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49345U - 一种新型切刀集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切刀集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49345U
CN219649345U CN202320400379.XU CN202320400379U CN219649345U CN 219649345 U CN219649345 U CN 219649345U CN 202320400379 U CN202320400379 U CN 202320400379U CN 219649345 U CN219649345 U CN 2196493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pipe
vacuum
dust collection
col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0037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二天
吴奇璋
李展立
贺涛
谢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Ying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Ying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Ying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Ying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0037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493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493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493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切刀集尘装置,包括集尘容器、用于吸取切刀组件上产生的粉尘的吸尘管和用于连接真空发生器的真空管;集尘容器内具有活动封闭的收集腔,集尘容器上开设有吸尘孔和真空孔,且吸尘管的第一端靠近收集腔的底部设置,且真空管的第一端远离收集腔的底部设置。即真空管的第一端和吸尘管的第一端存在一定距离,这样,在保证真空管可以使得收集腔内产生负压的同时,有效避免真空管的第一端吸取大颗粒粉尘进入真空管内,即通过间接式真空集尘方式有效防止大颗粒粉尘通过真空管进入真空发生器内,从而有效避免大颗粒粉尘损坏真空发生器内部的器件。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切刀集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尘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切刀集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极片的切刀组件工作时,切刀切断极片后会有小量粉尘溢出,为了避免粉尘飞溅影响加工,通常在切刀的一侧设置有切刀护罩,通过切刀护罩将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防止扩散,并通过将吸尘装置的吸入口对准切刀护罩,从而吸取切刀护罩内的粉尘,其中,吸尘装置通过管体与真空发生器连通产生负压。但这样,粉尘容易进入具有负压作用的管体内部,从而通过管体进入到真空发生器内部,进而对真空发生器内部的器件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粉尘容易进入具有负压作用的管体内部,从而通过管体进入到真空发生器内部,进而对真空发生器内部的器件造成损坏。提供一种新型切刀集尘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切刀集尘装置,包括集尘容器、用于吸取切刀组件上产生的粉尘的吸尘管和用于连接真空发生器的真空管;
所述集尘容器内具有活动封闭的收集腔,所述集尘容器上开设有吸尘孔和真空孔,所述吸尘管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吸尘孔设置在所述收集腔内,且所述吸尘管的第一端靠近所述收集腔的底部设置,所述真空管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真空孔设置在所述收集腔内,且所述真空管的第一端远离所述收集腔的底部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真空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吸尘管的第一端之间的高度差设置为50mm~100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真空管的外侧表面上环绕开设有安装卡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尘管的第一端的管径大于所述真空管的第一端的管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尘管的第二端设置有用于吸附粉尘的第一吸尘分管和用于吸附粉尘的第二吸尘分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管接头和连接真空发生器的负压管,所述管接头的第一端与所述真空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管接头的第二端与所述负压管的第一端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产生负压的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发生器设置在所述集尘容器的一侧,且所述负压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真空发生器的负压口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监控所述收集腔内气压值的负压表和测压管,所述集尘容器上开设有测压孔,所述测压孔与所述收集腔连通,所述测压管远离所述负压表的一端穿过所述测压孔设置在所述收集腔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压管远离所述负压表的一端远离所述收集腔的底部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尘容器包括集尘瓶和瓶塞,所述集尘瓶内具有所述收集腔,且所述瓶塞封堵所述收集腔设置,所述瓶塞上开设有所述吸尘孔、所述真空孔和所述测压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在需要对切刀组件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时,通过真空发生器产生负压,真空管的第二端连接真空发生器,从而使得收集腔和吸尘管内依次产生负压,进而使得吸尘管的第二端可以吸取切刀护罩上的粉尘,使得粉尘可以通过吸尘管进入收集腔内。其中,因吸尘管的第一端靠近收集腔的底部设置,吸尘管内吸取的粉尘在负压的作用下掉入收集腔的底部,而真空管的第一端远离收集腔的底部设置,即真空管的第一端和吸尘管的第一端存在一定距离,这样,在保证真空管可以使得收集腔内产生负压的同时,有效避免真空管的第一端吸取大颗粒粉尘进入真空管内,即通过间接式真空集尘方式有效防止大颗粒粉尘通过真空管进入真空发生器内,从而有效避免大颗粒粉尘损坏真空发生器内部的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新型切刀集尘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新型切刀集尘装置集尘容器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新型切刀集尘装置真空管处结构示意图。
10、新型切刀集尘装置;100、集尘容器;110、收集腔;200、吸尘管;210、第一吸尘分管;220、第二吸尘分管;230、安装凹槽;300、真空管;310、安装卡槽;400、管接头;500、负压管;600、真空发生器;700、负压表;800、测压管;900、切刀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垂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垂直,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平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代表的具体关系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切刀集尘装置10,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集尘容器100、用于吸取切刀组件900上产生的粉尘的吸尘管200和用于连接真空发生器600的真空管300;所述集尘容器100内具有活动封闭的收集腔110,所述集尘容器100上开设有吸尘孔和真空孔,所述吸尘管200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吸尘孔设置在所述收集腔110内,且所述吸尘管200的第一端靠近所述收集腔110的底部设置,所述真空管300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真空孔设置在所述收集腔110内,且所述真空管300的第一端远离所述收集腔110的底部设置。
具体地,集尘容器100用于收集粉尘,吸尘孔的形状与吸尘管200的形状相适配,吸尘孔与真空孔相互间隔且相互平行设置,且吸尘孔以及真空孔与收集腔110相互连通设置,吸尘管200的第一端与收集腔110连通,吸尘管200的第二端与切刀护罩连通并吸取粉尘,即吸尘管200用于收集切刀护罩上的粉尘至收集腔110内。真空孔的形状与真空管300的形状相适配,真空管300的第一端与收集腔110连通,真空管300的第二端与真空发生器600连通,即真空管300用于连通真空发生器600和收集腔110,以使得收集腔110内产生负压。在粉尘通过吸尘管200进入收集腔110内后,因真空管300的第一端至收集腔110的底部的距离大于吸尘管200的第一端至收集腔110的底部的距离,使得真空管300负压作用产生的功小于大颗粒粉尘从收集腔110底部至真空管300的第一端所需的功,这样,可以在保证集尘容器100的集尘效果的同时,有效防止大颗粒粉尘在真空管300的负压作用下进入真空管300内。
值得说明的是,在需要对切刀组件900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时,通过真空发生器600产生负压,真空管300的第二端连接真空发生器600,从而使得收集腔110和吸尘管200内依次产生负压,进而使得吸尘管200的第二端可以吸取切刀护罩上的粉尘,使得粉尘可以通过吸尘管200进入收集腔110内。其中,因吸尘管200的第一端靠近收集腔110的底部设置,吸尘管200内吸取的粉尘在负压的作用下掉入收集腔110的底部,而真空管300的第一端远离收集腔110的底部设置,即真空管300的第一端和吸尘管200的第一端存在一定距离,这样,在保证真空管300可以使得收集腔110内产生负压的同时,有效避免真空管300的第一端吸取大颗粒粉尘进入真空管300内,即通过间接式真空集尘方式有效防止大颗粒粉尘通过真空管300进入真空发生器600内,从而有效避免大颗粒粉尘损坏真空发生器600。
为了有效防止大颗粒粉尘进入真空管300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真空管300的第一端与所述吸尘管200的第一端之间的高度差设置为50mm~100mm。具体地,通过两者之间的间距,大颗粒粉尘受到负压作用时,其负压作用产生的功小于大颗粒粉尘从收集腔110底部至真空管300的第一端所需的功,从而有效避免大颗粒粉尘受到负压作用时进入真空管300内。例如,所述真空管300的第一端与所述吸尘管200的第一端之间的高度差设置为50mm。又例如,所述真空管300的第一端与所述吸尘管200的第一端之间的高度差设置为100mm。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管300的第一端与所述吸尘管200的第一端之间的高度差设置为92mm。具体地,通过将间距设置为92mm,使得大于或等于40um的粉尘可以沉淀在瓶底,从而有效防止其进入真空管300内,这样,有效保证了集尘效果。
为了便于真空管300的安装,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真空管300的外侧表面上环绕开设有安装卡槽310。具体地,真空管300为弹性管,安装卡槽310的形状与真空孔的形状相适配,真空管300插设在真空孔内时,安装卡槽310的侧壁与真空孔的侧壁抵接,这样,可以对真空管300起卡接作用,有效避免真空管300轻易脱离真空孔。
更近一步地,所述吸尘管200的外侧表面上环绕开设有安装凹槽230。具体地,安装凹槽230的形状与吸尘孔的形状相适配,吸尘管200插设在吸尘孔内时,安装凹槽230的侧壁与吸尘孔的侧壁抵接,这样,可以对吸尘管200起卡接作用,避免吸尘管200轻易脱离吸尘孔。
为了增加新型切刀集尘装置10的实用性,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尘管200的第一端的管径大于所述真空管300的第一端的管径。具体地,通过控制吸尘管200的第一端的管径大小和真空管300的第一端的管径大小,可以便于粉尘通过吸尘管200的第一端进入收集腔110内,还可以在保证真空管300的负压效果的同时,防止大颗粒粉尘进入真空管300内,这样,有效增加了新型切刀集尘装置10的实用性。
为了便于吸尘管200吸取切刀组件900上的粉尘,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尘管200的第二端设置有用于吸附粉尘的第一吸尘分管210和用于吸附粉尘的第二吸尘分管220。具体地,第一吸尘分管210的第一端以及第二吸尘分管220的第一端与吸尘管200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吸尘分管210的第二端与切刀护罩的一侧连通,第二吸尘分管220的第二端与切刀护罩的另一侧连通,这样,可以分别通过第一吸尘分管210和第二吸尘分管220吸取切刀组件900上的粉尘,使得吸取粉尘的效率更高,这样,有效增加了新型切刀集尘装置10的实用性。
为了便于真空管300与真空发生器600的连接,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新型切刀集尘装置10还包括管接头400和连接真空发生器600的负压管500,所述管接头400的第一端与所述真空管30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管接头400的第二端与所述负压管500的第一端连接。具体地,通过设置有管接头400和负压管500,因管接头400为L形,安装后便于调转真空管300与真空发生器600的连接方向,这样,有效提高了新型切刀集尘装置10的实用性。
为了便于产生负压,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新型切刀集尘装置10还包括用于产生负压的真空发生器600,所述真空发生器600设置在所述集尘容器100的一侧,且所述负压管500的第二端与所述真空发生器600的负压口连通。具体地,通过设置有真空发生器600,且真空发生器600的负压口与负压管500的第二端连通,使得真空发生器600产生的负压可以通过负压管500传递至真空管300内,从而使得收集腔110和吸尘管200内产生负压。其中,真空发生器600产生负压的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可获知的,且是可以实现的,在本实施例中不做累赘描述。
为了便于监控集尘容器内的气压,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新型切刀集尘装置10还包括监控所述收集腔110内气压值的负压表700和测压管800,所述集尘容器100上开设有测压孔,所述测压孔与所述收集腔110连通,所述测压管800远离所述负压表700的一端穿过所述测压孔设置在所述收集腔110内。具体地,测压孔的形状与测压管800的形状相适配,通过测压管800连通收集腔110和负压表700,从而使得负压表700可以显示收集腔110内的气压值,这样,便于监控集尘容器100内的气压,有效增加了新型切刀集尘装置10的实用性。
为了防止粉尘影响气压值的监测,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测压管800远离所述负压表700的一端远离所述收集腔110的底部设置。具体地,通过将测压管800远离收集腔110的底部设置,在保证负压表700的监测效果的同时,有效降低测压管800的制造成本,且有效防止吸尘管200中掉出的粉尘影响测压管800的测压效果。
为了便于集尘容器100的使用,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尘容器100包括集尘瓶和瓶塞,所述集尘瓶内具有所述收集腔110,且所述瓶塞封堵所述收集腔110设置,所述瓶塞上开设有所述吸尘孔、所述真空孔和所述测压孔。具体地,通过将集尘容器100设置为集尘瓶和瓶塞,吸尘孔、真空孔和测压孔相互间隔设置在瓶塞上,在集尘完毕后,可以通过取下瓶塞,将粉尘倒出,这样,有效增加集尘容器100的实用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更进一步实现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集腔110内设置有防粘层。具体地,通过设置有防粘层,有效避免粉尘粘留在收集腔110内,这样,在倾倒粉尘时,更为便利。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尘容器100包括集尘箱和箱盖,所述集尘箱内具有所述收集腔110,且所述箱盖封堵所述收集腔110设置,所述箱盖上开设有所述吸尘孔、所述真空孔和所述测压孔。具体地,通过将集尘容器100设置为集尘箱和箱盖,吸尘孔、真空孔和测压孔相互间隔设置在箱盖上,在集尘完毕后,可以通过取下箱盖,将粉尘倒出,这样,便于一次性收集大量粉尘,减少倾倒粉尘次数,有效增加集尘容器100的实用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切刀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尘容器(100)、用于吸取切刀组件(900)上产生的粉尘的吸尘管(200)和用于连接真空发生器(600)的真空管(300);
所述集尘容器(100)内具有活动封闭的收集腔(110),所述集尘容器(100)上开设有吸尘孔和真空孔,所述吸尘管(200)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吸尘孔设置在所述收集腔(110)内,且所述吸尘管(200)的第一端靠近所述收集腔(110)的底部设置,所述真空管(300)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真空孔设置在所述收集腔(110)内,且所述真空管(300)的第一端远离所述收集腔(110)的底部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切刀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300)的第一端与所述吸尘管(200)的第一端之间的高度差设置为50mm~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切刀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300)的外侧表面上环绕开设有安装卡槽(3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切刀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管(200)的第一端的管径大于所述真空管(300)的第一端的管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切刀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管(200)的第二端设置有用于吸附粉尘的第一吸尘分管(210)和用于吸附粉尘的第二吸尘分管(220)。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切刀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接头(400)和连接真空发生器(600)的负压管(500),所述管接头(400)的第一端与所述真空管(30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管接头(400)的第二端与所述负压管(500)的第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新型切刀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产生负压的真空发生器(600),所述真空发生器(600)设置在所述集尘容器(100)的一侧,且所述负压管(500)的第二端与所述真空发生器(600)的负压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切刀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控所述收集腔(110)内气压值的负压表(700)和测压管(800),所述集尘容器(100)上开设有测压孔,所述测压孔与所述收集腔(110)连通,所述测压管(800)远离所述负压表(700)的一端穿过所述测压孔设置在所述收集腔(110)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切刀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压管(800)远离所述负压表(700)的一端远离所述收集腔(110)的底部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切刀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容器(100)包括集尘瓶和瓶塞,所述集尘瓶内具有所述收集腔(110),且所述瓶塞封堵所述收集腔(110)设置,所述瓶塞上开设有所述吸尘孔、所述真空孔和所述测压孔。
CN202320400379.XU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新型切刀集尘装置 Active CN2196493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00379.XU CN219649345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新型切刀集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00379.XU CN219649345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新型切刀集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49345U true CN219649345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75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00379.XU Active CN219649345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新型切刀集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493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49345U (zh) 一种新型切刀集尘装置
CN219455396U (zh) 锂电池外壳氦气泄漏量率检测治具
CN204854718U (zh) 静力水准仪
CN110538509A (zh) 一种真空夹具废液过滤回收装置
CN215811465U (zh) 气密性检测机构
CN211904554U (zh) 一种用于汽车密封性测试的工装
CN210923413U (zh) 一种混凝土渗透检测装置
CN211325471U (zh) 一种双腔取卵针
CN217688103U (zh) 气体收集装置及电池制造设备
CN210450124U (zh) 一种电工仪器仪表吸尘装置
CN221102032U (zh) 用于分选机的摆臂机构及其摆臂头
CN219035070U (zh) 一种用于气体检测仪的寄生泵
CN217332039U (zh) 一种用于纤维素醚保水性测试装置
CN111272329A (zh) 一种吸尘器自动检测线用产品吸力检测结构
CN218794039U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的真空脱泡机
CN220304752U (zh) 一种电机外壳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6417911U (zh) 一种医用负压吸引器
CN215066030U (zh) 一种显微镜清洁度真空吸盘装置
CN213327298U (zh) 一种玻璃棉生产用窑炉检测装置
CN211901779U (zh) 多功能电子调压阀
CN218295359U (zh) 一种氢气安全检测装置
CN221099832U (zh) 一种封闭式浮标液位计
CN212585879U (zh) 一种用于气压监测的压力传感器
CN212931500U (zh) 一种新型计量检测装置
CN210346758U (zh) 在线密度微水检测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