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93889U - 一种生料入窑进料斜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料入窑进料斜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93889U
CN219693889U CN202320081765.7U CN202320081765U CN219693889U CN 219693889 U CN219693889 U CN 219693889U CN 202320081765 U CN202320081765 U CN 202320081765U CN 219693889 U CN219693889 U CN 2196938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lide
sliding
ro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8176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自平
高洪洲
陈政
崔超
郭志鹏
马立忠
赵学军
孙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zhong Saima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zhong Saima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zhong Saima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zhong Saima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8176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938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938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938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u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料入窑进料斜槽,属于进料斜槽技术领域,针对了轮毂的使用降低了斜槽底座在固定地点使用时稳定性的问题,包括底座、斜槽主体、容纳滑道、活动座以及轮毂,操控腔内设置有供滑部件,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固部件;本实用新型通过供滑部件的设置,开启供滑部件中的电机,操控驱动螺杆自转,升降滑板即可在驱动螺杆转动的过程中由螺纹结构在操控腔内侧中操控升降滑板升降滑动,利用升降滑板升降活动的性质,方便人工在推动底座整体至指定使用区域后,操控活动座携带轮毂上滑,将轮毂收缩于容纳滑道内侧中,以使底座直接接触地面,继而增大底座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底座在使用区域地面上的稳固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生料入窑进料斜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进料斜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料入窑进料斜槽。
背景技术
水泥在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使用进料斜槽来辅助生料远距离向窑内输送,作为一种生料中转设备,其在水泥生产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传统进料斜槽多为固定位置安装,只能用于对单一设备进行进料,无法适用与不同平台操作,使用局限性较高,故而现有技术中的进料斜槽的底座上一般会配合有轮毂,利用轮毂可方便作业人员根据实施使用情况,灵活转移进料斜槽整体,进而方便进料斜槽在不多设备平台上进行切换使用;
但轮毂的使用则相对降低了斜槽底座在固定地点使用的稳定性,即便现有技术可利用刹车片对轮毂进行制动,但由于接触面积较小,还是会发生滑动。
因此,需要一种生料入窑进料斜槽,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轮毂的使用降低了斜槽底座在固定地点使用时稳定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料入窑进料斜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料入窑进料斜槽,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斜槽主体、两个对称开设于所述底座底部的容纳滑道、可滑动设置于所述容纳滑道内的活动座以及若干个安装于所述活动座底面上的轮毂,所述底座的内壁中开设有与所述容纳滑道相连通的操控腔,所述操控腔内设置有供滑部件,所述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固部件;
所述供滑部件包括竖直转动设置于所述操控腔两端内壁之间的驱动螺杆、螺纹连接于所述驱动螺杆杆身上的升降滑板以及安装于所述底座顶面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入所述操控腔并与所述驱动螺杆的一端相固接,所述升降滑板垂直固定于所述活动座的侧边上;
所述加固部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侧壁上的安装板、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安装板底面上的增固板以及若干个固定于所述增固板底面上的吸盘,所述增固板顶面的中部设置有加压组件,所述增固板顶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导向组件。
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加压组件包括竖直固定于所述底座侧壁上的注气滑筒、滑动设置于所述注气滑筒内腔中的活塞以及垂直固定于所述活塞上的供压杆,所述供压杆的末端竖直向下穿出所述注气滑筒并与所述安装板的顶面相固接。
进一步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加压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容纳滑道顶端内壁上的气囊和连通固定于所述注气滑筒顶端的注气管,所述注气管的末端与所述底座顶面相固接,并且所述注气管的内部与所述气囊相连通。
更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弹性导向组件包括垂直固定于所述安装板顶面上的限位滑杆、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滑杆杆身并与所述底座侧壁相垂直固接的供滑座以及固定于所述限位滑杆末端的压片,所述限位滑杆位于所述供滑座与所述压片之间的杆身上套设有压紧弹簧18。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增固板和所述安装板的侧边均垂直固定有固定片,两个所述固定片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所述增固板的顶面水平固定有滑条,所述安装板的底面上开设有与所述滑条相适配的滑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操控腔两端内壁之间还对称固接有两个限位导杆,所述升降滑板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导杆的杆身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料入窑进料斜槽,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供滑部件的设置,开启供滑部件中的电机,操控驱动螺杆自转,升降滑板即可在驱动螺杆转动的过程中由螺纹结构在操控腔内侧中操控升降滑板升降滑动,利用升降滑板升降活动的性质,方便人工在推动底座整体至指定使用区域后,操控活动座携带轮毂上滑,将轮毂收缩于容纳滑道内侧中,以使底座直接接触地面,继而增大底座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底座在使用区域地面上的稳固程度。
(2)通过加固部件的设置,待底座接触地面后,活动座可进一步被升降滑板作用向容纳滑道内侧深处上升,此过程中活动座可压缩加固部件中的气囊,气囊受挤压,其内部的气体可注入注气滑筒内,增大注气滑筒内的气压,活塞便受压强作用快速下滑,将供压杆从注气滑筒内部伸出并下推安装板,使得安装板携带增固板下移直至贴合地面,促使吸盘紧密吸附在地面上,增强底座与地面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增强底座在地面使用时的平稳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斜槽主体;3、容纳滑道;4、固定片;5、活动座;6、轮毂;7、操控腔;8、升降滑板;9、驱动螺杆;10、限位导杆;11、电机;12、安装板;13、增固板;14、吸盘;15、限位滑杆;16、供滑座;17、压片;18、压紧弹簧;19、注气滑筒;20、活塞;21、供压杆;22、注气管;23、气囊;24、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料入窑进料斜槽,包括底座1、通过支架设置于底座1上方的斜槽主体2、两个对称开设于底座1底部的容纳滑道3、可滑动设置于容纳滑道3内的活动座5以及若干个安装于活动座5底面上的轮毂6;
利用轮毂6,可方便作业人员根据实施使用情况,灵活转移斜槽主体2,进而使得斜槽主体2在不多设备平台上进行切换使用。
但轮毂6使用,则相对降低了底座1在固定地点使用的稳定性,即便现有技术可利用刹车片对轮毂6进行制动,但由于接触面积较小,还是会发生滑动;
有鉴于此,如图3所示,值得说明的是,底座1的内壁中开设有与容纳滑道3相连通的操控腔7,操控腔7内设置有用于操控活动座5升降活动的供滑部件;
供滑部件包括竖直转动设置于操控腔7两端内壁之间的驱动螺杆9、螺纹连接于驱动螺杆9杆身上的升降滑板8以及安装于底座1顶面上的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轴穿入操控腔7并与驱动螺杆9的一端相固接,升降滑板8垂直固定于活动座5的侧边上;
通过供滑部件的设置,开启供滑部件中的电机11,操控驱动螺杆9自转,升降滑板8即可在驱动螺杆9转动的过程中由螺纹结构在操控腔7内侧中操控升降滑板8升降滑动,利用升降滑板8升降活动的性质,方便人工在推动底座1整体至指定使用区域后,操控活动座5携带轮毂6上滑,将轮毂6收缩于容纳滑道3内侧中,以使底座1直接接触地面,继而增大底座1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底座1在使用区域地面上的稳固程度。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值得说明的是,操控腔7两端内壁之间还对称固接有两个限位导杆10,升降滑板8滑动连接于限位导杆10的杆身上;
通过两个限位导杆10的设置,可方便在驱动螺杆9转动时,限定升降滑板8的移动轨迹,抵消驱动螺杆9对升降滑板8的偏转作用力,促使升降滑板8升降活动。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值得说明的是,底座1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固部件;
加固部件包括滑动设置于底座1侧壁上的安装板12、可拆卸设置于安装板12底面上的增固板13以及若干个固定于增固板13底面上的吸盘14,增固板13顶面的中部设置有加压组件;
加压组件包括通过支撑座竖直固定于底座1侧壁上的注气滑筒19、滑动设置于注气滑筒19内腔中的活塞20以及垂直固定于活塞20上的供压杆21,供压杆21的末端竖直向下穿出注气滑筒19并与安装板12的顶面相固接;
加压组件还包括固定于容纳滑道3顶端内壁上的气囊23和连通固定于注气滑筒19顶端的注气管22,注气管22的末端与底座1顶面相固接,并且注气管22的内部与气囊23相连通;
通过加固部件的设置,待底座1接触地面后,活动座5可进一步被升降滑板8作用向容纳滑道3内侧深处上升,此过程中活动座5可压缩加固部件中的气囊23,气囊23受挤压,其内部的气体可注入注气滑筒19内,增大注气滑筒19内的气压,活塞20便受压强作用快速下滑,将供压杆21从注气滑筒19内部伸出并下推安装板12,使得安装板12携带增固板13下移直至贴合地面,促使吸盘14紧密吸附在地面上,增强底座1与地面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增强底座1在地面使用时的平稳程度。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值得说明的是,增固板13顶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导向组件;
弹性导向组件包括垂直固定于安装板12顶面上的限位滑杆15、滑动设置于限位滑杆15杆身并与底座1侧壁相垂直固接的供滑座16以及固定于限位滑杆15末端的压片17,限位滑杆15位于供滑座16与压片17之间的杆身上套设有压紧弹簧18;
通过弹性导向组件的设置,从上文,安装板12受供压杆21推动下移时,安装板12可同步带动限位滑杆15下移穿缩供滑座16内壁,以此供滑座16与限位滑杆15相配合,可限定安装板12的移动轨迹,保证安装板12下移时的平稳程度;
并且限位滑杆15下移的同时,压片17可同步下滑并压缩压紧弹簧18,使得压紧弹簧18形变,继而利用压紧弹簧18的回弹力,待开启电机11,操控驱动螺杆9反向转动,使得升降滑板8携带活动座5,将轮毂6穿出容纳滑道3内侧推顶底座1时,则活动座5在此过程中可相对不再挤压气囊23,以此限位滑杆15便可在压紧弹簧18回弹力作用下,复位上拉安装板12,使得吸盘14与地面脱离,解除对底座1增固效果,并上滑活塞20,将气体重新回流入气囊23内,使得气囊23受气复原,便于二次使用。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值得说明的是,增固板13和安装板12的侧边均垂直固定有固定片4,两个固定片4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相连,增固板13的顶面水平固定有滑条24,安装板12的底面上开设有与滑条24相适配的滑槽;
通过滑条24和固定片4的设置,松动两个固定片4之间的螺栓,即解除安装板12和增固板13之间的紧固效果,人工便可直接滑动增固板13,将滑条24从滑槽内侧移出,即方便对增固板13和吸盘14整体进行拆换,以免吸盘14长期使用,其内壁因附着较多污渍,而导致吸附效果下降的问题。
综上:通过供滑部件的设置,方便人工在推动底座1整体至指定使用区域后,操控活动座5携带轮毂6上滑,将轮毂6收缩于容纳滑道3内侧中,以使底座1直接接触地面,继而增大底座1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底座1在使用区域地面上的稳固程度,通过两个限位导杆10的设置,限定升降滑板8的移动轨迹,抵消驱动螺杆9对升降滑板8的偏转作用力,促使升降滑板8升降活动,通过加固部件的设置,待底座1接触地面后,可促使吸盘14紧密吸附在地面上,增强底座1与地面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增强底座1在地面使用时的平稳程度,通过滑条24和固定片4的设置,方便对增固板13和吸盘14整体进行拆换,以免吸盘14长期使用,其内壁因附着较多污渍,而导致吸附效果下降的问题。

Claims (6)

1.一种生料入窑进料斜槽,包括底座(1)、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方的斜槽主体(2)、两个对称开设于所述底座(1)底部的容纳滑道(3)、可滑动设置于所述容纳滑道(3)内的活动座(5)以及若干个安装于所述活动座(5)底面上的轮毂(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壁中开设有与所述容纳滑道(3)相连通的操控腔(7),所述操控腔(7)内设置有供滑部件,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固部件;
所述供滑部件包括竖直转动设置于所述操控腔(7)两端内壁之间的驱动螺杆(9)、螺纹连接于所述驱动螺杆(9)杆身上的升降滑板(8)以及安装于所述底座(1)顶面上的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穿入所述操控腔(7)并与所述驱动螺杆(9)的一端相固接,所述升降滑板(8)垂直固定于所述活动座(5)的侧边上;
所述加固部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1)侧壁上的安装板(12)、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2)底面上的增固板(13)以及若干个固定于所述增固板(13)底面上的吸盘(14),所述增固板(13)顶面的中部设置有加压组件,所述增固板(13)顶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导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料入窑进料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组件包括竖直固定于所述底座(1)侧壁上的注气滑筒(19)、滑动设置于所述注气滑筒(19)内腔中的活塞(20)以及垂直固定于所述活塞(20)上的供压杆(21),所述供压杆(21)的末端竖直向下穿出所述注气滑筒(19)并与所述安装板(12)的顶面相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料入窑进料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容纳滑道(3)顶端内壁上的气囊(23)和连通固定于所述注气滑筒(19)顶端的注气管(22),所述注气管(22)的末端与所述底座(1)顶面相固接,并且所述注气管(22)的内部与所述气囊(23)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料入窑进料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向组件包括垂直固定于所述安装板(12)顶面上的限位滑杆(15)、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滑杆(15)杆身并与所述底座(1)侧壁相垂直固接的供滑座(16)以及固定于所述限位滑杆(15)末端的压片(17),所述限位滑杆(15)位于所述供滑座(16)与所述压片(17)之间的杆身上套设有压紧弹簧(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料入窑进料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固板(13)和所述安装板(12)的侧边均垂直固定有固定片(4),两个所述固定片(4)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所述增固板(13)的顶面水平固定有滑条(24),所述安装板(12)的底面上开设有与所述滑条(24)相适配的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料入窑进料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腔(7)两端内壁之间还对称固接有两个限位导杆(10),所述升降滑板(8)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导杆(10)的杆身上。
CN202320081765.7U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生料入窑进料斜槽 Active CN2196938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1765.7U CN219693889U (zh)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生料入窑进料斜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1765.7U CN219693889U (zh)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生料入窑进料斜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93889U true CN219693889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66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81765.7U Active CN219693889U (zh) 2023-01-12 2023-01-12 一种生料入窑进料斜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938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7709B (zh) 一种全自动板材吸塑成型机
CN219693889U (zh) 一种生料入窑进料斜槽
CN208575489U (zh) 一种电机驱动式五金套体内套安装加工设备
CN211251649U (zh) 印刷机版辊部件
CN203665673U (zh) 砌块成型机气动夹底模装置
CN202130136U (zh) 一种手动微调压布机构
CN201141100Y (zh) 一种超高压单相钢丝绳压套机
CN210280282U (zh) 钢板压弧装置推架
CN205522866U (zh) 一种复合板材的加压固化设备
CN112934523A (zh) 一种木板自动输送喷胶机构
CN209869459U (zh) 一种三角胶自动压合装置
CN217395203U (zh) 一种金属纹饰面板压贴装置
CN105500888A (zh) 一种复合板材的加压固化设备
CN220349036U (zh) 一种双工位皮碗模压机
CN112318886B (zh) 一种圆弧脚垫装配机的压脚垫机构
CN214027443U (zh) 改进的纸箱专用加固胶水机
CN220429294U (zh) 一种3d打印机双喷头切换装置
CN214926388U (zh) 一种具有改进加压设备的防水功能鞋加工机
CN208853622U (zh) 金属线材冲压剪断输送结构
CN220261187U (zh) 一种防止纸箱纸起翘的切纸机
CN215969734U (zh) 一种压力成型模箱压模机
CN218927928U (zh) 一种肉类数控切片机
CN220348554U (zh) 一种印刷模切机
CN218226800U (zh) 一种房车用防滑脚踏垫制备装置
CN219971050U (zh) 一种具有产品旋转功能的输送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