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08718U - 一种锦纶丝绕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锦纶丝绕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08718U
CN219708718U CN202320679036.1U CN202320679036U CN219708718U CN 219708718 U CN219708718 U CN 219708718U CN 202320679036 U CN202320679036 U CN 202320679036U CN 219708718 U CN219708718 U CN 2197087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fixedly connected
cavity
rotating
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7903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利锋
钱阳
朱凉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yin Bailida Industrial Clot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yin Bailida Industrial Clot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yin Bailida Industrial Cloth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yin Bailida Industrial Clot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7903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087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087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087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锦纶丝绕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锦纶丝绕线装置,包括作用台;所述作用台上安装有绕线装置;所述结构腔的内壁两端安装有滑杆;所述滑块远离作用台中心点的侧面上固接有弹簧;所述转动杆的顶部固接有转动轴;所述弹性气囊上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的端部穿过贯穿孔并插入转动腔;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固接有卡杆;所述作用台上安装有调节装置;所述固定轴的截面外部靠近中心的位置套设安装有异形滚轮;所述滑孔中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接有半球形导轨;所述作用盘可卡设在滑轨内部滑动;通过绕线装置与调节装置的共同作用,实现了对绕线装置间歇性的调整,避免了锦纶丝绕线时出现拉断的现象,还做到了绕线均匀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锦纶丝绕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锦纶丝绕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锦纶丝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锦纶生产的过程中,经过拉伸定型后,形成锦纶丝线,并需要利用绕线装置将锦纶丝线进行缠绕分装,以便后续的包装和运用;
现有的锦纶丝绕线装置有牵引装置、绕线装置、分线装置等结构组成,通过经加工成型的丝线利用牵引装置进行牵引作用,并经过分线装置使其能够顺利被绕线装置缠绕分装;
但是现有的锦纶丝绕线装置作用时,牵引结构与绕线结构在不断转动中产生转速差,会导致锦纶丝线被拉伸延长甚至被拉断,则需要停止缠绕装置进行调整后才能再次开启作业,使得绕线工作效率较低,另外,在进行绕线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绕线不均匀的现象,造成产品质量不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锦纶丝绕线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锦纶丝绕线装置现存的一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锦纶丝绕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锦纶丝绕线装置,包括作用台;所述作用台的底部两端固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接有固定块;所述作用台上安装有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包括结构腔;所述作用台内部一端开设有结构腔;所述结构腔的内壁两端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截面外部套设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安装有小马达;所述小马达的输出轴顶部安装有中心轴;所述结构腔的顶部开设有转动口;所述中心轴的顶部穿过转动口并伸出;
所述滑块远离作用台中心点的侧面上固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端部固接在结构腔的一侧内壁;所述滑块另一侧面上固接有作用杆;所述作用台内部另一端开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的内壁底部固接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部固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腔的顶部开设有转动口;所述转动轴的顶部穿过转动口并伸出;所述作用台内部偏下的位置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贯通结构腔与转动腔;所述结构腔的内壁位于贯穿孔的开口处安装有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上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的端部穿过贯穿孔并插入转动腔;所述推杆的端部固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固接有卡杆;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偏上的位置等距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杆可卡设在卡槽的内部;提高了对锦纶丝绕线效率。
优选的,所述弹性气囊的内部开设有作用腔;所述作用腔的内壁一侧安装有正电极片;所述作用腔的内壁另一侧安装有负电极片;所述正电极片的侧面上安装有推杆;所述作用腔安装有负电极片的一侧开设有贯穿口;所述推杆的端部可穿过贯穿口并伸出;使得推杆能够顺利发挥作用。
优选的,所述弹簧在未作用下不发生形变;所述弹性气囊未作用状态下与滑块相接触;所述卡杆横杆端部运动到卡槽内壁所行的距离,大于正电极片与负电极片接触所行的距离;所述卡杆横杆端部距卡杆外表面的距离小于正电极片与负电极片接触所行的距离;使得绕线装置能够顺利进行作业。
优选的,所述作用台上安装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结构槽;所述作用台内部靠近中心的位置开设有结构槽;所述结构槽的内壁两端固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截面外部靠近中心的位置套设安装有异形滚轮;所述固定轴的截面外部靠近端部的位置安装有一号齿轮;所述一号齿轮的一端固接在异形滚轮的侧面;所述结构槽的内壁底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安装有二号齿轮;所述二号齿轮与一号齿轮啮合;使得异形滚轮能够顺利发挥作用。
优选的,所述结构槽的顶部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中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接有半球形导轨;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安装有作用盘;所述异形滚轮外侧弧面上开设有滑轨;所述作用盘可卡设在滑轨内部滑动;使得支撑杆能够上下运动。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顶部固接有限位板;所述中心轴的截面外部套设安装有线匝;使得调整装置能够顺利发挥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绕线装置的结构设计,打开小马达,中心轴转动,做到对锦纶丝的缠绕,在绕线作业因转速差而出现锦纶丝被拉伸时,拉力通过拉动小马达与中心轴,使得滑块沿滑杆向弹性气囊运动,在作用杆的作用下,正电极片向负电极片运动,并使得推杆沿贯穿孔向转动腔运动,在正电极片与负电极片接触后,连接座带动卡杆卡设在卡槽的内部,使得转动杆停止转动,绕线作业停止,且小马达也停止作业,中心轴停止转动并向反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得处于拉伸状态的锦纶丝上的拉力减缓,在弹簧的反作用力下,小马达回到原定位置,实现了对绕线装置间歇性的调整,避免了锦纶丝在绕线的过程中出现拉断的现象,无需停止缠绕结构进行调整,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装置的结构设计,锦纶线绕转动轴被牵引至半球形导轨内部,而后打开结构槽内部的电机,输出轴带动二号齿轮转动,一号齿轮也随之转动,使得异形滚轮以固定轴为轴转动,在作用盘的作用下,支撑杆带动半球形导轨上下运动,使得锦纶线能够均匀沿线匝上下缠绕,做到了绕线均匀的效果,保证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绕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作用台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弹性气囊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调整装置零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等轴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作用台;2、支撑板;3、固定块;401、结构腔;402、滑杆;403、滑块;404、小马达;405、中心轴;406、作用杆;407、弹簧;408、转动腔;409、固定底座;410、转动杆;411、转动轴;412、贯穿孔;413、弹性气囊;414、作用腔;415、正电极片;416、负电极片;417、贯穿口;418、推杆;419、连接座;420、卡杆;421、卡槽;501、结构槽;502、固定轴;503、异形滚轮;504、一号齿轮;505、电机;506、二号齿轮;507、滑轨;508、滑孔;509、支撑杆;510、半球形导轨;511、限位板;512、线匝;513、作用盘;6、垫片。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锦纶丝绕线装置,包括作用台1;作用台1的底部两端固接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底部固接有固定块3;作用台1上安装有绕线装置;绕线装置包括结构腔401;作用台1内部一端开设有结构腔401;结构腔401的内壁两端安装有滑杆402;滑杆402的截面外部套设安装有滑块403;滑块403的顶部安装有小马达404;小马达404的输出轴顶部安装有中心轴405;结构腔401的顶部开设有转动口;中心轴405的顶部穿过转动口并伸出;
滑块403远离作用台1中心点的侧面上固接有弹簧407;弹簧407的端部固接在结构腔401的一侧内壁;滑块403另一侧面上固接有作用杆406;作用台1内部另一端开设有转动腔408;转动腔408的内壁底部固接有固定底座409;固定底座409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杆410;转动杆410的顶部固接有转动轴411;转动腔408的顶部开设有转动口;转动轴411的顶部穿过转动口并伸出;作用台1内部偏下的位置开设有贯穿孔412;贯穿孔412贯通结构腔401与转动腔408;结构腔401的内壁位于贯穿孔412的开口处安装有弹性气囊413;弹性气囊413上安装有推杆418;推杆418的端部穿过贯穿孔412并插入转动腔408;推杆418的端部固接有连接座419;连接座419的顶部固接有卡杆420;转动杆410的外表面偏上的位置等距开设有卡槽421;卡杆420可卡设在卡槽421的内部;弹性气囊413的内部开设有作用腔414;作用腔414的内壁一侧安装有正电极片415;作用腔414的内壁另一侧安装有负电极片416;正电极片415的侧面上安装有推杆418;作用腔414安装有负电极片416的一侧开设有贯穿口417;推杆418的端部可穿过贯穿口417并伸出;弹簧407在未作用下不发生形变;弹性气囊413未作用状态下与滑块403相接触;卡杆420横杆端部运动到卡槽421内壁所行的距离,大于正电极片415与负电极片416接触所行的距离;卡杆420横杆端部距卡杆420外表面的距离小于正电极片415与负电极片416接触所行的距离;
工作时,在锦纶生产的过程中,经过拉伸定型后,形成锦纶丝线,并需要利用绕线装置将锦纶丝线进行缠绕分装,以便后续的包装和运用,但是现有的锦纶丝绕线装置作用时,牵引结构与绕线结构在不断转动中产生转速差,会导致锦纶丝线被拉伸延长甚至被拉断,则需要停止缠绕装置进行调整后才能再次开启作业,使得绕线工作效率较低,本申请则通绕线装置进行作用,打开小马达404,中心轴405转动,做到对锦纶丝的缠绕,在绕线作业因转速差而出现锦纶丝被拉伸时,拉力通过拉动小马达404与中心轴405,使得滑块403沿滑杆402向弹性气囊413运动,在作用杆406的作用下,正电极片415向负电极片416运动,并使得推杆418沿贯穿孔412向转动腔408运动,在正电极片415与负电极片416接触后,连接座419带动卡杆420卡设在卡槽421的内部,使得转动杆410停止转动,绕线作业停止,且小马达404也停止作业,中心轴405停止转动并向反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得处于拉伸状态的锦纶丝上的拉力减缓,在弹簧407的反作用力下,小马达404回到原定位置,实现了对绕线装置间歇性的调整,避免了锦纶丝在绕线的过程中出现拉断的现象,无需停止缠绕结构进行调整,提高了工作效率。
请参阅图1、3、5所示,作用台1上安装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结构槽501;作用台1内部靠近中心的位置开设有结构槽501;结构槽501的内壁两端固接有固定轴502;固定轴502的截面外部靠近中心的位置套设安装有异形滚轮503;固定轴502的截面外部靠近端部的位置安装有一号齿轮504;一号齿轮504的一端固接在异形滚轮503的侧面;结构槽501的内壁底部设置有电机505;电机505的输出轴端部安装有二号齿轮506;二号齿轮506与一号齿轮504啮合;结构槽501的顶部开设有滑孔508;滑孔508中设置有支撑杆509;支撑杆509的顶部固接有半球形导轨510;支撑杆509的底部安装有作用盘513;异形滚轮503外侧弧面上开设有滑轨507;作用盘513可卡设在滑轨507内部滑动;转动轴411的顶部固接有限位板511;中心轴405的截面外部套设安装有线匝512;
工作时,在进行绕线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绕线不均匀的现象,造成产品质量不佳,本申请则通过调节装置进行作用,在进行绕线时,锦纶线绕转动轴411被牵引至半球形导轨510内部,而后打开结构槽501内部的电机505,输出轴带动二号齿轮506转动,一号齿轮504也随之转动,使得异形滚轮503以固定轴502为轴转动,在作用盘513的作用下,支撑杆509带动半球形导轨510上下运动,使得锦纶线能够均匀沿线匝512上下缠绕,做到了绕线均匀的效果,保证了产品质量。
请参阅图6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固定块3的底部加设有垫片6;工作时,可保证整个装置在进行缠线作业时能够拥有更加稳定的工作状态。
工作原理:在锦纶生产的过程中,经过拉伸定型后,形成锦纶丝线,并需要利用绕线装置将锦纶丝线进行缠绕分装,以便后续的包装和运用,但是现有的锦纶丝绕线装置作用时,牵引结构与绕线结构在不断转动中产生转速差,会导致锦纶丝线被拉伸延长甚至被拉断,则需要停止缠绕装置进行调整后才能再次开启作业,使得绕线工作效率较低,本申请则通绕线装置进行作用,打开小马达404,中心轴405转动,做到对锦纶丝的缠绕,在绕线作业因转速差而出现锦纶丝被拉伸时,拉力通过拉动小马达404与中心轴405,使得滑块403沿滑杆402向弹性气囊413运动,在作用杆406的作用下,正电极片415向负电极片416运动,并使得推杆418沿贯穿孔412向转动腔408运动,在正电极片415与负电极片416接触后,连接座419带动卡杆420卡设在卡槽421的内部,使得转动杆410停止转动,绕线作业停止,且小马达404也停止作业,中心轴405停止转动并向反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得处于拉伸状态的锦纶丝上的拉力减缓,在弹簧407的反作用力下,小马达404回到原定位置,实现了对绕线装置间歇性的调整,避免了锦纶丝在绕线的过程中出现拉断的现象,无需停止缠绕结构进行调整,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在进行绕线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绕线不均匀的现象,造成产品质量不佳,本申请则通过调节装置进行作用,在进行绕线时,锦纶线绕转动轴411被牵引至半球形导轨510内部,而后打开结构槽501内部的电机505,输出轴带动二号齿轮506转动,一号齿轮504也随之转动,使得异形滚轮503以固定轴502为轴转动,在作用盘513的作用下,支撑杆509带动半球形导轨510上下运动,使得锦纶线能够均匀沿线匝512上下缠绕,做到了绕线均匀的效果,保证了产品质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锦纶丝绕线装置,包括作用台(1);所述作用台(1)的底部两端固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底部固接有固定块(3);所述作用台(1)上安装有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装置包括结构腔(401);所述作用台(1)内部一端开设有结构腔(401);所述结构腔(401)的内壁两端安装有滑杆(402);所述滑杆(402)的截面外部套设安装有滑块(403);所述滑块(403)的顶部安装有小马达(404);所述小马达(404)的输出轴顶部安装有中心轴(405);所述结构腔(401)的顶部开设有转动口;所述中心轴(405)的顶部穿过转动口并伸出;
所述滑块(403)远离作用台(1)中心点的侧面上固接有弹簧(407);所述弹簧(407)的端部固接在结构腔(401)的一侧内壁;所述滑块(403)另一侧面上固接有作用杆(406);所述作用台(1)内部另一端开设有转动腔(408);所述转动腔(408)的内壁底部固接有固定底座(409);所述固定底座(409)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杆(410);所述转动杆(410)的顶部固接有转动轴(411);所述转动腔(408)的顶部开设有转动口;所述转动轴(411)的顶部穿过转动口并伸出;所述作用台(1)内部偏下的位置开设有贯穿孔(412);所述贯穿孔(412)贯通结构腔(401)与转动腔(408);所述结构腔(401)的内壁位于贯穿孔(412)的开口处安装有弹性气囊(413);所述弹性气囊(413)上安装有推杆(418);所述推杆(418)的端部穿过贯穿孔(412)并插入转动腔(408);所述推杆(418)的端部固接有连接座(419);所述连接座(419)的顶部固接有卡杆(420);所述转动杆(410)的外表面偏上的位置等距开设有卡槽(421);所述卡杆(420)可卡设在卡槽(42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锦纶丝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气囊(413)的内部开设有作用腔(414);所述作用腔(414)的内壁一侧安装有正电极片(415);所述作用腔(414)的内壁另一侧安装有负电极片(416);所述正电极片(415)的侧面上安装有推杆(418);所述作用腔(414)安装有负电极片(416)的一侧开设有贯穿口(417);所述推杆(418)的端部可穿过贯穿口(417)并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锦纶丝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407)在未作用下不发生形变;所述弹性气囊(413)未作用状态下与滑块(403)相接触;所述卡杆(420)横杆端部运动到卡槽(421)内壁所行的距离,大于正电极片(415)与负电极片(416)接触所行的距离;所述卡杆(420)横杆端部距卡杆(420)外表面的距离小于正电极片(415)与负电极片(416)接触所行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锦纶丝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台(1)上安装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结构槽(501);所述作用台(1)内部靠近中心的位置开设有结构槽(501);所述结构槽(501)的内壁两端固接有固定轴(502);所述固定轴(502)的截面外部靠近中心的位置套设安装有异形滚轮(503);所述固定轴(502)的截面外部靠近端部的位置安装有一号齿轮(504);所述一号齿轮(504)的一端固接在异形滚轮(503)的侧面;所述结构槽(501)的内壁底部设置有电机(505);所述电机(505)的输出轴端部安装有二号齿轮(506);所述二号齿轮(506)与一号齿轮(504)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锦纶丝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槽(501)的顶部开设有滑孔(508);所述滑孔(508)中设置有支撑杆(509);所述支撑杆(509)的顶部固接有半球形导轨(510);所述支撑杆(509)的底部安装有作用盘(513);所述异形滚轮(503)外侧弧面上开设有滑轨(507);所述作用盘(513)可卡设在滑轨(507)内部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锦纶丝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411)的顶部固接有限位板(511);所述中心轴(405)的截面外部套设安装有线匝(512)。
CN202320679036.1U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锦纶丝绕线装置 Active CN2197087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79036.1U CN219708718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锦纶丝绕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79036.1U CN219708718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锦纶丝绕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08718U true CN219708718U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97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79036.1U Active CN219708718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锦纶丝绕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087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77685U (zh) 一种下引纸复卷机张力控制结构
CN112820537A (zh) 一种电力变压器平衡绕组的出线装置
CN115072455B (zh) 用于布料生产的智能化装置
CN219708718U (zh) 一种锦纶丝绕线装置
CN116495546B (zh) 一种边料收卷装配机构
CN209052137U (zh) 一种铜箔生产用连续收卷设备
CN203529520U (zh) 一种保鲜膜复卷机
CN208440034U (zh) 一种直连轴传动式收卷机
CN211470178U (zh) 一种切带机放卷机构
CN209758723U (zh) 涤纶丝卷绕装置
CN220375911U (zh) 一种具有防褶皱结构的高温布生产装置
CN215516196U (zh) 一种机械胀紧式隔膜边料收卷装置
CN219448676U (zh) 一种保湿纸生产用的收卷机构
CN113067437A (zh) 一种微型电机线圈自动绕线设备及绕线方法
CN221116328U (zh) 一种薄膜张紧机构
CN2703009Y (zh) 无动力源紧密纺纱机构
CN216512120U (zh) 一种纱线纺织机用张力调节装置
CN214166762U (zh) 一种干式覆膜机放卷装置
CN220950621U (zh) 一种骨架式缠绕芯模拉力可调绕线装置
CN220244962U (zh) 一种具有吸尘结构的收卷工装
CN219546231U (zh) 一种可降解薄膜的收卷机
CN220299843U (zh) 一种膜材料生产用防偏收卷装置
CN219688873U (zh) 一种收卷设备的气胀轴换卷时的预加速机构
CN214572553U (zh) 一种经编机张力牵拉装置
CN219807579U (zh) 一种医用纱布纱线卷绕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