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13056U - 气溶胶形成制品和气溶胶生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气溶胶形成制品和气溶胶生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13056U
CN219613056U CN202320481059.1U CN202320481059U CN219613056U CN 219613056 U CN219613056 U CN 219613056U CN 202320481059 U CN202320481059 U CN 202320481059U CN 219613056 U CN219613056 U CN 2196130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sol
porous body
forming substrate
heat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8105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蒯宿鹏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8105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130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130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130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气溶胶形成制品和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吸嘴;纵向延伸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其近端毗邻吸嘴;和多孔体,其上开设有多个气孔,气孔配置为提供空气进入气溶胶形成基质的至少部分气道,且部分气孔配置为在气溶胶形成基质的远端形成空气对流;其中,多孔体配置为从发热体上吸热,且多孔体的至少局部位于气溶胶形成基质中。

Description

气溶胶形成制品和气溶胶生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气溶胶产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气溶胶形成制品和气溶胶生成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使诸如烟支、雪茄等气溶胶生成制品产生气溶胶,通常包括发热体,发热体能够使气溶胶生成制品在不燃烧的情况下产生气溶胶。
然而,在现有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中,难以确保发热体均匀地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区域的气溶胶形成基质被过度加热,还可能会导致一些区域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加热不足。这两种情况均使得保持一致的气溶胶特性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溶胶形成制品和气溶胶生成系统,能够在不接触感受器的同时监控感受器的温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溶胶形成制品,包括:
吸嘴;
气溶胶形成基质,其近端毗邻所述吸嘴;和
多孔体,其上开设有多个气孔,所述气孔配置为提供空气进入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的至少部分气道,且部分所述气孔配置为在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的远端形成空气对流;
其中,所述多孔体配置为从发热体上吸热,且所述多孔体的至少局部位于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和上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发热体和为所述发热体提供电力供应的电源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和气溶胶生成系统,多孔体的至少局部位于气溶胶形成基质中,且多孔体从发热体上吸收热量,从而一方面多孔体能够以热辐射和热传导的方式加热位于其外围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另一方面多孔体能够加热流经气孔的空气,热空气进入气溶胶形成基质后可以采用热对流的方式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而且热辐射和热传递的热量在通过多孔体进入气溶胶形成基质内部的空气的对流下,能够在气溶胶形成基质中形成均匀地温场,使得气溶胶形成基质均匀地受热,有助于确保气溶胶形成基质产生具有一致性特性的气溶胶。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气溶胶形成制品与发热体配合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气溶胶形成制品与发热体配合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气溶胶形成制品与发热体配合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气溶胶形成制品与发热体配合的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气溶胶形成制品与发热体配合的剖视图;
图中:
1、气溶胶生成制品;11、气溶胶形成基质;12、吸嘴;121、过滤嘴;13、冷却元件;14、多孔体;141、气孔;142、基座;143、凸起;
2、发热体;21、管状部;22、基底;23、插入部;
3、电源组件;31、电源;32、控制电路;
4、感受器;41、第一感受部;42、第二感受部;43、第三感受部;
6、磁场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次序。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或者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能同时存在一个或者多个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1,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使气溶胶生成制品1产生气溶胶。
如本文所使用,术语“气溶胶生成制品”是指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制品,当加热时,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释放出可形成气溶胶的挥发性化合物。“气溶胶生成制品”是指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制品,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意图进行加热而不是燃烧来释放可形成气溶胶的挥发性化合物。相比于通过燃烧或热解降解气溶胶形成基质产生的气溶胶,通过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形成的气溶胶可含有更少的已知具有危害性的成分。在一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可移除联接到气溶胶生成装置。制品可为一次性的或可再用的。
在一示例中,气溶胶形成基质可包括含烟草材料,烟草材料中含有烟草香味化合物、植物香味化合物、水果烟草香味化合物或尼古丁,化合物或尼古丁在烟草材料受热达到适宜温度时释放。烟草材料可以包括烟丝、烟草颗粒等。在一示例中,气溶胶形成基质11可包括非烟草材料。
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外径可在大约5毫米和大约12毫米之间,例如在大约5.5毫米至大约8毫米之间。在一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外径为6毫米+/-10%。
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总长度可在大约25mm至大约100mm之间。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总长度可在大约30mm至大约100mm之间。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气溶胶形成基质11的总长度占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总长度的约1/2。在另一个特定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1的总长度为大约45mm。在又一特定实施例中,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总长度大约为33mm。
请参照图2-6,气溶胶生成制品1包括位于气溶胶生成制品1近端的吸嘴12,吸嘴12可被用户含衔于与嘴中,吸嘴12包括过滤嘴121,过滤嘴121可以由醋酸纤维素束形成。气溶胶形成基质11的近端毗邻吸嘴12设置,气溶胶生成制品1还可以包括冷却元件13,冷却元件13位于吸嘴12与气溶胶形成基质11之间,冷却元件13提供气溶胶形成基质11与过滤嘴121气流连通的通道,气溶胶形成基质11产生的高温气溶胶流经冷却元件13后温度降低,然后进入过滤嘴121中;冷却元件13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乳酸(PLA),醋酸纤维素(CA)和铝箔。
请参照图2-6,气溶胶生成制品1还包括多孔体14,多孔体14配置为从发热体2上吸热,并基于其吸收的热量温度升高,形成温度可以介于200℃到440℃之间的多孔体14。多孔体14的至少局部位于气溶胶形成基质11中,多孔体14可以通过热传导和热辐射加热位于其外围的气溶胶形成基质11,使气溶胶形成基质11产生气溶胶。
多孔体14可以包括储热材料,储热材料是指具有高热容量的材料。高热容量的材料可以是在25℃和恒定压力下比热容是至少0.5J/g.K,例如至少0.7J/g.K,例如至少0.8J/g.K的材料。例如,储热材料可以包含但不限于玻璃纤维、玻璃毡、陶瓷、二氧化硅、氧化铝、碳和矿石,或其任何组合。
储热材料的比热容能够有效地衡量储热材料储存热能的能力,所以采用具有高热容量的储热材料形成多孔体,可允许多孔体能够为加热流经的空气提供大型储热器,同时能够为加热位于其外围的气溶胶形成基质提供大型储热器。
多孔体14上开设有多个气孔141,气孔141配置为提供空气进入气溶胶形成基质11的至少部分气道,外界的至少部分空气可以通过气孔141进入气溶胶形成基质11中。较为具体的,每一气孔141包括入口、出口和位于相应入口和出口之间的连通孔,空气从气孔141的入口进入连通孔中,然后通过出口进入气溶胶形成基质11中。
在一实施例中,部分气孔141配置为在气溶胶形成基质11的远端形成空气对流。较为具体的,部分气孔141的出口毗邻气溶胶形成基质11的远端,且毗邻气溶胶形成基质11的远端的出口中至少两个出口朝向不同的方向,从而从毗邻气溶胶形成基质11的远端的出口进入气溶胶形成基质11的空气在气溶胶形成基质11的远端形成空气对流。空气在气溶胶形成基质11中对流可以促使温度在气溶胶形成基质11中均匀分布,能够有效地避免局部气溶胶形成基质11过热,局部的气溶胶形成基质11受热不充分。
在一实施例中,部分气孔141配置为在气溶胶形成基质11的近端或者中间区域形成空气对流。较为具体的,部分气孔141的出口毗邻气溶胶形成基质的近端或者中间区域,且毗邻气溶胶形成基质11的近端或者中间区域的出口中至少两个出口朝向不同的方向,从而在气溶胶形成基质11的近端或者中间区域形成空气对流。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图2-6,多孔体14和气溶胶形成基质11均纵向延伸,且多孔体14在气溶胶形成基质11中纵向延伸长度,大于气溶胶形成基质11纵向延伸的长度的1/2。有利于增大多孔体141与气溶胶形成基质11进行热传导和热辐射的接触面积,提高气溶胶形成基质11的受热效率。
在一示例中,可以参照图2-6,多孔体14在气溶胶形成基质11中的纵向延伸长度大于气溶胶形成基质11纵向延伸长度的3/5,例如,多孔体14在气溶胶形成基质11中的纵向延伸长度可以介于气溶胶形成基质11纵向延伸长度的3/5-4/5。
在一示例中,可以参照图2-6,多孔体14在气溶胶形成基质11中的纵向延伸长度小于气溶胶形成基质11的纵向延伸长度,以避免多孔体14占据过多空间导致气溶胶形成制品1中气溶胶形成基质11的含量减小。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图3-6,多孔体14包括位于气溶胶形成制品1远端的基座142和自基座142沿纵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凸起143,凸起143的横向延伸长度小于基座142的横向延伸长度,从而使得多孔体14的纵截面的形状可以为三角形、梯形、“山”字形、“凸”字形等非矩形的形状,以在保持多孔体14具有较大的纵向延伸长度的同时,降低多孔体14在气溶胶形成制品1中占据的空间和减轻多孔体14的质量,在发生同样的温度变化时,质量较小的多孔体消14耗的热量更小,对降低气溶胶生成系统的功耗有益,且有助于提高气溶胶形成基质11产生气溶胶的效率。
每一凸起143中可以具有至少一气孔141,出口开设在基座142上的气孔141和/或出口开设在凸起143近端的气孔141有助于使空气在气溶胶形成基质11的近端形成空气对流。出口开设在凸起143远端或者中间区域的气孔141,有助于使空气在气溶胶形成基质11的远端或者中间区域形成空气对流。
凸起143可以是凸台或者锥台,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凸起143近端的横向延伸长度与基座142远端的横向延伸长度一致;在图4-6所示的实施例中,凸起143近端的横向延伸长度小于基座142远端的横向延伸长度,从而使得在多孔体14上形成有类似阶梯的结构。
在一示例中,请参照图3,凸起143的至少部分侧面是倾斜延伸的斜面,至少一个气孔141可以是沿纵向延伸的直线形,从而至少部分气孔141的出口开设有在斜面上,并基于此使得空气可以进入气溶胶形成基质11的中间区域。将凸起143的侧面设置成斜面,有助于将多孔体14插入气溶胶形成基质11的中。
在一示例中,请参照图2和4,凸起143的侧面可以是沿纵向延伸的竖直面,至少一个气孔141是可以沿横向延伸的,从而使得部分气孔141的出口开设在凸起143的侧面上。
在一示例中,请参照图2和4,至少一个气孔141向上延伸,使得该气孔141的出口开设在凸起143的近端面上,从而使得空气进入气溶胶形成基质11的区域可以更加趋近入气溶胶形成基质11的近端。
在一示例中,请参照图3-6,基座142和凸起143一体成型。在一示例中,未图示,基座和凸起通过组装相互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图2,多孔体14的纵截面为矩形。
多孔体14为气溶胶形成制品1的构成部分,从而多孔体14为一次性的消耗品,其随着气溶胶形成基质11消耗完毕而作废。因此可以避免多孔体14因反复使用而被气溶胶形成基质11的残留粘附难以清洁。
在一实施例中,发热体2为气溶胶形成制品的构成部分,具体的,发热体2可以包括结合在多孔体14上的感受器。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术语“感受器”是指可以将电磁能量转换成热的材料。感受器能够在波动电磁场内产生涡电流和磁滞,从而产生热量。
当发热体2包括感受器时,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包括能够生成波动电磁场的磁场发生器。磁场发生器可包括生成波动电磁场的一个或多个线圈。一个或多个线圈可围绕感受器。在一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能够生成在1至30MHz之间,例如在2至10MHz之间,例如在5至7MHz之间的波动电磁场。在一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能够生成具有在1至5kA/m之间,例如在2至3kA/m之间,例如为约2.5kA/m的场强(H场)的波动电磁场。
在一实施例中,感受器可以包括金属或碳。在一实施例中,感受器可包括铁磁性材料,例如铁素体、铁磁性钢或不锈钢。在一实施例中,感受器包括镍铁合金。在一实施例中,感受器包括400系列不锈钢,400系列不锈钢包括410级或420级或430级不锈钢。
感受器结合在多孔体14上,多孔体14可以从感受器上吸收热量,并基于吸收的热量来以热辐射和热传导的方式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11,同时基于吸收的热量加热流经气孔141的空气,使得该空气形成高温空气,高温空气进入气溶胶形成基质11后,能够以热对流的方式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11。
在一实施例中,发热体2属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构成部分,基于此,多孔体14中开设有用于接纳发热体2至少局部的接纳腔,在气溶胶形成制品1结合在气溶胶生成装置中时,发热体2的至少局部位于接纳腔中。其中,接纳腔的尺寸与发热体2的尺寸相适宜,以在发热体2插入接纳腔时,发热体2能够接触多孔体14,从而提高发热体2与多孔体14之间的热传递和热辐射效率。
基于此,发热体2可以包括电阻材料,电阻材料能够在导电时产生焦耳热。合适的电阻材料包含但不限于:半导体,如掺杂陶瓷、导电陶瓷(例如二硅化钼)、碳、石墨、金属、金属合金以及由陶瓷材料和金属材料制成的复合材料。这类复合材料可包括掺杂或未掺杂的陶瓷。合适的掺杂陶瓷的实例包含掺杂碳化硅。合适的金属的实例包含钛、锆、钽和铂族金属。合适的金属合金的实例包含不锈钢、康铜(Constantan)、含镍合金、含钴合金、含铬合金、含铝合金、含钛合金、含锆合金、含铪合金、含铌合金、含钼合金、含钽合金、含钨合金、含锡合金、含镓合金、含锰合金以及含铁合金,以及基于镍、铁、钴的超级合金、不锈钢、基于铁铝的合金以及基于铁锰铝的合金。在复合材料中,电阻材料可视需要包埋于绝缘材料中、由绝缘材料包封或涂布或反过来,这取决于能量传递的动力学和所需外部物理化学性质。发热体2可包括在两层惰性材料之间起隔离作用的金属蚀刻箔。在所述情况下,惰性材料可包括全聚酰亚胺或云母箔等。
发热体2可以包括红外电热涂层和棒芯,红外电热涂层可以形成在棒芯的表面上。红外电热涂层在通电情况下能够产生热能,进而生成一定波长的红外线,例如:0.75μm~1000μm的远红外线。红外电热涂层可选的由远红外电热油墨、陶瓷粉末和无机粘合剂充分搅拌均匀后涂印在基体的外表面上,然后烘干固化一定的时间,红外电热涂层的厚度为30μm-50μm;当然,红外电热涂层还可以由四氯化锡、氧化锡、三氯化锑、四氯化钛以及无水硫酸铜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后涂覆到基体的外表面上;或者为碳化硅陶瓷层、碳纤维复合层、锆钛系氧化物陶瓷层、锆钛系氮化物陶瓷层、锆钛系硼化物陶瓷层、锆钛系碳化物陶瓷层、铁系氧化物陶瓷层、铁系氮化物陶瓷层、铁系硼化物陶瓷层、铁系碳化物陶瓷层、稀土系氧化物陶瓷层、稀土系氮化物陶瓷层、稀土系硼化物陶瓷层、稀土系碳化物陶瓷层、镍钴系氧化物陶瓷层、镍钴系氮化物陶瓷层、镍钴系硼化物陶瓷层、镍钴系碳化物陶瓷层或高硅分子筛陶瓷层中的一种;红外电热涂层还可以是现有的其他材料涂层。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图2-6,接纳腔沿纵向的延伸长度小于多孔体14沿纵向延伸的长度,使得发热体2的近端不能穿出多孔体14,一方面有助于使多孔体14充分受热,另一方面可以隔绝发热体2和气溶胶形成基质11,避免气溶胶形成基质11在受热过程中产生的残留粘附在发热体2上,有助于保持发热体2清洁。
气孔141设置在接纳腔外围,气孔141可以与接纳腔相隔绝,以避免气溶胶通过气孔141进入接纳腔中进而冷凝和粘附在发热体2上。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图5和6,多孔体14包括位于远端的基座142和自基座142向吸嘴12所在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凸起143,发热体2包括管状部21,管状部21设置在气溶胶形成制品1的外围,且环绕基座142设置,管状部21用于加热气溶胶形成制品1内部的多孔体14的基座142。
为了增加多孔体14的基座142的受热效率,基座142的外径可以约等于气溶胶生成制品1纸壳的内径,使得仅凸起143插入气溶胶形成基质11中,基座142可以向上支撑气溶胶形成基质11,以将气溶胶形成基质11保持在气溶胶形成制品1的纸壳之中,基于此,基座142能够防止气溶胶形成基质11中的残渣掉落出来。
请参照图5和6,基座142构成气溶胶形成制品1的底部。发热体2还包括基底22,基底22与管状部21连接,且基底22与管状部21二者至少之一可以发热。在气溶胶生成制品1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结合时,基底22接触并支撑多孔体14的基座142,从而基底22能够通过热传导和热辐射的方式,配合管状部21加热多孔体14的基座142。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多孔体14上未设置用于接受发热体2的接纳腔,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图6,发热体2可以包括连接基底22的插入部23,插入部23可以插入接纳腔中,插入部23可以发热,或者插入部23可以从基底22上吸热,并通过其释放的热量或者吸收的热量从多孔体14的内部加热多孔体14。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图5和6,凸起143的近端高出管状部21,即凸起143可以处于管状部21的环绕之外。
请参照图1,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电源组件3。电源组件3可包括任何合适的电源31,例如DC源,比如电池。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源31是锂离子电池。或者,电源31可为镍金属氢化物电池、镍镉电池或锂基电池,例如锂钴、磷酸锂铁、钛酸锂或锂聚合物电池。
电源组件3可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控制电路32,控制电路32可控制电源31的输出,例如使电源31输出交流电流或者输出直流电流等,或者例如使电源31以脉冲的形式输出电流或者电压等。控制电路32上可具有一个或多个控制器,可以通过控制器保护电池,或者控制电池的功率输出等。控制器可以控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整体操作。详细地说,控制器不仅控制电源31和发热体2的操作,而且还控制气溶胶生成装置中其它元件的操作。此外,控制器可以通过检查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元件的状态来确定气溶胶生成装置是否可以进行操作。控制器包括至少一个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可以包括逻辑门阵列,或可以包括通用微处理器和存储微处理器中可执行的程序的存储器的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和气溶胶生成系统,多孔体的至少局部位于气溶胶形成基质中,且多孔体从发热体上吸收热量,从而一方面多孔体能够以热辐射和热传导的方式加热位于其外围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另一方面多孔体能够加热流经气孔的空气,热空气进入气溶胶形成基质后可以采用热对流的方式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而且热辐射和热传递的热量在通过多孔体进入气溶胶形成基质内部的空气的对流下,能够在气溶胶形成基质中形成均匀地温场,使得气溶胶形成基质均匀地受热,有助于确保气溶胶形成基质产生具有一致性特性的气溶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气溶胶形成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嘴;
纵向延伸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其近端毗邻所述吸嘴;和
多孔体,其上开设有多个气孔,所述气孔配置为提供空气进入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的至少部分气道,且部分所述气孔配置为在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的远端形成空气对流;
其中,所述多孔体配置为从发热体上吸热,且所述多孔体的至少局部位于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气孔配置为在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的近端或者中间区域形成空气对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包括玻璃纤维、玻璃毡、陶瓷、二氧化硅、氧化铝、碳和矿石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形成制品包括所述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包括结合在所述多孔体上的感受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在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中沿所述纵向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沿所述纵向延伸长度的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包括位于所述气溶胶形成制品远端的基座和自所述基座沿纵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凸起,所述凸起中具有至少一所述气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的纵截面是矩形、三角形、梯形、“凸”字形或者“山”字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中开设有用于接纳所述发热体至少局部的接纳腔,所述接纳腔沿所述纵向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多孔体沿所述纵向延伸的长度。
9.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制品,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发热体和为所述发热体提供电力供应的电源组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形成制品包括位于近端的吸嘴,所述多孔体包括位于远端的基座和自所述基座向所述吸嘴所在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凸起;
所述发热体的至少局部位于所述气溶胶形成制品的外围且环绕所述基座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近端高出所述发热体的近端。
CN202320481059.1U 2023-03-06 2023-03-06 气溶胶形成制品和气溶胶生成系统 Active CN2196130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81059.1U CN219613056U (zh) 2023-03-06 2023-03-06 气溶胶形成制品和气溶胶生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81059.1U CN219613056U (zh) 2023-03-06 2023-03-06 气溶胶形成制品和气溶胶生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13056U true CN219613056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75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81059.1U Active CN219613056U (zh) 2023-03-06 2023-03-06 气溶胶形成制品和气溶胶生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130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71822B2 (ja) 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内の加熱用構成要素
US11937642B2 (en) Aerosol-generating article with multi-material susceptor
CN110536617A (zh) 用于在电加热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温度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TW201605362A (zh) 具有電池指示之氣溶膠產生裝置
MX2014008092A (es) Dispositivo generador de aerosol con distribucion mejorada de temperatura.
KR102609736B1 (ko) 에어로졸 발생 장치용 먼지-기피성, 열-반사성 코팅
WO2019224075A1 (en) An aerosol generating article,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aerosol generating article and an aerosol generating system
CN113301816A (zh) 具有可封闭腔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613056U (zh) 气溶胶形成制品和气溶胶生成系统
JP2022502092A (ja) 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のための被覆された発熱体
CN117642093A (zh) 包括电磁屏蔽构件的气溶胶供应装置
CN219353061U (zh) 加热模组及气雾生成装置
CN219182802U (zh) 加热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982170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8605067U (zh) 加热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20274925U (zh) 加热模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20123964U (zh)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8999532U (zh) 加热模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9353084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8474038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20545831U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9479219U (zh) 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产生系统
CN218898360U (zh) 一种空气加热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7617568A (zh) 加热器、加热器的制备方法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US20230145098A1 (en)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with Battery Monitoring Arran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