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40354U - 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40354U
CN219640354U CN202320178075.3U CN202320178075U CN219640354U CN 219640354 U CN219640354 U CN 219640354U CN 202320178075 U CN202320178075 U CN 202320178075U CN 219640354 U CN219640354 U CN 219640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odule
conditioning units
air conditioning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780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运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rtiv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ertiv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ertiv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Vertiv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7807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40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40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40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机,其包括分体设置的主机模块和风机模块,其中:主机模块具有顺次连通的第一风口、第一风道和第一连接口,第一风口和第一连接口分别位于主机模块的不同的侧壁上;风机模块具有顺次连通的第二风口、第二风道和第二连接口,第二风口和第二连接口分别位于风机模块的不同的侧壁上,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连通;风机模块可选择地位于主机模块的上方或下方,风机模块和主机模块可拆卸连接;其中,空调机具有第一出风模式和第二出风模式,当空调机处于第一出风模式时,由第一风口进风,并从第二风口出风;当空调机处于第二出风模式时,由第二风口进风,并从第一风口出风。

Description

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机。
背景技术
空调机通常包括柜体、制冷组件和风机组件。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616029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空调机,其包括柜体,柜体内设置有沿高度方向并列分布的蒸发器以及风机模块,运输时,使得风机模块固定在柜体的底壁上即可。但是,上述的空调机,其柜体为立方体框状结构,风机模块以及蒸发器均设置在框状结构的柜体内,使得整个柜体结构的高度比较高,且运输空调机时,需要将风机模块固定在柜体的底壁上,不便于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机的整个柜体的高度较高,不便于运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机,其包括分体设置的主机模块和风机模块,其中:主机模块具有顺次连通的第一风口、第一风道和第一连接口,第一风口和第一连接口分别位于主机模块的不同的侧壁上;风机模块具有顺次连通的第二风口、第二风道和第二连接口,第二风口和第二连接口分别位于风机模块的不同的侧壁上,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连通;风机模块可选择地位于主机模块的上方或下方,风机模块和主机模块可拆卸连接;其中,空调机具有第一出风模式和第二出风模式,当空调机处于第一出风模式时,由第一风口进风,并从第二风口出风;当空调机处于第二出风模式时,由第二风口进风,并从第一风口出风。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主机模块和风机模块设置为分体结构的形式,便于对风机模块和主机模块进行运输。具体地,对风机模块和主机模块运输时,保证风机模块和主机模块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当运输至目的地后,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可选择将风机模块设置在主机模块的上方或者将风机模块设置在主机模块的下方,并可根据现场施工情况选择第一出风模式或者第二出风模式。传统技术方案中,柜体为整体结构,风机模块和主机模块沿高度方向分布在柜体内,柜体的整体高度较高,不便于运输柜体,且将风机模块固定在柜体内运输比较麻烦;并且当蒸发器位于风机模块的上方时,由于柜体的高度比较高,不便于将蒸发器安装至柜体内。与传统的技术方案相比,本申请的设置,能够保证风机模块和主机模块为相互独立设置的两个主体,便于输送以及装配,并且,出风模式的选择性较多,装配较为灵活。
进一步地,主机模块包括第一蒸发器和压缩机,第一蒸发器为平板结构,第一蒸发器倾斜设置在第一风道内,第一蒸发器和压缩机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在第一风道内。如此设置,能够保证第一蒸发器和压缩机布局的合理性以及紧凑性。
进一步地,主机模块包括第二蒸发器和压缩机,第二蒸发器为V型结构,第二蒸发器和压缩机沿高度方向分布在第一风道内。如此设置,能够保证第二蒸发器和压缩机布局的合理性以及紧凑性。
进一步地,主机模块和风机模块形成空调单元,空调机包括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空调单元。如此设置,可根据实际应用场地以及需要的排风量选择相应数量的空调单元,保证整个空调机的适应性。
进一步地,空调机还包括:第一紧固结构,主机模块和风机模块通过第一紧固结构可拆卸连接;第二紧固结构,相邻的两个空调单元通过第二紧固结构可拆卸连接。第一紧固结构和第二紧固结构的设置,其结构简单,且便于对同一空调的主机模块和风机模块的拆装,也便于对不同空调单元的拆装。
进一步地,空调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多个空调单元沿左侧面至右侧面的方向并排设置;当多个空调单元的第一风口均位于多个空调单元的顶部或底部时,多个空调单元的第二风口均位于多个空调单元的前侧面上;或者,当多个空调单元的第一风口均位于多个空调单元的顶部或底部时,多个空调单元的第二风口均位于多个空调单元的后侧面上;或者,当多个空调单元的第二风口均位于多个空调单元的顶部或底部时,多个空调单元的第一风口均位于多个空调单元的前侧面上;或者,当多个空调单元的第二风口均位于多个空调单元的顶部或底部时,多个空调单元的第一风口均位于多个空调单元的后侧面上。如此设置,能够保证出风形式的多样性,保证空调机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景。
进一步地,风机模块包括多个风机,多个风机均设置在第二风道内。多个风机的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空调机的送风量。
进一步地,多个风机包括第一风机组和第二风机组,第一风机组的风机和第二风机组的风机沿高度方向分布,且第一风机组的风机和第二风机组的风机在高度方向上错位设置。如此设置,能够保证安装第一风机组和第二风机组的便捷性,且上述设置能够保证空气流通的顺畅性。
进一步地,空调机还包括电控模块,电控模块与主机模块可拆卸连接,电控模块分别与主机模块和风机模块电连接,电控模块能够控制主机模块和风机模块工作。将电控模块设置为与主机模块分体的形式,能够进一步保证对空调机装配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主机模块包括蒸发器、压缩机以及循环管路,循环管路分别与蒸发器和压缩机连接,循环管路的外连接端口固定在主机模块或风机模块的框架上。将循环管路的外连接端口固定在主机模块或风机模块的框架上,如此设置,能够保证对循环管路与其他设备连接的便捷性,且便于对循环管路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机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机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中一种空调单元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空调单元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中一种空调单元的进风模式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中一种空调单元的进风模式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中一种空调单元的进风模式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中一种空调单元的进风模式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中一种空调单元的进风模式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中一种空调单元的进风模式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中一种空调单元的进风模式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中一种空调单元的进风模式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中一种空调单元的进风模式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中一种风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中一种风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中一种风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中一种风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中一种风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主机模块;
101、第一风口;102、第一风道;103、第一连接口;
11、第一蒸发器;
12、压缩机;
13、第二蒸发器;
20、风机模块;
201、第二风口;202、第二风道;203、第二连接口;
21、第一风机组;
22、第二风机组;
30、电控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机,其包括分体设置的主机模块10和风机模块20,其中,主机模块10具有顺次连通的第一风口101、第一风道102和第一连接口103,第一风口101和第一连接口103分别位于主机模块10的不同的侧壁上。风机模块20具有顺次连通的第二风口201、第二风道202和第二连接口203,第二风口201和第二连接口203分别位于风机模块20的不同的侧壁上,第一连接口103与第二连接口203连通。风机模块20可选择地位于主机模块10的上方或下方,风机模块20和主机模块10可拆卸连接;其中,空调机具有第一出风模式和第二出风模式,当空调机处于第一出风模式时,由第一风口101进风,并从第二风口201出风;当空调机处于第二出风模式时,由第二风口201进风,并从第一风口101出风。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主机模块10和风机模块20设置为分体结构的形式,便于对风机模块20和主机模块10进行运输。具体地,对风机模块20和主机模块10运输时,保证风机模块20和主机模块10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当运输至目的地后,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可选择将风机模块20设置在主机模块10的上方或者将风机模块20设置在主机模块10的下方,并可根据现场施工情况选择第一出风模式或者第二出风模式。传统技术方案中,柜体为整体结构,风机模块和主机模块沿高度方向分布在柜体内,柜体的整体高度较高,不便于运输柜体,且将风机模块固定在柜体内运输比较麻烦;并且当蒸发器位于风机模块的上方时,由于柜体的高度比较高,不便于将蒸发器安装至柜体内。与传统的技术方案相比,本申请的设置,能够保证风机模块20和主机模块10为相互独立设置的两个主体,便于输送以及装配,并且,出风模式的选择性较多,装配较为灵活。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机模块20位于主机模块10的下方,第一风口101位于主机模块10的顶部或侧部,第二风口201位于风机模块20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机模块20位于主机模块10的下方,第一风口101位于主机模块10的侧部,第二风口201位于风机模块20的侧部或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机模块20位于主机模块10的上方,第一风口101位于主机模块10的侧部或底部,第二风口201位于风机模块20的顶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机模块20位于主机模块10的上方,第一风口101位于主机模块10的底部,第二风口201位于风机模块20的顶部或侧部。
如图2所示,具体地,主机模块10包括第一蒸发器11和压缩机12,第一蒸发器11为平板结构,第一蒸发器11倾斜设置在第一风道102内,第一蒸发器11和压缩机12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在第一风道102内。当第一蒸发器11位平板结构时,第一蒸发器11的延伸方向与主机模块10的对角线的方向相同,如此设置,能够保证第一蒸发器11的长度足够长,保证第一蒸发器11的面积,保证蒸发器的制冷效果。并且,上述设置能够保证第一蒸发器11和压缩机12的布局的合理性。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机模块10包括第二蒸发器13和压缩机12,第二蒸发器13为V型结构,第二蒸发器13和压缩机12沿高度方向分布在第一风道102内。当第二蒸发器为V型结构时,第二蒸发器13的开口可朝上设置,此时,将压缩机12设置在第二蒸发器13的下方即可。如此设置,能够保证第二蒸发器13和压缩机12的布局的紧凑性以及合理性。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主机模块10和风机模块20形成空调单元,空调机包括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空调单元。如此设置,能够实现大风量送风,保证空调机的制冷效果。
进一步地,空调机还包括第一紧固结构和第二紧固结构。其中,主机模块10和风机模块20通过第一紧固结构可拆卸连接。相邻的两个空调单元通过第二紧固结构可拆卸连接。本方案对第一紧固结构和第二紧固结构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本实施例中,第一紧固结构和第二紧固结构均为相互配合的螺栓以及螺母,主机模块10和风机模块20的边框上设置有穿设孔,同一个空调单元的主机模块10和风机模块20可通过相互配合的螺栓以及螺母相互连接,不同空调单元的主机模块10可通过相互配合的螺栓以及螺母相互连接,不同空调单元的风机模块20可通过相互配合的螺栓和螺母相互连接。如此设置,能够便于对不同的空调单元进行拆装,同时能够便于对同一空调单元的主机模块10和风机模块20进行拆装。
进一步地,空调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多个空调单元沿左侧面至右侧面的方向并排设置。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空调单元的第一风口101均位于多个空调单元的顶部,多个空调单元的第二风口201均位于多个空调单元的前侧面上。如此设置,能够使得主机模块10位于风机模块20的上方,且空调机由顶部进风,前侧面出风,或者由前侧面进风,顶部出风。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空调单元的第一风口101均位于多个空调单元的顶部,多个空调单元的第二风口201均位于多个空调单元的后侧面上。如此设置,能够使得主机模块10位于风机模块20的上方,且空调机由顶部进风,后侧面出风;或者由后侧面进风,顶部出风。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空调单元的第二风口201均位于多个空调单元的底部,多个空调单元的第一风口101均位于多个空调单元的前侧面上。如此设置,能够使得主机模块10位于风机模块20的上方,空调机由底部进风,前侧面出风;或者由前侧面进风,底部出风。
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空调单元的第二风口201均位于多个空调单元的底部,多个空调单元的第一风口101均位于多个空调单元的后侧面上。如此设置,能够使得主机模块10位于风机模块20的上方,空调机由底部进风,后侧面出风;或者由后侧面进风,底部出风。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空调单元的第一风口101均位于多个空调单元的顶部,多个空调单元的第二风口201均位于多个空调单元的底部。如此设置,能够使得主机模块10位于风机模块20的上方,空调机由顶部进风,底部出风;或者由底部进风,顶部出风。
如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空调单元的第一风口101均位于多个空调单元的底部,多个空调单元的第二风口201均位于多个空调单元的前侧面上。如此设置,能够使得主机模块10位于风机模块20的下方,且空调机由底部进风,前侧面出风,或者由前侧面进风,底部出风。
如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空调单元的第一风口101均位于多个空调单元的底部,多个空调单元的第二风口201均位于多个空调单元的后侧面上。如此设置,能够使得主机模块10位于风机模块20的下方,且空调机由底部进风,后侧面出风;或者由后侧面进风,底部出风。
如图1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空调单元的第二风口201均位于多个空调单元的顶部,多个空调单元的第一风口101均位于多个空调单元的前侧面上。如此设置,能够使得主机模块10位于风机模块20的下方,且空调机由顶部进风,前侧面出风;或者由前侧面进风,底部出风。
如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空调单元的第二风口201均位于多个空调单元的顶部,多个空调单元的第一风口101均位于多个空调单元的后侧面上。如此设置,能够使得主机模块10位于风机模块20的下方,空调机由顶部进风,后侧面出风;或者由后侧面进风,顶部出风。
如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空调单元的第一风口101均位于多个空调单元的底部,多个空调单元的第二风口201均位于多个空调单元的顶部。如此设置,能够使得主机模块10位于风机模块的下方,空调机由顶部进风,底部出风;或者由底部进风,顶部出风。
如图14至图18所示,进一步地,风机模块20包括多个风机,多个风机均设置在第二风道202内。多个风机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空调机的送风量,保证空调机的制冷效果。
其中,多个风机可沿第二风道202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多组,当风机沿第二风道202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两组时,多个风机包括第一风机组21和第二风机组22,第一风机组21的风机和第二风机组22的风机沿高度方向分布,且第一风机组21的风机和第二风机组22的风机在高度方向上错位设置。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第一风机组21和第二风机组22的送风量,并能够保证对第二风道202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风机沿高度方向设置一组,该组风机在第二风道202内间隔分布。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空调机还包括电控模块30,电控模块30与主机模块10可拆卸连接,电控模块30分别与主机模块10和风机模块20电连接,电控模块30能够控制主机模块10和风机模块20工作。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地保证对空调机的装配效率,同时进一步保证对空调机进行运输的便捷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电控模块30设置在主机模块10的第一风道102内。
进一步地,主机模块10包括蒸发器、压缩机12以及循环管路,循环管路分别与蒸发器和压缩机12连接,循环管路的外连接端口固定在主机模块10或风机模块20的框架上。如此设置,可根据具体的应用场地,选择循环管路的外接端口的朝向以及位置,进一步保证本空调机的适应性。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设置的主机模块(10)和风机模块(20),其中:
所述主机模块(10)具有顺次连通的第一风口(101)、第一风道(102)和第一连接口(103),所述第一风口(101)和所述第一连接口(103)分别位于所述主机模块(10)的不同的侧壁上;
所述风机模块(20)具有顺次连通的第二风口(201)、第二风道(202)和第二连接口(203),所述第二风口(201)和所述第二连接口(203)分别位于所述风机模块(20)的不同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接口(103)与所述第二连接口(203)连通;
所述风机模块(20)可选择地位于所述主机模块(10)的上方或下方,所述风机模块(20)和所述主机模块(10)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空调机具有第一出风模式和第二出风模式,当所述空调机处于所述第一出风模式时,由所述第一风口(101)进风,并从所述第二风口(201)出风;当所述空调机处于所述第二出风模式时,由所述第二风口(201)进风,并从所述第一风口(101)出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模块(10)包括第一蒸发器(11)和压缩机(12),所述第一蒸发器(11)为平板结构,所述第一蒸发器(11)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102)内,所述第一蒸发器(11)和所述压缩机(12)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10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模块(10)包括第二蒸发器(13)和压缩机(12),所述第二蒸发器(13)为V型结构,所述第二蒸发器(13)和所述压缩机(12)沿高度方向分布在所述第一风道(10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模块(10)和所述风机模块(20)形成空调单元,所述空调机包括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空调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还包括:
第一紧固结构,所述主机模块(10)和所述风机模块(20)通过第一紧固结构可拆卸连接;
第二紧固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空调单元通过所述第二紧固结构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多个所述空调单元沿所述左侧面至所述右侧面的方向并排设置;
当多个所述空调单元的第一风口(101)均位于多个所述空调单元的顶部或底部时,多个所述空调单元的第二风口(201)均位于多个所述空调单元的前侧面上;或者,
当多个所述空调单元的第一风口(101)均位于多个所述空调单元的顶部或底部时,多个所述空调单元的第二风口(201)均位于多个所述空调单元的后侧面上;或者,
当多个所述空调单元的第二风口(201)均位于多个所述空调单元的顶部或底部时,多个所述空调单元的第一风口(101)均位于多个所述空调单元的前侧面上;或者,
当多个所述空调单元的第二风口(201)均位于多个所述空调单元的顶部或底部时,多个所述空调单元的第一风口(101)均位于多个所述空调单元的后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模块(20)包括多个风机,多个所述风机均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20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风机包括第一风机组(21)和第二风机组(22),所述第一风机组(21)的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组(22)的风机沿高度方向分布,且所述第一风机组(21)的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组(22)的风机在高度方向上错位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还包括电控模块(30),所述电控模块(30)与所述主机模块(10)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控模块(30)分别与所述主机模块(10)和所述风机模块(20)电连接,所述电控模块(30)能够控制所述主机模块(10)和所述风机模块(20)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模块(10)包括蒸发器、压缩机(12)以及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分别与所述蒸发器和压缩机(12)连接,所述循环管路的外连接端口固定在所述主机模块(10)或所述风机模块(20)的框架上。
CN202320178075.3U 2023-01-17 2023-01-17 空调机 Active CN219640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8075.3U CN219640354U (zh) 2023-01-17 2023-01-17 空调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8075.3U CN219640354U (zh) 2023-01-17 2023-01-17 空调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40354U true CN219640354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15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78075.3U Active CN219640354U (zh) 2023-01-17 2023-01-17 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403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63670B1 (en) Configuration for modular rooftop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777855B (zh) 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和冷却方法
US9605855B2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ing outside air
CN208402328U (zh) 一种集装箱
HK1079740A1 (en) Evaporator section for a modular bus air conditioner
CN205505193U (zh) 一种风冷式模块化组合空调系统
CN219640354U (zh) 空调机
CN109661158A (zh) 数据中心机房新型专用空调系统
EP1620283B1 (en) Unibody modular bus air conditioner
US7886555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helter with air distribution assembly
EP1907764B1 (en) Air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205227536U (zh) 一种机房空调
CN103500000A (zh) 数据机房用制冷系统
CN203520288U (zh) 数据机房用制冷系统
CN211600968U (zh) 工业用空调
CN209497791U (zh) 高效散热的塔型机柜
CN109302829B (zh) 下送风式机房空调
CN211400032U (zh) 模块化空调系统
CN202836287U (zh) 一种热管热交换器组件
CN219810017U (zh) 一种风管机出风口的连接结构
JP2013204859A (ja) コンテナ用空調システム
CN212431130U (zh) 空调器
JPH058991U (ja) 盤用冷却装置
CN117190301A (zh) 新风出风装置及空调器
JPH02187577A (ja) 空冷凝縮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