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5321U - 后部碰撞能量传递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后部碰撞能量传递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5321U
CN219635321U CN202320501102.6U CN202320501102U CN219635321U CN 219635321 U CN219635321 U CN 219635321U CN 202320501102 U CN202320501102 U CN 202320501102U CN 219635321 U CN219635321 U CN 219635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orce
collision
beam assembly
rea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0110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开军
周陈旭
蒋连轴
陆传飞
宋亚东
李天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Yizhen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Yizhen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Yizhen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0110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5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5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5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后部碰撞能量传递结构及车辆。后部碰撞能量传递结构包括后纵梁、后防撞梁总成及传力框架,后纵梁位于后防撞梁总成的上方;传力框架包括安装板及传力构件,安装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后纵梁及后防撞梁总成连接;传力构件与安装板连接并沿后纵梁延伸,传力框架的底部自后向前倾斜抬升,传力框架的前侧贴靠后纵梁的外围,传力框架的后侧贴靠防撞梁总成的外围。传力框架设置在后纵梁与后防撞梁总成之间,有效地解决了车辆后部碰撞力的溃缩吸能不连贯的问题,提高了碰撞力的吸收和传递,降低了整车的安全风险。

Description

后部碰撞能量传递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部碰撞能量传递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用途多样性及商乘一体化车型的普及,在满足驾乘需求及整车安全性的前提下,同时需要兼顾后部装卸货物的便利性,这就要求后尾门下部的钣金止口Z向高度尽量降低。钣金止口的降低使得后防撞梁总成位置下移,导致后防撞梁总成的溃缩吸能轴线与后纵梁后部的压溃轴线高度方向不同轴,从而使车辆后部碰撞力的溃缩吸能不连贯,影响整车的碰撞吸能效果及安全性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以解决车辆后部碰撞力的溃缩吸能不连贯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传力连贯的后部碰撞能量传递结构及车辆。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后部碰撞能量传递结构,包括后纵梁、后防撞梁总成及传力框架,所述后纵梁位于所述后防撞梁总成的上方;所述传力框架包括安装板及传力构件,所述安装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所述后纵梁及所述后防撞梁总成连接;所述传力构件与所述安装板连接并沿所述后纵梁延伸,所述传力框架的前侧靠近所述后纵梁的外围,所述传力框架的后侧靠近所述防撞梁总成的外围,所述传力框架的底部自后向前倾斜抬升。
进一步地,所述后纵梁与所述后防撞梁总成在上下方向上部分重合,所述后纵梁的顶部向上超出所述后防撞梁总成,所述后防撞梁总成的底部向下超出所述后纵梁。
进一步地,所述后纵梁的传力轴线高于所述后防撞梁总成的传力轴线;所述传力构件形成斜向连接两条传力轴线的传力路径。
进一步地,所述后纵梁包括后纵梁内板及后纵梁外板;所述传力构件包括支撑板及加强板,所述支撑板贴合所述后纵梁内板,所述加强板贴合所述后纵梁外板。
进一步地,所述传力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支撑板的底板,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后纵梁的下方并呈倾斜设置;所述支撑板及所述加强板底边均为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加强板分别焊接至所述后纵梁的两侧,所述底板的前端抵靠在所述后纵梁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所述加强板及所述底板均焊接至所述安装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底板一体设置,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板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力构件的前部环绕所述后纵梁,所述传力构件的后部与所述后防撞梁总成并列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后防撞梁总成螺栓连接;所述后防撞梁总成包括后防撞梁横梁及吸能盒,所述吸能盒包括吸能盒上板及吸能盒下板;所述后防撞梁横梁与所述吸能盒上板及所述吸能盒下板焊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后部碰撞能量传递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传力框架的前侧靠近后纵梁的外围,传力框架的后侧靠近防撞梁总成的外围,传力框架的底部自后向前倾斜抬升,在二者之间形成倾斜的传力路径,解决了车辆后部碰撞力的溃缩吸能不连贯的问题,提高了碰撞力的吸收和传递,降低了整车的安全风险。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说明书的原理。
图1是本申请后部碰撞能量传递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本申请后部碰撞能量传递结构另一侧的侧视图。
图3是本申请后部碰撞能量传递结构的传力框架的立体图。
附图标号说明:后纵梁、10;后纵梁内板、11;后纵梁外板、12;后防撞梁总成、20;防撞梁横梁、21;吸能盒、22;吸能盒上板、221;吸能盒下板、222;传力框架、30;安装板、31;传力构件、32;支撑板、321;第一焊接部、3211;加强板、322;第二焊接部、3221;底板、323;第三焊接部、3231;第四焊接部、3232;传力轴线、40;传力轴线、50;传力路径、60;后尾门钣金止口、70。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说明书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接下来对本说明书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后部碰撞能量传递结构包括后纵梁10、后防撞梁总成20及传力框架30。传力框架30同时连接后纵梁10、后防撞梁总成20,在二者之间形成传力结构。
后纵梁10位于后防撞梁总成20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后纵梁10的顶部向上超出后防撞梁总成20,后防撞梁总成20的底部向下超出后纵梁10,使得后纵梁10的下部与后防撞梁总成20的上部在上下方向上部分重合设置。车辆后部受到碰撞时,后纵梁10的传力轴线40高于后防撞梁总成20的传力轴线50。
在其他实施例中,后纵梁10的底部高于后防撞梁总成20的顶部,两者也可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
后防撞梁总成20包括后防撞梁横梁21及吸能盒22,后防撞梁总成20与安装板31螺栓连接。吸能盒包括吸能盒上板221及吸能盒下板222,后防撞梁横梁21与吸能盒上板221及吸能盒下板222焊接。
传力框架30设置在后纵梁10与后防撞梁总成20之间。传力框架30的前侧靠近后纵梁10的外围,传力框架30的后侧靠近防撞梁总成20的外围,传力框架30的底部自后向前倾斜抬升。
传力框架30包括安装板31及传力构件32。后纵梁10与传力构件32均位于安装板31的前侧,后防撞梁总成20位于安装板31的后侧。后纵梁10整体位于安装板31前侧的上部,后防撞梁总成20整体位于安装板31后侧的下部,二者在竖直方向上形成有高度差。安装板31的前侧与后纵梁10连接,安装板31的后侧与后防撞梁总成20连接,安装板31可将后防撞梁总成20受到的碰撞力传递至后纵梁10。
传力构件32的后侧与安装板31的前侧连接并沿后纵梁10向前延伸一段距离。传力构件32的后部整体位于安装板31前侧的下部,传力构件32的底部与后纵梁10的底部具有距离,传力构件32从后向前围设在后纵梁10的中下部。在后侧与安装板31的连接处,传力构件32与后防撞梁总成20的高度一致,传力构件32的底部与后防撞梁总成20的底部对齐。传力构件32的后部与后防撞梁总成20并列设置在安装板31的两侧,二者之间无高度差,后防撞梁总成20受到的碰撞力可以直接传到至传力构件32。
传力构件32形成环绕包围后纵梁10的腔体,传力构件32的底部自后向前倾斜抬升,腔体也随之向前逐渐收缩,最后形成前端开口小、后端开口大的结构。传力构件32整体在自后向前延伸的同时其底部逐渐向后纵梁10靠拢,从而使得传力构件32的前侧可以贴靠在后纵梁10的外围。
传力构件32包括支撑板321、加强板322及底板323。后纵梁10包括后纵梁内板11及后纵梁外板12。支撑板321与后纵梁内板11固定连接,加强板322与后纵梁外板12固定连接。支撑板321贴合后纵梁内板11,加强板322贴合后纵梁外板12。
如图2及图3所示,底板323位于后纵梁10的下方并呈倾斜设置。底板323与加强板322一体设置,支撑板321、加强板322与底板323均焊接至安装板31。底板323的两侧与支撑板321及加强板322固定连接,支撑板321及加强板322的底边与底板323的两侧相对应,均为倾斜设置。底板323的前端抵靠在后纵梁10的底部,且具有弧面结构,用来增加底板323与后纵梁10的底部的接触面积,增强传力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从侧面看,支撑板321及加强板322均呈梯形,梯形的短边设置在前侧,梯形的长边设置在后侧。支撑板321及加强板322的上边缘即梯形的一个腰均为水平设置,支撑板321及加强板322的下边缘即梯形的另一个腰均为倾斜设置。支撑板321与后纵梁内板11焊接,加强板322与后纵梁外板12焊接,且两者的焊点与支撑板321、加强板322的上边缘相平行。
支撑板321包括第一焊接部3211,第一焊接部3211自支撑板321的后端向外翻折,且与安装板31焊接。加强板322包括第二焊接部3221,第二焊接部3221自加强板322的后端向外翻折,且与安装板31焊接。
底板323包括第三焊接部3231及第四焊接部3232,第三焊接部3231自底板323靠近支撑板321的一侧向下翻折,且与支撑板321焊接。第四焊接部3232自底板323的后端向下翻折,且与安装板31焊接。传力框架30设置多个连接面,保证其连接的稳固性,有助于碰撞力的传递。
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板321、加强板322与底板323可为螺栓连接,也可为一体成型后再自后纵梁10的下部向上安装,保证其连接强度即可。
如图1及图2所示,在车辆受到后部碰撞的过程中,涉及到碰撞安全性能的车身结构可以划分为三个区域,即溃缩吸能区、变形过渡区和刚性区域。其中,溃缩吸能区主要包括后防撞梁横梁21及吸能盒22,变形过渡区主要包括后地板的后纵梁10后部,传力框架30设置在变形过渡区,在后纵梁10的传力轴线40与后防撞梁总成20的传力轴线50之间形成新的传力路径60,过渡连接两条上下平行的传力轴线40、50,从而更加连贯地传递碰撞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后部碰撞能量传递结构及后尾门钣金止口70。后尾门钣金止口70设置在后防撞梁总成20的上方,后尾门钣金止口70的传力轴线与后纵梁10的传力轴线40同轴。
当车辆后部受到碰撞时,传力框架30构建传递碰撞力的第二通道,承受后部碰撞力,解决了后纵梁10与后防撞总成20在碰撞时吸能轴线不同轴的问题。传力构件32的前侧靠近后纵梁10的外围,传力构件32受到的作用力可以集中在后纵梁10上。传力构件32的后侧靠近后防撞梁总成20的外围,后防撞梁总成20的作用力可直接向前传递至传力构件32。传力构件32在两者之间形成倾斜的连接结构,引导碰撞力过渡到后纵梁10上。同时,腔体结构能够增强吸能效果,避免与后纵梁10的截面突变而引起弯折等变形而造成吸能不连贯,降低了整车的安全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车身架构同平台的设计理念,将后纵梁10设计为平台件。针对不同的后尾门钣金止口70的高度,将传力框架30设计为独立的焊接单元,与后纵梁10及后防撞梁总成20进行固定连接。在不增加后纵梁10的架构开发成本及设计变量的前提下,通过调整传力框架30的细部设计,能够满足在不同高度的后尾门的安全性能目标,从而降低设计制造成本和设计变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
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后部碰撞能量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纵梁、后防撞梁总成及传力框架,所述传力框架包括安装板及传力构件,所述安装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所述后纵梁及所述后防撞梁总成连接;所述传力构件与所述安装板连接并沿所述后纵梁延伸,所述传力框架的前侧靠近所述后纵梁的外围,所述传力框架的后侧靠近所述防撞梁总成的外围,所述传力框架的底部自后向前倾斜抬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碰撞能量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位于所述后防撞梁总成的上方;所述后纵梁与所述后防撞梁总成在上下方向上部分重合,所述后纵梁的顶部向上超出所述后防撞梁总成,所述后防撞梁总成的底部向下超出所述后纵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碰撞能量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的传力轴线高于所述后防撞梁总成的传力轴线;所述传力构件形成斜向连接两条传力轴线的传力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碰撞能量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包括后纵梁内板及后纵梁外板;所述传力构件包括支撑板及加强板,所述支撑板贴合所述后纵梁内板,所述加强板贴合所述后纵梁外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部碰撞能量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支撑板的底板,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后纵梁的下方并呈倾斜设置;所述支撑板及所述加强板底边均为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部碰撞能量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加强板分别焊接至所述后纵梁的两侧,所述底板的前端抵靠在所述后纵梁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部碰撞能量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所述加强板及所述底板均焊接至所述安装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底板一体设置,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板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碰撞能量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构件的前部环绕所述后纵梁,所述传力构件的后部与所述后防撞梁总成并列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碰撞能量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后防撞梁总成螺栓连接;所述后防撞梁总成包括后防撞梁横梁及吸能盒,所述吸能盒包括吸能盒上板及吸能盒下板;所述后防撞梁横梁与所述吸能盒上板及所述吸能盒下板焊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后部碰撞能量传递结构。
CN202320501102.6U 2023-03-15 2023-03-15 后部碰撞能量传递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9635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01102.6U CN219635321U (zh) 2023-03-15 2023-03-15 后部碰撞能量传递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01102.6U CN219635321U (zh) 2023-03-15 2023-03-15 后部碰撞能量传递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5321U true CN219635321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12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01102.6U Active CN219635321U (zh) 2023-03-15 2023-03-15 后部碰撞能量传递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53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32722Y (zh) 车辆车架梁中的顺序碰撞转折点
CN109204527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96A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10481477B (zh) 吸能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6143612A (zh) 一种副车架安装点结构
US4424986A (en) Impact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 for F-F type motor vehicle
CN109204464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19635321U (zh) 后部碰撞能量传递结构及车辆
CN218703539U (zh) 门槛梁总成及汽车
CN109204504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16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03237295U (zh) 用于汽车的地板组件及具有其的汽车
CN109204508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67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95B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09204522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00992234Y (zh) 一种汽车前纵梁
CN205239655U (zh) 一种汽车前端吸能结构
CN111497945A (zh) 轮罩总成、车身及车辆
CN112550463B (zh) 一种车身结构以及汽车
CN216942978U (zh) 一种提高小偏置碰工况下吸能效果的吸能盒
CN218986544U (zh) 汽车前端车架结构及汽车
CN213534851U (zh) 一种门槛支撑加强结构
CN212890606U (zh) 翼子板安装装置及车辆
CN211308735U (zh) 侧围前部连接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