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84522U - 一种具备除臭功能的害虫诱捕消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备除臭功能的害虫诱捕消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84522U
CN217184522U CN202221148990.XU CN202221148990U CN217184522U CN 217184522 U CN217184522 U CN 217184522U CN 202221148990 U CN202221148990 U CN 202221148990U CN 217184522 U CN217184522 U CN 217184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onnecting plate
insect
pest
ki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4899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Aiwei Vector Biological Contr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Aiwei Vector Biological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Aiwei Vector Biological Contr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Aiwei Vector Biological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4899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84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84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845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备除臭功能的害虫诱捕消杀装置,包括杀虫灯架,所述杀虫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侧活动连接有挂钩,所述固定杆与挂钩之间设有固定组件,所述杀虫灯架的中侧设有电网,所述电网的内侧设有诱虫灯,所述电网的两侧均设有紫外线杀菌灯。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排虫管的外侧设有安装框,将害虫收集袋套在排虫管后,转动安装框上的转板,转板带动螺杆转动,从而使连接板连接的卡板移动,并通过稳固组件稳固连接板的活动位置,当环形卡板贴合收集袋,从而可加强对收集袋的固定,防止两者连接不稳定导致收集袋脱落的情况,使得收集袋能够较好地收集虫尸。

Description

一种具备除臭功能的害虫诱捕消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灭害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备除臭功能的害虫诱捕消杀装置。
背景技术
害虫,顾名思义,即有害的虫子,是人类对一些虫类动物的定义,与益虫相反,主要分为昆虫类与非昆虫类,且种类与数量繁多。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害虫,例如蚊子、苍蝇、跳蚤、蟑螂等;这些小生物往往会对人类的生活、生产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给植物带来死亡与严重灾害。
目前,农业种植灭害虫的方式大多采用杀虫灯消灭蚊虫,利用诱虫灯吸引蚊虫并通过电网将蚊虫电死,再通过排虫管排入害虫收集袋内,然而现有的诱虫灯挂钩不便于调节,无法较好地的与树木适应进行安装,从而无法调整杀虫灯的高度,并且排虫管连接的害虫收集袋缺少固定机构,仅仅依靠收集袋的收紧绳并不能与排虫管连接稳定,此外由于害虫尸体较多容易出现难闻刺鼻的气味,也会影响工作人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除臭功能的害虫诱捕消杀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诱虫灯挂钩不便于调节,无法较好地的与树木适应进行安装,从而无法调整杀虫灯的高度,并且排虫管连接的害虫收集袋缺少固定机构,仅仅依靠收集袋的收紧绳并不能与排虫管连接稳定,此外由于害虫尸体较多容易出现难闻刺鼻的气味,也会影响工作人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备除臭功能的害虫诱捕消杀装置,包括杀虫灯架,所述杀虫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侧活动连接有挂钩,所述固定杆与挂钩之间设有固定组件,所述杀虫灯架的中侧设有电网,所述电网的内侧设有诱虫灯,所述电网的两侧均设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杀虫灯架的下侧开设有落虫孔,所述杀虫灯架的下部位于落虫孔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排虫管,所述杀虫灯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将排虫管包围,所述安装框的一侧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安装框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网盒,所述网盒的内部设有除臭丸,所述网盒的顶端铰接有网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排虫管的外侧设有安装框,将害虫收集袋套在排虫管后,转动安装框上的转板,转板带动螺杆转动,从而使连接板连接的卡板移动,并通过稳固组件稳固连接板的活动位置,当环形卡板贴合收集袋,从而可加强对收集袋的固定,防止两者连接不稳定导致收集袋脱落的情况,使得收集袋能够较好地收集虫尸。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与挂钩的一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钩通过一侧的滑杆在固定杆内的通槽滑动,调整挂钩的长度,再通过固定组件固定。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开设在固定杆的一侧内部,所述第一螺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贴合板,所述贴合板通过固定块与滑杆的一侧贴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当挂钩的长度调整后,转动固定块,固定块一侧的贴合板贴合滑杆,对滑杆限位固定。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杀虫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雨板,所述挡雨板为环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环形挡雨板,起到挡雨的作用,对雨水引导,避免较多的雨水落入到杀虫灯架内。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开设在安装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螺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有稳固组件,所述卡板与贴合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转板转动螺杆,随着螺杆的转动调整连接板与卡板的位置,螺杆移动后在稳固组件的作用下可防止连接板出现移动偏差。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有轴承,所述螺杆的一侧通过轴承与连接板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轴承,使得当螺杆转动后,连接板不会随之转动。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稳固组件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固定连接在安装框的两侧内壁,所述外管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内管,所述内管的一端与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稳固组件,当连接板移动后,内管在外管内滑动,方便引导连接板移动,避免连接板出现偏差,从而使得卡板与排虫管稳定贴合。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垫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垫片,当卡板与收集袋贴合后,垫片稳固转板的位置,防止转板松动。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板为半环形结构,所述卡板通过固定机构与排虫管的外表面贴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半环形卡板,便于与排虫管配合将收集袋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通过在挂钩的下侧固定滑杆,滑杆在固定杆内的滑槽内滑动,从而可调整挂钩的位置,以便挂在树木树干上,进而可调整该装置的安装位置,方便进行灭虫工作;
第二、通过在排虫管的外侧设有安装框,将害虫收集袋套在排虫管后,转动安装框上的转板,转板带动螺杆转动,从而使连接板连接的卡板移动,并通过稳固组件稳固连接板的活动位置,当环形卡板贴合收集袋,从而可加强对收集袋的固定,防止两者连接不稳定导致收集袋脱落的情况,使得收集袋能够较好地收集虫尸;
第三、通过在杀虫灯架上安装紫外线杀菌灯,其发出的紫外光波能够杀死大多微生物,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通过在安装框上安装网盒,网盒内设有除臭丸,能够减少该装置的刺鼻性气味,避免较重的气味影响附近工作人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卡板立体图。
附图标记:1、杀虫灯架,2、电网,3、诱虫灯,4、固定杆,41、通槽,5、挂钩,51、滑杆,6、固定组件,61、第一螺孔,62、固定块,63、贴合板,7、挡雨板,8、落虫孔,9、固定机构,91、螺杆,92、连接板,93、稳固组件,931、外管,932、内管,94、轴承,95、卡板,96、转板,97、垫片,98、第二螺孔,10、网盒,11、网盖,12、除臭丸,13、安装框,14、排虫管,15、紫外线杀菌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考图1-4,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具备除臭功能的害虫诱捕消杀装置,包括杀虫灯架1,杀虫灯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固定杆4的上侧活动连接有挂钩5,固定杆4的内部开设有通槽41,通槽4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51,滑杆51的一端与挂钩5的一端固定连接,挂钩5通过一侧的滑杆51在固定杆4内的通槽41滑动,调整挂钩5的长度,再通过固定组件6固定,固定杆4与挂钩5之间设有固定组件6,杀虫灯架1的中侧设有电网2,电网2的内侧设有诱虫灯3,电网2的两侧均设有紫外线杀菌灯15,杀虫灯架1的下侧开设有落虫孔8,杀虫灯架1的下部位于落虫孔8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排虫管14,杀虫灯架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框13,安装框13将排虫管14包围,安装框13的一侧设有固定机构9,安装框13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网盒10,网盒10的内部设有除臭丸12,网盒10内也可以放置空气清新剂,网盒10的顶端铰接有网盖11,杀虫灯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雨板7,挡雨板7为环形结构,通过设置环形挡雨板7,起到挡雨的作用,对雨水引导,避免较多的雨水落入到杀虫灯架1内;通过在排虫管14的外侧设有安装框13,将害虫收集袋套在排虫管14后,转动安装框13上的转板96,转板96带动螺杆91转动,从而使连接板92连接的卡板95移动,并通过稳固组件93稳固连接板92的活动位置,当环形卡板95贴合收集袋,从而可加强对收集袋的固定,防止两者连接不稳定导致收集袋脱落的情况,使得收集袋能够较好地收集虫尸。
实施例2
参考图1-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达到调整挂钩5长度后对其固定的目的,本实施例对固定组件6进行了创新设计,具体地,固定组件6包括第一螺孔61,第一螺孔61开设在固定杆4的一侧内部,第一螺孔6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块62,固定块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贴合板63,贴合板63通过固定块62与滑杆51的一侧贴合连接;通过设置固定组件6,当挂钩5的长度调整后,转动固定块62,固定块62一侧的贴合板63贴合滑杆51,对滑杆51限位固定。
实施例3
参考图3-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达到加固排虫管14连接的网虫收集袋的目的,本实施例对固定机构9进行了创新设计,具体地,固定机构9包括第二螺孔98,第二螺孔98开设在安装框13的左右两侧,第二螺孔98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91,螺杆9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96,螺杆91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板92,连接板9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板95,连接板92的一侧设有稳固组件93,卡板95与贴合板6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片,连接板92的一端设有轴承94,螺杆91的一侧通过轴承94与连接板92转动连接,稳固组件93包括外管931,外管931固定连接在安装框13的两侧内壁,外管93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内管932,内管932的一端与连接板92的一端固定连接,转板9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垫片97,卡板95为半环形结构,卡板95通过固定机构9与排虫管14的外表面贴合连接;工作人员通过转板96转动螺杆91,随着螺杆91的转动调整连接板92与卡板95的位置,螺杆91移动后在稳固组件93的作用下可防止连接板92出现移动偏差,通过设置轴承94,使得当螺杆91转动后,连接板92不会随之转动,通过设置稳固组件93,当连接板92移动后,内管932在外管931内滑动,方便引导连接板92移动,避免连接板92出现偏差,从而使得卡板95与排虫管14稳定贴合,通过设置垫片97,当卡板95与收集袋贴合后,垫片97稳固转板96的位置,防止转板96松动,通过设置半环形卡板95,便于与排虫管14配合将收集袋固定。
使用原理及优点:使用时,工作人员移动挂钩5,滑杆51在固定杆4内的滑槽内滑动,调整好挂钩5的长度后,挂在合适的高度树干上,以便更好的进行灭虫工作,将害虫收集袋套在排虫管14后,转动安装框13上的转板96,转板96带动螺杆91转动,从而使连接板92连接的卡板95移动,此时内管932在外管931内滑动,引导连接板92移动,进而通过卡板95配合排虫管14加强对收集袋的固定,防止两者连接不稳定导致收集袋脱落的情况,使得收集袋能够较好地收集虫尸,通过在杀虫灯架1上安装紫外线杀菌灯15,其发出的紫外光波能够杀死大多微生物,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通过在安装框13上安装网盒10,网盒10内设有除臭丸12,能够减少该装置的刺鼻性气味,避免较重的气味影响附近工作人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具备除臭功能的害虫诱捕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杀虫灯架(1),所述杀虫灯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的上侧活动连接有挂钩(5),所述固定杆(4)与挂钩(5)之间设有固定组件(6),所述杀虫灯架(1)的中侧设有电网(2),所述电网(2)的内侧设有诱虫灯(3),所述电网(2)的两侧均设有紫外线杀菌灯(15),所述杀虫灯架(1)的下侧开设有落虫孔(8),所述杀虫灯架(1)的下部位于落虫孔(8)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排虫管(14),所述杀虫灯架(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框(13),所述安装框(13)将排虫管(14)包围,所述安装框(13)的一侧设有固定机构(9),所述安装框(13)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网盒(10),所述网盒(10)的内部设有除臭丸(12),所述网盒(10)的顶端铰接有网盖(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除臭功能的害虫诱捕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4)的内部开设有通槽(41),所述通槽(4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51),所述滑杆(51)的一端与挂钩(5)的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除臭功能的害虫诱捕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6)包括第一螺孔(61),所述第一螺孔(61)开设在固定杆(4)的一侧内部,所述第一螺孔(6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块(62),所述固定块(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贴合板(63),所述贴合板(63)通过固定块(62)与滑杆(51)的一侧贴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除臭功能的害虫诱捕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灯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雨板(7),所述挡雨板(7)为环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备除臭功能的害虫诱捕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9)包括第二螺孔(98),所述第二螺孔(98)开设在安装框(13)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螺孔(98)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91),所述螺杆(9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96),所述螺杆(91)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板(92),所述连接板(9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板(95),所述连接板(92)的一侧设有稳固组件(93),所述卡板(95)与贴合板(6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备除臭功能的害虫诱捕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92)的一端设有轴承(94),所述螺杆(91)的一侧通过轴承(94)与连接板(92)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备除臭功能的害虫诱捕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组件(93)包括外管(931),所述外管(931)固定连接在安装框(13)的两侧内壁,所述外管(93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内管(932),所述内管(932)的一端与连接板(92)的一端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备除臭功能的害虫诱捕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9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垫片(97)。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备除臭功能的害虫诱捕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95)为半环形结构,所述卡板(95)通过固定机构(9)与排虫管(14)的外表面贴合连接。
CN202221148990.XU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具备除臭功能的害虫诱捕消杀装置 Active CN217184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48990.XU CN217184522U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具备除臭功能的害虫诱捕消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48990.XU CN217184522U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具备除臭功能的害虫诱捕消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84522U true CN217184522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79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48990.XU Active CN217184522U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具备除臭功能的害虫诱捕消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845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02515U (zh) 一种办公室病虫害防治用害虫捕捉装置
CN209898056U (zh) 一种杀虫灯风扇
CN217184522U (zh) 一种具备除臭功能的害虫诱捕消杀装置
CN210901059U (zh) 一种用于柑橘病虫诱杀装置
CN205455537U (zh) 一种栽培大棚固定式诱捕虫器
CN210168829U (zh) 一种捕捉林业害虫专用诱虫器
CN113854262A (zh) 一种林业用诱捕灭虫装置
CN210642081U (zh) 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诱虫灯
CN210869515U (zh) 一种病虫诱捕装置
CN209965024U (zh) 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
CN219373570U (zh) 一种农业杀虫灯
CN201745985U (zh) 带有捕蝇装置的垃圾桶
CN214546731U (zh) 一种用于植物保护的灭虫装置
CN216254850U (zh) 一种便于安放的农产品储藏用杀虫装置
CN201278762Y (zh) 诱捕虫器
CN219812977U (zh) 一种林木果树越冬害虫诱集杀灭装置
CN214431271U (zh) 一种害虫诱捕器
CN219781335U (zh) 一种高效型物理杀虫装置
CN218457109U (zh) 一种用于蚊虫灭除的植物种植用诱捕灯
CN220674891U (zh) 一种虫害诱杀器
CN214431248U (zh) 一种户外便于自动清洁的太阳能杀虫灯
CN220630764U (zh) 一种白金花金龟子高效诱捕装置
CN219069239U (zh) 一种瓜果种植用果树防虫保护装置
CN218736751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驱虫器
CN213463537U (zh) 一种组装式蟑螂诱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