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8479U - 一种接线端子及其电磁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线端子及其电磁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8479U
CN219658479U CN202320425681.0U CN202320425681U CN219658479U CN 219658479 U CN219658479 U CN 219658479U CN 202320425681 U CN202320425681 U CN 202320425681U CN 219658479 U CN219658479 U CN 219658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in
terminal
winding
pin
eng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2568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Conjoi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Conjoi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Conjoi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Conjoi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2568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84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8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84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及其电磁阀,一种接线端子,用于微小型电磁阀(10)的电磁线圈的导电连接导线的紧凑型装配结构的接线端子(20),包括引线端脚(21)和卡合端脚(22),所述引线端脚(21)和卡合端脚(22)设置为整体长条形端子的两个端脚,其特征在于接线端子还包括绕线端脚(23),所述绕线端脚(23)垂直设置于所述卡合端脚(22)的外侧面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整体式结构折弯形成成引线端脚、卡合端脚、绕线端脚结构,形成接线端子的不同卡脚,实现安装稳固、结构简单、方便制作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接线端子及其电磁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小型流量控制电磁阀结构装置,具体涉及小型电磁阀流体腔整体安装结构和接线端子结构装置的技术方案,特别是一种接线端子及其电磁阀。
背景技术
电磁阀广泛的用于流体的开关控制,随着智能家电和清洁用具等的日愈发达,微小型电磁阀用于流量的精确控制得到行业认可。在日益精细的产品设计中,为配合各行业精致产品中使用,结构紧凑且安装稳固、方便自动化的装配结构,成为微小型电磁阀的设计重点之一。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进行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及其电磁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接线端子,用于微小型电磁阀(10)的电磁线圈的导电连接导线的紧凑型装配结构的接线端子(20),包括引线端脚(21)和卡合端脚(22),所述引线端脚(21)和卡合端脚(22)设置为整体长条形端子的两个端脚,其特征在于接线端子还包括绕线端脚(23),所述绕线端脚(23)垂直设置于所述卡合端脚(22)的外侧面板上;
其中,所述绕线端脚(23)设置为由卡合端脚(22)的板面内部材料部分挖取折直角而成,与卡合端脚(22)形成为整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引线端脚(21)和卡合端脚(22)设置为成直角转折连接,所述绕线端脚(23)和引线端脚(21)为同轴向相反方向的排布于卡合端脚(22)的两个侧面板上,所述绕线端脚(23)远离于引线端脚(21)和卡合端脚(22)交接处一段距离设置。在装配的过程中,为让位于线圈导线的缠绕,引线端脚和卡合端脚成一长条形端子结构,先行安装于电磁阀主体上后,再将引线端脚折弯曲直角,贴向于电磁阀主体,与绕线端脚成同轴向排布。即所述引线端脚(21)和绕线端脚(23)分别垂直于所述卡合端脚(22)的正反两个板面上,引线端脚(21)和绕线端脚(23)分别为垂直于卡合端脚(22)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卡合端脚(22)的金属板面上形成与绕线端脚(23)相应的孔槽(221),与所述卡合端脚(22)的板面边缘设置对称的固定卡槽(223)相呼应,设置为卡合固定于电磁阀主体的固定装置。如此,引线端脚、卡合端脚和绕线端脚均由整体的接线端子弯曲折叠而成,在导电和金属应力强度上都具有优势。
进一步的,所述转折直角的绕线端脚(23)设置用于绕线的缺口(231),所述缺口(231)分别设置于所述绕线端脚(23)边缘不对称的两边。以及,卡合端脚的金属板面同样设置吻合的缺口,金属板面的孔槽上的缺口与绕线端脚的缺口吻合成通孔。通孔的设计是在绕线端脚制作的过程,更有利于接线端子的折起,分别设置于绕线端脚两边的两个通孔,方便于绕线端脚的抓起,特别是自动化生产制作过程中,设置为不对称而错开的两边,因绕线端脚本身体积纤细,如对称设置,容易应力不够而被折断。
进一步的,所述的卡合端脚(22)的板面边缘设置对称的固定卡槽(223),所述的绕线端脚(23)的两边缘设置的所述缺口(231)为不对称的两个,错开分别为第一绕线部位和第二绕线部位。如此设计,使得绕线端脚的第一绕线部位和第二绕线部位分别错开为前后两部分,在电磁阀线圈导线焊锡电连接时,只焊锡前一处的绕线部位作为固定导电连接,而且另一绕线作为活动固定可拆卸连接。以及如引线端脚的端部设置圆孔(211),方便于电磁阀的导电引线缠绕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卡合端脚(22)的第二折起点(232)和所述引线端脚(21)的第一折起点(212)为相错开设置于所述卡合端脚(22)同一侧端部位置,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折起点(212)和第二折起点(232)之间的卡合端脚(22)板面边缘设置凸出部(224)。卡合端脚(22)板面边缘的凸出部(224)设置,在接线端子插接于电磁阀线圈支架上对应设置的定位插孔时,起到限位的作用,以及为两个折起点起到加强应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电磁阀,包括流体腔壳体(11)、驱动装置(12)和阀芯装置(13),所述驱动装置(12)驱动所述阀芯装置(13)的传动轴轴向移动,传动于开启和关闭设置于所述流体腔壳体(11)上的流体出口(1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上所述的接线端子(20)结构,所述接线端子(20)用于导线电连接于驱动装置(12)的驱动线圈(121)。
进一步的,所述的接线端子(20)设置于所述流体腔壳体(11)和驱动装置(12)连接端面的阀体侧面,所述引线端脚(21)和绕线端脚(23)分别平行于电磁阀体中轴线固定,所述卡合端脚(22)垂直于电磁阀体中轴线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装置(12)还包括线圈支架(122),所述线圈支架(122)靠近所述流体腔壳体(11)的端面一侧设置适配于接线端子(20)的定位插孔(24),所述接线端子(20)的卡合端脚(22)适配固定于定位插孔(24)。
进一步的,所述流体腔壳体(11)的接线端子(20)设置端设置卡合槽(25),用于所述绕线端脚(23)卡合限位固定。如此,电磁阀的接线端子不但插接固定于线圈支架,而且由流体腔壳体盖罩卡住绕线端脚,配合固定稳定不容易脱落。而且,流体腔壳体罩住接线端子,产品设计上更加美观,且接线端子不致于裸露太多而容易造成导电短路,或者被外部导电材料污染导致绝缘不佳,以及保护线圈导线的漆包线,防止外部刮伤、刮断漆包线导致断路。
据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接线端子及其电磁阀,通过整体式结构折弯形成成引线端脚、卡合端脚、绕线端脚结构,形成接线端子的不同卡脚,实现安装稳固、结构简单、方便制作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电磁阀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电磁阀结构爆炸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电磁阀结构另一种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电磁阀结构另一种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接线端子固定于线圈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接线端子固定于电磁阀装置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接线端子,用于微小型电磁阀10的电磁线圈的导电连接导线的紧凑型装配结构的接线端子20,包括引线端脚21和卡合端脚22,引线端脚21和卡合端脚22设置为整体长条形端子的两个端脚,接线端子还包括绕线端脚23,绕线端脚23垂直设置于卡合端脚22的外侧面板上。
如图7中所示,其中绕线端脚23设置为由卡合端脚22的板面内部材料部分挖取折直角而成,与卡合端脚22形成为整体结构。即引线端脚21和绕线端脚23分别为垂直于卡合端脚22设置。
如图7中所示,引线端脚21和卡合端脚22设置为成直角转折连接,绕线端脚23和引线端脚21为同轴向相反方向的排布于卡合端脚(22)的两个侧面板上,绕线端脚23远离于引线端脚21和卡合端脚22交接处一段距离设置。
如图7和图8中所示,卡合端脚22的金属板面上形成与绕线端脚23相应的孔槽221,与卡合端脚22的板面边缘设置对称的固定卡槽223相呼应,设置为卡合固定于电磁阀主体的固定装置。如此,引线端脚、卡合端脚和绕线端脚均由整体的接线端子弯曲折叠而成,在导电和金属应力强度上都具有优势。以及,转折直角的绕线端脚23设置用于绕线的缺口231,缺口231分别设置于绕线端脚23边缘不对称的两边。以及,卡合端脚的金属板面同样设置吻合的缺口,金属板面的孔槽上的缺口与绕线端脚的缺口吻合成通孔。通孔的设计是在绕线端脚制作的过程,更有利于接线端子的折起,分别设置于绕线端脚两边的两个通孔,方便于绕线端脚的抓起,特别是自动化生产制作过程中,设置为不对称而错开的两边,因绕线端脚本身体积纤细,如对称设置,容易应力不够而被折断。
如图7和图8中所示,卡合端脚22的板面边缘设置对称的固定卡槽223,绕线端脚23的两边缘设置的缺口231为不对称的两个,错开分别为第一绕线部位和第二绕线部位。如此设计,使得绕线端脚的第一绕线部位和第二绕线部位分别错开为前后两部分,在电磁阀线圈导线焊锡电连接时,只焊锡前一处的绕线部位作为固定导电连接,而且另一绕线作为活动固定可拆卸连接。以及如引线端脚的端部设置圆孔211,方便于电磁阀的导电引线缠绕固定。以及,如图7中所示,卡合端脚22的第二折起点232和引线端脚21的第一折起点212为相错开设置于卡合端脚22同一侧端部位置,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折起点212和第二折起点232之间的卡合端脚22板面边缘设置凸出部224。卡合端脚22板面边缘的凸出部224设置,在接线端子插接于电磁阀线圈支架上对应设置的定位插孔时,起到限位的作用,以及为两个折起点起到加强应力的作用。
如图1和图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电磁阀,包括流体腔壳体11、驱动装置12和阀芯装置13,驱动装置12驱动阀芯装置13的传动轴轴向移动,传动于开启和关闭设置于流体腔壳体11上的流体出口16,还包括如图7至图10中所示的接线端子20结构,接线端子20用于导线电连接于驱动装置12的驱动线圈121。
如图3和图4中所示,接线端子20设置于流体腔壳体11和驱动装置12连接端面的阀体侧面,引线端脚21和绕线端脚23分别平行于电磁阀体中轴线固定,卡合端脚22垂直于电磁阀体中轴线固定。
如图5中所示,驱动装置12还包括线圈支架122,线圈支架122靠近流体腔壳体11的端面一侧设置适配于接线端子20的定位插孔24,接线端子20的卡合端脚22适配固定于定位插孔24。
如图3、图4和图6中所示,流体腔壳体11的接线端子20设置端设置卡合槽25,用于绕线端脚23卡合限位固定。如此,电磁阀的接线端子不但插接固定于线圈支架,而且由流体腔壳体盖罩卡住绕线端脚,配合固定稳定不容易脱落。而且,流体腔壳体罩住接线端子,产品设计上更加美观,且接线端子不致于裸露太多而容易造成导电短路,或者被外部导电材料污染导致绝缘不佳,以及保护线圈导线的漆包线,防止外部刮伤、刮断漆包线导致断路。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凡依本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接线端子,包括引线端脚(21)和卡合端脚(22),所述引线端脚(21)和卡合端脚(22)设置为整体长条形端子的两个端脚,其特征在于接线端子还包括绕线端脚(23),所述绕线端脚(23)垂直设置于所述卡合端脚(22)的外侧面板上;
其中,所述绕线端脚(23)设置为由卡合端脚(22)的板面内部材料部分挖取折直角而成,与卡合端脚(22)形成为整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线端脚(21)和卡合端脚(22)设置为成直角转折连接,所述绕线端脚(23)和引线端脚(21)为同轴向相反方向的排布于卡合端脚(22)的两个侧面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合端脚(22)的金属板面上形成与绕线端脚(23)相应的孔槽(221),与所述卡合端脚(22)的板面边缘设置对称的固定卡槽(223)相呼应,设置为卡合固定于电磁阀主体的固定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线端脚(23)设置用于绕线的缺口(231),所述缺口(231)分别设置于所述绕线端脚(23)边缘不对称的两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合端脚(22)的板面边缘设置对称的固定卡槽(223),所述的绕线端脚(23)的两边缘设置的所述缺口(231)为不对称的两个,错开分别为第一绕线部位和第二绕线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端脚(22)的第二折起点(232)和所述引线端脚(21)的第一折起点(212)为相错开设置于所述卡合端脚(22)同一侧端部位置,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折起点(212)和第二折起点(232)之间的卡合端脚(22)板面边缘设置凸出部(224)。
7.一种电磁阀,包括流体腔壳体(11)、驱动装置(12)和阀芯装置(13),所述驱动装置(12)驱动所述阀芯装置(13)的传动轴轴向移动,传动于开启和关闭设置于所述流体腔壳体(11)上的流体出口(1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接线端子(20),所述接线端子(20)用于导线电连接于驱动装置(12)的驱动线圈(1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线端子(20)设置于所述流体腔壳体(11)和驱动装置(12)连接端面的阀体侧面,所述引线端脚(21)和绕线端脚(23)分别平行于电磁阀体中轴线固定,所述卡合端脚(22)垂直于电磁阀体中轴线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12)还包括线圈支架(122),所述线圈支架(122)靠近所述流体腔壳体(11)的端面一侧设置适配于接线端子(20)的定位插孔(24),所述接线端子(20)的卡合端脚(22)适配固定于定位插孔(24)。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腔壳体(11)的接线端子(20)设置端设置卡合槽(25),用于所述绕线端脚(23)卡合限位固定。
CN202320425681.0U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接线端子及其电磁阀 Active CN2196584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25681.0U CN219658479U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接线端子及其电磁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25681.0U CN219658479U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接线端子及其电磁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8479U true CN219658479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80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25681.0U Active CN219658479U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接线端子及其电磁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84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58286B2 (ja) 電線コネクタ
EP1592036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A3021611C (en) Plug contact
JP4465537B2 (ja) 電磁弁
CN100362701C (zh) 用于装在基体元件上的接线夹
JP2007048705A (ja) リレー
WO2007020838A1 (ja) リレー
JPH10247538A (ja) プリント板又は電気装置のためのソケツト端子
JP2009277361A (ja) 電磁継電器
JP2002334643A (ja) 電気切換え要素
CN219658479U (zh) 一种接线端子及其电磁阀
JPH0559532B2 (zh)
US5848918A (en) Electrical appliance with novel electrical power connector structure
EP1073162B1 (en) Switch device with AC inlet
JP3699442B2 (ja) ソレノイド
JP2004103263A (ja) 端子台
US5892423A (en) Electric switch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a magnetic angle piece for same
JPH02295075A (ja) 速結端子装置
EP0270602B1 (en)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n electrical terminal
CN219226699U (zh) 一种接线端子
JPH10116658A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
CN217061920U (zh) 一种时间继电器
KR200319561Y1 (ko) 초소형 램프 조립체
JP3937483B2 (ja) 電磁継電器
JPH07263038A (ja) コイル用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れを使用するコネクタ組 立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