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19591U - 一种自动滴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滴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19591U
CN219619591U CN202320295497.9U CN202320295497U CN219619591U CN 219619591 U CN219619591 U CN 219619591U CN 202320295497 U CN202320295497 U CN 202320295497U CN 219619591 U CN219619591 U CN 2196195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pasting
support
sleeve
past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9549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晓云
任曲江
张正文
江先东
卢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ongtu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ongtu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ongtu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ongtu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9549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195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195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195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滴胶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自动滴胶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标签存储结构、标签分配结构、传送结构以及滴胶结构;标签存储结构具有存储部、升降部以及传动部,传动部能够在外力作用下驱动升降部升降,控制存储部的高度位置;标签分配结构包括粘贴组件、动力组件以及环形轨道,粘贴组件能够在动力组件的驱动下沿环形轨道滑动,传动部位于粘贴组件的滑动轨迹上;传送结构具有限位部;滴胶结构安装在传送结构上;环形轨道具有第一低点和第二高点,存储部位于第一低点下方,限位部位于第二高点下方。本实用新型能够维持滴胶位置的一致性,提高滴胶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滴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滴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滴胶装置。
背景技术
现市面上售卖的多数的物品都附带有相关的标签说明,意在辅助消费者理解物品本身的使用方法、制造材质等,大型的装置设备附带的多为说明书,小型物品,例如零部件产品、日用产品等大部分都是直接贴附标签进行说明,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为了美观、或者是为了方便,消费者通常会将在小型物品表面贴附的标签去掉或者撕毁;小型物品的标签一般分为绑扎类和粘贴类,对于有孔,或者相关凹槽的物品,通常选择绑扎标签的做法,而对于一些无法绑扎标签的物品,通常使用粘贴的方式贴附标签。
绑扎在物品上的标签容易去除,但是粘附在物品上的标签并不易去除,通常去除后也容易在物品表面留下痕迹,影响美观性和使用效果。
研究人员发现,对于一些具有光滑表面的物品,可使用热熔胶粘附标签,后续想撕毁标签时,用力拉扯标签即可将标签撕下;然而现贴附标签时,都是人工操作热熔胶,滴胶的位置无法保持一致性,影响标签最终的贴附效果,并且,生产效率也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滴胶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滴胶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标签存储结构、标签分配结构、传送结构以及滴胶结构;标签存储结构具有存储部、升降部以及传动部,传动部能够在外力作用下驱动升降部升降,控制存储部的高度位置;标签分配结构包括粘贴组件、动力组件以及环形轨道,粘贴组件能够在动力组件的驱动下沿环形轨道滑动,传动部位于粘贴组件的滑动轨迹上;传送结构具有限位部;滴胶结构安装在传送结构上;环形轨道具有第一低点和第二高点,存储部位于第一低点下方,限位部位于第二高点下方,当粘贴组件位于第一低点时,粘贴组件能够粘取到存储部中放置的标签纸,当粘贴组件位于第二高点时,粘贴于粘贴组件的标签纸位于限位部中,粘贴组件的最低位置高于所述限位部的最高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标签分配结构将标签纸规律地铺设在皮带表面,便于滴胶结构对标签纸进行滴胶,环形轨道的第一低点便于粘贴组件位置下降,粘贴标签纸,由于第一低点的位置是确定的,则粘贴组件粘贴标签纸的位置也是确定的,确保滴胶位置的一致性,并且,使用传动部件和粘贴组件配合,使得存储部中的标签纸始终位于同一高度,便于与标签分配结构进行配合;通过几组装置的配合,完成对标签纸的滴胶工作,无需人工进行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动力组件包括电机、支撑底座、支撑柱、支撑盘以及支撑架,支撑柱一端与支撑底座固定,另一端与支撑盘固定,支撑架一端与支撑底座固定,另一端固定电机,电机位于支撑盘远离支撑柱的一侧,电机与粘贴组件连接;环形轨道套设在支撑柱外,环形轨道通过支撑杆与支撑柱固定连接,环形轨道与支撑盘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存储部包括升降底盘以及环形围挡,环形围挡套设在升降底盘外,且与升降底盘滑动连接,环形围挡与支撑柱固定连接;升降部包括底座以及螺杆,底座上设有螺孔,螺杆一端螺纹安装在螺孔中,另一端与升降底盘转动连接,升降底盘远离螺杆的表面与环形围挡形成容置槽;传动部包括钩头双动式棘轮机构、复位弹簧以及受力杆,钩头双动式棘轮机构包括棘轮、第一棘爪、第二棘爪、连接杆、固定座以及摆杆,棘轮固定套设在螺杆外,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均一端与棘轮啮合,另一端转动设置在连接杆上,连接杆转动设置在固定座表面,摆杆一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加强杆与受力杆固定连接,摆杆位于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之间,复位弹簧一端与摆杆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设置;受力杆位于粘贴组件的滑动轨迹上,当粘贴组件推动受力杆转动时,钩头双动式棘轮机构能够驱动螺杆转动,当受力杆与粘贴组件分离时,受力杆在复位弹簧的拉伸作用下复位;将标签存储结构和标签分配结构相互配合,使得粘贴组件在粘取标签纸时,能够对标签纸的放置位置进行改变,使得标签纸始终位于合适的高度。
进一步的,粘贴组件包括转动盘、转角结构、伸缩杆、套筒、短杆以及粘贴板,转动盘位于电机和支撑盘之间,且与支撑盘同轴转动连接,电机与转动盘同轴固定连接,转角结构一端与转动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伸缩杆固定连接,伸缩杆的轴线方向与支撑柱的轴线方向相同,伸缩杆远离转角结构的一端与套筒侧壁固定连接,套筒套设在环形轨道外,套筒侧壁设置有供支撑杆穿过的第一间隙,短杆一端与套筒远离伸缩杆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有粘贴板,粘贴板远离短杆的表面具有低粘性胶水层,由于环形轨道上的第一低点和第二高点高度位置不同,当套筒在环形轨道上滑动时,套筒的高度位置也会随之改变,利用伸缩杆即可调节套筒的位置。
进一步的,转角结构具有垂直连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位于支撑盘表面,且与转动盘固定连接,第二连杆与伸缩杆固定连接,第二连杆通过滑块与支撑盘侧壁滑动设置。
进一步的,套筒内侧壁靠近伸缩杆和短杆的部位均设置有滚珠,减小套筒与环形轨道之间的摩擦。
进一步的,当受力杆受粘贴组件驱动时,受力杆与短杆接触。
进一步的,传送结构包括皮带以及支撑框架;限位部包括固定在支撑框架上的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均为弧形结构;当粘贴组件位于环形轨道的第二高点时,粘贴板位于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之间,标签纸位于第一限位条和皮带之间,以及第二限位条和皮带之间。
进一步的,滴胶结构包括安装架和点胶机,安装架与支撑框架固定设置,点胶机与安装架固定连接,点胶机的出胶嘴位于皮带上方。
进一步的,安装架上还安装有色彩传感器,色彩传感器用于检测皮带上是否存在标签纸,色彩传感器与点胶机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利用标签存储结构、标签分配结构、传送结构以及滴胶结构的配合,通过第一低点的高度位置不变,维持滴胶结构与标签纸相对位置的唯一性,使得所有标签纸上的滴胶位置均相同,保证滴胶位置的一致性,便于提高粘贴的美观性,并且,整体操作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能够有效提高滴胶的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并利用传动部和粘贴组件的配合,维持标签纸最高位置不变,提高装置整体使用的顺畅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滴胶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传动部的受力杆未受力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传动部的受力杆受力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粘贴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传送结构,110-限位部,111-第一限位条,112-第二限位条,120-皮带,210-存储部,211-环形围挡,220-升降部,221-底座,222-螺杆,230-传动部,231-复位弹簧,232-受力杆,233-加强杆,234-棘轮,235-第一棘爪,236-第二棘爪,237-连接杆,238-固定座,239-摆杆,310-粘贴组件,311-转动盘,312-转角结构,312a-第一连杆,312b-第二连杆,313-伸缩杆,314-套筒,315-短杆,316-粘贴板,317-低粘性胶水层,318-滚珠,320-动力组件,321-电机,322-支撑底座,323-支撑柱,324-支撑盘,325-支撑架,330-环形轨道,400-滴胶结构,410-安装架,420-点胶机,421-出胶嘴,500-标签纸,600-色彩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说明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是例子,用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特征。以下特定例子所描述的元件和排列方式,仅用来精简的表达本实用新型,其仅作为例子,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滴胶装置,如图1到图4所示,包括依次排列的标签存储结构、标签分配结构、传送结构100以及滴胶结构400;标签存储结构具有存储部210、升降部220以及传动部230,传动部230能够在外力作用下驱动升降部220升降,控制存储部210的高度位置;标签分配结构包括粘贴组件310、动力组件320以及环形轨道330,粘贴组件310能够在动力组件320的驱动下沿环形轨道330滑动,传动部230位于粘贴组件310的滑动轨迹上;传送结构100具有限位部110;滴胶结构400安装在传送结构100上;环形轨道330具有第一低点和第二高点,存储部位于第一低点下方,限位部110位于第二高点下方,当粘贴组件310位于第一低点时,粘贴组件310能够粘取到存储部210中放置的标签纸500,当粘贴组件310位于第二高点时,粘贴于粘贴组件310的标签纸500位于限位部110中,粘贴组件310的最低位置高于所述限位部110的最高位置,即当粘贴组件310位于第二高点时,标签纸500脱落。
本实施例中,第一低点是指当滴胶装置平放于水平面上时,环形轨道330的最低点,而第二高点则是环形轨道330的最高点。
使用时,标签分配结构将标签从标签存储结构中转移到皮带120上,通过皮带120传送到滴胶结构400下方,完成滴胶工作;整个过程均通过机械结构完成,不需要人工,能够解放人工;并且,利用标签分配结构铺设标签纸500时,由于第一低点和第二高点的位置均是确定的,一方面粘贴组件310粘取标签纸500的时,与标签纸500的连接位置是统一的,另一方面,粘贴组件310与限位部110配合后,标签纸500从粘贴组件310上脱离的位置也是统一的,两处位置的统一,是的标签纸500与滴胶结构400的相对位置是确定的,便于统一标签纸500上的滴胶位置;另外,采用机械操作相对于人工操作能够提高操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动力组件320结构如图1所示,动力组件320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提供动力的部分,也就是电机321,另一部分是提供支撑作用的部分,即支撑底座322、支撑柱323、支撑盘324以及支撑架325,具体的,支撑柱323一端与支撑底座322固定,另一端与支撑盘324固定,支撑架325一端与支撑底座322固定,另一端固定电机321,电机321位于支撑盘324远离支撑柱323的一侧,电机321与粘贴组件310连接,用于驱动粘贴组件310在环形轨道330上滑动;环形轨道330套设在支撑柱323外,环形轨道330通过支撑杆与支撑柱323固定连接,环形轨道330与支撑盘324同轴设置。
支撑底座322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重要支撑部分,为了便于使用运输等,本实施例的标签存储结构也位于支撑底座322表面;支撑架325主要是用于固定电机321的位置,支撑盘324是用于与电机321辅助配合,是的粘贴组件310能够按照预定的轨迹在环形轨道330上运输。
本实施例提供的标签存储结构如图1所示,整体均设置在支撑底座322表面,具体的,存储部210包括升降底盘以及环形围挡211,环形围挡211套设在升降底盘外,且与升降底盘滑动连接,环形围挡211与支撑柱323固定连接,升降部220包括底座221以及螺杆222,底座221固定在支撑底座322上,底座221上设有螺孔,螺杆222一端螺纹安装在螺孔中,另一端与升降底盘转动连接,升降底盘远离螺杆222的表面与环形围挡211形成容置槽,标签纸500位于容置槽中,当螺杆222收到传动部230的驱动而转动时,螺杆222与底座221的相对位置会发生改变,螺杆222的高度也会发生改变,而设置在螺杆222顶部的升降底盘的高度也会改变,从而改变容置槽中标签纸500的高度,使得标签纸500的最高高度维持稳定,便于与粘贴组件310进行配合,由于粘贴组件310粘取标签纸500时,粘贴组件310位于第一低点,因此,环形围挡211的最高点可高于标签纸500的最高点,但不宜过高,需要保证粘贴组件310能够顺利从环形围挡211上方掠过,从而降低到第一低点对标签纸500进行粘取,粘取标签纸500后也能够顺利升高从环形围挡211上方掠过;环形围挡211比标签纸500高主要是为了避免标签纸500不受约束,在意外情况下从容置槽中脱落;为进一步确定标签纸500的滴胶位置,标签纸500的形状与容置槽的横截面形状最好相同,而本实施例中的标签纸500为硬卡纸结果,不会存在被风吹皱、吹折的情况。
传动部230的结构如图1到图3所示,传动部230包括钩头双动式棘轮机构、复位弹簧231以及受力杆232,传动部230的功能主要是由钩头双动式棘轮机构实现的,本实施例中,直接选择现有的钩头双动式棘轮机构为主体部分,然后添加复位弹簧231以及受力杆232,通过受力杆232和粘贴组件310进行配合,将粘贴组件310的动力转移一部分到受力杆232上,受力杆232再将动力传递至钩头双动式棘轮机构上,使得棘轮234转动,从而驱动螺杆222的转动,达到升降底盘的上升和下降。
钩头双动式棘轮机构包括棘轮234、第一棘爪235、第二棘爪236、连接杆237、固定座238以及摆杆239,棘轮234固定套设在螺杆222外,第一棘爪235和第二棘爪236均一端与棘轮234啮合,另一端转动设置在连接杆237上,连接杆237转动设置在固定座238表面,固定座238固定在支撑底座322表面,摆杆239一端与连接杆237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加强杆233与受力杆232固定连接,摆杆239位于第一棘爪235和第二棘爪236之间,复位弹簧231一端与摆杆239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支撑底座322表面;受力杆232位于粘贴组件310的滑动轨迹上,当受力杆232未受外力影响时的传动部230结构如图2所示,当受力杆232受到粘贴组件310的驱动后,传动部230的结构如图3所示;当粘贴组件310推动受力杆232转动时,受力杆232将其本身的转动轨迹传递到摆杆239上,摆杆239进行转动,带动第一棘爪235和第二棘爪236移动,促使棘轮234进行转动,当受力杆232与粘贴组件310分离时,受力杆232在复位弹簧231的拉伸作用下复位;将标签存储结构和标签分配结构相互配合,使得粘贴组件310在粘取标签纸500时,能够对标签纸500的放置位置进行改变,使得标签纸500始终位于合适的高度。
粘贴组件310的结构图如图1和图4所示,粘贴组件310包括转动盘311、转角结构312、伸缩杆313、套筒314、短杆315以及粘贴板316,转动盘311位于电机321和支撑盘324之间,且与支撑盘324同轴转动连接,电机321与转动盘311同轴固定连接,电机321驱动转动盘311转动;转角结构312用于卡接在支撑盘324上,转角结构312一端与转动盘3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伸缩杆313固定连接,伸缩杆313的轴线方向与支撑柱323的轴线方向相同,伸缩杆313远离转角结构312的一端与套筒314侧壁固定连接,套筒314套设在环形轨道330外,套筒314侧壁设置有供支撑杆穿过的第一间隙,避免支撑杆对套筒314在环形轨道330上的滑动产生影响,短杆315一端与套筒314远离伸缩杆313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有粘贴板316,粘贴板316远离短杆315的表面具有低粘性胶水层317,低粘性胶水层317可以是采用粘贴的形式设置,当粘性减弱至无法粘取标签纸500后,撕下重新更换,也可以是采用更换粘贴板316的形式,采用低粘性胶水层317,可以粘取标签纸500,同时,标签纸500脱落后,标签纸500上也不会留下胶痕。
套筒314在电机321的驱动下一直在环形轨道330上滑动,由于第二高点高于第一低点的位置,套筒314滑动时,套筒314与转角结构312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本实施例中采用伸缩杆313来调节,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弹簧进行调节,但是弹簧容易弯曲,使用时需注意弹簧的选择。
套筒314从第二高点滑动至第一低点,套筒314和粘贴板316的位置逐渐降低,粘贴板316落入到容置槽中站区标签纸500,然后套筒314和粘贴板316的位置逐渐升高,从容置槽中划出,然后短杆315与受力杆232接触,短杆315驱动受力杆232进行转动,螺杆222上升一点高度,短杆315与受力杆232脱离后,套筒314和粘贴板316继续沿环形轨道330滑动,随后标签纸500进入限位部110中,套筒314和粘贴板316也随之到达第二高点,随着套筒314的继续滑动,标签纸500被限位部110限制位置,与粘贴板316发生脱离落到皮带120上。
转角结构312具有垂直连接的第一连杆312a和第二连杆312b,第一连杆312a位于支撑盘324表面,且与转动盘311固定连接,第二连杆312b与伸缩杆313固定连接,第二连杆312b通过滑块与支撑盘324侧壁滑动设置,第二连杆312b与支撑盘324之间具有一个支撑点,能够支撑粘贴组件310的重力。
为减少套筒314在环形轨道330上滑动时,与环形轨道330表面产生的摩擦,套筒314内侧壁靠近伸缩杆313和短杆315的部位均设置有滚珠318,提高套筒314滑动时的顺畅性。
传送结构100包括皮带120以及支撑框架,传送结构100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在赘述,且相关附图也进行了省略;限位部110包括固定在支撑框架上的第一限位条111和第二限位条112,第一限位条111和第二限位条112均为弧形结构;沿着粘贴组件310的滑动方向,第一限位条111和第二限位条112的后端与支撑框架连接,当粘贴组件310位于环形轨道330的第二高点时,粘贴板316位于第一限位条111和第二限位条112之间,标签纸500位于第一限位条111和皮带120之间,以及第二限位条112和皮带120之间,一般的,在粘贴组件310未到达最高点时,标签纸500已经进入到限位部110中了,当粘贴组件310的位置持续升高到第二高点时,标签纸500在限位部110的限制下从粘贴板316上脱落到皮带120上,开始传动;另外,本实施例中,当套筒314位于第二高点时,标签纸500与限位部110与支撑框架的连接位置处抵接,当粘贴部与标签纸500粘贴过紧时,标签纸500未脱落,此时由于标签纸500的另一端抵接在限位部110与支撑框架的连接位置处,此时标签纸500无法前进,当粘贴板316持续滑动时,标签纸500也终将脱落。
滴胶结构400包括安装架410和点胶机420,安装架410与支撑框架固定设置,点胶机420与安装架410固定连接,点胶机420的出胶嘴421位于皮带120上方,点胶机420采用市售点胶机420,位置固定,当标签纸500的位置确定后,滴胶位置也就便于控制了,安装架410上还安装有色彩传感器600,色彩传感器600用于检测皮带120上是否存在标签纸500,色彩传感器600与点胶机420信号连接,本实施例中,标签纸500的颜色与皮带120颜色相差过大,便于颜色传感器进行识别;当颜色传感器检测到标签纸500时,传递信号至点胶机420,点胶机420启动,开始滴胶,点胶机420一次出胶的量是固定的,滴胶完成后,等候下一次信号传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依次排列的标签存储结构、标签分配结构、传送结构以及滴胶结构;
所述标签存储结构具有存储部、升降部以及传动部,所述传动部能够在外力作用下驱动所述升降部升降,控制所述存储部的高度位置;
所述标签分配结构包括粘贴组件、动力组件以及环形轨道,所述粘贴组件能够在所述动力组件的驱动下沿所述环形轨道滑动,所述传动部位于所述粘贴组件的滑动轨迹上;
所述传送结构具有限位部;
所述滴胶结构安装在所述传送结构上;
所述环形轨道具有第一低点和第二高点,所述存储部位于所述第一低点下方,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二高点下方,当所述粘贴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低点时,所述粘贴组件能够粘取到所述存储部中放置的标签纸,当所述粘贴组件位于所述第二高点时,粘贴于所述粘贴组件的标签纸位于所述限位部中,所述粘贴组件的最低位置高于所述限位部的最高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支撑底座、支撑柱、支撑盘以及支撑架,所述支撑柱一端与所述支撑底座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盘固定,所述支撑架一端与所述支撑底座固定,另一端固定所述电机,所述电机位于所述支撑盘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侧,所述电机与所述粘贴组件连接;
所述环形轨道套设在所述支撑柱外,所述环形轨道通过支撑杆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环形轨道与所述支撑盘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部包括升降底盘以及环形围挡,所述环形围挡套设在所述升降底盘外,且与所述升降底盘滑动连接,所述环形围挡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部包括底座以及螺杆,所述底座上设有螺孔,所述螺杆一端螺纹安装在所述螺孔中,另一端与所述升降底盘转动连接,所述升降底盘远离所述螺杆的表面与所述环形围挡形成容置槽;
所述传动部包括钩头双动式棘轮机构、复位弹簧以及受力杆,所述钩头双动式棘轮机构包括棘轮、第一棘爪、第二棘爪、连接杆、固定座以及摆杆,所述棘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螺杆外,所述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均一端与所述棘轮啮合,另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座表面,所述摆杆一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加强杆与所述受力杆固定连接,所述摆杆位于所述第一棘爪和所述第二棘爪之间,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摆杆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设置;
所述受力杆位于所述粘贴组件的滑动轨迹上,当所述粘贴组件推动所述受力杆转动时,所述钩头双动式棘轮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螺杆转动,当所述受力杆与所述粘贴组件分离时,所述受力杆在所述复位弹簧的拉伸作用下复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贴组件包括转动盘、转角结构、伸缩杆、套筒、短杆以及粘贴板,
所述转动盘位于所述电机和所述支撑盘之间,且与所述支撑盘同轴转动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转动盘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角结构一端与所述转动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支撑柱的轴线方向相同,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转角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套筒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环形轨道外,所述套筒侧壁设置有供所述支撑杆穿过的第一间隙,所述短杆一端与所述套筒远离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有所述粘贴板,所述粘贴板远离所述短杆的表面具有低粘性胶水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角结构具有垂直连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位于所述支撑盘表面,且与所述转动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通过滑块与所述支撑盘侧壁滑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内侧壁靠近所述伸缩杆和所述短杆的部位均设置有滚珠。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受力杆受所述粘贴组件驱动时,所述受力杆与所述短杆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结构包括皮带以及支撑框架;
所述限位部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的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所述第一限位条和所述第二限位条均为弧形结构;
当所述粘贴组件位于所述环形轨道的第二高点时,所述粘贴板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条和所述第二限位条之间,所述标签纸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条和所述皮带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限位条和所述皮带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滴胶结构包括安装架和点胶机,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设置,所述点胶机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点胶机的出胶嘴位于所述皮带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动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架上还安装有色彩传感器,所述色彩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皮带上是否存在标签纸,所述色彩传感器与所述点胶机信号连接。
CN202320295497.9U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自动滴胶装置 Active CN2196195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5497.9U CN219619591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自动滴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5497.9U CN219619591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自动滴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19591U true CN219619591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71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95497.9U Active CN219619591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自动滴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195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19591U (zh) 一种自动滴胶装置
CN210618731U (zh) 一种自动贴标签机
CN209852731U (zh) 一种稳定的各轴可调的双面贴标机
CN116477160A (zh) 一种自动滴胶装置
CN213566883U (zh) 贴标机
CN208690423U (zh) 背胶贴附装置
CN113978871A (zh) 一种锥形杯贴标机
CN210708300U (zh) 一种数据线端头用自动贴标机
CN210592850U (zh) 一种防灰尘干扰的自动化贴标机
CN207029773U (zh) 一种瓶托高度可调的手动贴标机
CN113479436B (zh) 一种盒装水果自动贴标机
CN214927526U (zh) 纸箱成型机及其贴标签模组
CN210708298U (zh) 一种任意角度贴标机
CN211167740U (zh) 自动贴标机
CN201099373Y (zh) 在线全自动贴标机
CN220164396U (zh) 一种自动化贴标机
CN111086721A (zh) 一种能进行双侧面及折角贴标的多功能贴标机
CN217945834U (zh) 一种自动贴标签装置
CN215784506U (zh) 一种基于视觉控制系统的点胶机构
CN106586155B (zh) 一种包装袋上硬性标的贴标装置
CN219361612U (zh) 一种立式贴标机贴标机构
CN218593234U (zh) 一种双面涂胶机
CN211893996U (zh) 一种用于纸杯包装流水线的自动贴标装置
CN219506412U (zh) 一种瓦楞纸箱贴标机
CN210553579U (zh) 木纹铝合金的贴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