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9438U - 逆变整流动态并联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逆变整流动态并联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9438U
CN219659438U CN202321236605.1U CN202321236605U CN219659438U CN 219659438 U CN219659438 U CN 219659438U CN 202321236605 U CN202321236605 U CN 202321236605U CN 219659438 U CN219659438 U CN 2196594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llel
module
transformer
control unit
master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3660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费战波
任家顺
张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TRONT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TRONT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TRONT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TRONT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3660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94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94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94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逆变整流动态并联调节装置,含有总控单元、并联调节单元,并联调节单元与总控单元采用通信接口通信;并联调节单元设有直流母线接口,并联调节单元通过三相四线接口接入各变压器380V线路,多个并联调节单元的直流母线并接在一起;并联并联调节单元根据总控单元的指令,通过直流母线,在各变压器和各相间传递能量;总控单元根据各变压器运行工况闭合或断开联络开关。当各变压器带载不均衡时,可通过此动态并联调节装置跨变压器调节负载电压,使各变压器带载情况均衡,提高变压器的交换效率。

Description

逆变整流动态并联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网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到一种应用于配网变压器并联运行场景的逆变整流动态并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配网变压器是指配电系统中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变换交流电压和电流而传输交流电能的一种静止电器,部分场景下配网变压器往往需要并联运行,并联运行可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及运行的经济性,对于配网变压器并联运行场景,现有技术典型构成如附图1所示:变压器T1、变压器T2配有电能质量调节设备(如SVG、APF、电容柜等),通过联络开关的通断,控制变压器T1、变压器T2并联或者独立运行,其动态并联的条件:变压器的一、二次电压相等、电压变比相同(一般允许有0.5%的偏差),然而在现场运行过程中,由于变压器的参数及带载情况不同,导致其输出电压U1/U2幅值、相位差值较大,不满足并联条件,无法闭合联络开关、或闭合时冲击电流较大。电能质量调节设备虽然可调整各相电压的相位值,解决并联相位需求,但不能提高或降低变压器侧总体电压值,无法解决并联幅值需求。动态并联后,由于变压器和380V线路的参数差异,可能导致变压器T1/T2带载不均衡,比如I1明显高于I2的情况,此时变压器T1重载甚至过载,未运行在最佳工况,电能质量调节设备可调整单个变压器各相间的负载情况,使其三相趋于平衡,但无法跨越变压器调整各变压器的负载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跨变压器间的逆变整流动态并联调节装置,当变压器T1/T2带载不均衡时,可通过该调节装置使得变压器T1/T2的电压达到平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逆变整流动态并联调节装置,含有总控单元、并联调节单元,其特征是:
所述并联调节单元与总控单元采用通信接口通信;
所述并联调节单元设有直流母线接口,用于连接两个并联调节单元逆变后的直流能量传递电路;
所述并联调节单元通过三相四线接口接入各变压器380V线路,多个并联调节单元的直流母线并接在一起;
所述并联并联调节单元根据总控单元的指令,通过直流母线,在各变压器和各相位间传递能量;
所述总控单元通过通信接口从并联调节单元获得各变压器当前电压值、电流值;
所述总控单元根据各变压器运行工况闭合或断开联络开关。
进一步地,并联单元含有主控单元、AC380V三相四线接口电路、电网滤波保护电路、整流逆变模块、三相电流互感器接口电路、内部电源、上行通信模块、电源模块、母线电容、电气/温度监测管理模块、直流母线接口,其特征是:
所述整流逆变模块采用双向功率拓扑,通过PWM控制,在电网和直流母线间传递能量;
所述电网滤波保护电路用于对AC380V线路保护,防止AC380V线路出现浪涌、群脉冲以及多次谐波对逆变整流模块的冲击;
所述上行通信模块用于和总控单元的下行通信模块进行通信;
所述母线电容用于维持并联单元内直流母线的电压稳定;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向功能模块提供工作电压;
所述电气/温度监测管理模块用于监测并联单元内部的温度、电气参数;
所述的三相电流互感器接口电路与外部电流互感器连接,采集三相电压、电流;
所述的AC380V三相四线接口电路用于并联单元与外部380V线路的连接;
所述直流母线接口用于连接两个并联单元;
所述主控单元通过采集各变压器的电压和电流,控制两个并联调节单元是接收能量还是输出能量。
进一步地,总控单元含有主控单元,下行通信模块、上行通信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下行控制模块、内部电源模块、数据显示模块,其特征是:
所述下行通信模块用于与并联调节单元进行通信;
所述下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并联开关的闭合或断开;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各变压器的参数值;
所述上行通信模块可经4G网络将各变压器的参数值上传至管理中心;
所述内部电源模块可将外部电压输入转换成各功模块需要的工作电压;
所述数据显示模块可将各变压器的参数值、显示在显示屏,便于工作人员查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逆变整流动态并联调节装置,解决了相邻变压器因某一变压器过载导致的变压器过热损坏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逆变整流动态并联调节装置,当各变压器带载不均衡时,可通过此动态并联调节装置跨变压器调节负载电压,使各变压器带载情况均衡,提高变压器的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配网变压器并联运行经典技术构成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逆变整流动态并联调节装置总体技术构成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流动态并联调节装置并联调节单元构成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流动态并联调节装置总控单元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以变压器T1、变压器T2动态并联为例,逆变整流动态并联调节装置,含有总控单元、并联调节单元1、并联调节单元2,并联调节单元1、并联调节单元2均设有直流母线接口,并联调节单元1、并联调节单元2通过三相四线接口接入各变压器380V线路,两个并联调节单元的直流母线并接在一起。
并联调节单元1、并联调节单元2根据总控单元的指令,通过直流母线,在各变压器和各相位间传递能量。
并联调节单元1、并联调节单元2与总控单元采用通信接口通信;总控单元可通过通信接口从并联调节单元1、并联调节单元2获得各变压器当前电压值、电流值;总控单元根据各变压器运行工况闭合或断开联络开关。
逆变整流动态并联调节原理如下:并联调节单元可调节单个变压器各相间的负载情况,使其三相趋于平衡,当变压器参数或负载突变导致T1/T2带载不均衡时,比如I1明显高于I2,两个并联调节单元可通过直流母线交换能量,使得I1下降,I2提升,具体调整如下所述:当U1>U2时并联调节单元1使Id1为正,从T1吸收能量,通过直流母线传递给并联调节单元2,使得Id2为负,将能量回馈给T2,该过程导致I1变大,I2变小,从而使得U1变小,U2变大,直到U1=U2。
如附图2所示:对图中并联单元、总控单元、联络开关、配网变压器及电流Id1\Id2作如下定义:PQC1=并联调节单元1,PQC2=并联调节单元2,CCU=总控单元,KP=联络开关,T1=配网变压器1,T2=配网变压器2;对于Id1,从T1到PQC1的方向定义为正、从PQC1到T1的方向为负,Id2同理;
并网前的运行期间,经过调整,U1与U2各相相位基本相同,但U1与U2幅值有明显差异时,并网过程如下所述:
第一步:CCU从PQC1、PQC2获取U1、U2;
第二步:如果U1<U2,转跳至第6步;
第三步:CCU控制PQC1、PQC2,使Id1为正,Id2为负;
第四步:此时I1增大、U1减少,I2减少、U2增大;
第五步:CCU重复3、4步,持续调整Id1、Id2值,直到U1接近U2时,转跳第9步;
第六步:CCU控制PQC1、PQC2,使Id2为正,Id1为负;
第七步:此时I2增大、U2减少,I1减少、U1增大;
第八步:CCU重复6、7步,持续调整Id1、Id2值,直到U1接近U2;
第九步:闭合KP,完成并网。
并网后的运行期间,出现I1与I2差异较大时,调整过程:
第一步:CCU从PQC1、PQC2获取I1、I2;
第二步:如果I1>I2,转跳至第6步;
第三步:CCU控制PQC1、PQC2,使Id1为正,Id2为负;
第四步:此时I1增大,I2减少;
第五步:CCU重复3、4步,持续调整Id1、Id2值,直到I1接近I2后,转跳第一步循环执行;
第六步:CCU控制PQC1、PQC2,使Id2为正,Id1为负;
第七步、此时I2增大,I1减少;
第八步:CCU重复6、7步,持续调整Id1、Id2值,直到I1接近I2后,转跳第一步循环执行。

Claims (3)

1.逆变整流动态并联调节装置,含有总控单元、并联调节单元,其特征是:
所述并联调节单元与总控单元采用通信接口通信;
所述并联调节单元通过三相四线接口接入各变压器380V线路;
所述并联调节单元设有直流母线接口,用于将各并联调节单元的直流母线并接在一起;
所述并联调节单元根据总控单元的指令,通过直流母线,在各变压器和各相间传递能量;
所述总控单元通过通信接口从并联调节单元获得各变压器当前电压值、电流值;
所述总控单元根据各变压器运行工况闭合或断开联络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整流动态并联调节装置,其特征是:并联单元含有主控单元、AC380V三相四线接口电路、电网滤波保护电路、整流逆变模块、三相电流互感器接口电路、内部电源、上行通信模块、电源模块、母线电容、电气/温度监测管理模块、直流母线接口,
所述整流逆变模块采用双向功率拓扑,通过PWM控制,在电网和直流母线间传递能量;
所述电网滤波保护电路用于对AC380V线路保护,防止AC380V线路出现浪涌、群脉冲以及多次谐波对逆变整流模块的冲击;
所述上行通信模块用于和总控单元的下行通信模块进行通信;
所述母线电容用于维持并联单元内直流母线的电压稳定;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向功能模块提供工作电压;
所述电气/温度监测管理模块用于监测并联单元内部的温度、电气参数;
所述的三相电流互感器接口电路与外部电流互感器连接,采集三相电压、电流;
所述的AC380V三相四线接口电路用于并联单元与外部380V线路的连接;
所述直流母线接口用于连接两个并联单元;
所述主控单元通过采集各变压器的电压和电流,控制两个并联调节单元是接收能量还是输出能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整流动态并联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总控单元含有主控单元,下行通信模块、上行通信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下行控制模块、内部电源模块、数据显示模块,
所述下行通信模块用于与并联调节单元进行通信;
所述下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并联开关的闭合或断开;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各变压器的参数值;
所述上行通信模块可经4G网络将各变压器的参数值上传至管理中心;
所述内部电源模块可将外部电压输入转换成各功模块需要的工作电压;
所述数据显示模块可将各变压器的参数值、显示在显示屏,便于工作人员查看。
CN202321236605.1U 2023-05-22 2023-05-22 逆变整流动态并联调节装置 Active CN2196594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36605.1U CN219659438U (zh) 2023-05-22 2023-05-22 逆变整流动态并联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36605.1U CN219659438U (zh) 2023-05-22 2023-05-22 逆变整流动态并联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9438U true CN219659438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57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36605.1U Active CN219659438U (zh) 2023-05-22 2023-05-22 逆变整流动态并联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94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87856B (zh) 三相不平衡调节控制方法、装置及三相不平衡调节系统
CN100533166C (zh) 一种变流器的试验电路
CN109217687A (zh) 基于mmc的配电网电力电子变压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375039B (zh) 一种隔离型直流变压器测试系统
CN104836424A (zh) 具有级联模块电压自动平衡电路的能量路由器
CN106816883B (zh) 三相不平衡调节系统并联投入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923462A (zh) 光伏发电系统虚拟同步机控制方法、装置、变流器及系统
CN107910877B (zh) 一种送端换流站高功率波动时并联电容器投切控制方法
CN201312265Y (zh) 一种可控硅整流装置
CN102769389A (zh) 基于寄生升压电路的无变压器串联电压质量调节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8879789A (zh) 双向储能变流控制装置及方法
CN219659438U (zh) 逆变整流动态并联调节装置
CN108701995A (zh) 功率转换电路、电力系统及其方法
CN208386154U (zh) 一种中压侧电能质量多目标综合治理系统
CN207069918U (zh) 静态电子式稳压电源
CN109301846A (zh) 不平衡低电压治理装置及方法
CN210629108U (zh) 一种宽幅调压装置
CN209389715U (zh) 一种svg和svc混合无功补偿装置的协调控制系统
CN209462035U (zh) 双向储能变流控制装置
CN207853480U (zh) 不平衡低电压治理装置
CN113765128A (zh) 一种高压直挂式储能变流器
CN112886818A (zh) 一种五端口能源路由器控制系统
Ding et al. Coordinate control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and power electronics loads in microgrid
Piasecki et al. LV distribution gird stabilisation using Energy Storage System
KR20220044996A (ko) 차량-그리드-홈 전력 인터페이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