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4933U - 直线电机、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直线电机、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4933U
CN219634933U CN202321376502.5U CN202321376502U CN219634933U CN 219634933 U CN219634933 U CN 219634933U CN 202321376502 U CN202321376502 U CN 202321376502U CN 219634933 U CN219634933 U CN 2196349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anent magnet
linear motor
magnet layer
secondary coil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7650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鹏
李英洪
张羽
李炫锋
章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7650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49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49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49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near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线电机、悬架系统以及车辆,直线电机包括:第一安装部、初级永磁体、第二安装部和次级线圈,初级永磁体设于第一安装部,初级永磁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永磁体层和第二永磁体层,第一永磁体层和第二永磁体层间隔设置以限定出插入空间,第一永磁体层和第二永磁体层均包括至少一个永磁体,第一安装部设有第一导向件;次级线圈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部,次级线圈位于插入空间内,次级线圈分别与第一永磁体层和第二永磁体层耦合配合,第二安装部设有第二导向件,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导向配合以导引第一安装部或第二安装部的移动方向。由此,可以充分利用次级线圈内外侧的磁场,利于提高磁场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直线电机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直线电机、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线电机、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直线电机是由初级永磁体和次级线圈等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为向次级线圈接通三项电,电流经过次级线圈产生磁场,然后控制初级永磁铁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直线电机外筒的上下位移动作。该直线电机技术可运用在汽车悬架结构中,通过直线电机的位移来带动汽车悬架的高度主动调节,从而获得车辆的不同车身姿态和离地高度,可在复杂路况获得较高的通过性。相关技术中,直线电机为单侧永磁体与次级线圈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以进行位移,磁场能量的利用率低,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直线电机,磁场能量的利用率高,且可以承受更大载荷,实用性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线电机,包括:第一安装部和初级永磁体,所述初级永磁体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初级永磁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永磁体层和第二永磁体层,所述第一永磁体层和所述第二永磁体层间隔设置以限定出插入空间,所述第一永磁体层和所述第二永磁体层均包括至少一个永磁体,所述第一安装部设有第一导向件;第二安装部和次级线圈,所述次级线圈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次级线圈位于所述插入空间内,所述次级线圈分别与所述第一永磁体层和所述第二永磁体层耦合配合,所述第二安装部设有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导向配合以导引所述第一安装部或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移动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线电机,通过将第一永磁体层和第二永磁体层分别设于次级线圈的内外侧磁场内,可以充分利用次级线圈内外侧的磁场,利于提高磁场能量的利用率,且可以增大直线电机所提供的磁场力,以使直线电机可以承受更大载荷,且通过设置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导向配合,可以提高初级永磁体和磁极线圈之间的配合稳定性,利于提高直线电机的实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直线电机,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外层套筒和内层套筒,所述内层套筒伸入到所述外层套筒内且间隔设置以限定出所述插入空间,所述第一永磁体层设于所述外层套筒,所述第二永磁体层设于所述内层套筒。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直线电机,所述第一永磁体层设于所述外层套筒的内周壁,所述第二永磁体层设于所述内层套筒的外周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直线电机,所述外层套筒的内周壁和/或所述内层套筒的外周壁设有放置所述永磁体的安装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直线电机,所述安装槽的深度大于所述永磁体的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直线电机,所述第一导向件为形成于所述内层套筒内的导向空间,所述第二导向件为插入所述导向空间内的导向柱。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直线电机,第二安装部包括中空的内筒,所述次级线圈设于所述内筒,所述内筒插入到所述插入空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直线电机,所述内筒的内周壁和外周壁上分别安装有所述次级线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直线电机,所述内筒的内周壁和外周壁上分别形成有装配槽,所述次级线圈设于所述装配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直线电机,还包括:接电件,所述接电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内筒的外周壁上,且所述接电件用于将所述次级线圈与外界电源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直线电机,所述内筒的外周壁上形成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安装有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与所述接电件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次级线圈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悬架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架系统,包括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直线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架系统,通过将第一永磁体层和第二永磁体层分别设于次级线圈的内外侧磁场内,可以充分利用次级线圈内外侧的磁场,利于提高磁场能量的利用率,且可以增大直线电机所提供的磁场力,以使直线电机可以承受更大载荷,且通过设置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导向配合,可以提高初级永磁体和磁极线圈之间的配合稳定性,利于提高直线电机的实用性,提高了悬架系统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悬架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将第一永磁体层和第二永磁体层分别设于次级线圈的内外侧磁场内,可以充分利用次级线圈内外侧的磁场,利于提高磁场能量的利用率,且可以增大直线电机所提供的磁场力,以使直线电机可以承受更大载荷,且通过设置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导向配合,可以提高初级永磁体和磁极线圈之间的配合稳定性,利于提高直线电机的实用性,提高了悬架系统的可靠性,提升了车辆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线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线电机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线电机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直线电机100,
初级永磁体1,第一永磁体层11,第二永磁体层12,次级线圈2,
第一安装部3,外层套筒31,内层套筒32,安装槽33,插入空间34,导向空间35,
第二安装部4,内筒41,连接槽42,导向柱43,接电件5,连接导线6,衬套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线电机100。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线电机100,包括:第一安装部3、初级永磁体1、第二安装部4和次级线圈2,初级永磁体1设于第一安装部3,初级永磁体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永磁体层11和第二永磁体层12,第一永磁体层11和第二永磁体层12间隔设置以限定出插入空间34,第一永磁体层11和第二永磁体层12均包括至少一个永磁体,第一安装部设有第一导向件;次级线圈2设于第二安装部4,次级线圈2位于插入空间34内,次级线圈2分别与第一永磁体层11和第二永磁体层12耦合配合,第二安装部4设有第二导向件,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导向配合以导引第一安装部3或第二安装部4的移动方向。
由此,可以充分利用次级线圈2内外侧的磁场,利于提高磁场能量的利用率,且可以增大直线电机100所提供的磁场力,以使直线电机100可以承受更大载荷,还可以提高初级永磁体1和磁极线圈2之间的配合稳定性,提高了直线电机100的实用性。
例如,参照图1-图3所示,直线电机100安装在车辆的车桥和车身之间,直线电机100连接在车身的部分为定子部分,直线电机100连接在车桥上的部分为动子部分,可以通过驱动动子部分相对于定子部分位移,以调整车桥和车身之间的相对位置。直线电机100包括第一安装部3、初级永磁体1、第二安装部4和次级线圈2,初级永磁体1设于第一安装部3,次级线圈2设于第二安装部4,第一安装部3和第二安装部4中的一个与车身相连且另一个与车桥相连,使得初级永磁体1和次级线圈2中一个形成为动子部分且另一个形成定子部分。
其中,初级永磁体1包括第一永磁体层11和第二永磁体层12,第一永磁体层11和第二永磁体层12均构造为筒状,第一永磁体层11和第二永磁体层12套设间隔开布置,如可以将第一永磁体层11间隔套设在第二永磁体层12的外侧,或将第二永磁体层12间隔套设在第一永磁体层11的外侧,以使第一永磁体层11和第二永磁体层12之间形成出敞开的插入空间34。第一永磁体层11和第二永磁体层12均包括一个或多个永磁体,多个永磁体可以沿第一永磁体层11、第二永磁体层12的轴向或周向依次排布设置。
次级线圈2可以从敞开端伸至插入空间34内,次级线圈2可以分别与第一永磁体层11和第二永磁体层12耦合配合,即次级线圈2沿径向与永磁体相对。当次级线圈2内接通三项电时,次级线圈2的内侧和外侧均产生有磁场,第一永磁体层11和第二永磁体层12中的一个位于次级线圈2内侧的磁场内,且另一个位于次级线圈2外侧的磁场内,永磁体可以在磁场内产生相互作用的磁场力,磁场力可以推动定子部分带动车桥运动,从而调整车桥和车身之间的相对位置。由此,可以充分利用次级线圈2内外侧的磁场,利于提高磁场能量的利用率。
另外,根据磁场力公式F=BIL可知,其中B是次级线圈2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I是次级线圈2中的电流强度,L是次级线圈2沿轴向的长度,当次级线圈2中电流强度I不变且在次级线圈2沿轴向的长度L不变时,可以通过次级线圈2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B,以增强磁场力F。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次级线圈2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永磁体,可以增大磁感应强度B,以增大直线电机100所提供的磁场力,进而使得直线电机100可以承受更大载荷。
同时,可以在第一安装部3上设有第一导向件,且在第二安装部4上设有第二导向件,第一导向件与第二导向件导向配合,以引导第一安装部3或第二安装部4的移动方向。这样,可以提高第一安装部3和第二安装部4相对运动时的稳定性。由此,可以提高初级永磁体1和次级线圈2之间的配合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线电机100,通过将第一永磁体层11和第二永磁体层12分别设于次级线圈2的内外侧磁场内,可以充分利用次级线圈2内外侧的磁场,利于提高磁场能量的利用率,且可以增大直线电机100所提供的磁场力,以使直线电机100可以承受更大载荷,且通过设置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导向配合,可以提高初级永磁体1和磁极线圈2之间的配合稳定性,利于提高直线电机100的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3包括外层套筒31和内层套筒32,内层套筒32伸入到外层套筒31内且间隔设置以限定出插入空间34,第一永磁体层11设于外层套筒31,第二永磁体层12设于内层套筒32。
例如,参照图1-图3所示,第一安装部3包括外层套筒31和内层套筒32,内层套筒32构造为外径小于外层套筒31的内径,内层套筒32伸至外层套筒31内,且内层套筒32和外层套筒31的固定端(即背离次级线圈2的一端)相连以形成为一体。内层套筒32的外周壁与外层套筒31的内周壁间隔开布置,内层套筒32和外层套筒31可以限定出敞开的插入空间34,次级线圈2伸至插入空间34内,第一永磁体层11安装在外层套筒31上以设于次级线圈2的外侧,第二永磁体层12安装在内层套筒32上以设于次级线圈2的内侧。
在实际的布置中,可以第一安装部3背离第二安装部4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孔,衬套7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且与第一安装孔的侧壁过盈配合,螺栓穿设在衬套7内且与车身或车桥转向节相连,以实现外层套筒31和内层套筒32的安装,衬套用于在汽车运行中起到隔振作用。由此,可以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和驾驶的操控稳定性。
当然,也可以设置第一安装部3还包括支架,第一永磁体层11和第二永磁体层12分别与支架相连,且第一永磁体层11间隔套设在第二永磁体层12的外侧,以在第一永磁体层11和第二永磁体层12之间限定出插入空间34,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实现第一永磁体层11和第二永磁体层12的稳定安装,提高了直线电机100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可以将第一永磁体层11设于外层套筒31的内周壁,且将第二永磁体层12设于内层套筒32的外周壁,使得第一永磁体层11和第二永磁体层12分别位于插入空间34的内周壁上,可以缩小第一永磁体层11、第二永磁体层12与次级线圈2之间的距离。由此,可以充分利用次级线圈2内外侧的磁场,利于提高磁场能量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可以在外层套筒31的内周壁和/或内层套筒32的外周壁设有放置永磁体的安装槽33。例如,可以在外层套筒31的内周壁上设有安装槽33;或者,可以在内层套筒32的外周壁上设有安装槽33;又或者,可以分别在外层套筒31的内周壁上和内层套筒32的外周壁上设有安装槽33,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安装槽33与永磁体匹配设置,且永磁体可以安装在安装槽33内。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提高永磁体的安装稳定性,且可以减小永磁体的空间占用,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有利于减小直线电机100的整体尺寸。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可以设置安装槽33的深度大于永磁体的厚度。可以理解的是,当动子部分和定子部分发生相对运动时,次级线圈2将会沿轴向在插入空间34滑动,通过设置安装槽33的深度大于永磁体的厚度,永磁体的侧壁可以与次级线圈2保持间隔,以避免永磁体与次级线圈2之间发生摩擦,有利于提高直线电机100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向件为形成于内层套筒32内的导向空间35,第二导向件为插入导向空间35内的导向柱44。例如,参照图3所示,可以设置内层套筒32形成有朝向第二安装部4敞开的导向空间35,导向空间35为第一导向件,且第二安装部4设有导向柱44,导向柱44为第二导向件,导向柱44位于次级线圈2的内侧且与导向空间35相对布置,导向柱44与导向空间35匹配设置,导向柱44可以插入导向空间35内以实现第一安装部3和第二安装部4的导向配合。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提高第一安装部3和第二安装部4之间的配合稳定性,且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利于减小直线电机100的整体尺寸,提高了直线电机100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4包括中空的内筒41,次级线圈2设于内筒41,内筒41插入到插入空间34内。例如,参照图2-图3所示,第二安装部4包括内筒41,内筒41构造为中空结构,次级线圈2设置在内筒41上,内筒41用于插入到插入空间34内,且内筒41的内外两侧可以分别与第一永磁体层11和第二永磁体层12绝缘滑动配合。由此,有利于提高内筒41的运动稳定性和安装稳定性,提高了直线电机100的可靠性。
在实际的布置中,可以在第二安装部4背离第一安装部3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安装孔,衬套7安装在第二安装孔内且与第二安装孔的侧壁过盈配合,可以将螺栓穿设在衬套7内且与车身相连或车桥转向节相连,以实现内筒41的安装,衬套可以在汽车运行中起到隔振作用。由此,可以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和驾驶的操控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可以在内筒41的内周壁和外周壁上分别安装有次级线圈2,两个次级线圈2分别与第一永磁体层11和第二永磁体层12耦合配合。由此,可以增大直线电机100所提供的磁场力,使得直线电机100可以承受更大载荷,提高了直线电机100的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可以在内筒41的内周壁和外周壁上分别形成有装配槽,且将次级线圈2设于装配槽内。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提高次级线圈2的安装稳定性,且可以减小次级线圈2的空间占用,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有利于减小直线电机100的整体尺寸。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可以设置装配槽的深度大于次级线圈2的厚度。可以理解的是,当动子部分和定子部分发生相对运动时,内筒41可以沿轴向在插入空间34滑动,通过设置装配槽的深度大于次级线圈2的厚度,可以使次级线圈2的侧壁与插入空间34的内壁间隔开,以避免次级线圈2与插入空间34的内壁之间发生摩擦,有利于提高直线电机100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线电机100,还包括:接电件5,接电件5可拆卸地安装在内筒41的外周壁上,且接电件5用于将次级线圈2与外界电源电连接。
例如,参照图1-图3所示,直线电机100还设有接电件5,接电件5的一端形成有螺纹部,内筒41的外周壁上开设有螺纹孔,通过将接电件5的螺纹部伸至螺纹孔内,可以将接电件5可拆卸地安装在内筒41的外周壁上。外部电源(通常为车辆的电池模组)与接电件5电连接,当接电件5安装至外筒时,接电件5可以与次级线圈2电连接,以使外部电源可以通过接电件5对次级线圈2进行供电。由此,可以通过拆装接电件5,以实现直线电机100与外部电源的便捷通断,降低了直线电机100的拆装难度,有利于维修与换件。
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可以在内筒41的外周壁上形成有连接槽42,连接槽42内安装有连接导线6,连接槽42的深度构造为不小于连接导线6的直径,以使连接导线6可以完全收纳于连接槽42内,连接导线6的一端与接电件5相连且另一端与次级线圈2相连,使得接电件5可以通过连接导线6与次级线圈2电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接电件5和次级线圈2的位置可以灵活布置,降低了直线电机100的布局难度,提高了直线电机100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悬架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架系统,包括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直线电机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架系统,通过将第一永磁体层11和第二永磁体层12分别设于次级线圈2的内外侧磁场内,可以充分利用次级线圈2内外侧的磁场,利于提高磁场能量的利用率,且可以增大直线电机100所提供的磁场力,以使直线电机100可以承受更大载荷,且通过设置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导向配合,可以提高初级永磁体1和磁极线圈2之间的配合稳定性,利于提高直线电机100的实用性,提高了悬架系统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又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悬架系统。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车辆可以为新能源车,也可以为燃油车,还可以为混动车,车辆的类型不对本申请的内容造成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将第一永磁体层11和第二永磁体层12分别设于次级线圈2的内外侧磁场内,可以充分利用次级线圈2内外侧的磁场,利于提高磁场能量的利用率,且可以增大直线电机100所提供的磁场力,以使直线电机100可以承受更大载荷,且通过设置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导向配合,可以提高初级永磁体1和磁极线圈2之间的配合稳定性,利于提高直线电机100的实用性,提高了悬架系统的可靠性,提升了车辆的整体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直线电机(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安装部(3)和初级永磁体(1),所述初级永磁体(1)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所述初级永磁体(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永磁体层(11)和第二永磁体层(12),所述第一永磁体层(11)和所述第二永磁体层(12)间隔设置以限定出插入空间(34),所述第一永磁体层(11)和所述第二永磁体层(12)均包括至少一个永磁体,所述第一安装部(3)设有第一导向件;
第二安装部(4)和次级线圈(2),所述次级线圈(2)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部(4),所述次级线圈(2)位于所述插入空间(34)内,所述次级线圈(2)分别与所述第一永磁体层(11)和所述第二永磁体层(12)耦合配合,所述第二安装部(4)设有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导向配合以导引所述第一安装部(3)或所述第二安装部(4)的移动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包括外层套筒(31)和内层套筒(32),所述内层套筒(32)伸入到所述外层套筒(31)内且间隔设置以限定出所述插入空间(34),所述第一永磁体层(11)设于所述外层套筒(31),所述第二永磁体层(12)设于所述内层套筒(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层(11)设于所述外层套筒(31)的内周壁,所述第二永磁体层(12)设于所述内层套筒(32)的外周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线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套筒(31)的内周壁和/或所述内层套筒(32)的外周壁设有放置所述永磁体的安装槽(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线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33)的深度大于所述永磁体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件为形成于所述内层套筒(32)内的导向空间(35),所述第二导向件为插入所述导向空间(35)内的导向柱(44)。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直线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4)包括中空的内筒(41),所述次级线圈(2)设于所述内筒(41),所述内筒(41)插入到所述插入空间(34)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线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41)的内周壁和外周壁上分别安装有所述次级线圈(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线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41)的内周壁和外周壁上分别形成有装配槽,所述次级线圈(2)设于所述装配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线电机(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电件(5),所述接电件(5)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内筒(41)的外周壁上,且所述接电件(5)用于将所述次级线圈(2)与外界电源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直线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41)的外周壁上形成有连接槽(42),所述连接槽(42)内安装有连接导线(6),所述连接导线(6)的一端与所述接电件(5)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次级线圈(2)相连。
12.一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直线电机(100)。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悬架系统。
CN202321376502.5U 2023-05-31 2023-05-31 直线电机、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Active CN2196349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6502.5U CN219634933U (zh) 2023-05-31 2023-05-31 直线电机、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6502.5U CN219634933U (zh) 2023-05-31 2023-05-31 直线电机、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4933U true CN219634933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20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76502.5U Active CN219634933U (zh) 2023-05-31 2023-05-31 直线电机、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49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1885C (zh) 使用永磁铁的操动机构
CN103154514A (zh) 用于车辆的压缩机
US8766493B2 (en) Magnetic stator assembly
CN102035314B (zh) 一种永磁电机定子与转子装配工装
CN103180611A (zh) 用于车辆的电动马达驱动式压缩机
CN219634933U (zh) 直线电机、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CN102377300A (zh) 双定子单转子稀土永磁电动机
CN201174286Y (zh) 一种永磁电磁混合磁铁结构
CN211295436U (zh) 三相连接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4889689B (zh) 一种转向装置及其布置方法
CN202841019U (zh) 一种电磁运动能量产生装置
US11967864B2 (en) Electric machine rotor
CN201661386U (zh) 偏转电机电动egr阀
CN105576856A (zh) 电动汽车用外转子双凸极永磁轮毂电动机
CN112693555B (zh) 车辆控制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3162356A (zh) 一种高空无人机用高功率密度驱动器
CN101710768A (zh) 低速运输车用带真空泵的混合励磁发电机
CN203398967U (zh) 电动汽车用外转子双凸极永磁轮毂电动机
RU2385238C1 (ru) Электромобиль
CN101154832A (zh) 对轴向永磁磁势控制和补偿功能的永磁电机
CN201846214U (zh) 双转子四驱动稀土永磁直流无刷电动机
CN205544852U (zh) 高功率密度电动汽车电机
CN211321041U (zh) 驱动马达中的转子
CN216564659U (zh) 一种工型无线电能传输拾取器
CN221177514U (zh) 悬浮电机、悬架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