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92880U - 拍摄杆 - Google Patents

拍摄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92880U
CN219692880U CN202321077495.9U CN202321077495U CN219692880U CN 219692880 U CN219692880 U CN 219692880U CN 202321077495 U CN202321077495 U CN 202321077495U CN 219692880 U CN219692880 U CN 2196928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trut
photographing
supporting rod
adap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7749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骆翰军
周圣武
郑春光
江伟鑫
张海林
王祥森
林显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ouzh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ouzh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ouzh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ouzh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7749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928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928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928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拍摄杆,拍摄杆包括杆体、手柄和转接件,杆体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二支杆可活动设置于第一支杆内以使得杆体能够伸长和缩短;当第二支杆被限制在第一支杆内时,第二支杆不可相对第一支杆俯仰摆动,当第二支杆伸出第一支杆并伸长至预设位置时,第二支杆能够相对第一支杆俯仰摆动,手柄与第一支杆连接,转接件与第二支杆连接并用于外接拍摄设备。由于拍摄杆在非工作状态时,可转动的第二支杆能够被完全收纳,解决了第二支杆容易被误碰触而转动与其他物体碰撞,导致拍摄杆损坏的问题。同时,可转动的第二支杆完全被收纳后,减少了拍摄杆的占用空间,携带更方便。

Description

拍摄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拍摄杆。
背景技术
拍摄杆一般是设置有可调节拍摄角度的转动部件和可伸缩杆体,转动部件和可伸缩杆体转动连接,以使得转动部件和可伸缩杆体的夹角在预设范围内可调。然而,传统的拍摄杆在非工作状态时,转动部件容易被误触碰而转动,导致转动部件与其他物体碰撞,进而导致拍摄杆损坏,且转动部件非工作状态时占用空间较大,携带不方便。
例如CN217273224U公开了一种拍摄杆,其包括转动部件和可伸缩杆体,转动部件还包括夹持机构和航向电机,转动部件与可伸缩杆体转动连接,以使得转动部件和可伸缩杆体的夹角在预设范围内可调。但是,由于拍摄杆在非工作状态时,转动部件容易被误触碰而转动,导致转动部件与其他物体碰撞,进而导致拍摄杆损坏,且转动部件非工作状态时占用空间较大,携带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拍摄杆,以解决由于拍摄杆在非工作状态时,转动部件容易被误触碰而转动,导致转动部件与其他物体碰撞,进而导致拍摄杆损坏,且转动部件非工作状态时占用空间较大,携带不方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拍摄杆,包括:
杆体,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可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杆内以使得所述杆体能够伸长和缩短;当所述第二支杆被限制在所述第一支杆内时,所述第二支杆不可相对所述第一支杆俯仰摆动,当所述第二支杆伸出所述第一支杆并伸长至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杆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支杆俯仰摆动;
手柄,与所述第一支杆连接;
转接件,与所述第二支杆连接并用于外接拍摄设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杆包括安装座、转动轴和转动杆,所述安装座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杆内,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安装座和所述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第一支杆的端部与所述转接件连接;其中,当所述安装座带动所述转动轴伸出所述第一支杆时,所述转动杆能够绕所述转动轴俯仰摆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转动杆的轴向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转动杆的轴向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设置有轴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转动杆设置有轴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第一滑槽轴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杆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凸棱,所述凸棱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所述转动轴由所述第一滑槽的一侧穿过但不突出于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设置有弹性凸块,所述第一支杆远离所述手柄的端设置有限位孔,当所述安装座带动所述弹性凸块伸长至所述限位孔时,所述转动杆沿所述杆体轴向的移动被限制,所述转动杆能够绕所述转动轴俯仰摆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杆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支杆俯仰摆动至少90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杆内部设置有收容腔,所述第二支杆能够完全收纳于所述收容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杆包括多个可活动设置的分杆,多个所述分杆首尾相连,相邻两个所述分杆中的一者能收纳另一者,以使得所述第一支杆能够伸长和缩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包括支撑座和多个支撑腿,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第一支杆连接,多个所述支撑腿与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多个所述支撑腿能够折叠和展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接件包括转接头和转接座,所述转接头与所述第二支杆远离所述第一支杆的端部连接,所述转接座与所述转接头转动连接以在横拍姿态与竖拍姿态之间切换,所述转接座用于外接拍摄设备。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拍摄杆,由于拍摄杆在非工作状态时,可转动的第二支杆能够完全收纳于第一支杆的收容腔内,解决了第二支杆容易被误碰触而转动,导致第二支杆与其他物体碰撞,进而导致拍摄杆损坏的问题。同时,可转动的第二支杆完全被收纳后,减少了拍摄杆的占用空间,携带更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拍摄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拍摄杆工作时俯仰摆动后的状态图;
图3为图1所示拍摄杆非工作时的收纳状态图;
图4为图1所示杆体区域A沿轴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杆体区域A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第一支杆沿径向的剖视图;
图7为图1所示转接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拍摄杆;
10-手柄;20-杆体;30-转接件;
110-支撑座;120-支撑腿;130-支撑脚;210-第一支杆;211-凸棱;212-分杆;213-收容腔;214-限位孔;220-第二支杆;221-安装座;2211-第一滑槽;2212-弹性凸块;222-转动轴;223-转动杆;2231-第二滑槽;310-转接头;320-快装座;330-快装板;331-第一磁性件;332-板体;333-凹槽;340-卡接座;341-卡接件;342-触控件;343-第二磁性件;344-座体。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拍摄杆1,拍摄杆1作为一种拍摄辅助装置。用户可以通过拍摄杆1来固定拍摄设备并且可以俯仰调节拍摄设备的拍摄角度。具体地,用户可以使用拍摄杆1和拍摄设备完成VLOG拍摄,需要说明的是,拍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相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摄像机。
拍摄杆1包括手柄10、杆体20和转接件30。杆体20与手柄10连接,转接件30与杆体20远离手柄10的端部连接,手柄10用于供用户握持,转接件30用于安装拍摄设备,在利用拍摄杆1拍摄时,用户可以在握持手柄10时使用转接件30末端安装的拍摄设备来进行拍摄。
手柄10可以展开和折叠,展开时可以支撑在支撑面上,折叠时可用于供用户手持以利用拍摄设备拍摄。手柄10包括支撑座110和多个支撑腿120,支撑座110与杆体20连接,多个支撑腿120与支撑座110转动连接。图1示意了多个支撑腿120能够在转动过程中相互远离以使得手柄10被切换至展开状态,展开状态的多个支撑腿120能够将杆体20支撑在平整或者不平整的支撑面上。且图2示意了多个支撑腿120还能够在转动过程中相互靠近以使得手柄10被切换至折叠状态,折叠状态的多个支腿120贴靠于杆体20的外表面以减少手柄10的径向尺寸,从而便于人手握持来完成拍摄。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座110还与杆体20的外表面活动连接,以使得支撑座110能够沿杆体20轴向滑动。图1示意了支撑座110沿杆体20向远离转接件30的一侧滑动以带动多个支撑腿120相互远离,以使得手柄10被切换至展开状态,此时支撑座110与杆体20轴向上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拍摄杆1的整体轴向长度变长。且图2示意了支撑座110沿杆体20向靠近转接件30的一侧滑动以带动多个支撑腿120相互靠近,以使得手柄10被切换至折叠状态,便于人手握持来完成拍摄,此时支撑座110与杆体20轴向上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支撑座110与杆体20也可以设置为固定连接并不可相对滑动,本实用新型对支撑座110与杆体20之间的连接方式不作任何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手柄10还包括多个支撑脚130。支撑脚130与杆体20转动连接,支撑腿120与支撑脚130远离杆体20的端部连接。当支撑座110带动多个支撑腿120相互远离以使得手柄10切换至展开状态时,支撑脚130用于打开多个支撑腿120;当支撑座110带动多个支撑腿120靠近时以使得手柄10切换至折叠状态时,支撑脚130用于收拢多个支撑腿120,折叠后的多个支撑腿120贴靠于杆体20的外表面。
具体地,支撑脚130的数量与支撑腿120的数量相适应,即当支撑腿120数量为一个时,此时支撑脚130的数量也为一个,或者当支撑腿120数量为三个时,此时支撑脚130的数量也为三个。需要说明的是,支撑腿120和支撑脚13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等,故本实用新型对于支撑腿120和支撑脚130的数量不作任何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不考虑将手柄10展开支撑在支撑面使用时,手柄10也可以设置为不可展开,此时拍摄杆1可以作为自拍杆使用。
杆体20能够沿轴向伸长和缩短,以调整拍摄杆1拍摄时的握持长度和竖向高度。杆体20能够由图2所示伸长状态切换至图3所示缩短状态,折叠后的手柄10还可以在拍摄杆1收纳时减少占用空间,以使得拍摄杆1在收纳状态时占用的整体空间更小,方便用户收纳,便于携带。图3示意了拍摄杆1处于收纳状态时,杆体20缩短至最小长度,同时手柄10折叠后紧贴杆体20,以使得拍摄杆1整体的占用空间更小,方便用户收纳和携带。
图1示意了杆体20包括第一支杆210和第二支杆220,第一支杆210与手柄10连接,第二支杆220与第一支杆210远离手柄的端部连接并活动设置于第一支杆210内,从而实现杆体20在轴向上的伸长和缩短。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杆210包括多个分杆212,多个分杆212首尾相连并且相邻两个分杆212中的一者能够活动设置于另一者内,图4示意了分杆212内部设置有收容腔213,用于收纳相邻分杆212。其中,与第二支杆220相连的分杆212用于收纳第二支杆220,使得杆体20在收纳状态时占的空间更小。需要说明的是,分杆21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等,本实用新型对分杆212的具体数量不作任何限定。
参考图2,第二支杆220能够绕第一支杆210俯仰摆动,以调整拍摄杆1拍摄时拍摄设备的拍摄角度。当第二支杆220伸出第一支杆210并伸长至预设位置时(预设位置取决于第二支杆220活动设置于第一支杆210内的最大深度),第二支杆220能够相对第一支杆210俯仰摆动;当第二支杆220被限制在第一支杆210内时,第二支杆220的转动被限制,不可相对第一支杆俯仰摆动,从而解决拍摄杆1在非工作状态时,可转动的第二支杆220容易被误触碰而转动与其他物体碰撞,导致拍摄杆1损坏的问题。
参考图5,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支杆220包括安装座221、转动轴222和转动杆223,安装座221活动设置于第一支杆210内,转动轴222活动设置于安装座221和转动杆223之间,转动杆223与转动轴222转动连接,转动杆223远离转动轴222的端部与转接件30连接。当安装座221完全伸出第一支杆210并且带动转动轴222伸出第一支杆210时,转动杆223能够绕转动轴222俯仰摆动,进而实现第二支杆220相对第一支杆210的俯仰摆动。需要说明的是,只要能够实现第二支杆220与第一支杆210的转动连接并使第二支杆220活动设置于第一支杆210内以使杆体20伸缩的连接结构方案皆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包括但不限于球头连接、铰接、铆接。
在一实施例中,安装座221的轴向长度小于转动杆223的轴向长度,避免当第二支杆220相对第一支杆210俯仰转动至最大角度时,转接件30与第一支杆210因距离过近而产生干涉,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转动杆223轴向长度的增加会确保转接件30安装的拍摄设备的俯仰调节角度进一步增加。一实施例中,第二支杆220相对第一支杆210的最大俯仰摆动角度大于等于90度,以确保转接件30安装的拍摄设备能够在正拍和俯拍之间进行角度调节。需要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支杆220相对第一支杆210的最大俯仰摆动角度也可以设置为小于90度,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过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5,安装座221的外表面设置有轴向延伸的第一滑槽2211,转动杆223的外表面设置有轴向延伸的第二滑槽2231,第一滑槽2211和第二滑槽2231轴向相对设置。图6示意了第一支杆210内部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凸棱211,凸棱211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槽2211和第二滑槽2231,以使得第二支杆220能够活动设置于第一支杆210内,转动轴222由第一滑槽2211的一侧穿过但不突出于第一滑槽2211的槽底,避免对第二支杆220活动设置于第一支杆210造成干涉。第一滑槽2211、第二滑槽2231和凸棱211的外形结构可以设置为相互匹配,例如可以都是弧形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滑槽2211、第二滑槽2231和凸棱211的外形结构相互匹配,具体的外形结构还可以是方形结构、三角形结构等,故本实用新型对于第一滑槽2211、第二滑槽2231和凸棱211的外形结构不作任何限制。
进一步地,安装座221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弹性凸块2212,第一支杆210远离手柄10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对应的限位孔214,弹性凸块2212和限位孔214轴向相对设置,当安装座221带动转动轴222伸出第一支杆210并且安装座221上的弹性凸块2212滑动至预设位置时(预设位置取决于第二支杆220活动设置于第一支杆210内的最大深度),弹性凸块2212与限位孔214配合限制了第二支杆220在杆体20轴向上的移动,保证工作时第二支杆220的径向转动不会被第一支杆210限制。当弹性凸块2212离开限位孔214时,第二支杆220沿轴向移动的限制被取消,此时第二支杆220可活动设置于第一支杆210内。弹性凸块2212与限位孔214的外形相对应,当弹性凸块2212的外形结构是圆柱体,限位孔214则是与弹性凸块2212横截面对应的圆形,以使得弹性凸块2212沿杆体20轴向移动至设定位置时,弹性凸块2212刚好沿着限位孔214边缘进入限位孔214内部,从而限制第二支杆220活动设置于第一支杆210内。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凸块2212的外形结构还可以是长方体、三角体等,限位孔214则是与弹性凸块2212横截面对应的长方形、三角形等,故本实用新型对于弹性凸块2212和限位孔214的外形结构不做任何限制。
参考图7,转接件30包括转接头310和快装座320,转接头310与杆体20远离手柄10的端部连接,快装座320与转接头310转动连接,以使得拍摄杆1能够在横拍姿态和竖拍姿态之间切换。
在一实施例中,快装座320包括快装板330和卡接座340,卡接座340与转接头310转动连接,以使得拍摄杆1能够在横拍姿态和竖拍姿态之间切换,快装板330与卡接座340通过卡接配合连接,快装板330用于固定拍摄设备。
快装板330包括第一磁性件331和板体332,第一磁性件331安装于板体332内,板体332内部设置有凹槽333,卡接座340包括触控件342、第二磁性件343和座体344,触控件342和第二磁性件343安装于座体344内,座体344远离转接头310的一侧设置有卡接件341,当快装板330和卡接座340靠近时,第一磁性件331和第二磁性件343磁性相吸并带动卡接件341进入凹槽333内,以使得拍摄设备能够通过快装板330和卡接座340之间的卡接配合固定在转接头310上。当拍摄设备需要从拍摄杆1拆离时,用户按下触控件342后,快装板330和卡接座340之间的卡接配合被取消,进而实现拍摄设备的快装和快拆。需要说明的是,凹槽333的外形可以是矩形、圆形、三角形等,本实用新型对凹槽333的外观结构不作任何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转接件30也可以不设置转接座320,此时转接头310可以直接固定拍摄设备,转接头310固定拍摄设备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锁紧轴、魔术贴、磁吸等,本实用新型对转接件30固定拍摄设备的连接方式不作任何限定。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拍摄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杆体,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可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杆内以使得所述杆体能够伸长和缩短;当所述第二支杆被限制在所述第一支杆内时,所述第二支杆不可相对所述第一支杆俯仰摆动,当所述第二支杆伸出所述第一支杆并伸长至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杆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支杆俯仰摆动;
手柄,与所述第一支杆连接;
转接件,与所述第二支杆连接并用于外接拍摄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杆包括安装座、转动轴和转动杆,所述安装座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杆内,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安装座和所述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第一支杆的端部与所述转接件连接;其中,当所述安装座带动所述转动轴伸出所述第一支杆时,所述转动杆能够绕所述转动轴俯仰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摄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转动杆的轴向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摄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设置有轴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转动杆设置有轴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第一滑槽轴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杆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凸棱,所述凸棱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所述转动轴由所述第一滑槽的一侧穿过但不突出于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底。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摄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设置有弹性凸块,所述第一支杆远离所述手柄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孔,当所述安装座带动所述弹性凸块伸长至所述限位孔时,所述转动杆沿所述杆体轴向的移动被限制,所述转动杆能够绕所述转动轴俯仰摆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杆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支杆俯仰摆动至少9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内部设置有收容腔,所述第二支杆能够完全收纳于所述收容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包括多个可活动设置的分杆,多个所述分杆首尾相连,相邻两个所述分杆中的一者能收纳另一者,以使得所述第一支杆能够伸长和缩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支撑座和多个支撑腿,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第一支杆连接,多个所述支撑腿与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多个所述支撑腿能够折叠和展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包括转接头和转接座,所述转接头与所述第二支杆远离所述第一支杆的端部连接,所述转接座与所述转接头转动连接以在横拍姿态与竖拍姿态之间切换,所述转接座用于外接拍摄设备。
CN202321077495.9U 2023-05-06 2023-05-06 拍摄杆 Active CN2196928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77495.9U CN219692880U (zh) 2023-05-06 2023-05-06 拍摄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77495.9U CN219692880U (zh) 2023-05-06 2023-05-06 拍摄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92880U true CN219692880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45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77495.9U Active CN219692880U (zh) 2023-05-06 2023-05-06 拍摄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928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91467B1 (en) Support and selfie stick with support
EP3139587B1 (en) Integrated self-photographing apparatus
CN111758001B (zh) 可折叠的手持云台
CN111727340B (zh) 可折叠的手持云台
JP2020523528A (ja) 雲台撮影器
CN111727341B (zh) 可折叠的手持云台
CN113958848A (zh) 一种手持稳定器
CN219692880U (zh) 拍摄杆
KR101909340B1 (ko) 거치대겸 셀카용 스마트폰 케이스
CN213686075U (zh) 一种收纳方便的稳定三角架
CN212480794U (zh) 一种手持稳定器
CN210890861U (zh) 一种支撑结构及自拍装置
CN112911113A (zh) 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WO2019142756A1 (ja) スタンド装置
KR101785824B1 (ko) 셀카용 스마트폰 케이스
CN220749769U (zh) 自拍杆连接件结构
CN219536175U (zh) 支持摄像区域多角度调节的移动监控装置
CN219453474U (zh) 云台支架
CN220017445U (zh) 一种便携折叠收纳式卡式炉
CN219433023U (zh) 一种副手柄及自拍杆
WO2021258407A1 (zh) 一种手柄式辅助拍摄的装置
CN220891647U (zh) 摄影支架
CN218499838U (zh) 一种仰角可调式鱼竿固定装置
US20240117919A1 (en) Gimbal
CN215171737U (zh) 一种用于竖向增稳装置的卷簧调节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