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70340U - 一种热泵式污泥低温除湿干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泵式污泥低温除湿干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70340U
CN219670340U CN202320490129.XU CN202320490129U CN219670340U CN 219670340 U CN219670340 U CN 219670340U CN 202320490129 U CN202320490129 U CN 202320490129U CN 219670340 U CN219670340 U CN 219670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chamber
filter
limiting plate
heat pump
pump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9012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强
杨明辉
刘晓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Jingha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Jingha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Jingha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Jingha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9012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70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70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703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泵式污泥低温除湿干燥装置,涉及污泥干燥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分割成干燥室与冷凝干燥室,所述干燥室的一侧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传动带,所述干燥室的顶端设置有灰尘过滤机构,所述灰尘过滤机构包括滤桶盖、连接杆、螺纹槽、螺纹盖、第一限位板、滤网、滤孔、滤桶、第二限位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粉尘过滤机构,使得本设置在用于对污泥进行干燥除湿处理时产生的粉尘会被滤桶中的滤网过滤,避免了粉尘随热风流回冷凝蒸发室,造成蒸发器、过滤器被堵塞。

Description

一种热泵式污泥低温除湿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干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热泵式污泥低温除湿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热泵式污泥低温除湿干燥装置在干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粉尘会随着热风进入到加热除湿设备中,不但会对冷凝器、蒸发器造成堵塞,灰尘堆积在设备的表面,对设备有一定的腐蚀性,单纯因此设计了一种带有按压机构的热泵式污泥低温除湿干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泵式污泥低温除湿干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泵式污泥低温除湿干燥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分割成干燥室与冷凝干燥室,所述干燥室的一侧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传动带,所述干燥室的顶端设置有灰尘过滤机构,所述灰尘过滤机构包括滤桶盖、连接杆、螺纹槽、螺纹盖、第一限位板、滤网、滤孔、滤桶、第二限位板;
所述滤桶设置于所述干燥室的顶端,所述桶盖卡合连接于所述滤桶的顶端,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桶盖的底端中心处,所述第二限位板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杆的底端,所述螺纹盖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板的顶端中心处,所述螺纹槽设置于所述干燥室的顶端固定板上,所述螺纹盖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槽,所述第一限位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外壁,所述滤网卡合于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且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顶端,所述滤孔开设于所述滤桶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干燥室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带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传动带,所述隔板的底端设置有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传动带的输出端底端设置有螺纹输送机,所述螺纹输送机的顶端与所述第二传动带的输出端对应处设置有出料漏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凝干燥室内设置有冷凝器、回热器、蒸发器、压缩机,所述冷凝干燥室的外壁处设置有散热设备,所述滤桶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道与所述蒸发器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干燥室的顶端中心处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切条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粉尘过滤机构,使得本设置在用于对污泥进行干燥除湿处理时产生的粉尘会被滤桶中的滤网过滤,且取出滤网时干燥室处于封闭状态,避免了粉尘随热风流回冷凝蒸发室,造成蒸发器、过滤器被堵塞及粉尘堆积造成设备表面腐蚀。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热泵式污泥低温除湿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热泵式污泥低温除湿干燥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热泵式污泥低温除湿干燥装置的箱体与滤桶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一种热泵式污泥低温除湿干燥装置的灰尘过滤机构部分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热泵式污泥低温除湿干燥装置的滤网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101、干燥室;102、冷凝蒸发室;2、进料口;3、第一传动带;4、第二传动带;5、切条机;6、出料漏斗;7、螺纹输送机;8、隔板;9、灰尘过滤机构;901、桶盖;902、连接杆;903、螺纹槽;904、螺纹盖;905、第一限位板;906、滤网;907、滤孔;908、滤桶;909、第二限位板;10、风机;11、冷凝器;12、回热器;13、蒸发器;14、散热设备;15、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热泵式污泥低温除湿干燥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8,隔板8将箱体1分割成干燥室101与冷凝干燥室102,干燥室101的一侧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传动带3,干燥室101的顶端设置有灰尘过滤机构9,灰尘过滤机构9包括滤桶盖901、连接杆902、螺纹槽903、螺纹盖904、第一限位板905、滤网906、滤孔907、滤桶908、第二限位板909;
滤桶908设置于干燥室101的顶端,桶盖901卡合连接于滤桶908的顶端,连接杆902固定连接于桶盖901的底端中心处,第二限位板909固定安装于连接杆902的底端,螺纹盖904设置于第二限位板909的顶端中心处,螺纹槽903设置于干燥室101的顶端固定板上,螺纹盖904螺纹连接于螺纹槽903,第一限位板905设置于连接杆902的外壁,滤网906卡合于连接杆902的外壁且位于第一限位板905的顶端,滤孔907开设于滤桶908的一侧。
该种热泵式污泥低温除湿干燥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滤网906的俯视图呈C字型结构,滤网906的底端呈通孔结构、顶端以及侧壁均呈开设有透气孔;
设备在使用时,先通过外界螺纹输送机将污泥从进料口2输送至干燥室101内,风机10会将干燥的热风吹至第一传动带3、第二传动带底部,热风与污泥进行干湿互换,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粉尘,进行干湿互换后的热风会带着粉尘从螺纹槽902进入滤桶908中,粉尘被过滤留在滤网906上,一部分热风从滤孔中流出,流向外界空气,另一部分热风通过管道流向蒸发器13进行再循环,而当我们需更换滤网时,只需向上提起桶盖901,桶盖901向上移动带动连接杆902、第二限位板909向上移动,而连接杆902向上移动会将滤网906带出滤桶908,当第二挡板909被干燥室101的顶板抵住时,螺旋转动桶盖901,使得螺纹槽903与螺纹盖904螺纹连接在一起,第二限位板909被固定在螺纹槽903底端的位置,挡住了热风的流通,将滤网906更换过后,反向转动桶盖901并向下移动,将桶盖901与滤桶908重新卡合住即可;
需要提到的是,第一限位板905的体积很小,只是为了限制滤网906的位置并便于取出,不会挡住热风的流通,滤桶908设置于干燥室101的顶端且设置有多个,在其中一个滤桶908进行更换滤网906时,其他的滤桶908处于空气流通状态。
在图1中,干燥室10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传动带4,第一传动带3的位置高于第二传动带4,隔板8的底端设置有风机10。
该种热泵式污泥低温除湿干燥装置,污泥从第一传动带3流出流至第二传动带4,从而增加了污泥的移动行程,风机10不断将热风吹送至第二传动带4、第一传动带3,带走污泥中的湿气。
在图1中:第二传动带4的输出端底端设置有螺纹输送机7,螺纹输送机7的顶端与第二传动带4的输出端对应处设置有出料漏斗6。
该种热泵式污泥低温除湿干燥装置,当被干燥后的污泥从第二传动带4的输出端流出后,会从该输出端流至出料漏斗6,随后从出料漏斗6流至螺纹输送机7中,将干燥后的污泥输送出去。
在图1~2中:冷凝干燥室102内设置有冷凝器11、回热器12、蒸发器13、压缩机15,冷凝干燥室102的外壁处设置有散热设备14,滤桶908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道与所述蒸发器13相连。
该种热泵式污泥低温除湿干燥装置,干热空气在风机10的作用下进入干燥箱101内与污泥接触,干燥的热风从第一传动带3、第二传动带4的底部送入,污泥中的水分吸热后不断汽化,产生大量饱和的水蒸气被带回到干燥箱101顶部,热风从干燥箱101顶部的滤桶908循环回到蒸发器13,通过冷凝除湿的方式把水气收集排出,之后,去除水气的空气再经过冷凝器11加热,形成干燥高温的热空气,被风机10送回到第一传动带3、第二传动带4的底部,进入周期性循环,从而达到污泥干燥脱水的目的。
在图1中:干燥室101的顶端中心处设置有进料口2,进料口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切条机5。
该种切条机5对污泥进行切条处理,让被切成条形的污泥更易进行干湿互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设备在使用时,先通过外界螺纹输送机将污泥从进料口2输送至干燥室101内,风机10会将干燥的热风吹至第一传动带3、第二传动带底部,热风与污泥进行干湿互换,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粉尘,进行干湿互换后的热风会带着粉尘从螺纹槽902进入滤桶908中,粉尘被过滤留在滤网906上,一部分热风从滤孔中流出,流向外界空气,另一部分热风通过管道流向蒸发器13进行再循环,而当我们需更换滤网时,只需向上提起桶盖901,桶盖901向上移动带动连接杆902、第二限位板909向上移动,而连接杆902向上移动会将滤网906带出滤桶908,当第二挡板909被干燥室101的顶板抵住时,螺旋转动桶盖901,使得螺纹槽903与螺纹盖904螺纹连接在一起,第二限位板909被固定在螺纹槽903底端的位置,挡住了热风的流通,将滤网906更换过后,反向转动桶盖901并向下移动,将桶盖901与滤桶908重新卡合住即可。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热泵式污泥低温除湿干燥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8),所述隔板(8)将所述箱体(1)分割成干燥室(101)与冷凝干燥室(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室(101)的一侧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传动带(3),所述干燥室(101)的顶端设置有灰尘过滤机构(9),所述灰尘过滤机构(9)包括滤桶盖(901)、连接杆(902)、螺纹槽(903)、螺纹盖(904)、第一限位板(905)、滤网(906)、滤孔(907)、滤桶(908)、第二限位板(909);
所述滤桶(908)设置于所述干燥室(101)的顶端,所述桶盖(901)卡合连接于所述滤桶(908)的顶端,所述连接杆(902)固定连接于所述桶盖(901)的底端中心处,所述第二限位板(909)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杆(902)的底端,所述螺纹盖(904)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板(909)的顶端中心处,所述螺纹槽(903)设置于所述干燥室(101)的顶端固定板上,所述螺纹盖(904)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槽(903),所述第一限位板(905)设置于所述连接杆(902)的外壁,所述滤网(906)卡合于所述连接杆(902)的外壁且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905)的顶端,所述滤孔(907)开设于所述滤桶(908)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泵式污泥低温除湿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室(10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传动带(4),所述第一传动带(3)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传动带(4),所述隔板(8)的底端设置有风机(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泵式污泥低温除湿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带(4)的输出端底端设置有螺纹输送机(7),所述螺纹输送机(7)的顶端与所述第二传动带(4)的输出端对应处设置有出料漏斗(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泵式污泥低温除湿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干燥室(102)内设置有冷凝器(11)、回热器(12)、蒸发器(13)、压缩机(15),所述冷凝干燥室(102)的外壁处设置有散热设备(14),所述滤桶(908)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道与所述蒸发器(13)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泵式污泥低温除湿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室(101)的顶端中心处设置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切条机(5)。
CN202320490129.XU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热泵式污泥低温除湿干燥装置 Active CN219670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90129.XU CN219670340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热泵式污泥低温除湿干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90129.XU CN219670340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热泵式污泥低温除湿干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70340U true CN219670340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25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90129.XU Active CN219670340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热泵式污泥低温除湿干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703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27984A (zh) 一种污泥低温热泵干化设备
CN215480496U (zh) 一种污泥低温热泵干化系统
CN219670340U (zh) 一种热泵式污泥低温除湿干燥装置
CN105486065A (zh) 一种热平衡式烘干机
CN210610961U (zh) 一种直热式过滤除湿型烘干系统
CN106731537A (zh) 一种冷冻式干燥机
CN216723063U (zh) 果蔬烘干机的排湿机构
CN113371972B (zh) 一种用于污泥干化设备的均风除尘装置及污泥干化设备
CN214654036U (zh) 一种油水分离器用泔水处理装置
CN211367379U (zh) 一种用于污泥低温干化设备的散料收集装置
CN208332964U (zh) 一种恒温型往复式烘干机
CN209989240U (zh) 一种污泥干燥系统
CN114028835A (zh) 一种新型热泵低温结晶器
CN102976368A (zh) 一种增设转鼓加压式过滤机降低无机超细粉体浆料湿含量的方法
CN208327789U (zh) 一种低温带式污泥干化装置
CN206751640U (zh) 一种低含水率污泥烘干设备
KR20220096932A (ko) 분진제거와 제습기능이 결합된 제습 싸이크론 건조기
CN206315646U (zh) 一种冷冻式干燥机
CN212293285U (zh) 一种污泥减量化处理系统
CN216170852U (zh) 一种用于序批式危废污泥干化机的除尘装置
CN217929688U (zh) 一种新型多级粉末颗粒干燥机
CN219771947U (zh) 一种含油污泥脱水烘干设备
CN217961869U (zh) 一种干燥机尾气除湿装置
CN210602537U (zh) 一种直热式除湿烘干系统
CN220845877U (zh) 一种污泥处置用的脱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