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8528U - 滤波器及电路板 - Google Patents

滤波器及电路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8528U
CN219658528U CN202321015208.1U CN202321015208U CN219658528U CN 219658528 U CN219658528 U CN 219658528U CN 202321015208 U CN202321015208 U CN 202321015208U CN 219658528 U CN219658528 U CN 2196585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winding
hole
insulating
insula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152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呈呈
卢小琼
徐忠贵
童东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ransforme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ransform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ransforme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ransform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1520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85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85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85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40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Landscapes

  • Insulating Of Co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滤波器及电路板,包括铁芯、第一绝缘隔板、第二绝缘隔板及线圈;铁芯包括铁芯本体和绝缘层,铁芯本体形成有第一端面、与第一端面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连接在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的周侧面以及贯穿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通孔;绝缘层包括涂覆在周侧面上的第一绝缘层和涂覆在通孔的孔壁上的第二绝缘层;第一绝缘隔板设置在第一端面上,且其形成有与通孔相连通的第一避让孔;第二绝缘隔板设置在第二端面上,且其形成有与通孔相连通的第二避让孔;线圈包括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分别依次穿过第一避让孔、通孔、第二避让孔绕设铁芯、第一绝缘隔板、第二绝缘隔板若干圈,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的绕设方向相反。

Description

滤波器及电路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波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波器及电路板。
背景技术
滤波器可以对电源线中特定频率的频点或该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有效滤除,得到一个特定频率的电源信号,或消除一个特定频率后的电源信号。
滤波器一般采用一个防护壳包裹住铁芯,以将铁芯和线圈绝缘隔开,以防止在瞬时过电压作用下铁芯和线圈两者之间发生击穿;采用防护壳直接包裹住整个铁芯,导致滤波器的体积重量大幅度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波器及电路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滤波器采用防护壳直接包裹住整个铁芯,导致滤波器的体积重量大幅度增大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滤波器,所述滤波器包括:
铁芯,所述铁芯包括铁芯本体和绝缘层,所述铁芯本体形成有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连接在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周侧面以及贯穿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的通孔;所述绝缘层包括涂覆在所述周侧面上的第一绝缘层和涂覆在所述通孔的孔壁上的第二绝缘层;
第一绝缘隔板,所述第一绝缘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上,且所述第一绝缘隔板形成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第一避让孔;
第二绝缘隔板,所述第二绝缘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面上,且所述第二绝缘隔板形成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第二避让孔;
线圈,所述线圈包括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所述第一绕组、所述第二绕组分别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所述通孔、所述第二避让孔绕设所述铁芯、所述第一绝缘隔板、所述第二绝缘隔板若干圈,且所述第一绕组的绕设方向和所述第二绕组的绕设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绝缘层还包括涂覆在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三绝缘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绝缘层还包括涂覆在所述第二端面上的第四绝缘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绝缘隔板包括环绕所述第一避让孔设置的第一环部、环绕所述第一环部设置的第二环部以及环绕所述第二环部设置的第三环部;
在所述第一绝缘隔板朝向所述第一端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环部的投影与所述第一端面的投影重叠,所述第一端面的投影环绕所述第一环部的投影,所述第三环部的投影环绕所述第一端面的投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绝缘隔板包括环绕所述第二避让孔设置的第四环部、环绕所述第四环部设置的第五环部和环绕所述第五环部设置的第六环部;
在所述第二绝缘隔板朝向所述第二端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五环部的投影与所述第二端面的投影重叠,所述第二端面的投影环绕所述第四环部的投影,所述第六环部的投影环绕所述第二端面的投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滤波器还包括第三绝缘隔板,所述第三绝缘隔板设置在所述通孔中,且所述第三绝缘隔板位于所述第一绕组和所述第二绕组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绝缘隔板与所述通孔的孔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滤波器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绝缘隔板相对间隔设置,或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二绝缘隔板相对间隔设置;
所述固定板形成有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第三限位孔以及第四限位孔,所述第一绕组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一限位孔中,所述第一绕组的另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二限位孔中,所述第二绕组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三限位孔中,所述第二绕组的另一端插设在所述第四限位孔中。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滤波器,包括:
铁芯,所述铁芯包括铁芯本体和绝缘层,所述铁芯本体形成有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连接在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周侧面以及贯穿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的通孔;所述绝缘层包括涂覆在所述周侧面上的第一绝缘层、涂覆在所述通孔的孔壁上的第二绝缘层、涂覆在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三绝缘层以及所述绝缘层还包括涂覆在所述第二端面上的第四绝缘层;
线圈,所述线圈包括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所述第一绕组、所述第二绕组分别依次穿过所述通孔绕设所述铁芯若干圈。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板体和如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所述的滤波器,所述滤波器电连接在所述电路板板体上。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铁芯本体的周侧面涂覆有第一绝缘层,铁芯本体的通孔孔壁上涂覆有第二绝缘层,铁芯本体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绝缘隔板、铁芯本体的第二端面上设置有第二绝缘隔板,因此,在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分别依次穿过第一避让孔、通孔、第二避让孔绕设铁芯、第一绝缘隔板、第二绝缘隔板若干圈后,第一绝缘层将铁芯本体的周侧面与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绝缘隔开,第二绝缘层将铁芯本体的通孔孔壁与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绝缘隔开,第一绝缘隔板将铁芯本体的第一端面与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绝缘隔开,第二绝缘隔板将铁芯本体的第二端面与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绝缘隔开,基于第一绝缘隔板和第二绝缘隔板的使用,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绕设时抵压在第一绝缘隔板和第二绝缘隔板上,避免了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绕设时抵压第一端面与周侧面的折弯处、第二端面与周侧面的折弯处、第一端面与通孔孔壁的折弯处、第二端面与通孔孔壁的折弯,即将铁芯相对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的点受力转换为由第一绝缘隔板、第二绝缘隔板的面来承受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的力,进而避免了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绕设产生的抵接力损坏周侧面上的第一绝缘层、通孔孔壁上的第二绝缘层,保证了铁芯本体与第一绕组、第二绕组之间的绝缘效果,省去了原本需要用在周侧面、通孔孔壁上的绝缘隔板,减小了铁芯的横截面宽度,进而减小了滤波器的体积重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滤波器采用防护壳直接包裹住整个铁芯,导致滤波器的体积重量大幅度增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滤波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滤波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铁芯、第一绝缘隔板、第二绝缘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滤波器;10、铁芯;11、铁芯本体;101、第一端面;102、第二端面;103、周侧面;104、通孔;20、第一绝缘隔板;21、第一环部;22、第二环部;23、第三环部;201、第一避让孔;30、第二绝缘隔板;301、第二避让孔;31、第四环部;32、第五环部;33、第六环部;40、线圈;41、第一绕组;42、第二绕组;50、第三绝缘隔板;60、固定板;61、第一限位孔;62、第二限位孔;63、第三限位孔;64、第四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容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滤波器100,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机、光伏新能源等。
实施例一:滤波器100包括铁芯10、第一绝缘隔板20、第二绝缘隔板30以及线圈40;所述铁芯10包括铁芯本体11和绝缘层(图中未示出),所述铁芯本体11形成有第一端面101、与所述第一端面101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102、连接在所述第一端面101和所述第二端面102之间的周侧面103以及贯穿所述第一端面101和所述第二端面102的通孔104;所述绝缘层包括涂覆在所述周侧面103上的第一绝缘层和涂覆在所述通孔104的孔壁上的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隔板20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101上,且所述第一绝缘隔板20形成有与所述通孔104相连通的第一避让孔201;所述第二绝缘隔板30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面102上,且所述第二绝缘隔板30形成有与所述通孔104相连通的第二避让孔301;所述线圈40包括第一绕组41和第二绕组42,所述第一绕组41、所述第二绕组42分别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201、所述通孔104、所述第二避让孔301绕设所述铁芯10、所述第一绝缘隔板20、所述第二绝缘隔板30若干圈,且所述第一绕组41的绕设方向和所述第二绕组42的绕设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中,铁芯本体11的周侧面103涂覆有第一绝缘层,铁芯本体11的通孔104孔壁上涂覆有第二绝缘层,铁芯本体11的第一端面101上设置有第一绝缘隔板20、铁芯本体11的第二端面102上设置有第二绝缘隔板30,因此,在第一绕组41、第二绕组42分别依次穿过第一避让孔201、通孔104、第二避让孔301绕设铁芯10、第一绝缘隔板20、第二绝缘隔板30若干圈后,第一绝缘层将铁芯本体11的周侧面103与第一绕组41、第二绕组42绝缘隔开,第二绝缘层将铁芯本体11的通孔104孔壁与第一绕组41、第二绕组42绝缘隔开,第一绝缘隔板20将铁芯本体11的第一端面101与第一绕组41、第二绕组42绝缘隔开,第二绝缘隔板30将铁芯本体11的第二端面102与第一绕组41、第二绕组42绝缘隔开,基于第一绝缘隔板20和第二绝缘隔板30的使用,第一绕组41、第二绕组42绕设时抵压在第一绝缘隔板20和第二绝缘隔板30上,避免了第一绕组41、第二绕组42绕设时抵压第一端面101与周侧面103的折弯处、第二端面102与周侧面103的折弯处、第一端面101与通孔104孔壁的折弯处、第二端面102与通孔104孔壁的折弯,即将铁芯10相对第一绕组41、第二绕组42的点受力转换为由第一绝缘隔板20、第二绝缘隔板30的面来承受第一绕组41、第二绕组42的力,进而避免了第一绕组41、第二绕组42绕设产生的抵接力损坏周侧面103上的第一绝缘层、通孔104孔壁上的第二绝缘层,保证了铁芯本体11与第一绕组41、第二绕组42之间的绝缘效果,省去了原本需要用在周侧面103、通孔104孔壁上的绝缘隔板,减小了铁芯10的横截面宽度,进而减小了滤波器100的体积重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滤波器采用防护壳直接包裹住整个铁芯,导致滤波器的体积重量大幅度增大的技术问题。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绕组41和第二绕组42形成共模电感线圈40。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绕组41的绕设圈数和第二绕组42的绕设圈数一样。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绝缘层采用粉末喷涂、热固化加工成形的方式设置在铁芯本体11上。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采用贴合的方式将第一绝缘隔板20设置在第一端面101上,使得第一绝缘隔板20与第一端面101稳定的保持相对位置,使得线圈40的绕制能够稳定进行;采用贴合的方式将第二绝缘隔板30设置在第二端面102上,使第二绝缘隔板30与第二端面102稳定的保持相对位置,使得线圈40的绕制能够稳定进行。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采用环氧树脂胶将第一绝缘隔板20粘接贴合在第一端面101上,采用环氧树脂胶将第二绝缘隔板30粘接贴合在第二端面102上;环氧树脂胶的电气绝缘性能好,能够有效保证滤波器100的性能。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绝缘隔板20、第二绝缘隔板30采用塑胶料制成。
在一种的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还包括涂覆在所述第一端面101的第三绝缘层。线圈40绕设时一端的抵接力作用在第一绝缘隔板20上,因此,线圈40与第一端面101相对压紧,在第一端面101上再设置有第三绝缘层,使用第三绝缘层和第一绝缘隔板20来共同绝缘隔开第一端面101和线圈40,提高了第一端面101与线圈40之间的绝缘效果。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还包括涂覆在所述第二端面102上的第四绝缘层。线圈40绕设时另一端的抵接力作用在第二绝缘隔板30上,因此,线圈40与第二端面102相对压紧,在第二端面102上再设置有第四绝缘层,使用第四绝缘层和第二绝缘隔板30来共同绝缘隔开第二端面102和线圈40,提高了第二端面102与线圈40之间的绝缘效果。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3,在所述第一绝缘隔板20包括环绕所述第一避让孔201设置的第一环部21、环绕所述第一环部21设置的第二环部22以及环绕所述第二环部22设置的第三环部23;在所述第一绝缘隔板20朝向所述第一端面101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环部22的投影与所述第一端面101的投影重叠,所述第一端面101的投影环绕所述第一环部21的投影,所述第三环部23的投影环绕所述第一端面101的投影。
即第二环部22的尺寸适配于第一端面101的尺寸,第一环部21向第一端面101的内周凸出设置,第三环部23向第一端面101的外周凸出设置;因此,当线圈40绕设时,线圈40是与第一环部21、第三环部23抵接的,第一环部21、第三环部23相对第一端面101的凸出设置,使得线圈40绕设时会与周侧面103、通孔104孔壁保持有一定的间隔距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线圈40与周侧面103、通孔104孔壁之间的绝缘效果。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述第二绝缘隔板30包括环绕所述第二避让孔301设置的第四环部31、环绕所述第四环部31设置的第五环部32和环绕所述第五环部32设置的第六环部33;在所述第二绝缘隔板30朝向所述第二端面102的方向上,所述第五环部32的投影与所述第二端面102的投影重叠,所述第二端面102的投影环绕所述第四环部31的投影,所述第六环部33的投影环绕所述第二端面102的投影。
即第五环部32的尺寸适配于第二端面102的尺寸,第四环部31向第二端面102的内周凸出设置,第六环部33向第二端面102的外周凸出设置;因此,当线圈40绕设时,线圈40是与第四环部31、第六环部33抵接的,第四环部31、第六环部33相对第二端面102的凸出设置,进一步使得线圈40绕设时会与周侧面103、通孔104孔壁稳定的保持有一定的间隔距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线圈40与周侧面103、通孔104孔壁之间的绝缘效果。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所述滤波器100还包括第三绝缘隔板50,所述第三绝缘隔板50设置在所述通孔104中,且所述第三绝缘隔板50位于所述第一绕组41和所述第二绕组42之间。通过第三绝缘隔板50将局限在通孔104内的第一绕组41和第二绕组42分隔开,从而确保第一绕组41和第二绕组42之间的相对独立性,确保第一绕组41和第二绕组42之间的电气间隙。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三绝缘隔板50采用FR-4环氧板制成。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绝缘隔板50与所述通孔104的孔壁连接,如使用胶水将第三绝缘隔板50固定在通孔104的孔壁上。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所述滤波器100还包括固定板60,所述固定板60与所述第一绝缘隔板20相对间隔设置,或所述固定板60与所述第二绝缘隔板30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固定板60形成有第一限位孔61、第二限位孔62、第三限位孔63以及第四限位孔64,所述第一绕组41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一限位孔61中,所述第一绕组41的另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二限位孔62中,所述第二绕组42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三限位孔63中,所述第二绕组42的另一端插设在所述第四限位孔64中。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板60采用绝缘材料制成,通过固定板60第一限位孔61、第二限位孔62、第三限位孔63、第四限位孔64来限制第一绝缘隔板20的两端朝向、第二绝缘板的两端朝向,同时对第一绕组41、第二绕组42的绕制位置进行限定。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固定板60采用FR-4环氧板制成。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60形成有限位柱(图中未示出),当固定板60设置在第一绝缘隔板20的旁侧时,限位柱与第一绝缘隔板20抵接以使固定板60与第一绝缘隔板20间隔一定距离,进而使线圈40与固定板60间隔设置;当固定板60设置在第二绝缘隔板30的旁侧时,限位柱与第二绝缘隔板30抵接以使固定板60与第二绝缘隔板30间隔一定距离,进而使线圈40与固定板60间隔设置;从而避免固定板60对线圈40造成干扰。
实施例二:滤波器100包括铁芯10和线圈40,所述铁芯10包括铁芯本体11和绝缘层,所述铁芯本体11形成有第一端面101、与所述第一端面101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102、连接在所述第一端面101和所述第二端面102之间的周侧面103以及贯穿所述第一端面101和所述第二端面102的通孔104;所述绝缘层包括涂覆在所述周侧面103上的第一绝缘层、涂覆在所述通孔104的孔壁上的第二绝缘层、涂覆在所述第一端面101的第三绝缘层以及涂覆在所述第二端面102上的第四绝缘层;所述线圈40包括第一绕组41和第二绕组42,所述第一绕组41、所述第二绕组42分别依次穿过所述通孔104绕设所述铁芯10若干圈。
本实用新型中,铁芯本体11的周侧面103涂覆有第一绝缘层,铁芯本体11的通孔104孔壁上涂覆有第二绝缘层,铁芯本体11的第一端面101上涂覆有第三绝缘层、铁芯本体11的第二端面102上涂覆有第四绝缘层,从而实现了铁芯10整体与线圈40之间的电气绝缘,因此,对铁芯本体11的横截面宽度的增加仅是绝缘层的厚度,从而减小了铁芯10的横截面宽度;在保证了铁芯本体11与第一绕组41、第二绕组42之间的绝缘效果的基础上,省去了原本需要用在周侧面103、通孔104孔壁上、第一端面101、第二端面102上的防护壳,大幅度减小了滤波器100的体积重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滤波器采用防护壳直接包裹住整个铁芯,导致滤波器的体积重量大幅度增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路板(图中未示出),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板体和滤波器100,滤波器100设置在电路板板体上,滤波器100的线圈40与电路板板体电连接。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铁芯,所述铁芯包括铁芯本体和绝缘层,所述铁芯本体形成有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连接在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周侧面以及贯穿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的通孔;所述绝缘层包括涂覆在所述周侧面上的第一绝缘层和涂覆在所述通孔的孔壁上的第二绝缘层;
第一绝缘隔板,所述第一绝缘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上,且所述第一绝缘隔板形成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第一避让孔;
第二绝缘隔板,所述第二绝缘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面上,且所述第二绝缘隔板形成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第二避让孔;
线圈,所述线圈包括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所述第一绕组、所述第二绕组分别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所述通孔、所述第二避让孔绕设所述铁芯、所述第一绝缘隔板、所述第二绝缘隔板若干圈,且所述第一绕组的绕设方向和所述第二绕组的绕设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还包括涂覆在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三绝缘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还包括涂覆在所述第二端面上的第四绝缘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隔板包括环绕所述第一避让孔设置的第一环部、环绕所述第一环部设置的第二环部以及环绕所述第二环部设置的第三环部;
在所述第一绝缘隔板朝向所述第一端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环部的投影与所述第一端面的投影重叠,所述第一端面的投影环绕所述第一环部的投影,所述第三环部的投影环绕所述第一端面的投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隔板包括环绕所述第二避让孔设置的第四环部、环绕所述第四环部设置的第五环部和环绕所述第五环部设置的第六环部;
在所述第二绝缘隔板朝向所述第二端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五环部的投影与所述第二端面的投影重叠,所述第二端面的投影环绕所述第四环部的投影,所述第六环部的投影环绕所述第二端面的投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还包括第三绝缘隔板,所述第三绝缘隔板设置在所述通孔中,且所述第三绝缘隔板位于所述第一绕组和所述第二绕组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绝缘隔板与所述通孔的孔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绝缘隔板相对间隔设置,或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二绝缘隔板相对间隔设置;
所述固定板形成有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第三限位孔以及第四限位孔,所述第一绕组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一限位孔中,所述第一绕组的另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二限位孔中,所述第二绕组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三限位孔中,所述第二绕组的另一端插设在所述第四限位孔中。
9.一种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铁芯,所述铁芯包括铁芯本体和绝缘层,所述铁芯本体形成有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连接在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周侧面以及贯穿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的通孔;所述绝缘层包括涂覆在所述周侧面上的第一绝缘层、涂覆在所述通孔的孔壁上的第二绝缘层、涂覆在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三绝缘层以及所述绝缘层还包括涂覆在所述第二端面上的第四绝缘层;
线圈,所述线圈包括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所述第一绕组、所述第二绕组分别依次穿过所述通孔绕设所述铁芯若干圈。
10.一种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板体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波器,所述滤波器电连接在所述电路板板体上。
CN202321015208.1U 2023-04-27 2023-04-27 滤波器及电路板 Active CN2196585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5208.1U CN219658528U (zh) 2023-04-27 2023-04-27 滤波器及电路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5208.1U CN219658528U (zh) 2023-04-27 2023-04-27 滤波器及电路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8528U true CN219658528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77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15208.1U Active CN219658528U (zh) 2023-04-27 2023-04-27 滤波器及电路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85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76399B (zh) 软包扣式电池模块、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9658528U (zh) 滤波器及电路板
KR102342953B1 (ko) 무선충전의 송,수신용 패드 어셈블리
CN208077762U (zh) 一种手机充电的变压器
JP6649925B2 (ja) 電力伝送ユニット
CN110600241A (zh) 多路开关电源变压器及其制备方法
CN216288852U (zh) 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
CN212032855U (zh) 大功率车载充电变压器装置的变压器组件
CN213845048U (zh) 一种耐高压薄膜电容器
CN114583236A (zh) 电化学装置以及用电设备
CN207909625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高效高频变压器
CN212851460U (zh) 大功率密度平面磁组件
CN220367798U (zh) 一种高抗电强度的小型电子变压器
CN215578109U (zh) 电子变压器的磁芯结构及电子变压器
CN215070315U (zh) 稳定型锂电池
CN217386845U (zh) 一种三合一电抗器
CN219658517U (zh) 一种电抗器铁芯及电抗器
CN212032835U (zh) 大功率车载充电组合变压器装置的电感组件
CN219393135U (zh) 一种变压器
CN216793442U (zh) 一种高功率低损耗电源变压器
CN220400724U (zh) 二次电池
CN214753301U (zh) 一种组合式大电流共模电感
CN216562665U (zh) 交错式电感器
CN219892024U (zh) 耦合电感及电池电路
CN219393136U (zh) 一种隔离电源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