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24785U - 检测模块 - Google Patents

检测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24785U
CN219624785U CN202320309198.6U CN202320309198U CN219624785U CN 219624785 U CN219624785 U CN 219624785U CN 202320309198 U CN202320309198 U CN 202320309198U CN 219624785 U CN219624785 U CN 2196247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module
plate
runner
hole
substrat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0919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俊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Wuha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Wuha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Wuha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Wu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0919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247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24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247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模块,包括基板组件、泡罩和释放部;基板组件设有下腔室;泡罩包括本体和封装膜,本体设有容纳腔,封装膜用于将试剂密封于容纳腔内,封装膜设有撕裂部,本体支撑于基板组件上,并对应下腔室开口上方,且本体的支撑面或基板组件的支撑面为坡面,撕裂部靠近支撑面低端的一侧;释放部设于本体,用于按压本体时戳破撕裂部。通过将支撑面设计为坡面,并将撕裂部设置于靠近支撑面低端的一侧,使得释放部戳破撕裂部后,容纳腔内的试剂在重力效应向撕裂部方向流动并流入至下腔室,从而有效地减少试剂在容纳腔内的残留量。

Description

检测模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模块。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泡罩组件片中,泡罩内封装有试剂,通过刺破泡罩的封装膜使试剂流出,使得泡罩内容易残留较多试剂,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模块,包括基板组件、泡罩和释放部;所述基板组件设有下腔室;所述泡罩包括本体和封装膜,所述本体设有容纳腔,所述封装膜用于将试剂密封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封装膜设有撕裂部,所述本体支撑于所述基板组件上,并对应所述下腔室开口上方,且所述本体的支撑面或所述基板组件的支撑面为坡面,所述撕裂部靠近所述支撑面低端的一侧;所述释放部设于所述本体,用于按压所述本体时戳破所述撕裂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面的坡角的度数为1°至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板组件还包括上盖板,所述上盖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上盖板凸设有环形围壁,所述环形围壁围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周边形成空腔,所述空腔的底面为所述支撑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板组件还包括流道板,所述流道板设于所述上盖板的下方,所述流道板设有第二通孔和微流道,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并连通,所述微流道设于所述流道板远离所述上盖板一侧的表面,且所述微流道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道板还设有通槽,所述通槽远离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通槽贯穿所述流道板并与所述微流道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板组件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于所述流道板的下方,底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围成下腔室,且下腔室位于容纳腔的下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通槽对应,以使所述流道内的所述试剂经所述通槽流入所述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板组件还包括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所述第一胶层设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流道板之间,用于胶合所述上盖板和所述流道板,所述第二胶层设于所述流道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用于胶合所述流道板和所述底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为向远离所述封装膜一侧凸出的薄壁结构,所述释放部呈倒锥形,所述释放部由所述本体的顶部向所述容纳腔内陷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释放部设于所述本体的中心位置,并对应所述封装膜的中心。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检测模块,将支撑面设计为坡面,并将撕裂部设置于靠近支撑面低端的一侧,使得释放部戳破撕裂部后,容纳腔内的试剂在重力效应向撕裂部方向流动并流入至下腔室,从而有效地减少试剂在容纳腔内的残留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检测模块的三维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检测模块中上盖板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检测模块中泡罩的三维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检测模块中流道板的三维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将参考附图以更全面地描述本申请内容。附图中所示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使本申请透彻和完整,并且将本申请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组件。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限制本申请。如本文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当在本文中使用时,“包括”和/或“包含”和/或“具有”,整数,步骤,操作,组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组件,组件和/或其群组。
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此外,除非文中明确定义,诸如在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和本申请内容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
以下内容将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须注意的是,参考附图中所描绘的组件不一定按比例显示;而相同或类似的组件将被赋予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或类似的技术用语。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模块100,基板组件10、泡罩3和释放部33,泡罩3设置于基板组件10上。基板组件10设有下腔室S1。泡罩3包括本体31和封装膜32,本体31设有容纳腔Q1,封装膜32用于将试剂密封于容纳腔Q1内;封装膜32设有撕裂部32a,本体31支撑于基板组件10上,并对应下腔室S1开口上方,且本体31的支撑面11或基板组件10的支撑面11为坡面,撕裂部32a靠近支撑面11低端的一侧。释放部33设于本体31,用于按压本体31时戳破所述撕裂部32a,以使容纳腔Q1内的试剂能够从戳破的撕裂部32a流出。
本申请的检测模块100,将支撑面11设计为坡面,并将撕裂部32a设置于靠近支撑面11低端的一侧,使得释放部33戳破撕裂部32a后,容纳腔Q1内的试剂在重力效应向撕裂部32a方向流动并流入至下腔室S1,从而有效地减少试剂在容纳腔Q1内的残留量。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面11的坡角的度数为1°至3°。如图2所示,图中A处为支撑面11的高端,B处为支撑面11的低端,a为支撑面11的坡角。经实验验证,当支撑面11的坡角的度数低于1°时,在释放部33戳破撕裂部32a后,容纳腔Q1内的试剂受支撑面11的倾斜影响较小,无法很好地向撕裂部32a方向流动,从而使得残留量较多;当支撑面11的坡角的度数大于3°时,试剂易向撕裂部方向流动,但在按压释放部33时,易造成封装膜中撕裂部32a未戳破之前其它部位破裂,使得撕裂部32a位置的试剂无法流出容纳腔Q1,从而使得容纳腔Q1内的试剂较多地残留。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2,基板组件10还包括上盖板1,上盖板1设有第一通孔T2;上盖板1凸设有环形围壁12,环形围壁12围设于第一通孔T2的周边形成空腔T1,空腔T1的底面为支撑面11。泡罩3设于空腔T1内。由于支撑面11为坡面,在泡罩3按压过程中易发生位移,通过环形围壁12的抵挡,有效地防止泡罩3在按压过程中发生位移,从而保证撕裂部32a戳破后试剂能够顺利地流入至下腔室S1,有效地降低了试剂渗漏的概率。进一步地,第一通孔T2可以设置1个或多个;例如,第一通孔T2设置两个。
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面11设于本体31。即,支撑面11为本体31靠近基板组件10一侧的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基板组件10还包括背胶层7,用于将本体31固定于支撑面11。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并结合图1,基板组件10还包括流道板2,流道板2设于上盖板1的下方。流道板2设有第二通孔T3和微流道21,第二通孔T3与第一通孔T2对应并连通;微流道21设于流道板2远离上盖板1一侧的表面,且微流道21与第二通孔T3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流道板2还设有通槽C1,通槽C1远离第二通孔T3,且通槽C1贯穿流道板2并与微流道21连通,以使试剂流入通槽C1。具体地,通槽C1与微流道21的末端连通,第二通孔T3与微流道21的首端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4,基板组件10还包括底板4,底板4设于流道板2的下方,底板4、第一通孔T2和第二通孔T3围成下腔室S1,且下腔室S1位于容纳腔Q1的下方。通过设置底板4,可以满足流道板2较小尺寸的设计。
在其他实施例中,将流道板2的尺寸(该尺寸是指流道板2的长度和宽度)设计足够大,无需设计底板4。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图1,并结合图4,底板4设有凹槽C2,凹槽C2与通槽C1对应,以使流道内的试剂经通槽C1流入凹槽C2。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基板组件10还包括第一胶层5和第二胶层6。第一胶层5设于上盖板1和流道板2之间,用于胶合上盖板1和流道板2;第二胶层6设于流道板2与底板之间,用于胶合流道板2和底板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胶层5和第二胶层6的材质均为双面胶。
在一些实施中,流道板2设有通槽C1,通槽C1贯穿流道板2,并与流道连通,通槽C1设于流道板2远离第二通孔T3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本体31为向远离封装膜32一侧凸出的薄壁结构,释放部33呈倒锥形,释放部33由本体31的顶部向容纳腔Q1内陷形成。通过此种设计,无需额外增加戳破件,既节约成本,又能够节省空间,使得检测模块100的整体结构紧凑;同时,便于泡罩3按压时受力。在本实施例中,释放部33的顶部面平整,以降低释放部33刺破撕裂部32a外封装膜32的其它区域;前述的顶部面为释放部33用于与封装膜32接触的面。
在其他实施例中,释放部33设于下腔室S1内,并与流道板2或底板4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并结合图1,释放部33设于本体31的中心位置,并对应封装膜32的中心。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撕裂部32a包括两个第一撕裂线321、第二撕裂线322和多个第三撕裂线323,第一撕裂线321和第二撕裂线322间隔且平行设置,多个第三撕裂线323首尾相连形成方形。其中,第一撕裂线321连接方形中的一个角,第二撕裂线322连接方形中相对的两个角。通过第一撕裂线321和第二撕裂线322,限定撕裂范围,从而使试剂能够在特定的范围流出。同时,通过多个第三撕裂线323的相互连接,便于撕裂。在本实施例中,方形设置多个,相邻的两个方形中连接于第二撕裂线322上的角相互抵接。
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各种变更和替换。这些变更和替换都落在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组件,设有下腔室;
泡罩,包括本体和封装膜,所述本体设有容纳腔,所述封装膜用于将试剂密封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封装膜设有撕裂部,所述本体支撑于所述基板组件上,并对应所述下腔室开口上方,且所述本体的支撑面或所述基板组件的支撑面为坡面,所述撕裂部靠近所述支撑面低端的一侧;
释放部,设于所述本体,用于按压所述本体时戳破所述撕裂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面的坡角的度数为1°至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组件还包括上盖板,所述上盖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上盖板凸设有环形围壁,所述环形围壁围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周边形成空腔,所述空腔的底面为所述支撑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组件还包括流道板,所述流道板设于所述上盖板的下方,所述流道板设有第二通孔和微流道,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并连通,所述微流道设于所述流道板远离所述上盖板一侧的表面,且所述微流道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道板还设有通槽,所述通槽远离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通槽贯穿所述流道板并与所述微流道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组件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于所述流道板的下方,底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围成下腔室,且下腔室位于容纳腔的下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通槽对应,以使所述流道内的所述试剂经所述通槽流入所述凹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组件还包括:
第一胶层,所述第一胶层设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流道板之间,用于胶合所述上盖板和所述流道板;
第二胶层,所述第二胶层设于所述流道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用于胶合所述流道板和所述底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为向远离所述封装膜一侧凸出的薄壁结构,所述释放部呈倒锥形,所述释放部由所述本体的顶部向所述容纳腔内陷形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释放部设于所述本体的中心位置,并对应所述封装膜的中心。
CN202320309198.6U 2023-02-22 2023-02-22 检测模块 Active CN2196247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9198.6U CN219624785U (zh) 2023-02-22 2023-02-22 检测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9198.6U CN219624785U (zh) 2023-02-22 2023-02-22 检测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24785U true CN219624785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71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09198.6U Active CN219624785U (zh) 2023-02-22 2023-02-22 检测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247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7202369B2 (en) Patterned Film for Forming Fluid-Filled Blister, Microfluidic Blister, and Kit and Method of Forming
US10821443B2 (en) Liquid storage and release assembly and liquid storage and release chip
CN108295912B (zh) 微流控芯片试剂的预封装装置及其开启方法
CN110006580A (zh) 集成电路芯片的堆叠和电子器件
CN112352342B (zh) 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219624785U (zh) 检测模块
EP2431748B1 (en) Microchip
JP2018059916A (ja) マイクロ流路チップ
JP6279534B2 (ja) 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装置用保護カバーの貼付治具および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装置用保護カバーの貼り付けキット
CN219942873U (zh) 泡罩组件和检测组件
KR20200053873A (ko) 마이크로 칩 이송 장치용 이송 플레이트
US11577240B2 (en) Liquid storage and controlled-release device and biological detection chip
CN113036204B (zh) 电池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1226328U (zh) 一种用于mems芯片的堆叠封装结构
CN217498676U (zh) 半导体装置
CN220490649U (zh) 测试装置
CN211747538U (zh) 一种新型的硬质箱包名片地址牌
JP7470288B2 (ja) マイクロ流体デバイス
RU54733U1 (ru) Кассета для хранения sim карт
EP3608663B1 (en) Analysis chip device
CN109154625A (zh) 微芯片
US11471883B2 (en) Fluid chip, fluid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WO2019102865A1 (ja) 流体チップ、流体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US10879098B2 (en) Semiconductor chip holder
JP2007124904A (ja) 細胞マイクロレオロジー観察・測定用ディスポーザブルチッ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