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95325U - 用于教学科研的一款微型可视化电磁兼容暗室 - Google Patents

用于教学科研的一款微型可视化电磁兼容暗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95325U
CN219695325U CN202321011984.4U CN202321011984U CN219695325U CN 219695325 U CN219695325 U CN 219695325U CN 202321011984 U CN202321011984 U CN 202321011984U CN 219695325 U CN219695325 U CN 219695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rkroom
cable
teaching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scientific resear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1198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狄德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Mor Huany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Mor Huany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Mor Huany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Mor Huany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1198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95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95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953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教学科研的一款微型可视化电磁兼容暗室,包括测试房,所述测试房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控制室和暗室主体,所述控制室内部的一侧放置有机柜,所述机柜的后端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放置有测试桌,所述暗室主体内部的一侧安装有转台,所述暗室主体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天线,所述测试房内部的底端安装有钢板地面。该用于教学科研的一款微型可视化电磁兼容暗室通过钢化玻璃面方便操作人员对测试房内部线缆的排布进行观察,线缆在钢化玻璃面和钢板地面之间排布,排线管可以对线缆进行限位和防护,该结构通过地面线缆可视化的结构,提高了检修的效率,解决了不便检查线缆的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教学科研的一款微型可视化电磁兼容暗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兼容暗室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教学科研的一款微型可视化电磁兼容暗室。
背景技术
电磁兼容暗室也称半电波暗室,因为壁面无反射波存在,所以在辐射发射和接收测试试验中,测量精度较高,暗室和控制室要各自采用独立的供电系统,使用不同相的电源,经过各自的滤波器,以避免控制室的干扰通过电源线进入暗室内。
经过检索,根据申请号CN201921780126.X公开的一种新型电磁兼容暗室,文中提到“所述墙体的外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门框,所述墙体的内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聚苯乙烯复合型吸波板,所述墙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地面,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地板,所述地板固定在地面的顶端上表面,所述地板的内部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上述申请中的电磁兼容暗室内部线缆排布设置在地板底部,线缆需要更换和检修时,不便快速观察到线缆的排布和故障。
亟待一种用于教学科研的一款微型可视化电磁兼容暗室解决上述技术中提出的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教学科研的一款微型可视化电磁兼容暗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便检查线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教学科研的一款微型可视化电磁兼容暗室,包括测试房,所述测试房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控制室和暗室主体,所述控制室内部的一侧放置有机柜,所述机柜的后端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放置有测试桌,所述暗室主体内部的一侧安装有转台,所述暗室主体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天线,所述测试房内部的底端安装有钢板地面,所述钢板地面的上方安装有钢化玻璃面,所述钢板地面和钢化玻璃面之间安装有排线管,所述钢板地面和钢化玻璃面之间排布有线缆,所述暗室主体的墙壁上安装有铁氧体,所述铁氧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吸波材料,所述控制室和暗室主体的前端安装有门体。
优选的,所述线缆的一端与机柜的内部连接,所述线缆的另一端与天线的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线管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钢化玻璃面的底端安装有阻尼滑道,所述限位滑槽套在阻尼滑道的外部呈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线管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的底端与钢板地面的顶端接触。
优选的,所述排线管的内部设置有排线槽,所述排线槽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夹持板,所述线缆贯穿排线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控制室的长度为2m,所述暗室主体10的长度为3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教学科研的一款微型可视化电磁兼容暗室不仅实现了可视化便于检查线缆的功能,实现了便于排线的功能,而且实现了操作更稳固的功能;
通过设置有钢化玻璃面、排线管和钢板地面,测试房内部的地板采用钢化玻璃面,钢化玻璃面方便操作人员对测试房内部排布的线缆进行观察,线缆在钢化玻璃面和钢板地面之间排布,排线管可以对线缆进行限位和防护,该结构通过地面线缆可视化的结构,提高了检修的效率;
通过设置有阻尼滑道、限位滑槽、夹持板、滚珠和排线槽,线缆在钢化玻璃面下方排布的时候,可以从排线管内部穿过,排线槽内部的夹持板可以对线缆进行稳定夹持,排线管可以在钢化玻璃面下方移动,限位滑槽在阻尼滑道上滑动提高了稳定移动的功能,该结构实现了便于排线的功能;
通过设置有测试桌、机柜、工作台、铁氧体和吸波材料,测试桌和机柜可以操控物体在暗室主体内部的测试,暗室主体内部安装的铁氧体和吸波材料可以提高测试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测试操作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排线管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测试房;2、钢化玻璃面;3、阻尼滑道;4、测试桌;5、控制室;6、机柜;7、转台;8、线缆;9、天线;10、暗室主体;11、排线管;12、钢板地面;13、工作台;14、铁氧体;15、吸波材料;16、门体;17、限位滑槽;18、夹持板;19、滚珠;20、排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4,用于教学科研的一款微型可视化电磁兼容暗室,包括测试房1,测试房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控制室5和暗室主体10,控制室5内部的一侧放置有机柜6,机柜6的后端放置有工作台13,测试房1内部的底端安装有钢板地面12,钢板地面12的上方安装有钢化玻璃面2,钢板地面12和钢化玻璃面2之间安装有排线管11,钢板地面12和钢化玻璃面2之间排布有线缆8,暗室主体10的墙壁上安装有铁氧体14,铁氧体1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吸波材料15,控制室5和暗室主体10的前端安装有门体16,控制室5的长度为2m,暗室主体10的长度为3m;
线缆8的一端与机柜6的内部连接,线缆8的另一端与天线9的底端固定连接;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钢化玻璃面2方便操作人员对测试房1内部排布的线缆8进行观察,线缆8在钢化玻璃面2和钢板地面12之间排布,排线管11可以对线缆8进行限位和防护,可视化地面提高了线缆8检修的效率。
实施例2:排线管11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滑槽17,钢化玻璃面2的底端安装有阻尼滑道3,限位滑槽17套在阻尼滑道3的外部呈滑动连接,排线管11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滚珠19,滚珠19的底端与钢板地面12的顶端接触,排线管11的内部设置有排线槽20,排线槽20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夹持板18,线缆8贯穿排线槽20的内部;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线缆8在排布的过程中,线缆8可以穿在排线管11的内部,排线槽20内部的夹持板18可以对线缆8进行稳定夹持,排线管11可以在钢化玻璃面2下方移动,限位滑槽17在阻尼滑道3上滑动提高了稳定移动的功能。
实施例3:工作台13的一侧放置有测试桌4,暗室主体10内部的一侧安装有转台7,暗室主体10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天线9;
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测试桌4和机柜6可以操控物体在暗室主体10内部的测试,暗室主体10内部安装的铁氧体14和吸波材料15可以提高测试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需要先将物体放置在暗室主体10内部,然后关上门体16进入到控制室5内部,工作人员通过测试桌4、机柜6以及工作台13对暗室主体10内部的物体测试进行操作,钢化玻璃面2方便操作人员对测试房1内部排布的线缆8进行观察,线缆8在钢化玻璃面2和钢板地面12之间排布,排线管11可以对线缆8进行限位和防护,暗室主体10内部安装的铁氧体14和吸波材料15可以提高测试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测试操作更加稳固,线缆8在钢化玻璃面2下方排布的时候,可以从排线管11内部穿过,排线槽20内部的夹持板18可以对线缆8进行稳定夹持,排线管11可以在钢化玻璃面2下方移动,限位滑槽17在阻尼滑道3上滑动提高了稳定移动的功能,该结构实现了便于排线的功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用于教学科研的一款微型可视化电磁兼容暗室,包括测试房(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房(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控制室(5)和暗室主体(10),所述控制室(5)内部的一侧放置有机柜(6),所述机柜(6)的后端放置有工作台(13),所述工作台(13)的一侧放置有测试桌(4),所述暗室主体(10)内部的一侧安装有转台(7),所述暗室主体(10)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天线(9),所述测试房(1)内部的底端安装有钢板地面(12),所述钢板地面(12)的上方安装有钢化玻璃面(2),所述钢板地面(12)和钢化玻璃面(2)之间安装有排线管(11),所述钢板地面(12)和钢化玻璃面(2)之间排布有线缆(8),所述暗室主体(10)的墙壁上安装有铁氧体(14),所述铁氧体(1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吸波材料(15),所述控制室(5)和暗室主体(10)的前端安装有门体(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教学科研的一款微型可视化电磁兼容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8)的一端与机柜(6)的内部连接,所述线缆(8)的另一端与天线(9)的底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教学科研的一款微型可视化电磁兼容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管(11)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滑槽(17),所述钢化玻璃面(2)的底端安装有阻尼滑道(3),所述限位滑槽(17)套在阻尼滑道(3)的外部呈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教学科研的一款微型可视化电磁兼容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管(11)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滚珠(19),所述滚珠(19)的底端与钢板地面(12)的顶端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教学科研的一款微型可视化电磁兼容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管(11)的内部设置有排线槽(20),所述排线槽(20)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夹持板(18),所述线缆(8)贯穿排线槽(20)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教学科研的一款微型可视化电磁兼容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室(5)的长度为2m,所述暗室主体(10)的长度为3m。
CN202321011984.4U 2023-04-28 2023-04-28 用于教学科研的一款微型可视化电磁兼容暗室 Active CN219695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1984.4U CN219695325U (zh) 2023-04-28 2023-04-28 用于教学科研的一款微型可视化电磁兼容暗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1984.4U CN219695325U (zh) 2023-04-28 2023-04-28 用于教学科研的一款微型可视化电磁兼容暗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95325U true CN219695325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61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11984.4U Active CN219695325U (zh) 2023-04-28 2023-04-28 用于教学科研的一款微型可视化电磁兼容暗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953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95325U (zh) 用于教学科研的一款微型可视化电磁兼容暗室
CN210533859U (zh) 一种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试样的辅助加载装置
CN216209540U (zh) 一种电线杆生产用质量检测装置
CN215833080U (zh) 一种水质检测用高效取样装置
CN212845670U (zh) 一种电磁兼容试验多功能测试台
CN209256886U (zh) 一种导地线压接工具箱
CN214296861U (zh) 一种多功能试块架
CN219391866U (zh) 一种数字射线检测工装
CN215180542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继电保护试验装置
CN215339304U (zh) 一种建筑检测用压力试验机
CN218382155U (zh) 管合金材料质量检测装置
CN218524705U (zh) 一种用于河道水环境实时监测的水面装置
CN220854940U (zh) 一种开关电源测试工装
CN219518931U (zh) 一种智慧实验室操作平台
CN220854072U (zh) 一种压力容器的检测设备
CN216209463U (zh) 一种具有防静电结构的表面电阻测试仪
CN219434493U (zh) 一种零部件检测设备
CN215180023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氧分析仪
CN214584451U (zh) 一种压力试验机
CN215496038U (zh) 一种适用于高纯锗γ能谱仪的增强准直器
CN221018863U (zh) 一种取弹门加工用切割装置
CN217845888U (zh) 一种便携式电梯检测设备
CN218018196U (zh) 一种双层电能表上表盖二次定位装置
CN211205923U (zh) 一种便携式空气检测样本采集装置
CN220542693U (zh) 一种光电科技玻璃面板用硬度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