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12864U - 一种杀虫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杀虫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12864U
CN219612864U CN202321390244.6U CN202321390244U CN219612864U CN 219612864 U CN219612864 U CN 219612864U CN 202321390244 U CN202321390244 U CN 202321390244U CN 219612864 U CN219612864 U CN 2196128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ase
insecticidal
electric shock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9024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39024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128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128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128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杀虫箱,包括底座、空腔立柱、收纳管、底壳、支持柱、顶檐、幼虫灯、灭虫电击网、玻璃罩、固定条、拉杆、毛刷圈、立柱门体、垃圾箱和垃圾箱门体。本申请通过将支持柱的底端固定连接底壳的顶面拐角处,通过将支持柱的顶端固定连接顶檐的底面,从而对顶檐进行支撑,通过将顶檐的底面固定连接灭虫电击网的底座,然后将幼虫灯的底座固定连接顶檐的底座,当打开幼虫灯和灭虫电击网时,通过幼虫灯将蚊虫引导过来,然后通过灭虫电击网将蚊虫电击消灭。

Description

一种杀虫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杀虫箱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杀虫箱。
背景技术
林业工程是指以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将各种工程技术应用于森林资源培育、开发利用及林产品加工的活动。
CN218999332U一种杀虫箱,该种杀虫箱,通过设置的圆环板,操作者拉动圆环板向下运动,圆环板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圆环板上的清理通孔将积聚在电击网上的害虫尸体清理掉,从而便于对电击网上积聚的害虫尸体进行清理,防止积聚的害虫尸体影响电击网的杀虫性能。
现有的树木常常会遭到害虫的侵害,害虫会影响树木的生长,通常采用杀虫箱能够有效的杀死害虫。目前林业工程用杀虫箱是通过引虫灯和电击网配合进行杀虫,被高压电网击杀后的飞虫容易粘附在电网上,不仅影响了杀虫灯的灯光辐射效果,也需要增加工作人员频繁对其进行清理,使用较为不便。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杀虫箱,能够基子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发明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杀虫箱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的树木常常会遭到害虫的侵害,害虫会影响树木的生长,通常采用杀虫箱能够有效的杀死害虫。目前林业工程用杀虫箱是通过引虫灯和电击网配合进行杀虫,被高压电网击杀后的飞虫容易粘附在电网上,不仅影响了杀虫灯的灯光辐射效果,也需要增加工作人员频繁对其进行清理,使用较为不便。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杀虫箱,包括底座、空腔立柱、固定条、毛刷圈和诱虫机构;
所述诱虫机构包括支持柱和灭虫电击网,所述支持柱的顶端固定连接顶檐的底面,所述支持柱的底端固定连接底壳的顶面拐角处,所述灭虫电击网的底座固定连接顶檐的底面,所述顶檐的底面固定连接幼虫灯的底座,所述顶檐的底面固定连接玻璃罩的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空腔立柱的底面,所述空腔立柱的内部活动连接收纳管的壁面,所述空腔立柱的顶端贯穿连接底壳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立柱的外壁表面通过铰合页铰合连接立柱门体的壁面。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顶面边侧固定连接垃圾箱的底面,所述垃圾箱的外壁表面通过铰合页铰合连接垃圾箱门体的壁面。
进一步地,所述毛刷圈的内壁紧密贴合灭虫电击网的壁面,所述毛刷圈的顶面固定连接拉杆的底端,所述拉杆的外部表面活动连接顶檐的内部,所述拉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固定条的底面边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条的顶面设置提携把手。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采用了通过将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空腔立柱的底面,然后将空腔立柱的内部活动连接收纳管的壁面,然后将空腔立柱的顶端贯穿连接底壳的底面,从而电机灭掉的蚊虫尸体调入底壳的内部,通过收纳管对蚊虫尸体进行收纳,通过将垃圾箱的底面固定连接底座的顶面边侧,游玩的游客可以将园林里的垃圾投入垃圾箱的内部,通过将毛刷圈的内壁紧密贴合拉杆的底端,然后将拉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固定条的底面,当向上提拉固定条时从而使得毛刷圈在灭虫电击网的表面移动,通过毛刷圈内壁的塑料毛刷将灭虫电击网表面的蚊虫尸体清理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体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毛刷圈立体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空腔立柱;3、收纳管;4、底壳;5、支持柱;6、顶檐;7、幼虫灯;8、灭虫电击网;9、玻璃罩;10、固定条;11、拉杆;12、毛刷圈;13、立柱门体;14、垃圾箱;15、垃圾箱门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清洗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定位”、“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清洗。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杀虫箱,包括底座1、空腔立柱2、固定条10、毛刷圈12和诱虫机构;
所述诱虫机构包括支持柱5和灭虫电击网8,所述支持柱5的顶端固定连接顶檐6的底面,所述支持柱5的底端固定连接底壳4的顶面拐角处,所述灭虫电击网8的底座固定连接顶檐6的底面,所述顶檐6的底面固定连接幼虫灯7的底座,所述顶檐6的底面固定连接玻璃罩9的顶端,通过将支持柱5的底端固定连接底壳4的顶面拐角处,通过将支持柱5的顶端固定连接顶檐6的底面,从而对顶檐6进行支撑,通过将顶檐6的底面固定连接灭虫电击网8的底座,然后将幼虫灯7的底座固定连接顶檐6的底座,当打开幼虫灯7和灭虫电击网8时,通过幼虫灯7将蚊虫引导过来,然后通过灭虫电击网8将蚊虫电击消灭;
所述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空腔立柱2的底面,所述空腔立柱2的内部活动连接收纳管3的壁面,所述空腔立柱2的顶端贯穿连接底壳4的底面,通过将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空腔立柱2的底面,然后将空腔立柱2的内部活动连接收纳管3的壁面,然后将空腔立柱2的顶端贯穿连接底壳4的底面,从而电机灭掉的蚊虫尸体调入底壳4的内部,通过收纳管3对蚊虫尸体进行收纳,所述空腔立柱2的外壁表面通过铰合页铰合连接立柱门体13的壁面,所述底座1的顶面边侧固定连接垃圾箱14的底面,所述垃圾箱14的外壁表面通过铰合页铰合连接垃圾箱门体15的壁面,通过将垃圾箱14的底面固定连接底座1的顶面边侧,游玩的游客可以将园林里的垃圾投入垃圾箱14的内部,所述毛刷圈12的内壁紧密贴合灭虫电击网8的壁面,所述毛刷圈12的顶面固定连接拉杆11的底端,所述拉杆11的外部表面活动连接顶檐6的内部,所述拉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固定条10的底面边侧,通过将毛刷圈12的内壁紧密贴合拉杆11的底端,然后将拉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固定条10的底面,当向上提拉固定条10时从而使得毛刷圈12在灭虫电击网8的表面移动,通过毛刷圈12内壁的塑料毛刷将灭虫电击网8表面的蚊虫尸体清理掉,所述固定条10的顶面设置提携把手。
本申请在使用时,本申请通过将支持柱5的底端固定连接底壳4的顶面拐角处,通过将支持柱5的顶端固定连接顶檐6的底面,从而对顶檐6进行支撑,通过将顶檐6的底面固定连接灭虫电击网8的底座,然后将幼虫灯7的底座固定连接顶檐6的底座,当打开幼虫灯7和灭虫电击网8时,通过幼虫灯7将蚊虫引导过来,然后通过灭虫电击网8将蚊虫电击消灭,通过将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空腔立柱2的底面,然后将空腔立柱2的内部活动连接收纳管3的壁面,然后将空腔立柱2的顶端贯穿连接底壳4的底面,从而电机灭掉的蚊虫尸体调入底壳4的内部,通过收纳管3对蚊虫尸体进行收纳,通过将垃圾箱14的底面固定连接底座1的顶面边侧,游玩的游客可以将园林里的垃圾投入垃圾箱14的内部,通过将毛刷圈12的内壁紧密贴合拉杆11的底端,然后将拉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固定条10的底面,当向上提拉固定条10时从而使得毛刷圈12在灭虫电击网8的表面移动,通过毛刷圈12内壁的塑料毛刷将灭虫电击网8表面的蚊虫尸体清理掉。
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
1、通过将支持柱的底端固定连接底壳的顶面拐角处,通过将支持柱的顶端固定连接顶檐的底面,从而对顶檐进行支撑,通过将顶檐的底面固定连接灭虫电击网的底座,然后将幼虫灯的底座固定连接顶檐的底座,当打开幼虫灯和灭虫电击网时,通过幼虫灯将蚊虫引导过来,然后通过灭虫电击网将蚊虫电击消灭。
2、通过将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空腔立柱的底面,然后将空腔立柱的内部活动连接收纳管的壁面,然后将空腔立柱的顶端贯穿连接底壳的底面,从而电机灭掉的蚊虫尸体调入底壳的内部,通过收纳管对蚊虫尸体进行收纳,通过将垃圾箱的底面固定连接底座的顶面边侧,游玩的游客可以将园林里的垃圾投入垃圾箱的内部,通过将毛刷圈的内壁紧密贴合拉杆的底端,然后将拉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固定条的底面,当向上提拉固定条时从而使得毛刷圈在灭虫电击网的表面移动,通过毛刷圈内壁的塑料毛刷将灭虫电击网表面的蚊虫尸体清理掉。
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申请组合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清洗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杀虫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空腔立柱(2)、固定条(10)、毛刷圈(12)和诱虫机构;
所述诱虫机构包括支持柱(5)和灭虫电击网(8),所述支持柱(5)的顶端固定连接顶檐(6)的底面,所述支持柱(5)的底端固定连接底壳(4)的顶面拐角处,所述灭虫电击网(8)的底座固定连接顶檐(6)的底面,所述顶檐(6)的底面固定连接幼虫灯(7)的底座,所述顶檐(6)的底面固定连接玻璃罩(9)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空腔立柱(2)的底面,所述空腔立柱(2)的内部活动连接收纳管(3)的壁面,所述空腔立柱(2)的顶端贯穿连接底壳(4)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立柱(2)的外壁表面通过铰合页铰合连接立柱门体(13)的壁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边侧固定连接垃圾箱(14)的底面,所述垃圾箱(14)的外壁表面通过铰合页铰合连接垃圾箱门体(15)的壁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圈(12)的内壁紧密贴合灭虫电击网(8)的壁面,所述毛刷圈(12)的顶面固定连接拉杆(11)的底端,所述拉杆(11)的外部表面活动连接顶檐(6)的内部,所述拉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固定条(10)的底面边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条(10)的顶面设置提携把手。
CN202321390244.6U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杀虫箱 Active CN2196128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0244.6U CN219612864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杀虫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0244.6U CN219612864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杀虫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12864U true CN219612864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92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90244.6U Active CN219612864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杀虫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128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90294U (zh) 一种害虫诱捕装置
CN219612864U (zh) 一种杀虫箱
CN207151695U (zh) 一种林业捕虫装置
CN212545198U (zh) 一种椰心叶甲诱捕装置
CN206433610U (zh) 多功能飞行害虫捕杀器
CN105325386A (zh) 一种物理捕捉昆虫的方法及其专用捕虫器
CN208159895U (zh) 一种烟田蛾类害虫多功能监测设备
CN211581295U (zh) 一种便于收集蚊虫的畜牧养殖用灭蚊装置
CN211353648U (zh) 一种可活捉害虫的农业害虫诱捕器
CN213719508U (zh) 自动清虫风吸式杀虫灯
CN212014176U (zh) 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
CN210432692U (zh) 一种多功能杀虫驱鸟设备
CN210538358U (zh) 一种农业果树驱虫装置
CN208683617U (zh) 一种诱捕苍蝇的垃圾箱
CN202077504U (zh) 一种改进的捕蚊器
CN214677262U (zh) 一种林业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
CN219537239U (zh) 一种蔬菜大棚的飞虫杀灭装置
CN217184522U (zh) 一种具备除臭功能的害虫诱捕消杀装置
CN216753317U (zh) 一种林业用防虫害装置
CN217446335U (zh) 一种茶叶种植用的杀虫装置
CN214316498U (zh) 一种带有防虫功能的种植羊肚菌大棚
CN217012416U (zh) 一种玫瑰种植用杀虫灯
CN212589802U (zh) 一种捕虫箱
CN219781365U (zh) 一种具有文丘里结构的简易安全捕鼠设备
CN220987299U (zh) 一种防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