2台 优良 用于盘条钢筋调直
5 套丝机 2台 优良 用于钢筋端头车丝
混凝土工程
多用双轮手推车、插入式、附着式或平板振荡器、铁锹、铁耙、铁板、铁(木)抹子、洒水壶、淌板、平刮尺、泥桶等装备若干。
施工工艺
土方开挖
现阶段土方概况
(1)墙基础加固中,待灌注桩强度满足后续施工要求后才可进行开挖,且需分段开挖,为保护原结构,开挖时靠近墙体300mm采用人工开挖后(且在灌注桩周围200mm的位置也采取人工开挖)分段加固。分段开挖:依据墙长进行分段开挖,开挖顺序(跳挖):先挖桩承台部分再挖该承台相邻的基础梁至下一个承台外侧。待第一、三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强度达到60%后方可开挖第二、四段,依次跳跃施工。
墙基础加固范围现地面高程为±0.00,墙基础承台垫层底标高为-1.00、基础梁底标高-0.90,即土方开挖深度为0.9~1m,开挖按1:0.5放坡,预留500mm宽基础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工作面。
因砖砌围墙为结构承重墙体,为防止机械开挖时对承台造成破坏,故靠近承台处0.3米范围内为人工开挖。承台穿墙设置,因此在墙体上必须开700*700的洞口穿钢筋、浇筑混凝土,洞口范围不封模,混凝土整浇密实。在墙体开洞后混凝土浇筑前,为防止墙体下沉垮塌,洞中设临时钢筋支撑。
植筋
1)墙基础加固植筋
在墙基础加固中基础承台每隔600设置C12穿墙钢筋。
植筋工艺流程:放线→画主筋位置线→钻孔→清孔→钢筋清理→配粘结胶→注胶植筋(建议采取后压力注胶)→固化及成品保护→验收。
表4钢筋最佳植筋深度
钢筋直径d(mm) 最佳钻孔直径D(mm) 钻孔深度(mm)
C6 10 100
C8 12 120
C10 14 150
C12 16 180
C14 18 210
C16 22 240
C18 25 270
C20 28 300
C22 30 350
C25 32 375
C28 38 420
表5植筋钻孔深度、垂直度和位置允许偏差
植筋位置 钻孔深度允许偏差(mm) 钻孔垂直度允许偏差 位置允许偏差(mm)
上、下部结构 +10,0 5
承台与基础 +20,0 10
连接节点 +5,0 5
1)清孔
孔洞施工完成,先用气泵将孔内粉尘吹干净,然后再用棉丝蘸水将孔洞清润以保证粘接质量。清刷完毕后,立即用木塞、塑料等将孔堵上临时封闭,以防有灰尘和异物落入。
2)钢筋清理
锚固用钢筋必须做好除锈清理,除锈长度大于锚固长度50mm左右,锚固用钢筋的型号、规格要严格按图纸设计要求选用。
用钢丝刷将除锈清理长度范围内的钢筋表面打磨出光泽。
将所有处理完的钢筋码放整齐,现场负责人检查清理工作,请质检验收。
3)注胶及植筋
将注胶枪嘴插入孔内,缓慢将胶注入孔内,注胶量以钢筋插入后锚固胶将孔内填满,锚固胶从孔内溢出为准,并且要求灌胶一次完成。根据植入深度(≥15d,d为钢筋的直径,实际现场根据锚固胶的品牌具体确定)在处理好的钢筋除锈端做明显标记,然后插向孔洞,一边插一边向同一方向缓慢旋转,直至到孔洞底部为止,此时应有锚固胶从孔洞内溢出。
4)固化及成品保护
在常温下自然养护,对埋植好的钢筋应做好保护工作,以防在锚固用胶固化时间内,钢筋被摇摆或碰撞。养护期24小时后可正常下道工序施工。
新增柱的插筋(XKZ1)
根据基础加固图所示,在东、西墙有新增框架柱,故在墙基加固之前需预留框架柱的钢筋。
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定位→划分钢筋间距→植入地下室柱纵筋→铺设承台钢筋、绑扎→垫好保护层→自检、验收。
钢筋锚固及搭接长度
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Ll(Lle),除注明外,可依据同一区段内的接头面积百分率(见下图),按下表采用且不少于300。
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对梁、板类构件,不宜小于25%,不应大于50%;对墙、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1)受拉钢筋锚固长度要求
本工程主要钢筋种类为HRB400。
2)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d。设计年限为30年的混凝土结构,柱基加固与墙基加固工程中环境类别为二b类。
另:梁、柱、杆钢筋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箍筋外缘算起。
3)钢筋切断
直螺纹连接接头钢筋下料用无齿锯按尺寸切割,不得采用切断机、气割下料,钢筋下料切断面要垂直于钢筋轴线,端头整齐,保证滚轧直螺纹接头质量。其余钢筋端头必须齐整,不能有翘曲、小马蹄,长度误差小于5mm。
4)钢筋弯曲
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D应符合下列规定:
光圆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
335MPa级、400NPa级带肋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
500MPa级带肋钢筋,当直径d≤25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当直径d>25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7倍。
位于框架结构顶层端点处的梁上部纵向钢筋和柱外侧纵向钢筋,在节点角部弯折处,当钢筋直径d≤25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2倍;当直径d>25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6倍。
箍筋弯折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箍筋弯折处纵向受力钢筋为搭接或并筋时,应按钢筋实际排布情况确定箍筋弯弧内径。
5)钢筋直螺纹加工
直螺纹套筒购买成品套筒;
直螺纹钢筋切割应采用无齿锯或半圆刀口切割机切断,保证直螺纹钢筋套丝前端平直、切开无斜口、马蹄口和偏头;
直螺纹加工完成后应保证牙丝饱满,无断牙、秃牙缺陷,已加工的直螺纹应有保护帽,直螺纹完整加工长度应满足1/2套筒长度+1mm,连接完成后没端外露丝扣不小于0.5扣,不大于1.5扣。
套筒及钢筋丝头设计(单位:mm)
表6钢筋套筒、丝头设计表
加工的钢筋端头螺纹牙形,螺距等必须与连接套牙形、螺距一致,并经配套的量规检测
合格后方能使用,螺纹量规精度应符合5f(GB197)要求。
加工钢筋端头螺纹,应采用水溶性滑液,不得使用油性润滑液。
操作工人应要求逐个检查钢筋端头螺纹的外观质量。钢筋端部螺纹的断牙不应大于3牙,丝扣部分牙齿缺陷每周内不应大于1/4周,可调螺纹长度应能使整个套筒的丝牙旋入
混凝土工程
墙基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宜大于500mm,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处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用木槌敲打模板。浇筑时,不得留施工缝,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对浇筑自由下落高度大于2m的用导管分层浇筑方法,每次浇筑高度不得大于500mm。
养护方法:蓄水浇水养护不少于14d。
试块制作取样要求:
混凝土入模前,在现场混凝土出料口随机取样制作混凝土试件,同条件试块上应注明部位、留置时间(精确到分钟)。
试件的取样应符合如下规定:
每100m³同一强度等级、同配合比、同班组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同批、同配合比混凝土少于100m³时,取样不少于一次。
当连续浇筑混凝土超过1000m³时,同一配比的混凝土每200m³不得少于1次。
同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
混凝土试件养护要求:
试件要养护好并及时送到试验室进行试验,同时要求试验室出据强度试验报告。一旦发现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补救,情况严重的,需会同设计等有关单位进行研究解决。
混凝土的各类试验:
检测各龄期混凝土的强度、弹性模量、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的炭化深度、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等物理、力学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需要。
混凝土成品保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散落在模板上的混凝土清理干净,并按方案要求进行覆盖保护。雨期施工,混凝土成品按雨期要求进行覆盖保护。
混凝土终凝前禁止上人作业,按方案规定确保间隔时间和养护期。
楼层混凝土面上按作业程序分批进场施工,作业材料分散均匀,尽量轻放,且不要集中堆放。不得重锤敲击混凝土面。
下道工序施工的油漆、酸类等物品禁止随意放置,施工操作时,对混凝土面进行覆盖保护。
禁止随意开槽打洞,安装工程在混凝土浇筑前做好预留预埋。
在混凝土面上临时摆放施工设备必须垫板,并应采取防污染覆盖措施。
混凝土面上临时安置施工设备应垫板,作好防污染覆盖措施,防止机油等污染。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砖墙结构托换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室外标高及原基础圈梁(1)以下的混凝土承台(2),以及间隔设于砖墙结构内外两侧、混凝土承台(2)下方的混凝土桩(3),所述混凝土承台(2)内设有横向水平钢筋笼(21)和纵向水平钢筋笼(22),所述横向水平钢筋笼(21)为穿墙钢筋笼,穿墙钢筋笼穿过开设于砖墙结构的孔洞(4),并与设于孔洞(4)内的钢筋支架(5)绑扎固定,钢筋支架(5)支设于孔洞(4)内用于加强孔洞(4)四周墙体支撑,所述混凝土桩(3)内钢筋笼的竖筋向上延伸浇筑至混凝土承台(2)内,并与横向水平钢筋笼(21)或纵向水平钢筋笼(22)绑扎固定;所述横向水平钢筋笼(21)和纵向水平钢筋笼(22)均包括配筋、箍筋、腰筋和拉筋,纵向水平钢筋笼(22)与砖墙结构平行设置,所述横向水平钢筋笼(21)两侧端部伸入到两侧纵向水平钢筋笼(22)内并通过钢丝绑扎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砖墙结构托换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水平钢筋笼(21)穿出墙内侧的长度小于穿出外侧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砖墙结构托换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水平钢筋笼(21)穿出墙内侧的长度为700mm,穿出墙外侧的长度为350mm,所述混凝土承台(2)顶面低于墙外侧标高至少0.1m,孔洞(4)尺寸为700 mm *700mm,横向水平钢筋笼(21)的截面尺寸为500mm *50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砖墙结构托换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桩(3)的底面标高低于原墙下基础(6)底面标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砖墙结构托换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水平钢筋笼(21)上还设有穿墙封闭箍(211),穿墙封闭箍(211)穿墙设置并与横向水平钢筋笼(21)绑扎固定,相邻所述横向水平钢筋笼(21)上穿墙封闭箍(211)间距600~650mm。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砖墙结构托换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承台(2)高度为600~650mm。
CN202320803511.1U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砖墙结构托换基础 Active CN2197103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03511.1U CN219710369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砖墙结构托换基础
DE202023105553.2U DE202023105553U1 (de) 2023-04-12 2023-09-25 Untermauerungsfundament der Ziegelmauerstruktu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03511.1U CN219710369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砖墙结构托换基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10369U true CN219710369U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01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03511.1U Active CN219710369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砖墙结构托换基础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10369U (zh)
DE (1) DE202023105553U1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23105553U1 (de) 2023-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55855B (zh) 一种双塔单索面矮塔斜拉桥主桥的施工工艺
CN104895092B (zh) 一种内支撑临时格构柱用作永久结构柱的方法
CN111576481A (zh) 一种隧道洞口明洞加固施工方法
CN108330835A (zh) 定型支架的施工方法
CN109611102B (zh) 一种冷开挖下穿立交桥施工方法
CN110952456A (zh) 一种桩柱式桥梁施工工艺
CN104863063B (zh) 基于pvc复合模板的桥梁水下结构免围堰快速加固方法
CN103469806A (zh) 一种预制砼基础承台侧模替代砖胎模的施工方法
CN112095633A (zh) 一种无模喷砼梁施工工艺
CN111894204A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施工方法
CN113152262A (zh) 一种桥梁独柱墩加固施工方法
CN107905609A (zh) 地下人防施工方法
CN106120793A (zh) 一种倾斜预应力管桩的纠偏方法及结构
CN219710369U (zh) 一种砖墙结构托换基础
CN110453592B (zh) 一种预制立柱范围内的承台施工工艺方法
CN117449216A (zh) 一种桥梁下横梁施工方法
CN110747762A (zh) 横穿公路水泥构件及安装方法
CN107476327B (zh) 窄基单立柱台阶基础施工方法
CN105804448A (zh) 冷却塔人字柱垂直预制施工方法
CN113774972B (zh) 一种柱下独立基础超载冲切破坏的加固方法
CN105626138B (zh) 一种崖壁逃生通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4675138A (zh) 一种用于隔声降噪改造的板式阳台加固方法与加固结构
CN114457846A (zh) 一种路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法
CN210712595U (zh) 横穿公路水泥构件
CN112458915A (zh) 盖梁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