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80480U - 清洁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清洁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80480U
CN219680480U CN202320877048.5U CN202320877048U CN219680480U CN 219680480 U CN219680480 U CN 219680480U CN 202320877048 U CN202320877048 U CN 202320877048U CN 219680480 U CN219680480 U CN 2196804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robot
shell
box body
mounting groove
mo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770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兆庆
侯伟
黄凯
陈勇
潘阳
李志晨
李建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ocao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ocao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ocao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ocao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770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804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804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804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Suction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壳、扫地辊、盒体、风机结构和两个驱动轮;通过合理设置扫地辊、风机结构以及驱动轮各个结构之间的排布,提高清洁机器人的空间利用率,使得清洁机器人的整体体积较小,较为方便;将清洁机器人设置为较小体积,使得清洁机器人可以进入各种狭小空间,大大减少发生漏扫的情况,提高清扫效果。

Description

清洁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清洁机器人的底部设置有扫地辊和两个行走轮结构,并且清洁机器人的内部通常设有风机结构,导致现有的清洁机器人必须设置较大的体积以满足这些功能结构的排布。然而当清洁机器人的体积设置较大时,会导致清洁机器人整体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若将体积缩小,清洁机器人的扫地辊或拖地辊筒的长度需要相应减小,致使清扫或拖地的覆盖率比较低,清扫或拖地的效率也降低。
其次,对于现有的扫拖一体式清洁机器人,其通常包括机器本体、嵌装于机器本体底部的清洁辊结构以及安装于机器本体底部的拖地结构。清洁辊结构能够用于对地板进行清扫,拖地结构能够用于对地板进行拖擦,从而自动完成对地板的清理工作。然而现有的扫拖一体式结构机器人需要单独在机器本体的底部分别设置拖地结构和清洁辊结构,导致扫拖一体式结构机器人存在体积设置较大,占用大量空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清洁机器人内部结构排布不够合理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机器人,所述清洁机器人具有相对设置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前端位于所述清洁机器人前进方向的一端,包括:
机壳,呈圆形结构设置,所述机壳的直径取值范围为230mm~270mm;所述机壳的底面向内凹陷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壁面设有开口;
扫地辊,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中以用于清扫地面;
盒体,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机壳,并位于所述机壳的中部或后部;所述盒体与所述开口能够连通,所述盒体能向上或向后从所述机壳取出;
风机结构,设于所述机壳内;以及两个驱动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机壳的底面,所述扫地辊位于两个所述驱动轮的后方。
可选地,所述机壳的直径取值范围为240mm~260mm。
可选地,所述盒体为尘盒;所述尘盒具有进尘口和出风口,所述尘盒的进尘口与所述安装槽的开口连通,所述尘盒的出风口与所述风机结构的进风管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机壳的底面还可拆卸连接一第一拖地件,所述第一拖地件呈平板状结构设置,所述第一拖地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扫地辊的底部或者位于所述扫地辊的后方,所述第一拖地件远离所述机壳的底面一侧用于设置第一拖擦件。
可选地,所述盒体为水箱;所述水箱至少设有一个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穿过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出水管具有出水孔。
可选地,所述机壳的底面还可拆卸连接一第二拖地件,所述第二拖地件呈平板状结构设置,所述第二拖地件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二拖地件上设有导水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导水孔连通,所述第二拖地件远离所述机壳的底面一侧用于安装第二拖擦件。
可选地,所述盒体上连接有一提手以便于提起所述盒体;所述机壳的顶部设有用于供所述提手放置的容纳槽;所述机壳的顶部设有缺口,用于所述盒体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缺口中以使得所述机壳整体呈圆形状结构设置。
可选地,所述提手上设有一凸块;所述缺口的内壁上设有用于供所述凸块滑入的限位槽。
可选地,所述限位槽的壁面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侧面与所述限位槽的壁面之间形成供所述凸块滑动的通道;所述限位块的外侧面设有倾斜面以便于所述凸块滑过。
可选地,还包括雷达,所述雷达设于所述机壳的顶部,并位于所述盒体前方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通过合理设置扫地辊、风机结构以及驱动轮各个结构之间的排布,提高清洁机器人的空间利用率,使得清洁机器人的整体体积较小,较为方便;将清洁机器人设置为较小体积,使得清洁机器人可以进入各种狭小空间,大大减少发生漏扫的情况,提高清扫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尘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尘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安装拖地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拖地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机壳 11—安装槽 12—开口
13—容纳槽 14—缺口 15—限位槽
16—限位块 17—通道 18—倾斜面
20—扫地辊 30—盒体 31—进尘口
32—出风口 33—提手 34—凸块
40—风机结构 50—驱动轮 60—第一拖地件
61—卡扣 62—弹性滑扣 70—雷达
80—万向轮 100—第一卡槽 101—第二卡槽
102—第三卡槽 300—尘盒 301—水箱
302—出水管 303—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9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所述清洁机器人具有相对设置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前端位于所述清洁机器人前进方向的一端。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壳10、扫地辊20、盒体30、风机结构40和两个驱动轮50。
其中,机壳10底面向内凹陷形成安装槽11,安装槽11的壁面设有开口12。
其中,扫地辊20安装于安装槽11中以用于清扫地面。扫地辊20与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驱动电机安装于机壳10的容纳空间中。
其中,盒体30可拆卸地设于机壳10,并位于所述机壳10的中部或后部。盒体30与安装槽11的开口12连通,盒体30能向上或向后从机壳10取出。根据具体需要,盒体30位于机壳10的中部或后部时,该盒体30能向上从机壳10取出,盒体30位于机壳10的后部时,该盒体30能向后从机壳10取出。
其中,风机结构40设于机壳10内;两个驱动轮50转动连接于机壳10的底面,扫地辊20位于两个驱动轮50的后方,且两个驱动轮50分别设于风机结构40的左右两侧,风机结构40设于扫地辊20的前侧。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机结构40也可设于扫地辊20的后侧,或左右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扫地辊20位于两个驱动轮50的后方,相对于两个驱动轮50与扫地辊20并排设置,可保证整体清洁机器人面积较小时,扫地辊20长度较长,提高清扫效果;并且通过合理设置扫地辊20、风机结构40以及驱动轮50各个结构之间的排布,提高清洁机器人的空间利用率,使得清洁机器人的整体体积较小,较为方便;将清洁机器人设置为较小体积,使得清洁机器人可以进入各种狭小空间,大大减少发生漏扫的情况,提高清扫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该清洁机器人的盒体30为尘盒300;尘盒300具有进尘口31和出风口32,尘盒300的进尘口31与安装槽11的开口12连通,尘盒300的出风口与风机结构40的进风管道连通;尘盒300的内部设有第一空腔,用于储存扫地辊20清扫地面产生的灰尘。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10的底面还可拆卸连接一第一拖地件60,所述第一拖地件60呈平板状结构设置,所述第一拖地件6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扫地辊20的底部或者位于所述扫地辊20的后方,所述第一拖地件60远离所述机壳10的底面一侧用于设置第一拖擦件(未图示)。将第一拖地件60安装于机壳10的底面而使得清洁机器人具有拖地功能。
第一拖地件60至少部分位于扫地辊20的底部的实施例中,当该清洁机器人进行扫地时,需要将该第一拖地件60从机壳10的底面取下,当清洁机器人进行拖地时,需要将该第一拖地件60安装在机壳10的底面,该第一拖擦件为一次性拖擦件,例如一次性湿巾、一次性纸巾、一次性拖布。
第一拖地件60位于所述扫地辊20的后方的实施例中,当该清洁机器人进行扫地或者拖地时,第一拖地件60均安装于机壳10的底面,不需要将第一拖地件60取下,该第一拖擦件为非一次性拖擦件,例如拖布、毛巾。
进一步地,尘盒300内设有过滤网,过滤网将尘盒300分隔为洁净区和集尘区,出风口32设于洁净区,进尘口31设于集尘区。具体地,过滤网平行设置,洁净区设于过滤网的一侧,集尘区设于过滤网的另一侧。气流通过进尘口31流入集尘区,经过过滤网后流入洁净区,最后通过出风口32后从盒体30中流出。将安装槽11的灰尘随着气流吹入集尘区中,过滤网将灰尘隔离在集尘区中,过滤后的气流通过出风口32离开尘盒300。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该清洁机器人的盒体30为水箱301,用于储存清水,供后续的清洗地面使用。
进一步地,水箱301的内部设有第二空腔,水箱301至少设有一个出水管302,出水管302穿过开口12伸入安装槽11中,出水管302具有出水孔303,出水孔303与水箱301内部的第二空腔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机壳10的底面还可拆卸连接一第二拖地件(未图示),所述第二拖地件呈平板状结构设置,所述第二拖地件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安装槽11;第二拖地件上设有导水孔,所述出水孔303与所述导水孔连通,所述第二拖地件远离机壳10的底面一侧用于安装第二拖擦件。应理解为,该水箱301的第二空腔内的清水通过出水孔303、导水孔然后流入第二拖擦件,该第二拖擦件经过润湿后,具有较好的拖地效果。将第二拖地件安装于机壳10的底面而使得清洁机器人具有拖地功能。应理解为,该第二拖擦件为非一次性拖擦件,例如拖布、毛巾。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该清洁机器人的盒体30可拆卸连接于机壳10的顶部;盒体30上连接有一提手33以便于提起盒体30,通过提手33可向上或者向后拉动盒体30。盒体30采用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盒体30拆卸进行清洗或者更换其他类型的盒体30,增强清洁机器人的使用便捷性和功能性。具体地,提手33呈C状结构设置,提手33的两端分别与盒体30的两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机壳10的顶部设有用于供提手33放置的容纳槽13。待盒体30安装于机壳10上后,拨动提手33并将提手33放置于容纳槽13中,在清洁机器人在运行时,可减少提手33发生摇晃的情况。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机壳10的顶部设有缺口14,用于盒体30可拆卸设于缺口14中以使得机壳10整体呈圆形结构设置。具体地,机壳直径的取值范围为230mm~270mm,最优直径取值范围为240mm~260mm,该清洁机器人清洁效率高且容易进入狭小的空间。
更进一步地,如图4~6所示,提手33上设有一凸块34;缺口14的内壁上设有用于供凸块34滑入的限位槽15,限位槽15的上端设有入口,凸块34通过限位槽15上端的入口后滑入限位槽15中。转动提手33直至提手33置于容纳槽13中,在提手33转动的过程中,凸块34随着提手33转动而滑入限位槽15中,通过凸块34与限位槽15的配合增强提手33整体的受力点,从而提高提手33的稳定性,减少提手33因晃动而发生脱落的情况。
更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限位槽15的壁面设有限位块16,限位块16的外侧面与限位槽15的壁面之间形成供凸块34滑动的通道17,通道17呈弧形状结构设置;提手33向下转动往靠近容纳槽13的方向运动,凸块34随着提手33转动而滑入限位块16的外侧面与限位槽15的壁面之间的通道17,凸块34从限位块16的上侧滑动到凸块34的下侧。
更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限位块16的外侧面设有倾斜面18以便于凸块34滑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盒体可为尘盒或者水箱,将尘盒或者水箱安装于机壳上以实现不同功能。应理解为,当该清洁机器人需要拖地时,可将尘盒300从机壳10内取出,并将水箱301放入机壳10中尘盒300对应的位置,第二拖地件(带拖布)放入水箱301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洁机器人进行拖地时,不用将尘盒300从清洁机器人中取出,直接将第一拖地件60安装于扫地辊20对应的位置,在第一拖地件60上增加一次性拖布或一次性纸巾即可,此时不用将扫地辊20取下。在另一实施例中,清洁机器人进行拖地时,需要将尘盒300从清洁机器人中取出换成水箱301,拖地板放在扫地辊20对应的位置需要将扫地辊20取下,防止水箱301的水将扫地辊20打湿。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第一拖地件60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扣61,第一拖地件60的另一端设有弹性滑扣62,第一拖地件60中部位置设有卡接部63;如图2所示,机壳10的底面设有第一卡槽100和第二卡槽101,第一卡槽100与卡扣61卡接,第二卡槽101与弹性滑扣62卡接,第三卡槽102与卡接部63卡接。安装第一拖地件60时,首先将第一拖地件60的卡扣61卡入第一卡槽100中,卡接部63卡入第三卡槽102中,随后再将弹性滑扣62卡入第二卡槽101中,完成安装。
更进一步地,第一拖地件60上设有滑动槽;弹性卡扣62包括卡扣件和弹簧;卡扣件滑动连接于滑动槽中;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滑动槽中,弹簧的另一端与卡扣件固定,弹簧用以推动卡扣件使得卡扣件往外运动。将第一拖地件60的卡扣61卡入第一卡槽100中,卡接部63卡入第三卡槽102中,随后再将弹性卡扣62卡入第二卡槽101中,此时按压卡扣件,卡扣件挤压弹簧并往滑动槽的内部方向滑动,待卡扣件进入第二卡槽101,松开对卡扣件,弹簧推动卡扣件使卡扣件向外运动并卡接于第二卡槽101中,从而将第一拖地件60固定在机壳10的底面。
具体地,如图1所示,清洁机器人还包括雷达70。雷达70设于机壳10的顶部,并位于盒体30前方位置。
具体地,如图2~3所示,清洁机器人还包括万向轮80。万向轮80设于机壳10的前端,安装槽11设于机壳10的后端,驱动轮50设于万向轮80和安装槽11之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清洁机器人,所述清洁机器人具有相对设置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前端位于所述清洁机器人前进方向的一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呈圆形结构设置,所述机壳的直径取值范围为230mm~270mm;所述机壳的底面向内凹陷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壁面设有开口;
扫地辊,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中以用于清扫地面;
盒体,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机壳,并位于所述机壳的中部或后部;所述盒体与所述开口能够连通,所述盒体能向上或向后从所述机壳取出;
风机结构,设于所述机壳内;以及两个驱动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机壳的底面,所述扫地辊位于两个所述驱动轮的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直径取值范围为240mm~26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为尘盒;所述尘盒具有进尘口和出风口,所述尘盒的进尘口与所述安装槽的开口连通,所述尘盒的出风口与所述风机结构的进风管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底面还可拆卸连接一第一拖地件,所述第一拖地件呈平板状结构设置,所述第一拖地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扫地辊的底部或者位于所述扫地辊的后方,所述第一拖地件远离所述机壳的底面一侧用于设置第一拖擦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为水箱;所述水箱至少设有一个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穿过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出水管具有出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底面还可拆卸连接一第二拖地件,所述第二拖地件呈平板状结构设置,所述第二拖地件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二拖地件上设有导水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导水孔连通,所述第二拖地件远离所述机壳的底面一侧用于安装第二拖擦件。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上连接有一提手以便于提起所述盒体;所述机壳的顶部设有用于供所述提手放置的容纳槽;所述机壳的顶部设有缺口,用于所述盒体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缺口中以使得所述机壳整体呈圆形状结构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上设有一凸块;所述缺口的内壁上设有用于供所述凸块滑入的限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壁面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侧面与所述限位槽的壁面之间形成供所述凸块滑动的通道;所述限位块的外侧面设有倾斜面以便于所述凸块滑过。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雷达,所述雷达设于所述机壳的顶部,并位于所述盒体前方位置。
CN202320877048.5U 2023-04-17 2023-04-17 清洁机器人 Active CN2196804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77048.5U CN219680480U (zh) 2023-04-17 2023-04-17 清洁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77048.5U CN219680480U (zh) 2023-04-17 2023-04-17 清洁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80480U true CN219680480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64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77048.5U Active CN219680480U (zh) 2023-04-17 2023-04-17 清洁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804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20816A (zh) 一种水机干湿两用污水箱组件
CN219680480U (zh) 清洁机器人
EP2783617A1 (en) Self-propelled vacuum cleaner
CN218899335U (zh) 集尘盒以及清洁设备
CN207985813U (zh) 垃圾箱及扫地机
CN210185491U (zh) 一种可调节式智能化清扫机
WO2023123880A1 (zh) 一种手持式清洁装置
CN216933017U (zh) 污物收集装置及清洁设备
CN206539433U (zh) 空气滤清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2346416U (zh) 扫地装置、扫地机器人
CN211749318U (zh) 一种新型的吸拖一体尘盒
CN209847074U (zh) 一种可调节风力驱动的吸尘头
CN211146635U (zh) 一种油烟净化一体机的除烟机构
CN219742599U (zh) 清扫机器人
CN219846364U (zh) 一种手持式表面清洁装置
CN112842143A (zh) 一种新型的吸拖一体尘盒
CN219557152U (zh) 清洁机器人
CN215838735U (zh) 清洁模块和清洁机器人
CN213821231U (zh) 一种家用吸尘器
CN220141555U (zh) 一种快速拆卸水箱的扫地机器人
CN205697541U (zh) 一种智能家用吸尘器
CN215605347U (zh) 一种电动擦窗器
CN218105802U (zh) 一种中置风道结构的双滚筒洗地机
CN221044896U (zh) 一种尘盒、清洁组件和清洁机器人
CN211869331U (zh) 一种简易型洗车用擦车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