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72385U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72385U
CN219572385U CN202320696769.6U CN202320696769U CN219572385U CN 219572385 U CN219572385 U CN 219572385U CN 202320696769 U CN202320696769 U CN 202320696769U CN 219572385 U CN219572385 U CN 219572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rotating
piece
layer frame
refrig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9676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修洋
宿孝庆
张树栋
高华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9676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723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72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723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冰箱,该冰箱包括:箱体;箱胆,其内设有储藏间室;支撑臂,底部设有第一转动部;翻转层架,设有第二转动部;转轴件,穿设于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内;阻尼件,阻尼件套设在转轴件上;弹性件,与阻尼件相连;第二转动部的一侧设有阻尼部,阻尼部的端面上设有第一作用面,阻尼件的端面上设有第二作用面;在翻转层架翻转时,第二转动部能够带动阻尼部相对第一转动部转动,第一作用面能够挤压第二作用面;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使第二作用面与第一作用面之间产生摩擦力。在翻转层架向下翻转时,利用该摩擦力抵消翻转层架下坠的重力,从而减低翻转层架的下落速度,有效地减缓翻转层架下落的冲击力,进而提升翻转层架的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冰箱是居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器产品。随着消费者对生鲜食品要求的提高,对冰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市场上的具有翻转层架的冰箱,翻转层架可由水平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以便于在冰箱内放入高度尺寸更大的物品;而放置高度尺寸较小的物品时,可将翻转层架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但翻转层架自重较重,翻转层架在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时,速度越来越大,到水平状态时将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容易对翻转层架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以优化相关技术中冰箱的层架结构,以降低翻转层架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时的速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冰箱,该冰箱包括:箱体,其形成所述冰箱外部的外壳;箱胆,设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箱体内形成有储藏间室;支撑臂,固定在所述储藏间室的内侧壁上,所述支撑臂上设有第一转动部;翻转层架,设于所述储藏间室内,所述翻转层架的一侧边沿处设有第二转动部;转轴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内;所述第一转动部能够以所述转轴件为轴相对所述第二转动部转动,以使所述翻转层架可翻转地设于所述储藏间室内;阻尼件,设于所述第二转动部的一侧,所述阻尼件活动地套设在所述转轴件上,并能够沿所述转轴件的轴向移动;弹性件,设于所述支撑臂上,并与所述阻尼件相连;其中,所述第二转动部的面向所述阻尼件的一侧凸设有阻尼部,所述阻尼部的端面上设有第一作用面,所述阻尼件的面向所述阻尼部的端面上设有第二作用面;在所述翻转层架翻转时,所述第二转动部能够带动所述阻尼部相对所述第一转动部转动,且所述第一作用面能够挤压所述第二作用面;同时,所述弹性件能够驱使所述阻尼件抵靠在所述阻尼部上,以使所述第二作用面与所述第一作用面之间产生摩擦力。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作用面上设有环绕其轴心布置的多个依次交替布置的第一凹面和第一凸面;所述第二作用面上设有环绕其轴心布置的多个依次交替布置的第二凹面和第二凸面;在所述第一凹面与所述第二凸面紧密贴合的同时,所述第一凸面能够与所述第二凹面紧密贴合;所述阻尼部相对所述第一转动部转动时,在所述第一凹面与所述第二凸面之间以及所述第一凸面与所述第二凹面之间均能够产生摩擦力。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作用面上的多个所述第一凹面和多个所述第一凸面形成第一凹凸曲面;所述第二作用面上的多个所述第二凹面和多个所述第二凸面也形成第二凹凸曲面;所述第一凹凸曲面与第二凹凸曲面形成共轭曲面。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翻转层架翻转至水平状态和竖立状态时,所述第一凹面与所述第二凸面一一对应紧密贴合,所述第一凸面与所述第二凹面一一对应紧密贴合。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臂顶面上凹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形成所述第一转动部;所述翻转层架的靠近所述支撑臂的一侧凸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形成所述第二转动部,所述阻尼部凸设于所述转动块的一端;所述转轴件穿设于所述转动槽和所述转动块内,以使所述转动块能够以所述转轴件为轴相对所述转动槽转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槽一端的槽壁上凹设有沿所述转轴件的轴向延伸的限位滑槽,所述阻尼件可轴向滑动地设于所述限位滑槽内。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所述转轴件上,并设于所述阻尼件的远离所述阻尼部的一端;所述压缩弹簧与所述阻尼件相抵,以驱使所述阻尼件向靠近所述阻尼部的方向滑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块的远离所述阻尼部的一端设有一润滑垫圈,所述润滑垫圈活动地套设在所述转轴件上,并夹持在所述转动块与所述转动槽的一端槽壁之间。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藏间室的内壁上凸设有卡装块,所述支撑臂的底部凹设有卡装槽,所述支撑臂通过所述卡装槽可拆卸地卡接并支撑在所述卡装块上,以使所述支撑臂固定在所述储藏间室的内侧壁上。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冰箱还包括隔板和固定层架;所述隔板竖立在所述储藏间室内部;所述固定层架水平地布置在所述储藏间室内,并位于所述翻转层架的一侧;所述固定层架的远离所述翻转层架的一侧固定在所述箱胆的内壁上;所述固定层架的靠近述翻转层架的一侧支撑在所述隔板的顶部;在所述翻转层架翻转至水平位置时,所述翻转层架的远离所述支撑臂的端部能够抵靠在所述隔板的顶端,且所述固定层架和所述翻转层架位于同一平面上并水平相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中,在储藏间室的内侧壁上设置支撑臂,利用支撑臂上的第一转动部配合翻转层架上的有第二转动部,使翻转层架在储藏间室内翻转,进而利用翻转层架翻转至水平以存放食材,或使翻转层架能够向上翻转至竖立在支撑臂的上方,使翻转层架上下两侧的空间连通,进而存放更大高度尺寸的食材。同时,利用第二转动部的阻尼部与阻尼件相互挤压,配合弹性件的作用力,使阻尼件的第二作用面与阻尼部的第一作用面之间产生摩擦力,进而在翻转层架向下翻转时,能够利用该摩擦力抵消翻转层架下坠的重力,从而减低翻转层架的下落速度,有效地减缓翻转层架下落的冲击力,进而提升翻转层架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冰箱内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正视图。
图4是图3在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箱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翻转层架、支撑臂、固定层架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的固定层架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6中翻转层架、支撑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分解示意图。
图13是图10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分解示意图。
图16是图10的一俯视图。
图17是图16中C-C剖视图。
图18是图15中转轴件、阻尼件及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的一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箱体;10、储藏间室;11、门体;12、箱胆;121、第一卡槽;122、第二卡槽;13、翻转层架;131、转动块;132、阻尼部;1321、第一凹面;1322、第一凸面;14、隔板;141、通气孔;142、凸台部;143、缺口槽;15、固定层架;151、第二安装套;1511、第二卡装槽;1512、第二卡口;152、第二卡扣;153、连接部;1531、嵌合槽;1532、卡勾;154、台阶槽;16、层板;2、支撑臂;21、第一安装套;211、第一卡装槽;212、第一卡口;22、第一卡扣;23、转动槽;24、限位滑槽;241、端盖;25、挡片;26、润滑垫圈;3、第一卡装件;31、第一卡装块;32、第一支撑柱;4、第二卡装件;41、第二卡装块;42、第二支撑柱;5、转轴件;6、阻尼件;61、第二凹面;62、第二凸面;7、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市场上的具有翻转层架的冰箱,翻转层架可由水平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以便于在冰箱内放入高度尺寸更大的物品;而放置高度尺寸较小的物品时,可将翻转层架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但翻转层架自重较重,翻转层架在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时,速度越来越大,到水平状态时将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容易对翻转层架造成损坏。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冰箱内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正视图。图4是图3在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冰箱主要包括箱体1、箱胆12以及设于箱胆12内部的翻转层架13、隔板14和固定层架15。
其中,箱体1采用长方体的壳体结构,箱体1用于形成冰箱外部的壳体。箱体1内设有储藏间室10,储藏间室10内用于对食材进行低温存储。
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内可设置多间相互分隔的储藏间室10,所隔开的每个储藏间室10均可作为独立的存储空间,如冷冻室、冷藏室及变温室等,以根据食物种类的不同,满足冷冻、冷藏及变温等不同的制冷需求,并进行储藏。多间储藏间室10可上下分隔布置,或左右分隔布置。
请参阅图所示,箱体1的前侧设有门体11,门体11用于启闭储藏间室10。门体11与箱体1之间可通过铰链连接,以使冰箱的门体11可以绕该铰链的轴线旋转,实现冰箱门体11的开合,进而启闭对应的储藏间室10。可以理解的是,门体11可以设置多个,并与储藏间室10一一对应设置。多个门体11可同时启闭一个储藏间室10,或一个门体11也可以同时启闭多个储藏间室10。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箱胆12设于箱体1内,储藏间室10形成于箱胆12内部。箱胆12可以设置多个。需要说明的是,同一箱胆12内可以仅设置一个储藏间室10,也可以设置多个储藏间室10,多个储藏间室10可通过隔板14进行分隔。
箱胆12的外壁与箱体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隔,该间隔可用于形成发泡层,进而使箱胆12与箱体1之间形成保温隔热层,使储藏间室10实现保温隔热性能。
箱体1内设有制冷组件(图中未示出),制冷组件用于为冰箱内部提供冷量,以保持各个储藏间室10的低温环境。制冷组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器件等,制冷组件的具体结构和连接关系可参照相关技术中的制冷组件,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箱胆12的一内侧壁上设有支撑臂2,翻转层架13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臂2,翻转层架13可翻转地设于储藏间室10内。如此设置,使得翻转层架13能够向下翻转,以使翻转层架13能够水平地布置在储藏间室10内,此时翻转层架13的上下两侧空间可以分别放置食材,如图3所示状态。同时,翻转层架13能够向上翻转,以使翻转层架13能够竖立并支撑在支撑臂2,进而使翻转层架13贴设在储藏间室10的内侧壁上,此时,翻转层架13上下两侧的空间能够连通,进而在储藏间室10放置高度尺寸更大的食材,如图4所示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臂2呈长条形延伸,支撑臂2的延伸方向为箱体1的前后方向,且支撑臂2的长度与翻转层架13的侧边沿的长度一致。因此,当翻转层架13的一侧边沿与支撑臂2相接时,支撑臂2能够布置于翻转层架13的一侧。当翻转层架13水平布置时,支撑臂2能够与翻转层架13水平相接。当翻转层架13竖立布置时,支撑臂2能够支撑在翻转层架13的底面下方。
图5是图2中箱胆12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中翻转层架13、支撑臂2、固定层架15和隔板14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5至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箱胆12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卡装件3,第一卡装件3向储藏间室10内部凸设有第一支撑柱32,第一支撑柱32的远离箱胆12内壁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卡装块31,即第一卡装块31凸设形成于储藏间室10的内壁上。同时,支撑臂2的底部凹设有向上延伸第一卡装槽211,第一卡装块31能够从第一卡装槽211的底部槽口处向上伸入布置于第一卡装槽211内,使第一卡装块31能够与第一卡装槽211相卡接,并使支撑臂2通过第一卡装槽211可拆卸地支撑在第一卡装块31上,进而使支撑臂2能够可拆卸地固定在储藏间室10的内侧壁上,无需通过螺钉进行固定,有利于简化结构,降低安装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请参阅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臂2的底部凸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安装套21。第一卡装槽211形成于第一安装套21内,且第一卡装槽211由第一安装套21的底部向上凹设延伸形成。因此,第一卡装块31与第一卡装槽211相卡接时,第一安装套21能够套设并支撑在第一卡装块3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装件3设有多个,多个第一卡装件3沿支撑臂2的延伸方向呈间隔布置,进而使储藏间室10内壁上凸设形成多个第一卡装块31,多个第一卡装块31能够沿支撑臂2的延伸方向呈间隔布置。同时,支撑臂2的底部凸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套21,多个第一安装套21与多个第一卡装块31一一对应布置,进而使多个第一安装套21内的第一卡装槽211能够与多个第一卡装块31一一对应卡接,使支撑臂2能够同时支撑在多个第一卡装块31上,提高对支撑臂2的支撑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装块31也可以一体成型在箱胆12的内壁上,即第一卡装件3可以一体成型在箱胆12的内壁上。
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套21的靠近箱胆12内壁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口212。当第一卡装块31卡接于第一卡装槽211内时,第一支撑柱32卡接在第一卡口21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卡装块31卡接于第一卡装槽211内时,第一卡装槽211的内顶面与第一卡装块31相抵,同时第一安装套21在第一卡口212处与第一支撑柱32相抵。如此设计,可以使支撑臂2稳定地支撑在第一卡装块31和第一支撑柱32上。
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臂2的底部凸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卡扣22,箱胆12的内壁上凹设有与第一卡扣22相配合的第一卡槽121。当第一卡装块31卡接于第一卡装槽211内时,第一卡扣22能够卡接在第一卡槽121内,第一卡扣22能够阻止支撑臂2相对箱胆12的内壁向上移动,进而能够防止第一卡装块31从第一卡装槽211内脱离,使支撑臂2稳定地固定在箱胆12的内壁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扣22可以设置多个,同时箱胆12的内壁上凹设有多个第一卡槽121,且多个第一卡槽121与多个第一卡扣22一一对应布置,进而使多个第一卡扣22能够一一对应地卡接在多个第一卡槽121内,提高支撑臂2与箱胆12内壁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请参阅图2至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隔板14竖立在储藏间室10内部,隔板14沿箱体1的前后方向延伸布置,隔板14的左右两侧分别可以形成一储藏空间。翻转层架13设于隔板14一侧的储藏空间的上方,且在翻转层架13向下翻转时,翻转层架13的远离支撑臂2的端部能够抵靠在隔板14的顶端,进而使翻转层架13水平地布置在储藏间室10内,此时翻转层架13的水平的两端分别支撑在隔板14和支撑臂2上,如图2和图3所示状态。
请参阅图2至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隔板14上开设有通气孔141,通气孔141设有多个,多个通气孔141间隔地分布在隔板14上,通气孔141用于连通隔板14两侧的空间,使隔板14两侧的空气能够相互流动。
请参阅图2至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层架15水平地布置在储藏间室10内,且固定层架15位于隔板14的远离翻转层架13的一侧储藏空间的上方,且固定层架15的一端与箱胆12的远离支撑臂2的内侧壁相连,固定层架15的另一端与隔板14的顶部相连。此时,固定层架15水平地布置在翻转层架13的一侧,固定层架15的水平的两端分别支撑在隔板14和箱胆12的内壁上。此外,固定层架15和水平状态下的翻转层架13位于同一平面上,固定层架15和翻转层架13水平相接,并能够共同支撑尺寸更大的食材。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翻转层架13也可以单独地设置在储藏间室10内,即翻转层架13的一侧不设置固定层架15和隔板14。此时,翻转层架13的远离支撑臂2的端部可以支撑在箱胆12的远离支撑臂2的侧壁上。
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藏间室10内设有层板16,层板16水平地布置在储藏间室10内,层板16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箱胆12的内侧壁上。层板16布置在隔板14的下方,隔板14的底端支撑在层板16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隔板14的底端也可以直接支撑在储藏间室10的底部,或隔板14的底端也可以直接支撑在箱胆12内底面上。
图7是图5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的固定层架15和隔板14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2至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箱胆12的远离第一卡装块31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卡装件4,第二卡装件4向储藏间室10内部凸设有第二支撑柱42,第二支撑柱42的远离箱胆12内壁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卡装块41,即第二卡装块41凸设形成于储藏间室10的远离第一卡装块31的内壁上。同时,固定层架15的靠近第二卡装块41的端部的底部凹设有第二卡装槽1511;第二卡装块41能够从第二卡装槽1511的底部槽口处向上伸入布置于第二卡装槽1511内,使第二卡装块41能够与第二卡装槽1511相卡接,并使固定层架15通过第二卡装槽1511可拆卸地支撑在第二卡装块41上,进而使固定层架15能够可拆卸地固定在储藏间室10的内侧壁上,无需通过螺钉进行固定,有利于简化结构,降低安装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请参阅图2至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层架15的底部凸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安装套151。第二卡装槽1511形成于第二安装套151内,且第二卡装槽1511由第二安装套151的底部向上凹设延伸形成。因此,第二卡装块41与第二卡装槽1511相卡接时,第二安装套151能够套设并支撑在第二卡装块4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装件4设有多个,多个第二卡装件4沿固定层架15的前后延伸方向呈间隔布置,进而使储藏间室10内壁上凸设形成多个第二卡装块41,多个第二卡装块41能够沿固定层架15的前后延伸方向呈间隔布置。同时,固定层架15的底部凸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套151,多个第二安装套151与多个第二卡装块41一一对应布置,进而使多个第二安装套151内的第二卡装槽1511能够与多个第二卡装块41一一对应卡接,使固定层架15能够同时支撑在多个第二卡装块41上,提高对固定层架15的支撑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装块41也可以一体成型在箱胆12的内壁上,即第二卡装件4可以一体成型在箱胆12的内壁上。
请参阅图2至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套151的靠近箱胆12内壁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口1512。当第二卡装块41卡接于第二卡装槽1511内时,第二支撑柱42卡接在第二卡口151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二卡装块41卡接于第二卡装槽1511内时,第二卡装槽1511的内顶面与第二卡装块41相抵,同时第二安装套151在第二卡口1512处与第二支撑柱42相抵。如此设计,可以使固定层架15稳定地支撑在第二卡装块41和第二支撑柱42上。
请参阅图2至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层架15的靠近箱胆12内壁的端部的底部凸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卡扣152,箱胆12的内壁上凹设有与第二卡扣152相配合的第二卡槽122。当第二卡装块41卡接于第二卡装槽1511内时,第二卡扣152能够卡接在第二卡槽122内,第二卡扣152能够阻止固定层架15相对箱胆12的内壁向上移动,进而能够防止第二卡装块41从第二卡装槽1511内脱离,使固定层架15稳定地固定在箱胆12的内壁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卡扣152可以设置多个,同时箱胆12的内壁上凹设有多个第二卡槽122,多个第二卡槽122与多个第二卡扣152一一对应布置,进而使多个第二卡扣152能够一一对应地卡接在多个第二卡槽122内,提高固定层架15与箱胆12内壁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图9是图8的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2至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层架15的靠近隔板14的端部凸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部153,连接部153一体成型在固定层架15的端部,连接部153可拆卸地固定在隔板14的顶部。具体地,连接部153呈长条形延伸,连接部153的延伸方向与隔板14的延伸方向相同,且连接部153的延伸长度与隔板14的延伸长度一致。因此,连接部153可以稳定地盖合并支撑在隔板14的顶部上方。
请参阅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隔板14的顶部凸设有向上延伸的凸台部142,同时,连接部153的底面上凹设有与凸台部142相配合的嵌合槽1531。连接部153能够通过嵌合槽1531向下套设固定在凸台部142上,进而使连接部153固定在隔板14的顶部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台部142呈长条形延伸,凸台部142的延伸方向与隔板14的延伸方向相同。
请参阅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153的底部凸设有向下延伸的卡勾1532,凸台部142的侧壁上凹设有与卡勾1532相配合的缺口槽143。当凸台部142嵌装于连接部153的嵌合槽1531内时,卡勾1532可以卡接在缺口槽143处,防止连接部153从凸台部142上脱离,进而使连接部153稳定地固定在隔板14的顶部区域。
请参阅图2至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153的顶面上凹设有台阶槽154,台阶槽154形成于翻转层架13与连接的连接区域处。在翻转层架13翻转至水平位置时,翻转层架13的远离支撑臂2的端部抵靠在台阶槽154的面上,进而通过连接部153和隔板14支撑翻转层架13,同时使固定层架15和翻转层架13在台阶槽154处进行水平拼接。
图10是图6中翻转层架13、支撑臂2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分解示意图。
请参阅图10至图12所示,支撑臂2上设有第一转动部,同时翻转层架13的靠近支撑臂2的一侧边沿处设有第二转动部,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内穿设有转轴件5。第一转动部能够以转轴件5为轴相对第二转动部转动,进而使翻转层架13能够以转轴件5为轴可翻转地设于储藏间室1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臂2顶面上凹设有转动槽23,转动槽23形成上述的第一转动部。翻转层架13的靠近支撑臂2的一侧凸设有转动块131,转动块131形成上述的第二转动部。转动块131能够装设于转动槽23内,且转轴件5穿设于转动槽23和转动块131内,以使转动块131能够以转轴件5为轴相对转动槽23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动块131也可以设置于支撑臂2的靠近翻转层架13的一侧,相应地转动槽23可以设于翻转层架13的靠近支撑臂2的一侧边沿处。此时,转动块131作为第一转动部,转动槽23作为第二转动部,即转动块131和转动槽23的布置位置可以互换。
图13是图10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的分解示意图。图16是图10的一俯视图。图17是图16中C-C剖视图。图18是图15中转轴件5、阻尼件6及弹性件7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8的一剖视图。
请参阅图10至图19所示,转轴件5上活动地套设有阻尼件6,阻尼件6设于第二转动部的一侧,即阻尼件6设于转动块131的一侧。同时,第二转动部的面向阻尼件6的一侧凸设有阻尼部132,即阻尼部132凸设于转动块131的面向阻尼件6的一端。转轴件5穿设于转动块131时,转轴件5可以穿设于阻尼部132,进而使阻尼部132和阻尼件6同轴设置。阻尼件6用于与阻尼部132相抵,进而在阻尼件6与阻尼部132的接触面上形成摩擦力,利用该摩擦力抵消翻转层架13下坠的重力,有效地减缓翻转层架13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时的下落速度,有效地减缓翻转层架13下落的冲击力,进而提升翻转层架13的使用性能。
支撑臂2上设有弹性件7,弹性件7与阻尼件6相连,弹性件7用于驱使阻尼件6向靠近第二转动部的方向移动,即驱使阻尼件6向靠近转动块131的方向移动,以使阻尼件6能够保持抵靠在阻尼部132上,进而在翻转层架13翻转时,使阻尼件6与阻尼部132的接触面上能够形成摩擦力。
请参阅图12、图16至图1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阻尼部132的面向阻尼件6的端面上设有第一作用面,阻尼件6的面向阻尼部132的端面上设有第二作用面。在阻尼件6靠近阻尼部132时,第一作用面能够与第二作用面相抵。因此,当翻转层架13在相对支撑臂2转动时,第二转动部能够带动阻尼部132相对第一转动部转动,即转动块131能够带动阻尼部132相对转动槽23转动,进而使阻尼部132相对阻尼件6转动,进而在弹性件7的作用下,使第一作用面能够与第二作用面相互挤压,在第二作用面与第一作用面之间产生摩擦力,进而减缓翻转层架13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时的下落速度。
请参阅图12和图1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阻尼部132的第一作用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凹面1321和多个第一凸面1322。多个第一凹面1321和多个第一凸面1322环绕第一作用面的轴心依次交替布置,即多个第一凹面1321和多个第一凸面1322环绕阻尼部132的轴心依次交替布置。同时,阻尼件6的第二作用面上设有多个第二凹面61和第二凸面62。多个第二凹面61和多个第二凸面62环绕第二作用面的轴心依次交替布置,即多个第二凹面61和多个第二凸面62环绕阻尼件6的轴心依次交替布置。
当阻尼件6靠近阻尼部132时,第一作用面能够与第二作用面紧密相贴,此时第一凹面1321与第二凸面62紧密贴合,同时第一凸面1322能够与第二凹面61紧密贴合。当阻尼部132相对阻尼件6旋转时,第一作用面能够相对第二作用面旋转,使得第一凹面1321与与第二凸面62逐渐错位,第一凸面1322能够与第二凹面61逐渐错位,使第一凹面1321与第二凸面62之间以及第一凸面1322与第二凹面61之间均能够产生摩擦力,且摩擦力均逐渐增大,进而使第一作用面与第二作用面之间的压力增大,摩擦力逐渐增大,使翻转层架13转动的阻力增大,进而有效地减缓翻转层架13的下落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作用面相对第二作用面旋转至第一凹面1321与第二凹面61相对,第一凸面1322与第二凸面62相抵后,此为临界点。若继续相对旋转,能够使第一凹面1321与相邻的第二凸面62逐渐重合,第一凸面1322与相邻的第二凹面61逐渐重合,此时第一作用面与第二作用面之间的压力逐渐减小,摩擦力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翻转层架13翻转至水平状态时,第一凹面1321与第二凸面62一一对应紧密贴合,第一凸面1322与第二凹面61一一对应紧密贴合,进而使阻尼部132的第一作用面与阻尼件6的第二作用面紧密贴合,有利于使翻转层架13能够保持在水平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翻转层架13翻转至竖立状态时,第一凹面1321与第二凸面62一一对应紧密贴合,第一凸面1322与第二凹面61一一对应紧密贴合,进而使阻尼部132的第一作用面与阻尼件6的第二作用面紧密贴合,有利于使翻转层架13能够保持在竖立状态。
请参阅图12和图1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作用面上的多个第一凹面1321和多个第一凸面1322形成第一凹凸曲面。第二作用面上的多个第二凹面61和多个第二凸面62也形成第二凹凸曲面,第一凹凸曲面和第二凹凸曲面均采用正弦凹凸曲面,进而使第一凹凸曲面与第二凹凸曲面形成正弦共轭凹凸曲面结构。
请参阅图15至图1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槽23靠近阻尼部132的一端的槽壁上凹设有沿转轴件5的轴向延伸的限位滑槽24,阻尼件6可滑动地设于限位滑槽24内,进而使阻尼件6只能在限位滑槽24内,沿限位滑槽24轴向滑动。因此,当阻尼部132相对阻尼件6旋转时,第一作用面能够相对第二作用面旋转,进而通过第一作用面挤压第二作用面,使阻尼件6能够沿限位滑槽24的轴向滑动,使阻尼件6向远离阻尼部132的方向移动。
请参阅图15至图1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7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套设在转轴件5上,且该压缩弹簧设于阻尼件6的远离阻尼部132的一端。压缩弹簧设于限位滑槽24内,压缩弹簧的一端与阻尼件6相抵,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滑槽24的端壁相抵,进而使驱使阻尼件6向靠近阻尼部132的方向滑动,进而保持第一作用面与第二作用面之间的挤压力。
当第一作用面相对第二作用面旋转,使得第一凹面1321与与第二凸面62逐渐错位,第一凸面1322能够与第二凹面61逐渐错位时,第一作用面通过挤压第二作用面,使阻尼件6沿限位滑槽24向远离阻尼部132的方向移动,逐步挤压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弹力增大,进而使第一作用面与第二作用面之间的挤压力逐渐增大,进而使摩擦力逐渐增大,进而减缓翻转层架13的下落速度。
请参阅图17至图1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滑槽24的远离阻尼部132的一端设有端盖241,端盖241可拆卸地固定在限位滑槽24的端口处,进而使转轴件5、阻尼件6及弹性件7能够从限位滑槽24的端口处伸入布置于转动槽23和限位滑槽24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端盖241上开设有第一轴孔(图中未标示),转动槽23的远离限位滑槽24的一端槽壁上开设有第二轴孔(图中未标示),转轴件5依次穿设在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内,进而使转轴件5能够穿设在转动块131和转动槽23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轴件5的一端抵靠在端盖241的外端面上,转轴件5的另一端伸出第二轴孔后与挡片25相卡接,使转轴件5轴向固定,进而使转轴件5相对固定在转动槽23内。
请参阅图17至图1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块131的远离阻尼部132的一端设有一润滑垫圈26,润滑垫圈26活动地套设在转轴件5上,且润滑垫圈26夹持在转动块131的端面与转动槽23的一端槽壁之间。在转动块131相对转动槽23转动时,润滑垫圈26可以减小转动块131的端面与转动槽23的一端槽壁之间的摩擦,避免转动块131的端面和转动槽23的槽壁之间磨损。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中,在储藏间室10的内侧壁上设置支撑臂2,利用支撑臂2上的第一转动部配合翻转层架13上的有第二转动部,使翻转层架13在储藏间室10内翻转,进而利用翻转层架13翻转至水平以存放食材,或使翻转层架13能够向上翻转至竖立在支撑臂2的上方,使翻转层架13上下两侧的空间连通,进而存放更大高度尺寸的食材。同时,利用第二转动部的阻尼部132与阻尼件6相互挤压,配合弹性件7的作用力,使阻尼件6的第二作用面与阻尼部132的第一作用面之间产生摩擦力,进而在翻转层架13向下翻转时,能够利用该摩擦力抵消翻转层架13下坠的重力,从而减低翻转层架13的下落速度,有效地减缓翻转层架13下落的冲击力,进而提升翻转层架13的使用性能。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其形成所述冰箱外部的外壳;
箱胆,设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箱体内形成有储藏间室;
支撑臂,固定在所述储藏间室的内侧壁上,所述支撑臂上设有第一转动部;
翻转层架,设于所述储藏间室内,所述翻转层架的一侧边沿处设有第二转动部;
转轴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内;所述第一转动部能够以所述转轴件为轴相对所述第二转动部转动,以使所述翻转层架可翻转地设于所述储藏间室内;
阻尼件,设于所述第二转动部的一侧,所述阻尼件活动地套设在所述转轴件上,并能够沿所述转轴件的轴向移动;
弹性件,设于所述支撑臂上,并与所述阻尼件相连;
其中,所述第二转动部的面向所述阻尼件的一侧凸设有阻尼部,所述阻尼部的端面上设有第一作用面,所述阻尼件的面向所述阻尼部的端面上设有第二作用面;
在所述翻转层架翻转时,所述第二转动部能够带动所述阻尼部相对所述第一转动部转动,且所述第一作用面能够挤压所述第二作用面;同时,所述弹性件能够驱使所述阻尼件抵靠在所述阻尼部上,以使所述第二作用面与所述第一作用面之间产生摩擦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作用面上设有环绕其轴心布置的多个依次交替布置的第一凹面和第一凸面;
所述第二作用面上设有环绕其轴心布置的多个依次交替布置的第二凹面和第二凸面;
在所述第一凹面与所述第二凸面紧密贴合的同时,所述第一凸面能够与所述第二凹面紧密贴合;
所述阻尼部相对所述第一转动部转动时,在所述第一凹面与所述第二凸面之间以及所述第一凸面与所述第二凹面之间均能够产生摩擦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作用面上的多个所述第一凹面和多个所述第一凸面形成第一凹凸曲面;
所述第二作用面上的多个所述第二凹面和多个所述第二凸面也形成第二凹凸曲面;
所述第一凹凸曲面与第二凹凸曲面形成共轭曲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翻转层架翻转至水平状态和竖立状态时,所述第一凹面与所述第二凸面一一对应紧密贴合,所述第一凸面与所述第二凹面一一对应紧密贴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顶面上凹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形成所述第一转动部;
所述翻转层架的靠近所述支撑臂的一侧凸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形成所述第二转动部,所述阻尼部凸设于所述转动块的一端;
所述转轴件穿设于所述转动槽和所述转动块内,以使所述转动块能够以所述转轴件为轴相对所述转动槽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槽一端的槽壁上凹设有沿所述转轴件的轴向延伸的限位滑槽,所述阻尼件可轴向滑动地设于所述限位滑槽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所述转轴件上,并设于所述阻尼件的远离所述阻尼部的一端;
所述压缩弹簧与所述阻尼件相抵,以驱使所述阻尼件向靠近所述阻尼部的方向滑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的远离所述阻尼部的一端设有一润滑垫圈,所述润滑垫圈活动地套设在所述转轴件上,并夹持在所述转动块与所述转动槽的一端槽壁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藏间室的内壁上凸设有卡装块,所述支撑臂的底部凹设有卡装槽,所述支撑臂通过所述卡装槽可拆卸地卡接并支撑在所述卡装块上,以使所述支撑臂固定在所述储藏间室的内侧壁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还包括隔板和固定层架;
所述隔板竖立在所述储藏间室内部;
所述固定层架水平地布置在所述储藏间室内,并位于所述翻转层架的一侧;所述固定层架的远离所述翻转层架的一侧固定在所述箱胆的内壁上;所述固定层架的靠近述翻转层架的一侧支撑在所述隔板的顶部;
在所述翻转层架翻转至水平位置时,所述翻转层架的远离所述支撑臂的端部能够抵靠在所述隔板的顶端,且所述固定层架和所述翻转层架位于同一平面上并水平相接。
CN202320696769.6U 2023-03-31 2023-03-31 冰箱 Active CN219572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96769.6U CN219572385U (zh) 2023-03-31 2023-03-31 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96769.6U CN219572385U (zh) 2023-03-31 2023-03-31 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72385U true CN219572385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48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96769.6U Active CN219572385U (zh) 2023-03-31 2023-03-31 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723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37651B1 (en) Refrigerator
US9097457B2 (en) Refrigerator
US9170043B2 (en) Refrigerator
US9291385B2 (en) Refrigerator
US8162421B2 (en) Refrigerator
US20130119844A1 (en) Refrigerator
US6742855B2 (en) Freezer tip out bin
US9562714B2 (en) Refrigerator
US6799818B2 (en) Tiltable storage module for refrigerator
CN214892059U (zh) 一种冰箱
EP2245400B1 (en) Refrigerator with a door hinge assembly
CN219572385U (zh) 冰箱
CN219841694U (zh) 冰箱
CN219693641U (zh) 冰箱
CN220931448U (zh) 冰箱
CN220959069U (zh) 冰箱
JP2021096009A (ja) 冷蔵庫
WO2005121669A1 (ja) 冷蔵庫
CN219347007U (zh) 用于冰箱的瓶座和冰箱
EP2588820B1 (en) Refrigerator
CN212253310U (zh) 一种冰箱
CN115218587B (zh) 冰箱
JP7436402B2 (ja) 冷蔵庫
CN209893767U (zh) 冰箱及其储物装置
JP2538405B2 (ja) 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