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29871U - 一种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29871U
CN219629871U CN202222254317.0U CN202222254317U CN219629871U CN 219629871 U CN219629871 U CN 219629871U CN 202222254317 U CN202222254317 U CN 202222254317U CN 219629871 U CN219629871 U CN 2196298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ed rod
threaded
driving
rod piece
stent gr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5431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益民
张韵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huang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huang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huang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huang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5431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298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29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298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包括:驱动组件,包括螺纹杆件和旋转壳体,旋转壳体转动安装在螺纹杆件上;导管连接件,安装在螺纹杆件内,其上设有滑块,与螺纹杆件滑动连接,且与旋转壳体转动连接,驱动组件驱动导管连接件沿轴向移动;驱动切换结构,设置在旋转壳体与螺纹杆件之间,与旋转壳体同步转动,包括螺纹卡扣,通过螺纹卡扣与螺纹杆件上的螺纹结构的卡合和分离,以使驱动组件在螺纹驱动和直驱拉动之间进行切换;导管组件,部分安装在螺纹杆件的内部,并与导管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驱动组件具有螺纹和直驱拉动两种传动模式,并且可自由切换,达到调节支架释放速度,满足医生的多种需求,应对不同术中突发状况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支架介入手术是指刺破血管,通过输送系统将人造血管支架输送、放置到血管病变部位。血管支架具有一定的径向支撑力,可起到支撑血管壁、修复狭窄类血管疾病的作用;且可通过支架网格设计或支架表面覆膜工艺起到引导血流、修复扩张类血管疾病的作用。支架介入手术较传统外科手术风险低、创伤小、疗效高、治疗时间短,所以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选择支架介入手术治疗。
血管支架输送系统通常包括导管、导丝、手柄等部分。导管可以收缩血管支架,将支架以压握状态穿过血管,输送到病灶部位,导丝先于导管穿插在血管中,起到牵引导管和血管支架的作用,导管和导丝都需要介入人体内,而手柄是置于人体外部,医生可通过手柄控制血管支架从导管中被释放。
现有技术中的传统导管是直的,虽然具有一定的韧性,但是仅能轻微弯曲,笔直的导管不易在人体内弯曲的血管中通过,且十分容易刺破、划伤血管;以及传统手柄与导管相连,仅能以单一的螺纹传动结构或者单一的直驱拉动控制导管后撤,以完成血管支架的释放,但是螺纹传动速度固定不变,直驱拉动较难稳定控制速度,当医生需要极速释放支架时,螺纹结构旋转麻烦,不利于手术的施行。当医生需要在手术中变换支架的释放速度,单一的驱动结构无法实现此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以改善现有的笔直导管不易在人体内弯曲的血管中通过,且十分容易刺破、划伤血管,以及传统手柄与导管相连,仅能以单一的传动结构控制导管后撤,以完成血管支架的释放,当医生需要在手术中变换支架的释放速度,单一的驱动结构无法实现此功能,不利于手术的施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包括: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螺纹杆件和旋转壳体,所述螺纹杆件的两侧沿其轴向设置有滑槽,所述旋转壳体转动安装在所述螺纹杆件上;
导管连接件,安装在所述螺纹杆件内,且所述导管连接件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穿过所述滑槽与所述螺纹杆件滑动连接,且与所述旋转壳体转动连接,且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导管连接件沿轴向移动;
驱动切换结构,设置在所述旋转壳体与所述螺纹杆件之间,并且与所述旋转壳体同步转动,其包括螺纹卡扣,通过所述螺纹卡扣与所述螺纹杆件上的螺纹结构的卡合和分离,以使所述驱动组件在螺纹驱动和直驱拉动进行切换;
导管组件,安装在所述螺纹杆件的内部,并与所述导管连接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纹杆包括第一分体螺纹杆和第二分体螺纹杆,所述第一分体螺纹杆和所述第二分体螺纹杆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分体螺纹杆和所述第二分体螺纹杆安装在一起,其上的凹槽形成所述滑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壳体尾部的内侧设置有一第一凹槽,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并与所述旋转壳体之间形成轴向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切换结构还包括:
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套设在所述螺纹杆件上,所述固定筒的两侧均安装有所述螺纹卡扣;
拨块筒,滑动安装在所述固定筒上,并且与所述旋转壳体滑动连接;
弹簧,套设在所述固定筒上,并位于所述固定筒的尾部与所述拨块筒之间;
其中,当所述螺纹卡扣与所述螺纹杆件上的螺纹结构卡合,使得所述驱动组件处于螺纹驱动状态;滑动所述拨块筒驱动所述螺纹卡扣与所述螺纹杆件上的螺纹结构分离,使得所述驱动组件处于直拉驱动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筒的两侧设置有卡槽,且所述卡槽的中间设置有一支撑件,所述螺纹卡扣安装在所述卡槽内,并与所述支撑件之间形成杠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筒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多条滑动槽,所述滑动槽沿所述固定筒的轴向布置,所述拨块筒的内壁上沿其轴向设置有多个凸块,通过所述凸块与所述滑动槽的配合以将所述拨块筒与所述固定筒滑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壳体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驱动切换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以形成轴向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管组件的前端呈现弯曲,弯曲角度在20°到90°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管组件包括内管,所述内管的一端连接有端头,另一端穿过所述导管连接件和设置在螺纹杆件尾部的排气柄组件,且所述内管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覆膜支架的爪头,且所述爪头靠近所述端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管组件还包括外管,位于所述内管的外侧,所述外管的一端与所述导管连接件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螺纹杆件的前端并延伸,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下,所述外管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端头的方向移动,以收纳或释放所述覆膜支架。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通过将导管前端设置为弯曲形态,相较于笔直的导管,更易通过弯曲的血管,是血管支架的定位和释放更精准,同时,依托于个性化定制医疗器械领域研究的发展,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病变及其他重要部位血管弯曲角度的测量,可以定制导管前端的弯曲角度,使输送系统与患者更加匹配。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通过驱动切换结构使得驱动组件能够在螺纹传动和直驱拉动之间进行切换,而传统输送系统的手柄仅只有一种传动方式,在手术过程中,先对血管支架缓慢释放(即缓慢转动旋转壳体),使其更准确地对支架的释放部位进行定位,然后快速释放支架(即快速拽拉旋转壳体),可以防止支架在释放过程中发生窜动,即本实用新型中的驱动组件具有螺纹和直驱拉动两种传动模式,并且可自由切换,达到调节支架释放速度,满足医生的多种需求,应对不同术中突发状况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于一实施例中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于一实施例中输送系统中驱动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于一实施例中输送系统中驱动组件和驱动切换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于一实施例中输送系统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于一实施例中输送系统中驱动切换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于一实施例中输送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于一实施例中输送系统中端头和爪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传统输送系统与血管的配合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于一实施例中输送系统与血管的配合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于一实施例中输送系统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驱动组件10;螺纹杆件11;滑槽110;第一分体螺纹杆111;第二分体螺纹杆112;旋转壳体12;第一凹槽121;握持壳体113;尾部壳体114;导管连接件20;滑块21;驱动切换结构30;导管组件40;内管41;外管42;端头411;端头凹槽4111;爪头412;爪头前座4121;爪头后座4122;细杆4123;爪头牵拉线4124;中间管43;排气柄组件50;外管排气阀51;爪头调节块52;爪头固定块53;内管排气阀54;固定筒31;螺纹卡扣32;拨块筒33;弹簧34;卡槽311;支撑件312;滑动槽313;凸块331;推动件332;长通孔122;第二凹槽12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以改善现有的笔直导管不易在人体内弯曲的血管中通过,且十分容易刺破、划伤血管,以及传统手柄与导管相连,仅能以单一的传动结构控制导管后撤,以完成血管支架的释放,当医生需要在手术中变换支架的释放速度,单一的驱动结构无法实现此功能,不利于手术的施行的问题,具体的,所述输送系统100包括驱动组件10、导管连接件20、驱动切换结构30和导管组件40,其中,所述驱动组件10用于驱动所述导管连接件20,从而带动所述导管组件40中的外管实现对覆膜支架的收纳或释放,所述驱动切换结构30用于切换所述驱动组件10的驱动方式,使得所述驱动组件10在螺纹驱动和直驱拉动两种驱动方式之间进行切换,满足医生的多种需求,应对不同术中突发状况的目的。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10包括螺纹杆件11和旋转壳体12,所述旋转壳体12转动安装在所述螺纹杆件11上。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纹杆件11为中空结构,且所述螺纹杆件11上设置有滑槽110,所述滑槽110沿所述螺纹杆件11的轴向布置,其沿所述螺纹杆件11的径向贯穿所述螺纹杆件11的侧壁,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纹杆件111包括第一分体螺纹杆111和第二分体螺纹杆112,所述第一分体螺纹杆111和所述第二分体螺纹杆112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分体螺纹杆111和所述第二分体螺纹杆112安装在一起以形成中空的管状结构,其上的凹槽形成所述滑槽110。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体螺纹杆111和所述第二分体螺纹杆112上均设置有半螺纹,所述第一分体螺纹杆111和所述第二分体螺纹杆112安装在一起,其上的半螺纹形成完整螺纹结构,即所述螺纹杆件111为两个分体式的半螺纹杆组成,每个分体式螺纹杆上有半个螺旋槽,2个分体式螺纹杆并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连续螺旋槽。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螺纹杆件1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握持壳体113和尾部壳体114,所述握持壳体113分别与所述第一分体螺纹杆111和所述第二分体螺纹杆112固定连接,所述尾部壳体114通过卡扣与所述第一分体螺纹杆111和所述第二分体螺纹杆112固定连接,以将所述第一分体螺纹杆111和所述第二分体螺纹杆112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螺纹杆1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分体螺纹杆111和所述第二分体螺纹杆112不一定为两个独立的构件,螺纹杆件11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例如可以通过3D打印等技术实现一体成型,即所述第一分体螺纹杆111和所述第二分体螺纹杆112为一个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一体结构。
请参阅图2、图3、图6及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螺纹杆件11内设置有导管连接件20,且所述导管连接件20远离所述握持壳体113一端的两侧上设置有滑块21,所述滑块21穿过所述滑槽110,以和所述螺纹杆件11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块21穿过所述滑槽110的部分与所述旋转壳体12转动连接,并且与所述旋转壳体12之间形成有轴向限位,通过驱动组件10中的旋转壳体12带动所述导管连接件20沿所述螺纹杆件11的轴向移动。
请参阅图1及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旋转壳体12外部内侧部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21,所述滑块21穿过所述滑槽110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121内,以使得所述导管连接件20与所述旋转壳体12之间形成轴向限位,从而使得所述旋转壳体12能够带动所述导管连接件20沿所述螺纹杆件11的轴向移动。
请参阅图1、图3、图6至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管组件40安装在所述螺纹杆件11的内部,并与所述导管连接件20连接,具体的,所述导管组件40包括内管41和外管42,所述内管41的一端连接有端头411,另一端穿过所述导管连接件40和设置在螺纹杆件11尾部的排气柄组件50,且所述内管41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覆膜支架的爪头412,且所述爪头412靠近所述端头41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内管41为空心管,其内部空隙可用于导丝的穿插。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内管41的外径小于或等于5mm,厚度小于或等于1mm,具体尺寸应依据患者的血管尺寸和产品的不同型号进行详细设定。
请参阅图1、图3、图6至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管42位于所述内管41的外侧,且所述外管42与所述内管41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以用于容纳压缩后的覆膜支架,所述外管42的一端与所述导管连接件20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螺纹杆件11的前端并延伸,在所述驱动组件30的驱动作用下,使得所述导管连接件20沿着所述螺纹杆件11的轴向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外管42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端头411的方向移动,以将固定在爪头412上的覆膜支架收纳或释放。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外管42的外径小于或等于10mm,厚度小于或等于1mm,具体尺寸应依据患者的血管尺寸和产品的不同型号进行详细设定。
请参阅图1、图3、图6至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管组件40还包括中间管43,所述中间管43的一端位于所述螺纹杆件11的内部,并穿过所述导管连接件20以和所述螺纹杆件11尾部的排气柄组件50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外管42向同一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内管41的中间部分,以起到在对外管42的支撑和导向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外管42的外径小于或等于5mm,厚度小于或等于1mm,具体尺寸应依据患者的血管尺寸和产品的不同型号进行详细设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管组件40的材料可为PEEK、PTFE、PEBAX等柔性高分子材料,使其保证导管具备一定的弯曲性能。
请参阅图1、图9至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管组件40的前端呈现弯曲,弯曲角度在20°到90°之间,例如可以通过热处理动工艺,使所述导管的前端呈现弯曲。
请参阅图1、图10及图11所示,传统输送系统200的导管是直型的,尽管导管的材料具有一定的韧性,可以发生轻微弯曲,但是其弯曲形态与血管201不匹配,可能会导致支架释放的位置产生偏差。笔直的导管也可能戳破、划伤血管201,如果患者的血管弯曲形态较为复杂,笔直的导管可能在通过该区域时发生打折情况,影响后续支架的释放。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导管前端设置为弯曲形态,相较于笔直的导管,更易通过弯曲的血管,是覆膜支架的定位和释放更精准,同时,依托于个性化定制医疗器械领域研究的发展,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病变及其他重要部位血管弯曲角度的测量,可以定制导管前端的弯曲角度,使输送系统与患者更加匹配。
请参阅图1及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头411前端形似圆锥形,后端形似圆柱形,前后端之间存在一个台阶,台阶的高度与所述外管42的厚度大致相同,所述外管42向前移动可抵在端头411的台阶上,以将所述外管42密封,从而防止空气进入管道内。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端头411前端存在一个端头凹槽4111,通过向外管42内注水,可将管道内原有的空气从所述端头凹槽4111中排出。
请参阅图1及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爪头412用于钩挂压握后的覆膜支架,所述爪头412包括爪头前座4121、爪头后座4122和多根细杆4123,爪头前座4121固定在外管42和内管41之间,爪头后座4122外伸出若干根细杆4123,所述细杆4123穿过爪头前座4121,覆膜支架被压握后,支架环可钩挂在外伸的细杆4123上,推动爪头后座4122,使细杆4123前端穿插并固定在端头411后端的孔中,进而使支架环被固定在导管内。
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排气柄组件50包括外管排气阀51、爪头调节块52、爪头固定块53和内管排气阀54,且在所述外管排气阀51的外侧还设置有所述尾部壳体114,所述尾部壳体114与所述螺杆杆件11支架通过所述卡扣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管排气阀51与所述中间管43连接,从其开口处注入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由所述中间管43流至所述外管42中,可在覆膜支架装载完成后,将外管42内的空气排出。同时,在导管连接件20中,在所述外管42和中间管43的连接处将通过设置密封圈进行密封,保证外管42既可以在中间管43的外侧前后移动,又不会导致排空漏气事件。
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内管排气阀54与内管41相连,从其开口处注入生理盐水,可在覆膜支架装载完成后,将内管41内的空气排出。
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爪头后座4122通过爪头牵拉线4124爪头调节块52相连,沿轴向前后移动爪头调节块52,可带动爪头后座4122和细杆4123,进而控制爪头412的开闭。当爪头调节块52移动至其行程的最前端时,此时爪头412闭合,为了防止其意外后撤,使用爪头固定块53封堵其余下的移动空间,当覆膜支架被输送至病变部位后,将爪头固定块53取下,爪头调节块52可重新前后移动。其中,细杆4123和爪头牵拉线4124均可由镍钛丝制成。
请参阅图1至图8、图12及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切换结构30设置在所述旋转壳体12与所述螺纹杆件11之间,并且与所述旋转壳体12同步转动,以用于将所述驱动组件10在螺纹驱动和直驱拉动进行切换。
请参阅图1至图8、图12及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切换结构30包括固定筒31、螺纹卡扣32、拨块筒33和弹簧34,所述固定筒31套设在所述螺纹杆件11上,并与所述螺纹杆件11之间可以相对滑动和转动,且在所述固定筒31的两侧设置有卡槽311,且所述卡槽311的中间设置有一支撑件312,所述螺纹卡扣32安装在所述卡槽311内,并与所述支撑件312之间形成杠杆,且所述螺纹卡扣32靠近所述螺纹杆件11的一面上设置有螺纹结构,该螺纹结构与所述螺纹杆件11上的螺纹结构相匹配,当所述螺纹杆件11螺纹结构与所述螺纹杆件11上的螺纹结构匹配连接在一起时,所述驱动组件10的驱动方式为螺纹驱动,即通过转动所述旋转壳体12,从而驱动所述导管连接件20沿轴向移动,当所述螺纹杆件11螺纹结构与所述螺纹杆件11上的螺纹结构相互分离时,所述驱动组件10的驱动方式为直驱拉动,即通过沿轴向之间拉动所述旋转壳体12,从而驱动所述导管连接件20沿轴向移动。
请参阅图1至图8、图12及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拨块筒33滑动安装在所述固定筒31上,并且与所述旋转壳体12滑动连接,具体的,所述固定筒31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多条滑动槽313,所述滑动槽313沿所述固定筒31的轴向布置,所述拨块筒33的内壁上沿其轴向设置有多个凸块331,通过所述凸块331与所述滑动槽313的配合以将所述拨块筒33与所述固定筒31滑动连接,且使得所述拨块筒33与所述固定筒31在周向上形成限位,从而使得所述拨块筒33与所述固定筒31能够同步转动。
请参阅图1至图8、图12及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旋转壳体12上设置有一长通孔122,在所述拨块筒33的外圆周上设置有一推动件332,所述推动件332位于所述旋转壳体12的外侧,并穿过所述长通孔122与所述拨块筒33固定连接,以推动所述拨动筒33,从而驱动所述螺纹卡扣32与所述螺纹杆件11的螺纹结构配合或分离,且使得所述旋转壳体12与所述拨块筒33、所述固定筒31同步转动。
请参阅图1至图8、图12及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旋转壳体12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二凹槽123,所述驱动切换结构30位于所述第二凹槽123内,以和所述旋转壳体12之间形成轴向限位,使得所述驱动切换结构30能够与所述旋转壳体12之间沿轴向同步移动。
请参阅图1至图8、图12及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固定筒31上套设弹簧34,且所述弹簧34位于所述固定筒31的尾部与所述拨块筒33之间,当所述拨动筒33位于初始位置时,此时弹簧34处于轴向松弛状态,将螺纹卡扣32固定在固定筒31两侧的卡槽311,以使得所述螺纹卡扣32上的螺纹结构与所述螺纹杆件11上的螺纹结构卡合,使得所述驱动组件20处于螺纹驱动状态;通过所述推动件332向后侧推动所述拨块筒33,使得所述拨块筒33在所述固定筒33上沿着滑动槽313向后侧移动,从而按压所述螺纹卡扣32未设置螺纹结构的一端,从而利用杠杆结构将所述螺纹卡扣32设置有螺纹结构的一端翘起,以使得所述螺纹卡扣32与所述螺纹杆件11上的螺纹结构分离,使得所述驱动组件30处于直拉驱动状态,从而带动所述导管连接件20沿轴向移动,松开所述推动件332,在所述弹簧34的弹力作用下,所述拨动筒33复位,使得所述螺纹卡扣32与所述螺纹杆件11上的螺纹结构重新卡合,使所述驱动组件20重新切换至螺纹驱动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通过将导管前端设置为弯曲形态,相较于笔直的导管,更易通过弯曲的血管,是血管支架的定位和释放更精准,同时,依托于个性化定制医疗器械领域研究的发展,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病变及其他重要部位血管弯曲角度的测量,可以定制导管前端的弯曲角度,使输送系统与患者更加匹配。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通过驱动切换结构使得驱动组件能够在螺纹传动和直驱拉动之间进行切换,而传统输送系统的手柄仅只有一种传动方式,在手术过程中,先对血管支架缓慢释放(即缓慢转动旋转壳体),使其更准确地对支架的释放部位进行定位,然后快速释放支架(即快速拽拉旋转壳体),可以防止支架在释放过程中发生窜动,即本实用新型中的驱动组件具有螺纹和直驱拉动两种传动模式,并且可自由切换,达到调节支架释放速度,满足医生的多种需求,应对不同术中突发状况的目的。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为突出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特点,其余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10)

1.一种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螺纹杆件和旋转壳体,所述螺纹杆件的两侧沿其轴向设置有滑槽,所述旋转壳体转动安装在所述螺纹杆件上;
导管连接件,安装在所述螺纹杆件内,且所述导管连接件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穿过所述滑槽与所述螺纹杆件滑动连接,且与所述旋转壳体转动连接,且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导管连接件沿轴向移动;
驱动切换结构,设置在所述旋转壳体与所述螺纹杆件之间,并且与所述旋转壳体同步转动,其包括螺纹卡扣,通过所述螺纹卡扣与所述螺纹杆件上的螺纹结构的卡合和分离,以使所述驱动组件在螺纹驱动和直驱拉动之间进行切换;
导管组件,部分安装在所述螺纹杆件的内部,并与所述导管连接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包括第一分体螺纹杆和第二分体螺纹杆,所述第一分体螺纹杆和所述第二分体螺纹杆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分体螺纹杆和所述第二分体螺纹杆安装在一起,其上的凹槽形成所述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壳体尾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并与所述旋转壳体之间形成轴向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切换结构还包括:
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套设在所述螺纹杆件上,所述固定筒的两侧均安装有所述螺纹卡扣;
拨块筒,滑动安装在所述固定筒上,并且与所述旋转壳体轴向滑动连接;
弹簧,套设在所述固定筒上,并位于所述固定筒的尾部与所述拨块筒之间;
其中,当所述螺纹卡扣与所述螺纹杆件上的螺纹结构卡合,所述驱动组件处于螺纹驱动状态;滑动所述拨块筒驱动所述螺纹卡扣与所述螺纹杆件上的螺纹结构分离,所述驱动组件处于直拉驱动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的两侧设置有卡槽,且所述卡槽的中间设置有一支撑件,所述螺纹卡扣安装在所述卡槽内,并与所述支撑件之间形成杠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多条滑动槽,所述滑动槽沿所述固定筒的轴向布置,所述拨块筒的内壁上沿其轴向设置有多个凸块,通过所述凸块与所述滑动槽的配合以将所述拨块筒与所述固定筒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壳体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驱动切换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以形成轴向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组件的前端呈现弯曲,弯曲角度在20°到9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组件包括内管,所述内管的一端连接有端头,另一端穿过所述导管连接件和设置在螺纹杆件尾部的排气柄组件,且所述内管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覆膜支架的爪头,且所述爪头靠近所述端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组件还包括外管,位于所述内管的外侧,所述外管的一端与所述导管连接件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螺纹杆件的前端并延伸,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下,所述外管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端头的方向移动,以收纳或释放所述覆膜支架。
CN202222254317.0U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 Active CN219629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54317.0U CN219629871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54317.0U CN219629871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29871U true CN219629871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11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54317.0U Active CN219629871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298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23096B2 (en) Catheter handle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EP3546009B1 (en) Steerable catheter suitable for left-hand operation
JP5891236B2 (ja) ステント送達システム
DK173031B1 (da) Indretning til sikring af væskegennemløb i en patients urinleder
JP5759994B2 (ja) ステント搬送システム
US7814912B2 (en) Deliver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implantable bronchial isolation devices
AU2011252982A1 (en) Catheter handle for prosthesis delivery system
CN204798072U (zh) 一种用于植入物输送系统的导管手柄
JP2019505357A5 (zh)
EP2898857A1 (en) Implant conveying system
WO2019138334A1 (en) A device for inserting a guide wire in a blood vessel
WO2020134024A1 (zh) 用于输送器的止缩装置及其输送器
WO1993007927A1 (en) Catheter with internal mandrel and method
JP2007195963A (ja) 調整可能で分離したステント配備装置
WO2023138394A1 (zh) 用于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递送辅助装置及从端部分
CN219629871U (zh) 一种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
CN209332390U (zh) 输送器的手柄组件、植入器械输送器及输送系统
CN110916746B (zh) 一种推送装置及介入输送系统
CN217244783U (zh) 用于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递送辅助装置及从端部分
CN110121317A (zh) 用于将冠脉支架安全定位在冠状动脉内的装备和方法
CN207768570U (zh) 一种自扩张支架的输送系统
CN110664523B (zh) 用于输送介入医疗器械的输送器
CN203647541U (zh) 一种新型支架输送系统
CN213789513U (zh) 一种带保护装置的药物球囊输送系统
US20090234281A1 (en) Fluid feeder and balloon cathe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