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16667U - 一种扇形段驱动辊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扇形段驱动辊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16667U CN219616667U CN202320358676.2U CN202320358676U CN219616667U CN 219616667 U CN219616667 U CN 219616667U CN 202320358676 U CN202320358676 U CN 202320358676U CN 219616667 U CN219616667 U CN 2196166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ing
- supporting plate
- rod
- drive roller
- n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扇形段驱动辊支撑装置,连铸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作业人员维护扇形段过程中,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相对的设置的两个支腿、螺母和丝杠,支腿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铰接,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铰接,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之间铰接;螺母设置于一个支腿的铰接处,丝杠的一端与螺母螺纹连接,丝杠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支腿的铰接处可转动连接,以使得丝杠顺逆转动时,两个支腿的铰接处相互靠近或远离。本申请有效提高了扇形段维护过程中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铸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扇形段驱动辊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扇形段是板坯连铸产线的重要设备,对铸坯的冷却成形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日常的设备维护过程中需要对辊组漏水点位进行焊接处理,处理时人员需进入扇形段内外弧之间,处理前将扇形段的驱动辊抬起到一定高度,例如350mm,以便于作业人员进行维护,正常情况下驱动辊处于液压锁死状态,但作业过程中会出现液压锁或阀块异常的情况,进而导致驱动辊因自重下溜,危及作业人员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作业人员维护扇形段过程中,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扇形段驱动辊支撑装置。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扇形段驱动辊支撑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相对的设置的两个支腿、螺母和丝杠,所述支腿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铰接;
所述螺母设置于一个所述支腿的铰接处,所述丝杠的一端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所述丝杠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支腿的铰接处可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丝杠顺逆转动时,两个所述支腿的铰接处相互靠近或远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面为弧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弧面与驱动辊的外壁匹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面为弧面,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弧面与驱动辊的外壁匹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面和/或第二支撑板的底面设置有缓冲垫。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腿还包括销轴,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所销轴铰接,一个所述支腿的销轴上设置有内螺纹孔,另一个所述支腿的销轴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内螺纹孔与所述通孔同轴;
所述丝杠远离所述内螺纹孔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丝杠远离所述螺母的一端还设置有助力件,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助力件与一根所述支腿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面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面均设置有铰接座,每个所述铰接座上平行设置有两个转轴,所述支腿的端部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铰接座铰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母的长度大于两个所述转轴的轴线之间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母的外壁设置有弧形凹陷部。
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公开的支撑装置可以应用于驱动辊和地面之间以及两个驱动辊之间,同时利用丝杠的自锁性,使得调整完成的支撑装置可以维持调整完成时的形态,对驱动辊进行支撑,进而提高作业人员在调整驱动辊时的安全性,同时制造成本低,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支撑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支撑装置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1-第一支撑杆,32-第二支撑杆,33-销轴,4-丝杠,5-螺母,6-转盘把手,7-铰接座,71-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支撑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支撑装置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扇形段驱动辊支撑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用以调节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之间的间距,具体来说,参照图1,调节机构包括相对的设置的两个支腿、螺母5和丝杠4,两个支腿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第一支撑杆31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1铰接,第一支撑杆31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32的一端铰接,第二支撑杆32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2之间铰接。那么可以理解的,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的夹角变化将改变支腿两端之间的间距,进而调节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之间的间距。而具体调节的方式,参照图1,螺母5设置于一个支腿的铰接处,螺母5与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均不连接。丝杠4的一端与螺母5螺纹连接,丝杠4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支腿的铰接处可转动连接,以使得丝杠4顺逆转动时,两个支腿的铰接处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改变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之间的夹角,调整两个支撑板之间的间距,连铸机扇形段包括两个轴线水平设置驱动辊,且一个驱动辊位于另一个驱动辊的上方。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可以应用于驱动辊和地面之间以及两个驱动辊之间,同时利用丝杠4的自锁性,使得调整完成的支撑装置可以维持调整完成时的形态,对驱动辊进行支撑,进而保证作业人员在调整驱动辊时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板1的顶面为弧面,弧面为圆柱环壁的一部分,使得第一支撑板1对设置于其上方的驱动辊具有限位作用,即使出现驱动辊因自重下溜的情况弧面的限位作用可又想阻挡驱动辊滚向其他位置,进一步提高作业环境的安全性。作业环境中的驱动辊直径一致,由此更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板1的弧面与驱动辊的外壁匹配,以进一步限制第一支撑板1上方的驱动辊。
当支撑装置设置于两个驱动辊之间时,第二支撑板2的底面为弧面,且第二支撑板2的弧面与驱动辊的外壁匹配,以使得支撑装置能够稳定地设置于下方的驱动辊顶面。当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与驱动辊接触的侧壁均为与驱动辊匹配的弧面时,此时设置于两个驱动辊之间的支撑装置稳定性高,且安全性能强。
考虑到支撑装置需要有较强的硬度,由此支撑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均采用铁或者钢材制成,由此,第一支撑板1顶面和/或第二支撑板2的底面设置有缓冲垫,缓冲垫可选为橡胶或者海绵制成,以避免第一支撑板1或第二支撑板2的边缘和角划伤驱动辊的辊面。当然,缓冲垫可形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适配规格相差不大的驱动辊,提高支撑装置的适配性,同时,缓冲垫还能增加第一支撑板1和/或第二支撑板2与驱动辊的辊面之间的摩擦力,可降低支撑装置与驱动辊之间发生相对位移的可能性,提高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参照图1和图3,支腿还包括销轴33,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的一端设置有匹配的连接部,两个连接部上均设置有通孔,销轴33的两端穿过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上连接部的通孔,以使得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通过所销轴33铰接,一个支腿的销轴33上设置有内螺纹孔,另一个支腿的销轴33上设置有通孔,内螺纹孔与通孔同轴;丝杠4远离内螺纹孔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可以理解的,限位部限制了丝杠4的一端与一根支腿之间的间距,而丝杠4的另一端则与另一根支腿上的销轴33的内螺纹孔螺接,螺母5与设置有内螺纹的销轴33固定连接,螺母5的螺孔与内螺纹孔同轴设置,以此增长丝杆与支腿之间螺纹配合的长度,提高螺纹连接的稳定性。当丝杠4转动时,支腿可顺利弯折以实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之间的间距的缩小或增大。
参照图1和图3,丝杠4远离螺母5的一端还设置有助力件,限位部设置于助力件与一根支腿之间,以便于作业人员转动丝杠4,助力件可以为轮盘把手,也可为摇把手柄。
第一支撑板1的底面和第二支撑板2的顶面均设置有铰接座7,每个铰接座7上平行设置有两个转轴71,且两个转轴71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支腿的端部通过转轴71与铰接座7铰接。此时,螺母5可设置于支腿的外侧,在使用时,作业人员一手握持螺母5,一手顺逆转动助力件即可调整限位部与螺母5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调整支腿的高度。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螺母5位于两个支腿之间,且螺母5的长度大于两个转轴71的轴线之间的间距,螺母5外壁的尺寸是大于销轴33上的通孔的内径的,那么可以理解的,此时螺母5具有限位作用,使得两根支腿的铰接处仅能向外弯折,能够提升支撑装置的高度区间。
参照图1,进一步便于作业人员调节,本申请中,螺母5的外壁设置有弧形凹陷部,便于作业人员握持,提高作业人员调节支撑装置高度的效率。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扇形段驱动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相对的设置的两个支腿、螺母和丝杠,所述支腿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铰接;
所述螺母设置于一个所述支腿的铰接处,所述丝杠的一端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所述丝杠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支腿的铰接处可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丝杠顺逆转动时,两个所述支腿的铰接处相互靠近或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形段驱动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面为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扇形段驱动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弧面与驱动辊的外壁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扇形段驱动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面为弧面,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弧面与驱动辊的外壁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扇形段驱动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面和/或第二支撑板的底面设置有缓冲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形段驱动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还包括销轴,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所述销轴铰接,一个所述支腿的销轴上设置有内螺纹孔,另一个所述支腿的销轴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内螺纹孔与所述螺母同轴;
所述丝杠远离所述内螺纹孔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扇形段驱动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远离所述螺母的一端还设置有助力件,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助力件与一根所述支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形段驱动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面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面均设置有铰接座,每个所述铰接座上平行设置有两个转轴,所述支腿的端部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铰接座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扇形段驱动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的长度大于两个所述转轴的轴线之间的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形段驱动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的外壁设置有弧形凹陷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58676.2U CN219616667U (zh) | 2023-03-02 | 2023-03-02 | 一种扇形段驱动辊支撑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58676.2U CN219616667U (zh) | 2023-03-02 | 2023-03-02 | 一种扇形段驱动辊支撑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16667U true CN219616667U (zh) | 2023-09-01 |
Family
ID=87776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358676.2U Active CN219616667U (zh) | 2023-03-02 | 2023-03-02 | 一种扇形段驱动辊支撑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16667U (zh) |
-
2023
- 2023-03-02 CN CN202320358676.2U patent/CN21961666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191485U (zh) | 一种钢结构桥梁翼缘板矫正装置 | |
CN219616667U (zh) | 一种扇形段驱动辊支撑装置 | |
CN203624978U (zh) | 移动式升降车 | |
CN207697392U (zh) | 一种可调节的工具箱机轮 | |
CN107470359B (zh) | 十八辊轧机工作辊水平力支撑机构 | |
JP3168781U (ja) | 圧延機の上ロールバランス装置 | |
CN205914813U (zh) | 一种铣大口径法兰面凹槽的装置 | |
JP6608667B2 (ja) | 寝台装置 | |
CN109553044A (zh) | 翻转装置 | |
BRPI0710462A2 (pt) | dispositivo de dobrar para dois lados rolos de trabalho de uma armação de laminador | |
JPS5831730Y2 (ja) | 床下機器着脱装置 | |
CN102886475B (zh) | 轴承内圈冷碾机 | |
CN210944695U (zh) | 一种剪式液压举升机 | |
JP2004034038A (ja) | 曲げロール機 | |
CN108640021B (zh) | 一种移动式举升机 | |
JPS6317001B2 (zh) | ||
CN213108466U (zh) | 一种瓦楞机辊组加压结构 | |
CN219007215U (zh) | 一种可调节规格的制袋机 | |
JPS585721B2 (ja) | 圧延機台 | |
CN203426343U (zh) | 一种轮辋滚型机主轴倾斜角度调整机构 | |
CN218613331U (zh) | 一种翻转式打磨作业装置 | |
JPH0131250Y2 (zh) | ||
CN212889105U (zh) | 一种用于液压机的角度调节装置 | |
CN215033454U (zh) | 一种辊道保温装置 | |
CN212453771U (zh) | 一种便于移动的钢结构支撑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