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74490U - 一种太阳能热系统光面铜直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太阳能热系统光面铜直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74490U
CN219674490U CN202322178830.0U CN202322178830U CN219674490U CN 219674490 U CN219674490 U CN 219674490U CN 202322178830 U CN202322178830 U CN 202322178830U CN 219674490 U CN219674490 U CN 219674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ipe body
absorbing plate
contact
contact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7883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宏运
周杰
杨雪鹏
葛会见
姚怡龙
武安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Runl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Runl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Runl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Runl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7883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744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74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744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热铜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太阳能热系统光面铜直管,包括设于吸热板上且内部中空的扁平状管体,所述管体包括: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吸热板的外表面面接触,吸收吸热板的热量;连接部,与所述接触部一体成型且与所述接触部合围形成一个用于传热介质通过的流动空腔;导热部,设置于管体内壁的接触部上,用于流动空腔内的传热介质更均匀的吸收热量。本实用新型通过管体的接触部与吸热板的表面实现面接触,从而来增加管体与吸热板的接触面积,使吸热板可以将热量更大效率的向传热介质进行传递,增加管体传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太阳能热系统光面铜直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管,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热系统光面铜直管,属于传热铜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与常会能源的区别就是可再生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太阳能也不断的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将太阳能与建筑节能技术相结合可以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也是一项对太阳能利用新的方式,例如,将太阳能作为主要能源的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系统相结合的应用也最为常见,其是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并将热能传递到传热介质的装置。
而目前市面上热装置中用于传递介质的铜管一般为圆柱形,此种管道安装在平板集热器上时,管道的圆弧面与平板集热器之间呈线接触状态,因此铜管与集热器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从而使集热器上吸热板将热量传递至铜管时的效果不佳,吸热板上的热量流失较大。
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太阳能热系统光面铜直管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热系统光面铜直管,通过管体的接触部与吸热板的表面实现面接触,从而来增加管体与吸热板的接触面积,使吸热板可以将热量更大效率的向传热介质进行传递,增加管体传热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太阳能热系统光面铜直管,包括设于吸热板上且内部中空的扁平状管体,所述管体包括:
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吸热板的外表面面接触,吸收吸热板的热量;
连接部,与所述接触部一体成型且与所述接触部合围形成一个用于传热介质通过的流动空腔;
导热部,设置于管体内壁的接触部上,用于流动空腔内的传热介质更均匀的吸收热量。
优选的,所述管体的横截面为矩形、三角形、梯形或者接触部能够与吸热板表面进行平面接触的其他形状。
优选的,所述接触部上具有向管体内部下沉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弧状、矩形、梯形等。
优选的,所述凹陷部的数量为多个。
优选的,所述管体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均设有用于与外部圆柱形管道相连接的接头。
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外壁上设有焊接片。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管体的接触部与吸热板的表面实现面接触,从而来增加管体与吸热板的接触面积,使吸热板可以将热量更大效率的向传热介质进行传递,增加管体传热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体与吸热板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进后管体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热板;2、管体;201、接触部;202、连接部;203、导热部;204、凹陷部;3、接头;4、焊接片;5、流动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热系统光面铜直管,包括设于吸热板1上且内部中空的扁平状管体2,吸热板1将吸收到的太阳能热量传递至管体2内,通过管体2将接受到的热量传递给内部传热介质;
为了增加吸热板1与管体2之间的接触面积,所述管体2的横截面为矩形、三角形、梯形或者接触部201能够与吸热板1表面进行平面接触的其他形状,来实现管体2与吸热板1之间的面接触;
所述管体2包括:
接触部201,所述接触部201与所述吸热板1的外表面面接触,吸收吸热板1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接触部201上具有向管体2内部下沉的凹陷部204,所述凹陷部204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弧状、矩形、梯形等,例如:当凹陷部204的横截面为圆弧状时,接触部201与吸热板1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当凹陷部204的横截面为矩形、梯形等多边形时,凹陷部204的多边均可与吸热板1相接触,从而使内部管体2内部传热介质可以更充分的接收接触部201上的热量,同时吸热板1可也根据凹陷部204横截面的具体形状,设置为与凹陷部204横截面相对应的形状,如当凹陷部204横截面为圆弧状时,吸热板1上设为与圆弧状凹陷部204相对应的圆弧凸起状,从而可以使接触部201与吸热板1之间可以进行贴合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凹陷部20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凹陷部204可以进一步提高接触部201与吸热板1之间的接触面积,凹陷部204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管体2还包括连接部202以及导热部203;
连接部202,连接部202与所述接触部201一体成型且与所述接触部201合围形成一个用于传热介质通过的流动空腔5;
导热部203,导热设置于管体2内壁的接触部201上,导热部203可以为导热丝或导热板等可以进行导热的导热材料,导热部203顶端可以与连接部202相连接,也可以不与连接部202相连接,且形状大小不做限定,当流动空腔5中心部位且远离管体2内壁的传热介质与导热部203相接触时,可吸收导热部203上的热量,使流动空腔5内的传热介质更均匀的吸收热量;
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管体2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均设有用于与外部圆柱形管道相连接的接头3,接头3靠近管体2的一端与管体2的横截面相同,另一端可以为圆形,便于与外部常规的管道进行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管体2的外壁上设有焊接片4,焊接片4可直接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吸热板1上,也可通过螺钉等方式可拆卸的连接在吸热板1上,避免直接在管体2上直接进行焊接等其他连接方式,避免长时间使用后管体2连接点附近出现裂痕等,影响使用寿命。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热系统光面铜直管的原理如下:首先将焊接板通过螺钉或焊接的方式焊接在吸热板1上,对管体2进行固定,当吸热板1将热量传递至接触部201时,通过接触部201增加与吸热板1的接触面积,使流动空腔5内的传热介质更好的接收到吸热板1的热量,并且在导热部203的作用下,使流动空腔5中心部位的传热介质可以吸收到热量,从而使传热介质吸收到的热量更加均匀。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太阳能热系统光面铜直管,包括设于吸热板(1)上且内部中空的扁平状管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包括:
接触部(201),所述接触部(201)与所述吸热板(1)的外表面面接触,吸收吸热板(1)的热量;
连接部(202),与所述接触部(201)一体成型且与所述接触部(201)合围形成一个用于传热介质通过的流动空腔(5);
导热部(203),设置于管体(2)内壁的接触部(201)上,用于流动空腔(5)内的传热介质更均匀的吸收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热系统光面铜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的横截面为矩形、三角形、梯形或者接触部(201)能够与吸热板(1)表面进行平面接触的其他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热系统光面铜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201)上具有向管体(2)内部下沉的凹陷部(204),所述凹陷部(204)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弧状、矩形、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热系统光面铜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204)的数量为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热系统光面铜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均设有用于与外部圆柱形管道相连接的接头(3)。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热系统光面铜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的外壁上设有焊接片(4)。
CN202322178830.0U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太阳能热系统光面铜直管 Active CN219674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78830.0U CN219674490U (zh)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太阳能热系统光面铜直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78830.0U CN219674490U (zh)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太阳能热系统光面铜直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74490U true CN219674490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28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78830.0U Active CN219674490U (zh)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太阳能热系统光面铜直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744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74490U (zh) 一种太阳能热系统光面铜直管
CN212157682U (zh) 一种圆丝针式的发热元件
CN201034433Y (zh) 一种散热管
CN210373707U (zh) 一种水加热器
EP1203915A2 (en) Evacuated tubular collector with heat pipe
CN202955881U (zh) 一种热媒超导管板一体集热器
CN220693104U (zh) 一种pvt光伏光热背板
CN214791956U (zh) 一种流体加热装置
CN201093778Y (zh) 具热补偿功能之太阳能高温集热管
CN110139413A (zh) 内热式电磁换能器
CN220038789U (zh) 一种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及吸热板芯
CN216313445U (zh) 一种管道四通接头加热器
CN218101338U (zh) 一种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的高效换热管
CN212013103U (zh) 一种用于电炉电极的循环降温水管
CN214468535U (zh) 用于核电蒸汽发生器的螺纹式换热管结构
CN217770395U (zh) 一种盘管式发热体
CN21564465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冷却系统
CN217844330U (zh) 一种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及太阳能热水器
CN214148395U (zh) 可拆卸太阳能水箱内胆及其水箱
CN220669801U (zh) 一种快热式电热水器加热体发热管结构
CN214250117U (zh) 一种光电、光热太阳能吸收板
CN114659278B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管及其安装方法
CN217902809U (zh) 一种采暖模块管线高包覆率结构
CN214947043U (zh) 一种模塑组合节能风管
CN214199226U (zh) 一种流体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