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89499U - 一种能够自吸污水的水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够自吸污水的水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89499U
CN219689499U CN202320812072.0U CN202320812072U CN219689499U CN 219689499 U CN219689499 U CN 219689499U CN 202320812072 U CN202320812072 U CN 202320812072U CN 219689499 U CN219689499 U CN 2196894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one
baffle
gap
pip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1207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鞠花
刘佳元
张宇
盛世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yu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Dayu Water Saving Group Co ltd
Dayu Rural Environmental Infrastructure Operation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yu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Dayu Water Saving Group Co ltd
Dayu Rural Environmental Infrastructure Operation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yu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Dayu Water Saving Group Co ltd, Dayu Rural Environmental Infrastructure Operation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yu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1207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894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894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894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吸污水的水处理设备,包括主体罐、进水管、喷嘴装置、喉管,喉管外围通过第一隔板固定连接至主体罐内部,隔板内圈空间为缺氧区,进水管内介质依次通过喷嘴、喉管进入缺氧区内,第一隔板外圈与第二隔板内圈形成好氧区,第一隔板上端外缘与第二隔板内壁之间设有第一缝隙,缺氧区通过第一缝隙连通至好氧区,第二隔板外围与主体罐内圈之间设有沉淀区,且第二隔板侧壁设有第二缝隙,好氧区通过第二缝隙连通至沉淀区,喉管的下端内圈与进水管外围之间设有第三缝隙。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能够自吸污水的水处理设备,只在好氧区曝气产生少量能耗,利用进水的水力作用实现沉淀区污泥回流和缺氧区搅拌。

Description

一种能够自吸污水的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自吸污水的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成熟的污水处理工艺主要是:AAO工艺、氧化沟工艺、SBR工艺、MBR工艺、生物膜工艺等,以上工艺在设计和运行时都需要配置潜水搅拌机、推流器、混合液回流泵或者污泥回流泵等动力设备,在运行时,产生较大的电耗,基于此,一种节省行的污水处理设备,利用水力作用实现沉淀区污泥回流和缺氧区搅拌,回流和搅拌不消耗动力费用,从而保证设备节能环保的同时,运行可靠和出水处理效果稳定,在节能减碳的背景下,该污水处理设备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能够自吸污水的水处理设备,以解决现有污水处理工艺运营能耗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能够自吸污水的水处理设备,包括主体罐,主体罐下端中部设置进水管,进水管上端安装喷嘴装置,且进水管上方中轴设置喉管,喉管外围通过第一隔板固定连接至主体罐内部,且隔板为中空圆台结构,隔板内圈空间为缺氧区,进水管内介质依次通过喷嘴、喉管进入缺氧区内,第一隔板外围设置第二隔板,且第二隔板为桶状结构,第一隔板外圈与第二隔板内圈形成好氧区,第一隔板上端外缘与第二隔板内壁之间设有第一缝隙,缺氧区通过第一缝隙连通至好氧区,第二隔板外围与主体罐内圈之间设有沉淀区,且第二隔板侧壁设有第二缝隙,好氧区通过第二缝隙连通至沉淀区,喉管的下端内径大于喷头、进水管的外径,喉管的下端内圈与进水管外围之间设有第三缝隙,沉淀区通过第三缝隙连通至喉管内,主体罐上部安装出水管,主体罐下部安装放空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隔板的下端与主体罐底部形成污泥回流区,且好氧区、第二缝隙、沉淀区、污泥回流区、第三缝隙和喉管内部依次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罐内侧壁安装封闭盒体,封闭盒体内部为污泥浓缩区,污泥浓缩区通过虹吸管连通至沉淀区,污泥浓缩区通过排污管连通至主体罐外部管路,且排污管上安装排泥泵。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罐上端内圈设置集水堰槽,主体罐上端外围设置出水渠,出水渠上安装出水管,且水堰槽位于沉淀区上方,沉淀区依次通过水堰槽和出水渠连通至出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隔板的底部设置曝气器,曝气器位于好氧区,曝气器通过供气管连通至外部供气设备。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能够自吸污水的水处理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能够自吸污水的水处理设备,利用水射器原理,当进水以高速喷入喉管装置内,在喉管装置的喇叭口周围形成真空,吸入污泥回流区区域内的污泥,在水力作用下,进入到缺氧区区域内,完成污泥回流。该过程可将污泥回流区内的活性泥渣吸入,并和进水充分混合,从而加强了水中固体颗粒间的接触和吸附作用,形成良好的搅拌作用,加速了生化反应。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能够自吸污水的水处理设备,喉管可以上、下移动以调节喷嘴和喉管的间距,使等于喷嘴直径的不同倍数,并借此控制回流的泥渣量。混合液从好氧区的导流缝进入沉淀区后,由于断面积的突然扩大,流速降低,泥渣就沉下来,故此沉淀效果好。处理完成的清水向上通过集水堰槽排出,其中一部分泥渣进入污泥浓缩区定期予以排出,而大部分泥渣通过下部污泥回流缝滑入到污泥回流区,当进水时被吸入喉管进行回流。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能够自吸污水的水处理设备,节省了污泥回流泵和潜水搅拌机,节省了相当大的份额电耗。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能够自吸污水的水处理设备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能够自吸污水的水处理设备的介质流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罐;2、进水管;3、喷嘴装置;4、喉管;5、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缺氧区;8、好氧区;9、第一缝隙;10、沉淀区;11、第二缝隙;13、第三缝隙;14、出水管;15、放空管;16、污泥回流区;17、污泥浓缩区;18、排污管;19、排泥泵;20、集水堰槽;21、出水渠;22、曝气器;23、供气管;24、虹吸管;25、封闭盒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能够自吸污水的水处理设备,包括主体罐1,主体罐1是锥形圆筒结构,主体罐1下端中部设置进水管2,进水管2上端安装喷嘴装置3,且进水管2上方中轴设置喉管4,喉管4外围通过第一隔板5固定连接至主体罐1内部,且隔板为中空圆台结构,隔板内圈空间为缺氧区7,进水管2内介质依次通过喷嘴、喉管4进入缺氧区7内,第一隔板5外围设置第二隔板6,且第二隔板6为桶状结构,第一隔板5外圈与第二隔板6内圈形成好氧区8,第一隔板5上端外缘与第二隔板6内壁之间设有第一缝隙9,缺氧区7通过第一缝隙9连通至好氧区8,第二隔板6外围与主体罐1内圈之间设有沉淀区10,且第二隔板6侧壁设有第二缝隙11,好氧区8通过第二缝隙11连通至沉淀区10,喉管4的下端内径大于喷头、进水管2的外径,喉管4的下端内圈与进水管2外围之间设有第三缝隙13,沉淀区10通过第三缝隙13连通至喉管4内,主体罐1上部安装出水管14,主体罐1下部安装放空管15,只在好氧区8曝气产生少量能耗,利用进水的水力作用实现沉淀区10污泥回流和缺氧区7搅拌,回流和搅拌不消耗动力费用,从而保证设备节能环保的同时,运行可靠和出水处理效果稳定,在节能减碳的背景下,该污水处理设备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利用水射器原理,当进水以高速喷入喉管4装置内,在喉管4装置的喇叭口周围形成真空,吸入污泥回流区16区域内的污泥,在水力作用下,进入到缺氧区7区域内,完成污泥回流。该过程可将污泥回流区16内的活性泥渣吸入,并和进水充分混合,从而加强了水中固体颗粒间的接触和吸附作用,形成良好的搅拌作用,加速了生化反应。
同时喉管4可以上、下移动以调节喷嘴和喉管4的间距,使等于喷嘴直径的不同倍数,并借此控制回流的泥渣量。混合液从好氧区8的导流缝进入沉淀区10后,由于断面积的突然扩大,流速降低,泥渣就沉下来,故此沉淀效果好。处理完成的清水向上通过集水堰槽20排出,其中一部分泥渣进入污泥浓缩区17定期予以排出,而大部分泥渣通过下部污泥回流缝滑入到污泥回流区16,当进水时被吸入喉管4进行回流。
第二隔板6的下端与主体罐1底部形成污泥回流区16,且好氧区8、第二缝隙11、沉淀区10、污泥回流区16、第三缝隙13和喉管4内部依次相连通,节省了污泥回流泵和潜水搅拌机,节省了相当大的份额电耗。
主体罐1内侧壁安装封闭盒体25,封闭盒体25内部为污泥浓缩区17,污泥浓缩区17通过虹吸管24连通至沉淀区10,污泥浓缩区17通过排污管18连通至主体罐1外部管路,且排污管18上安装排泥泵19。
主体罐1上端内圈设置集水堰槽20,主体罐1上端外围设置出水渠21,出水渠21上安装出水管14,且水堰槽位于沉淀区10上方,沉淀区10依次通过水堰槽和出水渠21连通至出水管14,如图1所示,沉淀区10上部设有多条集水堰槽20、分布于整个主体罐1上层,下部设有支撑板,出水渠21绕整体设备最外沿一圈,出水管14与出水渠21相连。
第二隔板6的底部设置曝气器22,曝气器22位于好氧区8,曝气器22通过供气管23连通至外部供气设备,污泥回流区16位于圆筒锥底最底部,与放空管15相连。
进水通过进水管2进入喷嘴装置3后,以高速喷入喉管4装置,在喉管4装置的喇叭口周围形成真空,吸入污泥回流区16区域内的污泥,在水力作用下,进入到缺氧区7区域内,形成污泥回流,缺氧区7内的混合液从高处溢流进入好氧区8区域内部,在好氧区8内曝气器22和供气管23提供微生物所需的溶解氧并进行混合,好氧反应完成后的混合液通过导流缝进入到沉淀区10内;经过缺氧和好氧反应厚的混合液在沉淀区10进行泥水分离,密度较大的污泥絮体向下沉淀到底部,反应完成的清水向上经过集水堰槽20后进入到出水渠21内,最终通过出水管14达标排放。沉淀区10底部污泥由回流缝滑入污泥回流区16内,沉淀区10底部污泥利用虹吸作用通过虹吸进泥管进入到污泥浓缩区17内,浓缩完成后,通过排泥装置将剩余污泥排出,利用进水的水力作用,吸入污泥,完成回流和搅拌,无需动力回流泵和搅拌机,节能动力费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能够自吸污水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罐(1),主体罐(1)下端中部设置进水管(2),进水管(2)上端安装喷嘴装置(3),且进水管(2)上方中轴设置喉管(4),喉管(4)外围通过第一隔板(5)固定连接至主体罐(1)内部,且隔板为中空圆台结构,隔板内圈空间为缺氧区(7),进水管(2)内介质依次通过喷嘴、喉管(4)进入缺氧区(7)内,第一隔板(5)外围设置第二隔板(6),且第二隔板(6)为桶状结构,第一隔板(5)外圈与第二隔板(6)内圈形成好氧区(8),第一隔板(5)上端外缘与第二隔板(6)内壁之间设有第一缝隙(9),缺氧区(7)通过第一缝隙(9)连通至好氧区(8),第二隔板(6)外围与主体罐(1)内圈之间设有沉淀区(10),且第二隔板(6)侧壁设有第二缝隙(11),好氧区(8)通过第二缝隙(11)连通至沉淀区(10),喉管(4)的下端内径大于喷头、进水管(2)的外径,喉管(4)的下端内圈与进水管(2)外围之间设有第三缝隙(13),沉淀区(10)通过第三缝隙(13)连通至喉管(4)内,主体罐(1)上部安装出水管(14),主体罐(1)下部安装放空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自吸污水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隔板(6)的下端与主体罐(1)底部形成污泥回流区(16),且好氧区(8)、第二缝隙(11)、沉淀区(10)、污泥回流区(16)、第三缝隙(13)和喉管(4)内部依次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自吸污水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主体罐(1)内侧壁安装封闭盒体(25),封闭盒体(25)内部为污泥浓缩区(17),污泥浓缩区(17)通过虹吸管连通至沉淀区(10),污泥浓缩区(17)通过排污管(18)连通至主体罐(1)外部管路,且排污管(18)上安装排泥泵(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自吸污水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主体罐(1)上端内圈设置集水堰槽(20),主体罐(1)上端外围设置出水渠(21),出水渠(21)上安装出水管(14),且水堰槽位于沉淀区(10)上方,沉淀区(10)依次通过水堰槽和出水渠(21)连通至出水管(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自吸污水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隔板(6)的底部设置曝气器(22),曝气器(22)位于好氧区(8),曝气器(22)通过供气管(23)连通至外部供气设备。
CN202320812072.0U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能够自吸污水的水处理设备 Active CN2196894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2072.0U CN219689499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能够自吸污水的水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2072.0U CN219689499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能够自吸污水的水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89499U true CN219689499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45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12072.0U Active CN219689499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能够自吸污水的水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894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79366B (zh) 一种防止污泥厌氧发酵的沉淀装置和污水处理系统
CN103395947B (zh) V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CN209143830U (zh) 同步脱氮除磷一体式反应器
CN204779078U (zh) 一种用于射流曝气机的多喷管式曝气器
CN112408590B (zh) 一种短途回流高浓污泥的好氧装置和污水处理系统
CN106746385A (zh) 推流式竖向三循环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装置及方法
CN103977602B (zh) 气液分离装置和具有该气液分离装置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13582339A (zh) 一种节能mbr污水处理系统
CN101530681A (zh) 海水澄清池扰流构造及其澄清池
CN219689499U (zh) 一种能够自吸污水的水处理设备
CN116495879A (zh) 一种节能型污水处理设备
CN216191396U (zh) 一种低能耗装配式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215855671U (zh) 一种管式污水处理一体设备
CN215365341U (zh) 污水处理装置
AU2021103721A4 (en) An Integrated Anaerobic, Anoxic, And Aerobic Treatment Device For Sewage Treatment
CN211725454U (zh) 一种用于农村建设的污水集中处理装置
CN220827302U (zh) 一种紧凑型mbr污水处理装置
CN201370981Y (zh) 具有扰流构造的海水澄清池
CN206970401U (zh) 推流式竖向三循环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装置
CN113968618B (zh) 周进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
CN215480025U (zh) 周进式连续流两氧复合颗粒污泥净化处理装置
CN205011572U (zh) 一种新型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
CN220723760U (zh) 一种基于深度处理的污水一体化设备
CN201458822U (zh) 立式厌氧处理罐一体化三相分离装置
CN211595177U (zh) 倒锥形上流式厌氧污泥反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