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23310U - 一种内置式二位三通换向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置式二位三通换向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23310U
CN219623310U CN202320282318.8U CN202320282318U CN219623310U CN 219623310 U CN219623310 U CN 219623310U CN 202320282318 U CN202320282318 U CN 202320282318U CN 219623310 U CN219623310 U CN 219623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valve core
communicated
core
oil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8231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强茗
张磊
杨春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Eddie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Eddie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Eddie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Eddie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8231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233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23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233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式二位三通换向阀,属于液压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其包括阀体、阀腔、阀芯及弹簧,所述阀芯的纵截面呈T型结构,所述T型结构包括头部及杆部,所述工作进油口与阀腔连通,所述阀腔的左端与主回油口连通,右端与主进油口连通,所述阀腔内设有阀芯左密封面及阀芯右密封面,所述阀芯上设有第一节流口及第二节流口,所述第一节流口在阀芯处于左位时连通主进油口与工作进油口,所述第二节流口在阀芯处于右位时连通工作进油口与主回油口。本实用新型阀结构紧凑,内置无需外部安装空间,且内部需要安装空间也小,维修时可以按照阀体内部件的损坏情况更换部件,无需整体更换,维修成本小。

Description

一种内置式二位三通换向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式二位三通换向阀,属于液压设备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液压设备控制中所用液压换向阀是利用控制液体压力推动阀芯来改变流体流动方向的方向控制阀,换向阀可以采用外置式结构,但是外置式换向阀安装在液压设备会增加液压设备的安装空间,在有限空间内进行安装时外置式换向阀容易受到干涉,导致液压设备安装空间大,影响液压设备的装配,此外,外置式换向阀其在维修时整体通常是采用整体更换的方式,导致换向阀后续的维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内置式二位三通换向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置式二位三通换向阀,包括阀体、设于阀体内的阀腔、设于阀腔内的阀芯及套设在阀芯上的弹簧,所述阀体上设有主进油口、主回油口及工作进油口,所述阀芯的纵截面呈T型结构,所述T型结构包括位于右侧的头部及位于左侧的杆部,所述工作进油口与所述阀腔连通,所述阀腔的左端与主回油口连通,右端与主进油口连通,所述阀腔内设有阀芯左密封面及阀芯右密封面,所述头部上设有第一节流口,所述第一节流口在所述阀芯处于左位时连通所述的主进油口与所述的工作进油口;所述杆部的左部上设有第二节流口,所述第二节流口在所述阀芯处于右位时连通所述的工作进油口与所述主回油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主进油口进入一定压力的液压油时,阀芯受到大于弹簧的弹簧力的液压力,弹簧被压缩,阀芯向左移动,同时阀芯在阀腔内左移,阀芯与阀腔内阀芯左密封面紧密密封贴合,主回油口被封堵,第二节流口不通,液压油只能从主进油口经过阀芯上的第一节流口到达工作进油口,此时工作进油口打开、主回油口闭合;而在主进油口的液压油压力不足或者是无压力油时,阀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其右端紧贴阀芯右密封面,主进油口封堵,阀芯的左端远离阀芯左密封面之间,阀芯上的第二节流口连通,工作进油口与主回油口连通,可以将工作进油口的液压油排入主回油口内。此阀结构紧凑,内置无需外部安装空间,且内部需要安装空间也小,维修时可以按照阀体内部件的损坏情况更换部件,无需整体更换,维修成本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内还设有阀盖,所述阀盖活动设置在所述阀芯左侧的所述阀腔内,所述阀腔内设有阀盖左限位件及阀盖右密封面,所述阀盖的外周面与所述阀体密封连接,所述阀盖内设有用于与所述阀芯的杆部插装配合的阀芯孔,所述阀芯孔与所述主回油口连通,所述阀芯左密封面设置在所述的阀芯孔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阀芯则活动在阀盖内的阀芯左密封面与阀芯右密封面之间;阀盖活动于阀盖左限位件与阀盖右密封面之间的阀腔内;当主回油口的液压油压力较大时,为了避免液压油进入工作进油口,故在阀体内设置了与阀芯配合作用的阀盖,在主回油口进入一定压力的液压油时,阀盖受到大于弹簧的弹簧力的液压力,弹簧被压缩,阀盖向右移动,同时阀芯在阀盖内部分向右移动,阀盖与阀盖右密封面密封时,阀芯的左端与阀芯左密封面紧密贴合密封,第一节流口及第二节流口均不流通,主回油口被封堵,从而防止液压油倒流入工作进油口及主进油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头部的外周面上设有用于形成所述第一节流口的第一平面结构,所述第一平面结构为至少一处;和/或所述杆部的左部外周面上设有用于形成所述第二节流口的第二平面结构,所述第二平面结构为至少一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节流口可采用在阀芯的外表面设置平面结构的方式实现,当然平面结构可以不止一处,可根据实际液压油流量要求合理的设置平面结构的数量,阀芯的平面结构在阀芯与阀体配合时能形成介质流通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节流口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阀芯左密封面的深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节流口的长度要小于阀芯孔用于容纳阀芯部分的深度,从而满足阀芯贴合阀芯左限位台肩时第二节流口不连通主回油口与工作进油口及满足阀芯处于右位时,主回油口能通过第二节流口与工作进油口连通的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阀腔内设有阀盖限位台肩及阀芯右限位台肩,所述阀盖与阀盖限位台肩作用形成所述的阀盖右密封面,所述阀芯与所述阀芯右限位台肩作用形成所述的阀芯右密封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阀盖在受到主回油口的液压油的油压后右移作用于阀盖限位台肩上,阀盖的右移使得阀芯左限位台肩与阀芯的左端作用阀芯左密封面密封,此时第二节流口不通,可避免主回油口的液压油倒流入阀体内;阀芯右移,阀芯与阀芯右限位台肩配合的阀芯右密封面密封,阀芯的左端远离阀芯左密封面,此时第二节流口连通,主回油口可通过第二节流口与工作进油口连通,工作进油口的液压油可排入主回油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阀芯孔内设有阀芯左限位台肩,所述阀芯与所述阀芯左限位台肩作用形成所述的阀芯左密封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阀芯孔为与主回油口连通的通孔,阀芯孔内有用于对阀芯进行限位的阀芯左限位台肩,可在阀盖及阀芯均处于左位时,通过阀芯与阀芯左限位台肩贴合实现贴合面位置处的密封封堵主回油口,阀芯的右端远离阀芯右密封面,第一节流口连通,主进油口的液压油可通过第一节流口与工作进油口连通;可在主回油口进入一定压力液压油时,阀盖右移,,阀盖与阀芯处于右位时,阀芯的右端贴合阀芯右限位台肩阀芯右密封面密封,第一节流口不通,阀芯左限位台肩与阀芯贴合实现贴合面位置处的密封,第二节流口不通,封堵主回油口避免液压油倒流入阀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阀盖左限位件采用挡圈,所述阀体上设有挡圈定位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于阀盖左端的限位可以采用挡圈进行约束,挡圈通过挡圈定位槽定位在阀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阀盖的左端上设有与所述挡圈相适配的凹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为了能实现对阀盖左端准确定位,可以在阀盖的端部外周面上增设与挡圈相配合的凹槽,进一步增加阀盖在左位时的定位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之间还设有密封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阀盖与阀体之间的密封圈可进一步增加阀盖外周面与阀体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阀盖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密封圈的密封环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密封圈设置在阀盖上,为了便于实现密封圈在阀盖上的定位,故设置了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密封环槽,安装方便便于后续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阀芯处于左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阀芯处于右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原理图;
图中,1、阀芯;11、第一节流口;12、第二节流口;2、弹簧;3、阀盖;31、阀芯孔;4、密封圈;5、阀盖左限位件;6、阀体;7、阀腔;71、阀芯右限位台肩;72、阀盖限位台肩;73、阀芯左限位台肩;A、工作进油口;P、主进油口;T、主回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内置式二位三通换向阀,包括阀体6、设于阀体6内的阀腔7、设于阀腔7内的阀芯1及套设在阀芯1上的弹簧2,所述阀体6上设有主进油口P、主回油口T及工作进油口A,所述阀芯1的纵截面呈T型结构,所述T型结构包括位于右侧的头部及位于左侧的杆部,所述工作进油口A与所述阀腔7连通,所述阀腔7的左端与主回油口T连通,右端与主进油口P连通,所述阀腔7内设有阀芯左密封面及阀芯右密封面,所述头部上设有第一节流口11,所述第一节流口11在所述阀芯1处于左位时连通所述的主进油口P与所述的工作进油口A;所述杆部的左部上设有第二节流口12,所述第二节流口12在所述阀芯1处于右位时连通所述的工作进油口A与所述主回油口T。
所述阀体6内还设有阀盖3,所述阀盖3活动设置在所述阀芯1左侧的所述阀腔7内,所述阀腔7内设有阀盖左限位件5及阀盖右密封面,所述阀盖3的外周面与所述阀体6密封连接,所述阀盖3内设有用于与所述阀芯1的杆部插装配合的阀芯1孔,所述阀芯1孔与所述主回油口T连通,所述阀芯左密封面设置在所述的阀芯1孔内。当主回油口T的液压油压力较大时,为了避免液压油进入工作进油口A,故在阀体6内设置了与阀芯1配合作用的阀盖3,在主回油口T进入一定压力的液压油时,阀盖3受到大于弹簧2的弹簧2力的液压力,弹簧2被压缩,阀盖3向右移动,同时阀芯1在阀盖3内部分向右移动,阀盖3与阀盖右密封面密封时,阀芯1的左端与阀芯左密封面紧密贴合密封,第一节流口11及第二节流口12均不流通,主回油口T被封堵,从而防止液压油倒流入工作进油口A及主进油口P内。
所述头部的外周面上设有用于形成所述第一节流口11的第一平面结构,所述第一平面结构为至少一处;和/或所述杆部的左部外周面上设有用于形成所述第二节流口12的第二平面结构,所述第二平面结构为至少一处。节流口可采用在阀芯1的外表面设置平面结构的方式实现,当然平面结构可以不止一处,可根据实际液压油流量要求合理的设置平面结构的数量,阀芯1的平面结构在阀芯1与阀体6配合时能形成介质流通通道。
所述第二节流口12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阀芯左密封面的深度。第二节流口12的长度要小于阀芯1孔用于容纳阀芯1部分的深度,也就是说第二平面结构的轴向长度要小于阀芯1孔内容纳阀芯1部分的长度,从而满足阀芯1贴合阀芯左限位台肩73时第二节流口12不连通主回油口T与工作进油口A及满足阀芯1处于右位时,主回油口T能通过第二节流口12与工作进油口A连通的要求。
所述阀腔7内设有阀盖限位台肩72及阀芯右限位台肩71,所述阀盖3与阀盖限位台肩72作用形成所述的阀盖右密封面,所述阀芯1与所述阀芯右限位台肩71作用形成所述的阀芯右密封面。阀盖3在受到主回油口T的液压油的油压后右移作用于阀盖限位台肩72上,阀盖3的右移使得阀芯左限位台肩73与阀芯1的左端作用阀芯左密封面密封,此时第二节流口12不通,可避免主回油口T的液压油倒流入阀体6内;阀芯1右移,阀芯1与阀芯右限位台肩71配合的阀芯右密封面密封,阀芯1的左端远离阀芯左密封面,此时第二节流口12连通,主回油口T可通过第二节流口12与工作进油口A连通,工作进油口A的液压油可排入主回油口T内。
所述阀芯1孔内设有阀芯左限位台肩73,所述阀芯1与所述阀芯左限位台肩73作用形成所述的阀芯左密封面。阀芯1孔为与主回油口T连通的通孔,阀芯1孔内有用于对阀芯1进行限位的阀芯左限位台肩73,可在阀盖3及阀芯1均处于左位时,通过阀芯1与阀芯左限位台肩73贴合实现贴合面位置处的密封封堵主回油口T,阀芯1的右端远离阀芯右密封面,第一节流口11连通,主进油口P的液压油可通过第一节流口11与工作进油口A连通;可在主回油口T进入一定压力液压油时,阀盖3右移,,阀盖3与阀芯1处于右位时,阀芯1的右端贴合阀芯右限位台肩71阀芯右密封面密封,第一节流口11不通,阀芯左限位台肩73与阀芯1贴合实现贴合面位置处的密封,第二节流口12不通,封堵主回油口T避免液压油倒流入阀体6内。
所述阀盖左限位件5采用挡圈,所述阀体6上设有挡圈定位槽。对于阀盖3左端的限位可以采用挡圈进行约束,挡圈通过挡圈定位槽定位在阀体6上。
所述阀盖3的左端上设有与所述挡圈相适配的凹槽。为了能实现对阀盖3左端准确定位,可以在阀盖3的端部外周面上增设与挡圈相配合的凹槽,进一步增加阀盖3在左位时的定位稳定性。
所述阀盖3与所述阀体6之间还设有密封圈4。阀盖3与阀体6之间的密封圈4可进一步增加阀盖3外周面与阀体6之间的密封性。
所述阀盖3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密封圈4的密封环槽。密封圈4设置在阀盖3上,为了便于实现密封圈4在阀盖3上的定位,故设置了用于安装密封圈4的密封环槽,安装方便便于后续维护。
所述的阀芯所在左位或右位对应于结构图的左位或右位。
工作原理:
1、当P口进入一定压力的液压油时,阀芯受到大于弹簧的弹簧力的液压力,弹簧被压缩,阀芯向左移动,同时阀芯在阀盖内部分移动至阀盖阀芯孔最左端,阀芯与阀盖阀芯孔端面紧密密封贴合,T口被封堵,第一节流口连通,液压油只能从P口经过阀芯到达A口,此时A口打开、T口闭合;
2、当P口液压油压力不足以克服弹簧的弹簧力时,阀芯在弹簧力作用下右移,阀芯一端在阀体内部分移动至阀体阀芯孔最右端,紧紧贴合阀体阀芯孔端面,P口被封堵,阀芯另一端在阀盖阀芯孔内部分处于最右端,由于阀芯上存在第二节流口,此时A口与T口连通,将A口中的液压油排入T口;
3、当P口无压力油时,阀芯在弹簧的弹簧力的作用下,一端紧紧贴合阀体阀芯孔端面,P口被封堵,阀芯另一端在阀盖的阀芯孔内部分处于最右端,由于阀芯上存在第二节流口,此时A口与T口连通,将A口中的液压油排入T口;
4、当T口进入一定压力的液压油时,阀盖受到大于弹簧的弹簧力的液压力,弹簧被压缩,阀盖向右移动,同时阀芯在阀盖内部分移动至阀盖的阀芯孔最左端,阀芯与阀盖的阀芯孔端面紧密密封贴合,T口被封堵,此时A口、T口及P口均被封堵,防止液压油倒流入阀体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内置式二位三通换向阀,包括阀体(6)、设于阀体(6)内的阀腔(7)、设于阀腔(7)内的阀芯(1)及套设在阀芯(1)上的弹簧(2),所述阀体(6)上设有主进油口(P)、主回油口(T)及工作进油口(A),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1)的纵截面呈T型结构,所述T型结构包括位于右侧的头部及位于左侧的杆部,所述工作进油口(A)与所述阀腔(7)连通,所述阀腔(7)的左端与主回油口(T)连通,右端与主进油口(P)连通,所述阀腔(7)内设有阀芯左密封面及阀芯右密封面,所述头部上设有第一节流口(11),所述第一节流口(11)在所述阀芯(1)处于左位时连通所述的主进油口(P)与所述的工作进油口(A);所述杆部的左部上设有第二节流口(12),所述第二节流口(12)在所述阀芯(1)处于右位时连通所述的工作进油口(A)与所述主回油口(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二位三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6)内还设有阀盖(3),所述阀盖(3)活动设置在所述阀芯(1)左侧的所述阀腔(7)内,所述阀腔(7)内设有阀盖左限位件(5)及阀盖右密封面,所述阀盖(3)的外周面与所述阀体(6)密封连接,所述阀盖(3)内设有用于与所述阀芯(1)的杆部插装配合的阀芯孔(31),所述阀芯孔(31)与所述主回油口(T)连通,所述阀芯左密封面设置在所述的阀芯孔(3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置式二位三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的外周面上设有用于形成所述第一节流口(11)的第一平面结构,所述第一平面结构为至少一处;和/或所述杆部的左部外周面上设有用于形成所述第二节流口(12)的第二平面结构,所述第二平面结构为至少一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式二位三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流口(12)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阀芯左密封面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置式二位三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7)内设有阀盖限位台肩(72)及阀芯右限位台肩(71),所述阀盖(3)与阀盖限位台肩(72)作用形成所述的阀盖右密封面,所述阀芯(1)与所述阀芯右限位台肩(71)作用形成所述的阀芯右密封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式二位三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孔(31)内设有阀芯左限位台肩(73),所述阀芯(1)与所述阀芯左限位台肩(73)作用形成所述的阀芯左密封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式二位三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左限位件(5)采用挡圈,所述阀体(6)上设有挡圈定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置式二位三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3)的左端上设有与所述挡圈相适配的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式二位三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3)与所述阀体(6)之间还设有密封圈(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置式二位三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3)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密封圈(4)的密封环槽。
CN202320282318.8U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内置式二位三通换向阀 Active CN2196233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82318.8U CN219623310U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内置式二位三通换向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82318.8U CN219623310U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内置式二位三通换向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23310U true CN219623310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71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82318.8U Active CN219623310U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内置式二位三通换向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233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23310U (zh) 一种内置式二位三通换向阀
CN210371415U (zh) 膨胀阀芯和具有膨胀阀芯的液压锁结构
CN113833706B (zh) 一种低冲击大流量调距桨双向锁止阀
CN202501051U (zh) 一种电磁控制单向阀
CN212775744U (zh) 一种防泄漏单向阀
CN219623318U (zh) 一种内置式二位五通双控换向阀
CN103449334A (zh) 一种新型多路阀
CN110259744B (zh) 一种潜用叠加式液压背压阀
CN109296575B (zh) 一种先导控制式开关阀
CN202811583U (zh) 无内泄双向液压锁
CN217177506U (zh) 一种六面顶压机集成管道组的七通阀装置
CN210290326U (zh) 一种多用途控制液压阀门
CN219242666U (zh) 一种油井孔板式节流阀用波形弹簧
CN213331755U (zh) 一种油路块组件及液压动力设备
CN203067840U (zh) 先导阀
CN211924608U (zh) 二进二出式流量控制阀
CN221033397U (zh) 一种插装式卸荷阀、多路阀及液压系统
CN218093666U (zh) 一种节流单向节流阀
CN209084093U (zh) 一种压差阀
CN218207015U (zh) 一种用于液压隔膜计量泵的液压油自动补偿装置
CN207830646U (zh) 一种新型的液压微型插入式单向阀
CN218670751U (zh) 液动换向阀及液压控制系统
CN216922671U (zh) 一种进回液单向控制阀
CN216692606U (zh) 一种适用于mjs工法钻具的快速更换单向阀
CN221003952U (zh) 隔膜推动式水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