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93641U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93641U
CN219693641U CN202320676016.9U CN202320676016U CN219693641U CN 219693641 U CN219693641 U CN 219693641U CN 202320676016 U CN202320676016 U CN 202320676016U CN 219693641 U CN219693641 U CN 2196936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wall
refrigerator
fixing
lay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7601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宿孝庆
张树栋
高华亮
张修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7601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936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936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936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冰箱,该冰箱包括:箱体;箱胆,其内设有储藏间室;储藏间室的内壁上凸设有第一卡装块;支撑臂,底部设有第一卡装槽,支撑臂通过第一卡装槽卡接并支撑在第一卡装块上;翻转层架,一端与支撑臂相铰接;翻转层架能够向下翻转,使翻转层架水平地布置在储藏间室内,利用翻转层架存放食材;且翻转层架能够向上翻转,使翻转层架能够竖立在支撑臂的上方,使翻转层架上下两侧的空间连通,进而存放更大高度尺寸的食材。该方案结构简单,可以将翻转层架预先铰接固定在支撑臂上,并通过支撑臂卡接、支撑在储藏间室内壁的第一卡装块上,无需螺钉固定,装配难度低,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及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冰箱是居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器产品。随着消费者对生鲜食品要求的提高,对冰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市场上的具有翻转层架的冰箱,翻转层架的装配结构较为复杂,需要较多的螺钉固定,增加了装配和拆卸的难度,影响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以优化相关技术中冰箱的层架结构,使层架结构更为简洁,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冰箱,该冰箱包括:箱体,其形成所述冰箱外部的外壳;箱胆,设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箱体内形成有储藏间室;所述储藏间室的内壁上凸设有第一卡装块;支撑臂,其底部设有第一卡装槽,所述支撑臂通过所述第一卡装槽可拆卸地卡接并支撑在所述第一卡装块上,以使所述支撑臂固定在所述储藏间室的内侧壁上;翻转层架,一端与所述支撑臂相铰接,以使所述翻转层架可翻转地设于所述储藏间室内;其中,所述翻转层架能够向下翻转,以使所述翻转层架能够水平地布置在所述储藏间室内;且所述翻转层架能够向上翻转,以使所述翻转层架能够竖立在所述支撑臂的上方。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冰箱还包括设于所述箱胆内壁上的第一卡装件,所述第一卡装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支撑柱及所述第一卡装块;所述第一固定板贴设在所述箱胆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支撑柱由所述第一固定板向所述储藏间室的中心方向凸出延伸;所述第一卡装块形成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卡装槽由所述支撑臂的底部向上凹陷延伸,所述第一卡装槽的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口;所述第一卡装块卡接于所述第一卡装槽内时,所述第一支撑柱卡接在所述第一卡口内。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面向所述箱胆内壁的一侧凸设有向所述箱胆外部延伸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外周壁上凸设有第一卡凸;所述箱胆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柱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内,并使所述第一卡凸外露于所述箱胆的外壁;所述冰箱还包括设于所述箱胆外壁上的第一锁定件,所述第一锁定件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柱上,并将所述第一卡凸卡接固定在所述第一锁定件内,以使所述第一固定板紧贴在所述箱胆的内壁上。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定件的面向所述箱胆的一侧凹设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的腔壁上凸设有锁定块;在所述第一锁定件套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柱上时,所述第一固定柱伸入布置于所述固定腔内,并使所述第一卡凸卡接在所述锁定块的远离所述箱胆的端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臂的底部凸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卡扣,所述箱胆的内壁上凹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相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扣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以阻止所述支撑臂相对所述箱胆的内壁向上移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冰箱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竖立在所述储藏间室内部;所述翻转层架的远离所述支撑臂的端部能够抵靠在所述隔板的顶端,以使所述翻转层架水平地布置在所述储藏间室内。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藏间室的远离所述第一卡装块的内壁上凸设有第二卡装块;所述冰箱还包括固定层架,所述固定层架水平地布置在所述储藏间室内,所述固定层架的靠近所述第二卡装块的端部的底部凹设有第二卡装槽;所述固定层架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卡装槽可拆卸地卡接并支撑在所述第二卡装块上,所述固定层架的另一端与所述隔板的顶部相连;在所述翻转层架翻转至水平位置时,所述固定层架和所述翻转层架位于同一平面上。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层架的靠近所述隔板的端部凸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隔板的顶部;所述连接部的顶面上凹设有台阶槽,在所述翻转层架翻转至水平位置时,所述翻转层架的远离所述支撑臂的端部抵靠在所述台阶槽的槽面上。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冰箱还包括第二卡装件,所述第二卡装件设于所述箱胆远离所述第一卡装块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卡装件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支撑柱及所述第二卡装块;所述第二固定板贴设在所述箱胆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支撑柱由所述第二固定板向所述储藏间室的中心方向凸出延伸;所述第二卡装块形成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卡装槽由所述固定层架的底部向上凹陷延伸,所述第二卡装槽的靠近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口;所述第二卡装块卡接于所述第二卡装槽内时,所述第二支撑柱卡接在所述第二卡口内。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层架的底部凸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卡扣,所述箱胆的内壁上凹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扣相配合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扣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槽内,以阻止所述固定层架相对所述箱胆的内壁向上移动。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中,利用凸设在箱胆内壁上的第一卡装块,配合设于支撑臂底部的第一卡装槽,使支撑臂能够卡接并支撑在第一卡装块上,进而使支撑臂固定在储藏间室的内侧壁上。同时利用翻转层架与支撑臂铰接连接,使翻转层架能够向下翻转至水平地布置在储藏间室内,利用翻转层架存放食材,同时使翻转层架能够向上翻转至竖立在支撑臂的上方,使翻转层架上下两侧的空间连通,进而存放更大高度尺寸的食材。该方案结构简单,可以将翻转层架预先铰接固定在支撑臂上,并通过支撑臂卡接、支撑在储藏间室内壁的第一卡装块上,无需螺钉固定,装配难度低,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及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冰箱内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正视图。
图4是图2在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正视图。
图6是图2中翻转层架、支撑臂、固定层架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固定层架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2中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第一卡装件和第一锁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第一卡装件和第一锁定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4是图12中第一卡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2中第一锁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3的一剖视图。
图17是图13在另一状态下的一剖视图。
图18是图7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4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1是图20中第二卡装件和第二锁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箱体;10、储藏间室;11、门体;12、箱胆;121、第一卡槽;122、第一固定孔;123、第二卡槽;124、第二固定孔;13、翻转层架;14、隔板;141、通气孔;142、凸台部;143、缺口槽;15、固定层架;151、连接部;152、嵌合槽;153、卡勾;154、台阶槽;155、第二卡装槽;156、第二安装套;157、第二卡口;158、第二卡扣;16、层板;2、支撑臂;21、第一卡装槽;22、第一安装套;23、第一卡口;24、第一卡扣;3、第一卡装件;31、第一卡装块;32、第一固定板;33、第一支撑柱;34、第一固定柱;35、第一卡凸;4、第一锁定件;40、固定腔;41、锁定块;42、限位凹口;43、导向斜面;44、悬臂部;45、弹性垫圈;5、第二卡装件;51、第二卡装块;52、第二固定板;53、第二支撑柱;54、第二固定柱;55、第二卡凸;6、第二锁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市场上的具有翻转层架的冰箱,翻转层架的装配结构较为复杂,需要较多的螺钉固定,增加了装配和拆卸的难度,影响了生产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冰箱内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正视图。图4是图2在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正视图。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冰箱主要包括箱体1、箱胆12以及设于箱胆12内部的翻转层架13、隔板14和固定层架15。
其中,箱体1采用长方体的壳体结构,箱体1用于形成冰箱外部的壳体。箱体1内设有储藏间室10,储藏间室10内用于对食材进行低温存储。
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内可设置多间相互分隔的储藏间室10,所隔开的每个储藏间室10均可作为独立的存储空间,如冷冻室、冷藏室及变温室等,以根据食物种类的不同,满足冷冻、冷藏及变温等不同的制冷需求,并进行储藏。多间储藏间室10可上下分隔布置,或左右分隔布置。
请参阅图1所示,箱体1的前侧设有门体11,门体11用于启闭储藏间室10。门体11与箱体1之间可通过铰链连接,以使冰箱的门体11可以绕该铰链的轴线旋转,实现冰箱门体11的开合,进而启闭对应的储藏间室10。可以理解的是,门体11可以设置多个,并与储藏间室10一一对应设置。多个门体11可同时启闭一个储藏间室10,或一个门体11也可以同时启闭多个储藏间室10。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箱胆12设于箱体1内,储藏间室10形成于箱胆12内部。箱胆12可以设置多个。需要说明的是,同一箱胆12内可以仅设置一个储藏间室10,也可以设置多个储藏间室10,多个储藏间室10可通过隔板14进行分隔。
箱胆12的外壁与箱体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隔,该间隔可用于形成发泡层,进而使箱胆12与箱体1之间形成保温隔热层,使储藏间室10实现保温隔热性能。
箱体1内设有制冷组件(图中未示出),制冷组件用于为冰箱内部提供冷量,以保持各个储藏间室10的低温环境。制冷组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器件等,制冷组件的具体结构和连接关系可参照相关技术中的制冷组件,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箱胆12的一内侧壁上设有支撑臂2,翻转层架13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臂2,翻转层架13可翻转地设于储藏间室10内。如此设置,使得翻转层架13能够向下翻转,以使翻转层架13能够水平地布置在储藏间室10内,此时翻转层架13的上下两侧空间可以分别放置食材,如图2和图3所示状态。同时,翻转层架13能够向上翻转,以使翻转层架13能够竖立并支撑在支撑臂2,进而使翻转层架13贴设在储藏间室10的内侧壁上,此时,翻转层架13上下两侧的空间能够连通,进而在储藏间室10放置高度尺寸更大的食材,如图4和图5所示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臂2呈长条形延伸,支撑臂2的延伸方向为箱体1的前后方向,且支撑臂2的长度与翻转层架13的侧边沿的长度一致。因此,当翻转层架13的一侧边沿与支撑臂2相接时,支撑臂2能够布置于翻转层架13的一侧。当翻转层架13水平布置时,支撑臂2能够与翻转层架13水平相接。当翻转层架13竖立布置时,支撑臂2能够支撑在翻转层架13底面下方。
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隔板14竖立在储藏间室10内部,隔板14沿箱体1的前后方向延伸布置,隔板14的左右两侧分别可以形成一储藏空间。翻转层架13设于隔板14一侧的储藏空间的上方,且在翻转层架13向下翻转时,翻转层架13的远离支撑臂2的端部能够抵靠在隔板14的顶端,进而使翻转层架13水平地布置在储藏间室10内,此时翻转层架13的水平的两端分别支撑在隔板14和支撑臂2上,如图2和图3所示状态。
图6是图2中翻转层架13、支撑臂2、固定层架15和隔板14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固定层架15和隔板14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6至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隔板14上开设有通气孔141,通气孔141设有多个,多个通气孔141间隔地分布在隔板14上,通气孔141用于连通隔板14两侧的空间,使隔板14两侧的空气能够相互流动。
请参阅图2至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层架15水平地布置在储藏间室10内,且固定层架15位于隔板14的远离翻转层架13的一侧储藏空间的上方,且固定层架15的一端与箱胆12的远离支撑臂2的内侧壁相连,固定层架15的另一端与隔板14的顶部相连。此时,固定层架15水平地布置在翻转层架13的一侧,固定层架15的水平的两端分别支撑在隔板14和箱胆12的内壁上。此外,固定层架15和水平状态下的翻转层架13位于同一平面上,固定层架15和翻转层架13水平相接,并能够共同支撑尺寸更大的食材。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翻转层架13也可以单独地设置在储藏间室10内,即翻转层架13的一侧不设置固定层架15和隔板14。此时,翻转层架13的远离支撑臂2的端部可以支撑在箱胆12的远离支撑臂2的侧壁上。
请参阅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层架15的靠近隔板14的端部凸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部151,连接部151一体成型在固定层架15的端部,连接部151可拆卸地固定在隔板14的顶部。具体地,连接部151呈长条形延伸,连接部151的延伸方向与隔板14的延伸方向相同,且连接部151的延伸长度与隔板14的延伸长度一致。因此,连接部151可以稳定地盖合并支撑在隔板14的顶部上方。
请参阅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隔板14的顶部凸设有向上延伸的凸台部142,同时,连接部151的底面上凹设有与凸台部142相配合的嵌合槽152。连接部151能够通过嵌合槽152向下套设固定在凸台部142上,进而使连接部151固定在隔板14的顶部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台部142呈长条形延伸,凸台部142的延伸方向与隔板14的延伸方向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凸台部142也可以设置多个,多个凸台部142均设置在隔板14的顶部上方,多个凸台部142可以沿着隔板14的延伸方向呈间隔布置。相应地,连接部151的底面上设有多个嵌合槽152,多个嵌合槽152与多个凸台部142一一对应布置。
请参阅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151的底部凸设有向下延伸的卡勾153,凸台部142的侧壁上凹设有与卡勾153相配合的缺口槽143。当凸台部142嵌装于连接部151的嵌合槽152内时,卡勾153可以卡接在缺口槽143处,防止连接部151从凸台部142上脱离,进而使连接部151稳定地固定在隔板14的顶部区域。
请参阅图2至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151的顶面上凹设有台阶槽154,台阶槽154形成于翻转层架13与连接部151的连接区域处。在翻转层架13翻转至水平位置时,翻转层架13的远离支撑臂2的端部抵靠在台阶槽154的面上,进而通过连接部151和隔板14支撑翻转层架13,同时使固定层架15和翻转层架13在台阶槽154处进行水平拼接。
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藏间室10内设有层板16,层板16水平地布置在储藏间室10内,层板16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箱胆12的内侧壁上。层板16布置在隔板14的下方,隔板14的底端支撑在层板16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隔板14的底端也可以直接支撑在储藏间室10的底部,或隔板14的底端也可以直接支撑在箱胆12内底面上。
图9是图6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2中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2至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箱胆12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卡装件3,第一卡装件3向储藏间室10内部凸设有第一卡装块31,即第一卡装块31凸设形成于储藏间室10的内壁上。同时,支撑臂2的底部凹设有向上延伸第一卡装槽21,第一卡装块31能够从第一卡装槽21的底部槽口处向上伸入布置于第一卡装槽21内,使第一卡装块31能够与第一卡装槽21相卡接,并使支撑臂2通过第一卡装槽21可拆卸地支撑在第一卡装块31上,进而使支撑臂2能够可拆卸地固定在储藏间室10的内侧壁上,无需通过螺钉进行固定,有利于简化结构,降低安装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请参阅图9至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臂2的底部凸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安装套22。第一卡装槽21形成于第一安装套22内,且第一卡装槽21由第一安装套22的底部向上凹设延伸形成。因此,第一卡装块31与第一卡装槽21相卡接时,第一安装套22能够套设并支撑在第一卡装块31上。
请参阅图6至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装件3设有多个,多个第一卡装件3沿支撑臂2的延伸方向呈间隔布置,进而使储藏间室10内壁上凸设形成多个第一卡装块31,多个第一卡装块31能够沿支撑臂2的延伸方向呈间隔布置。同时,支撑臂2的底部凸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套22,多个第一安装套22与多个第一卡装块31一一对应布置,进而使多个第一安装套22内的第一卡装槽21能够与多个第一卡装块31一一对应卡接,使支撑臂2能够同时支撑在多个第一卡装块31上,提高对支撑臂2的支撑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装块31也可以一体成型在箱胆12的内壁上,即第一卡装件3可以一体成型在箱胆12的内壁上。
图11是图10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0中第一卡装件3和第一锁定件4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中第一卡装件3和第一锁定件4的装配示意图。图14是图12中第一卡装件3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9至图1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装件3还包括第一固定板32和第一支撑柱33。其中,第一固定板32呈板状结构,且第一固定板32贴设并固定在箱胆12的内侧壁上。第一支撑柱33由第一固定板32向储藏间室10的中心方向凸出延伸,第一卡装块31形成于第一支撑柱33的远离第一固定板32的一端。同时,第一安装套22的靠近第一固定板3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口23,第一卡口23设于第一卡装槽21的靠近第一固定板32的一侧。当第一卡装块31卡接于第一卡装槽21内时,第一支撑柱33卡接在第一卡口23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卡装块31卡接于第一卡装槽21内时,第一卡装槽21的内顶面与第一卡装块31相抵,同时第一安装套22在第一卡口23处与第一支撑柱33相抵。如此设计,可以使支撑臂2稳定地支撑在第一卡装块31和第一支撑柱33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支撑臂2的延伸方向上,第一卡装块31的尺寸宽度大于第一支撑柱33和第一卡口23的尺寸宽度。因此,当第一卡装块31卡接于第一卡装槽21内,且第一支撑柱33卡接在第一卡口23内时,第一卡装块31能够被限位在第一卡装槽21内,不会从第一卡口23处脱出。
请参阅图9至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臂2的底部凸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卡扣24,箱胆12的内壁上凹设有与第一卡扣24相配合的第一卡槽121。当第一卡装块31卡接于第一卡装槽21内时,第一卡扣24能够卡接在第一卡槽121内,第一卡扣24能够阻止支撑臂2相对箱胆12的内壁向上移动,进而能够防止第一卡装块31从第一卡装槽21内脱离,使支撑臂2稳定地固定在箱胆12的内壁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扣24可以设置多个,多个第一卡扣24沿着支撑臂2的延伸方向间隔地布置在支撑臂2的底部。同时箱胆12的内壁上凹设有多个第一卡槽121,多个第一卡槽121沿着支撑臂2的延伸方向间隔地布置在箱胆12的内壁上,且多个第一卡槽121与多个第一卡扣24一一对应布置,进而使多个第一卡扣24能够一一对应地卡接在多个第一卡槽121内,提高支撑臂2与箱胆12内壁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图15是图12中第一锁定件4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3的一剖视图。图17是图13在另一状态下的一剖视图。
请参阅图10至图1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冰箱还包括设于箱胆12外壁上的第一锁定件4,第一锁定件4用于与第一卡装件3相连,以将第一卡装件3锁紧固定在箱胆12的内壁上,无需通过螺钉进行固定,有利于简化结构,降低安装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32的面向箱胆12内壁的一侧凸设有向箱胆12外部延伸第一固定柱34,第一固定柱34的外周壁上凸设有第一卡凸35。箱胆12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固定柱34相对布置的第一固定孔122,第一固定柱34穿设于第一固定孔122内。当第一固定板32贴设在箱胆12内壁上时,第一固定柱34的端部和第一卡凸35能够外露于箱胆12的外壁,且第一卡凸35与箱胆12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隔。同时,第一锁定件4可拆卸地套设在第一固定柱34的外露于箱胆12外的端部上,并能够使第一卡凸35卡接固定在第一锁定件4内,进而将第一固定板32锁紧并紧贴在箱胆12的内壁上,使第一卡装块31和第一支撑柱33能够稳定地凸设在储藏间室10内部,实现对支撑臂2进行稳定支撑。
请参阅图15至图1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定件4的面向箱胆12的一侧凹设有固定腔40,固定腔40的腔壁上凸设有锁定块41。在第一锁定件4套设在第一固定柱34上时,第一固定柱34伸入布置于固定腔40内,使第一卡凸35移动至锁定块41的远离箱胆12的一端,如图16所示状态,再通过旋转第一锁定件4,使第一卡凸35卡接在锁定块41的远离箱胆12的端部,如图17所示状态。因此,第一锁定件4与第一卡装件3的安装和拆卸,无需通过螺钉进行固定,有利于简化结构,降低安装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请参阅图1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定块41的远离箱胆12的端部凹设有限位凹口42,通过旋转第一锁定件4,能够使第一卡凸35卡接在锁定块41的限位凹口42处,进而防止第一锁定件4反向旋转,避免第一卡凸35轻易地与锁定块41相脱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定块41的一侧设有导向斜面43,导向斜面43为螺旋状的斜面结构。在锁定块41的远离箱胆12的方向上,导向斜面43向靠近锁定块41的限位凹口42处的方向螺旋延伸。因此,第一卡凸35能够从导向斜面43逐渐移动至锁定块41的远离箱胆12的一端,进而使第一卡凸35能够顺利地卡接在锁定块41的限位凹口42处。
请参阅图14至图1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柱34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卡凸35,多个第一卡凸35周向间隔地环绕布置在第一固定柱34的外周壁上。同时,第一锁定件4的内部设有多个锁定块41,多个锁定块41间隔地环绕布置在固定腔40的内周壁上。再通过旋转第一锁定件4,能够将多个第一卡凸35一一对应地卡接固定在多个锁定块41上,提高对第一卡装件3的锁紧性能,使第一固定板32锁紧并紧贴在箱胆12的内壁上。
请参阅图12至图1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定件4的外周壁上凸设有多个悬臂部44,多个悬臂部44间隔地环绕布置在第一锁定件4的外周壁上。悬臂部44的数量为偶数个,两个悬臂部44位一组对称地设置在第一锁定件4的外周壁上。因此,可以通过对两个对称的悬臂部44施加旋转动力,进而控制第一锁定件4正向或反向旋转。
请参阅图11至图1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定件4的面向箱胆12外壁的一端设有弹性垫圈45,该弹性垫圈45呈环形的喇叭口状,弹性垫圈45环绕布置第一锁定件4的周侧。该弹性垫圈45可由第一锁定件4的面向箱胆12外壁的端部向靠近箱胆12外壁的方向延伸形成,且弹性垫圈45环绕布置在固定腔40的外周。弹性垫圈45具有弹性,弹性垫圈45的远离固定腔40的外端部能够在垂直于箱胆12外壁的方向进行弹性形变。因此,当第一固定柱34伸入固定腔40内,使第一卡凸35与锁定块41的限位凹口42相卡接时,弹性垫圈45的外端部能够与箱胆12的外壁弹性抵接,进而使第一固定板32锁紧并紧贴在箱胆12的内壁上,使第一卡装件3锁紧固定在箱胆12的内壁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需要使第一锁定件4与第一卡装件3相互脱离时,可以通过按压第一锁定件4弹性垫圈45向靠近箱胆12外壁的方向弹性形变,使第一卡凸35从锁定块41的限位凹口42处脱离,再反向旋转第一锁定件4,进而使第一固定柱34和第一卡凸35能够从固定腔40内脱离。
图18是图7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4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0是图19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请参阅图2至图2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箱胆12的远离第一卡装块31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卡装件5,第二卡装件5向储藏间室10内部凸设有第二卡装块51,即第二卡装块51凸设形成于储藏间室10的远离第一卡装块31的内壁上。同时,固定层架15的靠近第二卡装块51的端部的底部凹设有第二卡装槽155;第二卡装块51能够从第二卡装槽155的底部槽口处向上伸入布置于第二卡装槽155内,使第二卡装块51能够与第二卡装槽155相卡接,并使固定层架15通过第二卡装槽155可拆卸地支撑在第二卡装块51上,进而使固定层架15能够可拆卸地固定在储藏间室10的内侧壁上,无需通过螺钉进行固定,有利于简化结构,降低安装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请参阅图18至图2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层架15的底部凸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安装套156。第二卡装槽155形成于第二安装套156内,且第二卡装槽155由第二安装套156的底部向上凹设延伸形成。因此,第二卡装块51与第二卡装槽155相卡接时,第二安装套156能够套设并支撑在第二卡装块51上。
请参阅图18至图2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装件5设有多个,多个第二卡装件5沿固定层架15的前后延伸方向呈间隔布置,进而使储藏间室10内壁上凸设形成多个第二卡装块51,多个第二卡装块51能够沿固定层架15的前后延伸方向呈间隔布置。同时,固定层架15的底部凸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套156,多个第二安装套156与多个第二卡装块51一一对应布置,进而使多个第二安装套156内的第二卡装槽155能够与多个第二卡装块51一一对应卡接,使固定层架15能够同时支撑在多个第二卡装块51上,提高对固定层架15的支撑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装块51也可以一体成型在箱胆12的内壁上,即第二卡装件5可以一体成型在箱胆12的内壁上。
请参阅图18至图2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装件5还包括第二固定板52和第二支撑柱53。其中,第二固定板52呈板状结构,且第二固定板52贴设并固定在箱胆12的内侧壁上。第二支撑柱53由第二固定板52向储藏间室10的中心方向凸出延伸,第二卡装块51形成于第二支撑柱53的远离第二固定板52的一端。同时,第二安装套156的靠近第二固定板5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口157,第二卡口157设于第二卡装槽155的靠近第二固定板52的一侧。当第二卡装块51卡接于第二卡装槽155内时,第二支撑柱53卡接在第二卡口157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二卡装块51卡接于第二卡装槽155内时,第二卡装槽155的内顶面与第二卡装块51相抵,同时第二安装套156在第二卡口157处与第二支撑柱53相抵。如此设计,可以使固定层架15稳定地支撑在第二卡装块51和第二支撑柱53上。
请参阅图18至图2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层架15的靠近箱胆12内壁的端部的底部凸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卡扣158,箱胆12的内壁上凹设有与第二卡扣158相配合的第二卡槽123。当第二卡装块51卡接于第二卡装槽155内时,第二卡扣158能够卡接在第二卡槽123内,第二卡扣158能够阻止固定层架15相对箱胆12的内壁向上移动,进而能够防止第二卡装块51从第二卡装槽155内脱离,使固定层架15稳定地固定在箱胆12的内壁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卡扣158可以设置多个,同时箱胆12的内壁上凹设有多个第二卡槽123,多个第二卡槽123与多个第二卡扣158一一对应布置,进而使多个第二卡扣158能够一一对应地卡接在多个第二卡槽123内,提高固定层架15与箱胆12内壁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图21是图20中第二卡装件5和第二锁定件6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9至图2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冰箱还包括设于箱胆12外壁上的第二锁定件6,第二锁定件6用于与第二卡装件5相连,以将第二卡装件5锁紧固定在箱胆12的内壁上,无需通过螺钉进行固定,有利于简化结构,降低安装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地,第二固定板52的面向箱胆12内壁的一侧凸设有向箱胆12外部延伸第二固定柱54,第二固定柱54的外周壁上凸设有第二卡凸55。箱胆12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固定柱54相对布置的第二固定孔124,第二固定柱54穿设于第二固定孔124内。当第二固定板52贴设在箱胆12内壁上时,第二固定柱54的端部和第二卡凸55能够外露于箱胆12的外壁,且第二卡凸55与箱胆12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隔。同时,第二锁定件6可拆卸地套设在第二固定柱54的外露于箱胆12外的端部上,并能够使第二卡凸55卡接固定在第二锁定件6内,进而将第二固定板52锁紧并紧贴在箱胆12的内壁上,使第二卡装块51和第二支撑柱53能够稳定地凸设在储藏间室10内部,实现对固定层架15进行稳定支撑。
请参阅图12至图2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锁定件6可以采用与第一锁定件4相同的结构设置,第二锁定件6的具体结构设置可以参考第一锁定件4的结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中,利用凸设在箱胆12内壁上的第一卡装块31,配合设于支撑臂2底部的第一卡装槽21,使支撑臂2能够卡接并支撑在第一卡装块31上,进而使支撑臂2固定在储藏间室10的内侧壁上。同时利用翻转层架13与支撑臂2铰接连接,使翻转层架13能够向下翻转至水平地布置在储藏间室10内,利用翻转层架13存放食材,同时使翻转层架13能够向上翻转至竖立在支撑臂2的上方,使翻转层架13上下两侧的空间连通,进而存放更大高度尺寸的食材。该方案结构简单,可以将翻转层架13预先铰接固定在支撑臂2上,并通过支撑臂2卡接、支撑在储藏间室10内壁的第一卡装块31上,无需螺钉固定,装配难度低,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及生产效率。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其形成所述冰箱外部的外壳;
箱胆,设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箱体内形成有储藏间室;所述储藏间室的内壁上凸设有第一卡装块;
支撑臂,其底部设有第一卡装槽,所述支撑臂通过所述第一卡装槽可拆卸地卡接并支撑在所述第一卡装块上,以使所述支撑臂固定在所述储藏间室的内侧壁上;
翻转层架,一端与所述支撑臂相铰接,以使所述翻转层架可翻转地设于所述储藏间室内;
其中,所述翻转层架能够向下翻转,以使所述翻转层架能够水平地布置在所述储藏间室内;且所述翻转层架能够向上翻转,以使所述翻转层架能够竖立在所述支撑臂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还包括设于所述箱胆内壁上的第一卡装件,所述第一卡装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支撑柱及所述第一卡装块;
所述第一固定板贴设在所述箱胆的内侧壁上;
所述第一支撑柱由所述第一固定板向所述储藏间室的中心方向凸出延伸;
所述第一卡装块形成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
所述第一卡装槽由所述支撑臂的底部向上凹陷延伸,所述第一卡装槽的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口;
所述第一卡装块卡接于所述第一卡装槽内时,所述第一支撑柱卡接在所述第一卡口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面向所述箱胆内壁的一侧凸设有向所述箱胆外部延伸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外周壁上凸设有第一卡凸;
所述箱胆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柱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内,并使所述第一卡凸外露于所述箱胆的外壁;
所述冰箱还包括设于所述箱胆外壁上的第一锁定件,所述第一锁定件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柱上,并将所述第一卡凸卡接固定在所述第一锁定件内,以使所述第一固定板紧贴在所述箱胆的内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件的面向所述箱胆的一侧凹设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的腔壁上凸设有锁定块;
在所述第一锁定件套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柱上时,所述第一固定柱伸入布置于所述固定腔内,并使所述第一卡凸卡接在所述锁定块的远离所述箱胆的端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的底部凸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卡扣,所述箱胆的内壁上凹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相配合的第一卡槽;
所述第一卡扣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以阻止所述支撑臂相对所述箱胆的内壁向上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竖立在所述储藏间室内部;
所述翻转层架的远离所述支撑臂的端部能够抵靠在所述隔板的顶端,以使所述翻转层架水平地布置在所述储藏间室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藏间室的远离所述第一卡装块的内壁上凸设有第二卡装块;
所述冰箱还包括固定层架,所述固定层架水平地布置在所述储藏间室内,所述固定层架的靠近所述第二卡装块的端部的底部凹设有第二卡装槽;所述固定层架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卡装槽可拆卸地卡接并支撑在所述第二卡装块上,所述固定层架的另一端与所述隔板的顶部相连;
在所述翻转层架翻转至水平位置时,所述固定层架和所述翻转层架位于同一平面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层架的靠近所述隔板的端部凸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隔板的顶部;
所述连接部的顶面上凹设有台阶槽,在所述翻转层架翻转至水平位置时,所述翻转层架的远离所述支撑臂的端部抵靠在所述台阶槽的槽面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还包括第二卡装件,所述第二卡装件设于所述箱胆远离所述第一卡装块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卡装件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支撑柱及所述第二卡装块;
所述第二固定板贴设在所述箱胆的内侧壁上;
所述第二支撑柱由所述第二固定板向所述储藏间室的中心方向凸出延伸;
所述第二卡装块形成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端;
所述第二卡装槽由所述固定层架的底部向上凹陷延伸,所述第二卡装槽的靠近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口;
所述第二卡装块卡接于所述第二卡装槽内时,所述第二支撑柱卡接在所述第二卡口内。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层架的底部凸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卡扣,所述箱胆的内壁上凹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扣相配合的第二卡槽;
所述第二卡扣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槽内,以阻止所述固定层架相对所述箱胆的内壁向上移动。
CN202320676016.9U 2023-03-30 2023-03-30 冰箱 Active CN2196936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76016.9U CN219693641U (zh) 2023-03-30 2023-03-30 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76016.9U CN219693641U (zh) 2023-03-30 2023-03-30 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93641U true CN219693641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62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76016.9U Active CN219693641U (zh) 2023-03-30 2023-03-30 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936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37651B1 (en) Refrigerator
US9702614B2 (en) Refrigerator
US20070074527A1 (en) Refrigerator door
US9562714B2 (en) Refrigerator
US20080307823A1 (en) Refrigerator
US6994033B2 (en) Shelf for refrigerator
EP2245400B1 (en) Refrigerator with a door hinge assembly
CN219693641U (zh) 冰箱
US20230332828A1 (en) Refrigerator
CN113294963A (zh) 冷藏冷冻装置门体的把手组件及冷藏冷冻装置门体
US20230221062A1 (en) Refrigerator
US11573043B2 (en) Refrigerator
CN219572385U (zh) 冰箱
CN219841694U (zh) 冰箱
CN221099074U (zh) 冰箱
CN220931448U (zh) 冰箱
CN219913603U (zh) 冰箱
CN221099084U (zh) 冰箱
CN219841688U (zh) 箱门及冰箱
CN216716691U (zh) 冰箱
CN219368088U (zh) 冰箱
CN220959069U (zh) 冰箱
CN221005655U (zh) 冰箱
CN220541468U (zh) 冰箱
CN218864569U (zh) 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