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93013U - 一种车灯模组及车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灯模组及车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93013U
CN219693013U CN202321350320.0U CN202321350320U CN219693013U CN 219693013 U CN219693013 U CN 219693013U CN 202321350320 U CN202321350320 U CN 202321350320U CN 219693013 U CN219693013 U CN 2196930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low beam
light
lens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5032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佳缘
周浩
张洁
吴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5032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930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93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930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灯模组及车灯,涉及汽车照明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车灯模组,包括呈一体结构且并列排布的主近光模组、远光模组和辅近光模组;车灯模组还包括透镜,透镜具有入光面和出光面,透镜设置于主近光模组、远光模组和辅近光模组的同一侧,以使主近光光源、远光光源和辅近光光源发出的入射光线经主近光反射镜、远光反射镜和辅近光反射镜的反射由透镜的入光面入射并经出光面出射形成照明光型。上述设计得到的车灯模组,其结构简单、安装便利,使车灯模组实现了远光模组、主近光模组和辅近光模组的一体结构,减少了车灯体积的同时使其造型设计更加多样化。

Description

一种车灯模组及车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照明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灯模组及车灯。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车辆大灯通过设置实现车灯造型的多样化。如今,人们对车辆的造型要求越来越高。其中,车灯的造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不仅越来越重视车灯的小型化,也越来越重视车灯在造型上的多样化。
现有的车灯模组多设计为单独实现远光功能或近光功能,使远光模组和近光模组分别设置于车灯中,导致车灯体积较大或造型单一。因此亟需一种既能够减小车灯体积、提高车灯造型多样化的车灯模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灯模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车灯车灯体积较大或造型单一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车灯模组,包括呈一体结构且并列排布的主近光模组、远光模组和辅近光模组,主近光模组包括主近光光源和主近光反射镜;远光模组包括远光光源和远光反射镜,辅近光模组包括辅近光光源和辅近光反射镜;
车灯模组还包括透镜,透镜具有入光面和出光面,入光面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入光子面;主近光模组、远光模组和辅近光模组分别与透镜的入光子面对应设置,以使主近光光源、远光光源和辅近光光源发出的光线经主近光反射镜、远光反射镜和辅近光反射镜的反射由透镜的入光面入射并经出光面出射后形成照明光型。
可选地,入光子面为多个并列排布的凸面,多个凸面分别与主近光模组、远光模组和辅近光模组一一对应,且透镜的入光面及相邻于入光面的上下两侧面均布有花纹结构。
可选地,透镜设于透镜支架内,透镜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用于穿设连接件。
可选地,车灯模组还包括散热器、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散热器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上对应开设有多个第三安装孔,固定件依次穿过第一线路板和散热器、以及第二线路板和散热器,以使第一线路板、第二线路板分别固定于散热器上。
可选地,车灯模组还包括反射镜支架,反射镜支架上开设有多个第四安装孔,第四安装孔分别与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对应,固定件用于将反射镜支架分别与第一线路板、第二线路板和散热器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
可选地,散热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五安装孔,第五安装孔与第一安装孔相对应,固定件依次穿过散热器和透镜支架,以使散热器与透镜支架固定连接。
可选地,散热器上设有多个挡板,多个挡板位于透镜的入光面和反射镜支架之间,且多个挡板的相对两侧布设有锯齿花纹结构;多个挡板用于将主近光模组、远光模组和辅近光模组所分别对应的入光子面两两隔开。
可选地,锯齿花纹结构包括多个锯齿,相邻两锯齿之间的角度范围为10度至40度。
可选地,散热器靠近透镜支架的一侧套设有铁板结构,铁板结构具有多条镂空结构,以改变外部光线。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灯,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的车灯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灯模组包括呈一体结构且并列排布的主近光模组、远光模组和辅近光模组,这样的设置使车灯的近光模组和远光模组设为一体结构,减少了车灯模组所占空间,实现了车灯小型化及造型多样化;主近光模组包括主近光光源和主近光反射镜;远光模组包括远光光源和远光反射镜,辅近光模组包括辅近光光源和辅近光反射镜,以使一体化车灯模组实现近光点亮和远光点亮;
车灯模组还包括透镜,透镜具有入光面和出光面,主近光模组、远光模组和辅近光模组分别与透镜的入光面对应设置,以使主近光光源、远光光源和辅近光光源发出的入射光线分别经主近光反射镜、远光反射镜和辅近光反射镜的反射由透镜的入光面入射并经出光面出射形成照明光型,既实现了车灯的点亮,同时主近光模组、远光模组和辅近光模组三者并列排布设置,也能够使得车灯模组减少上下方向的尺寸,实现了车灯市场对于窄开口出光的造型要求。上述设计得到的车灯模组,其结构简单、安装便利,使车灯模组实现了远光模组、主近光模组和辅近光模组的一体结构,减少了车灯体积的同时使其造型设计更加多样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灯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灯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灯模组的爆炸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透镜支架与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透镜与远光模组、主近光模组和辅近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透镜与铁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车灯模组;110-主近光模组;111-主近光光源;112-主近光反射镜;120-远光模组;121-远光光源;122-远光反射镜;130-辅近光模组;131-辅近光光源;132-辅近光反射镜;140-透镜;141-入光面;142-出光面;143-花纹结构;150-透镜支架;151-第一安装孔;160-散热器;161-第二安装孔;162-第五安装孔;163-挡板;164-锯齿花纹结构;170-第一线路板;171-第二线路板;172-第三安装孔;180-反射镜支架;181-第四安装孔;190-铁板结构;a-光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和图5,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车灯模组100,包括呈一体结构且并列排布的主近光模组110、远光模组120和辅近光模组130,主近光模组110包括主近光光源111和主近光反射镜112;远光模组120包括远光光源121和远光反射镜122,辅近光模组130包括辅近光光源131和辅近光反射镜132;
车灯模组100还包括透镜140,透镜140具有入光面141和出光面142,主近光模组110、远光模组120和辅近光模组130分别与透镜140的入光面141对应设置,以使主近光光源111、远光光源121和辅近光光源131发出的光线经主近光反射镜112、远光反射镜122和辅近光反射镜132的反射由透镜140的入光面141入射并经出光面142出射后形成照明光型。
具体的,该车灯模组100内具有主近光模组110、远光模组120和辅近光模组130,三者共同实现车灯模组100的远光点亮状态和近光点亮状态;且主近光模组110、远光模组120和辅近光模组130依次并列排布,且合为一体结构。
其中,主近光模组110包括主近光光源111和主近光反射镜112;远光模组120包括远光光源121和远光反射镜122,辅近光模组130包括辅近光光源131和辅近光反射镜132,其中主近光光源111、辅近光光源131和远光光源121的发光面与相应的反射面对应设置,以使出射的光线经过相应的反射镜的反射面发生反射。
透镜140的入光面141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入光子面,其中入光子面可以是对光线具有准直作用的单向拉伸面;远光模组120、主近光模组110和辅近光模组130分别与相应的入光子面对应设置,以使主近光光源111、辅近光光源131和远光光源121出射的光线先分别经过相应的反射镜的反射面发生反射,再分别射入透镜140所对应的入光子面,并经出光面142出射形成照明光型,从而实现了该车灯模组100在一体结构下实现远光点亮和近光点亮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主近光模组110、远光模组120和辅近光模组130三者并列排列设置,并使三者共用同一个透镜140,既实现了一体化的设置,使该车灯模组100的体积实现了小型化,同时一体化的设计更便于车灯的造型设计,提高了车灯造型的多样化。
第二,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主近光模组110、远光模组120和辅近光模组130的并列排列,使车灯模组100的上下尺寸减小,配合尺寸对应的透镜140,能够实现车灯市场对窄开口出光造型的需求。
第三,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近光模组110、远光模组120和辅近光模组130三者一体结构,共用了散热器160、透镜140、反射镜支架180等部件,使模组的安装较为简单,提高了安装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灯模组100包括呈一体结构且并列排布的主近光模组110、远光模组120和辅近光模组130,这样的设置使车灯的近光模组和远光模组120设为一体结构,减少了车灯模组100所占空间,实现了车灯小型化及造型多样化;主近光模组110包括主近光光源111和主近光反射镜112;远光模组120包括远光光源121和远光反射镜122,辅近光模组130包括辅近光光源131和辅近光反射镜132,以使一体化车灯模组100实现近光点亮和远光点亮;
车灯模组100还包括透镜140,透镜140具有入光面141和出光面142,主近光模组110、远光模组120和辅近光模组130分别与透镜140的入光面141对应设置,以使主近光光源111、远光光源121和辅近光光源131发出的入射光线分别经主近光反射镜112、远光反射镜122和辅近光反射镜132的反射由透镜140的入光面141入射并经出光面142出射形成照明光型,既实现了车灯的点亮,同时主近光模组110、远光模组120和辅近光模组130三者并列排布设置,也能够使得车灯模组100减少上下方向的尺寸,实现了车灯市场对于窄开口出光的造型要求。上述设计得到的车灯模组100,其结构简单、安装便利,使车灯模组100实现了远光模组120、主近光模组110和辅近光模组130的一体结构,减少了车灯体积的同时使其造型设计更加多样化。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4和图5所示,透镜140的入光面141具有多个并列排布的凸面,多个凸面分别与主近光模组110、远光模组120和辅近光模组130一一对应,且透镜140的入光面141及相邻于入光面141的上下两侧面均布有花纹结构143。
具体的,透镜140采用透明材质的塑料,常用PMMA或PC材质,且整体较薄;透镜140的入光面141具有多个朝向主近光模组110、远光模组120以及辅近光模组130的凸面,多个凸面并列排布,且多个凸面分别与主近光模组110、远光模组120和辅近光模组130一一对应;相应地,如图4所示,透镜140的出光面142也具有朝向出光方向设置的凸面,其与入光面141的凸面相对应,也具有对光线的会聚作用;示例地,出光面142为由其竖直方向上的截线沿其水平方向上的截线拉伸形成的曲面,实现对光线的竖直单方向准直。透镜140的入光面141具有均匀设置的花纹结构143,且透镜140相邻于入光面141的上下两侧面也同样均匀设有花纹结构143。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该花纹结构143为条纹或皮纹。
通过透镜140双色注塑成型,使透镜140整体较薄,降低了生产成本;而采用透明材质制作透镜140,利于光线传播。透镜140的入光面141和出光面142上具有多个凸面,能够更好的将光线进行会聚,示例地,入光面141为由其水平方向上的截线沿其竖直方向上的截线拉伸形成的曲面,实现水平单方向准直;而出光面142为由其竖直方向上的截线沿其水平方向上的截线拉伸形成的曲面,实现竖直单方向准直。透镜140的入光面141均布有花纹结构143,入光面141的花纹结构143可以改变光路a,从而满足出光均匀化的车灯设计需求;而透镜140相邻于入光面141的上下两侧面也同样均匀设有花纹结构143,这样的花纹结构143则可以用来减少杂散光。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透镜140设于透镜支架150内,透镜支架150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151,第一安装孔151用于穿设连接件。
具体的,透镜140设于透镜支架150内,透镜支架150的两端分别设有凸耳,而凸耳内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151,第一安装孔151内能够穿设连接件。
通过透镜支架150的设置,能够对透镜140起到一定的支撑及保护作用;同时透镜支架150上设有的第一安装孔151,能够实现将透镜140及透镜支架150与其余零部件组合安装,提高了该车灯模组100的连接稳定性,同时也使安装过程更加简便,提高了安装效率。
示例的,如图2和图3所示,车灯模组100还包括散热器160、第一线路板170和第二线路板171,散热器160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161,第一线路板170和第二线路板171上对应开设有多个第三安装孔172,固定件依次穿过第一线路板170和散热器160、以及第二线路板171和散热器160,以使第一线路板170、第二线路板171分别固定于散热器160上。
具体的,车灯模组100还包括散热器160、第一线路板170和第二线路板171。散热器160用于实现对车灯模组100散热,而第一线路板170和第二线路板171则用于实现光源的点亮。其中散热器160的一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161,而第一线路板170和第二线路板171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三安装孔172,且第二安装孔161与第三安装孔172相对应。通过将第一线路板170和第二线路板171共同安装于散热器160的一面,并分别安装固定件,以使固定件依次穿过第三安装孔172和第二安装孔161并完成固定,使第一线路板170、第二线路板171分别固定于散热器160上。
通过将第一线路板170和第二线路板171分别固定于散热器160上,使得第一线路板170、第二线路板171与散热器160具有直接且最大面积的接触,提高了对第一线路板170、第二线路板171的散热效率;同时第二安装孔161和第三安装孔172的设置,能够实现将第一线路板170、第二线路板171与散热器160分别组合安装,提高了该车灯模组100的连接稳定性,同时也使安装过程更加简便,提高了安装效率。
示例的,如图2和图3所示,车灯模组100还包括反射镜支架180,反射镜支架180上开设有多个第四安装孔181,第四安装孔181分别与第二安装孔161和第三安装孔172对应,固定件用于将反射镜支架180分别与第一线路板170、第二线路板171和散热器160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
具体的,车灯模组100还包括反射镜支架180,反射镜支架180包括两部分,其分别与第一线路板170和第二线路板171的设置情况相对应;反射镜支架180上开设有多个第四安装孔181,第四安装孔181分别与第一线路板170和第二线路板171上的第三安装孔172相对应,同样的,第四安装孔181也与散热器160上的第二安装孔161相对应。当固定件依次穿设于第四安装孔181、第三安装孔172和第二安装孔161时,能够实现将反射镜支架180、第一线路板170和第二线路板171、散热器160依次连接为一体结构。
通过反射镜支架180的设置,能够使主近光模组110、远光模组120和辅近光模组130的反射镜固定安装更加稳定;同时,第四安装孔181的设置,能够实现将反射镜支架180分别与第一线路板170、第二线路板171及散热器160分别组合安装的过程,提高了该车灯模组100的连接稳定性,同时也使安装过程更加简便,提高了安装效率。
示例的,如图2和图3所示,散热器160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五安装孔162,第五安装孔162与第一安装孔151相对应,固定件依次穿过散热器160和透镜支架150,以使散热器160与透镜支架150固定连接。
具体的,散热器160的左右两端设有两凸耳,两凸耳处开设有第五安装孔162,以用于穿设固定件。散热器160的左右两端的第五安装孔162分别与透镜支架150的左右两端的第一安装孔151相适配,以使散热器160与透镜支架150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
通过第五安装孔162的设置,能够实现将散热器160与透镜支架150组合安装的过程,以使车灯模组100整体呈一体结构,提高了该车灯模组100的连接稳定性,同时也使安装过程更加简便,提高了安装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散热器160上设有多个挡板163,多个挡板163位于透镜140的入光面141和反射镜支架180之间,且多个挡板163的相对两侧布设有锯齿花纹结构164,如图6所示;多个挡板163用于将主近光模组110、远光模组120和辅近光模组130所分别对应的入光子面两两隔开。
具体的,散热器160的一面上分别叠设有线路板和反射镜支架180,而反射镜支架180的一侧设有透镜140,反射镜与透镜140之间则依次设有多个挡板163;这些挡板163垂直设置于散热器160上,并依次将主近光模组110、远光模组120和辅近光模组130所分别对应的入光子面两两隔开。每个挡板163的相对两侧均设有锯齿花纹结构164,同时,散热器160设置反射支架的一面也设有锯齿花纹结构164。
通过将散热器160的表面和挡板163上设置锯齿花纹结构164,当光源发出的光线打在散热器160的锯齿花纹挡板163上时,通过锯齿花纹结构164的反射使光线改变光路a能够打在对应的透镜140入光面141上,以减少窜光干涉,减少杂散光的影响;而挡板163依次将主近光模组110、远光模组120和辅近光模组130所分别对应的入光子面两两隔开,使得每一组光源对应一组反射镜和单独的入光面141,不需要改变其他光学元件的结构,使该车灯模组100的结构更加简洁。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锯齿花纹结构164包括多个锯齿,相邻两锯齿之间的角度范围为10度至40度。
具体的,如图6所示,锯齿花纹的相邻两个锯齿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夹角θ,夹角θ设有一定的角度,在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中,相邻两个锯齿之间的夹角θ角度范围为10度至40度,例如10度、20度等。通过这样的角度设置,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串光引起的互相干涉,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串光干涉,减弱杂散光的影响。
示例的,如图1和图7所示,散热器160靠近透镜支架150的一侧套设有铁板结构190,铁板结构190具有多条镂空结构,以改变外部光线。
具体的,散热器160靠近透镜支架150的一侧套设有铁板结构190,该铁板结构190上均布有多条镂空结构。当汽车停放于室外时,太阳光线可以通过透镜140聚焦在车灯模组100内,因温度过高产生灼烧导致车灯模组100损坏,而套设有铁板结构190,则能够将外界射入的光线改变,防止聚焦。
通过铁板结构190的设置,能够改变外部光线,减弱太阳光线聚焦现象,提高了该车灯模组100的使用寿命及使用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灯,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的车灯模组100。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的车灯(图中未示出),包括如上所述的车灯模组100,由车灯模组100及其他部件共同组成。该车灯既能够实现远光模组120、主近光模组110和辅近光模组130的一体结构,减少了车灯体积的同时使其造型设计更加多样化。同时形成的光线不容易存在杂散光,提高了车灯的出光质量。而车灯模组100的具体结构及有益效果已在上文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一体结构且并列排布的主近光模组、远光模组和辅近光模组,所述主近光模组包括主近光光源和主近光反射镜;所述远光模组包括远光光源和远光反射镜,所述辅近光模组包括辅近光光源和辅近光反射镜;
所述车灯模组还包括透镜,所述透镜具有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入光面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入光子面;所述主近光模组、远光模组和辅近光模组分别与透镜的入光子面对应设置,以使所述主近光光源、远光光源和辅近光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所述主近光反射镜、远光反射镜和辅近光反射镜的反射由所述透镜的入光面入射并经所述出光面出射后形成照明光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子面为多个并列排布的凸面,多个所述凸面分别与所述主近光模组、远光模组和辅近光模组一一对应,且所述透镜的入光面及相邻于所述入光面的上下两侧面均布有花纹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设于透镜支架内,所述透镜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穿设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灯模组还包括散热器、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所述散热器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线路板和所述第二线路板上对应开设有多个第三安装孔,固定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线路板和所述散热器、以及所述第二线路板和所述散热器,以使所述第一线路板、所述第二线路板分别固定于所述散热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灯模组还包括反射镜支架,所述反射镜支架上开设有多个第四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分别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对应,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反射镜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第二线路板和所述散热器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五安装孔,所述第五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应,固定件依次穿过所述散热器和所述透镜支架,以使所述散热器与所述透镜支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上设有多个挡板,多个挡板位于所述透镜的入光面和所述反射镜支架之间,且多个所述挡板的相对两侧布设有锯齿花纹结构;多个所述挡板用于将所述主近光模组、远光模组和辅近光模组所分别对应的所述入光子面两两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花纹结构包括多个锯齿,相邻两锯齿之间的角度范围为10度至40度。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靠近所述透镜支架的一侧套设有铁板结构,所述铁板结构具有多条镂空结构,以改变外部光线。
10.一种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灯模组。
CN202321350320.0U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车灯模组及车灯 Active CN219693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0320.0U CN219693013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车灯模组及车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0320.0U CN219693013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车灯模组及车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93013U true CN219693013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68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50320.0U Active CN219693013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车灯模组及车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930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16396B (zh) 光源模块以及车辆用灯具
KR101500759B1 (ko) 자동차 후방 콤비네이션 램프의 후방 적재된 led 모듈
US20200292147A1 (en) Lamp and vehicle having same
JP5010865B2 (ja) 自動車用の照明装置または表示装置
JP4047266B2 (ja) 灯具
CN109937321B (zh) 前灯装置
KR20090126190A (ko) 자동차 후방 콤비네이션 램프의 측방-적재된 led 모듈
CN111396824A (zh) 车灯光学元件、车灯模组、车辆前照灯及车辆
KR101092693B1 (ko) 헤드램프용 led 광학장치
CN219693013U (zh) 一种车灯模组及车灯
CN112135997B (zh) 一种矩阵式车灯光学装置、车灯及车辆
JP4565653B2 (ja) 車両用led灯具
CN110186008A (zh) 车辆照明单元及车辆照明车灯
CN213712961U (zh) 一种汽车大灯灯泡
CN219867530U (zh) 一种具有伴随点亮功能的远光模组及车灯
CN217952145U (zh) 近光车灯模组及车辆灯具
CN218565288U (zh) 一种聚光反光led灯具
CN219775522U (zh) 照明模块、灯装置以及车辆
CN211289908U (zh) 远近光照明模组
CN210511468U (zh) 透光镜及汽车灯具
CN218032949U (zh) 车灯
CN219623882U (zh) 一种车灯模组及车灯
CN219222182U (zh) 光学模组及车灯
CN219623862U (zh) 一种照明模组以及车灯
CN212132313U (zh) 车灯光学元件组件、车辆照明装置、车灯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