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90225U - 一种具有反光渗水路面的隧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反光渗水路面的隧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90225U CN219690225U CN202223212226.7U CN202223212226U CN219690225U CN 219690225 U CN219690225 U CN 219690225U CN 202223212226 U CN202223212226 U CN 202223212226U CN 219690225 U CN219690225 U CN 2196902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nnel
- light
- reflection
- reflective
-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 211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943 hotme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3 white pi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052 yellow pi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照明系统配件技术领域,提供的一种具有反光渗水路面的隧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隧道的路面不具有反光性能,造成隧道内光线分布不均匀的技术问题。一种具有反光渗水路面的隧道,包括隧道侧壁以及路面本体,所述路面本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隧道侧壁限定的空间内,所述隧道侧壁设置有反光环,位于隧道内的所述路面本体间隔设置有反光涂层。通过在路面本体设置反光涂层,反光涂层接收并反射反光环反射过来的光线,使得进入隧道内的光线经反光环、反光涂层进行有效地反射,进入隧道的光线经多次反射后,在隧道内分散均匀,从而优化了隧道照明系统的性能,隧道具有更高的安全特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照明系统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反光渗水路面的隧道。
背景技术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隧道越来越多,隧道内虽有照明设施,但在隧道内,隧道的轮廓并不能清楚地显示,同时,在白天由于洞内外光线差异较大,汽车驰入隧道洞口时产生瞬间黑洞效应;夜间隧道口的轮廓更不明显。影响驾驶员判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为了补偿隧道内的光线,通常在隧道内设置反光环,以将隧道内照明系统的光线均匀分散至隧道内。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反光环设备不合理,隧道的路面没有反光效果,造成隧道内光线分布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反光渗水路面的隧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隧道的路面不具有反光性能,造成隧道内光线分布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一些实施方案包括:
一种具有反光渗水路面的隧道,包括隧道侧壁以及路面本体,所述路面本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隧道侧壁限定的空间内,所述隧道侧壁设置有反光环,所述反光环的形状与所述隧道侧壁的横截面形状匹配,所述反光环至少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反光环沿所述隧道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位于隧道内的所述路面本体间隔设置有反光涂层,所述反光涂层至少有两段,所述反光涂层沿所述路面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所述反光环包括反光组件,所述反光组件包括第一反光面和第二反光面,所述反光涂层设置有反射所述第一反光面、所述第二反光面反射的光线的玻璃微珠,相邻两段所述反光涂层分别反射同一所述反光组件的所述第一反光面、所述第二反光面反射过来的光线。
通过在路面本体设置反光涂层,反光涂层接收并反射反光环反射过来的光线,使得进入隧道内的光线经反光环、反光涂层进行有效地反射,进入隧道的光线经多次反射后,在隧道内分散均匀,从而优化了隧道照明系统的性能,隧道具有更高的安全特性。
反光涂层至少有两段,反光涂层沿隧道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反光涂层在隧道内分布均匀,可以有效地分散光线,进一步使得光线在隧道内分布均匀。
相邻两段所述反光涂层分别反射同一反光组件的第一反光面、第二反光面反射过来的光线,反光环与反光涂层对应,反光涂层可以有效地接收反光环反射过来的光线,并反射反光环反射过来的光线,从而提高了反光涂层的光线反射效率。
作为优选,相邻两段所述反光涂层之间的距离为10厘米至20厘米。
作为优选,相邻两段所述反光涂层之间的距离为15厘米。
相邻两段反光涂层可以有效的接收第一反光面、第二反光面反射过来的光线。
作为优选,所述反光涂层的厚度为4毫米至6毫米。
作为优选,所述反光涂层有厚度为5毫米。
反光涂层的厚度合理,优化了路面本体的性能,车辆在路面本体行驶过程中不会有较大的颠簸感。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微珠的折射率为1.5。
作为优选,所述反光组件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设置有具有第一反光面的第一反光板和具有第二反光面的第二反光板,所述框架还设置有将所述框架固定于所述隧道侧壁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与所述框架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片的两端均设置有框架,所述第一反光板、所述第二反光板均通过框架与所述固定片固定连接。
反光组件可以方便地固定于隧道侧壁,反光环易于组装、易于维护。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片设置有将所述固定片固定于所述隧道侧壁的螺钉。
作为优选,同一所述反光组件的所述第一反光板、所述第二反光板呈锐角设置,所述第一反光板与所述第二反光板通过连接部连接于一起,所述第一反光板、所述第二反光板、所述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路面本体设置,所述框架均设置有卡接所述第一反光板、所述第二反光板以及所述连接部的卡棱,所述卡棱与所述框架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反光板、所述第二反光板以及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卡棱固定于所述框架。
反光组件结构稳定,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并且,框架强度高,第一反光板、第二反光板以及连接部不易于框架脱离,提高了反光组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形成同一所述反光环的相邻两个所述反光组件之间具有伸缩缝,所述伸缩缝内设置有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补偿块,所述补偿块固定于所述隧道侧壁,所述补偿块分别抵触形成同一所述反光环的相邻两个所述反光组件的所述框架,所述补偿块涂设有反光层。
通过设置补偿块,补偿块在补偿相邻两个反光组件之间伸缩缝的同时还起到定位框架的功能,框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易松开,进而使得第一反光板、第二反光板以及连接部不易与框架脱离,提高了反光组件的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反光层的设置使用补偿块具有一定的光线反射能力,进一步使得隧道内的光线分布均匀。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反光渗水路面的隧道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在路面本体设置反光涂层,反光涂层接收并反射反光环反射过来的光线,使得进入隧道内的光线经反光环、反光涂层进行有效地反射,进入隧道的光线经多次反射后,在隧道内分散均匀,从而优化了隧道照明系统的性能,隧道具有更高的安全特性。
反光涂层至少有两段,反光涂层沿隧道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反光涂层在隧道内分布均匀,可以有效地分散光线,进一步使得光线在隧道内分布均匀。
相邻两段所述反光涂层分别反射同一反光组件的第一反光面、第二反光面反射过来的光线,反光环与反光涂层对应,反光涂层可以有效地接收反光环反射过来的光线,并反射反光环反射过来的光线,从而提高了反光涂层的光线反射效率。
附图说明
出于解释的目的,在以下附图中阐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的若干实施方案。以下附图被并入本文本并且构成具体实施方案的一部分。在一些情况下,以框图形式示出了熟知的结构和部件,以便避免使本实用新型主题技术的概念模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反光环第一角度的轴测图。
图3为反光环第二角度的轴测图。图2、图3中为示出清楚仅示出了两个反光组件,实际中,反光环包括多个反光组件。
图4为反光组件轴测图。
图5为框架的轴测图。
图6为第一反光板、第二反光板以及连接部组装为整体时第一角度的轴测图。
图7为第一反光板、第二反光板以及连接部组装为整体时第二角度的轴测图。
图8为反光涂层放大后的示意图。
图中:
1、隧道侧壁。
2、路面本体,21、反光涂层,211、玻璃微珠。
3、反光环,31、反光组件,32、第一反光面,321、第一反光板,33、第二反光面,331、第二反光板,34、框架,341、固定片,342、卡棱,35、连接部,36、补偿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示出的具体实施方案旨在作为本实用新型主题技术的各种配置的描述,并且,不旨在表示本实用新型主题技术可被实践的唯一配置。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具体的细节旨在提供对本实用新型主题技术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清楚和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主题技术不限于本文示出的具体细节,并且,可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被实践。
参照图1至图8所示,一种具有反光渗水路面的隧道,包括隧道侧壁1以及路面本体2,所述路面本体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隧道侧壁1限定的空间内,所述隧道侧壁1设置有反光环3,所述反光环3的形状与所述隧道侧壁1的横截面形状匹配,所述反光环3至少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反光环3沿所述隧道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位于隧道内的所述路面本体2间隔设置有反光涂层21,所述反光涂层21至少有两段,所述反光涂层21沿所述路面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所述反光环3包括反光组件31,所述反光组件31包括第一反光面32和第二反光面33,所述反光涂层21设置有反射所述第一反光面32、所述第二反光面33反射的光线的玻璃微珠211,相邻两段所述反光涂层21分别反射同一所述反光组件31的所述第一反光面32、所述第二反光面33反射过来的光线。
隧道侧壁1以及路面本体2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可以参照现有技术。隧道以及路面的施工方法以及施工后形成的结构均有相应的施工标准。渗水路面是指符合渗水要求的路面,渗水路面的施工方法参照现有技术。
反光涂层21的施工工艺可以为:
浆料配置:热熔涂料、白色颜料或黄色颜料、玻璃微珠211混合均匀形成桨料。各组份之间的配比参照现有技术。玻璃微珠211为现有技术中普通的材料。
用配置好的桨料由隧道的第一端向第二端涂设反光涂层21,相邻两段反光涂层21之间的距离相等。反光涂层21的厚度以车辆行驶时不使反光涂层21导致车辆产生明显的颠簸感为准。
由于在隧道侧壁1设置有反光环3,在路面本体2设置有反光涂层21,反光环3反射过来的光线由反光涂层21进一步反射,形成上下响应的效果,进入隧道内的光线可以有效地被多次反射,从而使得光线在隧道内分布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段所述反光涂层21之间的距离为10厘米至20厘米。
相邻两段所述反光涂层21之间的距离为15厘米。
所述反光涂层21的厚度为4毫米至6毫米。
所述反光涂层21有厚度为5毫米。
所述玻璃微珠211的折射率为1.5。
本实施例限定的参数仅是一种最优的设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本实施例公开的参数范围合理选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光组件31还包括框架34,所述框架34设置有具有第一反光面32的第一反光板321和具有第二反光面33的第二反光板331,所述框架34还设置有将所述框架34固定于所述隧道侧壁1的固定片341,所述固定片341与所述框架34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片341的两端均设置有框架34,所述第一反光板321、所述第二反光板331均通过框架34与所述固定片341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片341设置有将所述固定片341固定于所述隧道侧壁1的螺钉。螺钉可以为膨胀螺钉,以提高固定片341的固定强度。
同一所述反光组件31的所述第一反光板321、所述第二反光板呈锐角设置,所述第一反光板321与所述第二反光板通过连接部35连接于一起,所述第一反光板321、所述第二反光板331、所述连接部35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部35朝向所述路面本体2设置,所述框架34均设置有卡接所述第一反光板321、所述第二反光板331以及所述连接部35的卡棱342,所述卡棱342与所述框架34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反光板321、所述第二反光板331以及所述连接部35通过所述卡棱342固定于所述框架34。
第一反光板321、第二反光板331以及连接部35可以采用铸造方式一次成形。框架34以及固定片341也可以采用铸造方式成形。第一反光面32以及第二反光面33可以采用涂设的方式形成。
框架34可以采用塑料材料制成,框架34也可以采用其它材料制成。框架34应可以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以在更换第一反光板321、第二反光板331时不需要将整个反光组件31拆除,从而使得反光环3易于维护。例如,框架34可以采用塑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形成同一所述反光环3的相邻两个所述反光组件31之间具有伸缩缝,所述伸缩缝内设置有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补偿块36,所述补偿块36固定于所述隧道侧壁1,所述补偿块36分别抵触形成同一所述反光环3的相邻两个所述反光组件31的所述框架34,所述补偿块36涂设有反光层。
补偿块36可以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以起到抵紧框架34的功能,防止框架34变形造成第一反光板321、第二反光板331以及连接部35与框架34脱离。补偿块36抵触框架34,使得第一反光板321、第二反光板331以及连接部35不会与框架34脱离,提高了反光组件31的稳定性。
补偿块36设置反光层起到反光的功能,进一步使得隧道内的光线分散均匀。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主题技术方案以及相应的细节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以上介绍仅是本实用新型主题技术方案的一些实施方案,其具体实施时也可以省去部分细节。
另外,在以上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多个实施方案存在组合实施的可能,各种组合方案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需求自由结合实施上述实施方案,以获得更佳的应用体验。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施本实用新型主题技术方案时,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题技术方案以及附图获得其它细节配置或附图,显而易见地,这些细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主题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这些细节仍属于本实用新型主题技术方案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反光渗水路面的隧道,包括隧道侧壁(1)以及路面本体(2),所述路面本体(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隧道侧壁(1)限定的空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侧壁(1)设置有反光环(3),所述反光环(3)的形状与所述隧道侧壁(1)的横截面形状匹配,所述反光环(3)至少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反光环(3)沿所述隧道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位于隧道内的所述路面本体(2)间隔设置有反光涂层(21),所述反光涂层(21)至少有两段,所述反光涂层(21)沿所述路面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所述反光环(3)包括反光组件(31),所述反光组件(31)包括第一反光面(32)和第二反光面(33),所述反光涂层(21)设置有反射所述第一反光面(32)、所述第二反光面(33)反射的光线的玻璃微珠(211),相邻两段所述反光涂层(21)分别反射同一所述反光组件(31)的所述第一反光面(32)、所述第二反光面(33)反射过来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反光渗水路面的隧道,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段所述反光涂层(21)之间的距离为10厘米至2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反光渗水路面的隧道,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段所述反光涂层(21)之间的距离为15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反光渗水路面的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涂层(21)的厚度为4毫米至6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反光渗水路面的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涂层(21)有厚度为5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反光渗水路面的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微珠(211)的折射率为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反光渗水路面的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组件(31)还包括框架(34),所述框架(34)设置有具有第一反光面(32)的第一反光板(321)和具有第二反光面(33)的第二反光板(331),所述框架(34)还设置有将所述框架(34)固定于所述隧道侧壁(1)的固定片(341),所述固定片(341)与所述框架(34)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片(341)的两端均设置有框架(34),所述第一反光板(321)、所述第二反光板(331)均通过框架(34)与所述固定片(34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反光渗水路面的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341)设置有将所述固定片(341)固定于所述隧道侧壁(1)的螺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反光渗水路面的隧道,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反光组件(31)的所述第一反光板(321)、所述第二反光板呈锐角设置,所述第一反光板(321)与所述第二反光板通过连接部(35)连接于一起,所述第一反光板(321)、所述第二反光板(331)、所述连接部(35)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部(35)朝向所述路面本体(2)设置,所述框架(34)均设置有卡接所述第一反光板(321)、所述第二反光板(331)以及所述连接部(35)的卡棱(342),所述卡棱(342)与所述框架(34)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反光板(321)、所述第二反光板(331)以及所述连接部(35)通过所述卡棱(342)固定于所述框架(3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反光渗水路面的隧道,其特征在于:形成同一所述反光环(3)的相邻两个所述反光组件(31)之间具有伸缩缝,所述伸缩缝内设置有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补偿块(36),所述补偿块(36)固定于所述隧道侧壁(1),所述补偿块(36)分别抵触形成同一所述反光环(3)的相邻两个所述反光组件(31)的所述框架(34),所述补偿块(36)涂设有反光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12226.7U CN219690225U (zh) | 2022-12-01 | 2022-12-01 | 一种具有反光渗水路面的隧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12226.7U CN219690225U (zh) | 2022-12-01 | 2022-12-01 | 一种具有反光渗水路面的隧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90225U true CN219690225U (zh) | 2023-09-15 |
Family
ID=87961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212226.7U Active CN219690225U (zh) | 2022-12-01 | 2022-12-01 | 一种具有反光渗水路面的隧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90225U (zh) |
-
2022
- 2022-12-01 CN CN202223212226.7U patent/CN21969022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690225U (zh) | 一种具有反光渗水路面的隧道 | |
CN207851341U (zh) | 一种热敏型可喷绘反光膜 | |
US3466985A (en) | Reflecting road beacons | |
US5419651A (en) | Highway pavement marker | |
KR200290853Y1 (ko) | 도로 부설용 과속 방지턱 | |
CN101173506A (zh) | 警示装置 | |
CN209928622U (zh) | 一种低能见度天气信号灯辅助装置 | |
CN219931385U (zh) | 一种单面彩色装饰涂层的外墙用多孔砖 | |
CN216156456U (zh) | 一种新型市政公路用防撞墩 | |
CN218436739U (zh) | 一种花箱反光板 | |
CN218711902U (zh) | 一种临时道路预制混凝土块 | |
CN214219258U (zh) | 一种带玻璃微珠反光层的混凝土侧石 | |
CN208310359U (zh) | 一种拆装便捷的圆护角 | |
CN205591139U (zh) | 一种新型路缘石 | |
CN213295955U (zh) |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道路用安装板块 | |
CN2351331Y (zh) | 汽车广角内后视镜 | |
CN203021936U (zh) | 一种可拆卸式附着式公路轮廓标 | |
CN208291121U (zh) | 车用的防水饰板 | |
CN221873921U (zh) | 一种汽车用防脱落反光贴 | |
CN205742012U (zh) | 道闸杆 | |
CN201143913Y (zh) | 四曲面后视镜镜片 | |
CN215252428U (zh) | 高反射高强度突起路标 | |
KR200180323Y1 (ko) | 도로 경계석용 표시판 | |
CN210368703U (zh) | 一种夜间可反光的减速带 | |
JP2000028810A (ja) | 電柱設置型反射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