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66661U - 一种弹体自动等分定距抓手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体自动等分定距抓手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66661U
CN219666661U CN202222314706.8U CN202222314706U CN219666661U CN 219666661 U CN219666661 U CN 219666661U CN 202222314706 U CN202222314706 U CN 202222314706U CN 219666661 U CN219666661 U CN 2196666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lamping jaw
push
cylinder
auto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147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蝉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3147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666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666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666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体自动等分定距抓手机构,涉及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左右两侧设置有推拉气缸,所述推拉气缸用于使装置可以通过推拉式气缸进行推动,实现末端抓手机器上自动等分定距,所述机架的下方设置有夹爪气缸。本实用新型通过具备滑板、推拉气缸、定距导向杆,解决现有的抓手机构在使用时,装置无法实现抓手在机器上自动等分定距,导致装置对零件的抓取位置受到局部限制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抓手机构在使用过程中,采用气动自动定距结构,使装置可以通过推拉式气缸推动滑板,实现末端抓手机器上自动等分定距,通过更换定距导向杆和调整推拉气缸磁性开关位置,实现定距尺寸的更改。

Description

一种弹体自动等分定距抓手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体自动等分定距抓手机构。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自动化生产线运用于军工生产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某些弹体包装工位均采用人工装箱作业,工人劳动强度大,不利于员工职业健康;且无法满足自动化生产线物料输送需求。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114474119A,公开日为2022年05月13日的中国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快速变距连杆式装箱机械手,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抓手机构及用于调整抓手机构的抓手之间间距的间隙调节机构,所述抓手机构包括第一抓手组件,所述第一抓手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抓手、第一活动抓手及至少一个第一中间抓手,所述第一中间抓手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抓手与第一活动抓手之间,所述第一固定抓手、第一中间抓手及第一活动抓手之间通过连杆伸缩机构连接,所述基座上设有供所述第一活动抓手及第一中间抓手动作进行导向的导轨。
针对上述技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会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抓手机构在使用时,装置无法实现抓手在机器上自动等分定距,导致装置对零件的抓取位置受到局部限制的问题;
2、现有的抓手机构在使用过程中,无法适应在产品间距不同的场景下进行抓取作业,导致造成装置对产品大小尺寸适应效果降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弹体自动等分定距抓手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左右两侧设置有推拉气缸,所述推拉气缸用于使装置可以通过推拉式气缸进行推动,实现末端抓手机器上自动等分定距。
所述机架的下方设置有夹爪气缸,所述夹爪气缸用于以适应不同直径尺寸的产品,使装置可以适用于上、下料两端产品间距不同的场景下的自动抓取作业。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推拉气缸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机架的顶部左右两侧,所述机架的内壁左右两侧设置有挡条,所述挡条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机架的内壁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机架的内部且位于挡条的内侧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左右两侧活动安装在挡条的内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机架的滑槽上方设置有两条挡条,挡条可以防止滑板从滑槽内脱出,机架的上方分别安装有两个推拉气缸,气缸尾座装配在机架上,并且推拉气缸一侧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头部安装有浮动接头与滑板相连。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板的内侧设置有定距导向杆,所述定距导向杆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在滑板的内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通过更换定距导向杆和调整推拉气缸的磁性开关位置,可以使装置以达到适应不同间距尺寸进行抓取作业。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板的底部设置有移动固定板,所述移动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滑板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固定板的内侧设置有夹爪气缸,所述夹爪气缸的顶部活动安装在移动固定板的内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滑板下方安装的夹爪气缸,能够用于抓取产品,并且可以通过更换末端抓手结构,从而以达到适应不同直径尺寸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机架的顶部且位于推拉气缸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支撑架,所述固定支撑架的内侧固定安装在推拉气缸的右侧,且所述固定支撑架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机架的顶部右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固定支撑架能够将推拉气缸固定在机架的顶部,使推拉气缸在运转时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工件增摩擦板的外侧固定安装在夹爪气缸的内侧,所述夹爪气缸的底部设置有半弧连接件,所述半弧连接件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夹爪气缸的底部,且所述半弧连接件的内侧设置有工件夹固端,所述工件夹固端的外侧固定安装在半弧连接件的内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通过夹爪气缸内侧的工件增摩擦板增加提高抓手对工件的夹紧力度,然后通过半弧连接件内侧的工件夹固端对工件表面进行夹紧,有利于对工件进行夹固,避免工件从抓手上掉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体自动等分定距抓手机构,为了具备滑板、推拉气缸、定距导向杆,解决现有的抓手机构在使用时,装置无法实现抓手在机器上自动等分定距,导致装置对零件的抓取位置受到局部限制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抓手机构在使用过程中,采用气动自动定距结构,使装置可以通过推拉式气缸推动滑板,实现末端抓手机器上自动等分定距,通过更换定距导向杆和调整推拉气缸磁性开关位置,实现定距尺寸的更改。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体自动等分定距抓手机构,为了具备夹爪气缸,解决现有的抓手机构在使用过程中,无法适应在产品间距不同的场景下进行抓取作业,导致造成装置对产品大小尺寸适应效果降低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抓手机构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更换末端抓手结构,以适应不同直径尺寸的产品,使装置可以适用于上、下料两端产品间距不同的场景下的自动抓取作业,有利于提高装置对产品的抓取适应效果。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体自动等分定距抓手机构,为了具备工件增摩擦板、半弧连接件、工件夹固端,解决现有的抓手机构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提高抓手对内侧的工件进行夹住力度,导致工件容易从抓手上掉落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抓手机构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抓手内侧的增加摩擦结构提高抓手对工件的夹紧力度,有利于对工件进行夹固,避免工件从抓手上掉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挡条;3、滑板;4、推拉气缸;5、定距导向杆;6、夹爪气缸;7、移动固定板;8、固定支撑架;9、工件增摩擦板;10、半弧连接件;11、工件夹固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体自动等分定距抓手机构,包括机架1,机架1的顶部左右两侧设置有推拉气缸4,推拉气缸4用于使装置可以通过推拉式气缸进行推动,实现末端抓手机器上自动等分定距,机架1的下方设置有夹爪气缸6,夹爪气缸6用于以适应不同直径尺寸的产品,使装置可以适用于上、下料两端产品间距不同的场景下的自动抓取作业,推拉气缸4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顶部左右两侧,机架1的内壁左右两侧设置有挡条2,挡条2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内壁左右两侧,机架1的内部且位于挡条2的内侧设置有滑板3,机架1的上方分别安装有两个推拉气缸4,气缸尾座装配在机架上,并且推拉气缸4一侧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头部安装有浮动接头与滑板3相连,机架1的滑槽上方设置有两条挡条2,挡条2可以防止滑板3从滑槽内脱出,滑板3的左右两侧活动安装在挡条2的内侧,滑板3的内侧设置有定距导向杆5,通过更换定距导向杆5和调整推拉气缸4的磁性开关位置,可以使装置以达到适应不同间距尺寸进行抓取作业,定距导向杆5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在滑板3的内侧。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滑板3的底部设置有移动固定板7,移动固定板7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滑板3的底部,移动固定板7的内侧设置有夹爪气缸6,滑板3下方安装的夹爪气缸6,能够用于抓取产品,并且可以通过更换末端抓手结构,从而以达到适应不同直径尺寸的产品,夹爪气缸6的顶部活动安装在移动固定板7的内侧,机架1的顶部且位于推拉气缸4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支撑架8,固定支撑架8能够将推拉气缸4固定在机架1的顶部,使推拉气缸4在运转时更加稳定,固定支撑架8的内侧固定安装在推拉气缸4的右侧,且固定支撑架8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顶部右侧,工件增摩擦板9的外侧固定安装在夹爪气缸6的内侧,通过夹爪气缸6内侧的工件增摩擦板9增加提高抓手对工件的夹紧力度,夹爪气缸6的底部设置有半弧连接件10,半弧连接件10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夹爪气缸6的底部,且半弧连接件10的内侧设置有工件夹固端11,通过半弧连接件10内侧的工件夹固端11对工件表面进行夹紧,有利于对工件进行夹固,避免工件从抓手上掉落,工件夹固端11的外侧固定安装在半弧连接件10的内侧。
下面具体说一下该弹体自动等分定距抓手机构的工作原理。
如图1-3所示,在使用时,机架1设置有滑槽,滑槽内安装有滑板3,滑板3可在机架1的滑槽内滑动,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设定滑板数量,机架1的滑槽上方设置有两条挡条2,挡条2可防止滑板3从滑槽内脱出,机架1的上方分别安装有两个推拉气缸4,气缸尾座装配在机架上,活塞杆头部安装有浮动接头与滑板3相连,相邻滑板3通过定距导向杆5相连,通过推拉气缸4推动,实现各滑板3在滑槽内自动定距分离,在滑板3下方安装有夹爪气缸6,用于抓取产品,通过更换末端抓手结构,以适应不同直径尺寸的产品,然后通过更换定距导向杆5和调整推拉气缸4的磁性开关位置,以适应不同间距尺寸的抓取作业。
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弹体自动等分定距抓手机构,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顶部左右两侧设置有推拉气缸(4),所述推拉气缸(4)用于使装置可以通过推拉式气缸进行推动,实现末端抓手机器上自动等分定距;
所述机架(1)的下方设置有夹爪气缸(6),所述夹爪气缸(6)用于以适应不同直径尺寸的产品,使装置可以适用于上、下料两端产品间距不同的场景下的自动抓取作业;
所述夹爪气缸(6)的下方设置有工件增摩擦板(9),所述工件增摩擦板(9)用于提高抓手对工件的夹紧力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体自动等分定距抓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气缸(4)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顶部左右两侧,所述机架(1)的内壁左右两侧设置有挡条(2),所述挡条(2)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内壁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体自动等分定距抓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内部且位于挡条(2)的内侧设置有滑板(3),所述滑板(3)的左右两侧活动安装在挡条(2)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弹体自动等分定距抓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3)的内侧设置有定距导向杆(5),所述定距导向杆(5)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在滑板(3)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弹体自动等分定距抓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3)的底部设置有移动固定板(7),所述移动固定板(7)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滑板(3)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弹体自动等分定距抓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固定板(7)的内侧设置有夹爪气缸(6),所述夹爪气缸(6)的顶部活动安装在移动固定板(7)的内侧,所述机架(1)的顶部且位于推拉气缸(4)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支撑架(8),所述固定支撑架(8)的内侧固定安装在推拉气缸(4)的右侧,且所述固定支撑架(8)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顶部右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体自动等分定距抓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增摩擦板(9)的外侧固定安装在夹爪气缸(6)的内侧,所述夹爪气缸(6)的底部设置有半弧连接件(10),所述半弧连接件(10)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夹爪气缸(6)的底部,且所述半弧连接件(10)的内侧设置有工件夹固端(11),所述工件夹固端(11)的外侧固定安装在半弧连接件(10)的内侧。
CN202222314706.8U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弹体自动等分定距抓手机构 Active CN2196666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4706.8U CN219666661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弹体自动等分定距抓手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4706.8U CN219666661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弹体自动等分定距抓手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66661U true CN219666661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28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14706.8U Active CN219666661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弹体自动等分定距抓手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666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29432B (zh) 一种木板材上料机及方法
CN212762012U (zh) 一种高压锅手柄与螺母自动装配设备
CN107900653A (zh) 一种橡胶圈的自动装配机
CN102554275A (zh) 车床自动上下料机
CN209758479U (zh) 一种取料机械手
CN219666661U (zh) 一种弹体自动等分定距抓手机构
CN109967646A (zh) 一种光伏边框铝型材多工位搬运设备
CN219419120U (zh) 全极耳电池多工位揉平设备
CN108857311B (zh) 一种喷漆治具板热熔拆解设备
CN108856533B (zh) 自动化定位管材的管端成型机
CN208179722U (zh) 一种自动清废机
CN104259243B (zh) 管材自动化生产系统
CN109514334A (zh) 一种螺栓前置加工总成
CN209095112U (zh) 一种螺栓前置加工总成
CN105172313B (zh) 一种证卡自动层压机
CN209189877U (zh) 一种螺栓端面加工总成
CN205346273U (zh) Ncs杂物斗成型冲切模生产线的基材上料装置
CN110405038B (zh) 一种变速箱壳板冲压用自动生产线
CN210525119U (zh) 一种气动式的机械臂夹取装置
CN207858413U (zh) 多次车削的工件输送装置
CN202423470U (zh) 铅酸蓄电池板栅转移装置
CN112061772A (zh) 一种智能化铁芯自动上料系统
CN107097059B (zh) 一种自锁型自动压螺栓装置
CN213264554U (zh) 自动夹取送料装置
CN213702395U (zh) 一种升降杆组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